Workflow
JEEP自由光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Jeep是怎么死掉的
和讯· 2025-07-21 17:40
以下文章来源于和讯商业 ,作者徐帅 和讯商业 . 商业世界的故事、逻辑、认知。由"和讯商业"团队出品。 7月17日晚,中国越野车市迎来一场"三英会"。 搭载全栈华为智能 的硬派越野 SUV 东风猛士 M817 开启预售,长城汽车正式发布 2026 款哈弗大 狗,主 打泛越野新能源的沃尔沃 EX30 Cross Country 也在同一天于中国上市。 无论是实打实的硬核越野,还是主打 "越野风味"的城市 SUV ,都宣告着越野已经从一个小众游戏 蜕变 为热门赛道。 但这样的越野盛世和 广汽菲克 无关了。 上周,长沙中院的一纸破产裁定书,终于 在法律层面 为这个在市场上沉寂已久、名存实亡的合资品 牌, 送去了 那张埋葬许可证。 从兴致勃勃来到中国,到默默退出中国车市,广汽菲克 " 享年 " 15 岁。 像 Jeep 这样的全球性汽车品牌,漫长历史与文化积淀构成的 "品牌滤镜"是它们的护身符,可以在 企业陷入困境时撑起调整所需要的空间和时间。 即便是当下的车市乱纪元,陷入迷茫期的合资品牌并不少,但大多数企业,即使被淘汰,也有一个比 较漫长的衰退过程,可以见到明显的挣扎痕迹。像广汽菲克这种 从年销 22 万辆的巅峰骤 ...
广菲克之死(三)
虎嗅· 2025-07-17 14:54
克莱斯勒是个苦孩子,感觉从上世纪末开始就一直在颠沛流离。你可以想象,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员 工,这会是多么的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每一次并购都会带来管理层的剧烈动荡。中高层被一次又一次 地洗牌,更是家常便饭了。 有时候翻看一些旧时的报道,感觉有些企业就仿佛被施加了诅咒一般,永远都在泥泞中前行。 就拿克莱斯勒来说吧,身为北美三强之一,却让人感觉一直在颠沛流离。 1928年,美国汽车产业深度整合的大潮中,克莱斯勒买下了道奇兄弟公司(Dodge)和顺风 (Plymouth),一举成为美国第三大公司,年产量突破了100万辆。但经历了此后70年的风风雨雨,克 莱斯勒终于没能顶住世纪末的并购大潮,宣布和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新公司就是后来江湖上闻名 的"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简称"戴克"。 然而这次合并并不成功,克莱斯勒也没有因为绑上新的金主爸爸而变得更强一些。2003年,合并后的克 莱斯勒开始显示出颓势,而到了第二年,很多旗下的品牌开始分崩离析。于是到了2007年,戴姆勒被迫 甩包袱,把克莱斯勒卖给了一个叫Cerberus的私募基金,官方报道的收购价格是74亿美元。要知道,就 在9年前,戴姆勒收购克莱斯勒可是花了360亿美 ...
广菲克之死(二)
虎嗅· 2025-07-16 21:2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 (ID:autocarweekly),作者:卡皮巴拉,题图来自:AI生成 书接上回。 2018年开始,随着销量贡献最大的JEEP自由光陷入质量事件,JEEP的销量开始掉头向下。 当然,后面也会讲到,很多被高库存压得喘不过气的经销商也借此机会拒绝继续批售。一个简单质量事 件被大家充分利用,仿佛一口高压锅突然出现了一个裂缝,所有的压力都想从这个缺口里一泄而空。比 一瞬间的爆炸更可怕的是,大家开始习惯于这种与问题同行的状态,并不想真正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国内汽车出现质量问题的多了,但像JEEP自由光这样被一拳打倒,乃至再也没有爬起来的却似乎不 多。 漏机油其实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产品质量问题,之所以这个问题成为整个广菲克的滑铁卢,里面固然有内 部扯皮推责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被连续的销量压力传导之下,人们似乎更 愿意出现一个不可抗力来缓解和解释一下产品的市场压力——这种压力甚至被当时的经销商们称作令人 窒息的压力。 当大众、丰田以中国市场作为产品规划的起点和思考中心的时候,JEEP在中国的节奏却不是跟着中国 市场的竞争节奏走的,而是首先以北美作为一切 ...
一代顶流神车,破产了
创业邦· 2025-07-16 17:34
广汽菲克破产事件 - 广汽菲克正式破产,账面资产仅38.94亿元,负债81.23亿元,清算资产价值仅19.15亿元[4][5] - 2017年销量达22.2万辆巅峰,2022年销量不足2000辆,五年内断崖式下滑[6][7] - 破产原因包括产品质量危机、新能源转型滞后、定位偏差及内部股东矛盾[8][21][33] Jeep品牌发展历程 - Jeep品牌1941年诞生于美国,以高性能越野车闻名,2007年以进口方式进入中国市场[15] - 2015年首款国产车型自由光上市,2016-2017年销量激增,2016年同比增长260%至17.99万辆,2017年达22.2万辆[17][19] - 经典广告语"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塑造品牌形象,曾为国内越野品牌提供发展思路[16] 经营危机关键节点 - 2018年央视315曝光自由光"烧机油"问题,发动机百公里机油消耗量达1.5升,投诉量达行业平均水平三倍[24][26][27] - 新能源转型失败,2021年推出的指挥官PHEV因续航虚标等问题全年销量不足百辆[30][31] - 定价策略偏差导致竞争优势丧失,从硬派越野转向家用SUV丢失差异化[28] 合资车企行业现状 - 主流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2020年51.1%持续下滑至2024年27.5%[43] - 铃木、菲亚特、雷诺、讴歌等品牌已退出中国市场,二三线合资车企普遍收缩[44] - 合资车企寻求转型,如大众7亿美元注资小鹏汽车,Stellantis 15亿欧元投资零跑汽车[45][46] 历史背景与行业影响 - 合资车企曾用"市场换技术"模式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从0到1突破[38][39] - 2019年后国产车企抓住新能源风口实现弯道超车[42] - Jeep溃败后市场份额被坦克、吉普、捷途等国产车型承接[35]
从巅峰到坠落:一代SUV霸主破产,总负债超80亿,曾年销22万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2:31
记者丨 见习记者何煦阳 编辑丨张明艳 江佩佩 国产Jeep,正式宣告终结! 长沙中院的一纸裁定,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两年多的广汽菲克的命运正式画上了句号。 那些 怀揣"Jeep梦"的中国消费者,终究没能等到广汽菲克被救赎的曙光。 这家Jeep品牌在华唯一 合资车企,曾将美式越野基因与意式设计美学融入中国市场,却最终在时代浪潮中折戟沉沙。 广汽菲克宣告破产,总负债超8 0亿 7月8日,广汽菲克公司管理人官方公众号发布信息:因广汽菲克公司已无重整可能,根据部分 债权人意见,经债权人委员会讨论,管理人已经申请长沙中院裁定宣告广汽菲克公司破产。 截至2022年9月30日, 广汽菲克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处境,73.22亿元的总资产难以覆盖81.13亿 元总负债,最终因"不具备重整条件"黯然退场 。在长沙中院的最终裁定中可以看到,广汽菲 克"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不具备重整、和解条件"。 广汽菲克的崩塌,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合资车企在产业变革中的转型困境。 当自主品牌乘 用车市占率突破70%,当比亚迪、吉利等头部车企占据半壁江山,当马自达6、福特福克斯、 奔驰A级等经典车型接连谢幕,燃油车时代的合资霸权正在 ...
中年男人最爱的车,破产了
36氪· 2025-07-14 07:52
合资车企现状与挑战 - 广汽菲克从年销22万辆的"合资黑马"到破产清算,销量从2017年22.2万辆暴跌至2022年1861辆,呈现断崖式下滑[3][8] - 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五年前的50%骤降至27.5%,广汽三菱停产、法系韩系品牌节节败退[3][17][18] - 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国产越野车以一半价格实现同等性能,对合资品牌形成挤压[3][12] 广汽菲克衰落原因 - 产品迭代迟缓且电动化布局缺位,2018年起销量每年近乎腰斩(2018年12.52万辆→2021年2.01万辆)[3][8] - 本土化战略摇摆,从进口高价转向10-20万下沉市场但产品力未提升,售后管理欠缺导致消费者流失[12] - 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经历两次并购后,中国市场占比缩水至2%,战略重视度下降[9][10] - 工厂资产流拍,长沙工厂燃油产线不符合电动化需求,改造成本高企[7] 合资车企普遍痛点 - 新能源转型滞后,研发周期长流程复杂,难以适应中国市场快速变化[18][19] - 产品更新依赖外方导入,缺乏本土化研发能力,定价偏高丧失竞争力[18] - 中外股东战略分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如广汽菲克经历多次人事架构调整仍难挽颓势[15][18] 行业转型方向 - 从"全球车型本地化"转向"中国平台自研",丰田推行RCE制度由中方主导开发铂智系列[19] - 与本土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如大众-小鹏开发电子电气架构,丰田-Momenta合作智能驾驶[20] - 组织架构变革采用敏捷开发,快速响应智能化、电动化需求[19]
中年男人最爱的车,破产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13 20:43
广汽菲克破产事件 - 广汽菲克因无重整可能被长沙中院裁定破产,核心资产五次流拍无人接盘[4][5] - 公司从2017年销量22.2万辆巅峰跌至2022年仅1861辆,连续四年销量腰斩[6] - 长沙工厂因燃油车产线不符合电动化需求需大规模改造,导致招商困难[5] 公司发展历程 - 2010年广汽与菲亚特合资成立,2015年首款国产Jeep自由光上市后快速崛起[6] - 2018年起因产品质量问题(烧机油等)、产品迭代迟缓和电动化缺位导致信任崩塌[2][6] - 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经历两次并购后中国市场占比降至2%,战略重视度下降[8] 市场竞争分析 - 国产硬派越野车(如长城坦克)以50%价格实现同等性能,挤压Jeep市场空间[9] - 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五年前50%骤降至2024年27.5%,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2][15] - Jeep品牌过度依赖情怀消费,未跟进智能互联和新能源转型被市场淘汰[10][11] 合资车企行业困境 - 广汽三菱停产,法系/韩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13] - 普遍存在新能源转型滞后、产品更新慢(3-5年换代周期)、定价过高问题[14][15] - 中外股东战略分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本土化研发能力不足[15] 行业转型趋势 - 头部合资车企开始推行本土化研发(如丰田RCE制度),中方团队主导产品开发[16] - 从"全球车型导入"转向"中国平台自研",合作模式从技术引进变为联合开发[16][17] - 加速与本土科技企业合作(大众-小鹏/丰田-Momenta)补齐智能电动短板[17]
一代SUV霸主宣布破产
虎嗅APP· 2025-07-13 20:41
国产Jeep时代落幕 - 广汽菲克申请破产 国产Jeep旗下大指挥官、指南者等车型全面停产 [1] - 2017年销量达22.2万辆巅峰 曾定下2022年85万辆销售目标 [5][6] - 五次资产拍卖流拍 起拍价从19.15亿元降至9.92亿元仍无人问津 [12] Jeep品牌发展历程 - 诞生于1941年二战期间 累计60万辆军用车型投入战场 [3] - 1945年转型民用 推出切诺基、牧马人等经典SUV车型 [4] - 1983年首次进入中国 2015年实现国产化 2016年销量暴涨260%至18万辆 [5] 广汽菲克溃败原因 - 2018年烧机油事件引发质量危机 经销商退网维权 [8][9] - 销量连续四年断崖下滑 从2017年22.2万辆跌至2022年不足2000辆 [10] - 股东内斗公开化 Stellantis单方面提出增持股权遭广汽集团反对 [11] 合资车企整体困境 - 2023年主流合资品牌市占率首次跌破50% 自主新能源品牌升至56% [17] - 广汽三菱/东风雷诺/长安铃木等相继退出或资产缩水 [17] - 燃油车技术护城河被电池和智能化突破 比亚迪称新能源领先全球3-5年 [17] 中国汽车产业变迁 - 1984-1998年成立10余家合资车企 引进外资超120亿美元 [16] - 2000年合资品牌市占率超80% 大众年销破百万辆 [16] - 新能源换道超车 销量从2015年33万辆增至2023年900万辆占全球60% [16]
一代SUV霸主宣布破产
投资界· 2025-07-12 15:46
国产Jeep的兴衰历程 - 广汽菲克正式申请破产,国产Jeep时代终结,旗下大指挥官、指南者、自由光、自由侠等车型停产 [4][5] - Jeep品牌诞生于1941年二战期间,最初为军用车型,战后转型民用并确立SUV霸主地位,推出切诺基、牧马人等经典车型 [8] - 2015年广汽菲克成立后采用"进口+国产"模式,2016年销量达18万辆(同比+260%),2017年创下22.2万辆年销纪录,一度定下2022年85万辆的销售目标 [10][11][12] 溃败原因分析 - 2018年因烧机油质量问题被央视315曝光,但公司未及时应对,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14][15] - 渠道压货导致经销商库存深度恶化,引发退网维权事件,2018-2021年销量从12.52万辆暴跌至2.01万辆,2022年上半年仅售1800辆 [16] - 股东矛盾公开化:2022年Stellantis单方面宣布增持至75%遭广汽集团反对,公司资产负债率升至110.8%,生产线全面停摆 [17] 行业格局变迁 - 合资车企黄金时代(1984-2014):合资品牌曾占中国乘用车市场80%份额,大众年销超百万辆,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调整城市规划 [22] - 新能源转型冲击:2015-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从33万辆飙升至900万辆(全球占比60%),2023年合资品牌市占率首次跌破50% [22][24] - 合资车企集体困境:广汽三菱资产负债率近100%,东风雷诺退出中国,长安铃木1元甩卖股权,北京现代工厂流拍三次降价至11亿无人接盘 [24] 历史性转折 - 小米SU7发布24小时预订量达8万台,相当于北京吉普1985年全年产量10倍 [23] - 比亚迪宣布中国新能源车技术领先全球3-5年,燃油车技术护城河被电池和智能化突破 [24] - 广汽菲克工厂被广汽埃安接手转型电动车生产,象征燃油车时代向新能源时代的更替 [25]
广汽菲克破产三年后,Jeep 品牌 “轻装上阵”:车主的守护与侏罗纪式新生
经济观察网· 2025-07-12 15:30
广汽菲克破产与Jeep品牌转型 - 广汽菲克正式破产标志着合资时代终结 但Jeep品牌通过进口模式在中国市场按下"重启键" [1] - 广汽菲克由广汽集团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按50:50股比合资成立 总投资170亿元 主营国产Jeep车型生产销售 [2] - 当前中国市场Jeep车型均为进口(牧马人、角斗士、大切诺基4xe) 销售及售后网络正常运营 [2] 售后责任担当 - 斯泰兰蒂斯主动承担80万国产Jeep车主售后 包括配件短缺下拆解试验车、重启部分生产线 [3] - Jeep品牌经销商网络持续扩张 2024年春节前后完成车身覆盖件生产线重启 [3] - 2024年NCBS调研显示Jeep经销商推荐NPS指数行业第一 9项客户旅程指标全面领先 [5] 轻资产运营策略 - Jeep聚焦进口车型(牧马人41致敬版、侏罗纪联名版) 强化"终极越野利器"品牌定位 [4] - 进口模式提升决策效率 2025年快速推出限量版车型并调整渠道政策响应市场 [4][5] - 2025年上半年销量环比增长15% 6月单月销量同比激增97%创12个月新高 [6] 市场竞争优势 - 中国越野车市场2024年增长81% Jeep凭借专业基因(Trail Rated体系)与文化认同构建壁垒 [7] - 牧马人全球累计销量超500万辆 80%仍在行驶 2025年美系品牌保值率第一(51.77%) [8] - 通过《中国越野路书》、认证营地等构建越野生态圈 用户关系运营业内领先 [9] 产品与营销创新 - 2025年推出牧马人41致敬版、角斗士旅居版及侏罗纪联名款 强化产品矩阵 [8] - 联合中汽信科发布行业标准 举办汽车影院等创新营销活动增强用户粘性 [9] - 渠道优化后经销商网络自2024年9月起恢复增长 精准淘汰低效网点补充空白区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