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

搜索文档
Dell Technologies vs. Apple: Which PC Maker Stock is a Better Buy?
ZACKS· 2025-08-23 02:21
Key Takeaways Dell's commercial PC revenues rose 9% YoY, driven by strong demand across regions.Apple's Mac shipments jumped 21.4% YoY, lifting its global market share to 9.1%.Dell stock is up 11% YTD, outperforming Apples 10.1% decline, with cheaper valuation metrics.Dell Technologies (DELL) and Apple (AAPL) are leading personal computer (PC) makers in a market that is now expected to see year-over-year shipment growth of 4.1% in 2025, per IDC. Global PC shipment volume is expected to hit 274 million in 2 ...
下一代Macbook,用上自研无线芯片
半导体芯闻· 2025-08-14 18:41
苹果自研无线芯片计划 - 公司自研无线芯片转型始于iPhone 16e的C1芯片,并计划扩展到更多产品类别,整个iPhone 17系列将搭载自研Wi-Fi芯片 [2] - 自研硬件不仅限于手机,其他设备也在覆盖范围内,包括M5 MacBook Air系列 [2] - 公司意在减少对博通和高通等供应商的依赖,通过自研零部件实现更高自主权 [2] 自研芯片技术细节 - 自研无线芯片目标为提升效率并节省空间,计划将Wi-Fi、蓝牙和蜂窝通信芯片整合在单一封装中 [2] - 当前组件分别焊接在逻辑板上,增加生产成本且无法享受集成优势,整合将从iPhone 17开始 [2] - M5 MacBook Air可能仅首发自研Wi-Fi芯片,蓝牙集成或留待后续机型,体现公司循序渐进的技术转型策略 [3] 产品规划与性能预期 - M5 MacBook Air将保持13英寸和15英寸两种尺寸,外观设计与M4系列一致 [3] - 新一代便携式Mac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自研芯片可能与iPhone 16e的C1类似 [3][4] - 自研芯片通过深度整合设计优化性能与能效,有望提升续航表现,更多细节将在明年发布会公布 [4]
电子行业周报(2025/7/28-8/1):WAIC2025,华为发布昇腾384超节点-20250806
爱建证券· 2025-08-06 13:02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一周内SW电子行业指数上涨0.28%,跑赢沪深300指数(-1.75%),涨幅排名4/31位 [1][34] 核心观点 1 WAIC 2025与华为昇腾技术突破 - 华为在WAIC 2025发布Atlas 900 A3 SuperPoD超节点架构,集成384颗NPU与192颗鲲鹏CPU,实现392GB/s单向带宽、1微秒时延、300 PFLOPs算力,LLaMA3模型训练性能提升2.5倍,Qwen/MOE模型提升3倍 [5][7][16] - 昇腾910C系统级性能领先:BF16算力300PFLOPS(英伟达GB200 NVL72的1.7倍)、HBM容量49.2TB(3.6倍)、带宽1229TB/s(2.1倍),但系统功耗达599.82KW(4.1倍于英伟达) [17][19] - 昇腾系列技术迭代:2018年7nm昇腾910(256TFLOPs)→2023年国产910B对标A100→2024年910C显存带宽超3TB/s→2025年CloudMatrix 384超节点 [6][11] 2 产业链投资机会 - **中芯国际**:2025年推进7nm工艺量产,14nm工艺自2019年量产,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产能持续扩张 [20] - **中际旭创**:2023年全球光模块市占率第一,800G/1.6T产品通过认证,受益算力基建需求 [21][22] 3 全球科技动态 - **苹果2025Q3财报**:营收940.36亿美元(同比+9.6%),iPhone收入445.8亿美元(+13%),Mac收入80.46亿美元(+15%),大中华区收入增长4% [23] - **光跃LightSphere X**:国内首款光互连GPU超节点,采用曦智科技分布式光交换技术,支持2000卡规模,获WAIC 2025 SAIL奖 [25][26] - **阿里通义万相2.2开源**:MoE架构视频生成模型(27B参数),22G显存可生成720P/24fps视频,计算资源消耗降低50% [28][29] - **燧原L600芯片**:存储带宽3.6TB/s,互联带宽800GB/s,性能对标英伟达H20,支持10万卡集群建设 [30][31] - **荣耀MagicGUI大模型**:70亿参数多模态模型,操作准确率91.5%(超行业16.4%),搭载于Magic V5旗舰机 [32][33] 市场表现 1 行业指数 - SW电子三级行业涨幅前三:印制电路板(+9.65%)、模拟芯片设计(+1.83%)、分立器件(+1.73%);跌幅前三:半导体设备(-3.32%)、集成电路制造(-2.57%) [34][38] - 费城半导体指数周跌2.09%,恒生科技指数跌4.94%,中国台湾电子零组件板块涨6.82% [45][47] 2 个股表现 - SW电子涨幅前十:东芯股份(+53.7%)、思泉新材(+50.7%)、方邦股份(+37.0%);跌幅前十:波长光电(-10.1%)、峰岹科技(-8.5%) [39][41]
【苹果】库克感谢中国国补 你今年有购买苹果产品吗?
搜狐财经· 2025-08-04 20:16
苹果202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 - 公司总营收达940 4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创2021年12月以来最大季度增幅 [2] - 大中华区收入153 7亿美元 同比增长4 4% [2] - iPhone营收446亿美元 同比增长13% [2] - Mac营收80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2] 大中华区市场表现 - 大中华区收入环比增长4% 主要受iPhone销售推动 [3] - MacBook Air成为全中国最畅销笔记本电脑型号 [3] - 政府补贴政策对多款产品销量产生积极影响 [3] 京东618销售情况 - iPhone Mac Apple Watch在京东618期间销量表现突出 [5] - 国补等政策因素促进产品销售 [5]
苹果财报:核心业务竞争力尽显,如何解决AI软肋已成必答题!
美股研究社· 2025-08-01 19:27
财报表现 - 苹果第三财季总营收达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0%,远超市场预期的8953亿美元,创下近年来当季最高营收水平 [4] - 净利润达2443亿美元,同比增长93% [4] - 大中华区营收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435%,扭转过去两个季度的下跌趋势 [4] 核心业务竞争力 - iPhone业务营收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主要得益于iPhone 16系列的强劲竞争力 [8] - 全球iPhone出货量4640万部,较2024年的4570万部增长15% [8] - Mac业务营收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主要受益于搭载M4芯片的新品发布 [10] - 服务业务营收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3%,成为苹果第二大营收来源 [12] - iPad业务营收658亿美元,同比下降8% [14] - 可穿戴设备和其他硬件产品营收74亿美元,同比下降86% [14] AI领域的挑战 - 苹果股价累计下跌约17%,主要因AI领域进展缓慢 [16] - Apple Intelligence功能仍未完全实现,Siri延期交付 [18] - AI在中国市场尚未通过审批落地 [18] - Meta挖走多名苹果AI核心研究人员,包括Ruoming Pang、Mark Lee等 [21] - 库克表示将大幅增加AI投资,并对并购持开放态度 [21] 市场预期与展望 - iPhone 17系列等新品即将发布,硬件和服务营收的强势或将延续 [14] - 市场对苹果的AI忧虑情绪可能过度,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苹果具备卓越的AI能力 [23]
苹果公司季度收入同比激增10% 库克罕见表态AI战略
搜狐财经· 2025-08-01 15:48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三季度总收入达980亿美元,同比增长10%,创2021年12月以来最大季度收入增幅 [1] - Mac收入同比增长20%至85亿美元,主要受益于搭载M4芯片的新款MacBook Air热销 [3] - iPad收入增长18%至70亿美元,教育市场采购量同比激增30% [3] - 大中华区收入达170亿美元,同比增长7%,终结连续四个季度下滑态势 [3] 市场反应 - 业绩超华尔街预期,股价盘后上涨超3%,市值重回3.5万亿美元上方 [1] - 高盛上调苹果目标价至240美元,认为端侧AI与隐私保护结合将吸引高端用户 [4] AI战略布局 - 公司大幅增加对生成式AI及机器学习领域的资本支出与研发投入,聚焦隐私保护前提下的个性化体验 [3] - AI已深度融入iPhone、iPad和Mac新产品,从Siri优化到照片编辑再到健康监测功能 [3] - 首次对AI领域并购持开放态度,考虑通过并购强化AI技术路线图与核心能力 [3] 分析师观点 - 摩根士丹利指出公司尚未披露自研大模型细节,目前AI功能更多依赖第三方模型整合 [4] - 高盛认为端侧AI与隐私保护结合将提升服务业务毛利率 [4]
受益“国补”,苹果在华收入两年来首次“转正”
华尔街见闻· 2025-08-01 12:18
核心观点 - 公司二季度业绩超预期,总营收同比增长9.6%至940.4亿美元,创三年半来最高增速 [1][3] - 大中华区业绩显著改善,净销售同比增长4.35%至153.7亿美元,扭转一季度下滑趋势 [2] - iPhone销售加速增长是推动大中华区业绩的主要因素,Mac产品线表现强劲 [2] 主要财务数据 - 营收:二季度净销售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9.6%,超出分析师预期893亿美元 [3] - EPS:稀释后每股收益1.57美元,同比增长12.1%,高于分析师预期1.43美元 [3] - 净利润:234.3亿美元,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一季度提升 [4] - 毛利率:46.5%,较一季度47.1%略有下降,但毛利同比增长10.2%至437.2亿美元 [5] - 营业费用:155.2亿美元,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一季度加快 [5] 细分业务数据 - 产品业务:净销售666.1亿美元,同比增长8.2%,超出分析师预期623.6亿美元 [7] - iPhone:净销售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显著高于分析师预期400.6亿美元 [8] - Mac:净销售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超出分析师预期73亿美元 [9] - iPad:净销售65.8亿美元,同比下降8.1%,低于分析师预期70.7亿美元 [10] - 可穿戴/家居/配件:净销售74亿美元,同比下降8.6%,低于分析师预期77.8亿美元 [10] - 服务业务:净销售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增速较一季度提升 [11] 细分市场数据 - 美洲:净销售412亿美元,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一季度提升 [12] - 欧洲:净销售240.1亿美元,同比增长9.7%,增速显著高于一季度的1.4% [13] - 日本:净销售57.8亿美元,同比下降11.5%,与一季度16.5%的增长形成反差 [14] - 其他亚太区:净销售56.3亿美元,同比下降8.5%,一季度为增长8.4% [15]
苹果业绩,大超预期
财联社· 2025-08-01 08:14
财报表现 - 公司2025财年第三财季总营收达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创近年来最高水平,远超市场预期的895.3亿美元 [2] - 净利润达244.3亿美元,每股收益1.57美元,高于预期的1.43美元 [2] - 实现自2021年12月以来最强劲的季度营收增长 [2] 业务板块表现 - iPhone业务营收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远超预期的402.2亿美元,iPhone 16销量表现强劲 [3] - Mac业务营收80.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5%,优于预期的72.6亿美元,主要受益于新款MacBook Air [3] - 服务业务营收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超出预期,iCloud订阅用户和App Store营收持续增长 [4][5] - iPad营收65.8亿美元,同比下降8%,低价新品未能提振销量 [6] - 可穿戴设备营收74亿美元,同比下滑8.6%,低于市场预期 [6] 区域市场表现 - 大中华区营收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4%,扭转过去两个季度下滑趋势 [7] - 中国部分地区的消费补贴对公司产品起到明显提振作用 [8] 关税影响 - 第三财季因关税支出约8亿美元,预计9月当季关税成本将达11亿美元 [9] - 约1个百分点的营收增长来自消费者因预期关税上调而提前购买产品 [9] - 未来可能面临从印度进口的iPhone被加征高额关税的风险 [9] AI战略 - 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下跌约17%,表现逊于其他科技巨头,主要因缺乏明确AI战略 [10] - 正在大幅增加AI投资,已收购约7家公司,账面持有现金约1330亿美元 [11] 其他风险 - 谷歌反垄断案裁决可能影响Safari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协议,该协议贡献公司近20%营业利润 [12] - 另一诉讼要求放宽App Store限制,可能冲击核心利润来源 [12]
Can Apple's Slim iPhone And Cheaper Macs Reverse The 2025 Stock Slump?
Benzinga· 2025-07-29 01:48
公司业绩展望 - 公司预计在2025财年下半年迎来显著反弹 主要驱动力包括新产品周期(如"纤薄版"iPhone)和服务业务的持续增长 [1] - 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预计902亿美元 EPS预计145美元 均略高于市场共识的893亿美元和143美元 [4] - 第四季度营收预计995亿美元 EPS预计166美元 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 [5] - 2025全年营收预期从408亿美元上调至409亿美元 EPS预期从713美元上调至715美元 [12] 产品线分析 - iPhone产品线将推出6.6英寸、厚度仅6mm的"纤薄版"iPhone(可能命名为iPhone Air) 售价较Plus版高100美元 预计推动ASP提升和换机率增长 [6][7] - Mac业务受益于3月发布的M4芯片MacBook Air 起售价999美元(较前代低100美元) 预计带动6月和12月季度超季节性表现 [8][9] - iPad业务有望因秋季推出的M5芯片iPad Pro而获得增长动力 预计ASP提升和产品升级将推动收入增长 [9] 服务业务表现 - 第三季度服务收入预计271亿美元 环比增长2% 同比增长12% 各细分业务中App Store(+12%)、许可收入(+18%)、订阅服务(+9%)和Apple Pay(+18%)均实现显著增长 [10] - 第四季度服务收入预计环比再增3%至280亿美元 同比增幅维持12% 其中许可收入和Apple Pay预计同比增长均超20% [11] 财务指标预测 - 第三季度毛利率预计约46.1% 尽管吸收了约9亿美元的关税相关成本 [4][5] - 第四季度毛利率预计降至45% 主要受额外10亿美元关税影响 但被视为低谷 2026财年有望改善 [5][6] - 目标价维持235美元 基于29倍2026财年预估EPS 820美元 [12] 市场反应与挑战 - 投资者情绪仍受关税成本上升、司法部对Google TAC支付的审查、App Store面临的阻力以及AI进展缓慢等因素影响 [3] - 公司股价在消息公布当日微涨0.10%至21406美元 [13]
MacBook秒变电子秤!程序员爆改触控板,开源斩获2.6k Star后紧急劝退网友:千万别拿来称体重
猿大侠· 2025-07-24 12:56
核心观点 - 加拿大创客Krish Shah开发了一款名为TrackWeight的应用,可将MacBook Pro的Force Touch触控板变成电子秤,称重误差控制在2克以内[1][2] - 该功能基于苹果Force Touch触控板的压力感应技术实现,通过私有API获取实时压力数据并转换为重量读数[4][6][8][9] - 项目开源两天内获得2.6k GitHub星标,技术栈采用SwiftUI和Combine框架,并集成Open Multi-Touch Support库提升精度[11][13][15] 技术实现 - 硬件依赖:仅支持2015年后MacBook Pro及2016年后MacBook Air的Force Touch触控板[5][20] - 软件原理:通过MultiTouchSupport库读取触控板压力值,数据直接以克为单位输出,无需手动换算[17] - 开发环境:需macOS 13.0+、Xcode 16.0+及Swift 6.0+,且需关闭App Sandbox权限[20] 功能表现 - 称重范围:实测支持1g至3.5kg物品,超过可能损坏设备[25][26] - 使用限制:需手指持续接触触控板,金属物品需垫纸巾避免误识别[16][19][21] - 校准测试:与电子秤对比显示读数稳定,误差主要来自手指压力干扰[17] 用户反馈 - 社区反响:Hacker News和Reddit用户尝试称体重/行李导致设备损坏[22][23] - 创意延伸:网友提议整合到厨房App或智能家居系统,部分用户建议苹果官方集成该功能[28] - 技术启发:类似SeisMac等硬件改造案例显示苹果设备隐藏功能的开发潜力[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