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ote 16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渠道角力、技术下沉,618手机战事不只拼价格
搜狐财经· 2025-06-12 07:4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深圳、广州报道 国家补贴叠加平台补贴,让今年618电商大促格外热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发现,除了京东、天猫这类传统可配置国家补贴的平台之外,即时零售的代表美团也在大促期间推 出"团家补贴";除此之外,线下第三方渠道商、通信运营商等也在积极参与这场年中消费热潮——更为分散的竞争环境、丰富 的补贴举措,促成品牌厂商更好的销售表现。 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今年618比去年提前开始,再加上国补推动,截至上周(6月8日当 周),大促期间中国手机市场销量相比同期有超过5%的明显增长。其中1500-2500元这类性价比机型集中的价格段,以及4000 元以上高端机型价格段增长较为明显。" 早在大促开启前,手机厂商已经在陆续发布新品,刺激市场,并首发多种新技术、新材质,千元以下手机也配备了一定专属AI 功能。 不过近期,随着部分地方暂停了国家补贴,消费热情可能面临阶段性波动。这也显示出,大促更多是"锦上添花",手机厂商持 续推进技术竞赛、构建稳定护城河,才是长期能决定胜负的关键。 虽然通常来说,618是线上渠道的狂欢,但线下也在积极"参战",参与角色也愈发多 ...
3C爆品的共振场,为何在京东
36氪· 2025-06-11 21:31
京东618销售表现 - 联想拯救者系列游戏本新品在京东618开门红当晚1小时内销量破万,其中近50%为京东C2M反向定制产品[1][13] - 京东带电品类618开门红首小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80%,Apple、小米等品牌成交额迅速破亿元[6] - 以游戏本、高端耳机/音箱、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上万个3C数码趋势单品成交额增长均超10倍[6] - 5月22日京东"发烧友惊喜日"活动吸引超3000万用户,运动相机及其配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23] 京东低价策略 - 京东通过战略大单和C2M反向定制实现"低价不低质",战略大单以量换价提升议价权,C2M基于用户分层提供差异化产品[9][10][11] - 京东与瑞格尔共创的299元投影仪累计销量达几十万台,成为品类销冠[15][17] - 京东要求投影仪产品通过"亮度认证"体系,并提供"亮度虚标十倍赔付"保障[49][51] - 京东与魅族深度共建的Note 16系列手机叠加国补后最低594.15元起,通过"京补合约"最低102.52元可入手[33] 京东新品策略 - 京东宣布2025年将投入史上最大规模资源帮品牌打爆新品,重磅新品合作数量同比增加40%[24] - 京东新品营销策略分为上线前用户教育、中期精细化营销、上线后关注用户反馈三个阶段[30][31][32] - 京东与晨光联合推出"万试大成套装"和"骑士送福"活动,放大文具附加的情绪价值[39][42] - 京东成为品牌新品一体化营销关键阵地,魅族手机业务全渠道销售近一半来自京东[20][37] 京东行业影响 - 用户在购买游戏本前平均浏览10-15个产品才能确定最终配置[3] - 3C数码品类消费者关注"质价比"而非单一性价比[8] - 京东投影仪采销团队拆解所有超低价产品元器件,深入了解产业链成本报价[16] - 京东联合行业协会推动智能投影产业标准化,未来三年投入2500万专项资金[49]
3C爆品的共振场,为何在京东
36氪· 2025-06-11 21:00
京东618 3C数码品类表现 - 618开门红首小时京东带电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80%,Apple、小米等品牌成交额迅速破亿元,游戏本、高端耳机/音箱等趋势单品成交额增长超10倍 [6] - 联想拯救者系列游戏本新品搭载50系显卡,开门红1小时内销量破万,其中近50%为京东C2M反向定制产品 [1][13] - 京东"发烧友惊喜日"活动吸引超3000万用户,运动相机及其配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 [21][23] 京东低价策略与供应链能力 - 通过战略大单(以量换价)和C2M反向定制(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实现"低价不低质",例如299元瑞格尔B1投影仪累计销量达几十万台 [9][10][11][15][17] - 投影仪品类推出"亮度认证"体系,未来三年投入2500万专项资金推动行业标准化,认证产品可获得"亮度虚标十倍赔付"保障 [49][51] - 与魅族深度共建Note 16系列手机,叠加国补后最低594.15元起,针对外卖骑手推出"京补合约"102.52元低价方案 [33][36] 新品营销方法论 - 2025年将投入史上最大规模资源帮品牌打爆新品,目标将重磅新品合作数量同比增加40% [24] - 新品操盘逻辑分三阶段:早期用户教育触达、中期精细化营销、后期用户反馈调整 [29][30][31][32] - 案例包括魅族手机AI按键匹配外卖员抢单场景、晨光"万试大成套装"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并推出"骑士送福"活动 [36][39][42] 用户行为与行业洞察 - 游戏本购买者平均浏览10-15个产品后才决策,电竞玩家与学生群体受"国补"刺激存在高配置升级需求 [3][13] - 3C数码消费者注重"质价比"而非单一性价比,京东通过供应链全流程降本增效实现诚意让利 [8][12][17] - 文具品类通过功能微创新与情绪价值提升销量,如考试季结合祈福元素提振用户士气 [39][41][42]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中国经济网· 2025-06-09 14:36
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力带动消费持续回升向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今年消 费品以旧换新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其中,5352.9万 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5662.9万件。 从第三方数据看,在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带动下,消费结构向中高端跃迁,全国售价6000元以 下手机销售量、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8%、14.8%;售价2000至4000元、4000至6000元手机销售量同比 分别增长13%、43%。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5年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503.8万部,同比增长4.0%,其中,5G手机 1988.9万部,同比下降1.7%,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9.4%。2025年1-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9470.8万 部,同比增长3.5%,其中,5G手机8093.2万部,同比增长5.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5.5%。 在此背景下,国产手机积极创新,在人工智能、影像、续航等各方面推陈出新,抢占市场。人工智能蓬 勃发展的当下,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发力人工智能领域。国产手机在AI 芯片、算法、应用场景拓展等方 面持续创新,将人工智能深 ...
价格进一步下探至千元以内 AI手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17:59
AI手机市场发展现状 - AI手机渗透率不断提升,价格进一步下探至千元以内,2024年被称为AI手机发展元年 [1] - 魅族Note 16系列叠加国补后售价594.15元起,为当前市场最低价AI手机 [1] - OPPO K系列、vivo Y系列等入门机型叠加国补后价格均在1000元以内 [1] AI手机功能差异 - 高端机AI功能采用端云结合方式,具备端侧AI能力,响应迅速且数据隐私性更高 [2] - 千元机AI功能主要通过云侧实现,与下载APP使用AI功能差异不大 [2] - 高端机芯片NPU算力更高,如新一代AI手机芯片算力大于30TOPS,占比31.6%,预计2025年达36.2% [3] 硬件与芯片技术 - 魅族Note 16搭载紫光展锐T8200 Flyme特调满血版芯片(6nm制程),Pro版搭载高通第三代骁龙7s(4nm制程) [2] - 高通、联发科中端及入门芯片均具备AI功能,推动AI手机平价化 [2] 产业链影响 - 手机AI化提升对元器件需求,如功率类电感产品单机价值增长,带动顺络电子相关业务增长 [3] - 鹏鼎控股构建覆盖AI手机、AI PC、AI眼镜等全场景产品矩阵,并布局AI服务器、光模块等领域 [4] 厂商战略与行业趋势 - 星纪魅族强调"AI平权",聚焦千元机用户需求,降低AI使用门槛 [3] - 手机AI化已成既定趋势,AI手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3]
AI“下沉”千元手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21:32
AI手机市场趋势 - AI时代促使厂商从系统层面深入优化交互体验,而非简单比拼硬件配置和价格 [1] - 多款千元以内智能手机已搭载AI功能,端云协同能力提升推动AI普及 [1] - 星纪魅族发布Note 16系列AI手机,标配版国补后594.15元起,Pro版1614.15元起,全系搭载Flyme AIOS 2并接入阿里云Qwen-Omni大模型 [1] 厂商竞争策略 - OPPO、vivo等品牌在低端产品线逐步落地AI能力,如AI消除、一键问屏等功能 [2] - OPPO K系列和vivo Y系列国补后入门机型价格可控制在1000元以内 [3] - 星纪魅族聚焦千元机市场,针对消费群体典型场景进行AI优化,避免简单硬件下放 [3] - 公司推出内置20多款工具的任务机器人,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场景数据标注 [4] 技术发展方向 - 千元机面临如何在有限端侧算力下发挥AI效用的挑战 [1] - 系统设计侧重人机交互体验,强化多模态能力特别是高频语音交互 [3] - 实现跨设备(手机/AI眼镜/车机)的"时刻在线"能力是核心目标 [3] - 需突破当前AI应用场景同质化问题,寻找与大模型的创新结合点 [3] 市场消费特征 - 国内手机市场呈现"橄榄型"结构,中高端占比达60-70% [7] - 1500-2500元价格区间成为厂商竞争核心战场 [7] - 消费者购机行为趋于理性,更注重产品比较而非价格冲动 [6] - 二手机市场受关注,但厂商仍探索AI时代新形态可能性 [7] 行业政策影响 - "国补"政策初期带动高端机销售,但后期拉动效果未达预期 [6] - 补贴力度有限和执行问题导致市场热情消退 [6] - 每人每年仅一次补贴机会促使消费决策更谨慎 [6] - 2025年行业将面临成本上升和消费信心下滑的双重压力 [7]
消费类电子产品,到底需不需要“品牌信仰”
搜狐财经· 2025-05-18 18:15
当"信仰"一个品牌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想什么?早在2017年7月30日,我们三易生活在《为什么我们信仰 索尼》中简单地介绍了索尼的历史,以及他们(曾经的)工程师至上的文化,还有过去在音频算法,电视 画质芯片等领域的产业积淀。 从未发布的索尼Walkman手机 即便是到了近8年后的现在,我们也依然对索尼的部分技术和产品抱有敬意与好奇心,并收藏了一些少见 的、索尼出品或是与索尼工程师相关的产品。 我们收藏的索尼笔记本电脑和索尼旗舰耳机 但在最近看到索尼刚刚发布的Xperia 1 Ⅶ之后,我们开始对这种"信仰"产生了进一步的思考,并因此有了 今天这个可以说是暌违多年的"续篇"。 Xperia 1 Ⅶ并非"烂活",但却背叛了用户的"信仰" 首先必须承认,站在整个手机行业的角度来说,Xperia 1 Ⅶ并不是一款"一无是处"的旗舰产品。比如它搭 载了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最高提供16GB+512GB的内置存储组合,而且还有当下已经非常罕见的TF卡 存储扩展;又比如它具备索尼招牌的1/1.3英寸双层晶体管CMOS主摄,以及如今在行业里确实称得上大底 的1/1.56英寸超广角,还有更少见的85mm-170mm连续可变潜望式长 ...
科技周报|苹果手机开启新一轮降价;雷军内部演讲反思小米汽车事故
第一财经· 2025-05-18 15:30
美团独家投资具身大脑企业自变量机器人;外卖拉动京东新业务增长。 雷军内部演讲反思小米汽车事故 近日,雷军在对小米员工发表演讲时,谈到了"小米SU7车祸事故"。他称: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把 这一切都击碎了。小米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这一场事故的影响如此之大,对小米的 打击也如此之大。 点评:雷军提及小米SU7车祸事故,承认事故带来的冲击和质疑,但官方回应不应仅停留在口头上,公 众更关注事故调查的透明度、责任认定以及后续整改措施。小米需以实际行动回应关切,才能真正挽回 信任,重塑品牌形象。 星纪魅族布局千元AI手机 5月13日,星纪魅族发布魅族Note 16系列AI手机,围绕699元(国补后594元)至2099元(国补后1784 元)的价位段,试图将中端机乃至入门机型作为AI布局的关键突破口。 点评:当前,AI功能主要集中在各大手机厂商推出的旗舰机型,中低端机型由于配置、内存等原因尚 未大规模落地AI。将AI的战场拉到千元机是魅族寻找增量市场的方式,但也面临成本考验。由于中低 端机型的硬件配置有限,AI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云端,调用一次云端大模型的平均成本在1.2分~1.5分 人民币,成本负担较重。 ...
星纪魅族把AI手机的价格打到了594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5-15 17:33
公司战略与产品规划 - 公司于2023年宣布"All in AI"战略,停止传统智能手机研发,目标打造AI Device产品、重构Flyme系统和建设AI生态 [5] - 2025年将是公司完整AI手机产品线推向市场的第一年,当前明确两条产品线:数字系列(旗舰)和Note系列(中低端) [2][3][4] - Note系列定位"AI平权",入门款魅族Note 16补贴后售价低至594.15元(8GB+128GB版本),瞄准1500-3500元价格段的空白市场 [2][8][9] AI技术布局与产品特性 - Note 16系列搭载Flyme AIOS 2操作系统,集成阿里云Qwen-Omni全模态大模型和DeepSeek-R1模型,支持情绪理解、联网搜索及深度思考 [3] - 新增AI图片修复功能(如超清化、路人消除)和AI妙绘(文字描述生成画面),强化端侧AI能力 [3] - 采用"多终端全场景AI互联"技术路线,包括操作系统级整合、端云协同、开放生态,并与吉利集团深度协同 [9] 市场竞争与行业背景 - 2024年被行业视为"AI手机元年",三星、华为、OPPO等厂商均加码AI手机,行业面临洗牌 [7] - 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乏力,1500-2500元价格带成为核心竞争区间,但国补政策拉动效果不及预期 [8] - 公司认为4000元以上价位存在霸主,但1500-3500元区间用户更注重个性化,为差异化竞争提供契机 [9] 未来产品规划 - 夏季将发布旗舰产品魅族22系列,主打小屏手感、影像升级,并探索非传统形态(如轻薄款、个性化款) [10] - 智能眼镜与AI手机被明确为AI Device两大主要赛道,此前发布的魅族Lucky 08 AI手机已停止迭代 [6]
手机市场洗牌加速,魅族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吗?
新浪财经· 2025-05-15 14:27
市场份额变化 - 中国智能手机2025Q1整体销量同比增长2.5%,华为以19.4%市场份额领跑,vivo(17%)和小米(16.6%)紧随其后,其他品牌合计份额降至4.6%,魅族已跌出榜单 [2] - 头部厂商通过芯片自主研发、全国线下销售网络和多价位产品组合巩固优势,中小品牌生存空间持续被压缩 [4] - 魅族巅峰期年销量达2200万台,但当前销量持续下滑削弱供应链议价能力,形成"销量下滑-成本攀升"的恶性循环 [4] 产品战略调整 - 推出Note 16系列切入千元机市场,起售价594.15元,主打长续航、三防认证和AI物理按键,Note 16 Pro为行业首款通过TÜV南德三防认证的千元机型 [5] - 采用"基础功能完善+成本定价"策略,但面临千元机市场激烈竞争的不确定性 [5][6] - 发布Flyme AIOS 2系统搭载四大性能引擎,Aicy语音助手整合阿里云技术实现毫秒级响应,但中端机型处理器性能与AI需求存在适配差距 [6] 战略转型挑战 - 被吉利收购后尝试品牌协同,Flyme团队30%资源转向车机系统开发,Flyme Auto在极氪001上获市场认可 [7] - 业务重心转移导致手机业务关注度稀释,需平衡消费电子与汽车智能化两大板块的资源分配 [7] - 品牌定位从"自成一派"转向"平凡大师"引发用户认知混乱,面临差异化策略重建的命题 [8] - 行业结构性难题凸显:难以抗衡头部品牌规模效应,又受限于创新试错成本,需转向汽车互联细分赛道寻求突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