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芯片

搜索文档
国际芯片巨头,预计下半年裁员超20000人!
第一财经· 2025-07-25 10:29
2025.07. 25 其中,PC芯片部门营收为79亿美元,同比下降3%,但略好于市场预期;数据中心与AI芯片业务营收 增长4%,至39亿美元;合约制造部门营收则增长3%至44亿美元,但亏损扩大至32亿美元。 当地时间7月24日,美国芯片制造巨头英特尔(Intel)宣布启动一轮重大重组计划,拟裁撤约15%的 员工,同时取消在欧洲投资数百亿美元建设新厂的规划。该公司表示,将集中资源发展人工智能 (AI)芯片与核心制程技术,力求重夺市场份额。 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在对员工的内部信中表示:"不再开空头支票,每一笔投资都 必须符合经济逻辑。"受此消息提振,截至发稿前,英特尔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逾3%。 削减层级、暂停扩张 英特尔表示,截至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96400人,预计到年底将进一步削减至75000人,较 2024年底水平减少约22%。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大卫·津斯纳(David Zinsner)称,裁员集 中在中层管理层,公司削减了近50%的组织层级,目的是提高效率、精简决策链条。 与此同时,公司将暂停俄亥俄州新工厂的建设,并取消此前规划的德国、波兰工厂项目。陈立武在备 忘 ...
【高通(QCOM.O)】全球无线通信芯片领导者,引领端侧AI革命——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付天姿/王贇 )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6 21:35
高通公司业务概况 - 高通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技术公司,成立于1985年,199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核心业务为手机、IoT和汽车(QCT)[3] - 手机业务是公司收入支柱,FY2024收入248.63亿美元,占总营收63.81%[3] - 2024Q1-Q3智能手机SoC芯片出货量达2.22亿颗,全球第二,高端安卓手机芯片市场份额59%(销售收入口径)[3] 技术优势与专利壁垒 - 通过自研+收购(WIFI/蓝牙/射频/汽车/AI等领域专利)构建技术护城河,1989年推出的CDMA技术成为3G网络基础[4] - 截至2025年初拥有约5,600族5G SEP专利,全球第二[4] - 技术许可业务(QTL)为第二大利润来源,近十年税前利润率超60%[4] 新业务增长潜力 - **IoT业务**:1)PC领域布局Windows on ARM,推出骁龙X系列芯片配合微软"Copilot+AI PC"战略 2)智能眼镜芯片占全球份额超80%,合作Meta/Pico/Sony等头部厂商 3)2025年收购IP供应商Alphawave进军AI数据中心[5] - **汽车业务**:座舱芯片龙头向中高阶智驾芯片拓展,"汽车智能化+智驾平权"趋势推动收入增长[5] 短期业绩挑战 - 苹果自研基带芯片将导致2027年对苹果硬件出货归零,收入大幅下降[6] - 关税不确定性可能提升中国手机厂商采购成本,市场份额或被联发科蚕食[6]
翱捷科技跌1.79% 2022年上市超募42亿元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6:45
翱捷科技股票表现及发行情况 - 公司股票收报74 00元 跌幅1 79% 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于2022年1月14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股票数量4183 0089万股 发行价格164 54元/股 [1] - 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 盘中最高价130 11元 为上市以来最高价 [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8 83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65 46亿元 比原计划多41 66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23 80亿元 用于新型通信芯片设计 智能IPC芯片设计等多个项目 [1] - 发行费用总额3 37亿元 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 10亿元 [1] 国泰海通证券重组更名 - 2025年4月11日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更名上市仪式在上交所举行 [2] - A股证券简称由"国泰君安"变更为"国泰海通" 证券代码"601211"保持不变 [2] - 证券简称变更标志着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完成全部程序 [2]
翱捷科技跌4.57% 2022年上市超募42亿元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6-20 17:02
翱捷科技上市表现及募资情况 - 翱捷科技今日股价收报70.03元,跌幅4.57%,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于2022年1月14日科创板上市,发行价164.54元/股,发行数量4183.0089万股,保荐人为海通证券 [1] - 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盘中最高价130.11元为历史最高价 [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8.83亿元,净额65.46亿元,超募41.66亿元(原计划23.80亿元) [1] - 募集资金拟用于通信芯片设计、IPC芯片、导航定位解决方案、研发中心及流动资金项目 [1] - 发行费用总额3.37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10亿元 [1] 国泰海通证券重组更名 - 国泰海通证券于2025年4月11日完成重组上市,证券简称由"国泰君安"变更为"国泰海通",代码601211不变 [2] - 更名标志着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程序全部完成 [2]
全球晶圆代工TOP10,最新出炉!
搜狐财经· 2025-06-09 22:3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圆代工产业营收季减5.4%至364亿美元,主要受国际形势变化提前备货、中国旧换新补贴政策及客户急单影响[2] - 第二季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预计季增,驱动因素包括中国补贴政策延续、智能手机新品备货启动及AI HPC需求稳定[2] - 前十大厂商合计市占率达97%,台积电以67.6%份额主导市场[3] 台积电(TSMC) - 第一季度营收255亿美元(季减5%),3/5/7纳米制程合计贡献73%销售额,较上季67%提升[4] - AI相关收入同比增长超70%占总营收近60%,预计2025年AI加速器芯片销售同比翻倍[4] - CoWoS封装产能瓶颈限制出货,计划2025年底前产能翻倍以满足需求[4] - 2025全年营收指引为"中段二位数百分比增长"[5] 三星(Samsung) - 第一季度营收28.9亿美元(季减11.3%),市占降至7.7%,主因移动端需求疲软及库存调整[5] - 2nm GAA工艺获AI/HPC领域订单,良率与客户拓展取得进展[5] 中芯国际(SMIC) - 第一季度营收22.5亿美元(季增1.8%),出货量环比增15%至229万片等效8英寸晶圆[6] - 二季度收入指引环比降4%-6%,毛利率18%-20%,受生产波动影响延续[6] 其他厂商动态 - 联电(UMC)营收17.6亿美元(季减5.8%),产能利用率持平但ASP因调价下滑[6] - 格芯(GlobalFoundries)营收15.8亿美元(季减13.9%)[7] - 合肥晶合(Nexchip)营收3.53亿美元(季增2.6%)因急单拉动[7] - 力积电(PSMC)营收3.27亿美元(季减1.8%)[8]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606
第一创业· 2025-06-06 16:51
证券研究报告 点评报告 2025 年 6 月 6 日 晨会纪要 核[心Ta观bl点e_:Summary] 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所 一、产业综合组: 分析师:郭强 美股博通公司昨日公布第二财季调整后净营收 150 亿美元,超出分析师一致预期的 149.6 亿美元。公司预计第三财季营收大约 158 亿美元,同样略超分析师预期的 157.2 亿美元。同时博通预计 2025 财年 AI 芯片销售的增长势头将延续至 2026 财年,因为 大客户在加大 AI 推理开支。而非 AI 芯片方面,公司认为销售接近谷底,但将缓慢 地复苏。结合昨日意法半导体公布业绩是表示已经看到市场需求复苏迹象,业绩将 上升的表态,以及近期市场传言传德州仪器(TI)拟对部分产品线于 6 月 15 日进行 涨价,大概涉及 3300 多个料号,此次涨价平均涨幅在 10%以上,更有部分料号的涨 价幅度直逼 40%-70%。我们认为博通公司可以代表全球 HPC 芯片需求,意法可以代表 功率和电源管理类芯片需求,TI 可以代表模拟类芯片需求,三家公司都表示了较好 的需求展望,说明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仍在持续复苏,我们看好半导体行业相 关股票后续的估值修复。 ...
翱捷科技跌3.14% 2022年上市超募42亿元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27 17:06
翱捷科技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收报77元,跌幅3.14%,处于破发状态 [1] - 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盘中最高价130.11元为历史最高价 [1] - 发行价格为164.54元/股,当前股价较发行价下跌53.2% [1] 翱捷科技IPO情况 - 发行股票数量4183.0089万股,募集资金总额68.83亿元 [1] -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募集65.46亿元,超募41.66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23.8亿元用于5个项目:通信芯片设计、IPC芯片设计、导航定位解决方案、研发中心建设、流动资金补充 [1] - 发行费用3.37亿元,其中保荐承销费3.1亿元 [2] 保荐机构变更 - 保荐机构海通证券与国泰君安合并重组 [2] - 合并后证券简称变更为"国泰海通",代码601211不变 [2]
破发股翱捷科技跌3.69% 上市超募42亿元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19 18:16
公司股价表现 - 翱捷科技今日收报83.59元,跌幅3.69%,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于2022年1月14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164.54元/股,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盘中最高价报130.11元,为上市以来最高价 [1] 发行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4183.0089万股,募集资金总额68.8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65.46亿元 [1] -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41.66亿元,原计划募集资金23.80亿元 [1] - 发行费用总额3.37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10亿元 [2]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3.86亿元,同比增长30.23%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3亿元,上年同期为-5.06亿元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7.07亿元,上年同期为-6.58亿元 [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4亿元,上年同期为-6.78亿元 [2] -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1.4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7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54亿元 [2] 募集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拟用于新型通信芯片设计、智能IPC芯片设计项目、多种无线协议融合及高精度导航定位解决方案、研发中心建设、补充流动资金 [1] 保荐机构变更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由"国泰君安"更名而来,证券代码"601211"保持不变,标志着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完成 [2]
破发股翱捷科技跌6.64% 上市超募42亿元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07 16:49
公司股价表现 - 翱捷科技今日收报89.48元,跌幅6.64%,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于2022年1月14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164.54元/股,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盘中最高价130.11元为上市以来最高价 [1] - 公司发行股票数量4183.0089万股,保荐人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王鹏程、龚思琪 [1] 募集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8.8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65.46亿元 [1] -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41.66亿元,原计划募集23.80亿元 [1] - 发行费用总额3.37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10亿元 [1] - 计划募集资金用途包括新型通信芯片设计、智能IPC芯片设计项目、多种无线协议融合及导航定位解决方案、研发中心建设、补充流动资金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3.86亿元,同比增长30.23% [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3亿元,上年同期-5.06亿元 [2][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7.07亿元,上年同期-6.58亿元 [2][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04亿元,上年同期-6.78亿元 [2][3] - 2022年营业收入21.40亿元,净利润-2.52亿元,扣非净利润-3.7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4亿元 [2][3] 行业动态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更名上市,证券简称由"国泰君安"变更为"国泰海通",证券代码601211保持不变 [3]
黄仁勋:中国AI市场有望达500亿美元;Gemini 2.5 Pro版本更新,编码能力升级丨全球科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07:49
小马智行与优步达成战略合作 - 小马智行宣布与优步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其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和车队将在2025年下半年接入优步平台[2] - 合作将于2025年在中东市场率先启动,未来计划逐步扩展至更多国际市场[2] - 乘客在Uber App上预约打车时,可选择由小马智行Robotaxi车辆提供服务[2] - 公司CEO表示将从中东市场起步并拓展至全球,树立无人驾驶商业化新标杆[2] 特斯拉4月在英国销量大幅下跌 - 英国4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超过10%,显示该国汽车市场持续低迷[3] - 特斯拉4月在英国的销量同比下跌62%,仅售出512辆新车,而去年同期为1352辆[3] - 外媒分析销量下滑可能与公司CEO与特朗普的亲密关系及其在欧洲的政治立场有关[3] AMD一季度营收超预期增长36% - AMD一季度营收74.38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71.2亿美元,同比增长36%[4] - EPS同比增长55%,较四季度的42%有所提升[4] - 数据中心、客户端和游戏业务均超预期增长[4] - 客户端业务(含PC芯片)同比增速从四季度的58%升至68%,收入刷新单季最高纪录[4] Gemini 2.5 Pro版本更新 - 谷歌推出Gemini 2.5 Pro Preview(I/O版),对编码能力进行重大升级[5] - 该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名列前茅,视频理解能力在VideoMME测试集中获得84.8%的分数[5] - 开发者现可在Google AI Studio、Vertex AI及Gemini App中使用该版本[5] 中国AI市场前景 - 英伟达CEO预计未来几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可能达500亿美元[6] - 表示美国企业获得中国市场准入至关重要,无法参与将是巨大损失[6] - 摩根士丹利此前分析称美元上行、供应紧张和出口限制引发对英伟达短期盈利的担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