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欧盟再提"产能过剩",要求中国放开稀土管制,却被中方反将一军
搜狐财经· 2025-08-02 20:45
大家好啊 我是老陈。最近欧盟那边又开始闹腾了 这次不光是老调重弹说咱们"产能过剩" 还变本加厉要求中国放开稀土出口管 制!说实话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老陈真是被他们的厚脸皮给震惊了。你说这算什么逻辑?一边说我们产能过剩要限制 一边又 要我们放开资源管制 感情好处都要让你们占了呗? 欧盟的如意算盘打得真响 更绝的是 中方还拿出了一组数据狠狠打脸:去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新能源汽车增长了35% 如果真的是产能过剩的话 欧洲消费 者为什么还这么喜欢买中国车?说到底 不就是中国产品性价比高 技术先进 把欧洲同行给比下去了吗? 这局棋 中国下得漂亮 这次欧盟可是把双标玩到了极致。他们一方面指责中国新能源、钢铁等行业存在"产能过剩" 威胁到了欧洲企业的竞争 另一方 面却大言不惭地要求中国放开稀土等关键矿物的出口限制。你说这不是欺负人吗?感情中国的产品卖得好就叫产能过剩 他们 需要的原材料就得无条件供应? 更有意思的是 欧盟贸易委员会那位女士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中国应该承担起大国责任" 为全球供应链稳定做贡献。我说这话 说得多好听啊!当年中国稀土便宜得跟白菜一样的时候 怎么没见你们说什么大国责任?现在中国要保护自己的资源 规范 ...
30多家半导体大厂Q2财报:有复苏信号!
芯世相· 2025-07-31 15:05
行业整体表现 - 半导体行业正在经历温和复苏 2025Q1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为1677.0亿美元 同比增长18.8% 环比下降2.8% 连续6个季度同比回升 [65] - 2025年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590亿美元 同比增长19.8% 环比增长3.5% [65] -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AI带动的高端计算与存储需求持续扩大 传统市场中工业应用率先反弹 车用市场整体需求仍具韧性 消费电子维持相对稳定 [65] 芯片设计(IDM)厂商表现 - TI第二财季营收44.5亿美元 环比增长9% 同比增长16% 高于预期的43.6亿美元 工业市场持续广泛复苏 [6] - 意法半导体第二季营收同比下滑14.4%至27.6亿美元 营业亏损1.33亿美元 为2013年以来首度出现季度亏损 [7] - 恩智浦第二季度收入29.3亿美元 同比下降6% 环比增长3% 所有重点终端市场的表现均高于预期 [9] - 高通第三季营收年增10%至103.65亿美元 车用芯片营收年增21%至9.84亿美元 物联网芯片营收年增24%至16.81亿美元 [11] - 联发科第二季合并营收1503.69亿元新台币 季衰退1.9% 边缘AI SoC及更高速连网通讯产品需求增加 [13] 存储芯片厂商表现 - 三星第二季营业利润4.7兆韩元 相比2024年同期骤减55.2% 创近六季以来新低 设备解决方案部门营业利润暴减93.8% [14] - SK海力士第二季度营业利润9.2129万亿韩元 创季度业绩历史新高 DRAM和NAND闪存出货量均超出预期 [17] - 美光科技第三季度收入93.0亿美元 同比增长37% 环比增长16% 创历史新高 DRAM收入创历史新高 [19] 晶圆代工表现 - 台积电第二季度净利润3982.7亿新台币 同比大涨60.7% 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7纳米及更先进制程占晶圆总营收74% [43] - 力积电第二季归属母净利润为亏损新台币33.34亿元 较前一季净损失增加22.4亿元 产能利用率微幅上升至75% [46] - 联电第二季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6% 晶圆出货量较上季成长6.2% 22/28纳米产品营收占比达40% [47] 封测厂商表现 - Amkor第二季度净销售额15.1亿美元 环比增长14% 所有终端市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52] - 日月光第二季营收达1,507.5亿元新台币 季增1.8% 年增7.5% AI应用持续带动需求 [53] 设备厂商表现 - ASML第二季度净销售额77亿欧元 毛利率53.7% 净利润23亿欧元 DRAM领域光刻机投资强劲 [55] - 泛林集团第四季度收入51.7亿美元 环比增长9.6% 净利润17.2亿美元 来自中国的收入将更强劲 [57] 国内半导体公司表现 - 已披露2025半年度业绩预告的35家企业中 29家实现盈利 合计净利润达62.1亿元 澜起科技以12亿元净利润领跑 [35] - 澜起科技预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26.33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8.17% 归母净利润11.00亿元-12.00亿元 同比增长85.50%-102.36% [37] - 闻泰科技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9亿元-5.85亿元 同比增长178%-317% [40] - 瑞芯微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0.45亿元 同比增长约64% 实现净利润5.2亿元~5.4亿元 同比增长185%~195% [42]
高通 2025 第三财季营收 103.65 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25%
搜狐财经· 2025-07-31 08:16
按具体业务部门划分: IT之家 7 月 31 日消息,高通今日发布 2025 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报告显示,高通第三财季营收为 103.65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744.2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0%;净利润为 26.66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191.4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5%。每股摊薄收益为 2.43 美元,同比增长 29%。(IT之家注:高通 的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 高通预计,在 2025 财年第四财季公司的营收将达 103 亿美元到 111 亿美元之间,其平均值为 107 亿美 元。其中,CDMA 技术集团营收预计将达 90 亿美元到 96 亿美元之间,技术授权集团营收预计将达 12.5 亿美元到 14.5 亿美元之间。 高通 CDMA 技术集团第三财季营收为 89.93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645.7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1%,其中:来自手机芯片业务的营收为 63.28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454.38 亿元人民币),同比 增长 7%;来自汽车芯片业务的营收为 9.84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70.6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1%;来自物联网业务的营收为 16.81 亿美元(现 ...
【高通(QCOM.O)】全球无线通信芯片领导者,引领端侧AI革命——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付天姿/王贇 )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6 21:35
高通公司业务概况 - 高通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技术公司,成立于1985年,199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核心业务为手机、IoT和汽车(QCT)[3] - 手机业务是公司收入支柱,FY2024收入248.63亿美元,占总营收63.81%[3] - 2024Q1-Q3智能手机SoC芯片出货量达2.22亿颗,全球第二,高端安卓手机芯片市场份额59%(销售收入口径)[3] 技术优势与专利壁垒 - 通过自研+收购(WIFI/蓝牙/射频/汽车/AI等领域专利)构建技术护城河,1989年推出的CDMA技术成为3G网络基础[4] - 截至2025年初拥有约5,600族5G SEP专利,全球第二[4] - 技术许可业务(QTL)为第二大利润来源,近十年税前利润率超60%[4] 新业务增长潜力 - **IoT业务**:1)PC领域布局Windows on ARM,推出骁龙X系列芯片配合微软"Copilot+AI PC"战略 2)智能眼镜芯片占全球份额超80%,合作Meta/Pico/Sony等头部厂商 3)2025年收购IP供应商Alphawave进军AI数据中心[5] - **汽车业务**:座舱芯片龙头向中高阶智驾芯片拓展,"汽车智能化+智驾平权"趋势推动收入增长[5] 短期业绩挑战 - 苹果自研基带芯片将导致2027年对苹果硬件出货归零,收入大幅下降[6] - 关税不确定性可能提升中国手机厂商采购成本,市场份额或被联发科蚕食[6]
请回答「Knock Knock 世界」NO. 250706
声动活泼· 2025-07-06 10:36
饮品与食品行业 - 奈雪的杨枝甘露作为传统粤式甜品受到10岁儿童喜爱 主要成分为芒果 西柚 椰浆和西米 不含茶成分[1] - 羽衣甘蓝近年成为饮品和沙拉的热门配料 尽管口感粗糙且味道不佳 但能显著提升产品溢价[2] 消费电子行业 - 骨传导耳机通过减少听力损伤的机制获得市场关注 但实际功能仅限于损伤缓解而非听力保护[2] 航空制造业 - 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客机投入运营后 国内航空公司仍持续采购波音和空客产品[3] 互联网平台业务 - 京东在拓展外卖业务后进一步布局酒旅行业 需评估其跨领域扩张的核心竞争优势[3] 娱乐内容产业 - 游戏主播职业存在专业门槛 仅凭游戏操作水平不足以保证职业成功[3] - 漫威系列电影凭借持续的内容创新维持全球观众黏性 中国尚未形成同类IP开发能力[3] - 日本动漫产业通过成熟的创作体系和文化输出保持全球影响力 典型案例包括《火影忍者》等作品[3] 内容付费行业 - 播客节目《Knock Knock世界》采用订阅制模式 年度定价365元 覆盖主流音频平台[4][5][6] - 该节目更新频率为每周三次 单期时长10分钟 目标用户为青少年群体[4] - 节目提供三期免费试听内容以降低用户决策门槛[5]
估值700亿手机芯片巨头紫光展锐,再次冲击IPO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6-30 14:17
上市计划 - 公司于6月27日在上海证监局办理科创板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与中信建投证券 [1] - 此次是公司第三次冲击IPO 前两次分别因申报未达预期和控股股东债务危机而中断 [2] - 公司已于今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革 名称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为上市做好关键准备 [2] 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少数全面掌握2G/3G/4G/5G等全场景通信技术的企业之一 [1] - 在5G领域 公司是全球公开市场3家5G手机芯片企业之一 [1] - 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份额达10% 位列全球第四 仅次于联发科、高通和苹果 [1] 财务与估值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亿元、140亿元和130亿元 [2] - 2024年营业收入达145亿元 同比增长11% 创历史新高 [2] - 2024年获得两笔总计60亿元融资 市场估值达700亿元 [1] - 6月获超40亿元融资 投资方包括工银资本、交银金融资产等 [1] - 12月获近20亿元股权增资 增资方为创始人陈大同旗下的元禾璞华 [1]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为新紫光集团旗下北京紫光展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持股32.22% [2]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为第二大股东 持股12.76% [2] - 英特尔中国为第三大股东 持股10.85% [2]
Qualcomm (QCOM)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11 16:0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半导体、汽车、数据中心、PC、XR/VR、工业、手机 - **公司**:高通(Qualcomm)、AlphaWave、宝马(BMW)、微软(Microsoft)、Meta、谷歌(Google)、三星(Samsung)、小米(Xiaomi)、联发科(Mediatek)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高通业务战略核心观点 - **业务拓展方向**:将手机技术应用于汽车、工业、增强/虚拟现实、PC和机器人等新领域,目标是到本十年末实现手机和非手机业务营收约各占50% [3][4][5] - **数据中心业务**:基于自身CPU核心、AI NPU等技术,结合AlphaWave的有线连接技术,参与数据中心市场,适应从训练到推理的工作负载转变以及对低功耗的需求 [6][7][8][9] - **汽车业务**: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高通在无线连接、数字座舱和ADAS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目标是到2029财年实现约80亿美元营收 [18][19][20][23] - **PC业务**:PC成为通信和计算设备,高通芯片在性能和功耗方面有优势,目前在美国和西欧消费PC市场占约9%份额,目标是未来四五年内占TAM约12%(约40亿美元) [30][31][32][33] - **AI应用**:AI是跨设备的技术主线,未来将以混合AI为主,未来18个月边缘设备将有更多AI用例,展示了在简单眼镜上运行10亿参数模型的能力 [34][35][36][37] - **XR/VR业务**:在增强现实眼镜芯片市场领先,认为该市场将成为个人计算设备,有多种潜在用例 [40][41][42] - **工业业务**:目标是未来几年实现40亿美元营收,工业市场将向处理、AI和无线连接转型,有大量未开发的AI用例,在机器人市场有优势 [49][50][51][54][55] - **手机业务**:市场存在向上的混合转移,新兴市场设备升级、AI功能增加提升ASP,中国Android生态系统份额增加,向AI智能手机过渡是机会 [59][60][61][62][63][64] 各业务论据 -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工作负载从训练转向推理,低功耗重要,高通有相关技术且AlphaWave补充了有线连接技术 [6][8][9] - **汽车**:汽车数字化程度提高,硅需求每年增长15%-20%,高通在各细分领域有技术和市场优势 [18][19][20] - **PC**:PC通信功能增强,对电池寿命和性能要求高,高通芯片有优势,Windows生态向ARM过渡是趋势 [30][31][32] - **AI**:微软有明确愿景,展示了在眼镜上运行大模型的能力,证明技术优势 [35][36][37] - **XR/VR**:高通为Meta、Google等OEM提供芯片,构建了相关软件栈,市场有多种潜在用例 [40][41][42] - **工业**:以摄像头、手持设备为例,说明工业市场AI应用潜力大,机器人市场需要高通的多种技术 [50][51][52][55] - **手机**:新兴市场设备升级、游戏和电视观看需求增加,中国市场呈杠铃型,Android生态份额增加 [59][60][61][6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ADAS业务**:分为芯片和堆栈机会,中国OEM使用本土开发的ADAS堆栈但仍需硅合作伙伴,与宝马合作开发的ADAS堆栈汽车即将推出,有望拓展到其他OEM [25][26][27] - **竞争格局**:过去20年芯片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目前主要竞争对手为联发科,高通在与三星、小米等竞争中从性能和新功能角度处于强势地位 [66][68]
手机芯片,大变局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7 10:08
智能手机SoC设计挑战 - 高端智能手机SoC普遍采用异构架构,包含Arm CPU、GPU、NPU等模块协同工作[3] - AI模型快速演化(如LLM、Transformer)使移动SoC设计复杂度显著提升,需同时支持云端大模型和TinyLlama等轻量本地模型[3] - 通信标准演进加速(如UFS规范),硬件开发周期从两年缩短至与软件同步,对SoC/IP厂商提出更高要求[8] 处理器架构革新 - Arm和RISC-V架构新增矢量数学单元加速Transformer运算,NPU增强类似边缘AI专用GPU的功能[4] - 高端手机中GPU占硅面积25%,NPU承担核心低功耗任务(如"始终在线"),CPU仍负责关键初始化与管理[5] - 算术逻辑单元(ALU)重新设计以实现低功耗运算,NPU技术正向GPU迁移,开发者工具链同步优化[5] AI技术集成进展 - 工具链进步显著降低AI应用门槛,数据处理/建模/测试全流程工具已封装专业知识[6] - 多模态模型(如Stable Diffusion)需灵活计算架构处理文本/图像/音频,NPU旁需加入可编程IP保持扩展性[10] - 本地AI处理占比提升,数据移动功耗占比78%,先进技术正重点优化数据迁移效率[13] 人机交互与硬件演进 - 交互方式全面视觉化(1080p视频I/O)和无线化(6根天线),计算需求激增[6] - 超薄折叠屏触摸检测面临显示噪声干扰,需专用低功耗芯片区分有效触控[11] - 本地AI处理可降低延迟/增强隐私,但电池限制仍使部分任务依赖云端[13] 行业发展趋势 - 三大驱动因素:模拟需求上升、可视化/AI普及、高性能计算需求,需平衡性能/功耗/成本[15] - 硬件-软件协同设计成为竞争关键,需多学科团队合作优化数学运算实现方式[15] - 用户体验未随硬件升级显著改善,因软件持续消耗新增资源[13]
当前对美出口链修复情况如何?
国盛证券· 2025-05-19 12:10
对美出口链修复情况 - 4月“对等关税”使A股对美出口链行业与个股指数收盘价最深跌幅达12.19%、13.60%,至今累计涨跌幅为-1.18%、3.48%,修复幅度为90.31%、125.61%[1][12][14] - 行业层面,元件、消费电子等细分行业最深跌幅至今修复幅度<100%且25Q1营收增速>0%[1][14] - 个股层面,2024年美国收入占比Top50中,华利集团等个股满足筛选条件,指向轻工纺织、电子制造领域[2][14] 策略观点 - A股本周表现偏弱,全球海外权益市场强势修复,建议周度控制仓位,宽幅震荡是基准情形[3][18] - 配置上均衡应对,关注电子制造细分机会、高景气行业及红利资产[4][19] 本周市场表现 - A股冲高回落,成交量萎缩,多数指数上涨,北证50和微盘股居前,风格上中游制造和金融稳定等占优[6][22] - 全球权益普遍上涨,美股强势领涨,纳斯达克、标普500等涨幅居前[7][44] - 大类资产中,权益上涨3.97%,商品涨跌参半,中美国债利率回升,美元指数涨0.75%,人民币升值0.34%[8][49] 政策事件 - 4月信贷未延续改善,结构恶化,证监会修订重组办法,美国4月CPI平稳[9][56] - 中美同意降关税,美国取消91%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美国与沙特达成6000亿美元协议[9][56] - 特朗普要求制药商降价,小米将发布芯片,联通联合华为推家庭机器人[9][56]
“芯片狂人”侵吞数亿国资:曾大骂高通,高喊拿下台积电
新浪财经· 2025-05-16 06:22
赵伟国案件概述 - 赵伟国因非法侵吞国有资产4 7亿元被判无期徒刑 给国家造成近9亿元直接经济损失 [1] - 在担任紫光集团董事长期间将国有资产视为私人领地 存在公器私用 化公为私行为 [7] - 通过将公司盈利业务交由亲友经营 操纵采购价格高于市场价等手段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7] 赵伟国行业形象与言论 - 被媒体誉为"芯片狂人" 擅长流量经营 多次炮轰高通等国外芯片公司以树立人设 [3][7] - 2018年公开反对瓴盛科技成立 指责高通企图垄断中国低端芯片市场(紫光主战场) [3] - 曾宣称三年内缩短与高通 联发科差距 并扬言收购联发科和台积电(被业内认为不现实) [5] 紫光集团资本运作 - 赵伟国主政紫光集团13年(2009-2022) 主导多次资本运作 [5] - 公司手机芯片业务集中于低端市场 但通过激进言论获得大量网民支持 [5] 赵伟国个人背景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 早期在紫光集团自动化工程事业部任职 [5] - 2004年创办健坤投资集团 2009年回归紫光任董事长至2022年7月被调查 [5] - 曾担任中国高端芯片联盟副理事长等职务 获"十大经济年度人物"等称号 [7] - 2020年以34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141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