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01机器人

搜索文档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14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 创新深度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北京、广东、安徽等地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加快创新步伐,塑造发展新动能[1] - 北京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占全国一半以上,构建覆盖人才、资金、技术的"雨林生态"[3] -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10.5万辆增至2024年168.4万辆,增长15倍,占全国比重从7.7%提升至13.1%[9]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拓展 - 驭势科技AI司机应用于机场行李转运、农场运输等场景,实现多场景商业化落地[2] - 科大讯飞双屏翻译机支持85种语言离线翻译,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放平台累计覆盖终端设备超41.7亿[3][4] - 东莞元生智能推出老人看护机,集成视觉神经网络、毫米波雷达等技术,实现跌倒检测、远程监控等功能[4][5] 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 - 北京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9.4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小米汽车工厂实现76秒下线一辆车,一体化压铸技术降低74%生产工时[6] - 安徽2025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量61.33万辆居全国第一,华霆动力出货超200万台电池系统,蔚来工厂80%制造场景由AI决策[7][8] - 理想汽车近50%芯片实现国产化,北京建成自主可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6][7] 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 埃夫特机器人实现免编程焊接,安徽机器人产业从2013年产值不足10亿元增至2024年超600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五[10] - 深圳众擎机器人PM01产品可完成跑步、空翻等动作,龙岗区打造全国首个机器人剧场和街区[11] - 北京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近30家居全国首位,设立百亿元级产业发展基金,医疗机器人注册证24个居全国首位[12]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来自北京、广东、安徽的报道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4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 创新深度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 北京、广东、安徽等地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加快创新步伐 [1] - 北京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 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 占全国一半以上 [3] -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10.5万辆提升至2024年168.4万辆 增长15倍 占全国比重从7.7%提升至13.1% [9]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 驭势科技AI司机应用于机场、农场、深井、城区等场景 实现360度路况监控 [2] - 科大讯飞双屏翻译机支持85种语言离线翻译 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元生智能推出老人智能看护机"亲鹿Z9" 实时监测心率、呼吸等体征 紧急情况自动拨打电话 [4] 新能源汽车产业 - 北京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9.4万辆 同比增长近3倍 小米汽车工厂每76秒下线一辆新车 [6] - 理想汽车近50%芯片实现国产化 操作系统、软硬件、板级设计及芯片研发深度融合 [7] - 华霆动力出货超200万台电池系统 蔚来工厂80%制造场景由AI智能决策 6月交付新车24925台 同比增长17.5% [8] 机器人产业发展 - 埃夫特机器人采用免编程焊接方式 效率显著提升 安徽机器人全产业链企业超500户 营收超600亿元 [10] - 众擎机器人PM01产品可完成跑步、前空翻等高难度动作 深圳打造全国首个机器人剧场和机器人街区 [11] - 北京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近30家居全国首位 医疗机器人头部企业拥有手术机器人注册证24个 [12]
活力中国调研行|触摸!钢铁身躯的创新脉搏
新华社· 2025-06-27 20:28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众擎机器人科技展示PM01人形机器人 身高1.38米 体重40多公斤 全身拥有24个自由度 腰部配备320度自由旋转电机 能完成"前空翻"等高难度动作 [1] - PM01机器人通过具身智能、运控算法、动力关节等技术实现平衡行走和复杂动作 2024年12月发布 [1] - 公司专注于通用智能机器人及行业场景方案 已实现从核心算法研发到关节驱动的全面自主设计 正在攻关自主跌倒爬起、灵活避障等能力 [2] 3D视觉感知技术领先 - 奥比中光自主研发MX系列深度引擎芯片 核心部件MX6600芯片仅9毫米见方 用于处理3D视觉感知数据 2015年破解国内"缺芯少核"难题 [4] - 公司3D摄像头产品国内市占率达70%(10台服务机器人中7台使用) 全面布局主流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 [4] - 送餐机器人通过三组3D视觉传感器实现灵敏感知和避障功能 [3] 微纳米医疗机器人创新 -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开发磁性微纳米医疗机器人 通过体外磁控引导集群堵塞肿瘤供血血管 已进入大动物活体实验阶段 [6] - 研究院聚焦能源、交通、智能制造、医疗康复等领域技术落地 联合头部企业开展重大技术攻关 [6] 机器人产业规模增长 - 2024年深圳机器人企业总数达74000家 新增14000家 产业链总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2012亿元) 同比增长12.58% [6] - 全国机器人产业形成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 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7]
人工智能成“生活搭子”
广州日报· 2025-06-07 03:03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 -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及联盟成立大会在广州召开 展示前沿科技 [1] - 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PM01机器人 具备挥手握手 走路跳舞功能 采用端到端神经网络方案 实现全球首创人类自然步态行走 [1] - PM01机器人通过交互核心屏实现多维度智能化交互体验 研发注重机器人姿态 降低能耗并更好融入人类社会 [1]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 小马智行展示第七代Robotaxi家族成员广汽埃安霸王龙Robotaxi [1] - 小马智行已在公开道路积累超过4500万公里实际道路里程 [1] - 基于强化学习范式首创PonyWorld世界模型 通过生成场景和传感器数据 高度逼真仿真 实现全场景全天候无人驾驶 [1] 商用显示与大模型应用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MAXHUB领效智会大模型 [2] - 该模型能对比文图 提高会议纪要与文字转写准确度 通过自动对比语音与会议PPT获取语境信息 校准输出 [2] - 系统接入DeepSeek和豆包 融合多个大模型 生成更完整优质的会议报告 [2]
美股道指跌700点,黄金站上3340美元新高;众擎机器人正式量产上市,4.2万起卖!工信部要求汽车企业要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7 08:14
重要市场新闻 - 美联储负责人警告贸易政策可能刺激通胀暂时上升并持续较长时间,同时经济增长可能放缓 [1] - 美股三大指数大幅下跌:道指跌1.73%,纳指跌3.07%,标普500指数跌2.24% [1] - 大型科技股集体下挫:英伟达跌6.9%,特斯拉跌超4%,苹果、Meta、微软跌超3%,亚马逊、谷歌跌超2% [1] - 中概股普遍下跌:蔚来、百度跌超2%,拼多多跌超1% [1] - 现货黄金上涨3.48%至3342.48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涨3.62%至3357.70美元/盎司,均创历史新高 [2] - 国际油价上涨:美油主力合约涨1.96%至61.9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1.87%至65.88美元/桶 [2] - 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不一:德国DAX指数涨0.27%,法国CAC40指数跌0.07%,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32% [2] 人形机器人行业 - 众擎机器人宣布产品量产上市,PM01售价18.8万元,SA01售价4.2万元 [3] - 众擎机器人完成2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阿联酋私募投资机构Stone Venture领投 [3] - 人形机器人产业预计2025年从"技术验证期"向"规模化商用期"过渡,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 [3] - 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突破万亿规模,相关概念股包括汉威科技、汉宇集团、东土科技等 [3]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 - 工信部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 [4] -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 [4] - 下一步将构建云端计算平台,开展大模型训练,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具身智能" [4] - 大模型推动下有望加快L3及以上自动驾驶落地,相关概念股包括东土科技、汉威科技、中海达等 [4] 跨境支付行业 - Stripe与腾讯深化合作,在20个国家接入微信支付,支持线下收款 [5] - 微信支付用户规模突破12亿,跨境支付覆盖超74个国家和地区,支持31个币种结算 [5][6] - 微信支付境外商户超600万,相关概念股包括华峰超纤、新国都、雄帝科技等 [6] 房地产政策 - 青岛市推出12条新政,对多子女家庭发放购房补贴:二孩家庭5万元,三孩家庭10万元 [6] - 浙江、内蒙古、江苏等地推出育儿补贴、住房优惠等组合措施 [6] - 机构预测后续各地将加速出台生育补贴政策,婴童产业链相关概念股包括孩子王、爱婴室、共同药业等 [7] 公司风险提示 - 贝因美因收入确认不符合会计准则、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问题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8] - 东方材料算力业务收入占比不超过7%,控股股东部分股份存在被动减持和司法拍卖风险 [8] - 泰慕士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9]
太狠了!深圳,机器人正在逼疯机器人
商业洞察· 2025-03-15 12:29
深圳机器人产业概况 - 深圳被称为"中国机器人第一城",拥有优必选、宇树机器人等知名企业,春晚亮相的机器人多来自深圳[2][3] - 2025年2月,深圳众擎机器人研发的PM01完成全球人形机器人首个前空翻,该机器人具备24个自由度、320度旋转电机等先进技术,从图纸到成品仅用2个月[3][5] - 深圳肯綮科技研发的1.8公斤外骨骼机器人"π"已在野生动物园应用,十年迭代100代产品,重量从20公斤大幅减轻[6][9] 智能机器人技术突破 - 乐聚机器人开发的"夸父"能理解模糊指令,实现自主决策,曾在乒乓球亚洲杯和政协会议中执行交互任务[10][12] - 优必选Walker S1机器人在极氪工厂展示协作能力,通过负载辨识和柔顺控制技术可协同搬运大工件,抓取柔软薄膜精度达人手水平[13][14] - 优艾智合机器人可替代4名工人完成半导体晶圆搬运,巡检机器人通过红外和AI声纹技术替代8名工程师[16] 产业链优势与规模 - 深圳拥有5.11万家机器人企业(全国第一)、34家上市公司(全国第一),2023年产值达1797亿元(全国第一)[19] - 7家深圳企业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机器人百强,涵盖核心零部件(兆威机电、速腾聚创)、控制系统(汇川技术)、整机制造(优必选)等全产业链[24] - 本地供应链使核心零部件成本大幅降低,如谐波减速器价格从波士顿动力的3万元压缩至800元,本地化率最高达60%[28][31]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两小时配套圈"实现上午下单下午送达,优艾智合曾用14天完成从概念到样机,宇树科技为补强供应链在深设分公司[25][30][35] - 深圳开放100个应用场景供测试,涵盖工业、交通、服务等领域,比亚迪工厂、盐田港等均部署机器人实测[32] - 2025年深圳推出45亿元资金支持,目标2026年AI终端产业达1万亿元,2027年机器人关联产业破1000亿元,培育10家百亿级企业[38] 发展历程与企业案例 - 越疆科技获100万元专项扶持起家,现为全球协作机器人第二,产品进入80家世界500强[17][38] - 优必选早期获南山区政府破格扶持,从200万年销售额成长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38] - 2013年深圳启动"登峰计划",2020年立法规定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不低于30%,持续强化科技投入[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