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aUSD

搜索文档
互联网大厂密集布局,为什么稳定币突然火了?
36氪· 2025-06-16 19:44
稳定币市场概况 - 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已突破2500亿美元,年交易量高达35万亿美元,是Visa年交易量的两倍 [7] - 稳定币市值目前约两三千亿美元,美国财长预测短期内可增加2万亿美元国债需求 [2] - 比特币现货ETF获批和稳定币相关立法通过推动加密货币市场繁荣 [6] 互联网大厂布局 - 蚂蚁集团计划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申请稳定币牌照,旗下子公司蚂蚁国际和蚂蚁数科将参与 [2] - 京东集团入选香港金管局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成为首批三家机构之一 [2] - 蚂蚁国际表示将加速区块链和稳定币创新应用,支持香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2] 稳定币定义与发展阶段 - 稳定币与比特币同属区块链数字货币,但锚定美元或美元计价资产以保持币值稳定 [3] - 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初期(2014年USDT诞生)、DeFi扩张期(2019年起)、调整期(2022年UST暴雷)、新一轮扩张期(2023年起) [3][5][6] - 2025年美港通过稳定币立法,被视为加密货币市场认可的重要里程碑 [6] 技术驱动因素 - 以太坊Layer2技术使转账费用降至0.1美元以下,交易速度超越Visa网络 [8] - 2024年Q2稳定币链上交易量达8.5万亿美元,同期Visa仅3.9万亿美元 [8] - 区块链技术成熟推动稳定币成为数字经济核心桥梁 [7] 传统金融融合 - Visa使用USDC清算跨境付款,摩根大通升级JPM Coin实现B2B秒级结算 [10] - PayPal推出PYUSD稳定币,Checkout.com支持商户用USDC收款 [10] - 某制造业公司通过稳定币将供应链结算时间从3天缩短至5分钟,节省1.2%费用 [10]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美国虚拟货币交易平台CRCL因稳定币概念股价从31美元飙升至135美元 [11] - 港股众安在线、连连数字涉足稳定币业务后股价大幅上扬,连连数字一周涨3倍 [11] - A股部分区块链技术公司开始受到资金青睐 [11] 监管进展 -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8月1日生效,要求发行商持有支付牌照并满足1:1储备金要求 [7] - 美国《GENIUS法案》允许国民银行发行稳定币,要求95%储备金存放于FDIC保险银行或短期美债 [8] - 欧盟MiCA法规为USDC等稳定币进入传统支付系统铺路 [8] 风险案例 - 2022年UST暴雷事件导致币值一周内跌幅超90%,Luna币价格归零 [6] - USDT曾因监管调查价格跌至0.95美元,紧急抛售100亿美元短期国债才稳住局面 [12] - 储备资产透明度差异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如USDT配置85%美国短债和部分比特币 [12]
一文读懂“稳定币”,是新的货币战争?还是普通人的风口?
搜狐财经· 2025-06-16 10:59
稳定币概述 - 稳定币是锚定特定资产(主要是美元及美元计价资产)的区块链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无锚定加密货币相比具有显著币值稳定性 [3] - 当前全球稳定币市值约两三千亿美元,美国财长预测短期可增加2万亿美元国债需求(现为3000亿美元) [2] - 稳定币发行需1:1储备对应法币,无法凭空创造货币 [9] 发展阶段 - **萌芽阶段(2018年前)**:USDT等首批稳定币诞生,主要用于加密货币交易中介 [6] - **快速发展(2019-2021)**:DeFi生态爆发推动稳定币作为计价/支付工具需求激增 [6] - **规范调整(2022-2023)**:UST暴雷事件导致市值一周内暴跌90%,引发全球监管关注 [6][8] - **再度兴起(2024至今)**:比特币ETF获批及美港立法推动稳定币合法化,2025年美港通过关键监管法案 [8][17] 商业模式与风险 - **盈利模式**:通过低息揽储购买高息美债赚取利差,Tether和Circle持有1705亿美元短债(占储备80%) [13][14] - **运营风险**:UST暴雷案例显示流动性管理失误可引发死亡螺旋,35亿美元美债抛售或导致收益率上升6-8个基点 [12][19] - **透明度问题**:2万个神秘钱包控制32%供应量(760亿美元),Tether曾因夸大储备被罚4100万美元 [16] 监管对比(美港) - **美国《GENIUS法案》**:限定支付型稳定币,要求100%高流动性资产储备,月度审计 [17][18] - **香港《稳定币条例》**:最低2500万港币股本门槛,强调"锚定什么储备什么",每月公开审计 [17][18][22] - **政策差异**:美国强化美元与加密资产联系,香港旨在构建独立于SWIFT的人民币支付通道 [21][23] 市场影响 - **美债市场**:稳定币发行商集中购买短债被指"财政吸血",可能加剧美债期限结构失衡 [21] - **支付革新**:结算成本可降90%,交易时间缩短至实时,潜在提升1.2万亿元离岸人民币流动性 [25] - **行业格局**:马太效应显著,个人投资者机会有限,适合机构推进跨境支付基础设施 [25]
香港为何颁布《稳定币条例》?稳定币会不会不稳定?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12 11:53
稳定币概述 - 稳定币是锚定特定资产(主要是美元及美元计价资产)的区块链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无锚定加密货币相比具有币值稳定性[4] - 稳定币具有虚拟资产、私密性和可去中心化三大特性,其发行需要客户先拥有法币进行兑换[4][10] - 全球稳定币市值目前约两三千亿美元,美国财长预测短期内可增加2万亿美元国债需求(当前需求约3000亿美元)[2] 发展阶段 - 萌芽阶段(2018年前):首批稳定币如USDT于2014年诞生,主要用于加密货币交易中介[6] - 快速发展(2019-2021年):DeFi生态崛起推动稳定币作为计价和支付工具需求激增[6] - 规范调整(2022-2023年):TerraUSD暴雷事件导致UST一周内贬值90%,Luna币近乎归零,引发全球监管关注[6][8] - 再度兴起(2024年至今):比特币ETF获批带动加密货币行情,稳定币作为中介货币需求快速增长[8] 市场现状 - 头部发行商Tether和Circle持有1705亿美元短期美债,占储备资产80%[17] - 年交易量3.1万亿美元中31%由MEV机器人循环操作贡献,实际人类交易量远低于表面数据[19] - 财富高度集中:2万个神秘钱包控制760亿美元(占总供应量32%),99%钱包余额不足1万美元[19] 监管进展 - 美国2025年5月19日通过《GENIUS法案》:限定支付型稳定币,要求1:1高流动性资产支持,银行或非银行机构均可申请牌照[21][22] - 香港2025年5月21日通过《稳定币条例》:要求2500万港币最低股本,100%储备资产,强调"锚定什么储备什么"原则[21][27] - 两地监管差异:美国侧重加强美元与加密货币联系,香港旨在构建人民币跨境支付新通道[21][28] 商业模式 - 盈利依赖息差:发行商将用户美元投资于短期美债(当前年化约5%),相比银行可低息或无息揽储[16][25] - 业务集中度高:主要购买美国短债,可能加剧美债收益率波动(35亿美元抛售或导致收益率上升6-8个基点)[23][25] - 透明度问题:Tether曾因夸大储备资产被纽约州罚款,CFTC处以4100万美元罚款[19] 应用前景 - 香港视稳定币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可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效率(结算成本降90%,交易时间缩短至实时)[28][30] - 潜在替代SWIFT系统:智能合约可实现自动赎回,提升1.2万亿元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利用率[30]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个人投资者增值空间有限,更适合国际大厂和金融机构开展海外业务[31]
韩国执政党提出数字资产基本法案,拟允许本土公司发行稳定币
华尔街见闻· 2025-06-10 17:23
当全球监管机构还在为稳定币监管框架争论不休时,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正以闪电般的速度兑现竞选承 诺——允许本土企业发行稳定币。 据韩联社援引韩国央行数据,仅第一季度,韩国五大主要交易所的USDT、USDC和USDS交易额就达到 57万亿韩元,凸显了市场对稳定币的巨大需求。在全球稳定币市场中,USDT占据62%份额,USDC占 25%,其他稳定币占13%。 央行阻击、分析师警告泡沫风险 周二,据媒体报道,李在明所领导的执政党民主党提出《数字资产基本法案》,为韩国稳定币发行开辟 了法律通道。该法案规定:股本在5亿韩元(约36.8万美元)及以上的韩国公司即可发行稳定币,前提 是通过储备金保证赎回机制。 消息一出,KakaoPay Corp.股价暴涨18%,创下2024年1月以来最高涨幅。 韩国的举措正值全球金融业对稳定币兴趣激增之际。目前,美国国会正准备就稳定币关键法案投票,特 朗普政府已通过行政命令将该领域确定为政策重点,全球监管框架正在快速完善。 德意志银行、Santander等传统银行以及大型科技公司都在探索发行稳定币的可能性。全球第二大稳定币 发行商Circle上周成功上市后股价飙升,进一步验证了市场对这一领域 ...
果然财经|稳定币是“电子美元”吗?为其立法的底层逻辑是啥?
搜狐财经· 2025-06-06 19:1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魏银科 美东时间6月5日,全球第二大稳定币 USDC 的发行商 Circle Internet Corp.(股票代码 "CRCL")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稳 定币第一股"。上市首日,其股价表现堪称惊艳,开盘价飙升 122.58% 至 69 美元,盘中最高触及 103 美元,最大涨幅达 234.68%,因涨 幅过大一度触发临时熔断,最终收于 83.23 美元,单日涨幅 168.5%,总市值突破 180 亿美元。这一高光时刻,不仅是 Circle 发展的重要 里程碑,也让稳定币再次成为金融圈热议焦点。 而在此之前,5 月美国参议院通过《指导和确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即《GENIUS 法案》)关键程序性投票,5 月 21 日,中国 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并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这些立法动作,被业内视作 "金融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也引发了大众好奇:稳 定币究竟是什么?为何能掀起如此大的波澜,在全球金融格局中扮演着怎样关键的角色? 什么是稳定币? 数字世界的"稳定锚" 在风云变幻的数字货币领域,价格波动犹如家常便饭。比特币等传统加密货币,一天内价格涨跌 10%都不稀奇,这种高 ...
稳定币悄悄改变你的钱包!帮主郑重揭秘普通人必知的三大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6-06 13:52
但这里面藏着坑——有些小平台转账时会玩"滑点"套路,比如你转1000美元等值的稳定币,到账可能只剩980美元。更绝的是,部分银行发现用户频繁交 易稳定币,会直接冻结银行卡。上个月就有粉丝跟我吐槽,说自己给孩子汇学费时用了稳定币,结果银行卡被银行风控,跑了三趟网点才解冻。 第二招:存钱保值新选择,但别拿血汗钱赌运气 在阿根廷这种通胀率常年爆表的国家,老百姓早就把稳定币当"电子美元"用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小商贩玛利亚,每天收摊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比索换成 USDC,不然第二天早上起来钱就贬值一半。现在国内也有不少人这么干:杭州的程序员小李,每个月工资到账后,先把30%换成稳定币存在钱包里,他 说这是"对抗通胀的备胎计划"。 不过帮主得泼盆冷水:去年有个叫TerraUSD的稳定币突然崩盘,无数人眼睁睁看着账户里的钱变成废纸。就连USDT这种大牌子,也被美国监管机构查过 好几次,怀疑它储备金不足。咱普通老百姓要是想拿稳定币当存钱罐,记住三条铁律:别碰小币种、别放同一个平台、每次换币不超过生活费的10%。 第三手:网购海淘新玩法,但小心假货混水摸鱼 现在不少跨境电商平台悄悄开通了稳定币支付通道。上周我一哥们儿在海外版淘宝买 ...
稳定币的东方中心,如何占得先机?
搜狐财经· 2025-06-04 13:27
美国稳定币监管进展 - 美国参议院以66比32票通过《GENIUS法案》,为美元挂钩稳定币建立首个联邦监管框架 [1][6][7] - 法案明确支付型稳定币定义及分类,设置双重监管机制:市值超100亿美元由美联储和OCC监管,低于100亿美元可选择州级监管 [7][8] - 摩根大通、花旗等美国大型银行正谈判共同发行稳定币,地方银行考虑成立稳定币联盟 [8][9] - 美国财政部长称稳定币将用于维持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法案推动稳定币储备"美债化" [12][13][14] 香港稳定币监管布局 - 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成为全球首个对法币稳定币建立全面监管的司法管辖区 [1][15] - 条例要求持牌发行和1:1法币锚定,但对非港元稳定币保持开放态度,未限制利息收益 [15] - 香港金管局2024年启动Ensemble项目,联合汇丰、渣打等机构推动稳定币标准制定及RWA应用 [16][17] - 蚂蚁数科支持的首个新能源RWA项目在香港获1亿元跨境融资,验证稳定币与RWA结合模式 [18] 稳定币市场现状与创新 -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突破2500亿美元(2025年5月),较2020年增长11倍,24小时交易量达612亿美元 [20] - Tether公司2024年净利润137亿美元,USDT占主导地位但曾因储备不足被罚4100万美元 [5][6] - RWA(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成为稳定币关键应用场景,蚂蚁数科推出Jovay区块链平台实现毫秒级交易 [21][22] - 香港通过RWA场景验证后推出稳定币条例,形成"技术+监管+实践"协同效应 [18][22] 行业技术发展 - 蚂蚁数科构建"两链一桥"平台,结合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解决RWA信任难题 [21] - 香港Ensemble项目沙盒试验覆盖绿色金融、贸易融资等四大主题,加速代币化市场发展 [17][18]
香港稳定币条例发布,牌照制度,让数字货币用户放100个心
搜狐财经· 2025-06-02 02:53
稳定币的定义与作用 - 稳定币是一种锚定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的加密货币,在支付、跨境交易及Web3生态中起关键作用 [1] - 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不同,稳定币价格稳定,是连接现实世界与Web3区块链的桥梁工具 [1] - 用户可通过稳定币参与DeFi金融、NFT或跨境支付等Web3应用,享受金融便利 [1] - 稳定币解决了传统金融交易结算效率低下的痛点,作为加密货币交易媒介可防止价格波动影响 [1] 香港稳定币监管条例 - 香港发布《稳定币条例》,标志着亚太地区数字资产监管迈出重要一步 [3] - 条例明确监管框架,平衡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核心内容为发牌制度 [3] - 在香港发行或销售锚定港元的稳定币需获得香港金管局颁发的HKMA牌照 [3] - 申请牌照的机构需满足最低实缴资本2500万港元、储备资产审计、赎回机制等合规要求 [3] - 无牌经营活动将面临严厉处罚 [3] 监管背景与行业影响 - 2022年TerraUSD崩盘事件(规模达180亿美元)促使全球加强稳定币监管 [4] - 截至2023年,全球25个国家或地区已制定稳定币立法或监管框架 [4] - 香港条例的颁布推动加密数字合规化进程 [4]
Celsius CEO Alex Mashinsky sentenced to 12 years in multi-billion-dollar crypto fraud case
CNBC· 2025-05-09 04:55
Celsius Network事件 - Celsius Network前CEO Alexander Mashinsky因两项欺诈罪名被判12年监禁,涉及商品欺诈和操纵Celsius代币 [1][2] - 公司曾与联邦贸易委员会达成47亿美元和解协议,需在破产程序中返还客户剩余资产 [3] - Mashinsky被指控误导投资者关于平台安全性和盈利性,同时秘密抛售数千万美元个人持仓 [4] - 案件涉及SEC和CFTC指控,与FTX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等加密高管命运相似 [5] FTX事件 - FTX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因欺诈和共谋被判25年监禁,涉及挪用客户资金支持Alameda Research [6] - Alameda Research前负责人Caroline Ellison因配合调查获2年轻判,FTX前高管Ryan Salame被判90个月 [7][8] - FTX工程主管Nishad Singh和CTO Gary Wang免于监禁,仅获3年监督释放 [9] - FTX破产财产宣布几乎全部客户将获赔,针对推广FTX的名人诉讼大部分被驳回 [10] Binance事件 - 创始人赵长鹏("CZ")因洗钱指控被判4个月监禁,辞去CEO但保留大量股权 [11][12] - 公司在新管理层下进行战略调整,与特朗普政府的亲加密政策保持一致 [13] Terraform Labs事件 - 创始人Do Kwon因算法稳定币UST崩溃导致400亿美元市值蒸发,引发行业连锁反应 [14][15][16] - 事件导致三箭资本、Voyager Digital、BlockFi等机构连环破产 [16][19] - Terraform Labs与SEC达成45亿美元和解,Kwon于2025年1月被引渡至美国 [17] 行业连锁反应 - 三箭资本、Voyager Digital和Celsius的破产均可追溯至UST崩溃事件 [19] - Celsius于2025年1月完成破产重组,三箭资本联合创始人Kyle Davies未受刑事追究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