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搜索文档
莫让虚假弹幕“绑架”直播电商
经济日报· 2025-08-04 06:04
直播电商行业职业弹幕人乱象 - 职业弹幕人通过操控虚假账号或雇用网络水军,在直播间批量刷出预设文案,如"7天暴瘦10斤""喝酒夜宵也能瘦"等极具煽动性的弹幕,诱导消费者跟风消费 [1]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出10万元罚单,成为全国市场监管领域查办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刷单炒信首案 [1] - 职业弹幕人行为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隐蔽化的黑灰产业链,动摇直播行业的信任基础 [1][2] 法律法规完善需求 - 首罚判决将直播刷评行为纳入编造用户评价的执法框架,为同类案件提供法律适用范本 [2] - 当前针对职业弹幕人行为的具体界定仍存在模糊地带,需细化对虚假弹幕行为的认定标准 [2] - 应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恶意操纵虚假评论的主体予以相应处罚 [2] 平台治理措施 - 平台需压实管理责任,运用技术手段识别高频异常评论,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追踪机器文本 [3] - 应优化流量推荐机制,降低虚假互动数据权重,引导商家回归产品与服务质量的良性竞争 [3] - 《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黑名单制度,强化对违规主体惩戒 [3] 行业健康发展方向 - 需彻底刺破流量泡沫,让直播营销回归诚信本质 [1][3] - 直播弹幕应反映真实客观的消费评价,而非精心设计的营销陷阱 [3] - 完善法规和平台治理将促进直播电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3]
科技驱动产业跃迁
经济日报· 2025-08-04 06:00
上游智能管理 - 安溪铁观音产业通过"物联网+智能绿色虫害防治系统"构建立体防控网络,显著减少农药依赖并提升生态效益 [1] - 采用中科星桥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实现"天空地一体化"茶园生态种植与全流程监测,为高品质原料提供保障 [1] 中游智能制造 - 八马茶业自主研发第六代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20倍,能耗降低30% [1] - 安溪县推动茶机械研发,铁观音智能化精加工流水线、闽南乌龙茶智能工厂等智能生产线不断涌现 [1] - 茶叶真空包装机、烘干机等产品占据全国80%市场份额 [1] 下游营销创新 - 构建茶叶电商生态,年销售额达125亿元 [2] - 茶企线上打造专业直播间深耕品类,线下建设文化体验场景,通过大数据精准把握消费趋势 [2] - 物流体系高度智能化,拥有全国产茶县中最高效率与最低成本的物流网络 [2]
为线下无理由退货立规矩
经济日报· 2025-08-04 05:57
推动线下无理由退货,相关的监管也不可缺位。市场监管部门应结合实际,指导经营者自觉承诺践诺; 对于虚假承诺、恶意退货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也应及时出手。此外,还应鼓励经营者健全消费争议 解决机制,畅通处理消费投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唯有规则明确、监管到位,才能让线下无理由退货 真正成为提升消费体验、激活市场活力的民生利好。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鼓励线下经营者自愿开展商品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既是对消费者现实需求的回应,也是实体商业提升 竞争力的必然路径。 引导实体店自愿承诺无理由退货,关键在于建立具体的实施规范。此次发布的《指引》明确了退货承诺 的实施方式、条件和程序,规定实体店经营者可量体裁衣,同时对消费者无理由退货清晰界定了商品完 好的前置条件,并对无理由退货划出了不得"假意购买、恶意退货"的红线。这种柔性制度设计将推动线 下无理由退货步入规范化、有序化,既减少商家的后顾之忧,也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从而营造良好的消 费环境,形成实体店经营者与消费者共赢的线下消费循环。 近日,《北京市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指引(试行)》正式发布,明确实体店可自愿承诺无理由退货,但 需履约、不得虚假承诺,消费者退货需保证商品完好且 ...
人身险理赔服务质效提升
经济日报· 2025-08-04 05:57
理赔数据与健康风险 - 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77万亿元,赔付支出8269亿元,寿险、意外险、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29万亿元、216亿元、4614亿元 [2] - 人保寿险上半年理赔案件量225.91万件,赔付金额34.67亿元,医疗险占比最高(近半数),呼吸系统疾病、身体损伤及消化系统疾病占医疗险赔付金额52.69% [2] - 太保寿险上半年商保赔付金额99.2亿元,重疾赔付占比52.7%,最高发重疾为恶性肿瘤、轻微脑中风、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达男性1.5倍,36岁至65岁赔付件数占比85% [3] - 太平洋健康险梳理赔付最多五种慢性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甲状腺结节及慢性胃炎,客户对原研药理赔覆盖诉求提升 [3] 就医选择与科技赋能 - 各省市就医理赔次数前三医院多为头部医院,但区域性特色医院在专科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4] - 平安人寿智能审核新引擎实现93%自动审核案件60秒内完成责任判定 [6] - 新华保险直连直付服务覆盖12个省份,赔付金额309万元,中国人寿试点医保快赔案件无人工率超25%,理赔直付案件量超391万件 [7] - 太平人寿上半年启动应急预案65次,包括极端天气21起、火灾7起等 [7] 医学进步与保险发展 - 甲状腺癌筛查技术普及曾推高重疾险理赔成本,早期确诊技术重构寿险死亡率预测模型,带病体人群可保性边界拓展 [8] - 慕尼黑再保险预计癌症死亡率持续改善,但先进诊疗可能推高失能或长期护理险成本,建议调整保单条款及理赔审核标准 [9] - 重疾险产品复杂性提升,推广和理赔管理难度增加,保险从业者需持续更新医学专业知识 [9] 消费者注意事项 - 投保时需如实告知既往病史等信息,阅读条款需关注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关键内容 [10] - 理赔时应规范提供疾病诊断证明,保护个人信息,避免轻信陌生建议 [10]
中欧班列中通道累计通行班列超2万列
经济日报· 2025-08-04 05:57
本报北京8月3日讯(记者潘卓然)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3日从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驶 出,标志着中欧班列中通道累计接运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2万列。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是中蒙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中欧班列中通道的关键节点。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4 年,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年通行量由最初的2列增加到3389列。据了解,目前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运行的 中欧班列线路达73条,通达德国、波兰等10余个国家70多个枢纽站点,辐射国内中欧班列大部分首发城 市。 为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铁路部门从"软联通"入手,投用95306"数字口岸"系 统,搭建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压缩车列取送、换装作业等时间,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提升了口岸通关效 率,中欧班列通关时间同比缩短5%以上。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
关税重压下北美家居企业难谋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8-04 05:57
关税对家居行业的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冲击全球家居产业链 导致企业经营成本攀升和消费者负担加重 [1] - 多家企业反映关税上涨推高货柜运输价格 部分企业订了货却收不到 [1] - 手工饰品品牌特罗韦洛面临10%进口关税 对小企业几乎是致命打击 [1] 企业应对策略 - 荷兰家居品牌善品将大额订单拆分成小单发货 以规避美国750美元的关税门槛 [2] - 先锋家具通过分散供应链降低关税风险 从不同国家采购零部件并在美国本土组装 [2] - 高端瓷器品牌"传奇口音"因依赖特定瓷土和工艺无法转移生产 只能适度提价与消费者分摊成本 [2] - 家居品牌"莉莉的生活"通过设置附加费用转嫁5%至10%的成本 [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大理石茶几等不可分拆的大件产品受关税直接冲击 企业被迫提价转嫁部分成本 [2] - 木质家具和石材类产品供应链受贸易政策变动影响 没有国家能真正幸免 [3] - 企业期盼贸易环境趋稳 为行业提供更清晰的预期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3] 政策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多国征收新关税 执行时间不再延后 [3]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加快实现
经济日报· 2025-08-04 05:56
城市交通承载能力 - 每天约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 1亿人次乘坐公交 1亿人次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 展现行业承载能力和韧性活力 [1] - "人享其行 物畅其流"愿景加速实现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部署全面落实 [1] 交通网络建设进展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基本贯通 连接全国超80%县级行政区 覆盖90%经济和人口总量 [2]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1.6万公里) 高铁增1万公里至4.8万公里 占全球高铁总里程70%以上 [2][3] - 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增29万公里) 高速公路增3万公里至19.1万公里 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 [2][3]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1.76万公里(增1600公里) 港口万吨级泊位2971个(增379个) 民航运输机场263个(增22个) [2] - "十四五"前4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5.2万亿元 同比增23.3% [2] 交通网络覆盖水平 - "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投运81.5% 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 [3] - 3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 航空服务覆盖92.6%地级行政单元和91.2%人口 [3] - 邮政快递网设营业网点50多万处 "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达标70.4% [3] 综合交通枢纽系统 - 80%新建客运枢纽换乘距离不超200米 37个城市开展货运枢纽补链强链 [3] - 重点枢纽货物换装次数减至1-2次 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超85% [3] - 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81% 北京西站等实现铁路与地铁安检互认 [5][6] 客运服务优化升级 - 2024年动车组发送旅客32.72亿人次 占铁路客运量75.9% 京沪高铁 武广高铁发送量均超2亿人次 [4] - 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以上 年吞吐量超1000万人次机场达40个(含5个超5000万人次) [4] - 日均1.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 占跨区域人员流动量70%以上 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4] 智慧出行与便民措施 - 80多枢纽城市 2000多条线路实现空铁联运 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 [5][6] - 定制客运线路超9000条 完成1.3万个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 5000余座地铁站实现无障碍通行 [6] - 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98.4% 累计建成充电停车位6.2万个 [6]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 小清河创新河海直达模式 累计货运量达51.92万吨 企业运输成本节省30%以上 [7] - 累计组织1200多家单位开展819项试点 100多项完成验收 典型案例包括山东综合交通改革 浙江产业创新等 [8]
提额度、扩场景、优服务—— 优化公积金政策精准惠民生
经济日报· 2025-08-04 05:56
公积金政策优化调整 - 多地调整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包括提高贷款额度、降低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扩大使用范围等措施,以降低居民购房成本[1] - 深圳市公积金新政调整后,最高可贷额度提高至231万元,可贷额度从账户余额的14倍提高至16倍,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20%,异地贷款取消户籍和首套房限制[2] - 深圳新政增设夫妻"冲还贷"业务,累计办理还款18.22亿元[2] 贷款额度与首付比例调整 - 淮安将住房公积金单方、双方缴存的贷款最高额度由单方缴存70万元、双方缴存100万元分别提高至84万元、120万元[3] - 盐城统一各区域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家庭贷款最高额度为120万元,个人贷款最高额度为80万元[3] - 扬州将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自住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降至20%,常州将享有购房资助买房的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从最低20%下调至15%[3] 多子女家庭优惠政策 - 青岛放宽多子女家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在所购住房区(市)内购买家庭第二套住房时,可按首套房享受利率等优惠政策[3] - 对于居民家庭在所购住房区(市)范围内无住房的,办理新购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时,可按首套住房认定[3] 提取范围扩大与流程简化 - 青岛将首付款提取范围扩展至二手房市场,购房人的父母及子女也可以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5] - 青岛增加"更新电梯"的提取情形,房屋所有权人及配偶、双方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可以在个人实际出资范围内提取公积金用于加装或更新电梯[6] - 南京将公积金异地贷款范围由此前的南京都市圈扩展至江苏全省,存量房贷由此前的最长20年延长至30年[6] 区域合作与技术赋能 - 深圳与广东省10个城市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实现"钱随人走、服务同享"[6] - 深圳公积金中心应用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公积金提取"先到账、再验证",上线住房公积金智能服务[7] - 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公积金累计归集资金9636.23亿元,累计支持职工提取6240.50亿元,其中支持1005.56万缴存人租房提取2446.39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52.59万笔、发放金额3654.92亿元[7] 服务效能提升 - 青岛推进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一件事",线上提供"掌上办""网上办"便捷渠道,线下落地11个联办专区,购房贷款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减至6个工作日以内,效率提升70%[8] - 青岛创新打造"住房公积金支付"平台,支持缴存人实时划转住房公积金用于交首付、还房贷、付房租等多场景住房消费,直付房租功能已覆盖全市19家住房租赁机构、7600余套房源[8]
对违规直播间绝不纵容
经济日报· 2025-08-04 05:56
直播电商业态行稳致远,须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安全为重心"发展理念。监管固然重要,但平台 和主播主动参与生态共治,将保障安全与提升品质内化为自觉行动十分必要。有力监管与合力共治的有 效结合,将护航直播电商行业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召开2025年直播带货食品安全行政指导会,为直播电商行业健康发展再敲警钟、再划 红线。筑牢直播带货安全堤坝,是亿万消费者对"舌尖上的安全"的殷切期盼。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相关部门积极作为,从专项整治雷霆出击到监管体系织密扎牢,从主体责任层层压实到法规制 度与时俱进,国家以坚定行动传递出明确信号:新业态的活力值得珍视,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漏洞必须补 上。 平台企业应完善责任体系。一方面,用好技术赋能。运用AI系统实时筛查主播话术,拦截虚假宣传; 利用区块链实现商品全流程溯源,杜绝"三无"产品。另一方面,强化制度约束。严审商家资质,对违规 者实施"违规即禁播"的惩戒措施;优化算法规则,释放"算法向善向好向上"效应,让合规经营者获得更 多流量支持。 主播群体应深植诚信基因。头部主播应发挥示范效应,面向消费者公示选品标准、流程及质检报告,以 透明保障"高质";中 ...
55种药品纳入第十一批集采—— 确保百姓用药质优价宜
经济日报· 2025-08-04 05:56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更新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启动 涵盖55种药品 坚持"稳临床 保质量 防围标 反内卷"原则 [1] - 集采规则持续优化 完善中选机制 保障药品供应和价格合理性 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1] - 自2018年以来已开展10批药品集采 覆盖435种药品 本次为第十一批 [1] 品种遴选标准 - 以2024年3月31日为截止时间 要求参比制剂和通过一致性评价企业合计达7家作为门槛 [2] - 122种药品满足初选条件 最终55个品种纳入报量范围 需满足医保自费分组后7家及以上竞争格局 [2] - 2024年采购金额需大于1亿元 并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 [2] 质量监管要求 - 参与企业需具有2年以上同类型制剂生产经验 投标药品生产线2年内无违反GMP记录 [2] - 扩大真实世界研究范围 支持高水平医院开展中选药品临床疗效研究 [2] - 药监部门将对中选企业实现检查和产品抽检两个"全覆盖" [3] 报价规则优化 - 优化价差计算"锚点" 不以最低报价为唯一参考 最低报价企业需公开说明合理性 [3] - 要求企业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防止过度"内卷" [3] - 医疗机构可按具体品牌报量 中选企业直接成为供应企业 更好匹配需求 [3] 采购量调整机制 - 报量总数原则上不低于实际使用量80% 特殊情况可下调 [4] - 约定采购量为医疗机构报量的60%-80% 剩余部分可自主选择品牌 [4] - 抗菌药物等重点监控药品适当降低带量比例 留出更大临床选择空间 [4] 行业影响 - 集采有效治理价格虚高 引导企业从"低价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成本控制+合理利润" [4] - 产业链资源加速向研发壁垒高 临床价值突出的领域集中 [4] - 推动行业秩序规范 提升群众用药质量和可及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