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695万人,新增就业快于时序进度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5
就业市场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 快于时序进度 [1] - 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 1-6月均值5.2% 低于调控目标 [1] - 就业增量政策加速出台 创业支持体系完善 重点群体保障力度加大 职业技能培训增强 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发展 [1] 稳就业政策与企业支持 - 稳就业政策确立"五个一批"思路 包括支持企业稳定、开发岗位承接、优化服务转移等 [2] - 相关部门将小微企业最高授信额度提高至5000万元 国企增人增资政策延续至2026年底 [2] - 上半年失业保险降费率减少企业用工成本超900亿元 向81.5万户次企业发放稳岗资金62亿元 支持培训等促就业支出113亿元 [2] 行业用人需求变化 - 二季度企业招聘需求环比增长5.7% 传统服务业服务员/文员/厨师需求增长超10% [3] - 现代服务业中宠物服务/养老看护/健康/游戏等行业人才需求持续上涨 [3] - 高端制造业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398.1% 新材料行业增长72.1% 智能硬件增长50.3% [3] 高校毕业生就业措施 - 百日千万招聘活动已开展8900余场 提供岗位信息458.4万个 [4] - 上海实施"青年职业见习计划" 拥有见习基地近800家 年见习高校毕业生1.8万人 见习后就业率超60% [6] - 对未就业毕业生建立实名台账 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见习机会 [5][6] 职业技能培训方向 - 2024-2027年重点开展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生活服务等领域培训 [7] - 政策将突出经营主体作用 通过企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多方协同实施 [7] - 求职者需把握新兴产业红利期强化技能 企业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结构 [7]
青岛真查实改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5
本报青岛7月22日讯(记者刘成)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岛市坚持问题导 向,全面深入查找问题,深挖根源、找准病灶,推动整改,以优良作风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破解发展难 题,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希望金融机构能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提高信用贷款授信额度,降低融资成本。"近期,在青岛市一场 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精准对接座谈会上,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代表的青岛宇方机器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诉求。会后,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第一时间将企业需求精准推送至多家金融机构,最终促成平安银行 向其提供1000万元低息贷款授信。学习教育中,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开展"与民 企同行"活动,派出8名干部深入企业一线,帮助企业推进相关工作。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创新和产业的重要桥梁,从实验室技术到市场产品需要专业化的"保驾护航"。针对 青岛农业大学"光合固碳产能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青岛市科技局提供了从"技术端"到"市场端"的全链条 陪伴式服务,针对性地提供资源、政策和投融资等方面支持,帮助解决小试、中试等公共研发需求。 针对企业关心的"惠企政策宣贯覆盖面和精准性有待加强"的问题,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加强惠企政 ...
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残疾人家庭年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3年年均增速超6.9%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5
残疾人保障水平提升 - 残疾人家庭年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3年年均增速超过6.9%,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2] - 残疾人两项补贴分别惠及1188.4万困难残疾人和1640万重度残疾人 [2] - 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稳定在90%和95% [2] 就业与培训 - 全国每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稳定在40万人以上,残疾人就业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 [6] - 按比例就业残疾人人数增长超20%,217万城乡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6] - "十四五"期间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累计达231万,已就业残疾人达901万 [7] 教育与康复服务 -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为近10万名残疾学生提供服务 [5] - 3446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657.89万人次获得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5] -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 [5]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中央安排21.46亿元支持122个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及省级盲人按摩医院建设 [6] - 全国已竣工残疾人服务设施4614个,总建设规模1664.8万平方米 [6] - 10个省级盲人按摩医院中8个已开工建设 [6] 无障碍环境建设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后,3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无障碍改造 [8] - 无障碍督导或促进员达20608人 [8] -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128万户,超额完成110万户目标 [3] 农村残疾人保障 - 99.1万易返贫致贫残疾家庭纳入监测和帮扶范围 [3] - 1050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200万以上残疾人受益于低保边缘户认定 [3] - 持续开展东西部残疾人帮扶协作,建立精准帮扶项目库 [4]
为雪域高原架起空中桥梁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5
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截至今年6月,西藏民航累计保障运输起降73.4万架次、运输旅客8070万人 次、货邮76.6万吨。运输生产量持续增长,且屡创历史新高。 在拉萨贡嘎国际机场运行指挥中心,电子大屏实时显示着机场生产运行动态、地面保障进度、航班信 息。宽敞明亮的大厅内,回荡着航班保障指令的声音,运行指挥员正有序指挥协调地面航班的运行保障 工作。 塔台负责机场航空器起飞、降落及地面滑行等管制指挥工作,是民航空管保障的重要环节。在民航西藏 自治区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7名管制员正全神贯注地指挥着飞机起降。 "这里是国内建筑面积最大的高高原塔台,在智慧化方面的技术应用也代表着国内高高原空管的先进水 平。"西藏空管中心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副主任米玛介绍,2024年9月20日,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新塔台 建成投用,集成了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尖端技术,极大提升了空管服务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 在拉萨贡嘎国际机场货站进港仓库,进港货物提取作业有序进行。西藏机场集团货物运输部进出港业务 室副经理次旦卓玛介绍,今年暑期,旅游物资激增,冷链运输占比提升,电商物流活跃,宠物运输增 长。西藏机场集团与中国邮政等6家快递 ...
新加坡二季度经济增速超预期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5
新加坡经济总体表现 -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4_3% 延续一季度4_1%的增长态势 [1] - 上半年GDP累计同比增长4_2% [1] 制造业表现 - 二季度制造业同比增长5_5% 较一季度4_4%加速 [1] - 增长动力来自除化工和普通制造业外所有产业集群的产出扩张 [1] 建筑业表现 - 二季度建筑业同比增长4_9% 主要受益于公共部门建筑产出增加 [1] 服务业表现 - 二季度服务业同比增长4_1% 高于一季度3_7% [2] - 批发与零售贸易 交通运输和仓储行业同比增长4_8% 其中水运部门推动交通运输增长 机械设备及供应部门引领批发零售增长 [2] - 信息与通信 金融与保险 专业服务行业同比增长3_8% 信息技术需求 银行业务 金融活动辅助 商务代表处为主要驱动力 [2] - 其余服务业(住宿餐饮 房地产等)同比增长3_4% 住宿业受国际游客增长带动 [2] 行业环比数据 - 批发与零售贸易 交通运输和仓储行业经季节调整后环比增长2_7% 较一季度0_8%显著提升 [2] - 信息与通信等服务业环比增长1_3% 扭转一季度4_4%的收缩 [2] - 其余服务业环比增长0_7% 较一季度1_2%放缓 [2] 经济结构调整措施 - 政府加大对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扶持力度 [3] - 推动企业生产力提升以应对劳动力挑战 [3] - 金融管理局通过灵活货币政策平衡增长与通胀 [3] 未来发展方向 - 强化国际经贸合作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4] - 持续投入科技创新 重点发展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 [4]
直播带货净化乱象才能筑牢信任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5
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筛查效率。全民监督的渠道要拓宽、畅通,要建立更便捷、 反馈更快的投诉举报通道,让消费者成为无处不在的监督员。平台责任必须压实再压实。多方合力,才 能让直播带货行稳致远。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专项整治直播电商突出问题部署推进会、联合中消协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 并集中发布了两批直播电商领域典型案例,释放出监管利剑从未归鞘的强烈信号。 从曝光案例来看,虚假宣传、假冒伪劣、刷单等老问题不仅没有断根儿,反而衍生出更具迷惑性的升级 变种:有的直播间找男员工冒充资深创业女神,承诺"学不会退款",拿伪造的学员成功案例忽悠人买 课;有的直播间把普通果冻吹嘘成减肥神药,雇水军狂刷"喝酒吃夜宵还瘦7斤"的假评论;有的直播间 租个工地,提前把便宜玉石埋好,直播时假装从挖掘机铲子里现场挖宝,剧本和演技都可以拍部短剧 了。 更恶劣的是,还有直播间售卖的所谓"旗舰款"取暖器,连耐热耐燃的国家强制安全标准都不达标,把消 费者生命安全当儿戏。 细看这些案例,值得注意的是,里面一个顶流主播都没有,都是一些不知名的直播间和产品。这正是当 下直播带货行业最大的变化——顶流主播淡出,中小主播崛起,行业结构从" ...
远离“职业背债”陷阱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5
职业背债骗局的法律风险 -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职业证明、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等材料将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人包装成优质客户以获取银行贷款,这一过程涉嫌骗贷 [1] - 参与职业背债的背债人可能被卷入诈骗、非法集资、洗钱等刑事犯罪,面临法律严厉追究 [1] 职业背债的债务转移套路 - 贷款合同以背债人名义签订,背债人成为法律认可的债务人,需承担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责任 [1] - 不法分子在贷款到账后迅速抽取高额分成,随后将债务和风险全部甩给背债人,导致背债人需依法偿还全部本息 [1] - 若背债人逾期未还款,个人征信将受损,严重者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出行、就业等受限,同时面临催收、罚息甚至被起诉等后果 [1] 金融消费者防范建议 - 任何以个人名义贷款却声称"不用你还"的承诺均为骗局,消费者应避免因贪图好处费而铤而走险 [2] - 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举报,公安部与金融监管总局正联合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活动 [2] - 若陷入骗局应第一时间收集证据并寻求法律帮助,以减少损失 [2]
城乡融合绘就巴渝乡村振兴画卷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5
城乡融合发展 - 重庆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2.14%,居中西部第一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24∶1,脱贫区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0605元,同比增长6.8% [1] - 巴南区城镇化率从2021年的83.9%上升至2024年的84.7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21年的2.01缩小至2024年的1.94 [3] - 重庆中心城区外区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1.5%,主城都市区与山区库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缩小至1.66∶1 [4] 要素双向流动 - 巴南区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城乡要素流动,取得重庆首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交易、首位城市人才落户乡村、首个农村权益退出试点等成果 [3] - 重庆健全城市工商资本和科技、人才下乡有序引导机制,实施"四进三回"行动,引导城市产业、技术、信息等优质要素向乡村流动 [4] - 巴南区盘活60多亩闲置土地,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智慧种植基地,村集体每年增收20万元 [2] 产业振兴 - 重庆实施千亿元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优做精特色名优农副产品 [5] - 永川区黄瓜山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21年的2.48万元提高至2024年的3.01万元,年游客接待量超过80万人次 [6] - 重庆着力发展火锅食材、粮油加工、生态畜牧三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建设10条百亿元级产业链 [7] 农业科技创新 - 重庆组建7个农业科技创新联盟、16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成全球最大的家蚕基因库及全国最大的榨菜和柑橘资源圃 [7] - 累计取得农业科技成果1724项、转化377项,转化率达21.86%,转化金额超12亿元 [7] - 建成国家级平台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9个 [7] 农村三产融合 - 重庆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纳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培育规上加工企业近900家,总产值超2600亿元 [8] - 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等新业态,打造8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9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000多个休闲观光体验园 [8] 乡村建设 - 重庆累计建设巴渝和美乡村达标村3500多个 [9] - 行政村通硬化路达100%,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100%,自来水普及率超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7.8% [10] -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100%的行政村和99%以上的自然村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75% [10] 乡村治理 - 重庆构建完善党建统领"141"基层治理体系,在1031个镇街全覆盖建成基层治理中心指挥室,在1.1万个村社设立6.5万个网格 [10] - 累计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6个、示范村60个 [10]
完善普惠托育化解入托难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5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构 建"1+N"托育服务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公建托位数量明显增加,托育服务能 力和质量显著提升。这是近年来相关政策的延续和深化,为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清晰路 径。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 要举措。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起托育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截至2024 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08个,托育服务县级覆盖率达到98.5%,托位数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 20%,入托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然而,托育服务供给的数量、质量、价格与群众的需求和期待相比还 有较大差距,社会需要形式多样、价格符合预期的托育服务。 为此,《意见》聚焦"增加服务供给",提出了加快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强调要提供方 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务,解决"有得托""托得起""放心托"等问题。 各地各部门要围绕构建托育服务体系,加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 市级全覆盖。各级托育 ...
“限高令”彰显城市温度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5
城市安全政策导向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并强调"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 [1] - 政策转向体现"人民城市"理念 从追求形象转向注重功能适配性与民生获得感 [2] 超高层建筑现状与风险 - 全国现有高层民用建筑超100万栋 其中超100米的超高层建筑达5000余栋 总量居世界第一 [1] - 高层住宅火灾占比4.8% 但死亡人数占比达12.2% 凸显消防救援难题 [1] - 超高层建筑存在扑救难、业态多、蔓延快、疏散难等世界性安全隐患 [1] 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 建设运维成本过高 超高层建筑电梯维护、消防升级等持续投入与"提质增效"要求相悖 [2] - 存量发展阶段更需"里子工程" 如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建设、地下管网升级等民生项目 [2] - 建筑高度需与城市承载力匹配 应以人口规模和功能需求为导向 [2] 风险治理措施 - 对现有超高层建筑实施"零容忍"隐患排查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2] - 未来建设将严格限制高度 从源头控制超高层建筑增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