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济网
icon
搜索文档
“All in”新能源拉开序幕,MG未来2年将推13款新车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4:53
公司动态 - MG新任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登台发布2026款MG5与2026款MG Cyberster两款改款新车 [3] - 2026款MG5售价降至5 99万—6 99万元区间 搭载1 5T+7DCT动力组合 最大功率133kW 峰值扭矩285N·m 零百加速6 9秒 [5][7] - 2026款MG5升级多项配置 包括斑马维纳斯2 0智能车机 540°高清全景影像系统 256色音乐律动氛围灯等 [7] - 2026款MG Cyberster新增鸢尾青 安第斯灰外观色及红黑双色 灰白双色内饰 搭载直瀑式油冷电机 最大马力544Ps 最大扭矩725N·m 零百加速3 2秒 [9] 产品战略 - 未来2年MG将推出13款新能源产品 覆盖纯电 插混 增程3种形式 涵盖轿车 SUV 跑车及猎装车4大车身形式 [11] - 全新MG4将首搭上汽零束与OPPO合作开发的新版车机系统 支持手机语音备车 手车应用融合等功能 [14] 技术合作 - 上汽集团与OPPO深化战略合作 将实现车机 手机"软件共通 生态共融" 并拓展至IoT生态产品及全球市场 [12] - 双方组建联合营销团队 探索"汽车+智能终端"跨界合作 如MG4入驻OPPO全国商超体验店 [12]
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谈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利于更好稳定民营企业家发展预期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4:53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的意义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1] - 法律从公平竞争、科技创新、投融资支持等六大方面完善制度,直击民营经济发展痛点[1] - 法律为民营企业提供系统性法律制度支撑,增强企业家法治信心和安全感[1][2] 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 - 民营经济贡献全国90%以上企业数量和80%以上城镇就业[1] -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的主力军[1] -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1] 法律对民营企业的具体支持 - 法律设专章强化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增强制度刚性和权威性[2] - 支持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投资创业[2][3] - 鼓励民营企业开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2][3] - 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在海外合规开展投资经营活动[2][3] 传化集团的实践案例 - 传化集团正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3] - 巩固化学化工、智能物流等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3] - 从"市场出海"向"战略出海"升级,推动全球一体化布局[3]
阿斯利康:中国已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将第五次参加服贸会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4:52
公司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将第五次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面展示最新成果 [1] - 公司深耕中国三十多年,将创新视为推动医疗进步的核心动力 [3] - 2024年将上海研发中心升级为全球第五大战略研发中心,2025年宣布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 [3] - 目前中国研发管线内有超过200个项目,研发团队超1000人 [3] - 2023年以来与14家本土创新企业达成授权合作,累计总金额超230亿美元 [3] 市场表现与产品布局 - 中国已成为公司全球第二大市场,2024年在中国总营收达64亿美元,占全球收入12% [5] - 已为中国患者带来40余款创新药物,覆盖肿瘤、心血管、代谢、肾脏、呼吸、罕见病等领域 [5] - 计划在2030年前推出20款全球创新药 [5] - 积极拓展本土创新合作,与研究型医院、学术及行业机构、创新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5] 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 - 大力推动自身绿色发展及产业上下游的绿色转型,通过绿色生产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等举措降低环境影响 [5] - 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深入400个城市及2800个县区 [5] - 通过义诊等公益活动助力填补乡村医疗资源缺口,让偏远地区患者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5] - 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援助等方式支持提升乡村基层医疗人员专业水平,帮助建立更完善的乡村医疗服务体系 [5] 未来展望 - 未来将继续秉持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为中国乃至全球医疗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6]
东软集团收购停半 公告4亿现金控股思芮科技股价连跌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4:23
交易终止 - 东软集团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思芮科技43%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 交易各方未就条款达成一致且市场环境发生变化 [1] - 终止决定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授权管理层办理终止事宜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公司强调终止不会对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不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2] 现金收购进展 - 东软集团以现金3.97亿元收购思芮科技57%股权 其中46%股权对价3.21亿元 11%股权对价0.77亿元 [3] - 交易分阶段完成 2025年5月30日完成股权转让款支付 思芮科技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 [4] - 收购议案经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4]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思芮科技2023年营收94,096.79万元 2024年营收94,527.48万元 同比微增0.46% [5] - 2023年归母净利润5,776.12万元 2024年降至3,589.93万元 同比下滑37.8%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3年为283.52万元 2024年转为净流出6,738.05万元 [5] 股价表现 - 东软集团股价在2025年3月12日达到阶段性高点14.25元 此后持续下跌 [5] - 复牌首日(2024年12月31日)出现炸板 次日(2025年1月2日)跌停 [2]
厦门增量政策“组合拳”助推经济向上向好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3:52
厦门市经济表现 - 一季度GDP实现5.9%增长,取得良好开局 [1] - 1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高出全国3.7个百分点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2%,出口额同比增长6.2% [1] - 工业投资与建安投资分别增长19.3%和19.5% [1] 政策组合拳 - 政策核心是优先恢复和扩大有效需求,推进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和"4+4+6"产业体系双攻坚行动 [2] - 升级外贸支持政策,包括出口信用保险、跨境电商及内外贸一体化等环节 [2] - 金融支撑体系升级至4.0版,营商环境升级至8.0版 [2] 外贸支持措施 - 加大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支持开拓新兴市场 [2] - 持续培育自主品牌出口企业,支持企业绿色发展 [2] - 为企业拓展新市场提供实质性支持 [2] 政策执行机制 - 建立健全政策绩效评估机制,跟踪实施效果 [2] - 听取企业与市民反馈,动态优化调整政策 [2] - 确保政策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 [2]
亚康股份实控人方套现0.36亿 A股2募资共6.9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1:43
减持计划实施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祥远至鸿原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500,000股(占总股本0.58%),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700,000股(占总股本1.97%)[1] - 实际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减持499,200股(占计划上限99.84%),大宗交易累计减持134,500股(占计划上限7.91%),合计减持633,700股,套现总金额约36,396,739.20元[2] - 集中竞价减持分四笔完成,减持均价区间56.8300-59.4073元/股,大宗交易减持均价区间53.3400-53.7300元/股[2] 股权结构变化 - 减持前祥远至鸿持股9,518,698股(占总股本10.97%),减持后持股8,884,998股(占总股本10.24%)[3] - 本次减持未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对公司治理及经营无重大影响[3]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0月18日创业板上市,发行新股2000万股(占总股本25%),发行价21.44元/股,募集资金总额4.29亿元,净额3.71亿元[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5.01亿元少1.31亿元,原拟用于研发中心建设、服务体系升级等四个项目[3] - 发行费用5822.26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4100万元由国信证券收取[3] 可转债发行情况 - 2023年发行可转债261万张(面值100元/张),募集资金总额2.61亿元,净额2.51亿元,发行费用1043.74万元[4] -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确认资金到位情况[4] 累计募资规模 - 首次IPO与可转债发行合计募集资金6.9亿元[5]
合金投资一字涨停王云章拟入主 孙广信3年亏损1.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1:41
控制权变更 - 合金投资控股股东广汇能源拟转让20.74%股权给九洲恒昌物流,交易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1] - 双方已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转让价格为7.5元/股,总价款5.99亿元[2][3]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九洲恒昌,实际控制人由孙广信变更为王云章[3] 交易细节 - 广汇能源持有合金投资20.74%股份,均为无限售流通股[3]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和要约收购,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5] - 交易尚需深交所合规性确认和登记结算手续,存在不确定性[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683万元,同比增长93.77%[8]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70万元,同比增长27.82%[8]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18.51%;净利润1168万元,同比增长100.78%[8] 历史业绩 - 2013-2025Q1公司净利润波动较大,最高为2024年的1168万元,最低为2015年亏损4222万元[7][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615万元,较2023年增长286.81%[8] - 广汇能源2013年收购合金投资20%股权成本约7.5亿元,本次转让价格较投资成本低22.21%[6]
兴业股份控股股东减持套现3653万 正拟可转债募7.5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0:50
股东减持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沈根珍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2,62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价格区间为11.40至18.28元/股,减持总金额为36,532,486.10元 [1] - 减持后,沈根珍持股由9,638,070股减少至7,018,070股,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由180,746,280股减少至178,126,280股,持股比例由68.97%降至67.97% [2] - 本次减持为履行此前披露的计划,不触及要约收购,不影响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化 [2] 可转债发行计划 - 公司2023年7月披露拟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75,000万元,用于特种树脂新型材料项目(一期) [2] - 2024年4月公司公告延长可转债发行股东大会决议及相关授权有效期至2025年7月18日 [2]
生成超1000万份志愿报告,夸克实现国内最大规模深度研究应用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0:39
夸克AI志愿报告功能 - 公司旗下AI应用夸克累计为考生生成超1000万份专业级志愿报告,成为国内最大规模深度研究技术应用案例 [1] - "志愿报告"功能为国内唯一能生成完整志愿报告的Agent,采用"任务规划-执行-检查-反思"技术框架,底层由高考志愿大模型和专业知识库支撑 [1] - Agent具备动态优化能力,通过多轮"工具调用+反思调整"机制处理用户地域偏好等复杂需求,例如优先推荐广州/深圳高校并智能扩展搜索范围 [1] 深度研究技术特性 - 技术可处理自相矛盾诉求(如数学差但想学计算机),触发"需求澄清"流程并提供专家级策略调整,突破传统工具局限 [2] - 在通用场景中已开放邀测,支持结构化大纲生成、多模态输出等功能,首批用户报告下载分享率达40% [2] - 算法负责人指出该技术能解决专业领域复杂需求,使AI成为"专家型助手",志愿报告实践验证其决策能力接近专家水平 [2] 行业应用价值 - 技术实现从信息检索到智能化决策的跃升,在高考垂类场景验证后正向通用领域扩展 [1][2] - 个性化Agent机制展示出处理非结构化需求的能力,为行业提供复杂决策场景的AI解决方案范本 [1][2]
睿能科技控股股东27天减持579万股 套现9229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0:16
股东权益变动 - 睿能实业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51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457%,持股比例由60.0000%减少至59.7543%,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 [1] - 本次权益变动为履行此前披露的减持计划,因购置房产拟减持不超过6,000,000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89% [1] - 减持前睿能实业持有129,804,736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公司股份总数(207,544,575股)的62.5431% [1] - 2025年6月4日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减持5,787,900股,占总股本的2.7888%,持股比例由62.5431%减少至59.7543% [1] 减持计划执行情况 - 本次权益变动与已披露的计划、承诺一致,减持计划尚未执行完毕 [1] - 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不涉及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 [2] 减持金额 - 2025年6月4日至2025年6月30日加权均价为15.946元,睿能实业减持套现金额为9229.39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