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

搜索文档
国网邯郸市永年区供电公司: 筑牢安全防护盾,点亮小微前行灯
中国能源网· 2025-06-18 17:08
小微企业用电服务 - 永年区供电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包括节能改造建议、错峰用电方案和配电设备检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1] - 公司为小微企业配备专属客户经理,建立"电管家"一对一服务模式,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提供个性化用电保障[1] - 针对小微企业资金薄弱和用电设备隐患多的问题,公司主动走访并协助企业进行全面设备"体检",指导制定整改措施[1] 服务监督与改进 - 公司通过客户座谈、电话随访和实地走访等方式收集反馈,优化用电负荷分配并改进服务方法[2] - 营销部与运检部协同建立小微企业服务监督档案,深入企业核查服务时效和隐患消除情况[2] - 公司计划在安全生产月持续开展"进企业、送服务、保安全"活动,提升电力服务质量和供应可靠性[2] 服务成效 - 企业负责人反馈供电公司的支持是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后盾,特别认可上门服务模式[1] - 公司通过节能减排建议和错峰用电方案,有效帮助小微企业降低用电成本[1] - 服务活动显著提升了客户的电力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
平庄煤业纳米碳氢研发项目取得新突破
中国能源网· 2025-06-18 17:01
技术突破 - 国能平庄煤业联合三易新材料采用1200°C高温高压碳氢耦合技术成功将3000多大卡褐煤制备出纳米碳氢燃料,十六烷值为49 [1] - 多煤种制备的碳氢燃料十六烷值达49-52,达到国六标准,煤种适应性广泛 [1] - 纳米碳氢燃料通过碳—氢耦合反应生成长链能量结构,合成类柴油液体燃料油 [2] 产品特性 - 纳米碳氢燃料密度高、能量集中,着火点稳定,动力性能强,属无硫、无酸性杂质的低腐蚀性燃料油 [2] - 燃烧生成低颗粒物气体,无黑烟、无异味,燃烧效率与热能释放速率大幅提升 [2] - 触发氢微量激活机制,着火点均衡,优于传统柴油的排放和燃烧性能 [2] 应用前景 - 可应用于远洋航运、农机系统、山区能源等领域,构建农村、军工、沿海能源闭环系统 [2] - 减少进口能源依赖,推动燃料制造设备、碳源处理设备、热能耦合技术等配套发展 [2] - 柴油机燃料耗量低于汽油机,柴油是大型机械和船舶的主要动力来源,纳米碳氢燃料有望替代传统柴油 [1] 行业背景 - 十六烷值是柴油质量重要指标,国家标准要求普通柴油和车用柴油十六烷值不低于45,范围40-60 [1] - 传统柴油存在低温流动性差、雾化性能不良、杂质含量高、燃烧产生硫氧化合物等问题 [1] - 纳米碳氢燃料的研发为解决柴油燃烧稳定性和排放问题提供了新路径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精准”良方治“长停”
中国能源网· 2025-06-18 16:46
气井复产技术突破 - 靖**-**气井通过带压修井技术成功复产,日产气量达3.86万立方米,井口管压稳定在3.2兆帕 [2] - 该井为榆34井组主力生产井,已稳定产气5年,冬季保供期间日配产最高达8万立方米 [4] - 气井因2024年9月更换井下节流器作业时突发故障导致采气通道堵塞,缺席2024-2025年冬季保供任务 [4] 技术攻关细节 - 技术团队采用带压修井工艺,通过油管双桥塞封堵内压控制等关键技术,14天连续奋战解决井筒堵塞问题 [4] - 施工期间技术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精准把控油管带压倒扣等关键工序参数 [6] - 该厂建立"一井一策"数据库,攻关气井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通过复合技术释放老井潜能 [6] 复产成效 - 2024年该厂已累计复产345口"长停井",新增产量1.7亿立方米,相当于满足一座小型城市整个供暖季用气需求 [6] - 复产后的靖**-**井各项生产参数完全达标,后期将逐步提产至最大配产量 [6] - 公司持续梳理气田长停井,通过边采气边治理的方式实现产能充分发挥 [6]
国网兰州新区供电公司:开展心肺复苏模拟训练 筑牢生命“防护墙”
中国能源网· 2025-06-18 16:05
公司活动 - 国网兰州新区供电公司组织全员参与心肺复苏(CPR)急救技能模拟训练,旨在提升员工应对突发性心脏骤停的能力 [1][3] - 训练聚焦"黄金四分钟"内高质量施救,专业人员详细讲解操作要点并模拟多种突发状况 [3] - 员工在模拟人体上实践按压深度、频率控制及人工呼吸技巧,指导老师逐一点评确保动作精准 [3] 员工反馈 - 员工表示通过实操深刻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增强应对突发情况的信心 [3] - 班长强调急救技能是电力人不可或缺的责任担当,既保障自身安全也体现对同事和客户的责任 [3] 安全理念 - 公司将抽象的"应急能力"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命力量,通过训练将安全理念融入员工肌肉记忆 [3] - 活动旨在为生命安全筑起关键时刻能救人于危急的"防护墙",强化"人人掌握急救术"的安全防线 [3]
安徽省能源集团新能公司全面打响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战
中国能源网· 2025-06-18 11:52
盛夏已至,面对迎峰度夏"大考",安徽省能源集团新能公司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聚焦高温环境下设备运行等关键环节,多举措并行、全方位发力, 扎实推进迎峰度夏各项工作,全力筑牢夏季电力保供的安全防线。 迎"峰"而上,奋战当"夏"。目前,安徽省能源集团新能公司已全面进入迎峰度夏备战状态。下一步,公司将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以更严密的部署、更扎实 的行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司、湖南公司、和县功桥电站等开展"四不两直"督查,层层压实责任,以查促改、以改提效。各场站积极响应迎峰度夏与"安全生产月"部署,全面排查整治 隐患,防止设备"带病"运行。滁州海发风电场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和风机年度检修工作,重点排查治理设备隐患;肥东余六电站利用无人机飞检和智慧管控平 台,精准定位并处理设备隐患;山东枣庄普照电站修复电站加固防洪工程,高效完成本侧架空线路隐患治理工作,全力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应急演练,提升处置能力。公司积极组织演练观摩和应急演练,提升团队应急响应速度与协同处置能力。组织本部及各场站200余名员工线上观摩"光明守护 —2025"电力应急 ...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电力服务“给力” 算力发展“有力”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20:57
东数西算战略与电力支撑 - 国家战略背景下算力高质量发展依赖电力系统坚实支撑[1] -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以"供电先行、服务前移"理念支持庆阳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1] 重点项目电力保障 - 中国移动甘肃庆阳数据中心B01机楼为园区首个满足超高功率、超大承重要求的数据中心,IT总功率达3万千瓦,可部署2000个高功率机柜,承载算力规模约3万P[3] - 项目预计9月底投产,将使甘肃移动在庆阳的算力承载能力翻番[3] - 供电公司主动上门服务,对配电室、变压器等设备进行"体检",保障项目建设电力无忧[3] 创新服务机制 - 成立"东数西算"专项工作班,建立专属服务机制和用电跟踪服务机制[5] - 推行"一企一策"定制模式,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分析企业负荷特性及峰谷用电占比[5] - 开辟线上"绿色通道",实现企业办电"零跑腿",已完成云创数据中心、中国移动一期等项目正式供电[5] 科技赋能与安全保障 - 夏季采用红外测温、无人机与人工协同巡检,重点监测配电室温度、设备电机温度等关键指标[7] - 成立高温保供工作组预判负荷趋势,制定应急预案杜绝"带病作业"[7] - 深化"供电+能效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监测加速重点项目办电流程[7]
国网金昌供电公司:从积淀中破茧 蝶变社会责任实践新路径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20:44
生态守护 - 公司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构筑"电力+生态"双重防线,将电网线路转化为生态屏障[3] - 连续四年组织义务植树活动建设"供电林",职工参与率达100%,形成防沙治沙示范点[3] - 创新开展"护线治沙双护行动",每月清理苜蓿地废旧地膜,保护万亩牧草田[3] - 在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安装200余基智能激光驱鸟装置,驱鸟效率提升60%,保护47种鸟类栖息[3] - 实施"候鸟生命线"行动,探索电力线路与珍稀鸟类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模式[4] 乡村振兴 - 推行"村网共建"模式,在偏远村建成2处电力便民服务点,服务覆盖双湾、宁远等乡镇[6] - 创新"1+1+N"服务机制,低压用户办电时长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6] - 累计解决灌溉机井通电、光伏并网等46项个性化诉求,年服务村民超1.2万人次[6] - 永昌县东寨镇红光新村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发电收益达90万元,采用"多并网点接入"技术提升发电效率12%[7] - 为光伏项目建立"设备健康档案",2024年消除逆变器故障等23处隐患,保障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7] 民生服务 - 城区供电分公司与社区共建"电力服务驿站",2024年免费更换老化插座47个,修复楼道故障灯23处[9] - 为15户孤寡老人安装"一键报修"装置,党员服务队每月开展"三查三送"活动[9] - 员工张成拾金不昧归还低保老人1200元救命钱,体现企业责任文化[9] - 开展"劳模宣讲进校园"活动,为120名小学生普及安全用电知识[10] - 共产党员服务队免费检查居民用电设施50余户,解决楼道照明故障23处[10] 绿色发展成果 - 公司新能源装机占比达75.6%,形成绿色能源发展标杆[10] - "村网共建"模式成为乡村治理新范式,实现"电力足、产业兴、农民富"目标[6][10]
国网天水供电公司:负荷预测+设备升级+智能巡检,筑牢迎峰度夏“多重防线”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20:04
电网负荷预测与挑战 - 预计迎峰度夏期间天水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150万千瓦 [1] - 网内水电装机比例小、新能源装机波动性大对电力平稳供应提出新挑战 [1] 电力保供措施 - 健全政企协同、多方联动机制,落实"政府主导、政企协同、企业实施"保供机制 [1] - 完成金能秦安风电场启动并网投运,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50兆瓦 [1] - 对110千伏王坡变和35千伏甘泉变主变增容改造,新增变电容量6.5万千伏安 [1] - 完成110千伏安远变电站及35千伏配套送出启动投运工作 [1] 电网运行优化 - 加强33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主变及重要输电通道的运行监视、特巡测温和运维保障 [2] - 核查重过载设备及老旧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及时发布线路及配变重过载预警 [2] - 运用无人机、红外测温仪对问题多发地区配网线路区段开展精细化巡检 [2] 设备管理与隐患治理 - 严格停电检修计划管理,统筹电力保供及设备检修需求,严控临检计划 [2] - 夯实电网"三道防线",核查继电保护和安自装置运行状态及控制策略 [2] - 开展隐患排查标准提升行动,推进隐患普查、专业排查和分层分级管理 [2] 发电与用电管理 - 加强并网机组启停机管理及发电出力预测,确保机组"能发尽发""应并尽并" [2] - 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导用户科学合理用电,遵循"需求响应优先,负荷管理保底,节约用电助力"原则 [2]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一项创新成果斩获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金奖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19:18
创新成果 -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微气象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在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上获得金奖 [1] - 该成果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实时采集并整合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降雨量等关键气象要素数据 [1] - 借助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算法,精准捕捉气象变化,为气象预报、灾害预警以及相关行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 精巧的微型化设计打破传统监测设备的局限,安装部署便捷,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实现全方位、高密度监测 [1] 技术展示与应用 - 展会现场通过实物展示与专业讲解,全方位呈现该装置的技术亮点与广阔应用前景 [3] - 该系统与国家电网智能电网规划高度契合,获得组委会赞誉 [3] 公司创新举措 -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认真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优化创新工作体系、开展创新主题活动、强化创新要素保障 [3] - 搭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沟通交流、互助合作、成果共享平台,提高创新创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3] - 加快创新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应用,推动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3] - 公司将持续探索和建立职工创新体系,提升职工创新素质,激发职工创新热情,鼓励职工创新实践 [3] - 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
国网漳浦县供电公司:电网升级改造 助“荔”发展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19:18
电网升级改造项目 - 国网漳浦县供电公司组织15名施工人员对10千伏镇石线山兜支线进行升级改造,将原95平方毫米导线更换为180平方毫米绝缘导线,更换总长度达700米,并新装3组刀闸 [1][3] - 施工期间采用两台低压发电车保障山兜村400余户居民及农忙生产用电不间断,改造工程耗时7小时完成 [3] 农业用电需求背景 - 旧镇镇作为漳浦县特色农业核心产区,面临抽水灌溉、农药喷施、冷链加工等多重用电负荷激增,原有电网已无法满足需求 [1] - 荔枝产业对电力稳定性要求极高,采摘后需立即入冻库锁鲜,电力短缺直接影响冷链运输和订单承接能力 [3] 项目成效与后续规划 - 电网升级后显著提升供电可靠性,保障荔枝加工、包装、冷链运输全流程用电,种植户反馈可承接更大订单 [3] - 公司计划持续优化电网布局,重点满足特色农业发展用电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电力支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