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
搜索文档
双节嗨翻英德!20万+游客打卡各大茶厂解锁花式玩法
南方农村报· 2025-10-12 20:31
文章核心观点 - 英德市在“双节”假期以“茶文旅深度融合”为主线,通过各大茶厂丰富的活动和创新玩法,吸引了超过20万游客,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9][11][29] 红旗茶厂表现 - 红旗茶厂单日客流量创历史峰值,达到1.38万人次 [8] - 双节8天期间累计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次,其中3日至5日连续单日客流“破万” [11][12] - 活动以“年代感”为主题,设置复古NPC互动、红旗大舞台歌唱表演、每日抽奖及“红旗小课堂”制茶手作体验,吸引大量粤港澳大湾区游客 [14][15][16][20][21] 积庆里红茶谷表现 - 假期累计接待游客超过6.2万人次,迎来新一轮打卡热潮 [28][29] - 借助央视节目《山水间的家》明星效应,推出撒贝宁同款茶饮,带动消费 [31][32][33] - 推出红茶冰淇淋、奶茶等茶系新品,并每日进行中式茶艺与英式下午茶表演,同时国风NPC舞蹈演出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34][35][38][39] 英九庄园表现 - 双节8天茶啤销售近3000箱,文旅总收入近80万元 [45][46] - 创新推出“英红九号中式精酿茶啤”等跨界新品,并将茶咖升级为茶啤花园 [44][45] - 百亩狗尾草滩成为热门拍照打卡点,吸引年轻人拍摄氛围感大片 [49][50] T三峰林茶谷表现 - 假期接待游客过万人次,中秋落日音乐会获得游客好评 [52][53] - 提供从采茶、炒茶到擂茶、拉奶茶的沉浸式茶文化体验,深受亲子家庭欢迎 [56][57][58] - 设置艺术打卡装置、集章兑礼、趣味游戏及市集等主题化互动项目,增加探索乐趣 [60][61][62] 英德茶产业基础 - 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1.78亿元,增幅8.5%,首次荣登全国红茶类第一 [67][68] - 英德产茶历史可追溯至1600多年前,享有“世界红茶之乡”美誉,其红茶以“浓、醇、甜、香”特点被评为“世界高香红茶” [64][65][66]
十分钟再谈预制菜·预制菜出海:从肯德基、麦当劳的全球脚本,到中华美食的世界叙事
南方农村报· 2025-10-12 20:3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预制菜产业正借鉴肯德基、麦当劳的全球成功经验,开启以标准化、供应链和在地化为核心的海外扩张,旨在实现中式美食的全球化叙事 [1][2][3][4][5][33][34][35][36] 肯德基、麦当劳全球布局的启示 - 肯德基与麦当劳自1980年代末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餐饮标准化的新想象,其核心是中央工厂统一加工、冷冻配送和门店加热组装的模式 [7][8][9] - 该模式通过品牌形象(如麦当劳叔叔、肯德基上校)和对品质、体验一致性的精准掌控,构建了强大的消费信任 [11][12][13] - 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保证了产品品质稳定并实现了成本控制 [14][15][16][17] 消费者的心理预期管理 - 快餐品牌的成功本质是消费者预期管理的胜利,其提供的是确定性、快捷、干净、营养可口的餐食,而非厨师现炒 [19][20][21] - 消费者对中餐使用预制菜的反感与对洋快餐标准化的接受度差异,源于消费场景的不同预期:快餐店追求便利,中餐厅期待现做 [22][23][24][25] - 价格透明和明厨亮灶是建立信任的关键,三四十元的套餐价格符合消费者对快餐的心理预期 [25][26] 中国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与出海现状 - 中国预制菜产业已有30多年积累,早期通过为肯德基、麦当劳配套而成长,学习了冷链、分装和标准 [27][28][29][30] - 近年来因“00后”、银发族等庞大需求推动,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31][32] - 广东企业如恒兴集团的水产预制菜进入欧美与中东,国联食品成为美欧市场供应商,品珍科技的“御鲜锋”品牌进入澳大利亚、新西兰超市 [33][34][35] 中国预制菜全球化的关键策略 - 在地化:根据当地口味调整产品,如宫保鸡丁在伦敦微辣,清蒸鱼在悉尼加柠檬 [39][40] - 标准化:确保从东莞到多伦多的同一道菜口感与温度一致 [41][42][43] - 供应链:在海外设厂、雇佣本地员工,实现成本节约与文化融合 [44] - 故事化:为产品注入情感元素,如粤式饺子讲述“团圆”和“家”的故事 [45][46] 未来展望与全球生态 - 供应链层面可能出现“共享工厂”模式,如广东“五粒星”在新西兰生产粤式饺子,实现轻资本、高效率的出海 [47][48][49] - 消费场景将拓展至全球大学食堂、超市冷冻柜和便利店,如伦敦食堂的中式营养午餐、纽约超市的改良版宫保鸡丁、东京便利店的扬州包子 [50][51][52][53][54][55][56][57] - 中国预制菜将与肯德基、麦当劳共同构建全球饮食生态链,通过人情味和文化记忆实现文化输出与融合 [60][61][62][65][66][67]
兴农评丨乡游需要一场“厕所革命”
南方农村报· 2025-10-12 12:33
兴农评丨乡游需 要一场"厕所革 命"_南方+_南方 plus 子,照见乡村公 厕的短板,从中 也给乡村"厕所 革命"带来一些 启发。 乡村游的痛点往 往在公厕。不少 国庆期间,敦煌 夜市"敦煌净 三农大小事,尽 在兴农评。 0:00 / 2:05 界"公厕凭文化 特色跻身网红打 卡点,甚至让游 客误认作石窟展 馆。"甘肃一夜 市厕所成新晋打 卡点"的话题也 登上热搜。 这间公厕以莫高 窟土黄色为基 调,将九色鹿、 反弹琵琶等元素 融入细节,更配 套母婴室、无障 碍专区等暖心设 施,这是公共服 务与文化传播融 合的生动范本。 "敦煌净界"的走 红恰似一面镜 乡村公厕设施残 缺,甚至连基本 洁净都难以保 障,"脏乱差"成 为乡村公厕撕不 掉的标签。"方 便"之事不方 便,难怪成为游 客差评的重灾 区。即便有些乡 村公厕完成了改 造,也多为"千 厕一面",难以 做到"颜 值"与"功能"并 存,"文 化"与"民生"捆 绑。 乡村公厕不必复 刻敦煌的精致与 奢华,但可从中 借鉴一二。比如 设计方面更具乡 村特色,可将当 地的剪纸、木雕 等非遗元素绘于 墙面,用竹编、 石磨等农具装点 休憩区;更要完 善管护机制,通 过" ...
南农晨读 | 云上畲乡
南方农村报· 2025-10-12 10:30
古树保护与绿美经济 - 广东现有古树名木8.5万余株 [4] - 通过创新机制、文旅融合、产业赋能探索“生态+产业+文化”融合发展模式 [5][6] - 古树名木保护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并持续释放绿美经济红利 [6][7] 人口老龄化趋势 - 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789.26万人,占全省户籍总人口17.46% [11] - 预计2030年老年人口占比将突破20% [12] 粤桂协作与农产品推介 - 粤桂协作框架下的专场对接已形成常态化机制,成为侗乡物产走进湾区的重要桥梁 [16][17] - 10月12至13日将举办粤桂协作・2025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农特产品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推介活动 [1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 - 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拟纳入94个区域公用品牌 [39] - 广东省从化荔枝、西牛麻竹笋、郁南无核黄皮等6个农业品牌入选 [40] - 融安金桔、荔浦芋、藤县粉葛和柳州螺蛳粉四个广西农业品牌入选,其中荔浦芋与藤县粉葛分别是其类别唯一入选品牌 [26][27][28] - 增城丝苗米入选,是全国9个入选的粮油类区域共用品牌之一,也是广东唯一入选的粮油类区域公用品牌 [31][32]
广东修法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
南方农村报· 2025-10-12 10:30
广东修法明确: 任何组织和个人 不得侵害妇女在 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中的各项权益 _南方+_南方 plus 10月11日,广东 省第十四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一次 会议表决通过 《广东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 国妇女权益保障 法〉办法》(修 订),自2026年 1月1日起施行。 修订后的《实施 办法》由原来的 9章46条增至9章 在加强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中妇女 相关权益保障方 面,《实施办 法》第四十二条 规定:妇女在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 成员身份确认、 土地承包经营、 集体经济组织收 益分配、土地征 收补偿安置或者 征用补偿以及宅 基地使用等方面 的权利,依法受 到保护;任何组 织和个人不得以 妇女就学、服 役、务工、经 商、未婚、结 婚、离婚、丧 偶、户无男性等 为由,侵害妇女 在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中的各项权 益。 任何组织和个人 不得以结婚、离 婚、丧偶、户无 男性等为由,阻 挠或者强迫妇女 迁移户籍。 59条。本次修订 聚焦广东省妇女 权益保障的重点 难点问题,进一 步健全相关制度 机制,将广东省 妇女权益保障工 作中行之有效的 经验做法上升为 制度规范,着力 破解新形势下妇 女权益保障工作 面 ...
2025年广东省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暨“英德红茶工匠”技能竞赛启动
南方农村报· 2025-10-12 00:04
竞赛基本信息 - 2025年广东省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暨“英德红茶工匠”技能竞赛于10月10日在英德市开幕[2][3][4] - 竞赛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立项[6] - 主办单位包括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英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东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6][7] - 承办单位包括广东农垦上茗轩茶叶有限公司、英德积庆里茶业有限公司[7] - 协办单位包括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广东省相关茶叶协会商会[8] - 指导单位为广东省职业技能服务指导中心[8] - 支持单位包括清远市农业农村局、英德市农业农村局、英德总工会[9] 参赛情况与赛制 - 竞赛吸引全省各地市及茶产区136名选手参赛[10] - 经初赛选拔出70名优秀选手晋级决赛[10] - 决赛采用个人赛形式[11] - 竞赛按茶类分为红茶组与绿茶组同步开展实操考核[11] - 奖项分设金奖、银奖、铜奖和优胜奖[11] - 竞赛结果定于11月中旬在2025中国(广州)秋季国际茶业博览会期间公布[12] 竞赛场地安排 - 红茶组实操考核在广东农垦上茗轩有限公司英德上茗轩茶厂进行[13] - 绿茶组实操考核在英德积庆里茶业有限公司积庆里红茶谷进行[13] 行业影响与目标 - 竞赛是广东茶叶加工工技能水平的集中展示[14] - 旨在为从业者提供以赛促学、以赛促技的机会[14][15] - 助力英德红茶品牌升级[15] - 推动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15] 开幕式参与情况 - 开幕式有100多人出席[21] - 出席嘉宾包括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荣誉会长、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会长穆有为[16][17] - 出席嘉宾包括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敏怀[17] - 出席嘉宾包括英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朝胜[18] - 出席嘉宾包括英德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奕业[18] - 出席嘉宾包括英德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国勇[18] - 出席嘉宾包括英红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何少忠[19] - 出席嘉宾包括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曹藩荣[19] - 出席嘉宾包括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张黎明[19] - 出席嘉宾包括广东农垦上茗轩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雄辉[20] - 出席嘉宾包括英德积庆里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斌[20] - 出席嘉宾包括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邓慈寒[20]
谱写“媒体+”赋能新篇!汕尾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陆河举行
南方农村报· 2025-10-12 00:03
活动概况 - 汕尾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陆河县“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活动于10月11日在陆河县儿童公园举行 [1][2][3] - 活动通过丰收小聚场、媒体+授牌仪式、发布“汕农领鲜”企业等环节展现“三农”工作成果 [4][5] 农业产业发展成果 - 陆河县通过“耕地银行”模式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高效盘活耕地资源,在河田镇河北村、螺溪镇欧西村等地取得显著成效 [11][12] - 陆河县做足“土特产”文章,青梅、茶叶、油柑成为主导支柱产品,并壮大培植有机蔬菜、蜜柚、葡萄、百香果、火龙果等经济作物 [13][14] - 青梅产业已构建从种植、深加工到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将青梅开发出青梅酒、梅酱、梅汁等30多种产品 [24][25] 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 - 活动打造“齐来陆河庆丰收”嘉年华市集,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区汇集全市20余家农业企业,展示陆河青梅、油柑,陆丰甘薯,海丰油粘米等农特产品 [29][30][31][32][33][34][35] - 活动现场发布第二批共31家“汕农领鲜”授权企业及产品名单,涵盖水产、果蔬、粮油、禽畜等多个品类 [42][43][44] - “圳品”帮扶专区集中展示通过深圳帮扶渠道对接大湾区市场的优质农特产品,产品均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符合大湾区市场上架标准 [38][40][41] “媒体+”赋能实践 - 活动包含赋能“百千万”直播带货区,主播推介汕尾特色农产品,直播开播半小时在线观看人数突破10万人次 [51][52][53] - 汕尾市及陆河县已发布“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利用媒体平台挖掘农业产业和品牌故事,提升产品影响力 [56][57][58][59][60][61][62][64][65] - 活动现场举行“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战略合作授牌仪式,中共陆河县委宣传部、陆河县农业农村局授予南方农村报社为陆河战略合作单位 [66][67][69]
忻城糯玉米团体标准与新包装发布!全新形象勇闯大市场
南方农村报· 2025-10-12 00:03
品牌形象升级 - 公司针对不同消费场景发布全新系列包装,包括送礼场景的礼盒款、电商场景的礼袋款以及商超场景的引流款 [9][10][11][12] - 新包装设计融入土司文化与壮族特色纹样,以“贡品”概念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对品质与面子的双重需求 [10] - 包装升级旨在通过现代化翻译让古老贡品更贴合当代审美与消费习惯,新包装被视为与消费者沟通的语言 [17][18] 产品标准建立 - 《糯玉米糁》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填补了该类产品无标可依的空白,对原料筛选、加工工艺、感官指标、理化指标、食品安全等环节均作出严格规范 [23][26] - 团体标准的建立为产品建立了可量化、可追溯的品质标杆,是产业从“凭经验”走向“靠标准”、从“卖原料”走向“卖品牌”的重要里程碑 [27][28][29][30] - 标准的发布能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减少消费纠纷,为产业未来的规模化、高端化发展铺平道路 [32][33] 产业发展战略 - 公司通过“标准先行”与“品牌赋能”的双轮驱动,展现做强做大糯玉米产业的系统化思路 [40] - 标准的建立为产品质量筑起护城河并提升消费信任,包装升级则精准传达产品价值并拓宽市场边界 [41] - 两项举措共同作用,旨在将“忻城糯玉米”从有口碑的“土特产”锻造成为有竞争力、有生命力的黄金品牌 [42][43]
全省首家海洋牧场风险减量服务中心成立,打造防灾减损长效体系
南方农村报· 2025-10-12 00:03
服务中心成立概况 - 10月11日,平安海洋牧场风险减量服务中心在广东阳西县沙扒镇正式揭牌,是全省首个为现代化海洋牧场打造的防灾减损长效体系 [2][3][4] - 该服务中心由平安财险阳江中支、广州双螺旋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联合阳西县海洋发展局共同建设 [5] - 揭牌仪式由阳江市农业农村局、阳江金融监管分局、阳西县人民政府指导,相关政府机构、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参加 [31][32][33] 服务中心核心功能与模式创新 - 服务中心旨在打造从苗种到养殖的防灾减损长效体系,推动保险从“事后赔付”转向“事前预防”,实现“风险可测、隐患可防、损失可控” [7][8] - 实验室具备“五合一”检测能力,包括动物疫病检测、药物残留分析、水质监测、药敏试验及镜检观察,可在90分钟内精准诊断鱼类疫病 [15][16][17][22] - 通过整合保险、科技和协议资源,为企业和农户提供便捷全面的检测支持及精准的病害评估报告,提升健康养殖水平并降低风险 [24][25][26] 阳西县海洋经济产业基础 - 阳西县拥有174.23公里海岸线和56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海洋资源优势显著,2024年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 [10][11] - 阳西县是广东最大的海水鱼苗产地,产量约占全省70%,拥有苗种生产场(点)186个,面积3万亩,每年外售商品种苗25亿尾,产值超6亿元,从业人员近6000人 [12][13][14] - 该县渔业总产量、海水鱼苗产量和蚝产量均位居全省县级第一,并成功申报国家生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11][12] 战略合作与行业影响 - 平安产险阳江中支、广州双螺旋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及阳江市种苗发展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海洋牧场风险防控领域深度合作 [28][29] - 服务中心的成立被视为助力阳西从“海洋经济大县”向“海洋经济强县”跃升的关键举措 [8] - 检测服务已成为鱼苗生产交易的重要环节,为高效养殖、精准防控病害提供技术支持,不断提高海洋牧场产品质量水平 [25][26][27]
“媒体+”赋能,首个港澳流动渔民区域公用品牌LOGO全球发布
南方农村报· 2025-10-11 22:02
品牌发布事件 - 首个港澳流动渔民区域公用品牌LOGO于2025年10月11日在珠海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上正式发布 [2][3] - 这是首个为"港澳流动渔民渔货"设计的专属品牌标识 [3] - 品牌发布标志着港澳流动渔民渔货进入品牌标签时代 [4] 品牌标识设计 - 品牌标识以金色底纹映衬蓝色海洋图腾 标志主体为一艘扬帆远航的渔船 [6] - 船帆上点缀紫荆花与莲花 象征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携手共兴 [7] - 下方流动的海浪与跃动的鱼形图案 体现渔业的生生不息 [8]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港澳流动渔民的渔获多为野生、深海鲜鱼 如红杉鱼、马鲛鱼、金线鱼等 肉质紧实、风味浓郁 [9] - 行业长期存在重生产、轻市场的传统习惯 导致粗放销售、短半径销售、无品牌销售的情况 [10] - 亟需通过品牌赋能开拓销路 [11] 品牌建设目标 - 品牌建设旨在提升港澳流动渔民海捕渔获的市场辨识度与价值附加力 [14] - 推动渔业向品牌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15][16] - 让市场挺在生产前 以品牌建设提升优质海产价值 拓宽销售渠道 [17] 战略意义与发展方向 - 品牌LOGO发布标志着港澳流动渔民群体迈入了品牌赋能的新阶段 [20] - 是推动港澳流动渔民渔获品牌化、数字化的关键一跃 也是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新尝试 [21] - 未来将推出"媒体+"流渔专项培训 支持打造流渔公用品牌 讲好港澳流动渔民的故事 [22][23] 产业协同与技术应用 - 港澳渔民对珠海海洋牧场、水产预制菜产业园表示认可 视其为港澳渔业的未来 [28] - 香港渔民团体提出应积极利用珠海水产预制菜产业园 争取将其发展为港澳流动渔民的共享产业园 推动渔获的工业化、食品化转型 [33][34] - 活鱼从渔场直送家庭的活鲜快递技术被提及 有望将南沙群岛捕捞的鲜活渔获送入千家万户 [31][32] 文化价值创造 - 港澳流动渔民不仅要会捕鱼 更要会卖鱼 卖出带有'流渔文化'的鱼 [36] - 目标是在物质价值之外创造文化价值 [37] - 丰收节上发布了《流渔之歌》 推出'流渔'公用品牌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