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资讯

搜索文档
上海外滩“新地标” 亮相 吸引全球互联网内容创作者
环球网资讯· 2025-07-18 03:54
上海外滩FTC投入运营 - 上海外滩FTC于7月17日正式投入运营,成为上海外滩"新地标" [1] - 外滩FTC地处上海外滩"第二立面"核心地段,毗邻南京东路商圈,共7层 [1] - 项目服务于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当晚有不少知名创作者出席活动 [1][3] 上海支持互联网内容创作政策 - 上海发布"沪九条"《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 [3] - 政策支持黄浦区、杨浦区建设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内容创作集聚区 [3] - 对成效显著的平台和园区,市级层面每年提供最高1000万元人民币奖励 [3] - 推动地标景区、文博场馆等向创作者开放,鼓励内容出海并优化外籍创作者签证服务 [3] 创作者反响与期待 - 美国博主保保熊表示社交媒体能展示中国不同视角 [3] - 脱口秀演员杨梦琦期待创作跨文化多语言内容展示中国有趣一面 [3] 黄浦区具体支持措施 - 黄浦区提供外滩优质空间作为创作者共享办公场所 [4] - 将给予真金白银补贴和奖励以鼓励优质内容创作 [4]
广东工业大学研发新材料给芯片“退烧”
环球网资讯· 2025-07-17 12:21
材料研发突破 - 广东工业大学团队研发出高频-导热一体化石墨烯掺杂聚四氟乙烯(GO-PTFE)材料,能同时满足芯片的高频绝缘与高效散热要求,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 [1] - 该材料已被多家通信设备制造、高端芯片封装等行业龙头企业的严格认证,合作订单超过1.4亿元 [1] - 传统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虽拥有极佳绝缘性能,但阻碍散热,成为制约显卡性能跃升的主要瓶颈之一 [3] 技术难点与研发历程 - 市场上能同时满足高频绝缘与高效散热"严苛标准"的PTFE基复合材料长期被国外垄断,是我国高端电子产业亟待突破的难题 [3] - 团队核心成员甄智勇博士2015年开始研究PTFE材料,初期研发设备在学校科创基地,从石墨烯的纳米级官能团修饰工艺到模拟生产线的参数调试,每个环节都要反复琢磨 [3] - 经过7年攻关,团队于2022年成功研发出GO-PTFE材料 [5] 商业化进展 - 甄智勇创立广州沙魁科技有限公司,将GO-PTFE材料进行进一步研发和测试推广 [5] - 公司成立半年后,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测试报告显示,GO-PTFE材料性能全面达标,核心性能包括优异的导热性、稳定的低介电常数和高剥离强度 [5] - 团队目标不仅要打破国外垄断,更要建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频导热材料体系 [5]
瞄准未来产业赛道 北邮教授团队携项目扎堆蓉城
环球网资讯· 2025-07-17 12:20
活动概述 - "科创天府·智汇蓉城"未来产业科技成果对接及生态共创共建专场活动在成都举办,由成都市委科技委员会办公室与北京邮电大学联合主办 [1] - 北邮未来通信研究院(成都)及北邮兴锦未来通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1][4] - 北京邮电大学集中发布10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一批重大项目及校地合作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成都 [1] 研究院与合作模式 - 北邮未来通信研究院(成都)由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成都市科技局及锦江区四方合作筹建,标志着"名校、名企、名城"合作新模式进入实质性阶段 [3] - 研究院聚焦新一代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向,开展联合人才培养和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产教融合、概念验证等创新平台 [4] - 研究院将围绕6G、人工智能、泛在通信、低空经济等领域解决关键技术攻关问题,建设综合性研发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6] 重点项目与签约 - 北邮未来通信研究院(成都)与四位教授团队签署合作协议,涉及视频AIGC应用研究、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体系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方向 [7] - 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与北京邮电大学签署四项意向投资协议,涵盖智能穿戴设备、低场智能磁共振系统等硬科技项目 [9] - 锦江经开区管委会与复亚智能、华赛昇科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全国总部项目落地 [9] - 一批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校地合作重点项目落地成都,涵盖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低空飞行监管服务等领域 [9] 未来产业布局 - 锦江区围绕"建设西部首个未来产业集聚区"目标,发展智简6G、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六大未来产业赛道 [10] - 计划打造6G技术应用产业园、西部脑谷、量子科技产业园等专业化产业园区 [10] 科技成果发布 - 北京邮电大学发布100项科技创新成果清单,包括北邮卫星时频模块等全国首发成果 [11] - 全球首创的"芯片执行次数"最小颗粒度调度平台、HESA航空机载IFC系统等成都科技创新产品首次亮相 [11] - 活动现场设立成果展区,展示脑机接口、量子科技、6G智简等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 [11] 生态合作与推进 - 活动同步举行投融资对接及脑机接口、开源鸿蒙、量子科技等专场活动,推动技术交流与生态合作 [13] - 国务院参事张平等专家作主题分享,标志着成都与北京邮电大学的战略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13]
聚焦低空飞行器和原子级制造 中国科协年会举办两场专题论坛
环球网资讯· 2025-07-17 11:47
低空飞行器复杂环境效应专题论坛 - 论坛由中国航空学会承办 聚焦低空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下的运行问题 该议题源于2024航空领域重大科技问题之一 [1][3] - 专家学者围绕背景需求 关键技术突破 基础设施建设和未来设想作专题报告 并针对飞行安全 设计安全和运营安全等议题进行圆桌讨论 [3] - 论坛形成协同设计 数据赋能 政策创新等共识 低空经济场景落地需要技术突破 制度创新和跨界交流 [3] 原子级制造科学与技术专题论坛 - 论坛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承办 聚焦原子级制造等前沿非共识议题 探讨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难题 [5] - 主旨报告分析原子级制造未来场景需求及两大技术路线 阐述仪器科技与产业需求 以及新一代仪器科技形态 [5] - 多位专家从原子级制造 测量和计量等方面作专题报告 涵盖可视化制造 纳米探针 二维单晶界面 钙钛矿阵列等技术 [5] - 圆桌研讨聚焦学科交叉 探讨从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 电子信息领域应用 集成电路支撑等议题 [6]
中国汽车智能化领跑
环球网资讯· 2025-07-17 11:40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过50%,全球最高,泊车辅助驾驶技术在中高端车型渗透率超20% [1] - 2025年上半年自动驾驶商业化从"技术验证"转向"场景落地",中国在智能化领域取得终端先行优势 [1] - 2025年AI与汽车深度融合将触发产业范式级突破,AI成为决定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1] - 中国汽车产业需完成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开放创新等关键跨越 [3] 市场数据 - 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首破15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占新车销量44.3% [1] 技术进展与挑战 - 主流自动驾驶技术难以突破L3级向L4、L5级发展的瓶颈,需通过"类脑认知架构"实现认知模式跃迁 [3] - 汽车智能化发展需AI操作系统支撑,东软睿驰已参与实现多种形态的AI Agent,加速智能规模化落地 [3] - 安全是不可跨越的鸿沟,车企要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控制成本 [3] 国际化与竞争 - 中国车企迎来智能化出海关键窗口期,为进军高端市场提供机遇 [3] - 中国技术正向全球汽车厂商提供,但智能化出海面临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合规问题 [3]
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聚焦低空飞行器复杂环境效应
环球网资讯· 2025-07-17 10:39
低空飞行器复杂环境效应专题论坛 - 论坛由中国航空学会承办 聚焦低空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下的技术挑战 源于2024航空领域重大科技问题之一 [1] - 汇集近百位来自科研院所 高校及企业的专家学者 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锦武教授 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陈暘等 [1] 专题报告内容 - 5位专家分别就低空飞行器的背景需求 关键技术突破 基础设施建设和未来建议作报告 [3] - 参与专家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航空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 [3] 圆桌讨论成果 - 聚焦飞行安全影响要素 设计安全重点领域 运营安全思考及政策与技术矛盾等议题 [5] - 形成协同设计 数据赋能 政策创新三点共识 讨论由吴希明研究员主持 [5] - 参与专家来自中航工业自控所 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所 中国民航大学等机构 [5]
河北已立项签约5个众筹科研项目
环球网资讯· 2025-07-17 10:38
众筹科研模式 - 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试行众筹科研模式 构建"共投、共研、共担、共赢"的市场化研发新机制 [1] - 该模式旨在解决单个企业科研面临的资金不足、研发力量薄弱、风险难以承受等难题 [1] - 通过多方协作开展技术攻关 如安平丝网产业集群项目解决高目数高精度丝网制造共性技术难题 [1] 项目进展 - 截至目前已立项签约5个众筹科研项目 [1] - 首个项目为安平丝网产业集群项目 目前已进入织机设备精细调试与工艺优化改进的关键阶段 [2] - 在首个项目实施后又征集36个项目 9个入围拟支持清单 最终立项签约4个 [2] 项目案例 - 安平丝网项目由网都河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河北丝筘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昆山良品丝印器材公司等多方参与 河北科技大学王军教授担任总负责人 [2] - "低碳氮比生活污水低温条件下深度脱氮除磷工艺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预计可使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综合运行成本降低20%至30% [2] 未来规划 - 今年拟支持众筹科研项目10个以上 [3] - 将进一步拓展支持领域 提升支持强度 优化科技成果权属转化分配机制 [3] - 通过众筹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带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3]
深耕中亚,中国电动车产业链加速“出海”
环球网资讯· 2025-07-17 09:56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106万辆 同比增长75[1] - 哈萨克斯坦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长36倍[2]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2024年上半年出境商品车5[2] 中亚市场吸引力 - 中亚地区人口8000万 政策支持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1][3] - 乌兹别克斯坦计划2030年绿色能源占比提升至50[3] - 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计划将所有出租车更新为新能源汽车[3] 中国车企本地化布局 - 比亚迪中亚累计销量突破3万辆 覆盖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2] - 宇通客车中亚五国累计销量突破1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近800辆[2] - 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量产 累计生产超1万辆 实现17种零部件本地化[5] 本地化生产与产业链 - 宇通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建设QazTehna工厂 年产能2000辆[5] - 江淮汽车与中机公司合作的阿鲁尔集团占哈萨克斯坦汽车产量60[5] - 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培训1500名本地员工掌握新能源车技能[5] 产品定制化与适应性 - 宇通为哈萨克斯坦定制18米纯电动客车 续航400公里 载客150人[6] - 车辆针对极寒气候设计 加装独立水暖系统和电池保暖[6] - 中亚市场需应对极寒 高温 多尘等极端环境挑战[6] 充电基础设施现状 - 哈萨克斯坦计划2030年布局8000个充电站[7] - 当前充电设施主要集中于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 发展潜力大[7] - 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加速布局城市及高速充电网络[7] 市场前景与预测 - 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占汽车总销量22[8] - 乌兹别克斯坦混动和电动车销量未来3-5年将快速增长[8] - 中亚地区新能源产业链有望成为重要增长极[3]
算力竞赛白热化,家庭用水受影响,美国数据中心和居民区展开抢水大战
环球网资讯· 2025-07-17 08:01
数据中心水资源消耗问题 - 人工智能时代数据中心对水资源需求激增 水变得和电力同等重要 大量冷水用于冷却计算机散热系统 [1] - Meta在佐治亚州牛顿县建设价值7 5亿美元数据中心 导致周边居民水井系统瘫痪 居民5年内更换用水设备花费超5000美元 [1] - 牛顿县12万人口地区因数据中心建设导致地下水系统破坏 市政供水成本飙升 预计2030年将面临严重缺水 [2] 行业用水现状与预测 - 数据中心单日耗水量可达数百万加仑(1加仑≈3 79升) 美国国家能源分析中心数据显示处理器冷却需求惊人 [2] - 研究预测到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年耗水量将达1 7万亿加仑 企业选址优先考虑电价而非水资源 [2] - 微软42%数据中心位于缺水地区 谷歌部分用水来自高度缺水区域 亚马逊在西班牙干旱区新建数据中心加剧生态危机 [2] 企业回应与技术发展 - 亚马逊谷歌强调已将水资源短缺纳入开发考量 微软拒绝对用水问题置评 [3] - 专家指出数据中心是现代生活支柱 未来需依赖智能冷却系统和水资源基础设施升级解决用水问题 [3] - 行业开始转向可持续发展 但短期内数据中心仍对水资源造成巨大压力 [3]
社评:建议美国一些人到链博会现场看一看
环球网资讯· 2025-07-17 00:26
英伟达H20芯片对华销售事件 - 英伟达宣布恢复向中国销售H20人工智能芯片 美国商务部长称该芯片并非最先进技术 目的是让中国开发者依赖美国技术并延缓华为研发进度 [1] - 白宫人工智能专员表示H20是"过时的芯片" 允许销售意图之一是阻碍华为研发进展 [1] - 美国国内舆论批评此举为"中国威胁" 《纽约时报》称这是特朗普政府政策的"180度大转弯" 认为美国放弃了在AI竞赛中领先中国的努力 [1] 中美科技竞争格局 - 中国对自主创新的坚持有效突破了美国技术封锁 这是美方放开H20销售的根本原因 [2] - 美国仍保持对华遏制打压思维 对华激烈竞争的"政治正确"持续影响美国政策 [2] - 中美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选择 取消出口限制使美国企业重获中国市场 双方均能获益 [2] 美国对华政策矛盾性 - 美国媒体对华报道存在自相矛盾 禁令时期称"限制利好华为" 解禁后又警告"美国放弃竞争" [3] - 中国技术发展目标是为14亿人提供现代化生活 不依赖美国技术施舍 美国制裁措施大多最终失效 [3] 全球科技合作趋势 - 第三届链博会显示全球技术合作持续升温 美国参展企业数量增长15% 参展面积增长10% 位列境外参展商之首 [4] - 世界500强企业参展链博会反映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 体现为中长期规划的投资行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