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网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生物医药园建起共享实验室
环球网资讯· 2025-06-02 09:37
5月27日,在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中央创新区,石家庄诺澳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使用共 享实验室设备进行研发。本报见习记者 冯依凡摄 药物研发,实验室是各单位的关键阵地。而在石家庄,有个实验室,向药企、科研院所等敞开大门,这 是咋回事? 来源:河北日报 5月27日,记者前往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中央创新区共享实验室,一探究竟。 在位于3楼的共享实验室内,80套总价值千万元的仪器设备整齐排列。走廊两侧墙壁上,张贴着正置显 微镜、倒置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设备图片与操作指南。 在共享实验室一角,工人们正忙着搬运设备、调试线路。 "这是一场无缝衔接的创新接力。"园区运营商石家庄鹏泰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茹说,石家庄诺 澳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刚从这里搬到5楼定制办公区,河北医大一院的专家团队就火速接棒入驻,园区 正为他们升级细胞研发平台。 受益于共享实验室的,除了初创团队、科研院所,还有生物医药骨干企业。 前段时间,华普石家庄医药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在共享实验室驻扎了半个月。"多亏这里的PCR(聚合酶 链式反应)测试仪,我们完成关键指标检测,加快了研发进程。"该公司质量总监陈会珍说,共享实验 室就像"超级武器库 ...
助力乡村教育,Kimi 公益行动用AI点亮童心
环球网资讯· 2025-06-01 22:12
公益活动内容 - 月之暗面Kimi公益团队在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小谷溪村和河北丰宁凤山镇开展AI毛绒玩具捐赠活动[1] - AI玩具加载了小学阶段全部专属内容的课程讲解并配置主动提问、关键词记忆等语言功能[1] - 在河北凤山镇小学AI玩具集成了语音交互和个性化学习路径功能[2] 技术应用 - AI大模型定制玩具为乡村孩子提供权威信息检索和语言学习服务[1] - AI玩具将大模型技术转化为山区课堂的启蒙伙伴[2] - 通过语音交互功能帮助孩子们了解书本以外的知识[2] 社会影响 - 项目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孩子学习普通话和英语的挑战[1] - AI技术为山区教育带来普惠新希望[4] - 活动探索了AI助力乡村教育的新模式[4] 公司表态 - 月之暗面Kimi表示将持续通过科技向善理念开展类似公益行动[4] - 未来计划让科技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4]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 取得一批“顶天立地”重大科创成果
环球网资讯· 2025-06-01 21:20
科技创新成果 - 70年来在基础前沿领域取得系列突破,包括陆相成油理论、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引领中国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进入世界前列 [1] - 在高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北斗导航、核潜艇、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第五代战机等,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 [1] - 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如"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黑土粮仓"示范工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战略咨询与决策支持 - 作为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完成380余份咨询报告,向国家报送400余份院士建议 [5] - 提出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施"863计划"、成立中国工程院等建议,推动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 [5] - 围绕"双碳"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提供前瞻性咨询建议,前瞻部署清洁能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 [5] 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 - 推动研究生教育制度和学位制度建设,1955-1956年首批研究生导师多为学部委员,1982年授予新中国首个理学和工学博士学位 [6] - 支持院士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如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担任国际科技组织重要职位 [6] - 开展"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已举办5000余场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6] 院士队伍规模 - 70年来累计选举产生156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91位外籍院士,截至2025年4月现有院士847人、外籍院士148人 [7]
划龙舟、吃粽子、爬香山……海淀机器人陪您过端午
环球网资讯· 2025-06-01 07:26
科技与传统融合 - 银河通用首代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作为首位机器人嘉宾亮相端午特别直播,展示幽默互动能力并参与端午习俗讨论 [1][3] - 宇树科技北京子公司的G1机器人在香山5G智慧步道担任"登山搭子",与游客互动并记录运动数据 [3] - 海淀稻香湖景区大学生龙舟赛中引入"智能双面无人救援艇",兼具安全保障与竞技功能 [5] 文化遗产活化 - 圆明园复刻清代端午传统活动,包括花神巡游(12位汉服花神形象源自《胤禛美人图》)和艾草祈福 [3] - 香山公园结合端午驱邪习俗与现代健康理念,游客可通过智慧步道打卡机记录运动数据,同时体验艾草制作活动 [5] - 海淀区以"三山五园"为舞台,将清代皇家龙舟赛(《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记载)与现代大学生赛艇结合 [5] 饮食文化演变 - 江西德安县博物馆收藏的700多年前南宋古粽显示早期粽子形态相似但馅料更简单 [7] - 清代宫廷粽子用料精细,御膳房使用松仁、核桃等特殊馅料 [7] - 机器人Galbot对人类粽子甜咸之争表现出数据建模兴趣,引发网友关于味觉传感器的调侃 [8]
从陪伴儿童到守护老人,机器人将温情“落地”
环球网资讯· 2025-06-01 07:26
公司产品发布 - 银河通用正式推出自主研发的产品级端到端导航大模型TrackVLA 具备纯视觉环境感知、语言指令驱动、自主推理和零样本泛化能力 [1] - TrackVLA是一个由仿真合成动作数据训练的"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 实现语言驱动、泛化感知、自主推理、智能交互与运动 [1] - 该模型让机器人拥有"听→看→懂→走"的闭环运动能力 无需提前建图、不依赖遥操控制 [1] 产品核心能力 - 自然语言理解与目标识别协同工作 可识别并切换跟随对象 包括人类和宠物 [2] - 在复杂场景中准确识别原始目标 通过空间理解和视觉记忆机制避免认错人 [3] - 目标丢失后能通过空间智能和大模型推理分析轨迹并重新找回 [4] - 纯视觉输入理解环境 无需建图或额外训练数据 可直接部署陌生场景 [5] - 实时识别复杂场景障碍物 分析可通行区域并自主推理合理路线 [6] - 适应各种光线变化 从室外阳光到室内昏暗环境均展现极强鲁棒性 [7] - 通过App提供远程可视守护 实时查看第一视角并主动提醒风险行为 [8] - 能力可泛化至任意移动目标 如机器狗跟随动物等未经训练的场景 [9]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TrackVLA发布标志着公司具身大模型发展战略达到产品级能力里程碑 [10] - 机器人导航正式进入端到端模型可商业化落地阶段 应用场景包括陪伴儿童、守护老人、商场巡逻和室内物流 [10] - 具身智能实现"看得懂、想得明白、动得起来"的一体化能力 推动行业产品落地和产业生态繁荣 [10]
遭遇“强制刷脸”该如何应对?人脸识别新规明起施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5-31 22:14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规范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将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旨在规范人脸识别技术使用并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1] - 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人脸信息的,应当取得个人在充分知情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的单独同意,且个人有权撤回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需提供便捷撤回方式 [2] - 存储数量达到10万人的个人信息处理者需在30个工作日内向省级以上网信部门备案,终止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需在30个工作日内注销备案并依法处理人脸信息 [2] 特殊群体保护措施 - 处理残疾人、老年人人脸信息时需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定,遵循最小必要原则 [7] - 存在其他非人脸识别技术方式时,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 [4] - 个人不同意通过人脸信息验证的,应提供其他合理便捷的身份验证方式 [5] 公共场所采集要求 - 公共场所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应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需依法合理确定采集区域并设置显著提示标识 [11] - 禁止在宾馆客房、公共浴室、更衣室、卫生间等私密空间安装人脸识别设备 [11] 人脸信息安全风险 - 人脸信息具有唯一性和终身性,一旦泄露无法更改,危害持久且严重,可能威胁个人及公共安全 [12] - 个人需强化保护意识,避免随意分享含人脸信息的照片视频,对公共场所和应用的人脸采集要求保持谨慎 [14][16] 违法违规处理监管 - 任何组织或个人有权对违法违规处理人脸信息的行为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9]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与小读者相约“侦探微生物”
环球网资讯· 2025-05-31 22:14
科普活动内容 - 高福院士在北大红楼为小读者举办主题为"微生物与人类——侦探微生物:谁是朋友?谁是敌人?"的科普活动 [1] - 活动结合高福院士的科普著作《院士解锁中国科技关上疾病之门》《全攻略!我不要呼吸道感染》《全攻略!我不要消化道感染》等内容 [3] - 通过生动案例和幽默语言讲解病毒追踪、疫苗研发等前沿科学知识 [3]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 - 微生物与人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既有病毒、细菌等有害一面,也有造福人类的一面 [3] - 列举微生物对人类贡献:酱油、醋、酒、面包、油条、疫苗、牛痘等食品和医疗药物 [3] - 人类历史文明史是人类与微生物的斗争史和应用微生物的科学史 [3] 科普书籍内容 - 《院士解锁中国科技关上疾病之门》是"院士解锁中国科技"系列丛书医药卫生卷 [5] - 书籍从儿童日常健康问题入手,精选17个问题讲解医药卫生知识和我国相关科技成就 [5] - 《全攻略!我不要呼吸道感染》和《全攻略!我不要消化道感染》将复杂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内容 [5] 活动效果 - 现场氛围浓厚,孩子们围绕细菌病毒分类及对人类影响等话题踊跃提问 [3] - 高福院士耐心回答每个问题,鼓励孩子们观察生活和快乐阅读 [3] - 活动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联合主办 [5]
两岸青少年福州共启科技研学之旅
环球网资讯· 2025-05-31 20:18
科技研学活动 - "院士领航 童心共创——2025榕台人才与未来科学家科技研学活动"在福州科技馆启动,12名台湾青年人才、42名榕台少年参与为期3天的科技研学之旅 [1] - 活动以"科技+文化"双线融合为特色,依托院士资源、科技馆场景与榕台文化地标,搭建两岸人才交流与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平台 [1] - 研学内容包括科普讲座、机器人互动、科技馆展厅体验等,后续还将走进三坊七巷、台湾会馆及非遗博览苑,并在贵安航空航天研学基地体验模拟飞行等活动 [1] 两岸科技人才合作 - 台湾科技人才代表及福州教师被聘任为科学导师,启动榕台人才"导师带学"机制,导师团将开展"未来科学家课程"指导青少年 [1] - 福建省科协闽台科技交流中心表示将扩大两岸科技人才在人工智能、生态环保等领域的联合攻关 [2] - 未来将通过"未来科学家"研学计划吸引更多台湾青少年参与福建科普实践 [2]
OCC2025凸显人工智能发展赋能心血管学科诊疗
环球网资讯· 2025-05-31 19:47
人工智能在心血管医疗领域的应用 - "观心大模型CardioMind"在第十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25)上发布 具备多模态数据整合、深度推理及复杂罕见病诊断能力 通过模拟问诊成功诊断罕见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Ⅱ型 [1][3] - 模型基于通用基座模型训练 整合指南和临床试验数据 实现从病史采集到辅助诊断全流程智能化 每日持续学习更新 "慢思考"机制减少误诊 [6] - 智能导管室现场演示AI辅助复杂冠脉介入手术 整合冠脉CT、造影、血管内超声等影像 实现三维重建和钙化识别 提升CTO手术导丝通过精准度 [9] 人工智能医疗的技术与价值 - 通用模型与垂直模型构建需解决数据偏倚挑战 训练数据质量决定模型准确性 临床应用需提升患者信任度并符合伦理监管标准 [6] - AI可扩充医生知识库 加速基层医生技能提升 缩短学习周期 智能导管室整合影像技术提供个体化诊疗策略 [9] - AI在靶点发现、化合物设计筛选、临床试验优化等方面具不可替代价值 成为研究人员必备工具 [9][10]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支持 - 东方会聚焦AI在心血管领域应用 融入大数据、数字疗法等新技术 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高质量发展 [6] - AI整合可穿戴设备多维度数据 超越传统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建立个体化预测模型 支持公共卫生政策制定 [7] - 人工智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改善服务可及性 技术发展需兼顾创新与伦理监管平衡 [6]
恐龙蛋次生壳单元如何形成?中外最新合作研究揭示生物成因机制
环球网资讯· 2025-05-31 19: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恐龙蛋中常见、现代鸟蛋中非常罕见的次生壳单元如何形成?它是 生物成因还是非生物成因?这些问题在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也备受关注。 由中国学者领导最新完成的一项恐龙蛋国际合作研究,揭示出恐龙蛋次生壳单元应当为生物成因的结 构,并对生物成矿机制及其功能、生长方式和演化模式进行讨论。 这次对恐龙蛋的大部分主要类群,并利用现生鸟蛋、龟蛋和鳄鱼蛋作为对比材料进行研究,电子背散射 衍射分析结果显示,恐龙蛋大部分次生壳单元的c轴都围绕生长核心呈放射状排列,且平行于蛋壳生长 方向延伸,只有少数靠近气孔道的次生壳单元,其c轴向气孔道方向延伸。同时,这些次生壳单元在晶 界图上具有带纹理的灰色背景,并且显示出较高的晶界角均值(KAM值)。 张蜀康称,恐龙蛋次生壳单元的上述结晶学特征与其初生壳单元几乎完全一致,特别是与现生龟蛋和鳄 鱼蛋的次生壳单元的结晶学特征一致,表明恐龙蛋的次生壳单元应当为生物成因的结构。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分析显示,恐龙蛋的次生壳单元具有许多细小的槽和孔洞,与鸟蛋的壳单元很相 似。这些槽和孔洞是基质纤维在埋藏过程中降解后留下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传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