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

搜索文档
“三亚⇌首尔”国际航线通航
海南日报· 2025-07-09 09:03
三亚至首尔航线开通 -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新增三亚至首尔航线 由空客A321机型执飞 每周执行2班 出港航班每周一、周五15:10起飞 19:25抵达首尔 进港航班20:25从首尔返程 01:10抵达三亚 [1] - 该航线是三亚空港口岸今年新增的首条东亚地区国际航线 为海南与韩国连接提供便捷的空中通道 [1] - 三亚市旅游发展局借此契机举办旅游资源推介会 向韩国旅行商等推介三亚"旅游+康养""旅游+运动""旅游+会奖"三大特色产品体系 [1] 三亚旅游市场表现 -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口岸上半年出入境人员达47.3万人次 同比增长79.1% 主要客源地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韩国等国 [2] - 韩国游客对热带滨海度假产品需求旺盛 与三亚资源禀赋高度契合 三亚计划深耕韩国市场 推动航线加密 拓展直飞城市 与韩国KOL合作定制个性化产品 [2] 航线开通影响 - 新航线开通将促进两地人员流动与要素集聚 提升三亚在东亚经济圈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1] - 有助于优化境外旅客结构 拓宽中韩经贸人文往来桥梁 为海南自贸港免税消费、医疗旅游等特色产业开拓韩国市场创造条件 [1]
海南边检机关“VIP服务”促进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
海南日报· 2025-07-09 09:03
海南边检机关"VIP服务"促进贸易便利化 - 海南边检机关创新制度,通过"网上申报"、"预约办检"等服务,大幅提升人员进出和货物运输效率 [2][4] - 新模式使章雄鱼苗出口手续时间缩短4小时,损耗率从5‰降至1‰,企业每年可多赚80万元 [2][4] - 每单航次可为企业节省约3.5万元成本 [4] 章雄鱼苗出口行业 - 海南章雄鱼苗在日本市场零售价达70-80元/斤,每年3-6月为出口旺季 [3] - 新模式推行后累计出口鱼苗1726万尾,货值约4.8亿元 [5] - 万宁海域形成章雄鱼繁育生长带,渔民捕捞小苗养殖后出口日本 [3] 海港通关效率提升 - 船舶边检通关时间缩短20%,船员换班手续时间减少30% [8] - 船舶搭靠、人员登轮许可有效期均值延长50% [8] - 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实行"诚信管理",提供快速备案、通关服务 [7] 海上作业平台便利措施 - "南海七号"钻井平台年换班3000人次,现可通过线上办理登离船手续 [6][7] - 改革后船员无需往返港口核验,节省住宿和时间成本 [7] - 实现"工人到港即可作业、船舶到港即可装卸"的操作效率 [7]
“文明互动”中触摸南海历史文化
海南日报· 2025-07-09 09:03
博物馆运营与服务 -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通过雅致的温馨提示标识和宽敞整洁的展陈空间营造文明参观环境[1] - 讲解员团队统一着装上岗,秉持微笑服务宗旨,使用规范礼貌用语提升观众体验[1] - 自2018年4月开馆以来,公司扎实推进文物研究展览、国际交流合作及水下文物保护等核心工作[1] 观众互动与教育 - 通过深化高校合作、开展文明服务专项培训和开发特色研学项目构建思政教育新生态[2] - "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参观人数突破100万人次[3] - "南海人文历史陈列"等原创展览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3] 未来发展计划 - 二期工程将打造全球首个以深海考古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3] - 未来将为公众提供更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3] - 继续深挖南海文化资源内涵,运用多元化手段展示展览[3]
我省加强典型引路 深入推进噪声扰民问题综合治理
海南日报· 2025-07-09 09:03
噪声扰民问题综合治理 - 博雅二期城市更新项目施工噪声问题在不到4个月内被投诉331次,成为噪声污染重灾区 [2][4] - 通过"五步协同"闭环整治措施,包括数据分析、夜查、现场工作会等,一周内投诉降至仅2起 [3][4] - 整改措施包括加装隔音屏、更换低噪设备、优化工序时间等,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的治理链条 [3][4] 治理措施与成效 - 省生态环境厅联动多部门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开展"四不两直"夜查,揭示出超时作业、设备高噪等直接原因 [3] - 现场工作会组织省市区三级政府、施工企业及投诉群众代表面对面解决问题,公布整改举措 [3] - 海口市、琼山区组建专项小组督促施工方落实整改,省生态环境厅安排专人定期回访居民 [3] 全省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 省生态环境厅统筹推进噪声污染防治,推动16个市县明确《噪声污染防治法》职责分工 [5] - 督办21件群众反映强烈典型案例,完成19件,办理省级环保督察移交噪声信访投诉105件,完成82件 [5] - 组织省公安厅、住建厅、交通运输厅召开整治噪声扰民问题调度会,协调落实噪声污染防治职责 [6]
五指山为游客打造“森系”避暑新花样
海南日报· 2025-07-09 09:03
五指山为游客打造"森系"避暑新花样—— 上山纳凉 入林寻幽 7月8日,游客在五指山红峡谷文化旅游区体验峡谷漂流项目。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凯 炎炎夏日,如何逃离盛暑的闷热?森林,则是夏季避暑的绝佳去处。位于海南中部热带雨林的五指山市正 以"游山玩水 天赐'凉'缘"为主题邀约八方游客。 五指山市这座被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包围的翡翠山城,凭借独特的地理禀赋与民族文化基因,发力暑 期旅游市场,打造独具特色的清凉消费场景,掀起一股"上山纳凉、入林寻幽"的避暑新潮流。 "站在观景台俯瞰,云雾在山峰间穿山而过,仿佛是触手可及的仙境。"7月8日,来自黑龙江省的游客李 婉芳在五指山市水满乡观山点景区游览时,用手机拍下她用手"抓住"云的造型,获得朋友圈不少亲朋好友的 点赞。 在水满乡的一天时间里,她去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景区、方诺寨等地,进入森林茂密的 雨林栈道,真切感受到了五指山"天然空调房"的美誉,"林木葱茏、溪流潺潺、鸟鸣山涧,仿佛置身于'阿凡 达'般的原始雨林世界。" 在五指山,游客可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探访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景区等雨林主题旅游秘 境,或徒步穿越畅好乡的桫椤丛林,聆听虫鸣鸟叫 ...
海南为游客提供热带雨林游玩多元化体验
海南日报· 2025-07-08 09:31
海南热带雨林旅游发展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及周边景区成为游客避暑度假的热门选择,游客体验包括"推窗见绿、枕溪而眠"的清凉惬意 [2][3] - 七仙岭温泉度假区提供温泉和自然风光结合的休闲体验,游客反馈积极 [2] - 学而山房民宿推出暑期研学团,结合自然教育和森林住宿体验,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 [3] - 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通过文化宣传吸引游客,游客反馈夜间观星体验独特 [3] - 方诺寨热带雨林景区以黎族文化为特色,提供依山傍水的住宿和丰富文旅服务 [5] - 白沙黎族自治县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正在开发新的雨林旅游项目,包括共享农庄和赛车风民宿 [5]
中外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万宁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海南日报· 2025-07-08 09:31
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 海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跨越国界,共建家园"中外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在万宁后安镇曲冲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由8名留学生和4名中国学生组成 [1] - 万宁非遗传承人翁海县带领弟子展示猛虎下山拳并传授武术精髓,印度尼西亚留学生狄飞鸿和巴基斯坦留学生宋怀安积极参与学习 [1] - 志愿服务团队在曲冲村"爱心托管站"为18名村里孩子开展互动课程,包括急救假人心肺复苏演示等 [2] 传统文化体验与传承 - 非遗传承人翁海县作为后安镇猛虎下山拳创始人,现场展示刚劲有力的拳法,引发志愿者热烈反响 [1] - 留学生通过武术体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狄飞鸿表示"动作沉下去虽难受,但强身健体",宋怀安学习到抱行礼的文化内涵 [1] - 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林晗参观700多年历史的文氏宗祠,对其古建筑保存完好度和多功能性表示赞叹 [2] 乡村教育与文化互动 - 志愿服务团队在"爱心托管站"与村里孩子进行首次近距离互动,孩子们对"洋面孔"表现出极大兴趣 [1] - 留学生设计的互动课程有效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心肺复苏演示环节引发孩子们积极参与 [2] - 活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留学生通过武术、古建筑等载体深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1][2]
三亚海棠区邀您来看演出吃美食购免税
海南日报· 2025-07-08 09:31
暑期文旅活动规划 - 三亚海棠区推出6大主题文旅活动,包括亲水系列活动、亲子艺术体育活动、酒店特色活动、免税购物活动、特色餐饮消费活动和美食文化挑战赛 [2] - 亲水系列活动包含2025第六届海南国际(海洋)潜水节、后海片区海陆双栖套餐和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冰爽戏水节" [2] - 亲子艺术体育活动包括2025三亚儿童戏剧嘉年华和"全国青体联杯"2025中国城市少儿足球联赛三亚赛区分赛 [2] - 酒店特色活动涵盖三亚亚特兰蒂斯水世界"第七重奏"、三亚海棠湾红树林度假酒店"海棠印象—红树林之夜"及前沿AI艺术展 [2] - 免税购物活动包括第七届中免海南免税购物节、第四届中免美妆节,以及三亚首家迪士尼主题快闪商店和中国内地首家爱心小熊主题咖啡厅进驻三亚国际免税城 [2] - 特色餐饮消费活动包含三亚免税城二期"免税城美食月"、68环球美食街及各滨海度假酒店餐饮店推出的特色餐饮 [2] 亲子研学旅行路线 - 推出三条暑期精品亲子研学旅行路线:"蓝海育心·活力踏浪运动行"、"双遗寻迹·黎韵匠心传承行"和"绿影拾趣·咖趣工坊创艺行" [3] - "蓝海育心·活力踏浪运动行"串联蜈支洲岛与后海两大区域 [3] - "双遗寻迹·黎韵匠心传承行"涵盖阿卡阁非遗基地与大棠非遗文创基地 [3] - "绿影拾趣·咖趣工坊创艺行"融合海棠河生态公园与M1咖啡奇幻工场 [3] - 将举办"黎苗小厨神"非遗亲子课堂,提供沉浸式非遗美食体验 [3] 惠民消费措施 - 7月-8月期间通过"银联云闪付APP"发放总额15万元的商超消费券 [3] - 8月18日-31日期间将发放总额39万元的首饰消费券 [3] - 制作海棠旅行打卡护照,覆盖景区、酒店、商圈等核心场景,提供专属优惠 [3] - 海南省内应届中、高考考生可凭准考证原件享受南田温泉神龙谷不限次免门票待遇 [3]
屯昌积极化解一批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海南日报· 2025-07-08 09:24
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进展 - 屯昌县成功化解锦绣小区55户业主长达13年的不动产登记难题 采用"证办分离"与"证缴分离"创新模式 办理周期缩短至3个工作日 [2][3] - 全县范围梳理出5个小区423套房屋同类问题 已解决锦绣小区 县中医院小区 屯郊小区共223套房屋登记问题 [4] - 不动产登记中心系统分类业务类型 推出二维码办事指南 提供预约办 邮寄办 上门办等便民服务 [4] 问题解决机制创新 - 针对开发商欠费问题实施"证缴分离" 税务部门追缴款项同时不影响业主办证 [3] - 针对违建问题实行"证办分离" 行政处罚与补缴程序与业主办证流程并行 [3] - 建立分类处置 容缺办理 追缴分离长效机制 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监管 [4] 治理成效与社会影响 - 解决群众房产交易 子女入学 抵押贷款等实际需求 提升居民幸福感 [2][4] - 从个案处理升级为类案治理 实现"化解一个小区"到"解决一类问题"的转变 [4] - 政务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形成可复制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模式 [3][4]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海南日报· 2025-07-08 09:24
乡村振兴规划实施成效 - 乐东抱邱村通过修整村道将泥土路变为水泥路,带动抛荒田地复耕,村民运输效率提升[1] - 三亚博后村依托规划发展民宿产业,现有74家民宿2000余间客房,年接待游客28万人次,产业年营收超5000万元[1] - 五指山毛纳村通过茶旅融合实现产业升级,茶树种植面积达2900亩,茶青收入150万元,2024年接待游客17.02万人次,旅游收入851.22万元[3] 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 毛纳村建立以茶叶生产为主、林下种养为辅的农业产业体系,配套建设民宿和休闲商业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6万元[3] - 屯昌青梯村打造南药文化主题研学村庄,2024年接待游客4.5万人次,旅游收入680万元[6] - 琼中番响村结合红色资源和黎族文化发展特色产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万元[6] 土地资源整合创新 - 博后村通过精细化用地布局盘活存量土地,成为三亚首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破千万元的行政村[5] - 抱邱村利用"三块地"政策集中规整17亩建设用地发展泥陶产业[5] - 抱前村通过闲置民房入股模式开发民宿项目,村民获得年租金3万元和月工资2000元[5] 规划体系支撑 - 海南省已完成200个和美乡村规划优化,累计核发7.82万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7] - 规划注重生态空间划定与特色资源开发,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2] - 资源整合策略包括盘活闲置土地、重构产业生态、强化风貌管控等[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