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三亚水蛟村探索“农田+”耕地复合利用模式,开发农旅融合项目
海南日报· 2025-05-27 10:08
农旅融合项目开发 - 三亚水蛟村探索"农田+"耕地复合利用模式,开发农旅融合项目,包括在田野上架设彩虹桥作为游客打卡点[1] - 彩虹桥全长820米,宽2米,架空高2米,采用钢架结构并涂刷鲜艳颜色,夜间灯光效果吸引大量村民和游客[5] - 项目在严格保护耕地前提下进行,不破坏耕作层,同时提高农田设施利用率[4] 乡村资源整合与产业布局 - 水蛟村整合闲置农田、宅基地、农户农房等资源,与企业、合作社合作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4] - 村庄规划形成农事体验、民宿体验、科教体验、户外体验、康养体验五大板块文旅融合产业[4] - 建成"水蛟小院""棕榈生态农庄""漫时间咖啡""庞驿小院"等10多个产业项目[5] 政策支持与模式创新 - 海南省2024年10月出台《若干措施》,鼓励探索"农田+"耕地复合利用模式[5] - 政策支持挖掘乡村自然文化资产,开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活动,拓展土地使用功能[5] - 水蛟村形成"种植+养殖+加工+旅游"多元化产业模式,吸引年轻人回村创业[5] 项目效果与社会影响 - 彩虹桥成为热门打卡点,相关话题"给水蛟村的蓝天和田野写一封情书"等出现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3] - 项目带动村民增收,助力水蛟村打造文明村、致富村[5] - 村口500多亩田洋的生态景观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升游客体验[4]
三亚市第二十一届科技活动月启幕
海南日报· 2025-05-27 09:47
科技活动月概况 - 三亚市第二十一届科技活动月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正式开幕 旨在激发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的热情与关注 [1] - 开幕式设置近40个互动展区 涵盖消防科普、答题活动、科普集卡游戏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 [1] -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等多家单位展出甲醇发动机、农业无人机、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等高科技展品 展示"高精尖"技术成果 [1] 活动规划与特色 - 三亚市科工信局计划组织开放科普基地、科技馆等资源 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群众性科普活动 [2] - 将推出科普进校园、"海陆空"一日游研学等6场系列主题活动 重点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广科技体验 [2] 三亚科技创新成果 - 三亚聚焦南繁、深海特色领域 已建成崖州湾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2] - 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达53个 包括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等 [2] - 2024年获得海南省科学技术奖项19个 覆盖深海科技、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2]
临高推出“观赛+生态+美食”特色旅游线路
海南日报· 2025-05-27 09:47
文旅活动策划 - 临高县整合全域文旅资源推出融合传统民俗与现代体验的系列主题活动,包括渔家龙舟竞渡、电音派对和亲子研学项目,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需求 [2] - 新盈镇龙舟大赛作为重头戏将于5月31日下午2时启幕,42艘传统龙舟在四个赛区角逐,配套实施人车分流管理并设置1200个临时停车位及新能源充电桩 [2] - 红树林湿地公园同步开放生态导览,吉海土窑餐厅推出富硒粽子等时令美食,形成"观赛+生态+美食"特色旅游线路 [2] 特色旅游体验 - 调楼镇打造"龙舟美食狂欢季",游客可品尝黄灯笼辣椒蟹、临高烤乳猪等特色菜肴,同时通过岸边大屏幕观看多赛区赛事直播 [2] - 波莲镇将帅旋风营地推出军事类主题端午活动,包含障碍训练、战术射击及传统手工活动如包粽子、编五彩绳 [3] - 东英镇兰麦村还原沐兰汤、点雄黄等古老习俗,多福稻舍农庄开放亲子野炊区,耕读山房开发龙舟模型拼装课程 [3] 多元化娱乐项目 - 碧桂园金沙滩温泉酒店策划泡泡派对搭配儿童戏剧表演,为家庭游客创造节日记忆 [3] - 滨海生态日出花园推出通宵电音派对,邀请国内顶尖DJ驻场,配合美食市集和露天电影放映,打造滨海不夜城 [3]
海南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海口开幕
海南日报· 2025-05-27 09:19
会议概况 - 海南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5月26日在海口开幕 会期两天半 [2] - 会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副主任李军主持 其他副主任及秘书长等59人出席 符合法定人数 [2] 审议内容 - 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发展促进条例(草案)》等2项法规审议结果报告 [3] - 听取《海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查监督预算条例(修正草案)》说明 [3] - 听取7项海南自由贸易港相关条例草案说明 涉及外商投资 口岸管理 民营经济等领域 [3] - 听取《2025年海南省省本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说明及审查报告 [3] - 听取儋州市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规定审查意见报告 [3] 专项报告 - 听取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3] - 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准备工作情况报告 [3] - 听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报告 [3] - 听取《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实施情况检查报告 [3] 其他事项 - 审议有关人事任免议案 [4] - 省委常委 省监察委员会主任等多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4]
海口:新能源汽车产业“越跑越快”
海南日报· 2025-05-26 09:57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海南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工厂目前主要满足海南本地市场需求,产品应用于市政环卫、冷链物流等领域 [2] - 公司围绕"醇氢"+"电动"两大技术路线,助力海口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和产业生态建设 [2] - 海口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已达20%,平均每5辆车中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 [4] - 2024年一季度海口新增新能源汽车近2万辆,占比56.73% [4] 企业海外拓展战略 - 海南远程正与印尼、柬埔寨潜在合作伙伴接洽,重点推广重卡和轻卡车型 [3] - 公司计划采取渐进式"出海"策略,初期通过小批量出口测试市场 [3] - 康迪电动汽车加速拓展中东、东南亚、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 [3] 政府政策支持 - 海口2023年入选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 [3] - 海口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目标 [3] - 2024年海口投入2300万元开展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直接拉动消费142.06亿元 [4] - 自2022年起海口累计投入汽车消费补贴资金达1.16亿元 [4] 未来发展规划 - 海口计划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拓展全域应用市场 [4] - 重点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提升 [4] - 海口-三亚-琼海联合体入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3]
昌江:三重文明“技法”织造黎乡“新锦”
海南日报· 2025-05-26 09:57
文明创建成果 - 昌江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市场整洁有序,摊主自觉清洁摊位,顾客不乱扔垃圾[2] - 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打造山海黎乡现代文明新形态[2] - 实施176项基础设施工程,提升21条主次干道路、景观绿化等设施,升级改造58条背街小巷[7] 文旅产业发展 - 王下乡打造"黎花里"文旅小镇,以"深山藏王下,黎花三里寻"为主线,展现生态景观和人文内涵[3] - "黎花里"开业后游客络绎不绝,村民改建民宿和农家乐,节假日满桌满房[3] - 王下乡三沛河一桥和二桥改建工程竣工,道路、水利、照明等基础设施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陆续建成[3] 文化品牌培育 - 开展"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公益行项目,两年多共开展120多堂,直接受益村民超4000人次[4] - 推进信冲洞、皇帝洞等文化遗存修复保护工程,挖掘黎族文化、峻灵王文化,培育昌江特色文化品牌[4] 民生实事推进 - 完成5个农贸市场和8个乡镇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摊位用水泥砌成并贴瓷砖,排水沟盖铁盖[5][6] - 市场外围增设电动自行车停车位,避免乱停乱放,市民"菜篮子"拎得更舒心[6] - 石碌镇内环二路从坑洼土路变成平整柏油路面,添置路灯,小区专门打开侧门方便居民出行[6] 基层治理创新 - 设立"鞋、伞等修补便民疏导点",用黄线画出"小方框"允许摊贩合法经营,解决占道难题[8] - 城北社区探索"五社联动"服务模式,创建社区公益基金募集25万元,用于济难救困和基础设施建设[9] - 和泰小区用公益基金购置16立方米沙子填进沙池,解决积水安全隐患[9] - 建立"健康小屋"和儿童之家,开展科普讲座、亲子阅读等活动,推动文明创建成果共享[10]
慢功夫巧手艺“雕琢”海南文化“质感”
海南日报· 2025-05-26 09:57
文化传承与创新 - 黎族"双面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符秀英坚守传统工艺53年,其绣坊拥有60余名绣娘,年销售额达50多万元 [3][4] - 符秀英从种植棉花到完成黎族龙被需耗时6年,目前其手艺已传承至第三代 [3] - 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黄黎祥将黎苗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融入黄花梨木雕创作,代表作品《永恒的敬礼》和《海岛女民兵》分别耗时半年和一年完成 [5] 传统工艺与现代融合 - 设计师王彬妮创新融合黎锦与现代服饰,推出"拼绣"黎锦旗袍,结合香云纱与非遗工艺丁字针、旗袍剪裁 [5] - 王彬妮尝试"黎锦+马面裙"、"黎锦+西装"等多元设计,推动传统工艺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6] - 黄黎祥探索通过3D扫描和机械化生产将木雕转化为文创产品,扩大市场覆盖 [5] 文化产业商业化 - 符秀英的黎锦产品面临机器织锦竞争,但仍坚持纯手工制作以保持工艺原真性 [4] - 黄黎祥的木雕作品定位为"海南礼物",计划通过展览和文创产品形式推广 [5] - 王彬妮的黎锦服饰通过文博会平台展示,吸引观众关注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 [6]
海南自贸港是RCEP区域合作的重要支点
海南日报· 2025-05-26 09:57
这是一场关于开放、合作的对话。 5月24日至25日,"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贸易区——2025 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在海口举 行,与会嘉宾围绕"世界变局下合力共建高水平RCEP""加大RCEP市场开放力度""推动RCEP扩容与更大 范围的区域自由贸易""海南自贸港在推进RCEP进程中的作用"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RCEP需要扩容和完善机制 与会嘉宾指出,RCEP自生效以来,已成为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石,但面对新形势和新挑 战,RCEP需要进一步扩容和完善机制。 "RCEP目前面临'不进则退'的风险,扩容是打破这一僵局的关键。"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表示,中国香港70%的货物贸易、40%以上的服务贸易和60%的投资都在RCEP地区,香港的加入 将大大提升RCEP的国际影响力。 与会嘉宾共议RCEP区域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海南自贸港是RCEP区域合作的重要支点 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也认为,香港的加入对所有成员来说都是共赢的选择。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琳 香港特区政府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表示,香港作为自由港、全球金融中心和贸易物流枢纽,其加 入RCEP将有助于促进区域内的 ...
一季度我省一产增加值增长4.8%
海南日报· 2025-05-26 09:50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慧)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5月23日召开的全省农业重点工作部署推 进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我省积极抓好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一产增加值增长4.8%,增 速排名全国第7;农民收入增加值达6.7%,位居全国第6,保持了快于全国、快于城镇的好势头,农业经济实 现"开门红",不少亮点工作可圈可点。 如东方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全国第三的成绩通过了中期评估;海南省椰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澄迈福 山镇、东方市三家镇农业产业强镇等国家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成功获批,争取中央奖补资金3.2亿元;创新推行 农机券政策试点,以电子券形式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财政补贴,支持其购买农机作业服务,助力 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 农业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今年二季度,我省持续抓好农业经济发展工作,各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聚焦二季度重点产业、重点环节, 及时了解掌握农业企业和农户的难点堵点问题,及时开展调度指导,力争实现产销两旺;加快农业农村领域资 金支出,集中力量推进农业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涉农项目的资金管理。 同时,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针对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和垦区民生改善等9项集中 ...
海南主动靠前服务为投资者“云上”办业
海南日报· 2025-05-26 09:37
海南自贸港旅游服务业发展 - 海南通过"云上"服务实现丹麦旅行商远程零跑动落户 公司通过线上沟通模式完成工商注册和许可证发放 省旅文厅安排专人对接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提供材料指导服务 [1][2][3] - 丹麦投资者在未实地到海南的情况下 两个月内完成旅行社注册全流程 5月16日通过工商注册 5月23日获得纸质版经营许可证 [2][3] - 海南自贸港推出奖补政策吸引境外投资者 省旅文厅主要负责人直接参与招商推介 未来将加大对文旅企业扶持力度 重点开拓境外游客市场 [2][3] 政府服务创新 - 政府部门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 省旅文厅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提供"家门口"服务 包括材料预审 流程讲解 问题实时解决等服务 [3] - 采用视频沟通等数字化手段 4月30日完成线上材料提交 突破地理限制实现"无接触"审批 [2][3] 投资者反馈 - 投资者高度认可海南服务效率 特别提及工作人员专业性和响应速度 认为该案例体现了自贸港制度优势 [3] - 新注册旅行社将重点开发境外游客入岛业务 计划利用投资者海外资源导入客源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