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日报网络版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个人养老金开户数超2100万 养老金融产品种类和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16:04
会议背景与参与方 - 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举办养老金融专题会议暨金融与养老产业对接活动 汇聚政府部门 金融机构 学界和养老产业界百余位嘉宾 [1] - 活动由广州老博会组委会和广东财经大学共同举办 旨在搭建银政校企对话平台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金融与养老产业及银发经济协同发展 [1] -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郑秉文 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鲁晓明 省委金融办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及中国银行 太平养老 中英人寿 中意人寿 粤财中垠 嘉实财富等金融机构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 [1] 养老金融发展现状 - 广东省69家金融机构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 提供超过350款养老金融产品 种类和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1] - 全省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等第二支柱资金规模超过4500亿元 个人养老金开户数超2100万 缴存资金超160亿元 [2] - 保险资金投资广东省医疗养老事业项目金额超过300亿元 [2] 政策与制度推进 - 广东将加快出台省级层面养老金融指导性文件 加快建立养老领域白名单融资机制 推动政策探索走向制度落地 [1] - 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包括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白名单融资机制引导多元化资金支持养老产业 运用国家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及省级贴息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 学术观点与研究方向 - 郑秉文教授指出养老金融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抓手 需政策支持与市场化工具结合 推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2] - 杨碧云教授从家庭视角强调家庭理财与养老规划结合的重要性 [2]
广东一周新增336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 疫情以散发为主 态势总体平稳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16:04
疫情概况 - 8月17日至23日广东省新增336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无重症和死亡报告 [1] - 病例分布集中于佛山206例和广州62例 其余地市病例数均低于20例 [1] - 湛江报告15例 潮州13例 深圳9例 河源8例 惠州6例 东莞5例 [1] 防控态势 - 疫情总体呈散发态势 防控工作以蚊媒密度控制为核心措施 [1] - 全球疫情高发导致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 [1] - 蚊媒活跃期叠加台风降雨天气 疫情防控仍面临压力 [1]
广东培育省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42个 55项经验做法全国推广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16:04
行业现状与政策支持 - 广东已培育42个省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并有55项经验做法被住建部纳入可复制清单向全国推广,数量持续领先 [1] - 广东将发展智能建造作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 广东在建筑业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积极探索以智能建造引领行业发展,为全国树立榜样和标杆 [2] 技术应用与发展方向 - 大模型的实用性与性价比显著提升,但通用大模型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仍显初级,离实用还有很远的距离 [1] - 行业将以建造"好房子"为目标,构建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体系,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高品质住宅 [1] - 建议以产品思维推动设计施工一体化,通过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造融合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 行业转型挑战 - 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2] - 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思维转变,部分从业者仍固守传统手工方式 [2]
广东实现21地市信访志愿服务全覆盖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16:04
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 全国率先组建信访志愿服务队,推动志愿服务进入体系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新阶段 [1] - 信访志愿服务体系覆盖全省21个地市,信访志愿者人数超过2800人 [1][2] - 服务队成员以熟悉法律法规和信访工作政策的党员干部为主,其中在职干部28人,退休干部22人,队员增至50人 [2] 服务规模与覆盖范围 - 累计开展暖心接访服务174批230人次,覆盖广州、湛江、佛山等多市 [1][3] - 在广州市黄埔区设立"春雨志愿服务队黄埔工作室",并计划将经验向基层推广 [3][7] - 计划下沉至广州各区信访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及社区等基层阵地常态化开展接访 [6] 服务内容与工作方式 - 重点参与暖心接访群众接待、信件办理、信访事项调解、思想疏导、普法宣传等工作 [2] - 协调解决跨区域经济纠纷案例,如一周内解决某公司纠纷,保障企业权益并推动工人工资兑现 [4] - 尝试设立"流动信访站",将业务延伸至社区,更近距离为群众提供信访服务 [7] 品牌影响与发展规划 - 服务队口碑和品牌影响力提升,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信访志愿服务 [3] - 计划多点召开信访事项协调化解调度会,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推动问题实质性解决 [6] - 突出信访工作的政治性、专业性、群众性,打造特色品牌,实现体系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7]
广东把好交通运输安全“方向盘” 开展重点领域专项行动 强化重点车辆动态监管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16:04
专项行动与执法成效 - 现场查处凌晨2至5时违规大客车1520辆并带动全省现场查处大客车交通违法行为5.9万余宗 [1] - 开展整治面包车非法营运、违法载人专项行动 聚焦高发车型、路段和时段 设置350个道路查处点 [2][3] - 3月13日至5月13日交通运输部门查处客车非法营运案件3069宗 同比上升21.1% 公安交管部门查处面包车交通违法行为24.9万余宗 其中超员6036宗 移交涉嫌非法营运1713起 刑事立案132起 刑拘138人 [3] - 上半年全省交通执法机构查处各类案件94269宗 落实监管执法行政处罚11597次 明察暗访372次 [3] 安全监管与科技应用 - 重点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实时掌握车辆及驾驶员数据 自动触网报警 今年拦查违规大客车1520辆 [1] - 智能监管系统覆盖约36万辆两客一危一重车辆(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危化品运输车及重型货车) 为全国首个且唯一完成省份 [8] - 重点车辆动态监管系统整合共享数据资源 汇聚2023.61万条数据 实现对入粤大客车快速准确识别 [8] - 干线公路结构监测系统完成1263处边坡、460座桥梁和50座隧道建设 边坡风险评估效率提升3倍 桥梁安全评估时间从2天减至2小时 隧道异常发现时间缩至1分钟内 [9][10] 应急体系建设与灾害应对 - 组建34支省级应急队伍 形成1+34+N三级交通运输应急调度体系 应对汛期极端天气威胁 [2] - 广佛肇高速泥石流事件投入250名抢险人员及149台班设备 经6昼夜抢修恢复双向通行 [2] 专家指导与标准建设 - 开展万名专家下基层活动 完成11地市146个风险点核查 发现287项问题并提出507条建议措施 [4][5] - 出台《广东省道路运输和城市客运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工作指引》等文件 编制标准汇编 完善隐患判定标准体系 [6] - 开展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宣贯3574次 覆盖98097人次 组织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2526次 覆盖42824人次 [6] 行业安全成效与设备更新 - 1至7月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事故数量及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 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1] - 计划购置新能源城市公交车2087辆 安装更新智能监管系统60套 [9]
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开启 全省百余项系列活动同步开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16:04
核心活动启动 - 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在东莞市大岭山镇启动 活动为期3个月 覆盖全省百余项系列活动[1] - 活动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东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1] - 旨在通过革命文物和红色旅游弘扬抗战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并为广东旅游强省建设注入红色动能[1] 联盟与协同机制 - 广东省抗战类纪念馆、博物馆联盟正式成立 由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牵头 联合14家单位发起[2] - 联盟以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为方向 构建华南抗战历史"记忆共同体"[2] - 联盟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红色研学活动 提升抗战历史研究水平及公众认知度[2] 文化成果发布 - 《克尔日记》简体版在启动仪式发布 记录东江纵队营救美军飞行员克尔中尉的史实[2] - 克尔中尉次子戴维·克尔现场捐赠历史实物 包括军衣及照片 并多次参与纪念馆活动[3] - 日记出版旨在分享历史故事并表达对中国的谢意[3] 主题游径规划 - 粤港澳大湾区发布"东江纵队"文物主题游径 涵盖10个城市45处抗战旧址及遗址[4] - 游径包括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惠州市东江纵队纪念馆及深圳市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等核心站点[5] - 游径图片展线上线下同步开展 并组织"东纵小战士"体验活动 累计超1万名小学生参与[5] 研学线路设计 - 发布3条广东抗战史迹研学线路:"绝密使命""飞跃山海""笔底烽火"[6] - "绝密使命"线路以东江纵队抗战史实为基础 学员通过五个任务体验秘密大营救历程[6] - 线路结合军事化体验 从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出发开展沉浸式学习[6]
第33届广博会闭幕 累计签订经贸合作项目83个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15:59
8月24日,为期三天的第33届广州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博会")闭幕,吸引超16万人次观展,累计签订 经贸合作项目83个,意向签约总额达400.81亿元。本届展会首次实现了政府零投入,标志着广博会加速 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 展会现场,科技元素处处可寻,创新成果惊艳亮相。在广博会广东展馆,一只四足机器狗引得众人围观 ——在工作人员演示下,这款由视源股份自主研发的MAXHUB X7四足机器人稳稳承载起一名体重约45 公斤的工作人员后,依然行动自如。此外,在机器人表演专区,还有AI中医机器人、跳舞机器人等近 150款机器人持续为观众带来一场场智趣盛宴。 国际性、专业性进一步提升 本届广博会设置18个展馆,规划设置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主题展区、银发经 济和医疗与健康主题展区、品质生活主题展区4个展区,涵盖创新发明、城市更新、汽车后市场、消费 帮扶、包装、养老健康、医疗、礼品家居、文创IP、工艺美术等领域,展览面积近18万平方米,同比增 长超50%。 今年,青海省组织了86家企业以"大美青海·生态品牌"主题馆形式亮相广博会,展示面积达1900平方 米,集中展示宣传推介"青字号"品牌产品,积极 ...
江门锚定申报目标 凝聚各方力量 力争3年内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15:59
申报目标与政府支持 - 广东省支持江门市在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基础上力争3年内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1] -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围绕申报目标加强指导 要求全面梳理保护管理体系并探索传承利用新路径[1] - 江门市住建局已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全力推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和标准达标工作[1] 保护投入与资金机制 - 近年来投入近60亿元实施赤坎华侨古镇微改造 完整保留20多万平方米百年骑楼和碉楼建筑[1] - 设立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慈善基金 构建政府引导加社会资本加侨胞捐赠多元投入机制[1] - 撬动社会资本超1300万元用于街区保护活化 形成可持续的资金支持模式[1] 文化资源与特色优势 - 碉楼和骑楼建筑群呈现中西合璧风格 直观反映侨乡生活方式演变历程[2] - 侨乡文化核心价值在于中外文明互鉴的桥梁作用 具有全球视野下的独特地位[2] - 拥有自力村等9座碉楼6座庐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资源 凸显建筑群落价值[3] 业态创新与品牌建设 - 围绕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品牌 打造非遗加旅游和侨批加文创等融合业态[1] - 城市风貌中蕴含的生活方式与社区文化构成中国故事重要组成部分[2] - 以申报促保护被视为城市重新认识自我的良机 符合中央完善保护传承体系要求[2]
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实施方案印发 广州将建设城市生命体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15:59
城市数字化转型总体框架 - 建设以数字基础设施为基础骨架、数据要素为神经脉络、城市大脑为核心中枢、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为活力细胞的城市生命体 [1] - 2025年建立城市生命体雏形 2026年实现正式运转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1] - 系统部署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域数字化转型 [1]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激发数据开发利用活力 探索数据资产创新应用 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1] - 推动数据资产化 建立数据资产管理机制 建设从数据资源管理到资产管理及审计的全流程工作指引体系 [1]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推进5G规模化部署和业务应用 建设千兆光网城市 [2] - 加强政务区块链建设 推动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设 [2] - 支持广州人工智能算力及应用创新联盟 构建统一政务大模型基础支撑底座 [2]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以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牵引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 - 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区 建立健全自动驾驶政策体系 [2] - 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 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模式 [2]
河源和平县举行秋季经贸系列活动暨茶产业推介会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15:59
投资活动概况 - 河源市和平县举行2025年秋季经贸系列活动暨茶产业推介会 主题为"茶香聚和平 经贸促发展" [1] - 33个项目签约、动工、竣工投产 总投资额达58.36亿元 [1] - 集中签约项目10个 总投资15.5亿元 动工项目12个 总投资19.84亿元 投产项目11个 总投资23.02亿元 [1] 产业投资分布 - 项目涵盖新材料、食品加工、现代农业、文旅休闲等多个领域 [1] - 项目集中展现和平县产业建设"大会战"阶段性成果 为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1] 茶产业发展现状 - 和平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05万亩 年产值约2.7亿元 [1] - 初步形成具有和平特色的茶叶产业布局 向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效益化迈进 [1] 农业产业升级举措 - 启动"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体系建设工作 [1] - 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省级主流媒体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 通过"媒体+"赋能推动农特产品"出山融湾" 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