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搜索文档
武汉启动“弘扬三大精神”主题宣讲
长江日报· 2025-06-13 08:38
在江汉区民族街道东棠书局,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怀卓围绕"三大精神"的深刻内 涵、奋力谱写支点建设新篇的强大精神支撑作用作了生动宣讲。他表示,"三大精神"是党和 国家宝贵财富,弘扬"三大精神"是落实总书记嘱托、凝聚发展动力的关键。"万众一心、众 志成城,彰显民族凝聚力。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体现革命英雄主义。坚韧不拔、敢于胜 利,展现坚定意志信念。"他说,抗洪斗争事迹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抗洪精神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厚滋养,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武汉地铁集团报告厅,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权宗田围绕"大力 弘扬'三大精神',凝聚奋勇争先、建成支点的精神力量",深刻剖析了"三大精神"的共同精神 内核、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权宗田表示,"三大精神"内涵的坚定信念、紧跟党走、坚持人 民至上、胸怀大局、团结奋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等品格要素,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和时代 价值。他说:"今天,我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要 大力弘扬'三大精神',聚力使命担当,发挥自身优势,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 战。" 编辑:赖俊 为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 ...
盛阅春调研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高质量发展工作:高水平建设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为支点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长江日报· 2025-06-12 19:36
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建设 - 强调统筹推进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 重构开放通道和物流体系 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 [1] - 要求紧盯市场需求 拓展"班列+"模式 挖掘集货渠道 强化线路资源集约利用 加强班列开行组织 [1] - 汉欧国际物流园作为核心枢纽 需做强项目支撑 完善配套设施和集疏运体系 推进制造 物流 金融等业态集聚 做大适港产业 [1] 铁水联运与港口发展 - 要求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国际开放通道叠加优势 推进香炉山站改扩建工程 推动港区协同联动和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2] - 强调强化长江航运与中欧班列衔接 助力贯通陆上丝绸之路 [2] 战略定位与实施路径 - 建设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是国家赋予武汉的重要任务 旨在服务中部陆海大通道和打造"九州通衢" [2] - 需围绕"一站一港三基地"布局 优化政策体系和合作机制 提升开放通道能级 [2] - 统筹交通"硬联通"和物流"软服务" 完善多式联运 江海直达机制 强化海外仓和境外经贸园区网络建设 [2]
郭元强到黄陂区调研: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长江日报· 2025-06-12 15:46
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 - 武汉木兰草原通过发展民宿产业形成木兰草原梦栖谷民宿酒店集群,带动景区转型升级 [1] - 鼓励景区立足当地资源,找准市场定位,持续推陈出新,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游客需求 [1] - 黄陂区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需积极引育文旅龙头企业,招揽专业人才,探索发展文旅新业态 [1] 生物医药企业发展 - 武汉柏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冷热敷理疗护理产品生产,产品远销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1] - 鼓励企业瞄准细分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抢占国内外市场,做强品牌并扩大规模 [1] 数字经济发展 - 武汉盘石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基地项目落户黄陂区横店街,围绕软件信息、数字贸易、数字教育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区 [2] - 强调完善园区功能,建好配套设施,提供专业化企业服务,培育孵化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企业 [2] 经济工作部署 - 加强经济运行调度,聚焦投资、消费、项目建设等领域薄弱环节,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 -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 [2]
东风汽车两款概念车获红点奖
长江日报· 2025-06-12 14:58
获奖情况 - 东风汽车旗下两款概念车型东风E-TRUCK概念皮卡与东风猛士M-HUNTER概念越野车双双斩获2025红点概念设计奖 [1] - 东风猛士M-HUNTER是中国首款新能源全地形极限越野概念车,填补了国内顶级新能源越野车领域的技术空白 [1] - 东风E-TRUCK概念皮卡定位于国内首个"多维生活平台"概念皮卡,打破传统皮卡单一用途的设计思路 [1] - 东风奕派eπ007原型车曾获得2024红点概念设计奖,东风猛士917摘得2024年欧特克设计与制造大奖 [2] - 5款"东风造"产品获得2024国际CMF设计奖,其中东风eπ2024概念车更获得至尊金奖 [2] - 东风猛士两款概念车型同时获得了2025年德国iF设计奖 [2] 设计能力建设 - 东风汽车正加快全球造型设计中心建设,投资5.2亿元的新设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约4.85万平方米 [2] - 新设计中心将覆盖乘用车、商用车等全品类车型的造型开发 [2] - 目前已在武汉、上海设有设计中心,并计划在德国、日本布局分中心,形成"三国四地"全球设计协同格局 [2] 技术特点 - 东风猛士M-HUNTER延续中华醒狮设计语言,搭载国内领先的轮边扭矩与越障能力,具备强悍的全地形通过性能 [1] - 东风E-TRUCK概念皮卡基于东风滑板底盘平台打造,融合800V高压系统与线控底盘等先进技术 [1] - 东风E-TRUCK采用"一体多维"设计理念,兼具货运、载人、越野、露营、聚会等多场景使用功能 [1]
全市“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暨“文明交通 畅行武汉”行动推进会召开:聚焦问题加力攻坚,塑造一流城市形象
长江日报· 2025-06-12 10:15
6月11日,我市召开"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暨"文明交通 畅行武汉"行动推进 会。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 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发扬连续作战、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 重点再聚焦、工作再加力、质效再提升,推动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持续改善,努力塑造一流 城市形象。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区(开发区、功能区)设分会场。市领导董煜华、张忠军 在主会场参会。 会上播放了全市"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暨"文明交通 畅行武汉"行动视频短片。 市城管执法委、市公安局、市园林和林业局、市住更局、市交通运输局、东湖风景区、江岸 区、江汉区、汉阳区等部门和区,就工作推进情况作了发言。 编辑:代婧怡 盛阅春指出,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持续推进"文明 交通 畅行武汉"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要坚持一流标准,下足绣花功夫,紧盯 问题短板,聚力攻坚突破,持续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盛阅春强调,要锁定时间节点强攻坚,全力打好"百日攻坚战",坚持以"微改造"为主, 高质量完成"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实现园林绿化、 ...
沿海造船企业“转舵”内河首选武汉,五大项目落户
长江日报· 2025-06-12 08:51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内河船舶绿色化升级将是一个万亿级市场,现有近30万艘船舶中按30%换代和20%改造升级计算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 [3] - 国家重大水路工程推进为内河船舶产业带来巨大机遇,武汉需加速发展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并实现"像造车一样造船" [3] - 湖北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在全国内河地区排名第一,长江岸线最长且内河货运量稳步上升推动新能源船舶需求增长 [3] 企业布局与项目签约 - 武汉市江河鸿运、宁波晨翔电子、芜湖三点水与中基科技等五大项目签约落户武汉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区 [1] - 浙江亚达绿能科技在武汉布局多个双燃料船舶项目,2023年全球交付量将创历史新高且去年在汉保持两位数增长 [4] - 宁波晨翔电子在江夏投建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开发100余款高端连接器及线束产品以匹配电动船舶系统需求 [4] 产业链与技术优势 - 武汉在电动船舶核心配套电池动力系统领域领跑全国,近70%已交付和在建电动船电池系统由武汉配套,超80%绿色智能船舶研发设计出自武汉 [6] - 武汉拥有完整船舶产业链,涵盖研发设计、建造配套、原材料供应,且为全球船海类专业在校学生最多城市 [6] - 武汉在LNG、电池、甲醇、氢燃料等绿色动力船舶研发设计制造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多个"全国首艘"项目源自武汉 [6][7] 重点项目与创新成果 - 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研发全国首艘长江支线换电电池动力集装箱班轮"华航新能1"和全球最大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 [7] - 武汉创新江海运输获我国船用甲醇燃料发动机首个批量商业订单,其LNG双燃料船"创新5"轮开启全球最长江海直达航线 [7] - 全国首艘绿色甲醇船舶"国能长江01"轮启航,集成东湖实验室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技术 [7] 区域发展与产业规划 - 武汉以武昌区、新洲区为重点建设绿色智能船舶研发设计和建造集聚区,2024年产业产值规模同比增长16.9% [7] - 武汉政府推动场景应用,新能源电动船已在两江核心区运营,智能电动无人驾驶游艇于东湖投入应用 [5]
博士后造出微米级激光“焊枪”,为人形机器人“缝制”电子皮肤
长江日报· 2025-06-12 08:44
公司发展现状 - 斯格维尔科技生产线全速运转,高端温控激光焊接装备订单激增,迎来成立6年最好发展势头 [1] - 公司产品应用于高精密柔性曲面电子器件焊接,部分用于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器件焊接,焊接点仅1/10米粒大小 [1] - 已成功自研多款工业化应用机型,整体设备加工精度高,满足半导体、光器件领域精密焊接需求 [5] - 生产线满负荷运转,20多台精密半导体器件温控激光焊接装备已发往需求企业,每周都有新客户洽谈合作 [5] 技术创新与专利 - 团队突破传统红外线检测方法缺陷,通过光学系统创新和自主研发驱动电路与算法,实现激光锡焊温度精密控制 [3] - 研发的激光"焊枪"光斑达0.3毫米,温度控制性能优,实现精密半导体器件温控激光焊接装备国产化替代 [3] - 已申请35项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解决集成电路产业链部分环节瓶颈难题 [5] - 高端激光焊枪可实现智能化机器操作,效率比人工提高20倍以上,标准化程度高 [6] 产品应用领域 - 设备服务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焊接,能在复杂曲面上完成1/10米粒大小的焊接点位,避免温度偏差导致的报废 [1][6] - 电子皮肤为柔性触觉传感器,使机器人感知温度、湿度、压力,焊接技术实现"天衣无缝"效果 [6] - 产品还为精密光电子器件提供焊接服务,国产化替代进程显著提速 [1] 融资与行业地位 - 首届博士后"英雄杯"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吸引武汉东科创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500万元投资 [2] - 设备获头部客户高度认可,正逐步替代进口产品 [5] - 目标制定激光焊接设备标准并编写教材,推动中国智造影响力 [6] 团队背景 - 团队平均年龄30岁,创始人张聪为武汉工程大学博士后教授,带领"天空鲸鱼"青年军 [1][5] - 技术攻坚始于传统焊接设备效率低、精度差的痛点,创新性将激光技术引入微电子焊接组装领域 [2] - 公司名称"斯格维尔"源自sky和whale组合,象征天马行空的创新力 [5]
从“空间改造”到“幸福再造”,武汉着力破解“一老一小”难题
长江日报· 2025-06-12 08:36
全龄友好城市建设 - 武汉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建设全龄友好城市,通过"适老化"与"儿童友好"双轨并行的创新路径改善民生 [2] - 城市微空间改造成为破解"一老一小"难题的实践,如武汉经开区湘口街道的"湘口之心"游园爱心步道和武昌区中建院小区的儿童乐园与老人休憩区 [3][5] - 武汉市远洋鲸奇儿童友好口袋公园入选《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二批)》,配备儿童运动区和老人健身设备 [5] 社区设施改造 - 武汉联投置业在青山区绿景苑社区改造建成5层楼的柠月乐龄中心,提供医康养托服务,满足5868名居民中40%老年人的需求 [11][12] - 硚口区丰竹园小区改造架空层为"四点半学校",配备黑板、健身器材和休闲长廊,解决儿童放学后活动和老人歇脚问题 [14] - 汉阳区墨水湖公园旁改造"遗忘角落"为"活力纽带",设置儿童沙坑、攀岩墙和适老健身区,促进代际互动 [16] 交通与居家适老化 - 武汉公交系统配备无障碍翻板,地铁设置无障碍通道和电梯,方便老年人出行 [8] - 2023年12月启动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以来,全市已有9000多户家庭签约改造,新增防滑垫、扶手和淋浴凳等设施 [10] 政策与规划 - 《武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优先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和婴幼儿照护服务 [17] - 新建道路、公园等公共场所需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社区需规划儿童活动场地和"口袋公园" [17]
郭元强调研城市更新和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不断提升城市业态功能品质
长江日报· 2025-06-12 08:29
郭元强强调,要把握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要着 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引导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业向追求高质量、新科 技、好服务转变,更好满足群众高品质住房需求。要统筹推进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 和"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动老旧小区、危旧房改造和青年社区建设,健全多主体 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落实好房地产支持政策,做好保交房工作,推 动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企稳回升。 郭元强强调,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建造技术深 度融合,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 等全链条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建筑和房地产相关企业要 主动转型,增加绿色、低碳、智慧产品供给,对现有项目进行精细化运营,积极探索适合自 身发展的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相关部门要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加大服务力度,切实解 决企业实际困难。 市领导陈劲超、曾晟、沈悦参加调研及座谈。 编辑:代婧怡 6月1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调研城市更新和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他强 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
武汉将色彩融入生活
长江日报· 2025-06-11 16:02
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 - 武汉通过桥梁色彩设计形成"一桥一色"特色景观带,如杨泗港大桥的"金秋黄"与鹦鹉洲长江大桥的"国际橘"形成鲜明对比 [1][4] - 2003年出台《武汉市城市建筑色彩技术导则》,将色彩纳入法定规划体系,提出"主旋律+多样性"原则 [11] - 黄鹤楼周边实施严格色彩管控,核心区建筑主基调限定为低彩度传统色系如青灰色、米白色 [21] 道路与公共空间彩化 - 高架桥中分带种植160余万株月季,形成"空中花廊",如二环线江汉段的西子烟雨品种 [12] - 东湖绿道三期骑行道采用珞珈蓝和珞珈绿双色沥青铺装,增强方向指引性 [14][16] - 和平大道废弃铁路桥改造为生态文化长廊,桥下空间采用彩虹条渐变色彩设计 [17][20] 社区与街道更新 - 阳逻街道蓝天社区150米长围墙绘制国潮风彩绘,取代原有灰扑扑墙面 [5] - 得胜桥街道通过墙面彩绘展现市井生活场景,提升城市生动性 [7] - 光谷广场斑马线采用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块设计,增强视觉辨识度 [5] 技术标准与实施 - 2024年制定《武汉市花卉布置和管养导则》,规范道路彩化技术体系,建议季节化色彩搭配方案 [18] - 采用"色彩调和""色彩渐变""色彩对比"三种路径进行花卉布置,冬季侧重暖色调,夏季侧重冷色调 [18] - 武昌区绿化队依据导则实施季节性花卉更换,确保色彩搭配科学性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