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自然资源报
icon
搜索文档
图片新闻丨安徽安庆岳西:“小竹子”长成“大产业”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7 10:46
10月11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一家竹制品加工厂,工人正在生产"以竹代塑"系列产品。 近年来,岳西县深挖资源禀赋,全力发展毛竹种植和竹业精深加工产业,持续延伸产业链,生产"以竹代塑""以竹代钢"等多元化系列产品,让"小竹 子"长成"大产业",带动竹农实现稳定增收及农户在家门口就业,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富民之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吴均奇文/图 ...
杭州临安化解132宗林地权属纠纷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7 10:46
依托"杭州市统一产权底板",临安区全面整合林权、建设用地、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各类历 史登记数据,通过"一地多证"应用场景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精准锁定权属交叉的宗地。在此基础上,严 格遵循"一宗一档"原则建立问题台账,详细记录重叠范围、冲突类型、面积、权利人等信息,为后续化 解奠定坚实基础。 同一片山林,曾因同时拥有林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多个"身份证"而引发权属纠纷。如今,在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北街道,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正得到有效破解。截至今年9月底,共排查出林权与 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重叠的140宗林地、总面积1084.98亩,其中成功化解132宗、总面积1082.47亩,化 解率达94.3%。 临安区林地面积达393万亩。长期以来,因管理部门和登记标准不统一,部分林地"一地多证"的权 属重叠现象较为突出。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该区创新运用"统一产权底板+三维指界"的技术方 法,在锦北街道率先开展试点并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临安区建立定期会商与联合调查制度,在化解过程中全面推行"组内争议村内调解、村间争 议乡镇处理、乡镇间争议区级统筹"的"三级调处"工作法,确保各类纠纷分层分级、高效化解。 工作人员改 ...
安徽印发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7 10:46
方案强调,加强科技支撑服务,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企业针对林下经济各生产环节的"卡脖子"问 题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同时,积极培育林下经济乡土专家,加强科技指导与服 务。 近年来,安徽省将林下经济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 全省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达1360万亩,实现产值600亿元。 《安徽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近日印发。方案围绕科学统筹规划产业 布局、大力发展林下特色产业、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持续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等4个方面提出20条具 体举措。 方案明确,到2030年,安徽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超1500万亩,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计划打造 年产值超30亿元的林下经济重点县12个,其中超50亿元的5个;培育多业态融合的林下经济类规上企业 超100家;实现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收入持续增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安徽省将探索林下空间经营权流转及登记试点,充分挖掘国有林场和国家储备 林的林下空间,着力构建"林上采、林下种、林中养、林间游"的立体发展体系,打造富有安徽特色的森 林食品、中药材种植、森林康养等产业集群。 ...
“智”造港口 逐“绿”而行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7 09:20
港口智能化与自动化转型 -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以62.62自然箱/小时的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第13次刷新世界纪录 [3] - 青岛港传统码头实现门机“一控二”自动化作业模式常态化运行 将司机从高空驾驶室解放并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3] - 青岛港建成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完成集装箱、干散货、件杂货和液体散货四大货种智能管控全覆盖 [4] - 青岛港探索“人工智能+港口”新赛道 形成方舟Taas大模型、高压岸电自行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创新成果 [6] -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是宁波舟山港全港规模化集装箱发展核心区 以集装箱、铁矿石、LNG运输为主 [6] 港口规模与行业地位 - 中国海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占全球三分之一 全球前十大港口中中国占据6席 [6] - 青岛港是世界第四大港、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 [4] -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航线总数在2025年增至308条 新增包括“双子星联盟”在内的多条航线 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 [7] - 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主航道水深在22.5米以上 30万吨级巨轮可自由进出 40万吨级以上超级巨轮可候潮进出 [7] 多式联运与业务发展 - 义乌西站至宁波舟山港的海铁联运线路成为国内首条业务量突破百万标箱大关的线路 [6] - 该海铁联运线路运行16年 从早期零散拼箱发展到光伏板专列常态化开行 [6] 行业趋势与战略意义 - 中国约95%的对外贸易货物运输量由海洋交通运输承担 [6] - 海运行业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海运体系 [7] - 港口发展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引擎 推动从“规模大港”到“质量强港”的蝶变 [3][7]
金融“活水”畅联海洋经济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7 09:19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发布了《支持科创"从0到10"金融服务方案》,以"建沪链"科技金融品牌为 抓手,升级"价值流"科创评价体系,定制"集群贷",推出"研发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设备融资租 赁""碳质押贷款"等项目,创新"海域使用权质押贷""资源收益权质押"模式,全链条打造中小微涉海企 业"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善营贷"系统直连核心平台;将推动"蓝色浓度"综合评估体系构建,结合涉海 企业科技水平、生态效益等数据,进一步推广涉海"集群贷"服务方案,利用科研院校,探索银行、政 府、高校三方合作机制,深化人才激励,发布"区块链+数字人民币""科创人才发展贷"等创新产品。 据悉,自然资源部东海局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在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深化合作等方面开展共 建,共谋海洋经济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将合力构建可持续的合作模式,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海洋产 业,同时海洋经济也能反向赋能,助力金融事业开辟新空间。 金融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水"。日前,东海区海洋自然资源(经济)主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在 该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有效的经验成果。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着力构建"阳光政策"平台,建立项目申报库、储备库、优 ...
基于 AI找矿平台优选勘查区块 四川冕宁棉沙镇金矿探矿权成功出让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6 18:03
近期,四川5宗省级矿业权成功出让。其中,通过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AI找矿平台提出区块建议的四 川省冕宁县棉沙镇金矿勘查探矿权,成为本次成交中首宗出让的"快速选区"项目成果,出让起始价180 万元,成交价3010万元,溢价率1572.22%。 目前,平台已从技术论证进入实战应用阶段,成功支撑《四川省成矿区划报告(2025年度)》编制,在 四川境内初步划定161个成矿远景区、圈定36处找矿预测区,优选44个可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勘查区块, 并提供高质量区块建议17个。 近年来,四川省地调院创新采用"知识+数据+模型"三重驱动模式构建起地质大数据资源库找矿大模型 和 AI找矿平台。平台以全省海量地质资料为基础,涵盖基础地质、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遥感、自然重砂等多源异构数据,具备秒级成图、靶区智能预测、三维地质建模等核心功能,可实现海 量地质信息的智能融合与专业处理,以及"矿床基因图谱"智能构建、多专家模型融合(MoE)等前沿功 能。该平台可将找矿预测迭代周期由传统人工模式的3个月缩短至分钟级,并显著提升准确性和可解释 性,被多位行业权威专家评价为国内领先。 此次探矿权成功出让标志着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AI ...
“金叶子”闪耀五指山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6 13:01
产业发展模式 - 公司从简单售卖茶叶原料升级为茶叶合作社模式,实现从“一片叶”到“一条链”的产业升级 [8] - 产业模式辐射全乡,从“一叶兴乡”发展到“多链开花” [8] - 公司结合旅游业,建设竹制游客中心,设立黎寨船屋民俗展示区、活动演艺区和黎族服饰体验区等多元化业态 [6] 经营业绩与规模 - 2024年水满乡茶叶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茶青收入超过1000万元 [8] - 公司茶产品实现远销海内外 [8] - 公司拥有30多亩茶园 [4] 产品与生产优势 - 公司大叶茶品质优异,源于当地纬度低、海拔高、土壤微酸、土层深厚、四季温差小、终年云雾缭绕的自然条件 [4] - 公司采用“林茶共生”理念,山顶保留原始林,山腰种茶并间种母生树,山脚种树固土,形成可持续生态系统 [5] - 公司手工茶坊保留传统炒茶工艺 [8] 品牌与市场 - 公司茶叶产品获得市场高度认可,茶商评价“还是原来的味道” [5][6] - 公司游客中心使用3万多根竹子建造,已成为旅游打卡地,吸引八方来客 [6] - 公司与浙江安吉在竹建筑方面实现“梦幻联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6][7]
甘肃今年已出让矿业权139宗 成交总额达85.15亿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6 11:40
矿业权出让概况 - 甘肃省分三批次集中出让矿业权33宗,成交总额达44.03亿元 [1] - 出让项目覆盖煤炭资源、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1] - 截至目前,甘肃今年已出让矿业权139宗,成交总额达85.15亿元 [1] 出让交易亮点与突破 - 首次出让煤炭(煤炭气化)、锡矿、锑矿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区块,战略性矿种占总出让矿种的97% [2] - 首次采用"挂牌+招标"的公开出让方式,优化矿业权竞争性出让 [2] - 再次出让4宗石油天然气勘查区块,标志着在拓展能源资源勘查开发方面迈出关键步伐 [2]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导向 - 近年来甘肃累计出让矿业权697宗,成交总额达602.37亿元,涵盖20个矿种 [2] - 矿产资源管理被视为强化自然资源要素支撑的关键环节 [2] - 行业将加快推进矿业权公开出让、深化管理改革,以构建繁荣矿业市场长效机制 [2]
《广西涠洲岛珊瑚礁生态保护联盟章程》发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6 09:28
活动概述 - 在广西涠洲岛南湾海洋运动公园举行“守护珊瑚,蔚蓝永续”珊瑚保护主题宣传活动 [2] - 活动发布了《广西涠洲岛珊瑚礁生态保护联盟章程》并举行了新成员单位授牌仪式 [2] - 活动由北海市林业局、北海市海洋局、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 [2] 联盟信息 - 广西涠洲岛珊瑚礁生态保护联盟成立于2023年9月,是全国第二个、广西第一个珊瑚礁保护联盟 [2] - 联盟由自然资源部北海海洋中心、广西海洋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牵头组建,并吸纳了涠洲岛潜水协会等民间力量 [2] - 联盟以“科学保护、协同共治”为核心理念,围绕科学研究、监测评估、生态修复与科普宣传四大方向开展工作 [2] 章程与协作 - 《广西涠洲岛珊瑚礁生态保护联盟章程》的发布为联盟确立了基本准则和行动指南,明确了宗旨目标并完善了组织架构 [3] - 章程的实施将推动各成员单位深化协作、优势互补,凝聚保护合力 [3] - 联盟致力于形成“科研+企业+公众”的多元珊瑚保护格局 [2] 公众参与与科普 - 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珊瑚保护科普互动区,包括珊瑚保护成果展和珊瑚知识问答大挑战等摊位 [3] - 互动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及游客参与,通过趣味打卡等形式普及珊瑚礁保护知识 [3] - 活动最后,主办单位带领全场观众共同宣读了《珊瑚保护行动宣言》,并在“心愿珊瑚墙”上写下保护承诺 [4] 生态重要性 - 涠洲岛是我国南方沿海珊瑚礁分布的北缘核心区域,其珊瑚礁生态系统维持着北部湾海洋生态的平衡 [4] - 该生态系统是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阵地 [4]
古树名木实现动态化管理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5 15:29
古树名木管理现状 - 晋城市城区现有在库古树29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古树10株、二级3株、三级16株 [1] - 国槐数量最多达16株,其次为侧柏6株 [1] - 已完成27株古树及后备资源的保护工作 [1] 数字化与精细化管理措施 - 通过GPS精准定位、登记建档等措施实现古树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和“一树一档”动态化管理 [1] - 创新推行“一树一策”精细化管护模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地“会诊”并量身定制保护方案 [1] - 实施清腐修复、树洞封闭、病虫害防治、树干支撑、设置围栏等差异化养护措施 [1] 保护支持与保障机制 - 区政府专项拨款保障保护经费到位 [1] - 为每一株古树设立保护碑牌并签订保护责任人负责日常巡护和动态监测 [1] - 为所有在录古树购买了古树名木保险以增添生长安全的风险保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