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芯
icon
搜索文档
承接巨头战略退场,慧智微再以“中国芯”证明高端射频“同时同质”能力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18 09:40
行业格局变化 - 全球射频前端市场排名第一和第二的Skyworks与Qorvo于2025年10月28日正式宣布合并,此举被解读为战略收缩与抱团取暖,而非强强联合[7] - 国际巨头合并后战略重心转向“巩固移动、拓展国防与AI”,呈现出“放弃低利,聚焦顶级”的收缩态势,导致中国手机产业在高端射频前端模组上的选择变得极为有限,供应链风险高度集中[7] - 巨头战略收缩在广阔的安卓旗舰市场留下了一片亟待填补的“高端真空”,为中国本土企业提供了战略机遇[8] 公司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势 - 公司Phase8L NSA/SA 5G高集成度L-PAMiD射频前端模组S55051获评2025年“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是该赛道唯一获奖企业[3][5] - 该产品是应用于高端/旗舰手机的最新射频前端解决方案,具备SA、NSA等完整功能,代表当前手机终端最高集成度,目前全球仅有该公司与美国Qorvo两家公司可以提供支持联发科、高通全平台的相应产品[5] - 产品布板面积从Phase5N分立方案的240mm²,历经Phase7LE的130mm²,最终在Phase8L上实现74mm²的极致压缩,面积仅为此前分立方案的近三分之一[18] - 公司利用可重构射频前端架构进行有源区域的高集成度设计,其产品有源区面积较国际厂商同类产品小40%左右[22] - 该技术架构通过有源区域面积缩小及性能优化,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对特定高端滤波器资源的绝对依赖,为在资源受限情况下突破高端市场开辟了新路径[12] 市场竞争地位与“同时同质”能力 - 公司已成为国际巨头退潮后,高端/旗舰安卓市场最具实力的技术承接者与供应链保障者[5] - 公司实现了与国际厂商“同时同质”推出最新方案的能力,即在相同时间节点推出性能与质量相当的产品,改变了国产射频前端厂商产品推出一般晚2-3年的历史[11] - 在Phase8L L-PAMiD产品功能上,公司产品支持NSA/SA全功能与全球主流载波聚合,而Skyworks产品仅支持单载波,Qualcomm产品需自身平台配合才能实现完整支持[20] - 此“同时同质”能力并非首次展现,早在2019年5G商用初期,公司便与国际巨头同期推出了5G L-PAMiF产品,实现了国产射频前端在5G时代的首次高端突破,并广泛量产应用于三星、OPPO等全球智能手机机型[13] 市场验证与商业成果 - 公司Phase8L L-PAMiD模组S55051已在vivo等多家头部安卓客户的高端/旗舰机型中量产出货[20] - 搭载该模组的vivo X200s旗舰机型预售首日销量达上一代277%的纪录,成为2025年上半年最畅销的旗舰机型之一[25] - 根据《2025年中国电信终端洞察报告》,vivo X200s手机在3500-5000价位带取得5G性能第一名,验证了公司模组的超强旗舰性能[27] - 在5000元以上价位带取得5G性能第一名的vivo X200 Ultra旗舰手机同样搭载公司5G n79 L-PAMiF产品,双旗舰5G性能评测均为第一名的表现证明了公司已充分具备高端旗舰手机射频方案的供应能力[27] 技术根基与未来前景 - 公司持续实现“同时同质”突破的根基在于其自主研发的可重构射频前端架构,该技术曾荣获2022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被评价为“达国际领先水平”[11][31] - 公司从技术的“跟跑者”成为市场的“并行者”,标志着中国射频芯片产业进入新阶段,一条以自主创新为基石、以市场验证为牵引的高端射频供应链已经打通[33] - 在5G-A深化普及和6G前瞻研发布局的关键时期,公司的实践证明通过持续的底层技术创新与开放的产业链协同,中国射频产业不仅能突破壁垒,更能参与乃至引领下一代技术标准的定义[34]
“中国芯”,南京浦口造
南京日报· 2025-10-23 10:29
产品发布与性能 - 沐曦集成电路在南京公开发布首款全国产通用GPU曦云C600,实现IP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全流程国内生产[1] - 曦云C600配备大容量高带宽显存,性能对标国际旗舰产品,软件栈MXMACA全面兼容主流生态,可构建万卡级以上计算集群[1] - 该芯片集成大容量存储与多种精度混合算力,支持MetaXLink超节点扩展技术,硬件性能和软件兼容满足下一代生成式AI的训练和推理需求[2] - 沐曦股份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国产千卡集群已完成多个大模型全参数训练,证实国产算力已具备大模型预训练能力[2] 技术自主与产业生态 - 曦云C600最显著标签为全流程国产,公司自主设计数十个核心IP以应对欧美技术垄断,制造和封测端全部由国内企业完成[3] - 公司应用端搭建“1+6+X”战略版图,以自研GPU为底座,深度赋能金融、医疗、能源等六大行业,并推动多个新兴场景落地[3] - 浦口经开区集聚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300余家,形成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材料配套的全产业链生态[1] - 今年上半年浦口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产值139.88亿元,同比增长8.55%[1] 公司发展与战略布局 - 南京公司是沐曦股份设立的第一家全资子公司,承担全系列芯片研发,近百人的南京团队是公司的核心研发力量[4] - 公司成立5年来完成8轮融资,累计百亿元融资全部来自国内资本,目前已完成上市前的两轮问询回复[4][5] - 公司选择南京浦口是基于产业和生态的双向奔赴,南京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布局、顶尖人才储备和研发平台[4] 行业进展与国产化突破 - 芯德半导体攻克2.5D先进封测技术难题,实现在有限空间内通过晶圆级方式封装88颗电容与逻辑芯片,系全球首创并获美国BroadPak杰出奖项[6] - 华天科技整合旗下三大核心板块,斥资20亿元组建南京华天先进封装有限公司,同时布局进口和国产两条生产线,国产线通过协同研发实现超越[6] - 宏泰半导体产品涵盖测试机、分选机等主要半导体测试设备,打破SoC测试设备国外厂商垄断局面,逐渐实现该领域国产化[7] - 浦口经开区将芯片产业核心技术国产化作为攻坚方向,通过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圈[7]
英华号周播报|金价破“4”之后,下一步怎么走?坚守价值投资是否是“固执己见”?
中国基金报· 2025-10-22 17:39
当期热门文章主题 - 德邦基金观点:市场波动放大,需注意风险 [2] - 招商证券投教基地探讨单腿期权策略 [2] - 浙商基金文章标题暗示对市场机会的谨慎态度 [2] 热门转载文章主题 - 景顺探讨黄金价格突破4000美元后的未来走势 [3] - 东吴基金张浩佳认为人型机器人产业或正处于从0到1的起步阶段 [4] - 兴业基金观点:第四季度A股或延续震荡走势,中长期上行趋势有望继续 [4] - FUND财经说提及3100亿风口赛道及某公司十年超前布局 [4] - 基金君走现场报道约600家企业在“湾芯展”集中亮相,展示“中国芯”进展 [6] - 九方智投控股陈文彬指出AI技术让投资者信息获取更加“平权” [8] 热门直播活动 - 博时基金举办2025年第四季度投资联席会,主题为“乐观其势 力展其长” [10] - 中金财富举办“聚势·共进|2025中金财富1018发布会” [12] - 对话·全球财经人物探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外资如何看待中国机遇 [14] 基金经理投资观点 - 永赢基金王乾坚守逆向价值投资框架,强调在成长风格突出时耐得住寂寞 [21] - 王乾认为投资关键在于坚持长期有效策略,为持有人赚取绝对收益 [21] - 王乾的投资理念是以合理价格购买更好公司,认为优质公司是长期组合超额收益最重要来源 [22]
从新凯来看“中国芯”突围 深圳做对了什么?
南方都市报· 2025-10-17 07:16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文档仅包含日期和栏目信息“02-03·焦点”,没有具体的新闻正文内容可供分析[1]
华天科技:公司股票10月17日起复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0:32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本次交易已获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1] - 公司证券自2025年9月25日开市起停牌并于2025年10月17日开市起复牌 [1] 公司财务与业务 - 公司当前市值为380亿元 [2]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集成电路封装产品占比99.97% LED占比0.03% [1]
芯擎科技完成新一轮超10亿人民币融资,汪凯:持续拓宽护城河,让更多产品用上更好的「中国芯」
IPO早知道· 2025-08-19 18:11
融资与战略合作 - 公司完成规模超10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国调二期基金领投,多地国资产业基金跟投 [2] - 公司获得湖北、山东两省首单AIC股权项目以及央企险资太平金控的战略投资 [2] - 公司跻身国家科技金融改革试点的标杆受益企业行列,深度融入"科技-产业-金融"的国家级循环 [2] 市场地位与产品 - 2024年公司在国产智能座舱芯片市占率第一,是国内为数不多可同时覆盖智能座舱到智能驾驶关键SoC的供应商 [3] - 公司推出国内首款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已在国内外数十款主力车型里应用或定点 [3] - 2024年公司推出全场景高阶辅助驾驶芯片"星辰一号",对标国际先进主流产品,在CPU性能、AI算力等关键指标上实现全面提升 [3] 技术研发与生态布局 - 公司正在研发新一代座舱芯片"龍鹰二号Ultra"和"龍鹰二号Lite" [3] - 公司秉持"大生态"开放合作模式,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边缘计算等领域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4] - 搭载公司"龍鹰一号"工业芯片的机器人在上海国际车展上备受瞩目 [4] 行业前景与战略 - 全球智能汽车发展飞速,即将进入淘汰赛阶段 [4] - 公司在新一轮融资后将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拓宽护城河 [4] - 公司致力于让更多产品用上更好的"中国芯" [4]
中国芯,再突破!国产全自主CPU发布!龙芯中科涨超14%,双创龙头ETF(588330)交投活跃!
新浪基金· 2025-06-27 10:16
国产新一代CPU发布带动相关股票上涨 - 龙芯中科股价上涨超14%,康龙化成涨逾3%,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阳光电源涨超2% [1] - 双创龙头ETF(588330)场内价格盘中摸高0.9%,现涨0.72%,实时成交额超3000万元 [1] 龙芯中科发布新一代处理器产品 - 龙芯中科发布基于自主指令集龙架构(LoongArch)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 [3] - 龙芯3C6000采用我国自主设计的"龙架构"指令系统,不依赖任何国外授权技术和境外供应链 [3] - 该处理器将在对安全有极高要求的关键领域应用落地 [3] 双创龙头ETF投资机会 - 双创龙头ETF(588330)紧密跟踪科创创业50指数,选取科创板和创业板中市值较大的50只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 [3] - 指数囊括新能源、半导体、医疗设备等热门主题 [3] - 科创创业50指数有20%涨跌幅限制,具备"反弹先锋"潜力 [3]
大国总师一席谈|中国电子窦强:锻造自立自强“中国芯”
新华社· 2025-06-16 19:56
中国电子飞腾公司芯片研发进展 - 公司首席科学家窦强带领团队对最新研发的消费级CPU芯片进行调试优化,致力于用更强劲的"中国芯"服务社会[1] - 自主研发十余款量产芯片,在高端服务器、桌面办公信息系统、嵌入式工控等领域实现国产化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和关键行业[1] - 2018年研发的FT-2000/4桌面CPU芯片成为首款销量突破百万片的国产桌面CPU芯片,缩小了与国际主流产品的性能差距[2] 技术突破与产品线布局 - 突破高性能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实现等关键技术,研制十余款高性能CPU[2] - 形成覆盖高性能服务器CPU、高效能桌面CPU、高端嵌入式CPU、套片等完整系列的芯片产品线,为从端到云的各型设备提供核心算力支撑[2] - 2024年12月飞腾系列CPU芯片销量突破1000万片,标志着产品从"可用"向"好用"迈进[3] 产业生态与应用场景 - 联合超7300家厂商打造5800余种硬件方案,构建完善的信息产业生态[3] - 与中国海油合作研发的国产作业安全监控报警产品实现高算力、低功耗、强安全性,应用于气体泄漏监控、行为识别等场景[3] - 2024年5月推出首款面向消费市场的笔记本CPU芯片,加速消费级产品迭代[4] 未来发展方向 - 瞄准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加速研发攻关,为国家重大工程和关键行业提供多元算力支撑[5] - 计划通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培育发展高端芯片,引领推动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