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宇MedTech

搜索文档
重磅!全球首创再升级!新一代PADN产品获批上市,肺高压进入新时代
思宇MedTech· 2025-03-14 18:13
核心观点 - 帕母医疗自主研发的PHD360肺动脉射频消融仪获得NMPA批准上市,标志着中国在先进医疗器械领域从跟随者变为全球引领者 [1][2] - PADN技术为肺高压提供全球首创的非药物治疗方案,填补医学空白,改变治疗格局 [2][16] - PHD360在消融模式、能量控制和操作体验上实现三重升级,治疗更精准、安全、智能 [5][8][9][10] - PFlexi导引鞘管优化PADN手术路径,具备灵活柔顺、稳定支撑、安全性高等技术优势 [11][13][14][15] - PADN技术临床数据表现优异,显著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和肺血管阻力,安全性良好 [19] - 全球肺高压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83亿美元增长至2037年157亿美元,CAGR达5.5% [20] - 帕母医疗采用设备+耗材双轮驱动商业模式,加速PADN技术全球普及 [21][23] 新一代PADN产品PHD360 - PHD360首次引入温控模式,实时监测导管头端温度并动态调节射频能量输出,确保消融温度安全 [8] - 温控模式优化消融可控性,降低组织损伤风险,提升疗效一致性与安全性 [9] - 配备全新交互界面,医生可实时监控温度曲线、消融状态等关键参数,优化术中决策 [10] 术式优化升级PFlexi鞘管 - PFlexi采用多段硬度聚合物外层设计,适应肺动脉生理弯曲,降低术中调整难度 [13] - 在高血流环境下提供足够支撑力,确保导管精准送入,减少移位风险 [14] - 精细化设计降低血管壁损伤风险,减少血管痉挛、内膜损伤等并发症 [15] - 2024年11月获FDA批准,2025年1月通过NMPA审批,进入国际市场 [15] PADN技术的医学价值 - 肺高压全球发病率约1%,中国患者超1200万,五年生存率仅34%,中位生存期2.8年 [16] - PADN通过射频消融肺动脉外膜交感神经,降低神经活性,改善肺动脉压力和右心功能 [18] - PADN-CFDA研究中术后1年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提高,临床恶化率大幅下降 [19] - PADN-HF-PH研究中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血管穿孔、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 [19] - 2024年6月PADN技术进入葡萄牙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获国际专家认可 [19] 市场前景与商业模式 - 1990-2021年全球肺高压发病率增长81.5%,死亡率上升48.4% [20] - PADN技术具备First-in-Class优势,微创、安全、持久疗效形成竞争壁垒 [21] - 设备+耗材模式提高医院复购率,按治疗人次收费探索灵活采购方案 [23] - PADN技术已进入欧美市场,有望成为PAH及HF-PH领域标准化治疗方案 [23]
速来注册!2025年世界数字健康论坛
思宇MedTech· 2025-03-14 18:13
2025世界数字健康论坛 - 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 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承办 将于2025年3月28日举行 主题为"数智创新·激发健康医疗新格局" [4][5] - 上午全体会议在中关村展示中心颐和厅 下午"大家谈"医学AI专场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 需分别报名 [5][7][10] 核心议题方向 - 重点探讨远程医疗与移动健康 精准医疗与个性化 健康管理与普惠网络 智能医疗设备与生物技术 公共健康与卫生政策等领域 [4] - 目标包括培养数智健康跨界人才 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加速数字健康产业化 提升健康治理水平 [4] 上午全体会议议程 - 08:30开始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苗天荫与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共同主持 [8] - 09:10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rian K Kobilka发表演讲 11:10上海瑞金医院院长宁光等院士参与讨论数字科技在"一带一路"健康治理中的应用 [8][9] 下午医学AI专场 - 14:00开始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开场 [11] - 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Mauro Carrara发表主题报告 16:00清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等参与"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医疗变革"圆桌讨论 [11][12] 会议组织与参与 - 思宇MedTech作为合作方 旗下拥有MedRobot 眼未来 心未来等垂直领域内容平台 提供商务合作与报道渠道 [13]
报名倒计时!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智能化时代下的植介入器械
思宇MedTech· 2025-03-13 11:59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治疗成为植入和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核心发展方向 [2] - 智能化设备、精确成像技术、可吸收材料等新兴技术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并重塑格局 [2] 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 - 论坛聚焦智能化技术驱动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目标受众包括研发负责人、技术决策者、产品经理及临床医生 [3] - 会议规模为80-120人,地点为北京市知春路量子银座,时间为2025年3月19日 [4][13] 论坛主题与议程 智能化设备驱动的植介入研发创新 - 探讨机器人、导航技术、智能传感器及先进软件技术如何提升器械精准性与微创性 [4]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技术趋势与实际应用 - 从AI辅助规划到术后远程监控,研究前沿技术如何转化为临床应用以提升医疗效果与患者体验 [4] 高性能材料与可吸收材料的创新 - 聚焦生物兼容性材料和可吸收材料的应用,探索提升植入设备功能与适配性的路径 [4] 主题演讲嘉宾与内容 - 赵清将分享智能化时代植入介入医疗器械的市场趋势,重点关注智能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及生物材料 [5] - 冯骥将分析房颤电生理手术的技术需求与AI的潜在应用,基于22年导管类介入耗材研发经验 [6] - 彭亮将探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转化的路径,其研究成果曾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7] - 牛旭锋将研究生物医用材料创新如何推动植入介入器械发展,主导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8] - 杨鹏将介绍3D打印全降解血管支架的技术突破与临床应用,深耕可降解血管支架技术 [9] 圆桌论坛与资本视角 - 圆桌论坛将围绕手术机器人、AI技术、智能导航、生物材料及资本市场讨论行业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路径 [10] - 许谦将从资本视角分析植入介入医疗器械产业趋势,曾投资华龛生物、盟科药业等企业 [11][12] 会议组织 - 主办单位为思宇MedTech与Informa Market旗下Medtec China团队,承办单位包括北京集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等 [13]
26.98亿!昊海生科2024年度业绩快报
思宇MedTech· 2025-03-13 11:5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6.98亿元,同比增长1.64%,主要得益于主营业务拓展及市场需求稳定 [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增长0.97%,增速较低显示盈利增长压力 [3] - 扣非净利润3.81亿元,同比下降0.57%,核心业务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3] - 基本每股收益1.80元,同比增长2.8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41%,提升0.02个百分点 [3] - 总资产71.25亿元,同比增长0.27%,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5.82亿元,同比下降1.20% [3] 业务概况 - 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医用生物材料,业务覆盖眼科、医美与创面护理、骨科、防粘连及止血四大领域 [6] - 主要产品包括人工晶状体、透明质酸钠注射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眼科粘弹剂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6] - 通过自主研发与外延并购结合模式拓展业务,巩固生物医用材料领域领先地位 [6] 行业动态 - 2025年将举办全球骨科大会(4月24日)和全球心血管大会(5月15日),聚焦医疗科技前沿 [7] - 思宇MedTech旗下多个内容号持续报道全球医疗科技动态,涵盖骨科、心血管、医美等细分领域 [7]
5亿融资!冲击眼科医疗设备“第一股”
思宇MedTech· 2025-03-13 11:59
融资与资本运作 - 公司完成5亿元人民币E轮融资 创中国眼科医疗设备领域单笔金额最高纪录 由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启明创投共同投资 [2] - 融资资金将用于丰富产品矩阵及加强全球市场布局 并推动公司冲击科创板眼科医疗设备"第一股" [2] - 一年内连续完成D轮和E轮融资 显示顶级投资机构持续看好 [2] 行业市场格局 - 眼科医疗设备行业年市场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 其中六大类高端仪器设备(含配套耗材)年销售额超2亿元 包括全飞秒激光(35亿/年)、眼科手术显微镜(16亿/年)、超乳玻切一体机(14亿/年)、眼科OCT(12亿/年)、眼底相机及造影(8亿/年)、光学生物测量仪(6亿/年) [3] - 眼科高端设备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 公司正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2][20] 产品线布局与技术优势 - 已完成眼科OCT、手术显微镜、超广角眼底相机、生物测量仪四大产品管线设计开发 全飞秒激光和超乳玻切一体机已形成原理样机 [3][18] - 眼科OCT产品技术领先: - "北溟·鲲"和"瑶光·星"分别提供40万次和10万次全域扫频能力 参数全面超越进口旗舰产品 [5] - 超广角血流成像技术推动《2022年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指南》革新 [5] - 手术显微镜首创"40万次扫频实时三维术中OCT导航"技术 实现术中精准定位 [9][20] - 超广角眼底相机"烛照"为国内首个四波段全彩产品 支持150°超广角拍摄及多模联合分析 [15] - 生物测量仪采用"动态全景眼轴成像"方式 提升数据准确性和重复性 [12][13] 商业化进展与市场表现 - 2023年公立医院OCT产品中标金额占比达26.6% 平均中标价157.6万元 [19] - 手术显微镜产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创新突破海外垄断 年市场规模超20亿元 [20] 国际化拓展 - 产品已进入23个国家与地区 包括英法日等发达国家 另有38个国家开通经销渠道 [21][22] - 战略合作: - 与日本尼康旗下Nikon Solutions达成全境代理协议 [21] - 在欧洲与EBC Europe、Alfa Intes集团等建立合作 覆盖22个国家 [21] - 通过欧盟MDR新规CE认证 旗舰机型售价达国际品牌数倍仍受青睐 [21] - 2024年海外累计订单超60台 海外收入持续增长 [21][23] 研发体系与公司背景 - 核心技术源自清华科技成果转化 研发团队百余人 年研发投入近亿元 [23] - 设有北京、上海研发中心及三地制造基地 员工规模300余人 [23] - 采取"一横一纵"研发策略:横向拓展消化道等新科室应用 纵向布局眼科激光治疗设备 [20]
获批FDA!捷迈邦美新型膝关节植入物
思宇MedTech· 2025-03-13 11:59
产品获批与上市计划 - Persona Revision SoluTion Femur膝关节植入物组件获得美国FDA 510(k)许可 成为Persona膝关节翻修系统的一部分 [2] - 该产品采用专有表面硬化处理技术 提高耐磨性能 为金属敏感患者提供替代方案 [2] - 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在美国投入临床应用 作为膝关节翻修病例的全面解决方案 [6] 产品技术特点 - 完全由Tivanium(Ti-6Al-4V)合金制成 经过Ti-Nidium表面硬化处理 硬度与金属植入物相当 耐磨性能更优 [4] - 提供解剖组件包括胫骨和股骨锥 多种茎选择解决区域固定问题 含标准/加大尺寸以应对屈曲不稳 [4] - 不添加镍/钴/铬等常见金属过敏原 降低炎症反应和植入物松动风险 针对10%-25%的金属敏感人群 [4]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捷迈邦美成立于1927年 总部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 全球骨科领域排名第三 关节类产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9][10] - 产品覆盖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创伤等领域 在100多个国家地区应用 员工约18,000人 [9][10] - 核心产品包括Persona Knee System/Taperloc Hip System/Continuum髋臼系统 采用高交联聚乙烯等先进材料 [9][13]
最新!又一创新器械获批上市!
思宇MedTech· 2025-03-13 11:59
医疗器械审批与创新 - 国家药监局于2025年3月12日批准罗伯医疗的消化道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设备(国械注准20253010539)创新器械注册申请,这是国内首个消化内镜整合型机器人 [1][3] - 截至发稿日,我国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累计331项 [1] 产品技术特点 - 消化道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设备由电控单元、驱动装置、操作手单元组成,与一次性使用消化道内窥镜组织钳配合使用,适用于食管、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3] - 产品采用消化内镜外挂柔性机械臂,通过主从控制模式实现末端执行器4自由度运动,精确控制夹取位置与方向 [3] - 柔性臂直径控制在3mm左右,在消化道有限空间内实现4自由度精准主从控制 [10] - 第二代双通道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EndoDreams系统已完成多次动物活体实验,未来可扩展至泌尿、妇产等领域 [11] 产品优势 - 设计简洁、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3] - 不改变传统内镜结构和医生操作习惯 [10] - 对传统内镜具有普适性,可为不同品牌定制化设计 [10] - 价格优势明显,医院不需要额外购买定制内镜设备 [10] 市场规模与需求 - 在世界十大高发癌症中,消化道肿瘤占5个席位 [4] - 我国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死亡病例约100万 [4] - 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40%,死亡人数占肿瘤死亡总人数近一半 [4] - 我国ESD手术量约40万例/年,保持20%增长,预计2028年达60万例 [4] - 我国2018年启动"消化道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计划每年筛查1000万-2000万人 [4] 临床应用 - ESD手术是治疗消化道早癌的首选方案,但传统操作难度大、学习曲线长 [5][7] - 罗伯医疗产品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8] - 产品已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完成超百例临床试验 [16] 行业竞争格局 - 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分为专用型内镜机器人和普通内镜整合型机器人 [14] - 专用型代表产品包括STRAS系统、仿生柔性机器人系统、Flex手术机器人系统 [14][17][19] - 普通整合型代表产品包括MASTER系统、TASER系统、PETH系统、REXTER系统 [20][23][26][27] 公司概况 - 罗伯医疗成立于2015年,初创于瑞士,成立于硅谷,扎根于深圳 [30] - 技术来源于洛桑理工(EPFL)及哈工大(HIT),在柔性机械臂、并联手术机器人设计等领域有技术积累 [30] - 融资历程:2024年A+轮(杭州资本)、2023年A轮(数千万元,泰號基金)、2017年天使轮(华大智造) [31] - 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涉及膝关节康复训练机器人、消化内镜机器人等 [32]
13.8亿!爱美客收购韩国医美公司
思宇MedTech· 2025-03-12 15:15
收购交易 - 爱美客国际拟以1.9亿美元(约13.8亿人民币)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 85%股权,其中爱美客香港出资1.33亿美元,首瑞香港出资0.57亿美元 [2] - 公司计划在交割完成后的18个月内收购剩余15%股权,实现全资控股 [3] - 此次收购是爱美客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举措,旨在巩固其在医美注射填充产品市场的领先地位 [3] 被收购方REGEN Biotech - REGEN Biotech成立于2000年4月,总部位于韩国大田市,专注于医用材料、医疗器械及医药相关产品研发 [4] - 公司是韩国第一家、全球第三家获得聚乳酸类皮肤填充剂产品注册证的企业 [4] - 核心产品AestheFill和PowerFill已分别获得34个和24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批准 [6] - 主要股东包括Mount Beacon Holdings Ltd(41.50%)、IRC Limited(40.00%)和Choi Kwang Sik(17.95%) [8] 收购战略意义 - 将整合双方研发、生产和销售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推动产品国际化 [3] - REGEN Biotech的核心产品AestheFill已于2024年1月获得中国NMPA注册批准 [3] - 收购有助于扩大资产规模,增强未来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3] 爱美客公司概况 - 专注于生物医用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透明质酸钠注射剂、面部填充剂等 [10] - 核心产品如嗨体、宝尼达和濡白天使在中高端医美市场具有显著竞争力 [10] - 近年来财务表现优异,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增长 [10] - 未来将加速国际化进程,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 [11]
1.5亿元!心脏节律管理企业完成C轮
思宇MedTech· 2025-03-12 15:15
公司融资动态 - 2025年3月12日完成C轮近1.5亿元人民币融资 由天士力资本领投 启明创投 苏高新金控 康裕资本继续加持 资金将用于新一代产品研发和商业化 [1][4] - 2017年完成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北极光创投 [2] - 2020年完成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 资金用于加速核心产品研发和临床试验 [2] - 2022年完成B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苏高新金控和康裕资本 资金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及推进产品临床试验 [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专注于心脏节律管理(CRM)相关医疗器械研发和产业化 产品线涵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ICM)以及植入式心脏起搏器(Pacemaker) [2] - 无双-安搏®ICD于2023年底开展临床试验 已完成全部入组及随访 并在院外成功救治十余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性能媲美主流进口产品 [3] - 无双-思律®ICM于2023年底开展临床试验 已完成全部入组和随访 配备蓝牙遥测功能 支持手机实时云端传输 覆盖家庭监测 [3] - 构建完整CRM技术平台 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从监测 诊断 治疗到术后随访的全套解决方案 [3] 行业会议与活动 - 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合作伙伴征集 [1]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暂定议程 [1]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奖项报名倒计时 [1]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奖项报名倒计时 [1] - 2025年5月15日在北京举办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主办单位为心未来 思考MedTech 协办单位为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 [6]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7年7月11日 总部位于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 [2] - 致力于打造中国CRM高端医疗器械品牌 [2] 行业媒体 - 思宇MedTech每日报道全球最新医疗科技动态 旗下拥有思字MedTech MedRobot 眼未来 心未来 骨未来 医影像 探美医界等十多个内容号 [7]
亿级融资!卫美健康完成A轮
思宇MedTech· 2025-03-12 15:15
公司概况 - 卫美健康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北京,专注于人工智能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 [2] - 公司业务分为基础性智慧医疗业务(智慧医院信息化平台)和创新医疗业务(AI疾病预问诊、AI导诊等) [2] - 已与近3000家医疗机构合作,其中超2000家为县域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 核心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为"奇点医问"医疗大模型平台,2023年发布并衍生多款AI创新产品 [2] - 2025年完成DeepSeek大模型与"奇点医问"的技术融合,提升医疗垂直领域解决方案的专业性和精准度 [2] - 提供基于算力和大模型的一体机,满足医疗数据本地化需求 [2] - 乳腺肿瘤AI辅助诊断系统在三甲医院临床准确率达97.3%,逼近资深放射科医师水平 [3] 行业认可与专利 - 已获得67项AI类专利 [3] - 2023-2024年间荣获多个行业奖项,包括工信部推荐的"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等 [3] 融资历程 - 天使轮:2022年5月完成数千万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清华x-lab创业DNA基金,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4] - A轮:2025年3月完成亿级融资,由红鼎资本领投,天使轮投资方跟投,资金用于"奇点医问"研发迭代、算法研究和全国服务网络升级 [5] 行业活动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将于2025年5月15日在北京举办,主办单位为心未来和思宇MedTech [7] - 思宇MedTech旗下拥有十多个医疗科技内容号,覆盖MedRobot、眼未来、心未来等细分领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