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乱翻书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和美团的直球对决
乱翻书· 2025-04-25 16:47
周三晚上跟投资人杨恒、跨境电商从业者姚凯飞和科技自媒体程苓峰一起讨论了京东与美团的竞争背后的增长逻辑、用户心智争夺和业务边界扩张的本 质,包括30分钟送万物的趋势,分析各大平台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布局和策略,刘强东承诺给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应该大力表扬)占据道德高地后引发的舆 论战以及将商业竞争转化为社会议题的风险。 程苓峰说,"这不是商业竞争,商业竞争是有限竞争,我们拼效率、拼成本。他这个做的是无限竞争,在商业规则之外,去调动情绪,打情绪战,打运动 战,调动'打土豪分田地'的情绪。" 直播间来了很多美团和京东的同学,到最后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有位美团的同学说现在感觉很憋屈。在当前短视频主导的舆论环境下,美团秉持理 性、务实的"理科生"风格面临挑战。尽管长期看商业本质仍是效率和成本,情绪会被经济理性消解。但刘强东往美团的对立面一站就能变成网民眼中的英 雄,也是暴露了可能美团更注重效率、数据和商业逻辑,而忽视了对骑手利益的关切与用户情感的连接,在应对上显得被动。 以下为本场讨论概要: 一,京东进军外卖市场的核心动机是应对增长乏力的困境。京东作为传统电商平台面临DAU增长停滞、用户心智被美团闪购等即时零售业务蚕食的挑 ...
我用AI写了个剧本,把自己都给震住了
乱翻书· 2025-04-24 19:19
跟一位导演朋友聊到三国题材剧集开发,我突然想到还没有以吴国为主视角的文艺作品,要不我来尝试做下云编剧。 然后我就跟腾讯元宝和ChatGPT进行了多轮对话,不断下达指令和修改建议。结果从来没写过非虚构,更未曾涉足文艺作品创作的我,竟然还真用AI写成 了个剧本,把我自己都给震惊到了。 比如第一集就该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临危受命开始,后面不断展现人物结构。最终采用"四幕结构 + 地理演进 + 编年体事件"模式,整合政治成长、战 争谋略、女性群像与地缘战略发展。 写孙权一生的挫败和他的改变。写逍遥津的失败、孙刘联盟的破裂、辽东外交的崩塌和晚年不设太子频繁变更的二宫之争。 | 时间 | 地点 | 挫折事件 | 原文佐证 | 战略应对 | 历史/剧情后果 | | --- | --- | --- | --- | --- | --- | | 215 | 合肥 (逍 | 张辽八百突 | 《三国志·张辽传》:"权惶遽奔 | 不再亲征,倚将 | 战术由主攻转守 | | 生 | 遥淳) | 袭,孙权溃逃 | 走,辽追蹑之,几及。" | 制敌,设濡须坞 | 城,转向权谋型 | | | | | | | 统帅 | | 219 | 荆州 | ...
都2025年了,你为什么还在做公众号?
乱翻书· 2025-04-16 19:21
公众号在过去两年产品迭代加快,比如 在朋友圈分享样式变化 微信引入推荐算法后,内容分发机制从纯订阅转向"订阅+推荐"混合模式,使小号也有可能获得爆发式流量。虽然短视频平台分流了部分用户,但公众号 稳定维持着约1亿高质量用户群体,这些用户多为受过高等教育、愿意思考的人群。 公众号的独特价值在于其社交属性。微信生态的社交分享功能,使内容能快速在朋友圈、群聊中传播,形成话题讨论。这是其他平台难以替代的优势,尤 其对品牌公关传播极为有利。 最成功的公众号大都延续了传统媒体的内容品类。十年前高樟资本的范卫锋就试图以公众号为载体 复制纸媒的专业性和品牌效应,适应新媒体环境,比 如以国家地理和财经周刊作为对标投资了星球研究所和饭统戴老板。再从十点读书对应《读者》杂志,到军事、财经、科技等垂直领域,都能找到传统媒 体时代的对应物。同时,个人IP也在公众号平台上获得了成功,如六神磊磊、半佛仙人等。 但今天公众号上的文字内容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是极度深度的长文,二是极度快速的新闻资讯。这两个方向都有发展空间,但作者需要根据自身内容赛道 选择适合的媒介形式,同时不要盲目追求视频化。 商业变现主要来自软文广告、电商和付费内容。其中广告 ...
如何把资本主义倒过来?复盘拼多多的需求共同体和最大公约数
乱翻书· 2025-04-10 14:43
36氪周一发了一条视频,《从年赚百万到清仓求生,一件衣服背后的工厂寒冬》。内容说的是服装行业死于内卷,今年基本没有生意,赚钱几乎不可能, 从微观视角看中国的工厂、供应链的阶段和问题。视频里面的工厂、商铺老板一直在提的都是可以牺牲利润,能卖就卖,但一定要有确定性回款的诉求, 因为能在现状下生存下去就很不错了。 非常契合我们前段时间做的一期直播,如何把资本主义倒过来,用产品机制解决销售确定性的问题。 2014年阿里巴巴和京东上市时,市场普遍认为电商格局已定,但后来的发展证明零售市场实际上是一个"万米长跑"而非"千米赛跑 "。传统电商未能满足 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特别是低价和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 当拼多多、抖音、微信等电商新势力以满足不同需求为切入点,直接导致了中国零售市场多元化格局的演变。本期主题是讨论电商新势力,尤其是拼多多 崛起。 几位参与讨论的嘉宾分别是:对拼多多有非常深刻研究的姚凯飞、曾经在阿里工作多年的戴某DEMO和科技自媒体阑夕。 讨论要点包括: 关键要点包括: 当电商生态从"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 "走向"各自为战 ",差异化竞争成为常态。电商领域的竞争本质是供需匹配,消费者根据不同需求在不同平台间 ...
AI编程:从Copilot到Autopilot
乱翻书· 2025-04-09 17:14
AI编程是当前AI领域唯一盈利赛道。这不仅是一种技术革新,更是一场创造方式的变革,正在重塑软件开发的边界,让更多人能够将想法转化为现实, 重新定义人与技术的关系。 从GitHub Copilot这样的代码补全插件,到Cursor这类AI IDE,AI编程工具正在变得更加集成和智能。这种演变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幅降低了编程门槛, 使非程序员也能创造软件。 上周,Visual Studio Code 1.99 发布,接入了第三方模型,引入 Agent 模式和 MCP 协议,试图推动 AI 编程从"辅助工具"向"开发主体"演进,成为全栈开发 的"智能底座"。 想推动AI编程从Copilot向Autopilot演进的还有字节推出的Trae。年初字节的AI编程产品Trae上线,我跟Orange、孙志岗、阑夕做过一期直播,探讨了AI编 程工具的发展趋势、各类产品差异、对专业程序员与非专业用户的影响,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等话题。 讨论要点如下: 以下为讨论纪要: AI编程工具:功能与体验差异 潘乱: 春节前字节跳动新加坡子公司发布了一款面向海外的AI编程工具Trae,支持AI问答代码、自动补全和基于代理的AI编程等功能。它支持 ...
对话时空壶田力:当AI遇上同传,建造跨语言沟通的巴别塔
乱翻书· 2025-04-01 12:35
电影 《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的巴别鱼 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里面有种叫巴别鱼的生物,可以突破传统翻译工具的物理限制,通过解析脑电波实现跨物种语言的即时互译。这个看似遥不 可及的幻想,如今在深圳一家名为时空壶的公司手中,正逐步走向现实。 时空壶是全球首创AI同传翻译耳机的公司,他们正在用技术打破人类之间的语言壁垒,让跨语言交流变得如同说同一种母语一样自然。从2016年创立至 今,他们的产品已销往全球170多个国家,并且在北美市场占据了40%的份额,用户突破百万。今年初,中国海关总署甚至将时空湖的W4 Pro同传翻译耳 机作为中国从"制造"到"智造"转型的代表展示给全世界。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AI翻译正从简单的"直译"进化为理解语境、把握情感的"意译"。年初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消费电子展(CES)上,时空壶发布了 翻译行业的首个人工智能同声传译系统Timekettle Babel OS (The Road to Babel Fish 通往巴别鱼之路),首次将大语言模型作为AI翻译的底层能力,打造 逼近母语的自然交流体验,赋能时空壶各终端硬件和软件应用。 其中"Babel"在希伯来语中的原意是"混乱"。《圣经》 ...
AI应用三国杀:夸克主打超级框、元宝借力突围、豆包推荐深思考
乱翻书· 2025-03-28 12:11
去年中国AI的叙事可能还是围绕着"AI六小龙",但今年故事完全变了。在应用端,我们先是看到字节的豆包日活一骑绝尘,春节DeepSeek爆火后腾讯元 宝火速接入并以史无前例的激进速度增加投放,而阿里也宣布夸克作为其AI旗舰产品面向整个C端市场。字节、腾讯、阿里三家的 AI to C 应用已经都上 场了,各自拿出了各自在上个十年最看家的本领。今年在AI应用市场上,似乎已经变成了新的"BAT三国杀"。 我找了张宁和阑夕一起来聊这个 AI 应用的"三国杀"。阑夕提到的一个段子是:豆包里面能刷抖音,正是大厂博弈的典型体现。而张宁更多从产品容器角 度拆解,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 UI 是"流",但如今 AI 带来通用能力,智能组合工具解决问题才是方向,"框"的价值正在回归。 这集播客我们考古了很多陈年旧事,感兴趣的可以听播客。 以下为部分播客内容呈现: 三大AI应用路线各不相同 阑夕: 从产品上说,这三个产品真的都不一样,虽然他们在同一市场区间竞争。元宝其实是最接近模型级产品的概念,就是"我的模型是怎样,我就提供 一个ChatGPT式的产品承接"。 豆包有个比较大的矛盾。豆包去年在推一个形态——打开后每天会给你随机推送一个他 ...
蔚来的加时赛,和中国车企的循环赛
乱翻书· 2025-03-19 15:57
上周五做了场直播,聊蔚来的加时赛和中国汽车的循环赛。加时赛这个词是从上周一36氪那篇蔚来变革文章里面李斌说的, " 别家孩子已经考上大学,我 们还在复读。 " 用联赛循环赛替代王兴提的那个杯赛淘汰赛模型,是因为老编辑觉得之前王兴提的"四大分组(央企、地方国企、民企、新势力)进淘汰赛"模型需要修 正,汽车行业的"淘汰赛"更像联赛而非真正淘汰,不同梯队企业将长期共存。 "未来将是一个联赛而非淘汰赛,大约有7-8家甚至10家主要玩家,会有进有出。"出现比较严重治理危机的这些大集团及其旗下孵化的一些新 能源品牌,他们一旦出现问题之后,还是会给这些新势力让出一部分市场份额的。大家熬到淘汰赛,可能不是通过'我战胜了小米、华为',而 是'我熬死了魅族、乐视'。 老编辑 嘉宾是王洪浩、蟹老板、还有阑夕和老编辑,其中老编辑是在直播的最后环节才加入的,因为那会他是真的刚下飞机,在机场候机楼跟我们连麦。 小鹏汽车新车发布会后,有人拿李斌复读这个观点问何小鹏,何小鹏说,如果蔚来李斌是在复读,"我也在复读",暗示整个行业都面临挑战。他进一步表 示,小鹏当前不是从"ICU到KTV",而是从"ICU的病床到ICU的门口","目前没有任何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