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搜索文档
今日头条一天收入483+,自媒体依然是普通人副业的首选
搜狐财经· 2025-05-21 22:07
自媒体行业现状 - 当前自媒体行业存在大量不靠谱的网创项目,如撸某券、搬某砖、闲某鱼等,这些项目收益低且无法提升个人能力 [1] - 直播和自媒体/私域运营是更可行的方向,但需要具备相应能力 [1] - 评论区截流是识别割韭菜项目的重要方法,跨某境等行业已被成熟玩家占据,后入场者多靠卖课获利 [4] 可行的副业项目 - 撸大厂分成收益是最稳定的副业选择,如字节、百度、腾讯、阿里等平台 [4] - 今日头条0粉丝即可获得收益,大健康赛道是潜力领域,社群成员日收益可达400+ [7] - 公众号流量主需要500粉丝但收益较高,两篇文章可能带来68w+浏览量 [9] - 百度文库是长期收益项目,上传有价值文档设置VIP下载,月收益可达2000-6000 [14] 内容创作方法 - 今日头条可发布搬运的表情包和搞笑动图,结合知乎/小红书等平台的评论区内容创作700字文章 [9] - 老物件和老照片是热门赛道,带有地域关键词的内容推流效果更好 [13] - 同时操作多个平台项目(如头条、公众号、百度文库),每天2小时可获得600+收益 [14] 行业门槛与建议 - 自媒体存在门槛:账号健康度、AI使用能力、原创度、更新频率和内容垂直度都会影响推流 [14] - 需要保持平常心,不要过度关注曝光量和阅读量 [15] - 创业精神是必要的,但不需要过度劳累,努力终会有回报 [15] 成功案例 - 社群成员包括宝妈、上班族等,利用空余时间在自媒体领域取得突破 [7] - 老物件赛道创作者日收益可达2500+,阅读量68w+ [13] - 另一位老物件赛道创作者日收益200+,浏览量从两位数增长到破万 [13]
一见面就谈崩了
猫笔刀· 2025-05-17 22:19
公众号变现模式 - 公众号变现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文章底部展示广告和接甲方定制投放 [1] - 展示广告收益与阅读量和完读率相关 普通账号1万阅读收益30-60元 垂直内容账号100元 强IP账号150-200元 [1] - 完读率是影响广告收益的关键因素 普通公众号完读率20-30% 垂直内容30-50% 优质账号可达80-85% [1] - 定制投放需要阅读量几万以上 单个阅读报价0.1-1元 必须通过腾讯接单系统 平台抽成5% 另需缴纳20%税费 [2] 视频内容变现 - 视频号1万次播放收益25-30元 平台直接补贴 无需额外添加广告 [2] - 优质情景剧或搞笑短片若实现10万+转发 千万级播放量可获数万元平台奖励 [3] - 视频制作成本较低 仅需手机和少量人员 但需内容创意或改编能力 [3] - 流量积累后可接商单广告 二手车/二手货平台是主要广告主 [3] 俄乌冲突局势 - 俄乌和谈因领土问题分歧破裂 俄方要求承认克里米亚及乌东现状 乌方坚持先撤军后谈判 [3] - 当前战场俄军掌握主动权但进展有限 乌军防御稳固 欧洲支持力度增强 [4] - 双方唯一成果是交换1000名战俘 [4] - 乌克兰战场未收复失地 谈判中领土要求难以实现 [4]
腾讯控股(00700.HK):游戏和广告业务表现优秀 AI潜力逐步释放
格隆汇· 2025-05-17 01:40
财务表现 - 25Q1公司营收1800亿元,同比增长13%,主要增长由广告和游戏业务贡献 [1] - 25Q1经调整经营利润693亿元,同比增长18%,Non-IFRS归母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增长22%,Non-IFRS归母净利率34.1%,同比提升5pct [1] - 25Q1公司综合毛利率56%,同比提升3pct,其中增值服务/网络广告/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pct/1pct/4pct [1] 游戏业务 - 25Q1网络游戏收入595亿元,同比上升23.7%,本土游戏收入429亿元,同比上升24%,国际市场游戏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22% [2][3] - 长青游戏表现优秀,《王者荣耀》和《穿越火线手游》流水创下历史新高,《三角洲行动》4月DAU突破1200万 [3] - 国际市场增长主要由《荒野乱斗》《部落冲突:皇室战争》和《PUBGm》驱动,《PUBGm》总流水同比增长中双位数 [3] 广告业务 - 25Q1网络广告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20%,主要系流量增长,特别是视频号、小程序、公众号搜索等优质广告库存流量增长 [3] - AI模型增强带动视频号用户停留时间变长,25Q1视频号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0% [3]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 - 25Q1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5%,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同比低单位数增长,企业服务收入恢复至十几个百分点的同比增长 [4] - 腾讯云收入增长15-20%,AI相关收入同比快速增长,受GPU、API和平台解决方案需求提升带动 [4] AI应用与未来发展 - AI能力已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实质性贡献,推出微信生态系统内独特的智能体——元宝对话框 [2] - 25Q1 Capex为275亿元,同比+91%,应对推理侧算力需求增长,公司利用软件优化、定制不同规模模型及使用其他芯片 [2] - 微信电商爆发及AI Agent赋能未包含在当前盈利预测中,腾讯生态用户+场景的天然优势使其为AI时代最佳卡位的企业之一 [4]
据说做播客,赚钱速度已经超越公众号了?
虎嗅· 2025-05-14 16:25
中国播客行业现状 - 中国播客普及的两大驱动因素:汽车保有量增长和蓝牙降噪耳机技术普及[5][6] - 通勤场景占用户收听时间的70%,其次是健身和家务场景[6][7] - 潜在用户规模约1-2亿,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中产群体[9][10] - 行业面临商业化乏力问题,头部播客单次广告刊例价可达20-30万元[68][69] 中美播客市场差异 - 美国用户规模更大,播客渗透率高源于汽车文化及对传统广告的免疫[3][14] - 美国用户通过播客建立信任后消费决策,中国用户更倾向获取干货内容[11][12] - 美国机构将播客作为品牌标配,包括VC、医院、上市公司等[19] 播客媒介特性 - 完播率达60-70%,显著高于短视频的即时划走率[29][30] - 具备异步传播特性,内容触达存在时间延迟[22] - 适合奢侈品等需要深度品牌故事讲述的广告主[23][24] - 用户筛选效应强,能沉淀高粘性铁杆粉丝[27][33] 内容创作与变现模式 - 内容形态包括干货型(保险知识)和情绪陪伴型(综艺话题)[40][79] - 有效变现路径:导流自有高客单价产品/服务或商务合作植入[65][66] - 深度种草场景优势,单品牌可占用3-4分钟讲述时长[67] - 头部创作者多来自纸媒/公众号背景,长文本能力是关键[52][60] 目标用户画像 - 典型受众为高收入、高学历的城市中产及大厂知识分子[71] - 用户特征包括理性消费、预算敏感、追求信息密度[71][72] - 与脱口秀受众高度重叠,需具备城市生活经验[9] 创作者适配性 - 适合文字工作者、不愿出镜者及能量密度较低的内容生产者[47][50] - 创作门槛较高,需具备信息整合或情绪曲线设计能力[85][83] - 团队协作可弥补个人表达短板,多人对话易产生火花[88]
吃流量饭的KOL,请把粉丝当人看
虎嗅APP· 2025-05-12 21:22
微信公众号商业模式演变 - 早期公众号内容传播依赖粉丝转发和社群分享,无算法推荐机制,粉丝价值较高且基于画像进行估值 [4][5] - 当前公众号分为流量型和服务型两种商业模式:流量型以广告变现为主(商单/软文/付费稿),服务型通过精准粉丝提供延伸服务(付费社群/课程/线下活动) [7][8][13] - 流量型账号追求高阅读量,内容偏向低门槛的民生、情感类话题,专业深度有限 [10][11] - 服务型账号曾尝试开发垂直领域App,但变现难度大,部分转向实体服务(如旅游团)或文创产品 [14][15][20][21] 自媒体行业变现路径差异 - 流量广告模式与延伸服务模式存在本质区别:前者依赖第三方广告主,后者销售自有服务或内容 [16][17] - 延伸服务类账号融资逻辑更清晰,但面临与传统行业(如旅行社)的竞争压力 [18][20] - 部分垂直领域账号选择"小而美"路线,放弃融资专注细分市场运营 [22] KOL商业伦理问题 - 部分KOL接广告时未履行产品甄别义务,损害粉丝信任后又推卸责任,引发行业声誉风险 [24][25][30] - 存在KOL既收取广告费又在私下否定合作产品,对广告商和粉丝双向失信的现象 [31][32] - 行业需建立职业化标准:广告投放应前置审核产品,维护粉丝权益与广告商利益的平衡 [26][27][29] 行业生态观察 - 早期自媒体通过微信群+微商变现,未形成规模化融资需求 [6] - 短视频时代延续流量逻辑,MCN机构仍以快速增粉为首要目标 [11] - 专业领域账号具备更高信任溢价,但滥用会导致用户流失(如财税课程推荐案例) [26][27]
腾讯广告视频号营销生态负责人卜玉清:内容创作需要懂用户、懂情绪、懂情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14:37
品牌营销新趋势 - 真正优质的内容创作需要技术驱动与用户情感理解相结合 [2][3] - 微信生态的社交传播机制独特,"爱心赞"功能能带来用户背书和裂变流量 [3] - 品牌更需符合自身调性的内容和故事,而非单纯依赖账号流量 [3] 内容生态与用户特征 - 微信用户群体能深度阅读长图文且对内容质量要求高 [3] - 优质生态基础使公众号业务保持对用户和创作者的双重价值 [3] - 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和品牌商被微信独特内容生态吸引,商单数量快速增长 [3] 有效营销策略 - 有效营销需结合行业特性与场景需求,如"520"节点聚焦情感连接而非电商促销 [6] - 腾讯广告通过资源整合为品牌推荐合适的内容创作者,并提供新品发布、节点事件等解决方案 [6] - 品牌核心需求是与目标人群匹配,而非单纯追求海量用户 [7] 人群资产运营 - 品牌可通过"如翼"工具对合作全链路进行效果分析 [7] - 人群资产分析是重点投入领域,识别并运营核心受众群体是关键 [7]
吃流量饭的KOL,请把粉丝当人看
虎嗅· 2025-05-12 08:11
自媒体商业模式分析 - 微信公众号是第一波自媒体红利 许多互联网项目和内容社区都从公众号起家[2] - 早期公众号内容传播依赖粉丝转发 没有算法推荐 传播难度较大[5][6] - 早期公众号粉丝价值较高 估值基于粉丝画像 包括年龄段、性别、地域等维度[7] 流量变现模式 - 流量变现主要通过接商单打广告 包括课程、产品推广和软文植入[12] - 流量模式追求高阅读量 采用标题党、追热点等手段 内容门槛较低[15][16][18] - 流量型账号通常没有融资需求 因为买量买粉丝没有实质意义[19] 服务延伸模式 - 服务延伸模式通过公众号积累精准粉丝 提供额外服务如付费群或线下活动[20][21] - 部分服务延伸项目尝试开发App 但变现仍依赖广告 会员收费模式难以实现[23][25] - 延伸服务账号更具投资价值 因为变现路径清晰 但实际竞争压力较大[30][33] 自媒体商业实践案例 - 非洲旅游公众号案例 虽然粉丝量大但融资困难 最终转型文创产品维持运营[32][35][36] - 知识星球属于典型的服务延伸模式 通过自有内容变现 与第三方广告有本质区别[26][27][28] 自媒体行业伦理问题 - 部分KOL在广告投放中缺乏产品甄别 损害粉丝信任[40][41][44] - 存在既接广告又暗示产品问题的矛盾行为 损害广告商和粉丝双方利益[54][55][57] - 行业应建立职业操守 广告投放需对粉丝负责 维护信任关系[58][59][60]
都2025年了,你为什么还在做公众号?
乱翻书· 2025-04-16 19:21
公众号现状与用户特征 - 公众号用户群体稳定在约1亿高质量用户 多为受过高等教育、愿意思考的群体 与其他平台用户形成差异化 [1][4] - 社交分享功能是核心优势 内容可通过朋友圈、群聊快速传播 形成话题讨论 对品牌公关传播极为有利 [1][4] - 算法推荐机制改革后 小号获得爆发式流量机会 例如3000粉丝小号单篇文章4小时内突破10万+阅读 单日涨粉3000人 [4] 内容分发机制变革 - 内容分发从纯订阅转向"订阅+推荐"混合模式 推荐流量占比50%被视为理想状态 平衡新老用户获取 [5] - 算法推荐使内容触达更精准 避免非目标用户流量浪费 例如电商类账号可突破老用户复购瓶颈 [5] - 大盘数据显示算法调整后整体流量增长 新账号获得更多曝光机会 2024年被微信内部视为"新元年" [4] 内容形态发展趋势 - 文字内容呈现两极分化:深度长文(如万字分析)与快速资讯(如时效性新闻) 需根据赛道选择合适形式 [1][6] - 传统媒体品类在公众号成功复现 如财经号对应《财经》杂志 军事号对应《世界军事》 地理类对标《国家地理》 [7] - 个人IP型账号持续成功 如六神磊磊、半佛仙人等 依赖独特表达能力和内容构思 [7][15] 商业化变现模式 - 主要收入来源为软文广告(含品牌广告)、电商和付费内容 其中广告仍占主导地位 [9][10] - "含甲率"成为关键指标 即在广告决策圈层(约2-3千人)中的影响力决定商单获取能力 [14][15] - 汽车行业保持高预算投入 如小米汽车通过公众号内容制造话题热度 科技圈公关传播效果显著 [11] 创作者核心竞争力 - AI时代下 构思能力成为核心壁垒 包括选题策划、问题提出和价值创造 而非单纯内容生产 [15] - 表达欲望与天赋是持续产出关键 头部创作者如六神磊磊、半佛仙人具备强烈表达冲动和独特视角 [17] - 封闭社交圈层提供护城河 在特定领域(如科技、投资圈)建立人脉网络可降低竞争强度 [17] 平台生态与运营策略 - 微信生态应整体看待 公众号+视频号+朋友圈+群聊形成协同效应 放大传播效果 [22] - 更新频率需匹配内容特性 非日更账号(如星球研究所月更8-10条)广告变现效率可能高于日更号 [17] - 精选评论机制保护创作者情绪价值 控制负面反馈对广告主的影响 [17] 媒介形式选择建议 - 视频转型需谨慎 教育、工具类内容仍适合文字载体 因用户需要反复查阅和快速分享 [8] - 播客面临广告主接受度瓶颈 信息获取效率低于图文 音频广告市场规模长期受限 [19][20] - 内容形式选择应基于品类特性 情感类内容天然适配视频 深度分析更适合图文 [8]
一份教你成为博主的说明书
虎嗅APP· 2025-03-06 18:23
核心观点 - 文章提供了一套从零开始打造垂直领域公众号博主的完整方法论 涵盖起号 人设塑造 内容策略 商业变现及长期发展路径 [4][8][28][68][97] - 方法论强调初期需通过八卦内容快速积累流量 中期转型人设博主提升调性 后期通过内容克制与品牌联动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 [19][25][31][80][84] - 整套方案承诺执行者一年内可达到月收入3万以上的腰部博主水平 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给出具体操作指南 [4][65][96] 起号策略 - 垂直领域选择需高度聚焦 优先选取自身擅长且感兴趣的细分赛道 避免多元化导致定位模糊 [14][15] - 初期内容以时效性强的行业八卦为主 强调高产快发 单篇创作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 [19][20][21] - 冷启动阶段需广泛加入至少100个相关社群 通过社交裂变实现原始粉丝积累 [17][22] - 该阶段预期6-7个月可积累6-7万粉丝 主要依靠按阅读量计价的低端广告变现 月收入约1万元 [25][26][27] 人设构建 - 需设计具有戏剧冲突的复合人设 如"学霸+夜店达人"等反差组合 增强记忆点 [34][39] - 人设需真实可验证 避免后期因虚构遭遇舆论风险 [38] - 转型期需淘汰初期八卦内容 转向11类标准化内容模板 包括行业批判 热点评议 意识流写作等 [42][52][53] - 内容策略实施半年后 粉丝量可达10-30万 进入腰部博主梯队并吸引品牌广告 [65][66] 商业变现 - 粉丝商业价值取决于内容调性 需通过视觉统一与内容克制塑造高级感 [77][80][83] - 主动通过内容植入"Q"品牌方 平均每10次尝试可促成1次合作 [91] - 定期发布行业观点类内容 提升在品牌公关圈的能见度 [93][94] - 建议收入达标后立即注册公司规范税务 避免财务风险 [107] 长期发展 - 规模突破后面临路径选择 可横向扩展为多平台大V或纵向深耕为垂直媒体 [99][100] - 媒体化转型能延长账号生命周期 通过去个人化构建文化符号价值 [100] - 需建立内容矩阵孵化子账号 分散运营风险并扩大商业边界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