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程序员的那些事
icon
搜索文档
离谱!一边裁员,一边60K*16薪招人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5-25 11:35
AI行业人才需求与转型趋势 - 传统技术岗位面临降薪淘汰压力,大厂以60K*16薪高薪招聘AI大模型人才,技术人核心竞争力重构迫在眉睫 [1] - AI应用落地环节对前后端开发/测试经验需求旺盛,RAG等技术可提升问答准确性 [1] - 垂直领域经验(如医保风控、电商客服)结合AI技术能精准定位模型落地痛点 [1] - 80%公司要求员工掌握AI工具提效技能,如Cursor编程工具 [1] - 大厂招聘转向AI大模型实战经验,仅会API调用难以通过面试 [1] AI技术转型窗口期优势 - 转型窗口期门槛低,简历达标(AI技术+项目经验)即可,年龄限制宽松 [1] - 技术背景(如开发/测试)可加速AI大模型落地环节上手速度 [1] - 业务与技术结合能力(如Transformer嫁接医保系统)成为关键差异化优势 [1] AI大模型培训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覆盖大模型原理、应用技术到项目实战,24小时免费通道限时开放 [2][9] - 2天直播包含RAG、Agent、Transformer架构原理及Fine-tuning技术,揭秘知乎直答底层逻辑 [3][13] - 金融行业"支小助"等热门项目拆解,提供复现实战机会,成果可写入简历 [11] - 课程已服务20000+学员,58期开班,部分学员实现高薪职业跃迁 [16] 培训附加价值与资源 - 行业大佬领路,分享商业化AI应用项目,打通技术+原理+实战能力 [4] - 提供大厂内推机会,简历直达面试官,完课赠案例集与商业白皮书 [6][7][17] - 限100名额,赠AI商业落地白皮书及大模型应用案例集 [9][11] AI技术应用场景与工具 - RAG适用于需频繁更新知识的场景,无需重新训练大模型 [16] - Agent是特定场景的AI解决方案(如智能客服),体现技术质变 [16] - Function Call通过集成外部工具增强大模型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16]
360 起诉索赔 500 万,被告程序员自称无盈利,诉讼成本一两百万,欲哭无泪…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5-24 22:26
搜索引擎行业竞争 - 已停止运营的聚合搜索引擎F搜被360起诉并索赔500万元 [1][3] - F搜主要通过调用谷歌和必应的搜索结果,运用自身算法整理并过滤垃圾站点 [3] - 2022年F搜因域名被暂停解析而停止运营 [3] 360的诉讼诉求 - 要求F搜停止访问、抓取、储存并使用360的图片搜索数据 [7] - 要求在F搜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显著位置刊登声明消除影响,持续30日 [7] - 要求连带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500万元 [7] - 要求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7] F搜开发者的回应 - 开发者称360的起诉毫无根据,搜索结果来自必应和谷歌的公开接口 [8][9] - F搜已于2022年停止运营,相关平台账号未实际开通,无法履行公开道歉要求 [10] - 应对诉讼需1-2年时间及100-200万元费用,F搜为非营利项目无力承担 [10] 网友评论 - 开发者确认F搜未通过广告或收费会员盈利 [11][12] - 部分网友质疑开发者隐瞒不利信息,也有网友建议积极应诉 [12] 事件后续发展 - F搜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及360诉求能否获法院支持尚待观察 [13]
估值 21 亿的 AI “一键购物”APP,竟是外包牛马手工操作?CEO 用 PPT 骗惨投资人,一旦定罪牢饭最高吃 40 年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5-24 11:49
" 这很刑啊 "系列有些时间没更新了,今天来一篇。 靠着这套"AI 万能"的话术,他前后从风投手里骗到了 4000 多万美元,甚至还登上了科技媒体的创业先锋榜 单。 2021 年 6 月,Nate 完成 A 轮融资 3800 万美元,估值达到 3.1 亿美元。 大家好,我是小程程 创业神话的起点:用 AI 一键购物的"魔法 APP" 2018 年,西班牙巴塞罗那的 35 岁创业者阿尔伯特·萨尼格搞了个大新闻:他推出了一款叫 Nate 的购物 APP,号称能用 AI 实现"一键剁手"买买买。 想象一下,你在电商网站看中一双鞋,打开 Nate 点一下"买",AI 就会自动帮你选尺码、填地址、付款,全程 不用手动操作。 这听起来比哆啦 A 梦的口袋还好用,瞬间吸引了一堆投资人。萨尼格在融资 PPT 里拍着胸脯保证:"我们的 AI 能全自动完成交易,人工干预?那是不存在的!" 为了把故事讲圆,他还搞了套"技术壁垒"的说辞:什么自研 AI 算法、数据科学家团队,把投资人听得一愣一 愣的。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要颠覆电商的"未来科技",其实是个连自动化率都敢标 0% 的惊天骗局。 人工外包的真相:菲律宾呼叫中心的"A ...
反转再反转!游戏史上最大收购案放行!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5-23 16:09
收购案进展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正式撤销针对微软69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的反垄断诉讼[1] - 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维持支持收购的裁决促使FTC终止诉讼[2] - 微软总裁称此为"全美玩家与政治理性的双重胜利"[2] 交易影响 - 收购使微软游戏业务规模跃居全球第三[2] - Xbox Game Pass游戏库突破5000款订阅用户激增60%至4000万年收入超60亿美元[2] - 整合动视暴雪30余个顶级IP[2] 监管妥协 - 微软承诺保持《使命召唤》登陆PS平台十年并向第三方开放云游戏授权[2] - 欧盟要求开放云游戏传输渠道英国设立独立监管委员会微软剥离部分云游戏版权[2] - FTC曾担忧《使命召唤》下架将导致索尼PS主机年销量减少300万台[2] 后续挑战 - 动视暴雪营收持续下滑工作室文化冲突引发人才流失[2] - FTC保留7月启动行政审判追溯权理论上仍可要求拆分合并企业[3]
大厂技术大神远程 3 年,凌晨 1 点到 6 点竟开会 77 次。同事一脸震惊,网友:身体还扛得住吗?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5-23 10:31
Brendan Gregg的远程工作经验总结 - 核心观点:Brendan Gregg分享过去3年为美国公司远程工作的经历,包括时差适应、工作效率管理及职业发展挑战,旨在澄清对远程工作的误解并提供实用建议 [5][6][16] 远程工作数据统计 - 过去3年参加77场凌晨1-6点的会议,平均每两周一次,累计清醒102小时 [6][7] - 病假天数从线下办公年均1.5天降至远程办公年均0.33天 [13] - 南北半球时差导致与美国西海岸工作时间重叠3-5小时,需在日历标注 [13] 工作安排与设备配置 - 凌晨会议后需7点继续工作,睡眠时间仅3小时(如2点开会后3:30睡6:30起) [9] - 家庭办公室配备Samson Meteor麦克风和Logitech BRIO摄像头以保障音视频质量 [9] - 曾尝试周二至周六工作制,周六早结束以协调家庭时间 [13] 关键建议 - 记录非工作时间会议数据以高效沟通(如引用"已开76场凌晨会议") [11] - 避免抱怨工作时长以防管理层反对远程模式 [11] - 每日记录工作成果并每周向经理汇报以保持动力 [12] - 主动澄清会议冲突原因,避免被误认为懈怠 [12] - 提前通知远程员工会议取消或录制安排 [12] 远程办公的挑战与案例 - 职业发展受限:机会倾向本地员工,远程者需培训同事但话语权弱 [15] - 成功案例:Linux开发、AI火焰图团队及线上协作出书证明远程可行性 [16] - 肠胃不适可能与频繁凌晨会议及咖啡摄入有关 [13] 行业对比与网友反馈 - 线下办公与远程差异取决于工作内容(如Netflix团队主要通过线上交流) [15] - 网友反馈:长期时差工作影响健康,建议调整会议时间或向上级反映 [18][19] - 部分远程工作者因社交缺失主动增加线下互动(如外出午餐) [20]
趣图:如果没有 FFmpeg,P 站油管网飞 Tiktok 等要歇菜了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5-22 22:31
FFmpeg行业影响力 - FFmpeg在视频处理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若突然消失将导致全球主流视频平台如Por*Hub 油管 网飞 INS Tiktok等服务瘫痪[3] 技术品牌形象 - FFmpeg以"简单+霸气"的技术定位在行业中形成独特品牌认知[1] 用户互动 - 官方通过转发趣味推文方式增强社区互动 凸显技术影响力与娱乐化传播结合[3] - 历史内容采用图片跳转形式提高用户粘性[5]
2 人 vs 50 人债务!快≠好!拜托,别拿“氛围编程”当烂代码的借口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5-22 22:12
AI辅助编程的核心观点 - AI辅助编程降低了新手程序员和非程序员的门槛,激发创造力,使更多人能够用定制软件解决问题[2] - AI生成的代码质量参差不齐,不加审查可能导致技术债务增加,使软件脆弱且维护成本高昂[3] - AI辅助编程需要人类监督和工程智慧的结合,以确保代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8][10] - 资深开发者比初级开发者更能从AI编码工具中获益,因为他们有能力引导AI并修正错误[8] AI辅助编程的优势 - 快速生成代码,加速开发流程,特别是在明确的任务和样板代码中[15] - 适用于快速原型设计、一次性脚本、内部工具和学习探索等场景[24] - 能够处理结构化、样板繁重的任务,如创建相似数据类或实现CRUD层[24] AI辅助编程的挑战 - AI生成的代码可能缺乏错误处理、性能优化和安全性,导致"纸牌屋代码"现象[3] - 可维护性问题:AI生成的模块可能晦涩难懂,未来修改困难[4] - 安全性风险:AI可能生成存在漏洞的代码,如SQL注入或不安全的错误处理[4] - AI不会自动调整设计或发现假设错误,需要人类介入纠正[4] 高质量AI辅助编程的规则 - 永远审查AI生成的代码,将其视为初级开发者的代码进行逐行检查[13] - 制定并遵循编码标准,确保AI代码重构后符合团队要求[14] - 用AI加速明确任务,而非代替思考,避免让AI做重大架构决策[15] - 测试AI生成的代码,包括关键路径和边界情况,避免依赖AI生成的测试[16] - 迭代优化AI的输出,通过提示修正或手动调整改进代码质量[17] - 知道何时不使用AI,特别是在关键安全模块或需要深度设计的场景[18] - 记录并分享AI生成代码的知识,确保代码文档化和团队透明度[20] AI辅助编程的适用场景与短板 - 优秀用例:快速原型设计、一次性脚本、内部工具、学习探索和样板繁重任务[24] - 不理想用例:企业级软件、复杂系统、关键算法、高可解释性场景和长期可维护性代码[24] - AI辅助编程是强大的加速器,但并非万能解决方案,需要人类监督和工程纪律[23][25] 行业启示 - 没有质量的速度毫无意义,快速发布漏洞百出的代码是虚假胜利[25] - 技术主管应树立AI是需负责任使用的工具的风气,鼓励尝试但保护代码库[25] - 软件工程的核心仍是解决用户问题、创建可靠系统和持续学习,AI是手段而非目的[26] - AI辅助编程需要平衡速度与质量,找到AI承担重活、人类确保稳固的甜蜜点[25][26]
猿辅导疯了么?同一文章反复投诉 4 次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5-21 23:38
5 月 20 日下午,突然收到 4 条投诉(撤销了 1 条)。 打开一看,3 条投诉的对象竟然都是同一篇文章 。 投诉理由如下截图: 《 悲剧!猿辅导员工猝死在公司,前员工痛揭:单日加班 6 小时,连吃饭上厕所都要报备 》 这篇文章 根本没讨论"猝死员工信息"。 所谓的"恶意翻炒大量针对猿辅导虚假的旧闻旧事",又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那是引用了 2023 年 的媒体报道。 所以投诉理由和逻辑都是 乱七八糟的。 投诉时间 14:09 和 14:10,撤销时间 15:59 ,惊人的一致。 他们就是 拿着同一个模板在批量投诉。 而且还不走心,同一篇文章,反复投诉高达 4 次。 吾从未见过有如此刷 KPI 之人 好在微信平台审核后都给驳回了。 推荐重温: 《 某辅导加班有多离谱?员工:"小缅北" 可不是白叫的!真实工作体验大曝光 》 《 猿辅导回应员工猝死:当天并没安排加班。网友:自愿加班? 》 对了,我们另外一个公号也转发了那篇文章,也被他们投诉 2 次,撤销 1 次。 ...
突发意外!员工欲冲上台打断微软 CEO 演讲,怒喊惊人口号!现场视频疯传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5-21 13:38
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 - 2025年Build开发者大会核心亮点包括AI Agent成为核心产品 GitHub Copilot升级 Windows推出AI Foundry Microsoft 365新增Copilot Tuning功能 [1] - 大会发布Azure AI Foundry等平台工具 推出NL Web协议 并开源VS Code Copilot扩展及WSL [1] 员工抗议事件 - 固件工程师Joe Lopez在CEO演讲时高喊"解放巴勒斯坦" 要求公司对与以色列政府合作负责 随后被保安带走并向数千员工发送抗议邮件 [2] - 抗议由组织"No Azure for Apartheid"策划 该组织由现任及前任员工组成 指控公司云和AI服务支持以色列种族隔离 [2] - 微软回应称未发现Azure和AI技术伤害加沙人民的证据 [3] 50周年庆典抗议 - 4月4日50周年活动期间 两名女员工分别打断AI CEO演讲和创始人小组讨论 高呼"手上沾满鲜血"及要求切断与以色列关系 [5][6][9] - 公司认定抗议行为属故意扰乱 涉事员工未道歉且被解雇 [7][8] 关联事件 - 抗议员工Ibtihal Aboussad指控公司压制异议员工 并附上请愿链接 [9] - 另一抗议者Vaniya Agrawal直接指责创始人及高管"应感到羞耻" [9]
突发!微软半夜宣布 VS Code 变成开源 AI 编辑器。网友:太晚了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5-20 12:06
AI编程工具市场现状 - AI编程工具热度持续上升,Cursor和Trae等基于VS Code的工具受到关注 [1] - Cursor表现突出,2023年1月上线至2024年1月已积累36万付费用户,年化经常性收入突破3亿美元 [1] - VS Code宣布将转型为「开源AI编辑器」,计划进行重大更新 [1] VS Code的战略转型 - VS Code作为GitHub顶级开源项目,凭借开放性和社区协作优势积累大量用户 [3] - 公司决定将AI功能作为核心,坚持「开放、协作、社区驱动」的传统发展路径 [3] - 具体措施包括:开源GitHub Copilot Chat扩展代码(MIT许可证)、整合AI组件至核心、开放提示测试基础设施 [4] VS Code选择开源的五大动因 - 大语言模型技术趋同,独家提示策略失去竞争优势 [5] - AI交互设计已成行业标准,开源UI元素可加速社区优化 [5] - 现有开源AI工具生态存在调试困难,源码开放将降低扩展开发门槛 [5] - 数据隐私敏感性增强,开源可提升透明度获取用户信任 [5] - 开源社区能更有效应对AI工具面临的安全威胁 [5] 行业竞争与用户反馈 - 部分用户认为VS Code的AI转型是对Cursor等竞品的直接回应 [5] - 社区意见分化:有开发者赞赏其开放策略符合现代开发精神,也有用户认为转型时机已晚 [5][6] - 存在小众需求:部分用户提议fork版本去除AI功能,回归纯粹代码编辑器定位 [6] 产品发展路线图 - 短期计划:未来几周内完成Copilot Chat代码开源与核心功能整合 [4] - 长期目标:在性能、扩展性和界面美观度保持优势的同时深化AI能力 [4] - 采用透明化运营:公开迭代计划、持续更新FAQ并积极收集社区反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