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圈
icon
搜索文档
四大家族格局松动?中国机器人企业谁能成为下一个“顶流”
机器人圈· 2025-06-04 18:09
前不久,ABB 正式宣布计划将其机器人业务单元进行100%分拆,并目标于2026年第二季度作为一家独立公司上市交易。 市场随后传出ABB亦在考虑出售该业务的可能性,估值在35亿至50亿美元之间。这一传闻为ABB机器人业务的未来增添了 诸多不确定性。 ABB的这一战略调整并非偶然。从ABB集团整体的财务表现来看,2024年,在电气事业部增长的驱动下,ABB在销售收 入、毛利率、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及利润率方面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为59.68亿美元,同比增加 10%,利润率为18.1%。 相比之下,机器人业务的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仅为12.1%。ABB机器人业务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美元,占集团总收 入的7%,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EBITDA)为3.29亿美元,同比下滑39%。 机器人业务订单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的投资减少,而物流和一般工业领域的增长势头良好。 根据ABB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增长13%,达到15.9亿美元。但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事 业部的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同比下降35%,虽然订单额回升了14%,但收入下降14%。 这些数据也非常 ...
中国擦窗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10亿元 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43.3%
机器人圈· 2025-06-04 18:09
擦窗机器人市场增长 - 2024年中国家用擦窗机器人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0亿元 同比增长35 7% [1] - 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规模达4 3亿元 同比增长43 3% [1] - 城市化加速推动高层建筑普及 传统人工擦窗面临高空作业风险高、效率低等痛点 [1] - 消费者对居住环境品质要求提升 擦窗机器人从"科技概念"转变为实用智能清洁设备 [1] 技术革新驱动市场突破 - 传感器、算法、吸附技术趋于成熟 现代产品具备智能规划路线、自动检测窗框、强吸力防掉落等功能 [3] - 科沃斯窗宝W2PRO搭载WIN-SLAM4 0算法 拥有7种清洁模式 行走速度达14厘米每秒 [3] - 商用领域凌度智能高空幕墙清洁机器人配备9升水箱 内置水循环系统 100米高建筑用水量比例达20:1 [3] 低价竞争引发行业隐忧 - 新玩家涌入导致价格战 代工厂平台产品价格区间从两三百元到上千元 [4] - 部分厂商以低价换取市场份额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劣质产品扰乱市场秩序 [4] - 消费者试错成本低 体验不佳易对整个品类形成负面印象 [4] - 行业亟需建立统一严格标准 规范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指标 [4]
没有腿,还能跳3米高的软体机器人
机器人圈· 2025-06-04 18:09
研究团队于 4 月 23 日在《 Science Robotics 》期刊上发表了相关论文,指出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能在不同 地形、高度及方向灵活跳跃的机器人。 线虫身体的细度甚至比人的头发还要纤细, 并且没有腿。 它们 跳跃的 高度 是其自身长度的 20 倍, 这相当于 人类 平躺在地,却能一跃跳上三层楼高的建筑 。 美国 佐治亚理工学院工程师从一种比人类发丝更细、能跳跃弯曲的寄生虫 —— 线虫的 运动机制 中获得灵感,成 功开发出一种可前后跳跃的软体机器人。该机器人长 12.7 厘米 , 由内置碳纤维脊柱的硅胶杆构成,虽无腿部结 构,却能跃升至 3 米高。 对此,研究人员总结到: 线虫的跳跃过程可分环形结构的形成、扭结结构的形成以及环形结构的展开三个关键阶 段。 在环形结构形成阶段 ,线虫通过主动调节其身体的长宽比,在腹部形成液态连接的 α 形环结构。此结构为 后续能量的存储提供了基础。 在扭结结构形成阶段 ,随着环形结构的进一步压缩,其压缩侧的曲率超过临界值, 进而形成扭结结构。此过程中,线虫的身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为能量的快速释放创造了条件。 在环形结构展开 阶段 ,扭结迅速打开,释放出储存的弹性势能 ...
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问题征集
机器人圈· 2025-06-04 18:09
具身智能作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技术路径,受到全球广泛关注,目前正处于技术突破性爆发、商业化落地 前期的关键阶段。核心零部件作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技术根基,其发展水平决定机器人性能与应用前景。为全面 梳理产业发展痛点,凝聚行业智慧,现面向全社会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问题征集活动,为突破技 术瓶颈、完善产业链条、加速产业升级提供方向指引与决策依据。 文章来源: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 | 如需咨询 商务合作、 宣传推广、 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 | | --- | | END |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亮点 |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谁领风骚看榜单 | |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看点:喜忧参半,洗牌加剧 | | 孙立宁院士: 微纳感知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 |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与进展 | | 董凯处长: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趋势研判 | | 仿生机器人技术新突破:向松鼠学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 | | 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越疆科技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 |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 ...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即将启幕:顶级专家报告曝光
机器人圈· 2025-06-03 17:58
威尔泰克焊接工艺解决方案 - 核心观点:威尔泰克开发的高速MAG焊机针对中厚板焊接需求,实现窄坡口、大干伸长高效焊接,适配缆式/螺旋焊丝提升熔敷速度、熔深并降低热输入,显著减少焊道层数和填充量,降本增效同时减少碳排放 [4] - 技术亮点: - 高熔覆速度焊接功能,节省焊接时间30%以上 [4] - 新型焊丝材料应用使熔深增加20%,热输入降低15% [4] - 国产化替代战略提升威尔泰克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占有率 [3] 思创激光焊接机器人装备 - 核心观点:模块化设计实现"三易"(集成/交付/维护)优势,双摆枪头与推拉送丝系统提升工艺稳定性,高功率单模激光(误差<2%)支持0.35-6mm熔深连续生产 [8] - 应用特征: - 标准化接口兼容负载≥6KG的工业/协作机器人 [8] - 专家工艺数据库使焊接良品率提升至行业TOP水平 [8] - 已形成汽车/军工/钣金等领域标杆案例,降低客户综合运维成本25% [8][9] 智流形云边端焊接解决方案 - 核心观点:基于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开发免示教焊接系统,结合线激光/结构光传感器实现轨迹自动生成与自适应控制,适用于建筑钢结构/船舶等非结构化场景 [15] - 技术突破: - 分布式部署工业智能机器人系统完成大型中厚板全自动焊接 [15] - 拥有6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 [13] -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技术奖项 [14] 锋元新能源电池托盘焊接产线 - 核心观点:整合焊接/打磨/涂胶等离散工艺环节,提供新能源电池托盘一站式交钥匙工程,响应汽车产业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制造需求 [18] -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市场空间年增35% [18] - 工艺融合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全链条创新 [18] 机器人行业动态 - 市场表现: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显示行业分化加剧 [22] - 越疆科技港股市值实现300%增长 [22] - 技术前沿: - 人形机器人领域价格战爆发,量产成本下降40% [22] - 微纳感知技术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22] - 仿生机器人突破复杂地形移动技术瓶颈 [22]
预告|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抢先看!
机器人圈· 2025-06-03 17:58
在此背景下,在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 能车与机器人专委会 支持下,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 联合多家知名研究院所和知名学术期刊将于 2025年7月下 旬 在 齐齐哈尔市 举办"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 ",大会将围绕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 术、产业化路径与标准化建设和跨学科融合等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构 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助力国家"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与会交流! 会 议 背 景 近年来,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融合突破,正在重塑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图景。人工智能的持续演 进,特别是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的成熟,使得机器人具备了更强的环境感知、决策推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而具 身智能的兴起,则进一步强调了智能体在物理世界中通过感知与行动实现认知的重要性,为人机交互与自主行为设计 提供了全新思路;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作为集感知、运动、交互、认知于一体的高复杂度系统,正成为各国科技竞 争的战略制高点。 会议主题: 具身智能与多模态交互技术的 ...
预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近期相关活动预告
机器人圈· 2025-06-03 17:58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3年年初,工业和 信息化部联合十六大部委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 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 强。1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 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 各项政策加持,热度非凡,行业活动也层出不穷,小编通过网络搜集整理了 未来两周国内外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 域行业活动活动榜单 ,供大家参考。 2025.06.03-06.15 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活动预告 1 第一届全国人工智能生物学大会 时间: 2025.06.05-06.07 地点: 杭州市青山湖美爵酒店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信息学学会(筹)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膜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 室、清华大学膜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膜结构及人工智能生物学分室 2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大会 时间: 2025.06.06 ...
再破圈!央视端午晚会新松大负载机器人“执手”专业舞者柔美共舞,人机“无间”交互演绎未来美学
机器人圈· 2025-06-03 17:58
央视端午晚会新松机器人表演 - 新松大负载机器人与专业舞者在央视2025端午特别节目中完成柔美共舞,负载高达270kg的机器人展现出精准动作规划和柔顺轨迹运行[1][2][5] - 机器人SR270A-270/2.70采用高性能设计,运行速度提升,防护等级达IP54以上,搭载丰富软件工艺包[15] - 该机器人4月24日发布后已获多笔订单,应用于汽车制造点焊、涂胶等环节及飞机发动机叶片涂装等场景[16] 新松机器人技术突破 - 通过算法优化实现"刚柔兼备",在高负载工况下保持稳定,同时使连续轨迹过渡更加丝滑平顺[15] - 在晚会表演中展现出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惊艳的人机交互模式,完成多套舞蹈动作流畅切换[5][6][16] - 具身智能技术赋予机器人更全面环境感知和任务执行能力,实现"耳、脑、眼、手"高效协同[20] 公司战略布局 - 新松具身智能研究院成立,聚焦AI大模型、多模态感知等关键技术,打造通用型智能机器人平台[22][23] - 已为全球4000余家客户提供15000余个项目案例,筛选具规模化应用价值的场景推进产业化[17] - 根据应用场景灵活选择机器人物理形态,包括移动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各类智能机器人[2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未来产业重点方向[16] - AI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正重构经济增长核心动力,机器人产业加速向智能化演进[16][20] - 公司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网络,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化[23]
具身智能何时能落地?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人形机器人目前存在两个短板
机器人圈· 2025-06-03 17:58
随着OpenAI、Deepseek等大模型的爆火,人工智能时代呼啸而来。一个接踵而至的问题是:虚拟AI的智能程度, 何时能复刻到具身智能特别是人形机器人上? 5月25日下午在杭州举办的"具身智能·智启未来"上市公司产业与资本对接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表示:人 形机器人目前有最大的两个短板,一是耗电快,需要经常更换电池;二是小腿大腿协调性差,需要人拉着绳子跑 才能不摔跤。 场景化是AI 落地的核心 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徐晨也表示,长期来看,芯片和能源是发展人形机器人最关键的问 题,算力争夺和能源分配在长线看来至关重要。 据悉,此次论坛由东莞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与浙江浙银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 业技术研究院、杭州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协办,会议还同步举行了浙银汇金"AI+机器人"生态伙伴战略合作协议的 签约仪式和东莞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的签约仪式。 那么,具身智能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未来又会向何处发展呢? 人形机器人完全落地尚待努力 事实上,早在1973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就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全尺寸人形智能机器人WABOT-1。但 直至今日,人形机 ...
全国六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最新发展情况一览
机器人圈· 2025-05-30 19:30
全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展概况 - 2023年底起全国掀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热潮,北京、上海、浙江、四川、广东、安徽等地率先布局,推动战略新兴领域发展[1]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2023年11月成立中国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2024年10月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中心,由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科技等企业联合组建[2] - 研发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拟人奔跑机器人"天工"系列,实测奔跑速度12公里/小时,开放结构设计文档等关键资料供二次开发,已有上百家机构参与[2] - 推出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整合AI大模型任务规划与数据驱动技能执行,提升复杂环境自主决策能力[4] - 联合北京大学发布数据集"RoboMIND",累计下载超1.5万次,应用于清华、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国内外机构[5] 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2023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2024年5月获国家地方共建授牌[6] - 发布国内首款全尺寸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青龙",身高185cm,峰值扭矩400N·m,算力400TOPs,支持多模态交互[8] - 开发"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基于Unity RL框架实现从仿真到硬件部署全流程自动化[10] - 联合复旦研发7B龙跃大模型MindLoongGPT,支持多模态输入生成连贯动作[11]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2024年4月成立中西部首个人形机器人研发机构[12] - 推出全球第三的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贡嘎一号",自重25公斤,负载5.5公斤[13] - 发布中国首个视觉扩散架构任务生成模型R-DDPRM,提升任务执行效率并降低算力成本[15] - 实现全国首个自主跨空间任务规划系统,基于3DSGs技术实现长视野推理[16] 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 2024年4月启动,聚焦医疗、电力、制造等领域,整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资源构建产业集群[17] 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 - 由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联合中科大、科大讯飞等13家单位建设[18] - 研发"启江"系列人形机器人,二代产品身高1.8米,38个自由度,提升非结构化环境运动能力[18]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由宁波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共建,重点研发智能感控技术与整机系统[20] - "领航者2号"机器人AI算力达275TOPs,最快速度6km/h,已进入联想、吉利工厂实训[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