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圈
icon
搜索文档
再破圈!央视端午晚会新松大负载机器人“执手”专业舞者柔美共舞,人机“无间”交互演绎未来美学
机器人圈· 2025-06-03 17:58
央视端午晚会新松机器人表演 - 新松大负载机器人与专业舞者在央视2025端午特别节目中完成柔美共舞,负载高达270kg的机器人展现出精准动作规划和柔顺轨迹运行[1][2][5] - 机器人SR270A-270/2.70采用高性能设计,运行速度提升,防护等级达IP54以上,搭载丰富软件工艺包[15] - 该机器人4月24日发布后已获多笔订单,应用于汽车制造点焊、涂胶等环节及飞机发动机叶片涂装等场景[16] 新松机器人技术突破 - 通过算法优化实现"刚柔兼备",在高负载工况下保持稳定,同时使连续轨迹过渡更加丝滑平顺[15] - 在晚会表演中展现出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惊艳的人机交互模式,完成多套舞蹈动作流畅切换[5][6][16] - 具身智能技术赋予机器人更全面环境感知和任务执行能力,实现"耳、脑、眼、手"高效协同[20] 公司战略布局 - 新松具身智能研究院成立,聚焦AI大模型、多模态感知等关键技术,打造通用型智能机器人平台[22][23] - 已为全球4000余家客户提供15000余个项目案例,筛选具规模化应用价值的场景推进产业化[17] - 根据应用场景灵活选择机器人物理形态,包括移动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各类智能机器人[2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未来产业重点方向[16] - AI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正重构经济增长核心动力,机器人产业加速向智能化演进[16][20] - 公司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网络,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化[23]
具身智能何时能落地?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人形机器人目前存在两个短板
机器人圈· 2025-06-03 17:58
随着OpenAI、Deepseek等大模型的爆火,人工智能时代呼啸而来。一个接踵而至的问题是:虚拟AI的智能程度, 何时能复刻到具身智能特别是人形机器人上? 5月25日下午在杭州举办的"具身智能·智启未来"上市公司产业与资本对接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表示:人 形机器人目前有最大的两个短板,一是耗电快,需要经常更换电池;二是小腿大腿协调性差,需要人拉着绳子跑 才能不摔跤。 场景化是AI 落地的核心 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徐晨也表示,长期来看,芯片和能源是发展人形机器人最关键的问 题,算力争夺和能源分配在长线看来至关重要。 据悉,此次论坛由东莞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与浙江浙银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 业技术研究院、杭州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协办,会议还同步举行了浙银汇金"AI+机器人"生态伙伴战略合作协议的 签约仪式和东莞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的签约仪式。 那么,具身智能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未来又会向何处发展呢? 人形机器人完全落地尚待努力 事实上,早在1973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就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全尺寸人形智能机器人WABOT-1。但 直至今日,人形机 ...
全国六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最新发展情况一览
机器人圈· 2025-05-30 19:30
全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展概况 - 2023年底起全国掀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热潮,北京、上海、浙江、四川、广东、安徽等地率先布局,推动战略新兴领域发展[1]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2023年11月成立中国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2024年10月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中心,由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科技等企业联合组建[2] - 研发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拟人奔跑机器人"天工"系列,实测奔跑速度12公里/小时,开放结构设计文档等关键资料供二次开发,已有上百家机构参与[2] - 推出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整合AI大模型任务规划与数据驱动技能执行,提升复杂环境自主决策能力[4] - 联合北京大学发布数据集"RoboMIND",累计下载超1.5万次,应用于清华、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国内外机构[5] 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2023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2024年5月获国家地方共建授牌[6] - 发布国内首款全尺寸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青龙",身高185cm,峰值扭矩400N·m,算力400TOPs,支持多模态交互[8] - 开发"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基于Unity RL框架实现从仿真到硬件部署全流程自动化[10] - 联合复旦研发7B龙跃大模型MindLoongGPT,支持多模态输入生成连贯动作[11]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2024年4月成立中西部首个人形机器人研发机构[12] - 推出全球第三的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贡嘎一号",自重25公斤,负载5.5公斤[13] - 发布中国首个视觉扩散架构任务生成模型R-DDPRM,提升任务执行效率并降低算力成本[15] - 实现全国首个自主跨空间任务规划系统,基于3DSGs技术实现长视野推理[16] 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 2024年4月启动,聚焦医疗、电力、制造等领域,整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资源构建产业集群[17] 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 - 由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联合中科大、科大讯飞等13家单位建设[18] - 研发"启江"系列人形机器人,二代产品身高1.8米,38个自由度,提升非结构化环境运动能力[18]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由宁波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共建,重点研发智能感控技术与整机系统[20] - "领航者2号"机器人AI算力达275TOPs,最快速度6km/h,已进入联想、吉利工厂实训[21]
突破行业标杆!埃夫特ER300系列机器人荣获MTBF 120000小时认证,重新定义可靠性
机器人圈· 2025-05-30 19:30
以下文章来源于埃夫特机器人 ,作者埃夫特机器人 埃夫特机器人 . 股票代码:688165。通过此平台发布埃夫特机器人热点新闻、活动信息、经典应用案例及新产品信息。携手合作伙 伴,智造智能机器人,解放人类生产力。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可靠性和自主化能力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作为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 埃夫特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通过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国产机器人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近日,埃夫特ER300系列大负载机器人凭借卓越的性能表现,成功通过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120000小时认证, 标志着埃夫特机器人在稳定性、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 不动如山 其疾如风 末端最大速度3m/s,配合埃夫特TOPP轨迹规划算法,使机器人运行过程中达到更好的加减速性能,助力机器人综合节拍提升。 其徐如林 重复定位精度达到 ±0.05mm,采用齿隙自补偿功能的齿轮传动方案,有效克服机器人长期运行中因齿轮磨损而导致的精度下降难 题,确保ER300系列长期、可靠的高性能表现,助力客户实现高质量生产。 攻掠如火 通过采用多目标优化,全面切均衡地提升ER300整体性能,具有良 ...
荣耀官宣入局机器人产业!
机器人圈· 2025-05-30 19:30
早在2024年底,在时任CEO赵明治下,荣耀旗下就已密集注册多家新公司,经营范围就包括智能机器人销售、智 能无人飞行器销售等。自2024年12月19日起,荣耀全资子公司深圳星耀终端有限公司就开始密集进行对外投资, 在太原、成都、南京星耀终端有限公司、昆明等地设立子公司,迄今共新开25家新公司,经营范围均包含可穿戴 智能设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飞行器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 3 月 2 日 发布的 " 阿尔法战略 " 中, 荣耀表示 将在未来五年内投入 100 亿美元,构建 全球 AI 终端生态体系,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 长远来看, 荣耀在智能手机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人工智能、硬件集成、软件开发等技术经验。进入机器人领域 后,能够将这些技术与机器人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 以实现更快落地应用。 5月28日晚,荣耀CEO李健迎来国内发布会首秀。在发布会上,李健确认该公司进军机器人业务。并分享了公司 员工与机器人研发的故事,通过视频展示了员工与一款机器人跑步的情况。这款机器人跑步速度达到4m/s,打破 之前机器人行业纪 录。 事实上,在这场发布会之前,荣耀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已见端倪。 今年1 ...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即将启幕:顶级专家报告曝光
机器人圈· 2025-05-29 20:21
专题报告-中厚板焊接技术工艺与装备的研究 - 报告专家为欧地希机电(上海)有限公司焊接机销售部部长张世见,长期从事日本DAIHEN集团全系焊接机在中国的销售与管理工作,致力于推广DAIHEN先进焊接技术[1][2] - 报告从解决企业焊接效率痛点出发,重点介绍OTC最新开发的多功能焊接设备[4] - 新设备具备大熔深D-Arc功能,可保证厚板根部熔透性并省去清根工序[4] - 设备脉冲高熔敷量SHP功能将实用脉冲电流扩展到550A以上,熔敷量达16kg/h[4] - 直流高熔敷量SHT功能将实用电流范围扩展到600A以上,熔敷量高达18kg/h[4] - 该设备单丝焊可实现超过双丝焊的熔敷量和效率,具有广泛应用前景[4] 机器人行业动态 - 2024年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显示75家企业业绩亮点[5] - 2023年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年报显示行业洗牌加剧[5]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结合带来新机遇[5]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和价格战现象[5] - 越疆科技在港股机器人赛道表现突出,市值翻三倍[5] - 清华大学赵明国团队加速复现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动作[5] - Uber Eats将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送货服务[5]
关于举办“2025机器人与公共安全创新发展论坛”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5-29 20:21
2025机器人与公共安全创新发展论坛 - 会议聚焦机器人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潜力,包括智能感知、自主决策和高效执行能力,旨在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社会治安维护的水平 [1] - 论坛主题为"具身智能 赋能安全",将于2025年7月4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举办,覆盖政策、技术、场景和生态全链条 [1] - 会议突出三大方向:应用导向、技术赋能和生态共建,强调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 [1] 主要议题与特色 - 推动技术创新:汇聚行业专家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加速技术研发和应用 [3] - 搭建产业合作桥梁:解读工信部/科技部机器人产业政策,分享机器人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案例(如机器狗、人形机器人等) [4] - 构建产业链联系:促进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合作,解决技术难题和市场挑战 [5] - 促进跨界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等领域的结合,创造多元化应用场景 [5] 行业动态与趋势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显示行业竞争加剧,55家公司在2023年业绩喜忧参半 [7] - 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量产爆发,价格战激烈,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7] - 2024年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结合带来新机遇 [7] - 越疆科技在港股市场表现突出,市值翻三倍,领跑机器人赛道 [7] 技术进展与创新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新突破,借鉴松鼠跨越复杂地形的能力 [7] - 清华大学团队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强调创新信心 [7] - 微纳感知技术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 [7] - 人形机器人研发面临具身智能发展的挑战与进展 [7] 国际动态与应用 - Uber Eats将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送货服务,探索配送自动化 [9] - 国际机器人技术进展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等创新 [9] - 折纸制造cm级四足机器人和新型昆虫级变形机器人问世 [9] - 五眼联盟推动AI合作法案,关注AI应用和机器人路径规划 [9]
注册开启,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星城长沙与您相会!
机器人圈· 2025-05-29 20:21
会议介绍 - 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CCRS2025)将于2025年8月1日-3日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主题为"人机共融,智向未来",预计参会人数3000人以上 [2] - 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等8家学术机构联合主办,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等5家国家级实验室/研究中心承办 [2] - 大会设置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六大主题论坛,邀请200余位院士及专家通过主旨报告等形式交流前沿技术 [2] 组织架构 - 大会主席团由湖南大学王耀南院士等4位院士领衔,学术委员会主席包括湖南大学段献忠教授等5位学界权威 [3] - 组织委员会主席由湖南大学张辉教授等5位专家担任,涵盖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机构代表 [3] 注册缴费 - 非学生代表早鸟注册费2300元(6月30日前),学生代表早鸟价1300元,现场注册费用最高达3000元/2000元 [4] - 支持微信支付和银行转账两种缴费方式,银行转账需备注"CCRS2025+姓名"并上传付款凭证 [5][6] 行业动态 - 2024年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显示75家企业表现分化,越疆科技港股上市后市值翻三倍 [9][10]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趋势,价格战加剧,同时面临技术突破与产业化阻力的双重挑战 [9][10] - 清华大学团队加速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技术,浙江大学熊蓉教授提出具身智能发展面临新挑战 [10]
上海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成功举行
机器人圈· 2025-05-29 20:21
行业盛会概况 -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会汇聚200余家人形机器人及产业链企业、5000余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采用"峰会+大赛+展览"三位一体新模式[1] - 活动由上海市经信委、浦东新区政府指导,国地中心、张江集团主办,联合10余家高校及机构支持,聚焦技术落地与生态构建[1] 政策与产业布局 - 浦东新区发布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十六条,覆盖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场景示范等六大层面,目标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2] - 浦东已集聚智元、傅利叶等50余家产业链企业,将开放超大城市场景加速具身智能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2] 技术标准与赛事创新 - 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设置5大赛道、28个高难度场景,吸引60余支顶尖团队参赛,覆盖工业、家庭、全地形等真实场景验证技术能力[6][7] - 国地中心联合五省创新中心启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标准互认计划,首次建立统一标准规范,涵盖智能化分级、训练场建设指南等四大方向[4] 生态合作与资本投入 - 具身智能数据联盟与"格物-致知"联合开发平台成立,汇聚智元、华为云等十余家企业和高校,推动技术标准统一与垂类场景数据共享[8] - 上海具身智能产业基金签约落地,聚焦智能本体与核心部件领域,张江机器人谷已集聚90余家企业并形成平台引领效应[10][11] 技术成果展示 - 大赛展示傅利叶N1开源人形机器人行走与大模型交互、智元远征A2实时双语交互等前沿技术,优秀团队将直通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6] - 80余家企业参展覆盖3000平方米,展出异构训练场、启元大模型等成果,核心零部件向模块化、轻量化方向突破[10][11] 长三角协同发展 - 活动联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场景落地驱动产业,张江作为核心承载区加速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进程[12]
【前沿科技】全球首款防核辐射机器人卫士:解密守护核设施的黑科技
机器人圈· 2025-05-28 18:37
核能安全领域突破性技术 - 美国Bounce Imaging公司推出全球首款专为核设施设计的抗核辐射监视机器人Recce360,已通过Dash 12环境测试标准认证 [3] - Recce360是唯一获得核资产保护操作认证的战术摄像机系统,将提升核设施储存设施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 [3] 核设施安全需求背景 - 核武器储存库、导弹发射井等场所需防范物理入侵和电子信号泄露,传统检测设备存在电磁漏洞风险 [4] - 2022年某核基地机密评估报告显示现有防护系统存在217处电磁漏洞 [4] Recce360核心技术 - 采用安全装甲光纤线缆实现无电磁辐射的实时视觉情报传输,配备金属屏蔽罩和铜屏蔽光学镜头防止电磁辐射外泄 [7] - 具备抗核辐射技术,可在核爆炸后保持功能,并具有高度隐蔽性和机动性 [7] - 配套热成像探测器强化周界安全,适用于高强度作战快速部署 [7] 多场景应用 - 主要用于保护核存储设施等关键基础设施 [8] - 适用于政府保密设施、加固型掩体及工业厂房监控等需要严格信号管控的场所 [9] - 提供360度态势感知,在无光环境或密闭空间中高效运作 [10]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全球核电站数量突破440座(国际原子能机构2024数据),量子计算机带来新型破解威胁,Recce360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10] - 下一代产品将整合AI识别系统,自动分析设备异常,预计2025年实现量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