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圈
搜索文档
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远知行通过港交所聆讯:计划通过18C完成在港双重上市
机器人圈· 2025-10-20 17:16
以下文章来源于IPO早知道 ,作者Uncle C IPO早知道 . IPO情报专家。 | 注册类别 会议费用 | | 10月20日前 | | --- | --- | --- | | 学生参会 | 1500 元 | 1200 元 | | 普通参会 | 2800 元 | 2500 元 | | 企业代表 | 3800 元 | 3500 元 | | 0000 | | | 全球唯一旗下产品拥有7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 日前, WeRide Inc. – W(以下简称"文远知行")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10月19日披露通过聆讯后的资 料集,中金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 添加客服微信: myrobotics ,备注" 参会人员 ",邀请进入会议群。 缴费成功后请务必将 参会回执 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 cims_journal@qq.com ) 点击蓝字下载参会回执文件: 附件:参会回执.docx 文远知行本次计划通过18C章程完成"美+港"双重上市。 成立于2017年的文远知行是全球唯一旗下产品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沙特、比利 时 七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企业 ,已在 全球11个国家超30个城 ...
张亚勤院士:AI五大新趋势,物理智能快速演进,2035年机器人数量或比人多
机器人圈· 2025-10-20 17:16
AI产业规模与代际演进 - 人工智能时代产业规模预计将比前一代(移动互联时代)至少大100倍[5] - 移动互联时代产业规模比PC互联时代至少大10倍[5] AI技术发展的五大新趋势 - 趋势一:AI技术从鉴别式、生成式走向智能体AI,过去7个月智能体AI任务长度翻倍且准确度超过50%[7] - 趋势二:预训练阶段规模定律放缓,更多工作转移至训练后阶段如推理和智能体应用,前沿模型智力上限仍在提升但迭代速度放缓[7] - 趋势三:物理智能和生物智能快速发展,VLA模型推动智能驾驶规模化落地,预计2030年10%车辆将具备L4功能[7] - 趋势四:AI风险快速上升,智能体出现使AI风险至少增加一倍[8] - 趋势五:AI产业新格局形成,呈现基础大模型+垂直模型+边缘模型架构,后两者未来发展空间更大[8] 大模型发展格局预测 - 预计2026年全球基础大模型约8-10个,中国占3-4个,美国占3-4个[8] - 中国大模型发展具独特性,表现为更快算法、更高效率、更低价格[8] - 未来开源模型将成为主流,开源与闭源模型比例预计为4:1[8] 成本与算力动态 - 过去一年推理成本降低10倍,但智能体复杂性使算力需求上涨10倍,形成乘数效应[7] 长期产业机遇 -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原子、分子和比特融合,是信息智能、物理智能和生物智能融合[3] - 具身智能快速爆发,预计2035年机器人数量有望超过人类[8]
【新品上市】本末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整机模块具身智能机器人D-INFINITE,限量早鸟价!
机器人圈· 2025-10-20 11:55
产品核心定位 - 全球首款整机模块具身智能机器人D-INFINITE,采用系统级联合架构,旨在重塑具身智能落地 [2][3] - 结合群体协作及群合通过理念,升级具身硬件,延伸行业应用,直面攻克通用小脑问题 [3][4] - 提供早鸟优惠,限量50台,10/31前下单可于11/20交付 [4] 核心技术特点 - 实现全域拼接,支持轮足-轮足、足式-足式、轮足-足式等多形态联合拼接协作,构建灵活可变的运动系统 [7][8] - 多形态负载能力突出,四轮匍匐模式下最大负载达100kg,站立模式下保持80kg极限负载 [9] - 续航能力升级,双轮足模式空载实测运行超5小时,续航里程突破25km [10][11] - 最高持续速度达3m/s,攀爬高度极限70cm(建议50cm) [22] 技术参数配置 - 站立尺寸375/750 x 600 x 600,匍匐尺寸375/750 x 600 x 260,材质为铝合金+高强度工程塑料 [22] - 重量含拼接机构为24.3kg/48.5kg,处理器标配Jetson Orin NX 8GB [22] - 电池参数为43.2V 9Ah(453.6Wh),标准充电时间小于2小时 [22] - 操作系统为Ubuntu 22.04,标准API支持ROS 2,支持OTA升级 [23] - 外置接口包括USB Type-C x 2、千兆网口 x 1、电池接口 x 1,支持远程断电 [22] 应用场景 - 覆盖科研开发、安防巡检、短途配送、应急救援、移动拍摄等多个领域 [12][14][16][19][21] - 灵活可变的运动系统为复杂场景下延展更多应用可能,如户外巡检、物资转运、场景服务等 [8][11] 可选配件 - 机械臂配件、深度相机配件、激光雷达配件、大轮毂配件持续升级,均为可选配置 [23]
【IROS 2025 杭州展会攻略】近200家名企集结,多种特色活动,参会体验拉满!
机器人圈· 2025-10-18 17:59
会议概况 - 会议为全球机器人领域顶级学术会议IROS 2025,将于2025年10月21-23日在杭州举办,主题为“人类-机器人前沿”,聚焦AI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 [2] - 会议将汇聚超过6000名全球机器人、AI与自动化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和企业,涵盖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发展 [2] - 会议由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等多家国际专业协会及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主办 [2] 参展企业规模与构成 - 本次大会将有160家国内外机器人领域相关企业参展 [2] - 参展商包括宇树科技、美团机器人研究院、蚂蚁技术研究院、字节跳动等行业头部企业 [2][9] - 展商名录显示参展企业覆盖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包括核心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及学术出版机构 [5][6][7][8][9] 特色活动安排 - 展会期间将举办机器人游行活动,于10月21日至23日每天下午3点30分举行,持续50分钟,涵盖轮式、腿式及仿生机器人等多种类型 [13] - 大会在3B展厅设立招聘专柜,于10月21日至23日全天开放,为求职者提供与行业顶尖企业直接对话的机会 [14] 参展商亮点 - 人形机器人领域参展商密集,包括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星尘智能等企业 [5][9] - 医疗机器人代表企业包括杭州康基唯精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领域包括KUKA、越疆科技等知名厂商 [5][6] - 学术机构参与积极,包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家高校及研究院所 [6][7][9]
2025沈阳机器人大会盛大开幕
机器人圈· 2025-10-18 17:50
大会概况 - 2025沈阳机器人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举行,主题为“新质引领发展,智造链接未来” [2] - 大会汇集近20位院士学者、30余位来自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的高管、80余家国内上下游重点企业及70家沈阳本地集群企业,共计400余位嘉宾 [2] - 大会旨在促进智慧碰撞、产业协同及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2] 开幕式与领导致辞 - 沈阳市委常委杨志宏指出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拥有完整产业链 [5] - 香港大学席宁教授强调机器人技术发展受新兴技术推动和产业应用拉动,并肯定沈阳拥有首个机器人科研院所和上市公司以及完整的产业链生态 [6] 行业趋势与前沿技术 -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海斌提出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技术体系包括本体、小脑和大脑,并研判具身智能将呈现硬件发展滞后于技术、应用先于理论及一脑多机趋势 [9] - 香港大学席宁教授指出未来十年是智能机器人发展“黄金时期”,但大语言模型与机器人运动生成器间存在逻辑、空间与动作执行鸿沟,数据、算力及可解释性是AI关键挑战 [26] -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孙钰认为下一代AI与机器人将由数据驱动与物理模型驱动共生,并介绍亚细胞精准操控机器人是拓展手术机器人边界的前沿方向 [28] 市场数据与产业现状 - 2024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0.2万台,同比增长7.1%,创历史新高 [30] - 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中国市场占比达到58.5%,首次超过外资品牌 [30] - 行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但存在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高端应用领域难进入、供需协同不够及“内卷式”竞争等问题 [30] 创新成果与展览展示 - 开幕式集中发布多款行业领先的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 [18] - 展览展示涵盖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各类机器人本体到智能产线和智慧工厂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生态 [33] - 新松公司展出人形机器人、智能协作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工业清洁机器人等系列产品 [33] 发展战略与路径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宋晓刚提出产业需以超大规模市场及应用场景为创新源泉,提高端智能产品供给能力,实现从“有”到“优” [30] -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郝玉成指出智能制造系统性创新核心路径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工业智能技术创新等六大方向,装备“智能体”是“人工智能+制造”落地关键载体 [32]
重磅嘉宾助阵|第七届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11月郑州启幕!早鸟报名享优惠
机器人圈· 2025-10-17 20:51
会议基本信息 - 第七届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11月7日至11月9日在郑州召开 [2] - 会议由《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主办,郑州轻工业大学承办 [2] - 会议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的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2] 会议核心主题 - 设置AI驱动的产品设计与仿真主题论坛 [2] - 设置AI驱动的制造工艺优化主题论坛 [2] - 设置AI驱动的生产运作管控主题论坛 [2] - 设置装备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主题论坛 [2] - 设置工业软件与数字孪生主题论坛 [2] 参会信息 - 诚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从事相关研究和应用的专家、技术人员、学生出席 [3] - 会议注册费标准为学生参会1500元、普通参会2800元、企业代表3800元 [10] - 早鸟优惠标准为学生参会1200元、普通参会2500元、企业代表3500元,优惠截止日期为10月20日 [10] - 会议报名截止日期为11月2日 [11] 主讲嘉宾背景 - 报告嘉宾王建民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教授 [7] - 嘉宾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7] - 嘉宾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 [7] - 嘉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7] - 嘉宾主要从事大数据与知识工程、过程与行为数据分析、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领域的研究 [7] 行业专家任职 - 嘉宾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专家组副组长 [8] - 嘉宾担任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智能制造系统与机器人”专项指南编写组成员 [8] - 嘉宾担任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8] - 嘉宾担任《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杂志主编 [8]
2025北京·昌平具身智能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汇聚智能力量,共创产业未来
机器人圈· 2025-10-17 20:51
大赛核心信息 - 大赛名称为2025北京·昌平具身智能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推动具身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制造业升级、智慧城市建设与医疗服务变革 [1] - 大赛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昌平区人才局等多部门联合主办,北京证券交易所昌平服务基地等承办 [1] - 大赛设立组委会负责整体规划与监督,下设办公室处理具体执行工作 [2] - 评审委员会由投资机构、科研院所及产业界资深专家组成,负责从初选到总决赛四个阶段的评审 [3] 参赛资格与领域 - 参赛方需为国内注册的实体经营企业 [9] - 参赛项目需从事核心算法、智能硬件、场景创新等领域,包括算法与训练、脑机接口、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系统等 [9] - 项目应在工业自动化、智慧物流、医疗康复、家庭服务等场景具备解决方案和自主知识产权 [9] 大赛亮点与支持 - 获奖企业可获得500–2000万元人民币央企基金投资,决赛项目有机会推荐至北京市产业基金 [6] - 入选"昌聚工程"人才最高可获300万元人民币奖励,并享受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七大配套服务 [6] - 推荐获奖项目参与央企及昌平区真实应用场景,助力技术落地与市场拓展 [7] - 入围决赛项目将获得一对一商业计划书优化、路演培训、资源对接等全程创业辅导 [8] 赛程安排 - 报名阶段已启动,需登录官方通道提交材料 [10] - 初选定于2025年10月,进行线上综合评审,无需路演 [11] - 复选定于2025年11月,采用线下(外地项目线上)路演形式 [12] - 决赛前辅导在2025年12月,包括商业计划书优化和尽职调查 [13] - 决赛暨颁奖典礼在2025年12月底举行,采用线下路演形式,并举办行业论坛 [14]
深圳机器人订单潮:在“工业狂欢”与“民用突围”间寻找平衡
机器人圈· 2025-10-17 20:51
深圳机器人产业订单潮与市场表现 - 2025年秋季深圳机器人企业订单表现强劲,优必选获得2.5亿元人形机器人全球纪录订单,众擎达成3年2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协议,乐聚机器人年交付目标为2000台 [2] - 订单潮反映了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状况,是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缩影 [2] 技术突破与产业能力 - 优必选Walker S2人形机器人以0.01度的关节精度进行汽车零部件装配,支持7×24小时作业并通过群脑网络2.0实现多机器人协同 [5] - 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75%,关键技术打破垄断使工业机器人单价较2020年下降40% [5] - 乐聚机器人“夸父”系列通过全身动量控制算法实现拟人化步态,逐际动力TRON 1双足机器人切入物流配送场景 [5] - 2024年深圳机器人专利申请量达2.05万件,AI算法及群体协同技术占比超30%,标志产业从单机自动化向系统智能化跨越 [5] 政策驱动与市场结构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29.5万台,占全球54.4%,新能源和光伏等新兴产业贡献45%增量 [6] - 深圳龙岗区2025年设立全国首个区级人工智能署,通过“政策+场景+基金”模式推动企业获得千万级订单,在20余个细分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 [6] - 当前深圳机器人订单90%集中于工业场景,消费级产品年销量不足千台,暴露出价格门槛高、需求错位及场景适配复杂等C端市场痛点 [6] 产能挑战与破局路径 - 2024年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实际交付量仅为订单量的35%,受限于核心零部件供应链稳定性、新产线良品率不足90%及行业人才缺口超10万人 [7] - 破局路径包括推动工业技术民用化,如优必选将换电技术移植到商用清洁机器人使成本降低60%,以及构建场景实验室进行算法迭代 [7] - 2025年深圳出台全国首个消费级机器人补贴政策,对售价3万元以下产品给予15%补贴,试图撬动家庭市场 [7] 产业生态与未来展望 - 深圳机器人产业承担工业升级和家庭生活服务的双重使命,2024年出口50多个国家,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达75% [8][9] - 产业正从制造中心向生态枢纽蝶变,以“硬件+算法+场景”的生态能力定义全球机器人产业的“深圳标准” [9] - 工业场景的突破证明“技术+场景”的爆发力,民用市场的遇冷警示“需求+体验”的重要性,产业需在工业与民用、技术与需求间找到平衡 [9]
十大行业!工信部重磅发布,透露哪些转型新信号?
机器人圈· 2025-10-16 17:30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方案旨在兼顾短期稳预期与长期调结构,注重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 - 十大行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超70%,其稳定直接关系工业经济基本盘 [5] - 方案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有利于优质企业脱颖而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走深走实 [2][9] 稳增长方案概述与目标 - 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已全部发布,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电子信息制造业 [3] - 汽车行业目标为2025年实现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6] - 建材行业目标为2026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 [6] - 钢铁行业目标为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6] 方案主要特点 - 方案呈现目标明确、实施周期明确、行业举措差异化、强调质量效益提升三大特点 [7] - 方案具有精准化、协同化、绿色化特征,针对行业痛点设计差异化措施,供需协同发力,并将“双碳”目标融入规划 [7] - 供需两端需协同发力,培育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创造新需求,开拓新型消费业态拉动新增长 [8] 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 汽车行业机遇在于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渗透、全球化渠道拓展,挑战在于价格战、芯片短板、海外合规 [9] - 电子信息制造业机遇在于AI终端、算力基础设施、国产替代,挑战在于技术代差与设备受限 [10] - 钢铁和有色行业机遇在于高端材料、新能源材料应用,挑战在于能碳约束与产能过剩风险 [10] - 机械行业机遇在于智能制造、机器人、海外基建,挑战在于高端核心部件与工业软件短板 [10] 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 十大行业未来将呈现结构性分化与全球化竞争态势,传统行业通过产能出清和技术改造优化,新兴行业保持高速增长 [11] - 实现稳增长目标需把握技术攻关、政策落地、生态优化三大环节,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强化政策执行,优化产业生态 [13] - 建议利用财政贴息、绿色信贷等形成低成本长周期资本结构,加力利用AI+降本提效,加强风险合规与人才储备 [13] - 根本路径是新型工业化,短期以稳为主避免硬着陆,中期以质促量培育新动能,长期以绿色化、数字化重构产业竞争力 [14]
重磅嘉宾助阵|第七届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11月郑州启幕!早鸟报名享优惠
机器人圈· 2025-10-16 17:30
会议基本信息 - 第七届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11月7日至11月9日在郑州召开 [2] - 会议由《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主办,郑州轻工业大学承办 [2] - 会议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的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2] 会议主题与议程 - 会议设置AI驱动的产品设计与仿真、AI驱动的制造工艺优化、AI驱动的生产运作管控、装备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和工业软件与数字孪生等主题论坛 [2] - 邀请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从事相关研究和应用的专家、技术人员、学生出席 [3] 注册与费用 - 会议注册通道已开放,设有早鸟优惠 [4] - 学生参会费用为1500元,早鸟价为1200元 [8] - 普通参会费用为2800元,早鸟价为2500元 [8] - 企业代表参会费用为3800元,早鸟价为3500元 [8] - 早鸟价截止日期为10月20日 [8] - 会议报名截止日期为11月2日 [9] 参会流程与后勤 - 参会需通过银行汇款缴费,收款方为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 [7] - 缴费成功后需发送参会回执至指定邮箱 [6][8] - 会议食宿和交通费自理 [9] - 会议推荐两家协议酒店:中州华悦饭店和郑州丰乐园大酒店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