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圈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次!康多机器人完成洲际三控制台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
机器人圈· 2025-07-30 18:50
2025 年7月17日,思哲睿智能医疗康多机器人 ® 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SR2000,成功完成了 全球首次 异国双连 台、 跨洲际、三控制台、多点协作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 (Triple-Console Telesurgery) , 并在法国斯特拉斯 堡举办的2025 SRS(The Society of Robotic Surgery)机器人外科学年会上进行了 全球直播 。 # 远程异 国双 患者端无缝切换连台手术,开创远程手术新纪元 此次进行的远程手术于法国时间7月17日10:30开始,两台手术均采用 三控制台多点协作模式 -"双远程医生端 +现场医生及患者端",即患者本地端医生为主要术者,远程操作的两名指导医生依次接手患者端的机械臂控制 权,对手术的关键疑难部分进行远程操作和指导,并实现异国患者端的两台不同手术的无缝切换。 本次远程手术直播演示均已通过了法国IRCAD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哈萨克斯坦共 和国肿瘤学与放射学研究所的伦理审查。 首先开始的是中国福州患者端手术,大约1小时后,切换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患者端, 全球首次成功实现远程 异国双患者端的无缝切换连台指导手术 。 整 ...
2025 Future Tech创新领航论坛盛大启幕:AI与资本共绘未来蓝图
机器人圈· 2025-07-29 17:41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FutureTech论坛 - 论坛主题为"AI与资本共绘未来蓝图",汇聚全球顶尖投资机构、创新企业领袖与行业专家,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资本的双向赋能 [1] - 东浩兰生会展集团战略升级为"AI产业生态构建者",通过四大子品牌构建覆盖AI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服务体系 [2] -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智涌申城"全面服务方案,通过"股贷债保租"多层次服务体系加速开放AI应用场景 [4] - 中移互联网展示六大AI产品矩阵,包括消息智能体、AI+5G新通话、云OS智能体等,并强调安全与创新的平衡 [6] - 威客引力总经理分享构建AI生态赋能平台的经验,帮助创新团队跨越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死亡谷" [9] - 圆桌对话环节围绕"AI创新的价值锚点与终局猜想"展开深度讨论,从技术突破、商业落地、资本赋能等维度提供多元视角 [11] 论坛后续活动安排 - 未来两天将呈现50家初创企业轮番路演,展示AI最前沿创新 [14] - 投融资对接会、Workshop、开放麦等活动将深度链接资源 [14] - Future Tech展区汇聚200家创新团队,呈现技术成果与创意碰撞 [14] 机器人行业动态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亮点出炉 [22] -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显示行业洗牌加剧 [22]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和价格战现象 [23]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打通迎来机遇 [23] - 53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中报表现各异 [23] - Uber Eats将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送货服务 [23]
工信部将完善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政策
机器人圈· 2025-07-29 17:41
从7月28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上获悉,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突出"强筋壮骨"、价值 创造、安全保障、行业治理,重点抓好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 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八个方面工作。 在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方面,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 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完善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完善中国开源体系,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 社区。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分级分类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培育 一批工业智能体。 其中,在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方面,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充分发挥 工业大省引领作用。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 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制定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 化"专项。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在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和改进企业服务方面,出台构建促进专 ...
启明创投于WAIC 2025再发AI十大展望:围绕基础模型、AI应用、具身智能等
机器人圈· 2025-07-29 17:41
启明创投AI领域布局 - 启明创投是中国在AI领域最早投资且布局最丰富的投资机构 [1] - 连续三年主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启明创投·创业与投资论坛" [2] - 累计投资100余个AI项目,覆盖AI产业全链条 [2] - 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乃至亚洲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投资机构 [2] 2025启明创投AI十大展望 基础模型 - 未来12-24个月,200万Token的上下文窗口将成为顶级AI模型的标配 [3] 多模态模型 - 通用视频模型有望在12-24个月内出现,可处理视频模态下的生成、推理与任务理解 [4] AI Agent - Agent形态将从"工具辅助"走向"任务承接",首批真正意义上的"AI员工"将进入企业 [5] - 多模态Agent将不断走向实用化,在医疗、金融、法律等行业率先实现突破 [5] AI基础设施 - AI芯片领域将有更多"国设"且"国造"的GPU开启批量交付 [6] - 未来12-24个月Token消耗量将提高1至2个数量级 [6] AI应用 - AI交互范式转移将在未来两年内加速到来,推动AI原生超级应用的诞生 [7] - 垂直场景中的AI应用潜力巨大,初创公司将采用"Go Narrow and Deep"策略 [7] - AI BPO模式将在未来12-24个月实现商业化突破 [7] 具身智能 - 具身智能机器人将率先在拣选、搬运、组装等场景实现规模化部署 [8]
第十八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大会第二轮征文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7-29 17:41
行业会议 - 第十八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11月14-16日在南京举行 主题为"数智助机、共融强国" 聚焦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相关理论、技术及应用发展 [1] - 大会征文范围涵盖机器人具身智能、软体/特种机器人、多足/仿生机器人、海洋机器人、无人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康复/医疗机器人、机器人感知与人机交互等9大领域 [2] - 投稿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15日 录用通知将于2025年9月10日发布 中文稿件不超过6000字 英文稿件不超过10000字 [2] 上市公司表现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显示行业竞争加剧 部分企业领跑市场 [7] - 越疆科技在港股市场表现突出 市值实现三倍增长 [7]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 但机器人与AI融合带来新机遇 [7] 技术进展 - 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量产爆发 价格战加剧 产业面临重构 [7]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新突破 通过模仿松鼠跨越复杂地形的能力提升性能 [7] - 微纳感知技术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提供新动能 [7] -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聚焦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进展 [7] 国际动态 - Uber Eats将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配送服务 [8] - 国际机器人领域取得多项创新 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可扩展振动式压电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等 [8] - 折纸制造cm级四足机器人问世 新型昆虫级变形机器人被研制 [8] 学术研究 - 清华大学团队致力于复现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动作 强调技术创新信心 [8] - 多位院士探讨机器人关键技术 包括行为智能、产品智能、机构智能及智能制造新动能 [8] - 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将采用双驱动模型 推动机器人创新设计 [8]
实力征服央视舞台!新松工业机器人《中华考工记》上演“火线冲击”极限挑战
机器人圈· 2025-07-28 18:55
7月27日晚20:00,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打造的大型工业文化节目《中华考工记》在CCTV-1 黄金 档震撼首播。 新松研发代表刘一恒携新松SR12A-12/1.46型工业机器人 亮相央视舞台,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中国智造的巅 峰水准。 央视舞台见证"中国精度" 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处,国产工业机器人正书写着新的传奇。在节目现场, 新松研发代表刘一恒携新松SR12A-12/1.46型 工业机器人在节目中挑战高难度"火线冲击"任务 ——即使在主持人刻意大力摇晃干扰下, 机械臂仍以0.03毫米重复定位 精度稳定完成操作,用"高速度、高精度、高负载、高可靠性"的硬核表现 , 全程零失误! 这一场景不仅让现场观众屏 息凝神,更让无数观众通过屏幕感受到中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新松工业机器人在演播室完成"火线冲击"的互动挑战 新松SR12A-12/1.46型工业机器人在节目现场表现卓越,亮点颇多。其不仅 具备"四高"优秀品质 ,采用高强度材料与优 化机械结构,减少震动,保障长时间稳定运行。其中空弓形手臂设计独特,可中空走线,提升线缆寿命,狭小空间作业 更灵活。搭载全新高性能动力系统,高刚性结构搭配 ...
北京人形亮相WAIC:全国首个工业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
机器人圈· 2025-07-28 18:55
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拉开帷幕。作为全球 人工智能 技术 的 风向标,本届大会汇聚 了 来自 全球 30多个国家的顶尖企业与研究机构,共同探讨 人工智能 的前沿突破与产业变革。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 中心(简称 " 北京人形 " )携全国首个工业 "多 本 体 、 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 "实战演示亮相,意味着 其 今年 3 月发布的 "慧思开物" ,在 分布式具身智能体系统能力 方面已经实现了 全面升级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携全国首个工业 "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实战演示亮相WAIC 当前,具身智能仍停留在 "单场景、单任务、单构型"的早期阶段。行业亟需一套通用、可扩展的平台,支持多构 型机器人在复杂真实环境中的 应用 。北京人形此次带来的多个工业 场景 具身智能体协作展示,是业内首个 实现 了 公开真机演示的多具身智能体协作应用 , 具备重要突破意义。该系统基于通用具身智能平台 "慧思开物"构 建,具备跨本体兼容、任务异步协同自主调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脑多机、一脑多能"。这也标志着具身智 能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落地、可复制的路径。 北京 ...
【FAIR plus】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正式定档,世界级机器人开发技术全面升级
机器人圈· 2025-07-28 18:55
FAIR plus 2026展会概况 - 展会定档2026年4月22-24日,主题为"聚链成势,汇智全局",定位为机器人全产业链技术和开发资源平台 [1][6] - 展览面积从2025年的7500m²升级至15000m²,参展企业从210家增至500+家,海外买家团从50+个增至100+个,活动场次从40+场增至50+场 [4][6] - 2025年展会创深圳机器人展览规模新纪录,2026年将延续"立足深圳、走向全球"战略,强化产业协同与技术交流 [6][18] 展会定位与愿景 - 核心定位为连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的技术人员、场景方及开发者,推动智能化转型与国际化合作 [6][13] - 四大愿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开发、推动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助力中国机器人产业全球化、打造行业从业者盛事 [13] - 名称"FAIR plus"中"FAIR"代表AI与机器人博览会,"plus"象征对产业链的全面拓展 [7] 展会议程与特色 - 活动形式包括开幕式、主论坛、技术社区分享会、闭门对接会及新品发布会 [14] - 三大特色展区:初创企业联展区(聚焦早期技术)、科研机构创新成果展示区(高校及实验室前沿研究)、国际展团区(海外开源生态与技术交流) [15][16][17] - 预计吸引500+家产业链企业、100+个海外买家团及50000+人次专业观众 [14] 2025年展会成果 - 吸引200+家产业链企业参展,其中75%为零部件供应商,25%为整机厂商,包括优必选、宇树科技、英伟达等头部企业 [21] - 举办23场供需对接会,促成南方电网、普渡科技等企业与场景方合作,覆盖工业生产、商业服务等领域 [22] - 吸引超200位国际买家,推动马来西亚机器人协会、德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跨国合作 [23] - 帕西尼感知、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等企业发布新品,硅谷企业eBots首次国内亮相 [24]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核心部件规模化验证,制造能力加速输出全球 [8] - 技术范式变革: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从专用智能向通用智能发展,催生新机遇 [8] - 展会三大目标:展示成熟产业链、补足AI与机器人融合技术短板、拓展应用场景 [9] - 由深圳市机器人协会联合十余家国内外行业组织共同发起,整合产学研资源 [10]
热火朝天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怎能没有你的报告席位
机器人圈· 2025-07-28 18:55
支持媒体: 机器人大讲堂 公共安全装备网 04 时间地点 (拟)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推动具身智能体向更高层级的自主化、智能化发展。智能体通过感知、 决策、与规划在物理环境中实现行为的能力,成为提升机器人自主性与适应性的关键技术方向。当前,具身智能 体零部件作为支撑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的核心基础,涵盖了高精度传感器、仿生执行器、边缘计算芯片、柔 性材料等多个关键领域,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整机性能与应用场景拓展。 本次论坛 聚焦具身智能零部件的技术前沿 (如仿生触觉传感器、柔性驱动机构、边缘智能芯片等)、 共性挑战 (可靠性、成本控制、标准化)及 应用生态 (人形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医疗康复等场景),邀请行业家及产业 链代表展开研讨。 论坛主题: 聚焦核心部件 赋能具身智能 02 论坛名称 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专场活动 03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 北京数字科普协会 承办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 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 时间: 2025年8月10日 下午 14:00-17:30 地点: 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C馆二层会议室C 05 展览展示 ...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隆重举行
机器人圈· 2025-07-25 20:53
大会概况 -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于7月22-24日在齐齐哈尔举行,主题为"具身智能与多模态交互技术的融合与突破"[1] - 大会由《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主办,6所高校联合承办,4个国家级专业委员会支持[1] - 蓝点触控、诺亦腾、念通智能、睿感物联等企业现场展示主打产品[1] 行业政策与市场数据 - 具身智能入选2024年中国工程院技术备选清单,2025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4] - 2024年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达2378.9亿元[17] - 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50万台套,服务机器人产量1051.9万套[17] - 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从2021年322台/万人升至2023年470台/万人,预计2024年突破500台/万人[17] 技术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径[4] - "手眼脑"协同原位加工模式实现大型构件高精度高效加工[5] - 人机共融技术强调以人为核心的交互方式[7] - 混联机器人结合机器人技术与机床技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11] - 灵巧操作技能将向高保真多模态仿真、虚实迁移等方向发展[14] 学术成果 - 大会设立5个专题论坛,涵盖仿生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细分领域[19] - 收到44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09篇投稿,评选10篇优秀论文[19] - 设立青年硕博快闪论坛,30余名青年学者分享研究成果[20] 产业融合 - 智能机器人推动科技与养老服务、工业制造、物流运输等领域深度融合[4] - 产业需关注软硬一体布局、应用场景拓展、安全治理等关键方向[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