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猎场备忘录
icon
搜索文档
再获数亿融资,「魔法原子」加速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落地!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7 15:31
融资动态 - 魔法原子于2025年5月15日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禾创致远、芯联资本、华映资本、晓池资本、元禾厚望等,老股东追创创投和翼朴基金持续追加投资 [1] - 公司曾在2024年12月25日完成1.5亿元天使轮融资 [1] - 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研发、VLA模型搭建及工业/商业场景落地 [2] 行业格局 - 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如优必选、乐聚机器人、宇树科技、傅利叶等已宣布完成或即将完成百台交付,但主要集中于教育、科研、展示等场景 [4] - 魔法原子是少数以工业场景为首要落地目标的企业,计划2025年部署400台人形机器人至工业/商业领域 [4][16] - 行业存在"重运动、轻大脑"现象,部分企业通过炫技营销获取科研/表演订单,但泛化能力与商业化可持续性存疑 [6][7] 技术布局 - 公司硬件自研率达90%,覆盖关节模组、灵巧手、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并与芯联集成合作开发高集成电驱控芯片 [11] - 自研具身智能大模型"原子万象",采用快慢双模协同架构(动作专家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已积累数百万条训练数据 [11] - 构建自有产线实现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全链条生产,并共享追觅科技供应链资源降本增效 [13] 商业化进展 - 推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小麦"(身高174cm)和四足机器人"大麦",搭载DeepSeek大模型和自研灵巧手,可执行导购、搬运等商业服务 [16][18] - 启动"千景共创计划",目标拓展1000家合作伙伴和1000个落地场景,已吸引20余家汽车、半导体、医疗等领域头部企业参与 [20] - 在追觅生态内实现商业闭环后,预计2025年订单量突破千台,重点覆盖汽车零部件加工、危化品化验等工业场景 [20] 行业挑战 - 人形机器人企业面临批量生产难题,需突破电机、传感器、AI算法、大规模制造等多重技术瓶颈 [22] - 初创企业若缺乏基础大模型自研能力,可能被科技大厂收购或淘汰,2025年头部企业已开始自研基础大模型 [13] - ToB/ToC市场尚未形成商业闭环,企业需从展示场景逐步向工业、家庭场景过渡以实现长期生存 [7][21]
深度解读「摩根士丹利」双研报:头部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链公司梳理和投资分析(附报告)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6 01:59
人形机器人行业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美元,存量突破10亿台,中国可能成为最大单一市场[2] - 高盛报告同样关注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链上市公司和商业化落地卡点分析[2] -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复杂的AI+机器人+自动驾驶系统,受算力、软件算法、数据、硬件等多因素影响[14] Humanoid 100供应链分析 大脑(Brain)领域 - 包含22家公司,分为基础AI模型、数据分析、模拟与视觉软件、半导体等模块[4] - 基础模型代表企业:谷歌、百度、Meta、微软、英伟达[5] - 数据科学与分析代表:甲骨文、Palantir[5] - 视觉与计算半导体代表:安霸、地平线机器人、英特尔、英伟达[5] - 中国公司仅百度(BIDU-US)和地平线机器人(8660-HK)入选[4] 身体(Body)领域 - 包含64家公司,中国公司占24家[5] - 主要细分领域: - 轴承:日本精工NSK、RBC轴承等[8] - 齿轮与减速器:哈默纳科、绿的谐波等[8] - 电机:埃斯顿、鸣志电器等[8] - 电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等[8] - 中国供应链成本优势显著,2025年单机器人BoM成本仅46k美元,远低于非中国供应链的131k美元[12] 集成商(Integrators)领域 - 包含22家公司,中国占10家[7] - 分为五大派系: - 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特斯拉、丰田等[9] - 消费电子公司:苹果、富士康、小米等[9] -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亚马逊、腾讯等[9] - 传统机器人公司:ABB、美的/库卡等[9] - 纯粹玩家:Rainbow Robotics、优必选等[9] 商业化模式与技术壁垒 - ToB商用机器人可能率先实现销量增长,但市场将保持分散;ToC家用机器人长期可能更集中[13] - 价值链分布: - 最高价值:拥有大脑、身体、品牌和生态系统的集成类OEM(如特斯拉)[13] - 第二高价值:独立大型机器人模型开发者(如英伟达、谷歌)[13] - 供应链组件玩家根据不同市场规模和技术壁垒处于不同竞争格局[13] - 当前行业痛点:多数创企在AI层面投入不足,导致"重运动、轻大脑"的发展乱象[15] 行业参与者动态 - 2024年四季度以来,入局者从创业派为主转变为汽车主机厂和科技大厂主导[17] - 全球已有15家知名车企入局,其中国内11家[17] - 科技大厂如谷歌、Meta从投资转向躬身入局本体制造,国内华为、蚂蚁等跟进[17] - 特斯拉Optimus被视为行业标杆,英伟达从芯片和中间件层面打造开发生态[16]
顶级专家带队,这家创企宣布万台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5 14:35
核心观点 - 智平方发布全栈自研全域全身具身智能大模型Alpha Brain和新一代仿生机器人AlphaBot 2,具备从桌面到开放环境、从单臂到全身、从简单到长程任务的能力 [1][3] - Alpha Brain采用GOVLA架构,整合空间交互基础模型、慢系统(System2)和快系统(System1),实现复杂逻辑推理与实时动作控制 [5] - 公司首次将DeepSeek技术融入VLA大模型,提升长程复杂任务理解能力,并与优必选科技等企业共同推动双系统架构VLA模型成为行业主流 [5][8] - AlphaBot 2搭载Alpha Brain,具备34+全身自由度、0-240cm垂直工作范围和6h+续航能力,适配汽车制造、半导体等多场景任务 [7][8] 技术架构 - GOVLA大模型由空间交互基础模型、慢系统(System2)和快系统(System1)组成,慢系统负责复杂逻辑与任务拆解,快系统控制实时动作 [5] - 双系统架构技术路径将VLA拆分为VLM和动作执行模型,解决传统VLA数据采集难和长期规划问题,提升复杂场景适应性 [13] - 智平方是国内最早研发端到端VLA模型的企业,其RoboMamba模型在未见任务泛化能力上超越Google RT系列模型 [14] 商业化进展 - 公司已签约多家车企和高端制造企业,2024年实现数千万收入,并提供AI2R Brain MaaS订阅服务,计划按"智能操作工时"收费 [20] - 与吉利科技晶能微电子合作研发半导体制造机器人,与华熙生物开发生物科技领域智能解决方案 [24] - 目标2028年实现万台应用,2030年达成百亿级营收,2033年拓展至百万台规模 [20] 融资与行业动态 - 2025年完成Pre-A+轮数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敦鸿资产、云启资本等,此前Pre-A轮由达晨财智领投 [25] - 具身智能赛道吸引车企和自动驾驶领域人才创业,它石智航等公司完成亿级融资,行业进入融资热潮 [22][23] - 行业共识认为全栈自研是核心竞争力,智平方等具备AI+本体能力的企业更受资本青睐 [26][27] 创始团队背景 - 创始人郭彦东为国家级创新领军专家,曾任小鹏汽车首席科学家和OPPO首席科学家,具备AI与硬件复合背景 [17] - 副总裁邱巍拥有清华大学和德国高校背景,曾在西门子工作13年,后加入驭势科技任高管 [17] - 核心团队来自微软、小鹏、OPPO及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覆盖AI、机器人、智能终端领域 [18]
“爆单”!这家“清华系”人形机器人创企要成为第二家「宇树科技」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3 23:55
2025年开年,[宇树科技]旗下16台人形机器人H1登上蛇年春晚瞬间火爆海内外,后续旗下人形机器人G1凭借跳舞视频、 720度回旋踢等视频,展现其无与伦比的运动能 力,再一次风靡网络,在资本市场、股票市场( 宇树链 )和人才市场受到各方关注。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正文: 小编往期文章,有梳理供应商有透露跟宇树科技合作的13家核心零部件公司以及公司深度分析: [宇树科技]深度解析及13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梳理 随后,[ 众擎机器人 ]凭借旗下人形机器人SE01完全拟人的 直膝步态行走能力,进入大众视野, 更是凭借旗下人形机器人PM01前空翻视频,成为继宇树科技之后第二个凭 借运动能力爆火的人形机器人创企,并获得来至中东投资者近2亿元资金。 公司联创&市场营销负责人姚淇元像在2月份接受媒体表示:PM01将在2025年3月底开始量产,预计4月中下旬开启小批量 ...
又一家“清华系”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完成首轮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3 00:44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正文: "清华系"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灵御智能】完成千万级种子轮融资! | | 融资历程 1 | | 退出方信息 0 | 核心人员 1 | | 上榜榜单 0 | 相关竞品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融资历程 1 | | | | | | | 四 응田 | © 企查查 | | 序号 | 融资日期 | 融资轮次 | 融资金额 | | 投资方 | | 关联机构 | 来源 | | | | | | 英诺天使基金 领投 | | | 英诺天使基金 | | | | 2025-05-12 | 种子轮 | 约千万元 | 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 | | | 水木清华校友种子 直令 | 相关新闻 | | | | | | 远镜创投 | | | 远镜创投 | ...
预见具身智能机器人浪潮!智元|七腾|凯瑞|科大讯飞|广汽人形机器人等6月杭州共聚对话!EAC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暨展即将聚势启航!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3 00:44
Embodied AI Tech 2025 "聚焦 行业 生态应用挑战与进展" "剖析人形机器人本体及关键零部件" "探讨大模型与数据服务" 院士领航 洞悉未来技术趋势 01 大会背景 亮点 全球具身智能技术加速突破 ,机器人正从"单一执行"迈向"感知-决策-行动"全链路自主化 。 2025年6月5日-6日, 由易贸汽车联合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于 杭州大会展中心 召开 2025具 身智能机器人前 瞻技术 展示交流会。 本届盛会搭建 「大会-展览-生态活动」 三位一体的价值协同架 构,重点呈现行业前沿的 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本体及关键零部件、大模型与数据服务、创新解决 方案与场景应用案例 ,助力打通具身智能产业链,从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仿真及测试 到整机制造,加速具身智能产业生态的成熟与商业化进程。 大会汇聚 院士专家、政府代表、知名学术机构、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主机厂机器人研发团队代 表、人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融以及资深开发者已超千人规模,围绕具身智能、仿生感知、灵巧手 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对话。专家团队将系统性解析技术演进路径,探讨人机交互底层逻辑,为产业提 供跨越技术鸿沟的 ...
清北创始团队,头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又完成数亿元融资,累计融资超10亿!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2 12:35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 li_sir_2020); 正文: 国内头部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自变量机器人】官宣完成两轮各数亿元融资! 2 025年5月12日,具身智能大模型初创公司 【 自变量机器人科技(济南)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自变量机器人")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 美团龙珠跟投;本次融资资金将用于持续加速全自研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的同步迭代,以及未来多个应用场景的智慧化方案合作和落地。 值的注意的是,同步官宣的还有由 华映资本 、云启资本、广发信德联合投资的数亿元Pre-A+++轮融资;加上于2月18日官宣的由 光速光合 与君联资本领投、北京机器 人产业基金、神骐资本跟投的 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自变量机器人] ( X Square )已在2025年完成3轮各数亿元融资。 目前最新两轮融资,还未进行工商变更,不清楚具体持股 ...
具身智能领域,全球Top50国/华人图谱(含具身智能赛道“师徒关系图”)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1 16:18
具身智能技术发展 - 具身智能赛道涉及大语言模型(LLM)、视觉多模态模型(VLM)、强化学习(RL)、深度强化学习(Deep RL)、模仿学习(IL)等前沿技术 [1] - 人形机器人算法演进路径:从LIPM+ZMP模型控制→MPC+WBC动态控制→当前主流的IL+RL模拟强化学习 [1] - IL+RL算法目前由高校和头部科技大厂主导研发 初创公司以"学院派"教授团队为主 [1] 顶尖研究机构与人才分布 - UC Berkeley在AI+Robotics领域排名第一 斯坦福大学次之 [2] - UC Berkeley"归国四子"(吴翼/高阳/许华哲/陈建宇)均经历"清华-Berkeley-清华交叉院-创业"路径 师从Vision领域权威Trevor Darrell [2] - 斯坦福系代表王鹤(北大助理教授/银河通用创始人)和卢策吾(上海交大教授/非夕科技首席科学家)均师从Leonidas Guibas和李飞飞 [3] 全球华人顶尖学者特征 - Top50华人学者普遍拥有UC Berkeley、斯坦福、MIT、CMU等顶尖院校背景 并师从行业权威 [4] - 研究图谱涵盖头部科研院校、50位华人的求学/工作履历(院校/导师/论文成就/公司任职等) [3][5] 行业生态结构 - 具身智能领域形成"高校研发-教授创业-大厂跟进"的产学研闭环 [1][2][3] - 初创企业创始人多具有顶尖实验室背景 如BAIR实验室、斯坦福AI Lab等 [2][3]
「华为」人形机器人赛道投资首秀!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0 13:24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至此,华为通过旗下投资公司[ 哈勃投资 ]完成本轮具身智能浪潮中投资首秀。 目前已有多家媒体报道华为入股 千寻智能,而对于为什 么 哈勃投资没有在 [ 千寻智能Spirit AI] 官宣 Pre-A 轮中 提到,企业未发表公开声明,或许此前没有交割完成,或者已开启新一轮融资。 [ 千寻智能 Spirit AI ] (公 司全称" 千寻智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 年1月16日杭州注册成立, 是国 内领先的 AI+ 机器人全栈生产力级技术能力的具身智能公司,致力于打造世界级通用人形机器人和下一代具身大 模型与学习算法,被称为"中国版Figure AI"。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正文: 近日,【 华为】完成具身智能赛道投资首秀,继续加码人形机器人赛道布局。 2025年3月31日,具身智能机器人头部创企【 千寻智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8.8万元起售!国内“最神秘”人形机器人创企开启机器人量产!!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09 00:04
公司动态 - 上海优理奇智能科技(UniX AI)于2025年5月8日宣布第二代全尺寸通用轮式仿生机器人Wanda 2.0正式量产,全系列产品售价8.8万元起,具备长序列泛化能力、预装L4级应用并支持快速示教学习[1] - Wanda 2.0于2024年12月25日发布并同步开启预售[2] - 公司首款产品Wanda于2024年7月15日发布,定位为世界首款量产消费级全尺寸通用移动仿人机器人,首批100台原计划2024年9月量产[10] 产品技术参数 - Wanda 2.0身高170cm(可降至140cm),配备八自由度仿生手臂,臂展982mm,单臂负载6kg,末端定位精度2mm,可完成扔飞镖等高精度动作[4] - 行走速度达1米/秒,配备可拆卸电池支持16小时连续工作或30小时待机[5] - 采用独创多模态技术,在家庭、办公、零售等场景展现强泛化能力[7] - 自研UniTouch多模态大模型仅需3-5组数据即可达到端到端模型50组数据的训练效率[20] 公司背景 - 2024年4月在上海注册成立(官方称2023年成立),定位AI与通用人形机器人公司,主攻ToC场景[8] - 研发团队超100人,来自MIT、哈佛等顶级院校及华为、大疆等企业,覆盖结构、电子、算法等领域[13] - 创始人杨丰瑜为00后,密歇根大学计算机本科,耶鲁博士生,发表15篇机器人视触觉论文并创建全球最大视触觉数据集[14] - 首席科学家王贺升为上海交大特聘教授,IROS2025大会主席[14] 融资与商业化 - 2024年10月完成由中关村发展集团独投的天使轮融资(金额未披露),投后持股5%[10] - 截至2024年10月,Wanda一代产品订单超预期,二代机计划未来几个月向C端种子用户小批量交付[18] - 采用全栈自研路线,自建供应链实现设计-开发-制造闭环,部分零部件已迭代4-5代[20] 行业分析 - 软件算法进步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功能提升的关键,全栈自研AI能力成为核心壁垒[16] - 当前行业普遍优先布局ToB科研/教育场景,但ToC家庭场景才是终极市场(市场规模ToC>ToB>>ToG)[21] - 行业乱象体现在多数企业聚焦教育科研等低门槛场景而非工业场景,可持续性存疑[19][21] - 批量化生产和场景有效应用是行业最大挑战,需解决AI+机器人+自动驾驶的系统性问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