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瑞咨询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数据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1-06 08:02
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5445.4亿元,同比增长15% [1][8] - 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是驱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带动云基础设施及云能力平台同步升级 [1][8] 市场细分结构 - 2024年中国IaaS市场规模为3718.6亿元,增速为19.1% [11] - 2024年中国PaaS市场规模为1018.6亿元,增速高达35.8% [11] - 2024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为3878.7亿元,增速为18% [13] - 2024年中国非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为1635.8亿元,增速为11.2% [16] 市场特征与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已成为云服务行业建设及业务布局重点,体现在资源、技术、生态三大领域 [8] - IaaS市场基础资源"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算力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智能算力保持增长 [11] - PaaS市场进入技术跃迁关键期,人工智能发展逐步重塑技术架构及开发链路 [11] - 公有云服务市场得益于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迎来新机遇 [13] - 非公有云市场因传统行业业务场景与AI链接,需节省成本及适配业务特征的部署方式而获得发展空间 [16] 竞争格局与厂商策略 - 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三名为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腾讯云与移动云并列第四 [19] - 运营商背景云厂商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得益于AI驱动政务、金融、制造、能源等领域上云加速 [1][19] - 互联网背景云厂商市场表现平稳,通过业务瘦身、能力聚焦缓解竞争压力 [1][19] - 短期内运营商背景云厂商增势明显,长期看云市场格局仍存变数 [19] 技术发展趋势 - 云计算正从"计算"向"智算"升级,市场将迎发展拐点 [8] - 人工智能正处于从"自动化"向"自主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算力基础设施架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开发范式及工具链升级重塑 [21] - PaaS与IaaS连接更为紧密,PaaS将成为驱动IaaS市场及整体云服务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 [11][21] - 长期看,人工智能技术能力的快速迭代将缩短产品落地周期,拓展可适配业务场景,驱动各行业上云、用云需求扩大 [13][16]
报告征集 | 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1-06 08:02
研究背景与目的 - 中国制造业自2015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持续进行数字化升级,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战略高地至关重要 [2] - 2021年中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达2414亿元,同比增长22.3%,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存在技术卡脖子等问题 [2] - 研究报告旨在帮助企业清晰了解市场特征、关键细分赛道及优质服务厂商,规划未来发展路径 [3] 报告核心研究框架 - 报告聚焦于两大方面:一是工业软件供给方的市场情况,包括产品服务、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二是工业大模型、云原生等技术对行业玩家的影响 [5] - 报告将围绕三大内容展开:发展背景、市场发展情况以及行业启示 [6] 报告详细大纲:背景篇 - 背景篇将理清工业软件重点概念,包括其定义、分类、与知识工程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关系 [10] - 梳理工业软件发展历程,分析宏观政策、实际补贴、技术赋能及需求市场等多重驱动因素 [10] - 分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行业特征 [10] 报告详细大纲:市场篇 - 市场篇将提供工业软件产业链总览与图谱,并针对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等细分领域展开 [10][11] - 分析工业软件主要玩家类型、产品服务落地情况、应用场景案例及企业发展成长逻辑 [10] - 探讨行业商业模式、竞争态势、发展难点、当前市场变化及影响 [10][11] 报告详细大纲:启示与感谢篇 - 启示篇将结合宏观和细分行业分析,输出行业机会分析和未来趋势判断 [12] - 感谢篇计划鸣谢或展示公司高管等专家的观点 [13] 研究方法与参与价值 - 研究采用桌面研究(政府数据、企业年报、专家观点等)和专家访谈、企业深访相结合的方法 [14][15] - 参与厂商有机会入选报告产业图谱和优秀案例,提升品牌知名度,并通过官方及媒体渠道获得传播 [17] - 参与价值包括深入了解工业软件的能力塔、发展关键指标及核心技术带来的影响 [19]
2025年第43周:数码家电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11-05 08:07
AI旅行助手 - 2025年十一假期AI旅行助手崛起,通义千问、携程AI和豆包等助手在交通、住宿和景点规划上表现优异,但存在餐饮推荐不全、时间安排不合理等不足 [3] - AI助手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提供个性化服务,商业潜力体现在交易闭环、数据驱动推荐和内容运营上,但实现规模化变现仍需时间 [3] AI+游戏 - 生成式AI在游戏领域应用快速增长,Steam平台上相关游戏数量激增800%,预计今年新上市游戏中占比达20% [4] - 腾讯、网易等头部公司加速布局,构建技术中台与垂类模型,AI已融入游戏研发、运营全链路,推动行业向“AI原生游戏”转型 [4] - AI游戏分为增强型、辅助开发型、研究型和策略型四种,但高阶AI原生游戏仍面临内容深度不足、交互门槛高等挑战 [4] 国产手术机器人 - 国产手术机器人快速崛起,2024年国产腔镜机器人市占率达48.89%,骨科、神经外科等领域国产化率显著提升 [5] - 价格优势(国产设备较进口低30%-40%)和政策支持(医保覆盖28省市)加速替代进程,但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技术差距及同质化竞争仍是挑战 [5] - 企业通过5G远程手术、AI融合及“设备+耗材+服务”模式创新突围,如精锋医疗、天智航等品牌表现亮眼 [5] 智能卫浴 - 2025年智能马桶推动卫浴体验升级,在“以旧换新”政策、智能马桶CCC强制认证和“好房子”建设推动下,行业迎来市场扩容与结构升级 [6] - 京东数据显示智能卫浴品类同比增长超30%,恒洁、箭牌、松下等企业销量显著增长,企业聚焦健康、舒适、智能化技术 [6] - AI技术成为新热点,恒洁、九牧等企业探索AI融合应用,但行业仍面临用户认知不足、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6] 家电国补政策 - 第四季度3000亿元中央资金全部下达,与“双11”叠加刺激消费,但家电市场增长乏力,政策边际效应递减 [7] - 2025年国补可能关停,需求透支与价格预期改变将影响空调、冰箱等品类销量,企业需转向产品价值、服务创新和技术升级 [7] AI娱乐应用 - 好莱坞经纪公司计划签约AI女演员Tilly Norwood引发行业震动,遭到好莱坞强烈反对,演员工会批评其未经授权使用演员数据训练AI [8] - 2025年全球智能陪伴市场快速发展,预计2030年规模突破1400亿美元,中国和新加坡成为关键市场 [9] AI硬件设备 - AI眼镜市场经历快速增长与高退货率的矛盾局面,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54.9%,中国市场增长145.5%,但退货率高达30%-50% [11] - 两轮电动车行业经历智能化变革,AI技术融入传统车身,提升骑行体验,九号、雅迪等通过智能开锁、障碍识别、健康监测等功能推动行业升级 [15] - AI玩具结合IP与AI功能,兼具陪伴、教育和娱乐属性,跃然创新凭借奥特曼等IP授权完成2亿元融资,毛利可达50%-90% [17] AI医疗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AI+医疗在精准诊疗、健康管理等场景加速落地,市场规模预计2032年达700亿美元 [16] - 东软集团推出“添翼2.0”解决方案,通过数据治理和多模态应用,实现90%以上的诊断准确率,并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实践中显著提升效率 [16] 机器人行业 - 机器人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Figure AI推出新一代家务机器人,优必选、特斯联等企业通过联盟或开放平台整合资源,推动硬件与AI技术结合 [12] - 智元机器人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智元精灵G2,具备26个自由度,支持多模态交互,已获龙齿科技、均胜集团数亿元订单 [21] - 云迹科技登陆港交所,成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首日股价大涨49%,市值约100亿港元,2024年以6.3%市占率居国内第一 [23] 科技巨头动态 - OpenAI通过巨额订单与英伟达、AMD、Oracle等科技巨头合作,推动全球AI基建建设,形成闭环价值链,带动企业市值飙升 [20] - 台积电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31亿美元,环比增长10.1%,毛利率达59.5%,资本开支上调至400-420亿美元,7nm以下先进制程占比74% [28] - 字节跳动进军锂电产业,利用AI算法加速研发,与中科院合作缩短材料筛选周期,其业务需求推动自研电池降本30% [31] - 滴滴自动驾驶获得20亿元D轮融资,融资总额超100亿元,资金将用于AI研发和L4自动驾驶落地,采用“技术自研+整车合作+商业运营”模式 [32] 汽车行业智能化 - 奔驰2024年交付量同比下降7%,2025年上半年跌幅扩大至14%,与字节跳动深化合作,在新款纯电CLA车型中搭载“豆包”大模型 [24] - 赛力斯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合作协议,聚焦汽车产业数智化升级,结合AI技术与场景应用,推动智能机器人发展 [25] 个人动态与投资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以4815.7亿元身家成为中国首富,持续押注AI,2024年投入达800亿元,推动大模型和AGI研究 [26] - 软银集团计划借款50亿美元用于投资OpenAI,并斥资53.73亿美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以推进其“物理AI”战略 [27]
2025年IP潮玩经济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1-05 08:07
IP潮玩经济 丨研究报告 前言: 玩具,不只是孩子的专属。如今,成年人也热衷于在玩具中寻找情感寄托,重温童年的快乐。随着消费能力提升、 Z世代崛起和文化消费升级,有文化内涵、情感价值、 和收藏属性的"潮玩"在玩具市场应运而生。随着潮玩行业从萌芽走向成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IP潮玩也逐渐成为市场 焦点。 IP赋予玩具更多魅力和价值,成为独特的文 化符号。除了原创IP,IP也通过授权、改编等方式赋能潮玩行业,实现商业价值多元化延伸。这一热门风向促使我们将目光聚焦于IP潮玩行业,洞察IP经济获取成年人心智 的商业密码。 本报告旨在全面剖析 IP潮玩的经济价值与发展潜力,通过梳理IP潮玩的发展脉络、产业链图谱及消费者偏好,深入分析行业头部品牌的商业模式与价值创造路径,以及从 消费者端了解心理需求和付费动机,从而揭示IP在潮玩授权、创新玩法中的关键作用,为行业从业者、投资者及相关研究者提供前瞻性的行业洞察和策略建议,助力IP潮玩 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创新。 I P潮玩定义 具有高辨识度的独立知识产权( IP)属性的潮流玩具 " IP潮玩" 是指具有高辨识度的独立知识产权(IP)属性的潮流玩具。区别于其他玩具,潮玩的目标受众 ...
双11观察:大促玩法简化好评度最高,带电品类热度不减
艾瑞咨询· 2025-11-04 08:06
行业趋势 - 2025年双11购物节较往年提前一个月启动,各大电商平台于10月9日至10月15日陆续开启促销活动,为消费者预留更充足购物时间[2] - 平台简化优惠规则,摒弃复杂玩法,采用直接让利方式降低消费决策成本,有效激活用户消费热情[2][3] - 双11期间用户日均独立设备数较去年同期增加3848万台,日均总有效使用时间同比增加226亿分钟,用户规模与使用粘性双双提升[4] - 双11购物节舆论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9万次,形成现象级传播,进一步带动用户参与度[4] 消费行为特征 - 消费者需求呈现"务实刚需为基,升级消费为亮点"的特征,在满足基础需求的同时对品质生活追求不断提升[8] - 跨平台消费成为主流趋势,单个消费者平均在3.7个平台有过消费,京东、淘宝/天猫仍占据核心电商消费入口[10] - 跨品类购物特征明显,单个消费者平均计划购买/购买过4.9类商品,服饰鞋靴、美妆个护、食品饮料生鲜构成基础消费基本盘[10] - 消费者核心消费区间从日常的501-2000元扩展至双11的1001-5000元,人均消费金额增加790元,近4成用户表示今年花费较去年增多[14] 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在电脑、数码、手机及大家电品类中虹吸效应突出,消费者偏好度分别达到75%、70%、71%和70%[17][18] - 小家电品类中京东与淘宝/天猫共同成为消费者购买首选,偏好度分别为69%和58%[17][18] - 京东3C数码线上销售额占比达60%,远超其他平台,展现出强大市场号召力[19] - 京东在日用百货和服装饰品品类突破效果显著,销售额增速分别达36%和30%,大幅领先行业平均水平[33] 品类表现 - 3C数码品类中智能手机是最受青睐产品,无线耳机、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等保持高需求[19] - AI设备、运动相机、设备配件、智能手表、平板电脑、便携电源等细分品类销量同比增长显著[22] - 大家电品类中干衣机销量同比增长217%,冰箱增长91%,中央空调增长77%[26][28] - 小家电品类中果蔬清洗机销量同比增长327%,蒸汽拖把增长236%,电动清洁刷增长202%[26][28] - 日用百货中餐巾纸、烹饪汤锅、被子等品类销量同比增长亮眼,服装饰品中塑身衣、马甲、毛呢外套等表现出色[29] 平台优势分析 - 消费者选择京东购买3C数码产品的主要原因为:正品有保障(44%)、商品品质信赖(43%)、物流配送服务满意(42%)、售后服务认可(39%)、价保服务完善(36%)[22][23] - 消费者选择京东购买家电的核心原因集中在正品保障(45%)、商品品质有保障(42%)、物流配送服务更好(41%)、售后服务更有保障(41%)、一站式上门安装(36%)[26][28] - 京东通过严格的正品管控体系实现商品溯源,依托自建物流网络保障极速配送体验,搭配专属化售后与价保服务,构建全链路消费信任壁垒[17]
破局与重构:2025 空调行业趋势与消费需求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11-04 08:06
行业宏观环境 - 政策推动低碳转型,国家和地方出台支持节能改造的政策,如《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为市场提供战略指导和政策保障 [2] - 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发展,重点在高效设备应用、系统管理优化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热泵技术等)[2] - 建筑空调节能改造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 - 国家补贴政策与异常高温天气共振,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并激发市场需求,放大旺季效应 [3] 市场格局与渠道 - 空调市场增速放缓进入成熟期,线上销售占比达60%,传统电商为核心流量入口 [5] - 线上价格呈K级分化,1.5P挂机低价段(1599元及以下)与高价段(3000元以上)占比均上升,3P柜机4000元以下及9000元以上价格段占比亦上升 [5] - 全渠道融合驱动消费体验升级,线下兼具空间体验优势,线上可随时随地享受品质与服务 [7] - 综合电商平台是信息触达关键渠道,京东已建立起“家电第一信息渠道”的强势认知 [24] 消费需求演变 - 消费需求从基础温控向“舒适+健康+高端”方向升级,舒适型、健康型空调成为明确新增长点 [1][17] - 社媒热议话题映射需求升级方向,节能、舒适、制冷效果、颜值、健康等成为TOP10热议内容 [9] - 用户购买动机在刚需基础上,逐渐向追求更高品质、更好体验和家居环境适配性转变 [21] - 用户决策更加理性成熟,关注性能与品质基石,综合体验成为决策关键,品牌及服务体验细节(如“30天价保”、“180天只换不修”)关注度提升 [28][30] 产品创新方向 - 高端化向“极致舒适+健康净化+美学融合+智能互联”的综合体验与持续服务方向升级 [13] - 舒适化方向强调内在舒适与外在适配,无风感、柔风、静音等功能获用户高度赞誉,京东用户相关产品好评率接近100% [53][56] - 健康化成为下一代空调基本任务,涵盖新风引入、空气净化、除菌除病毒、除甲醛、自清洁及空气质量监测等多个维度 [55] - 产品需实现从“单一温度调节器”向“舒适、健康、美观兼具的品质生活中枢”进化 [11] 细分场景与人群机会 - 围绕特定生活场景、空间功能和情感需求进行产品定义,跳出传统客厅、卧室简单分类 [15] - 细分场景包括影音娱乐(需极致静音、风量调节)、厨房专属(需大风量强制冷、抗油烟腐蚀)、育儿适老(需高效抗菌、无风感)及养宠家庭(需除菌、无风感)等 [16][38][40] - 居家办公场景催生对高端系列、中央空调及定制化解决方案的需求,重点关注静音、舒适风、空气洁净及美观集成 [44][45] - 00后、90后两代家庭成为主流购买群体,一线城市、与孩子同住家庭对舒适度关注度最高 [19] 渠道与品牌案例 - 京东联合格力、海尔、美的、TCL、小米等品牌共塑舒适健康新生态,助力多款产品创下销售佳绩 [59] - 格力AI节能王子Pro实现“舒适、节能”两大维度全域领先 [61] - 海尔舒适风系列配备人感模组,实现自动调节送风与风避人功能 [63] - 鸿蒙智选风神之眼搭载毫米波雷达AI人感技术,实现三重智能送风模式 [65] - TCL小蓝翼Q7 Pro首创“新风净化二合一”系统 [67] - 美的无风感·云朵系列集AI无风感、母婴级净护和冷暖双出风为一体 [69] - 小米巨省电风管机具备节能优势、智能配置及离子净化与新风模块 [71]
2025年第43周:服装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11-03 08:03
行业财报业绩汇总 - 多家运动服装和零售企业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表现分化 [2][3] - 耐克第四财季营收110.97亿美元,同比下降12%,大中华区营收下降21% [2] - 阿迪达斯季度净销售额59.52亿欧元,同比增长2.2%,但大中华区下降3% [2] - 安踏上半年营收增长14.3%,FILA品牌收入创新高 [2] - 露露乐蒙季度净营收25.25亿美元,同比增长6.5% [2] - 彪马季度销售额下降8.3%,净亏损2.47亿欧元 [2] - Zara母公司Inditex上半财年净销售额183.57亿欧元,优衣库母公司迅销前九个月营收增长10.6% [3] - 李宁上半年收入增长3.3%,特步收入增长7.14% [3] 新兴品牌与营销模式 - 篮球鞋市场溢价缩窄,抖音等平台催生新势力品牌,草根篮球达人转向自有球鞋品牌 [4] - 新兴品牌如曹芳的SENZUBEAN和SPO凭借个人IP绑定和粉丝经济突围,以真实内容营销和差异化定位吸引用户 [4] - 叶天与特步合作推出"逆天一代",探索"个人IP×品牌共创"模式 [4] - 新兴品牌借助互联网轻量化、高互动特性重塑行业逻辑,核心价值在于以真实性和创新路径重启行业想象力 [4] 消费趋势变化 - 年轻人首饰消费观念从注重材质与价格转向追求设计背后的个性表达和情感共鸣,24-30岁女性成为黄金饰品消费主力 [5] - 二次元、国潮等文化元素融入使首饰成为社交货币,技术进步推动定制周期缩短,小批量生产更高效 [5] - 国际快时尚品牌因电商冲击、品牌老化及负面事件导致市场下滑,Z世代偏好国潮品牌 [6] - 购物中心转向高租金业态或国产快时尚替代,并引入新兴品牌,强调社交与数字化 [6][7] 品牌出海与全球化 - 东南亚成为国产服装品牌出海首选地,海澜之家、森马等已在该地区开设大量门店,安踏等运动品牌也加速布局 [8] - 国产服装品牌海外营收增长但占比普遍不足2%,主要因品牌聚焦大城市,难以复制国内下沉市场的成功模式 [8] - 希音从纯线上电商转型为全渠道零售,2024年进军法国实体市场,在巴黎开设门店以强化本地化触达与品牌形象 [19] 产品风格与品牌动态 - 机能风转向"人本设计",注重舒适与可持续性,迪桑特凭借90年的技术创新将科技与人文结合,引领高端机能风潮 [9] - 老凤祥拟以2400万美元认购迈巴赫奢侈品亚太20%股权,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估值为1.2亿美元,旨在拓展国际市场 [10] - 坦博尔集团递交港股上市招股书,拟从羽绒服转型至户外运动领域,2024年营收达13.02亿元 [11] - LVMH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中国市场重回正增长,超出市场预期,股价大涨12.22% [12][13] 品牌市场表现与挑战 - 始祖鸟因环保争议致安踏市值单日蒸发125亿港元,同期迪桑特因低调设计被关联"体制内穿搭"受公务员群体青睐 [14] - lululemon营收增长放缓,市值较历史高点下跌超60%,男装业务增速创新低,鞋类业务市场反响平淡 [16][17] - 泡泡玛特推出黄金品牌popop,尝试"IP+黄金"模式吸引年轻人,但面临IP侵权等挑战 [18] - 蕉内在上海开设反内卷主题限时快闪店,核心产品「绒绒」系列家居服强调无束缚体验 [15]
2025年在线综艺营销趋势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11-03 08:03
整体用户数量已达 10 亿级规模,年同比小幅增长,平均增幅达 3.4% ,行业出现显 著回暖迹象 在线综艺营销趋势 丨白皮书 核心摘要: 本报告聚焦在线综艺行业核心参与者,通过艾瑞自研的第三方网民网络行为监测系统和视频内容监测系统的 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呈现2024-2025年中国在线视频综艺市场的用户规模、内容创新及营销趋势。并结合 定量调研与行业专家访谈,深度解析热门赛道的内容创作逻辑,以及全域生态营销、品牌角色共创等前沿玩 法。报告旨在为平台方及品牌主提供综艺IP开发、技术赋能与商业变现的决策参考,推动行业从流量竞争向 精品化、长效化转型。 在线视频用户规模 2024 年以来在线视频出现回暖迹象,月独立设备数同比呈现小幅增长,尤其在 2024 年 Q2 和 Q4 两季度同比增幅较高,全年月平均同比增长率达到 3.4% 。 在线视频综艺频道用户趋势 综艺用户市场规模稳定在 5-6 亿水平; 2024 年度在热门档期加持下,用户数在 6 月 和 10 月达到小高峰 综艺市场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每月月独立设备数达到 5-6 亿的活跃量级。受益于暑期档 学生用户的涌入、热门节目排播和高温宅家需求的旺盛, ...
2025年中国宠物分阶喂养与营养需求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11-02 08:06
中国宠物市场总体概况 - 宠物市场持续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10%以上,2025年预计加速扩容,服务场景趋于多元化[2] - 宠物角色从“伴侣”转变为“家庭成员”,情感消费升级是核心驱动力[2] - 宠物猫数量在2024年达到7153万只,已超过犬只数量,中华田园猫是最受欢迎的品种[4] - 养宠人群以26-35岁、居住在高线城市、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中高收入白领为主,女性占比更高[8][9] 宠主画像与养宠观念 - 多数宠主家庭状态为已婚育的3-4人家庭,也有约两成为未婚育的同居或独居家庭[9] - 宠主与宠物情感联结深厚,感情深厚程度平均达9分,视宠物为家庭成员、玩伴和亲密朋友[14] - 宠主普遍重视科学喂养,高度认可根据宠物不同成长阶段和健康状态进行分阶喂养的理念[18] - 面对养宠生活痛点,多数宠主选择以负责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六成宠主在生活变动时会尽量克服困难继续抚养宠物[16] 宠物食品市场格局与消费趋势 - 宠物食品市场已从早期通用型向精细化、功能化转型,定制化产品成为主流[1] - 本土品牌主导大众市场,品类特性驱动细分市场的差异化竞争[6] - 湿粮和冻干粮引领主粮市场,过半宠主(54.9%)喂食过罐头/软包装湿粮,冻干粮喂食比例达53.8%[20][21] - 功能性主粮逐渐普及,处方粮喂食比例为31.9%,羊奶喂食比例为28.5%[20][21] 宠物零食与营养补充剂消费趋势 - 宠物零食功能化趋势明显,猫条/狗条以61.1%的喂养比例成为最受欢迎的零食类型[22][23] - 宠物营养补充剂需求突出,喂养正从“泛营养补充”向“精准功能型”升级[24] - 益生菌是喂养比例最高的营养补充剂,占比达53.0%,反映宠主对宠物肠道健康的高度关注[24][25] - 鱼油/磷虾油类营养补充剂喂养比例为46.1%,主要用于美毛护肤和改善关节健康[24][25] 分阶喂养习惯与消费特征 幼年期宠物(小于1岁) - 宠主在宠物食品上花费适中,购买频率偏低,更看重促销及营养成分[34] - 主食喂养以烘焙粮和处方粮为主,偏好度较高(TGI分别为145和105)[36][37] - 零食喂养以猫条/狗条为主,营养补充剂以益生菌和维生素类为主,喂养原因主要是增强免疫力(50%)和补充缺乏营养(49%)[36][37] 青壮年期宠物(1至10岁) - 宠主在宠物食品上花费更高,购买更频繁,更信任兽医推荐和医疗背景背书[42] - 主食喂养以冻干粮(57%)和罐头/软包装湿粮(57%)为主,对生骨肉的偏好显著(TGI 111)[44][45] - 营养补充剂喂养以益生菌(55%)和化毛膏/营养膏等膏类(52%)为主,对鱼油/磷虾油的偏好较高(TGI 113)[44][45] 老年期宠物(大于10岁) - 宠主更倾向经济实惠的产品,购买节奏灵活,重视包装适配及性价比[50] - 主食喂养以冻干粮和烘焙粮为主,对处方粮的偏好显著(TGI 142)[52][53] - 营养补充剂喂养中,乳铁蛋白类产品备受青睐,主要用于延缓衰老、保持年轻活力(TGI 141和261)[52][53]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侧需求从基础向高阶升级,喂养管理迈向精细化全周期呵护[54] - 供给侧经历技术、生态、数据三维重构,产业向精细化、可持续发展[56] - 市场侧渠道多面拓展实现全域覆盖,场景精准布局提升产品力[58] - 品牌案例显示,企业通过全链路优势、技术洞察和精准营养策略强化市场地位,例如红狗通过营养配比优化实现精准匹配,比乐引入创新分阶宠食体系,皇家在处方粮领域保持领先[60][61][63][65][67][69]
2025年汽车行业网络营销监测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1-02 08:06
国内汽车市场发展概览 - 2025年1-7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1274.6万辆,同比增长10.3% [1][4] -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突出,3-7月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连续五个月突破50%,增速持续高于狭义乘用车 [1][4] - 市场呈现“头部集中、尾部分散”格局,TOP3厂商(比亚迪、吉利、一汽大众)合计占据三分之一市场份额 [1][10] - 比亚迪汽车1-7月零售销量达188.5万辆,同比增长10.8%,市场份额为14.8%,位居市场榜首 [1][11] - 吉利汽车零售销量142.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62.8%,市场份额为11.2% [11]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层面发布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指导性文件,鼓励汽车消费 [7] - 地方政府响应号召,因地制宜发布具体置换补贴、新能源汽车补贴、配套设施建设等细则 [7] - 政策体系呈现“国家引导+地方适配”的协同特征,共同激活消费潜力 [1] 网络广告市场趋势 - 2025年7月汽车行业广告主数量首次迎来正增长,市场信心回暖 [2][14] - 3月迎来上半年广告投入高峰,适逢春节营销节点及春季车展期间 [14] - 头部广告主排位变化明显,但比亚迪股份连续两年位居投放榜首 [16] - TOP20投放产品中,11款为新能源车型,显示广告主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的高度认可 [16] 媒介投放策略 - 广告主调整终端投放布局,减少PC端投入,增加移动端和OTT端占比 [18] - 网幅广告始终是车企投放首选形式 [18] - 垂类媒体中汽车网站占据核心地位,在汽车行业广告投放中占比超过七成 [18] - 汽车之家在PC端保持领先地位,移动端懂车帝和汽车之家超过易车和百度 [23] - OTT端以爱奇艺和优酷的广告主数量最多 [23] 广告内容创意类型 - 产品上新类以外观设计与定价信息为核心传播触点,完成品牌新品的首轮心智触达 [27] - 价格优惠类构建立体化价值让利模型,以节日促销、国补置换补贴和品牌补贴放大产品性价比感知 [27] - 产品介绍类通过核心卖点的精准提炼与传递,直击目标用户核心需求痛点 [28] - 活动宣传类宣传新车发布会时间及车友活动招募,激发用户参与感和关注度 [30] - 品牌建设类通过宣传片或代言人形象传递品牌文化价值观,塑造品牌形象 [32] 营销策略转型 - 汽车营销进入“以用户为核心、数据为驱动、内容为载体、全链路协同”的新阶段 [3][37] - 车企营销工作流可划分为用户洞察、邀约转化、到店成交、车主运营四个关键环节 [35] - 行业从“流量争夺”向“用户经营”转型,旨在破解营销错位、提升转化效率、实现长效经营 [37] - 营销方案基于目标人群特征与平台生态设计个性化策略,不再“一刀切” [37] 平台营销案例 - 汽车之家凭借专业内容优势与整合营销服务,为广告主打造全链路营销解决方案 [39] - 汽车之家推进生态化、智能化、全球化战略,构建汽车内容生态,推进O2O融合,借仓颉大模型搭建AI营销工具 [43] - 问界新M7通过强化产品卖点重建市场信心,对用户需求分层,实现三级内容传播金字塔,上市当日多平台热搜霸榜 [45] - 极氪009采用差异定位+标准重塑+圈层渗透的价值营销策略,通过CEO发起行业拷问和跨界热点联动快速破圈 [47] 用户行为与平台偏好 - 2025年7月计划买车用户APP使用榜中,汽车资讯类应用占据主导地位 [50][51] - 汽车之家总设备数达6224.4万台,目标用户TGI高达1231.2,目标用户设备数为3988.7万台 [50][51] - 懂车帝总设备数为4158.5万台,目标用户TGI为1053.9,目标用户设备数为2281.0万台 [51] - 易车总设备数为2256.0万台,目标用户TGI为937.1,目标用户设备数为1100.3万台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