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咨询

搜索文档
高纯度 Omega-3 与健康管理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7-23 17:12
中国居民健康管理现状 - 国家政策推动全民健康管理向主动预防转型,需构建监测、干预与营养支持体系 [1] - 慢性病年轻化与全周期防护成为核心挑战,膳食营养补充剂成为主动健康管理的核心工具 [1] - 健康中国行动设定2030年国民健康素养倍增目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增长明显 [6][7] 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认知 - 70.6%的居民过去一年购买过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渗透率突破七成 [27] - 增强免疫力是核心服用目的,改善睡眠和补充精力为次要需求 [27] - 消费者决策中产品成分和含量/吸收率为首要考量因素,品牌背书次之 [30] Omega-3市场与应用现状 - Omega-3在心脑血管健康、免疫调节、神经发育及情绪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 [3] - 消费者对Omega-3认知度较高,但对成分协同作用等深度机制存在盲区 [3] - 海洋生物(鱼类)是主要来源,鱼油因提纯技术成熟和科研积累占据优势 [38][39] 高纯度Omega-3消费洞察 - 54.7%消费者过去一年购买过高纯度Omega-3,85%含量被视为高纯度标准 [51] - 消费者认可其吸收利用率更高、健康效果更显著等价值 [51] - 精准营养需求推动全谱矩阵(植物基、海洋源、复合配方)发展 [48] Omega-3成分功能细分 - EPA侧重抗炎免疫和心血管保护,DHA主导神经发育和认知功能 [40] - EPA与DHA协同增强抗炎、心血管和神经保护效果 [40] - 市场对EPA(中老年)和DHA(母婴)的认知存在局限,需突破人群刻板印象 [43][45] 高纯度Omega-3人群益处 - 婴幼儿:促进大脑/视力发育、强化免疫屏障、降低疾病发生率 [53] - 儿童/青少年:改善视力、提升专注力、调节情绪 [56][59] - 成年人:缓解睡眠障碍/情绪问题,中老年侧重慢病防控和抗衰老 [6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合成生物学、纳米递送技术提升纯度和吸收率 [65] - 精准营养需求推动配方革新(如场景化剂型) [65] - 政策法规完善和标准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65]
2025年中国智能PPT市场发展洞察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7-23 17:12
智能PPT市场发展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PPT制作从辅助工具向全能创作平台转变,实现高效、精准、个性化的新型演示模式 [1] - AI与PPT融合体现在创作生产力、设计应用策略及制作流程优化,提升信息传递效能与精准度 [1] - 智能PPT已成为协作办公领域焦点,重塑演示文稿制作流程并支持多元场景如学术报告、商业演示 [1] 行业发展背景 - AI+办公软件市场规模从2019年6.86亿元跃升至2023年131.03亿元(CAGR=109.09%),预计2028年突破1911.37亿元(CAGR=57.75%) [2] - AI PPT作为技术渗透先导模块,2025年进入技术重构深化阶段 [2] - 供需双侧结构性变革驱动增长:需求端传统PPT软件能力断层倒逼转向AI范式,供给端大语言模型突破推动工具向"数字生产力中枢"演进 [4] 价值应用与变革方向 - 智能PPT价值体现在技术研发端和应用场景端双向布局,符合"产业微笑曲线"理论 [6] - AI技术推动PPT从功能型工具升级为业务流内容中枢,竞争维度转向生态整合能力 [8] - 内容生成指令遵从、多模态融合、交互方式多样化是AI提升智能PPT水平的核心表现 [9] - 场景端变革包括教育场景嵌入互动题库、电商场景动态PPT替代商品手册等跨界应用 [9] 用户需求与行为特征 - 18-35岁高线城市高学历用户为主力群体 [15] - 48%用户每周多次使用智能PPT,25.3%为每日高频用户 [17] - 用户需求从效率提升转向全流程智能化支持,智能引用与数据可视化成为关键期待 [19] - 用户接受度最高价格区间为100-300元/年(39.8%),其次≤100元(30.8%) [19] - 当前NPS值为30.6,痛点集中在模版同质化(50.1%)、AI生成逻辑混乱(48.4%)及数据安全(45.3%) [21] 国内外发展对比 - 国外产品聚焦AI原生体验与叙事范式创新,如模块化编辑、非线性空间叙事和交互式呈现 [12] - 国内外用户习惯差异显著:国内偏好表单模版,国外倾向流式设计 [13] 厂商竞争格局 - 传统办公软件厂商优势在生态用户基础与技术积累,劣势为产品迭代速度慢 [26] - 创业厂商优势在垂直场景深度与交互创新速度,劣势为市场教育周期长 [26] - 互联网厂商优势在流量入口与内容生态,劣势为付费转化率低 [26] - 技术能力评估显示创业与互联网厂商在交互产品技术(★★★★★)和内容生成技术(★★★★★)领先 [24] 商业模式 - 主流模式包括会员订阅(基础订阅+AI增值包)、广告流量变现及B端API分润 [28] - 互联网厂商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实现广告精准投放,传统厂商侧重差异化会员体系 [28]
2025年淘宝直播商家运营方法论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7-22 15:06
行业趋势分析 - 2024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5.8万亿元,同比增长17.7%,行业从"流量扩张"转向"效率驱动"阶段,表现为货品、流量及营销的精细化运营[2] - 直播电商用户增速趋缓,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购物三大领域渗透率超75%,行业进入存量深耕阶段,需通过"存量激活-需求深挖-价值再造"策略释放用户生命周期价值[5] - 用户消费决策向"货架+内容"迁移,76.9%消费者将商品质量列为首要决策要素,显著超越价格敏感性(64.1%),形成"品质锚定+价格校准"双引擎驱动模式[14][17] 用户行为变化 - 用户行为呈现多线程跳跃特征,通过跨平台横向对比构建动态认知网络,商家线性触达效率边际递减,需构建全域非线性触达矩阵[8] - 消费需求碎片化导致新品存活率走低、爆品生命周期压缩、长尾品动销低迷,对商品全周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11] - 用户决策逻辑从价格主导转向信任价值迁移,2024年店播市场规模占比达56.4%,成为商家长期经营主阵地[17] E-MAX运营方法论框架 全周期供给策略 - **孵化期**:平台基于季节特征规划上新节点,提供定向红包与广告激励,缩短新品冷启动周期[26] - **爆发期**:通过"闪降闪赠"活动打造高价格力货品,平台投入20亿预算补贴及流量机制扶持[30] - **深耕期**:以店播阵地为核心,结合达人规模下行与短直联动保障长尾品续销[32] 全触点渗透策略 - 覆盖搜索/推荐公域、货架私域及直播/短视频增量渠道,通过"商品插卡"形式实现"内容即货架"的高效转化[33][40] - 直播频道采用"主播+商品"组合分发,基于内容标签和场效数据挖掘潜力主播,提升兴趣匹配度[40] 全场域营销策略 - **日常蓄水**:创新"直播大场"等玩法,结合"周末购"周期性活动提升日销[45] - **大促爆发**:联动达播(强成交)与店播(内容深度)双轨协同,实现流量规模化涌入[46] - **品类营销**:打造"直播中国"IP,通过溯源直播强化品类场景关联性,联动明星与主播内容共创[48] 标杆案例实践 - **UR官方旗舰店**:3月通过大促实现品牌曝光,结合趋势预判与高价格力直播,促成店播成交爆发[66][67] - **喜临门**:双11期间以全域营销蓄水+跨界品牌联合+总裁IP赋能,驱动睡眠场景消费革命[72] - **LA MER**:分渠道打造差异化货盘,2025年3月直播渗透率高于高端美妆平均水平3%,实现店播成交与流量双升[78][79] - **vivo手机**:新品发布期间叠加国补/货补/创新玩法,通过超级品牌日等活动聚合全域流量,推动爆品GMV爆发式增长[84][85] 平台产品升级 - 淘宝直播通过AI技术构建智能助理团队,覆盖信息筛选、操作优化、问题响应等场景,实现从"功能覆盖"到"经营提效"的转型[90][93] - 持续迭代AI工具性能,经效果验证后纳入智能助理Agents体系,最终形成部分托管场景[93]
2025年第29周: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7-22 15:06
运动眼镜市场 - 运动眼镜从小众装备发展为热门单品,兼具功能性与时尚属性,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超两千万[2] - 功能包括防紫外线、防风沙及防撞击,镜片颜色针对不同运动优化(如灰色防眩光、金色增亮)[2] - 时尚层面能修饰脸型、提升穿搭质感,品牌如DistrictVision、VETEMENTS推出潮流设计[2] - 智能化成为新趋势,小米、Oakley等品牌推出支持AI交互、实时数据监测的智能眼镜,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730亿元[2] 抖音美妆带货 - 抖音美妆带货榜单经历洗牌,贾乃亮重回榜首,黑马主播"李宝宝"单日GMV破亿跻身TOP4[3] - 抖音平台加速"店播化"转型,品牌自播占比提升,广东夫妇以17.54亿元GMV成为上半年榜首[3] - "夫妻带货"模式表现强劲,如广东夫妇、张檬小五夫妇,细分品类榜单流动性更高[3][4] 美妆OTC渠道 - 美妆行业掀起OTC渠道人才争夺战,珀莱雅、蜜丝婷等头部企业高薪招聘相关人才[5] - OTC渠道因全国70万家药店及功效性护肤品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销售额达56%增至22.7亿元)成为新战场[5] 中国化妆品市场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总额达10738亿元,国产品牌市占率提升至55%[6]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国货品牌在科研、文化叙事和营销策略上取得突破[6] 资本市场回顾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美妆市场资本回暖,技术驱动型企业受青睐,功效底妆、纯净护肤、轻医美等细分赛道火热[7] - 科技成为核心竞争力,生物技术、原料创新企业获密集融资,如欧莱雅投资未名拾光布局AI设计原料[7] 抖音美妆榜 - 6月抖音美妆市场国货品牌强势崛起,18个国货占据彩妆TOP20,50~100元性价比产品成为爆款[8] - 夏季控油、持妆及美白产品需求旺盛,如eLL素颜霜、花西子防晒粉饼等销售额达2500W~5000W[8] 化妆品功效认证 - 72%的消费者重视化妆品功效,65%关注数据验证,市场存在"伪科学"宣传问题[9] - 国家药监局2021年出台《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要求企业提供科学依据[9] 功效护肤隐忧 - 化妆品行业上游企业技术内卷严重,每家供应商都推出独家成分和证书[10] - 技术竞争背后存在标准缺位、夸大营销等问题,行业过快推新导致消费者对技术脱敏[10] 头部品牌动态 - 欧莱雅集团收购专业护发品牌Color Wow,估值约10亿美元,该品牌年销售额超3亿美元[11] - 比音勒芬市值缩水严重,从200亿降至不足100亿,并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利润负增长[12] - 闻献发布「沉檀龙麝」系列盘香及浓香水,融合中国四大名香与东西方制香工艺[13][14] 国货美妆IPO - 植物医生深交所IPO申请获受理,拟募资10亿元,公司专注高山植物护肤品,主攻线下单品牌店[15] 山姆美妆市场 - 山姆在中国美妆市场迅速崛起,月销量破万件的化妆品达40款,贡献近亿元销售额[16] - 山姆以组合装、大容量商品为特色,通过大批量采购降低成本,提供价格优势[16] 高端香水品牌 - 闻献是中国高端香水品牌,主打浓香精产品,单价1750元,初期以独特风格吸引高复购率[17] 医药跨界医美 -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推出肌颜态®高端系列GeneQueens及医疗器械品牌金因敷新品[18] - 核心优势为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纤连蛋白,具有强修复、抗氧化和抗衰功效[18] 韩国美妆公司 - 韩国美妆公司APR因凯莉·詹娜在TikTok上推广其美容仪而爆火,市值突破40亿美元[19] - APR最初从科技转型美妆,旗下品牌medicube涵盖化妆品、美容仪及医疗器械[19]
2025年第29周:食品饮料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7-21 16:25
饮料行业趋势 - 2024年饮料市场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7.8%,健康化饮品如无糖茶和功能饮料分别增长16.6%和12.1%,无糖茶增速达60% [2] - 2025年无糖茶增长势头减弱,农夫山泉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提升 [2] - 电解质饮料成为新增长点,元气森林外星人品牌领先,东鹏等品牌快速布局 [2] - 饮料市场进入内卷阶段,健康与口感需求并存,未来竞争围绕效率与差异化展开 [2]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18年0.1亿元激增至2024年的300%-400%增速,预计2028年突破100亿元 [10] 细分品类表现 - 无糖茶市场格局已定,农夫山泉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 [2] - 电解质水市场预计2025年达235亿元,增速领先 [13] - 椰子水2022-2024年爆发增长至78亿元,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200亿元 [8] - 中式养生水2023年市场规模达4.5亿元,同比增长超350%,预计2028年破百亿 [37] - 即饮咖啡市场预计2026年规模突破200亿元 [30] 品牌动态 - 元气森林外星人电解质水销售额超35亿元,市占率约23% [18] - 维他奶2025财年收入62.74亿港元,同比增长1%,净利润2.35亿港元,同比增长102% [32] - IFBH Limited(if椰子水母公司)港交所上市,首日大涨42.09%,市值达105.33亿港元 [34] - 华润饮料饮料收入从2021年5.22亿元增至2024年13.9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8.8% [41] - 白象食品推出"面饼120克"方便面,兑现此前承诺 [43] 产品创新 - 芭乐成为饮品界新晋"顶流",小红书相关话题超4万讨论量 [3] - 隅田川1L大瓶装即饮咖啡售价9.9元,复购率达29% [30] - 东方树叶推出1.5L大瓶装,满足家庭聚会、囤货和餐饮需求 [24] - 三得利Craft Boss推出"浆果&巴西莓"果汁饮料,定位职场场景 [36] - 康师傅推出"多维计划"系列维生素饮料,针对疲劳、熬夜和美容场景 [33] 跨界布局 - 费列罗集团以31亿美元现金收购北美谷物食品商WK Kellogg Co [20] - 金象复星医药旗下耀咖啡新增两家医院门店,主打养生饮品和健康轻食 [21] - 教培巨头粉笔跨界开设"见康星茶饮"新中式茶饮店 [38] - 挪瓦咖啡全球门店约4000家,主攻下沉市场,线上占比达75% [40] - 佛慈制药推出30余种药食同源养生茶饮 [44] 市场策略 - 饮料企业通过大瓶装应对原材料成本压力,降低包材和物流成本 [24] - 品牌通过地域特色、工艺技术和场景绑定来避免同质化竞争 [3] - 头部品牌通过科研背书和渠道独占构建壁垒 [13] - 本土冰激凌品牌凭借高颜值、快速创新和灵活营销赢得市场 [6] - 燕京啤酒跨界进入汽水赛道,采取"啤酒+汽水"策略主攻餐饮市场 [26]
2025年中国团餐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7-21 16:25
团餐行业核心观点 - 团餐作为中国餐饮市场重要支柱,在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升级驱动下向智慧化、标准化、集约化加速演进[1] - 2024年市场规模达2.7万亿元,预计2026年超3.5万亿元,行业韧性显著强于整体餐饮市场[29][30] - 乡村振兴政策推动三产融合,中央厨房+集体配餐模式成为县域渗透关键路径[4][5][77] - 行业集中度CR3仅6.7%,显著低于欧美市场(北美80%/欧洲45%),存在整合空间[60] 政策驱动因素 - **乡村振兴导向**:中央厨房等三产融合项目获政策倾斜,2023年《农产品初加工意见》明确2035年初加工机械化率达70%以上[5][6] - **食品安全监管**:2019年《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意见》建立"四最"标准体系,推动团餐企业供应链溯源数字化[8][10] - **学生餐规范化**:2022年《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强制要求食堂供餐,县域中小学渗透率提升空间显著[12][35] 市场需求特征 - **客群结构**:学校场景占比52.7%(中小学餐标16元/天),医院/企业/政府机构分别占9.6%/26.3%/10.8%[34][35] - **消费基础**:2024年人均食品消费量达粮食124.4kg+蔬果176.1kg+肉蛋奶92.4kg,支撑规模化需求[13] - **竞争倒逼升级**:外卖用户5.9亿人(占网民53.4%)推动团餐企业菜品创新与配送效率提升(外卖超时率降至4.8%)[16] 资本与技术动态 - **融资方向**:2021-2023年头部企业融资集中于三产融合(麦金地获5亿元)、数字化(美餐E轮10亿元)、区域扩张[18][20] - **技术应用**:社会餐饮数字化渗透率超50%,点单/收银系统有望破解团餐数据孤岛问题[21] 运营模式演变 - **承包入驻模式**:占比90%,食材成本42%+净利率6%,受合规要求挤压利润[41] - **集体配餐模式**:配送成本3%,净利率<5%,中央厨房普及推动占比有望升至18%[43][70] - **平台模式**:抽佣+系统接入费盈利,依托成熟外卖网络优化边际成本[46] 区域与细分机会 - **县域市场**:"中央厨房+卫星厨房"模式解决热餐配送难题,政策优先支持三产融合企业[74][77] - **增量场景**:老年餐(60岁以上人口超20%)、医院夜间供餐、赛事定制餐等潜力显著[79] - **区域集中度**:30-50亿营收企业增速领先,区域内头部企业通过供应链优势加速整合[82] 行业挑战 - **利润承压**:Top100企业平均利润率从6.3%降至5.2%,招标频率提升加剧隐性成本[48][50] - **同质化竞争**:124家企业营收1-5亿,跨区域扩张受供应链成本制约[60][82]
2025年第29周:酒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7-20 15:21
酒行业深度调整与转型 - 行业进入深度缩量周期,面临需求端与供给端双重挑战,需从B端转向C端战略,重构产品、品牌和渠道逻辑 [1] - 2024年白酒行业呈现"量价齐跌",产量降7.2%,茅台批价跌超36%,CR6企业营收占87.6%,马太效应显著 [2][3] - 低度白酒成新热点,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5%,但年轻群体复购率不足20% [4][8][10] - 价格战风险加剧,行业需避免重蹈啤酒行业覆辙,应聚焦品质、品牌与文化竞争力 [5] 消费趋势与市场机会 - 年轻化与健康化驱动低度酒、光瓶酒增长,光瓶酒2024年规模预计超1500亿元,玻汾等产品受90后青睐 [10][13] - 宴席场景成增长点,五粮醇通过礼宴文化营销覆盖4000万人次,珍十以"有喜事喝珍十"切入婚宴市场 [16][22][28] - 即时零售渠道崛起,2024年酒类线上规模突破2000亿,渗透率30%,啤酒在即时零售平台销量占比80% [9][12] 企业战略与创新案例 - 汾酒、滨河九粮液通过C化战略逆势增长,如汾酒"八高战略"和滨河"九粮香"差异化定位 [1] - 胖东来白酒"自由爱"年销5亿,动销率92%,成功因素包括严苛品质标准、透明成本及联名效应 [17][19] - 迎驾贡酒洞藏系列十年营收从5000万增至40亿+,2024年占比60%,推动中高端产品占比至77.86% [33] - 茅台1L装产品适配多元场景,结合i茅台平台实现供需适配,计划加大投放强化消费触达 [21] 渠道变革与厂商关系 - 传统酒商转向即时零售,如山东酒商转型歪马送酒,粤强等企业通过前置仓、平台对接升级业务 [9] - 汤沟酒业提出"零风险、零压货"政策,目标50亿销售,构建厂商共生渠道生态 [24] - 金沙酒业启动"十万场品鉴"活动,华润赋能下以品鉴驱动动销,逆周期布局消费培育 [23] 品牌营销与文化赋能 - 五粮液浓香酒发布3K运营体系,会员增长40%至2200万,通过文化体验强化用户黏性 [14][15] - 习酒冠名刀郎演唱会、海龙屯影像周,融合文化遗产与品牌文化,深化"君品文化"传播 [20][25] - 知交酒定位"友趣生活倡导者",结合综艺与AI互动重构白酒社交价值,新消费群体增长41% [26][27] 啤酒行业动态 - 啤酒高端化进入下半场,精酿市场扩大,福鹿家等标准化门店与啤酒大厂收购模式并行 [6] - 青岛啤酒节结合观赛、城市文化打造夏日流量密码,带动多元消费场景 [30][31] - 燕京啤酒推出碳酸饮料倍斯特嘉槟,由大张伟代言,瞄准年轻及家庭消费群体 [32]
2025年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7-19 19:53
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电竞市场规模约为1790亿元,同比增长5.5%,展现出稳健发展态势 [1][3] - 2024年中国电竞用户规模约为5.11亿人,同比增长0.6%,用户规模基本稳定在较高水平 [1][6] - 预计到2027年,整体电竞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 [4] 行业动态 - 国际化进程加速:中国成为重大国际电竞赛事主要举办场所,国产电竞IP在海外影响力提升 [15][16] - 标准化体系建设:产业标准与人才标准协同构建,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双轨并行 [19] - 多元化生态拓展:通过赛事生态、内容创新和跨界合作实现泛娱乐产业跃迁 [22] - 全民化共同参与:电竞赛事打破核心圈层局限,推动电竞文化普及和社会公益传播 [24] 用户特征 - 电竞用户中男性占比超6成,女性用户占比同比提升4.9% [26] - 30岁及以下用户占比68.5%,30岁以上用户占比提升至31.5%,向更广泛年龄层扩散 [26] - MOBA类、射击类和战术竞技类电竞内容关注占比均超50% [31] - 超80%用户频繁观看电竞赛事,赛事忠诚度高 [31] - 79.4%用户认为电竞对生活重要,90.5%对行业未来发展持积极乐观态度 [33] - 近50%用户经常关注海外电竞赛事,29.8%认为海外赛事竞技水平更精彩 [36] 发展趋势 - 全球化:技术、资本与文化共振,推动产业从区域竞争转向全球协同 [38] - 长期价值:注重可持续发展,平衡商业收益与社会价值,实现从"流量经济"到"价值经济"升级 [41] - 商业模式多元化:以内容生态匹配用户需求、IP资产赋能品牌价值、跨界合作重构产业边界 [44] - 适老化: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34.1%,总数约3.78亿人,电竞可提升老年人认知能力和社交 [48] 发展历程 - 探索期(1998-2008):第一批电竞游戏进入中国,第三方赛事主导,俱乐部萌芽 [2] - 发展期(2009-2013):电竞游戏网游化,厂商主办赛事,俱乐部涌现并职业化 [2] - 爆发期(2014-2022):国家和地方支持电竞产业,移动电竞崛起,赛事联盟化改革 [2] - 成熟期(2023-):电竞体育化持续推进,商业化迈入新阶段,与传统产业融合加速 [2]
2025年第27周:跨境出海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7-19 19:53
行业环境 - 中国企业出海从"业务补充"变为"业务必选项",注重管理模式、技术能力和本地化运营输出,品牌建设、人才本地化和社会价值创造成为关键成功因素 [2] - 光伏产业受国际贸易局势影响,前五月组件出口同比下降28.6%,欧洲出口额下滑36.6%,亚洲反超成最大流向地,非洲出口量大增近50% [3][4] - 文化产品出海加速,《狂飙》《黑神话·悟空》等作品走红,"新三样"网文、网剧、网游具备成本低、互动强优势 [5] - 印尼食品饮料市场规模近500亿美元,传统渠道为主;泰国市场规模约400亿美元,7-Eleven渠道强势 [6] - 游戏电竞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达85.54亿美元,《原神》《黑神话:悟空》成功输出东方文化 [7] 市场策略与案例 - 德国市场需注重逻辑与事实、强化德语表达、区分广告与新闻、精准对接记者需求、借力行业展会 [8][9] - 两轮电动车2024年国内销量同比下降10.55%,转向出海但面临欧美政策壁垒和东南亚竞争力不足问题 [10] - 中国IP出海在内容、技术、产业和资本实现多维突破,《山海经》《西游记》等作品海外输出 [11] - 三大运营商加速国际化布局,中国电信"OneGrowth全球合作计划"、中国移动"牵手计划"、中国联通U PLUS SMART产品体系 [12][13] - 潮玩IP LABUBU以"怪诞萌"形象走红全球,泡泡玛特海外业务增长显著,中国潮玩产业预计2026年总价值达1101亿元 [14][15] 头部品牌动态 - 科大讯飞2024年香港设立国际总部,翻译产品支持85种语言,海外开发者增长31.9%,AI营销业务增长25倍 [16][17] - 蓝色光标2024年收入607.97亿元,出海业务占比79.5%,毛利率仅1.7%,拟赴港上市募资用于AI研发 [18] - 比亚迪2025年5月欧洲销量10199辆,英国同比增长408%,德国同比增长824%,欧洲市占率突破6% [19] - 君乐宝通过欧盟认证进入香港市场,产品悦鲜活保鲜期长、口感好,试销反响良好 [20][21] - 安井食品2024年营收151.3亿元,市场份额6.6%居全国第一,拟募资25.5亿港元推进全球化布局 [22] -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首日破发,2024年营收269.01亿元但酱油产品占比超50%,发力海外市场 [23] - TikTokShop指出未来四年全球电商复合增长率约10%,跨境电商增速达26% [24][25] - 美团启动出海战略,首站沙特推出Keemart,构建"即时零售"为核心的本地生活生态 [26] - 影石创新2023年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67.2%排名第一,海外收入占比超7成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