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
搜索文档
高盛:中国基础材料监测-2025 年 5 月,情况好于担忧
高盛·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整体投资评级,但对各公司给出了具体评级,如钢铁行业的马钢股份(0323.HK)为中性,鞍钢股份(0347.HK)为买入;煤炭行业的中国神华(1088.HK)为中性,中煤能源(1898.HK)为卖出等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中国基础材料市场情况整体低于预期,终端用户订单环比持平,弱于以往季节性表现 [1][13][14]。 - 基础设施复苏暂停,资金缺乏和水泥发货量疲软,地方政府专项再融资债券发行减速 [14]。 - 关税对下游活动的影响传导至上游,但程度有限,中国金属需求削减幅度小于预期 [14]。 - 不同材料表现各异,如钢铁生产削减进入准备阶段,煤炭需求和价格疲软,水泥情况突然恶化,铝/氧化铝受几内亚铝土矿供应中断影响,铜需求比预期更有韧性,锂供应过剩增加,纸包装发货情况改善 [1][77][108][124][138][153][169][18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基础材料 - 覆盖总结 - 对钢铁、煤炭、水泥、基础金属、锂、纸等行业多家公司给出目标价格、交易评级、估值指标等信息,如鞍钢股份(0347.HK)目标价2.40港元,评级买入;中国神华(1088.HK)目标价29.50港元,评级中性等 [10]。 商品价格表 - 提供了多种商品2016 - 2027年的价格预测及同比变化,如铝、铜、镍、黄金、石油、铁矿石等,展示了不同时间段价格走势和波动情况 [11]。 中国基础材料监测(2025年5月):低于预期 - 终端用户订单环比持平,弱于季节性,基础设施复苏暂停,关税影响传导至上游但程度有限,金属需求削减小于预期 [1][13][14]。 - 渠道检查显示,终端用户订单趋势稳定,基本材料订单趋势疲软,库存方面,煤炭/纸高于正常水平,铁矿石/炼焦煤/钢铁/氧化铝/建筑材料正常,铝/铜/旧瓦楞纸箱/成品低于正常水平 [15][16][18][19]。 中国下游需求快照 - **基础设施**:1 - 4月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水/电力供应)同比增长5.8%,4月增长5.8%;地方政府专项再融资债券发行5月大幅减速;2025年初以来建设项目开工率反弹,但5月有疲软迹象 [35][37][39]。 - **房地产**:1 - 4月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1%,4月下降2.4%;新开工面积1 - 4月同比下降23.8%,4月下降22.1%;施工面积截至4月下降9.8%;竣工面积1 - 4月同比下降16.9%,4月下降28.2% [43][47]。 - **传统制造业**:白色家电3月产量同比增长9.6%,3月增长8.0%;空调3月产量同比增长10.3%,3月增长11.9%;汽车4月产量同比增长10.9%,4月增长8.9%;机床3月产量同比增长16.0%,3月增长24.3% [50][52][54][56]。 - **先进制造业**:太阳能3月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24%,1 - 3月增长62.6%;新能源汽车3月产量同比增长46.5%,1 - 3月增长49.9%;电网投资3月同比增长19%,1 - 3月增长25%;电动汽车电池4月产量同比增长62.3%,1 - 4月增长64.6% [59][61][63]。 - **电力、运输和出口**:3月货运量同比增长5.3%,1 - 3月增长5.0%;4月发电量同比增长0.9%,1 - 4月增长0.1%;中国至美国集装箱船吨位有一定变化 [68][72][71]。 钢铁 - 5月多数钢厂远期订单环比持平,符合季节性,当前建筑用钢需求同比下降14.3%,扁钢需求下降0.9% [77]。 - 汽车和家电行业订单季节性走弱,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稳定,出口商品负面影响开始改善,部分高端钢材产品订单增加 [78]。 - 国有企业钢厂确认钢铁生产削减已下达至地方政府层面,但未分配到个别钢厂,多数钢厂计划5月产量环比稳定,17%的钢厂产量环比上升,钢厂钢材产品库存为440万吨,环比下降5% [79]。 - 国内销售单位毛利大多稳定在140 - 160元/吨,出口利润环比略降至150 - 160元/吨 [80]。 钢铁制造原材料 - 5月中旬港口铁矿石日卸货率为340万吨/天,生铁日产量为250万吨/天,当周同比平均增长3% [93]。 - 钢厂和贸易商认为铁矿石和炼焦煤市场平衡,钢厂库存处于低位且无改变计划,贸易商认为铁矿石需求稳定,价格预期在85 - 100美元/吨,若钢铁生产削减,价格可能降至80 - 90美元/吨或更低 [94]。 煤炭 - 煤炭生产商需求环比下降,弱于正常季节性,5月日电力消耗环比持平或下降,电力用煤需求低于预期,非电力终端市场需求稳定 [108]。 - 部分主要独立发电商库存约20 - 30天,环比持平或增加,进口煤因价格优势减弱而减少 [109]。 - 2025年合同煤价可能维持在675元/吨,但现货价格低于合同价带来挑战,5月中旬非电力下游生产商支付的煤价为580 - 730元/吨,环比下降20 - 30元/吨 [110]。 水泥 - 5月中旬水泥、预拌混凝土和玻璃生产商日发货量环比持平或下降,弱于正常季节性,高频行业水泥发货量当周同比下降12%,主要生产商同比下降15 - 20% [124]。 - 基础设施项目新开工和在建项目趋势较弱,资金是关键制约因素,陕西地区需求同比稳定 [125]。 - 广东/广西计划停产天数增加1 - 2天,其他地区持平,5月16日筒仓库存为58 - 75%,去年同期为58 - 78%,4月下旬以来部分地区价格下降5 - 20元/吨,5月中旬单位毛利估计为38 - 63元/吨 [126]。 铝/氧化铝 - 铝加工商订单环比持平或下降,弱于正常季节性,5月终端需求同比下降3% [138]。 - 太阳能行业订单减少,建筑和汽车/电动汽车需求稳定,电网和制成品出口改善,部分半制成品铝产品出口订单恢复 [139]。 - 4月底氧化铝运营产能净减少600万吨至8200万吨,5月16日几内亚政府暂停三家中国生产商铝土矿运营,产能4000万吨,占中国铝土矿供应的18% [140]。 - 估计铝价差为5780元/吨,环比增长8.4% [141]。 铜 - 铜加工商订单环比下降,弱于正常季节性,5月终端需求同比增长15%(调整后增长9%) [153]。 - 家电、电子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疲软,电网和基础设施稳定,部分加工商在铜价回升后订单放缓,5月需求部分受东南亚紧急订单支撑 [154]。 - 5月中旬中国铜库存(上海期货交易所、保税仓库和社会库存)环比减少18.5万吨,比以往季节性多减少10万吨,废铜供应紧张,4月冶炼厂废铜使用率为15% [155]。 - 5月16日国内精炼铜现货升水增至445元/吨,粗炼/精炼费降至 - 43美元/吨,环比下降8美元/吨 [156]。 锂 - 4月国内需求持平,预计5月略有改善,符合季节性,5月阴极产量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36%) [169]。 - 电池生产商预计5月产量略有增加,6月持平,阴极生产商5月生产计划持平,部分电池生产商有出口紧急订单,将用现有库存完成 [170]。 - 估计4月中国锂市场供应过剩33%,5月可能维持,电池供应链隐含锂化学品库存环比增加23400吨,截至4月底达到705400吨碳酸锂当量 [171]。 - 5月16日中国碳酸锂价差持平,亚洲氢氧化锂到岸价差环比改善,主要受锂辉石价格下降推动 [172]。 纸包装 - 5月中旬造纸厂发货量环比持平或上升,符合正常季节性 [185]。 - 发货量上升主要受下游纸箱制造商为618购物节补货和中美“互惠”关税降低后需求改善推动,4月和5月初订单受关税间接出口影响,过去一周部分恢复 [186]。 - 部分造纸厂在劳动节假期后重启生产,4月底约110万吨新产能投产,占行业的1%,估计ND Paper单位净利润为122元/吨,高于上半年预期 [187]。
高盛:核能-能源转型的核能方案
高盛·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14只股票给出评级,其中Cameco、Hitachi、GE Vernova等10只股票为“买入”评级,Flowserve、NuScale Power等4只股票为“中性”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核能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被开创以来是可行且经过验证的技术,但因政策和公众支持的变化以及成本和安全挑战,其发展不稳定如今创新、投资和政策支持的增加使核能技术迎来显著增长拐点,全球对可靠、全天候清洁能源的需求也推动了核能的发展 [1][6] - 报告强调了核价值链中广泛的材料、技术和服务机会,并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路线图,重点推荐了14只股票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能的用途和需求驱动因素 - 核能的应用包括核电、武器和放射性治疗/成像等,近年来核能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领域,核电是最清洁和可靠的发电来源之一 [11] - 目前能源领域对核能需求复苏的驱动因素包括电力消费增加、向清洁能源转型以及对基荷电力的需求 [16] - 从成本角度看,传统核能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的平准化电力成本(LCOE)差异较大,SMRs达到一定规模后LCOE可能低于传统核能,但HALEU燃料的SMRs燃料成本占比更高,且供应链风险较大 [19] 核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核能在能源领域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多次重大事故导致公众对核能的支持减少,全球核能发展经历了快速增长、停滞和再次增长的过程 [25] - 全球核能在电力结构中的重要性下降,投资也相应减少,目前全球核反应堆舰队老化且地理分布集中,大部分发电来自前10个国家 [28][34] 核能再次增长的驱动因素 - 全球对核能发电的投资在2020 - 2024年间以约1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政策支持和对电力的需求增加推动了核能的发展 [44] - 目前有61座反应堆正在建设中,预计大部分将在2025 - 2032年间投入使用,此外还有约85座反应堆计划建设,359座反应堆处于提议阶段 [47][48] - 随着全球对核能投资的增加,新的技术如SMRs也得到了更多关注,但SMRs的大规模部署仍面临一些挑战 [54] 政策和公众对核能的支持 - 政策方面,全球政府对核能的支持有所回升,COP28和COP29上多个国家承诺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容量提高两倍,美国政府也设定了到2050年将其核能容量提高两倍的目标,并提供了多项税收抵免和激励措施 [60][62] - 公众对核能的支持也在改善,美国民意调查显示支持核能的比例从2016年的44%上升到61% [64] 核技术深入分析 - 传统核电站通过核裂变产生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全球约95%的核反应堆属于压水堆(PWR)、沸水堆(BWR)和重水堆(PHWR)三种类型,其中PWR最为常见 [67][68] - SMR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功率容量通常在20MWe - 300MWe之间,有多种设计类型,包括水冷、气冷、液态金属冷却和熔盐冷却等 [77] - 与传统核反应堆相比,SMRs具有部署速度快、安全性高、可模块化生产等优势,但也面临监管和许可时间长、燃料供应不足、供应链挑战等问题 [80][82] 核燃料循环深入分析 - 传统核反应堆使用低浓铀(LEU)燃料,而先进反应堆需要高浓低浓铀(HALEU)燃料,核燃料循环包括前端的采矿、转换、富集等步骤和后端的发电、乏燃料处理等步骤 [87][89] - 铀的开采主要通过传统采矿和原地浸出(ISR)两种方式,全球有超过30座正在运营的铀矿,年产量约为1.6亿磅(约6.2万吨) [91] - 铀的转换和富集是核燃料循环的关键步骤,目前全球有约6.2万吨的铀转换能力和6.2万SWU的年富集能力,但转换仍然是上游过程的主要瓶颈 [97][98] - 乏燃料的处理包括储存、再处理和处置等方式,再处理可以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减少高放废物的量,但目前市场份额较小 [106] 铀的供需分析 - 报告引入了全球铀供需模型,预计到2030年铀需求将达到约2.26亿磅,而供应将达到约1.9亿磅,存在约3500万磅的结构性赤字,到2045年赤字将扩大到约2.05亿磅 [109][127] - 供应方面,预计到2030年全球初级铀产量将从目前的约1.6亿磅增加到近1.9亿磅,2034年后逐渐下降到约1.2亿磅 [117] - 需求方面,新的核电站建设、现有核电站的寿命延长和升级将导致未来20多年铀需求增加,中国将成为未来20年新建设的主要驱动力 [127][136] 定价和合同 - 铀的价格主要受供需预期影响,公用事业公司通常提前3 - 10年签订燃料供应合同,大部分合同在长期市场执行,现货市场交易量较小且价格波动较大 [145][149] - 铀市场的定价不透明,主要有现货价格和长期价格两种指标,现货市场主要由贸易商主导,长期市场是公用事业公司采购的主要渠道 [154] - 公用事业公司签订的合同主要有固定价格合同和市场相关合同两种类型,固定价格合同在签订时确定价格并带有一定的价格调整机制,市场相关合同则根据交货时的价格确定最终价格 [158][159] 重点关注的核股票 - Cameco Corp是一家市值160亿美元的铀矿开采公司,业务垂直整合,核心销售包括85%的铀销售和15%的燃料服务,拥有全球约15%的铀产量,是成本最低的生产商之一,对核价值链有100%的敞口 [162][163] - NuScale Power Corp是一家市值约50亿美元的公司,致力于在全球建设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是美国唯一一家有活跃申请正在接受NRC审查的公司,预计将100%的收入与核能主题相关联 [165] - Mirion Technologies是一家市值约30亿美元的公司,是电离辐射检测和测量技术的领导者,商业核电业务占收入的38%,预计其核电业务在2025财年将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168] - GE Vernova是一家市值约890亿美元的全球电力行业领导者,核电力业务占电力部门收入的约5%,目前有65座核电站使用其技术,公司计划在美国增加3 - 5GW的核电装机容量 [171][172] - Flowserve Corp是一家市值约50亿美元的美国全球精密工程流量控制系统制造商,核业务是其脱碳战略中的高利润率、长周期增长驱动力,连续两个季度核订单超过1亿美元 [174][175] - Southern Co是一家市值980亿美元的受监管公用事业公司,拥有约4.8GW的受监管核电装机容量,核电占其2024年能源组合的约19%,是美国最大核电站Vogtle的部分所有者 [177][178] - Duke Energy Corp是一家市值930亿美元的电力和天然气公用事业公司,核电占其2024年发电量的约28%,公司计划在2025 - 2029年投资39亿美元用于核电燃料,并计划在北卡罗来纳州提交早期场地许可申请 [181][182] - Public Service Enterprise Group是一家市值400亿美元的公用事业公司,其非监管发电业务中的核电资产贡献了约10%的收益,公司正在对其核电站进行升级,以延长核燃料循环和运营许可证 [184][186] - Vistra Corp是一家市值360亿美元的电力生产商和零售电力供应商,拥有约6.5GW的核电装机容量,全部为非监管资产,主要潜在上行空间是与数据中心或其他大型负荷客户签订PPA [188][189] - Dominion Energy是一家市值440亿美元的多元化公用事业公司,约20%的发电资产为核电,运营着康涅狄格州的Millstone核电站,部分电力通过PPA出售,部分通过批发市场出售 [191][193]
高盛:全球钢铁-2026 年中国出口减少将推高全球钢价
高盛·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在全球钢铁生产中份额增加的趋势结束,2026年全球钢铁产量预计增长2%,但中国将失去市场份额 [4][5] - 预计2025 - 2026年中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 - 3%,主要受国内需求下降、出口减少和生产削减风险影响 [13] - 欧洲钢铁行业2025年需求和价格疲软,2026年有望因需求复苏和中国出口减少而价格上涨 [30][36] - 美国热轧卷价格未来三个月继续下跌,2026年或因需求增长和中国出口减少而企稳上涨 [44][5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钢铁供需情况 - 2025年全球粗钢产量预计同比持平,2026年加速增长2%;中国产量预计2025 - 2026年同比下降2% - 3%,非中国地区预计2025 - 2026年同比增长3% - 8% [2][56] - 2025 - 2026年中国成品和半成品钢铁净出口预计分别同比下降3%和33% [21] - 2025 - 2026年全球成品钢铁表观需求预计分别增长1%和2%,中国预计2025年下降2%,2026年持平 [56] 中国钢铁市场 - 国内需求方面,预计2025年中国国内成品钢铁需求下降2%至839Mt,制造业需求增长难以抵消房地产行业需求下滑 [16][18] - 出口方面,预计2025 - 2026年中国钢铁净出口分别同比下降3%和33%,主要受反倾销调查等因素影响 [21][23] - 生产方面,预计中国钢铁生产已在3月达到年度峰值,全年产量将下降,若国内需求和出口意外上升,政府可能实施生产控制 [13][26] 欧洲钢铁市场 - 2025年欧洲钢铁行业需求和价格疲软,预计欧盟 - 27成品钢铁需求收缩1%至138mt,汽车行业需求预计收缩8% [30][31] - 2026年欧洲钢铁价格有望上涨,区域需求预计增长2%,欧盟 - 27粗钢产量预计增长5% [36][38] 美国钢铁市场 - 未来三个月美国热轧卷价格预计继续下跌,Q4季度平均低价预计为825美元/短吨,制造业需求收缩 [44] - 2026年美国HRC价格预计企稳,平均价格预测为828美元/短吨,需求增长和中国出口减少将提供支撑 [51]
高盛:联想-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在未来数年推动人工智能个人电脑、人工智能服务器及人工智能项目服务发展;买
高盛·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联想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11][15][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尽管联想PC生产地多元化影响OPM、非现金项目拖累净利润,但非HKFRS净利润因PC和服务器收入增长及成本控制而同比增长22% [1] - 预计联想2025 - 2027财年营收将以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非HKFRS净利润将以2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2] - 考虑3月季度业绩,2025财年净利润因权证相关衍生金融负债公允价值损失高于预期而减少5%,非HKFRS净利润因AI PC和通用服务器增长而提高6%;2026 - 2028财年非HKFRS净利润因运营费用率提高而分别减少14%、11%、2%,净利润因权证相关衍生金融负债公允价值损失而分别减少27%、31%、19% [3] - 继续使用近期PE推导目标价,从2025财年滚动至2026财年,目标PE倍数为10.7倍,目标价下调9%至12.4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PC替换周期推动出货量,鼓励消费者购买AI PC [2] - AI服务器增长和通用服务器产品周期,联想在中国内地市场份额增加并渗透更多美国客户 [2] - 服务业务受益于AI项目整体解决方案和DaaS需求增长 [2] 盈利预测调整 |财年|营收|GP|OP|EBITDA|净利润|非HKFRS净利润|GM|OPM|NM|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财年|从676.41亿美元增至690.77亿美元,增长2%|从105.95亿美元增至110.98亿美元,增长5%|从22.69亿美元降至21.64亿美元,下降5%|从37.26亿美元降至35.83亿美元,下降4%|从14.51亿美元降至13.84亿美元,下降5%|从13.55亿美元增至14.41亿美元,增长6%|从15.7%增至16.1%|从3.4%降至3.1%|从2.1%降至2.0%| |2026财年E|从775.52亿美元降至772.29亿美元,基本持平|从125.67亿美元降至125.36亿美元,基本持平|从30.37亿美元降至25.52亿美元,下降16%|从44.80亿美元降至40.52亿美元,下降10%|从18.57亿美元降至13.53亿美元,下降27%|从20.42亿美元降至17.51亿美元,下降14%|维持16.2%|从3.9%降至3.3%|从2.4%降至1.8%| |2027财年E|从845.59亿美元增至847.82亿美元,基本持平|从138.64亿美元降至137.98亿美元,基本持平|从34.24亿美元降至28.19亿美元,下降18%|从49.69亿美元降至43.98亿美元,下降11%|从22.46亿美元降至15.55亿美元,下降31%|从24.02亿美元降至21.27亿美元,下降11%|从16.4%降至16.3%|从4.0%降至3.3%|从2.7%降至1.8%| |2028财年E|从894.19亿美元增至896.67亿美元,基本持平|从148.61亿美元增至149.12亿美元,基本持平|从36.47亿美元降至33.93亿美元,下降7%|从51.87亿美元降至49.55亿美元,下降4%|从24.76亿美元降至20.05亿美元,下降19%|从25.82亿美元降至25.31亿美元,下降2%|维持16.6%|从4.1%降至3.8%|从2.8%降至2.2%|[7] 与彭博共识对比 - 2026、2027财年非HKFRS净利润比彭博共识分别高11%、17%,主要因营收更高,反映对联想AI PC增长、通用服务器扩张及产品组合升级的积极看法 [7] 估值 - 继续使用近期PE推导目标价,从2025财年滚动至2026财年,目标PE倍数为10.7倍,介于公司交易平均PE(11.2倍)和平均 - 1标准差(8.2倍)之间,反映市场对2025年下半年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可见性的担忧 [11] - 因2026财年非HKFRS每股收益下调11%,目标价下调9%至12.48港元 [11] 同行比较 |公司|2026E净利润同比增长|2027E净利润同比增长|2026E OPM|2027E OPM|2026E PE|2027E PE| | ---- | ---- | ---- | ---- | ---- | ---- | ---- | |联想|26%|20%|4%|4%|8.1|6.8| |戴尔|16%|12%|9%|9%|10.7|9.5| |惠普|2%|8%|8%|8%|7.8|7.4| |苹果|10%|12%|31%|32%|24.3|22.5| |华硕|11%|10%|6%|6%|10.8|9.7| |宏碁|10%|-8%|2%|2%|16.4|18.0| |三星|23%|22%|14%|16%|9.5|7.9| |小米|39%|24%|9%|10%|23.4|19.0| |传音|17%|6%|10%|10%|9.1|8.6| |微星|14%|6%|17%|7%|10.5|9.8| |平均(不含异常值)|13%|8%|9%|8%|10.7|10.1|[12] 关键指标 |指标|详情| | ---- | ---- | |12个月目标价|12.48港元| |当前股价|9.50港元| |潜在涨幅|31.4%| |市值|1163亿港元/149亿美元| |企业价值|1119亿港元/143亿美元| |3个月平均每日交易量|11亿港元/1.42亿美元| |2025财年EPS(新)|0.11美元| |2026财年E EPS(新)|0.11美元| |2027财年E EPS(新)|0.13美元| |2028财年E EPS(新)|0.16美元| |2025财年P/E|11.7倍| |2026财年E P/E|11.0倍| |2027财年E P/E|9.6倍| |2028财年E P/E|7.4倍| |2025财年P/B|3.0倍| |2026财年E P/B|2.4倍| |2027财年E P/B|2.2倍| |2028财年E P/B|1.8倍| |2025财年股息收益率|3.7%| |2026财年E股息收益率|4.1%| |2027财年E股息收益率|4.1%| |2028财年E股息收益率|4.1%| |2025财年CROCI|39.0%| |2026财年E CROCI|23.7%| |2027财年E CROCI|23.7%| |2028财年E CROCI|25.0%|[18]
高盛:阿里巴巴-TechNet China 2025-云业务持续加速;淘宝天猫客户管理收入稳健增长;买入
高盛·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阿里巴巴集团(BABA/9988.HK)的评级为买入(Buy),基于SOTP的12个月目标价为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159美元/每股港股154港元(基于2026财年预期)[1][2][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看好阿里巴巴作为多个即将到来的公司特定/行业驱动因素的主要受益者,包括对核心业务(电子商务 + 云)的投资以重新点燃增长、作为中国最大的超大规模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在多年的人工智能/云领域的上行潜力、潜在的国内政策(任何进一步的消费刺激措施)以及持续的人工智能驱动的广告技术升级推动客户管理收入(CMR)/稳定淘宝天猫的利润,还有股东回报(3年股票回购计划 + 年度股息)[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者关注重点及讨论话题 - 云业务:受益于人工智能计算需求,收入加速增长的可见性强,长期来看推理、MaaS和AI代理业务增长强劲;通过“一云多芯”战略,人工智能资本支出目标维持在380亿元人民币不变;在利润率方面,公司指出研发的增量成本包括员工成本以及为AI代理的训练和开发周期部署的芯片成本[1] - 淘宝天猫集团:在投资改善用户体验的同时,客户管理收入(CMR)实现健康增长;即使在技术服务费推出一年后(自2024年9月起),鉴于使用“全站推”(QZT)新广告技术产品的商家渗透率上升以及国内市场份额的稳定,公司对CMR的健康增长仍充满信心;在淘宝天猫集团的息税前利润(EBITA)增长方面,公司旨在保持对用户体验投资的灵活性,同时保持成本纪律[1] - 即时购物/本地服务:公司认为饿了么是关键的基础设施网络,因为即时零售作为一个增长领域非常重要;淘宝天猫和本地服务集团正在共同推动即时购物投资,鉴于竞争态势的变化,投资规模具有灵活性;关于即时零售的潜在交叉销售机会,公司指出最近淘宝应用内的按需订单达到每日1000万单,同时现有用户的参与度也在提高[1] 其他关键要点 - 阿里云:在增长轨迹方面,3月季度推理业务增长快于训练业务;MaaS收入也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增长;AI代理方面,通过将MCP应用于不同工具,由于供不应求,公司将努力获取足够的供应[9] - 淘宝天猫集团:从人工智能角度来看,预测营销、广告素材生成和消费者端人工智能(AI代理购物)将是推动CMR的关键驱动力[10] 估值相关数据 |指标|详情| | ---- | ---- | |市场估值|市值3206亿美元,企业价值2853亿美元[14]| |营收预测|预计2025财年至2028财年营收分别为9963.47亿元、10805.36亿元、11803.66亿元和12923.55亿元人民币[11][14]| |盈利预测|预计2025财年至2028财年EBITDA分别为2023.25亿元、2266.83亿元、2539.65亿元和2880.1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财年至2028财年EPS分别为65.81元、74.10元、82.95元和88.19元人民币[11][14]| |估值倍数|预计2025财年至2028财年P/E分别为10.1倍、11.8倍、10.5倍和9.9倍;预计2025财年至2028财年P/B分别为1.6倍、2.0倍、1.9倍和1.8倍[14]| |股息收益率|预计2025财年至2028财年股息收益率分别为2.0%、1.6%、1.8%和2.0%[14]| |其他指标|预计2025财年至2028财年净债务/EBITDA(不包括租赁)分别为 -1.8倍、 -1.6倍、 -1.5倍和 -1.3倍;预计2025财年至2028财年CROCI分别为14.7%、15.7%、17.1%和18.7%;预计2025财年至2028财年FCF收益率分别为5.5%、6.4%、7.5%和7.9%[14]|
高盛:2025 年 5 月中国经济展望
高盛·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实现“约5%”增长目标,超半数增长由出口及出口相关制造业投资贡献 [6] - 因3D挑战(人口、债务和去风险),对中国实际GDP增长中长期持谨慎态度,但AI快速应用和生产率提升带来一定上行风险 [8] - 预计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影响中国实际GDP增长,2025年出口量持平(2024年为+13%) [9] - 预计2025年财政赤字扩大2.6个百分点,社会融资存量增长1.5个百分点至9.5%,进一步降准降息,12个月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降至7.0 [9] - 2025年增长预测(4.6%)高于共识,但预计通胀回升路径漫长(2025年CPI 0.0%;PPI -2.1%)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GDP增长预测 - 展示2024 - 2026年及2052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实际GDP增长预测,包括美国、欧元区、中国等 [4] 中国宏观观点 - 2024年回顾:实现“约5%”增长目标,超半数增长来自出口及相关制造业投资 [6] - 2025年宏观观点:预计出口量持平,财政赤字扩大,社融存量增长,降准降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降,通胀回升缓慢 [9] - 中长期观点:因3D挑战对实际GDP增长谨慎,AI应用带来上行风险 [8] 中美双边商品贸易 - 美国对中国进口依赖高于中国对美国进口依赖 [15] - 美国对中国有效关税税率大幅下降,对GDP增长拖累减小 [18] - 2017 - 2024年中国与其他经济体贸易增加 [20] - 尽管中美贸易紧张,中国对其他地区出口可能进一步增长 [23] 政策措施 - 央行推出全面宽松政策稳定经济和市场预期,包括降息、降准、再贷款等措施 [32][33] - 预计四季度再次“双降”,明年两次降息10个基点 [34] 财政赤字 - 预计2025年AFD指标扩大2.6个百分点 [37] 宏观催化剂 - 列出2025年多个重要事件时间,如TikTok禁令到期、GDP发布、峰会、政治局会议等 [39] 消费与就业 - 政策刺激下消费逐步复苏,但工资增长疲软,劳动力市场有挑战,消费者信心相对低迷 [41][44] - 估计1600万个就业岗位与对美出口生产相关 [46] 房地产市场 - 二手房市场再度疲软,主要房地产活动指标持续分化,房地产行业稳定之路漫长 [51][54][57] 固定资产投资 - 政策支持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可能适度上升,政策实施对效果关键 [61][63] 制造业优势 - 中国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且领先优势扩大,工业部门能源和土地成本低,补贴多,劳动力成本低于发达经济体,“中国价格”低于全球竞争对手 [66][72][75] 政府债务 - 2023年中国政府债务达165万亿元(占GDP 122%) [82]
高盛:TechNet China 2025:半导体光刻、资本支出、出口及新应用
高盛·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中国半导体行业重申积极看法,推荐买入的公司有Horizon Robotics、Will Semi、ACMR、AMEC、Naura、Accotest、Piotech、Nexchip、SMIC、VeriSilicon、SICC、Cambricon [1][2][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半导体行业在供应不确定的情况下正努力发展更多内部知识产权和技术,光刻技术研发持续进步,供应链将持续投资光刻系统开发并维持本地产能扩张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光刻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挑战 - 中国光刻技术与全球领先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但近年来研发有进展,行业将继续投资该技术 [6] - 光刻技术发展的瓶颈包括镜头、平台和光源,其中镜头定制化程度高,难以大规模生产,系统集成也是主要瓶颈 [6][7] - 专家对中国半导体投资趋势持积极态度,预计本地代工厂将扩大产能以满足本地需求 [7] Axera公司情况 - 提供可满足信息收集和AI边缘计算两种AI需求的芯片,其ISP产品支持更好地捕捉图像信息,NPU产品促进边缘AI计算 [10] - 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在技术和价格上具有竞争力,吸引了国内外客户 [10] - 通过技术创新构建竞争壁垒,将AI集成到图像处理中,提高在黑暗环境中的可见性,增强自动驾驶和ADAS系统的安全性 [10] SICC公司情况 - 是碳化硅衬底领先企业之一,积极改进技术,早期投资液相法研发,在从8英寸向12英寸技术迁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10] - 碳化硅有多种潜在应用场景,如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电网和消费电子等,公司为创新应用做好准备以抓住商机 [10] - 12个月目标价为75.5元人民币,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69.3倍得出 [10][11]
高盛:关注货运 -三大港口数据略低于季节性水平;贸易不确定性可能引发波动
高盛·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J.B. Hunt Transport Services Inc.评级为买入,目标价145.02美元;Union Pacific Corp.评级为买入,目标价228.33美元 [3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美国西海岸“三大港口”(洛杉矶、长滩和奥克兰)进口量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10%,但低于正常季节性水平;进口量在2024年末至2025年初出现提前拉动现象,目前增速有所放缓;若按典型季节性规律,2025年进口量可能接近121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4%,但实际可能低于此预期;进口量未来走势受关税政策、消费者需求和贸易不确定性影响,可能对UNP和JBHT的货运量带来风险,但国内集装箱业务改善或有助于维持其货运量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港口数据表现 - 2025年4月“三大港口”进口量同比增长9.5%,高于疫情前五年平均的1%;环比增长10%,低于五年平均的12% [1] - 2025年1 - 4月进口量同比持续增长,平均增长20%;1 - 2月有提前拉动现象,3月低于1 - 2月,4月略低于正常季节性水平 [2] 未来进口量预测 - 若按典型季节性规律,2025年进口量可能接近121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4%,但因多数月份表现低于季节性以及中国出口初期下降,实际可能低于此预期 [3] - 若5月进口量持平,后续进口量需环比下降13%,低于5月典型的12%环比增长 [6] 相关企业情况 - JBHT在2025年第一季度联运业务增长7.6%,跨大陆业务增长4%,但仍落后于“三大港口”平均14%的增速,主要因联运进口货物仍在国际集装箱中,库存可能存于西海岸仓库等待运输 [7] 西海岸港口份额 - 西海岸港口在2023 - 2024年重新夺回份额,2024年平均占比50.6%,但2025年初以来份额下降,3月降至47.5%,可能因4月进口量低于正常水平而进一步下降 [7]
高盛:中国房地产周刊综述-交易回升,外向型城市表现更为乐观
高盛·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整体投资评级,但对部分公司给出评级,如Greentown(3900.HK)为Buy,OCT(000069.SZ)为Sell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第20周中国房地产交易反弹,出口导向型城市表现积极,但不同城市和市场指标有差异 [1] - 预计5月百强开发商预售额同比下降,竣工、新开工等指标也有不同程度变化,家电销售可能同比下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关键亮点 - 出口依赖型城市表现:一级市场交易量周环比增长26%,二级市场认购销售周环比增长2%,访客流量周环比增长2%,挂牌供应周环比下降7%;新房搜索活动周环比下降3% [1] 关键数据点 - 新房销售:周环比平均增长12%,同比增长21%;5月累计同比下降5%,年初至今同比增长2% [3] - 二手房交易:周环比平均增长42%,同比增长23%;5月累计同比下降26%,年初至今同比增长9% [3] - 库存:周环比持平,较2024年末下降2.4%,库存月数为26.3 [3] - 估值:离岸覆盖开发商股价周环比平均下跌2%,在岸覆盖开发商股价周环比平均下跌1% [3][4] 影响 - 销售:约75个城市数据显示,百强开发商5月预售额可能同比下降12% [5] - 竣工:5月同比下降高个位数,预计2025财年同比下降10% [5] - 新开工:预计5月同比下降约20% [5] - 家电销售:5月累计可能同比下降 [5] - 贝壳GTV:4月至5月累计同比基本持平 [5] 各城市市场表现 - 一级市场:第20周,一线城市、珠三角、长三角、三线城市、中西部城市交易量有不同程度增长;年初至今,一线城市和长三角表现较好 [21][23][27][29][31] - 二级市场:第20周和年初至今交易量同比分别增长3%和9%,经纪人有积极价格预期,房主则没有 [37] 估值情况 - 离岸覆盖开发商平均较2025年末预期净资产值折让38%,市净率为0.5倍;在岸覆盖开发商平均折让20%,市净率为0.5倍 [4] - 部分公司表现:Greentown周环比上涨2%,OCT周环比上涨1% [4]
高盛:新兴市场本地利率对美国后端压力相对抗跌的理由
高盛·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减免对新兴市场本地利率有利有弊,增长定价的复苏挑战了前端主导的新兴市场表现,市场应从新兴市场避险资产的前端转向高收益新兴市场的中期和长期债券 [4] - 尽管美国长期利率上升时新兴市场利率表现不佳,但此次美国长期利率压力对新兴市场的负面溢出效应可能小于以往,原因包括对美国例外主义的重新评估可能导致美元走弱,以及新兴市场外部基本面改善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兴市场本地利率市场现状 - 中美关税减免使周期性和风险资产大幅反弹,市场消除了一些全球增长下行风险,这使新兴市场本地利率市场陷入困境,前端主导的表现面临压力 [2] - 市场关注点从美国周期性增长风险迅速转向美国财政轨迹,导致美国国债市场后端压力恢复,引发新兴市场投资者对溢出效应的担忧,尤其是新兴市场长期利差处于历史低位时 [6] 新兴市场本地利率对美国市场的敏感性 - 过去一年,新兴市场利率对美国市场发展的整体敏感性稳步下降,正回归到2022年通胀冲击前的典型水平 [12] - 匈牙利、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等市场对美国长期利率的敏感性通常较高,近期智利和南非的敏感性异常高,而波兰和捷克的敏感性已稳定正常化,印度、以色列和泰国的敏感性相对历史水平较低 [13] 美元走弱对溢出效应的影响 - 美国后端利率上升对新兴市场利率的溢出效应可能较小,因为长期国债抛售压力可能源于对美国财政发展的担忧,这可能导致美元走弱 [19] - 过去五年的数据显示,若美国10年期国债抛售发生在美元广泛走弱的环境中,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往往较小,这种效应在高收益新兴市场更为明显,如巴西、匈牙利、波兰、印度尼西亚、印度和哥伦比亚 [20] 新兴市场外部基本面的改善 - 过去五年新兴市场外部基本面的改善有助于降低对美国利率上升的敏感性,较低的经常账户失衡、更好的净外部资产头寸和更稳健的政策组合往往会降低新兴市场本地利率市场对外部市场压力的敏感性 [30][31] - 新兴市场净外部资产头寸在2019 - 2024年间普遍改善,经常账户余额也比以往美国利率上升时期更好,多数新兴市场亚洲经济体的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例为正,南非、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接近零 [37] - 新兴市场本地债务市场的外国参与度相对较低,这应降低因外部市场压力导致无序抛售的风险,尽管外国所有权本身不能完全反映新兴市场的相对敏感性,但仍有助于降低外部脆弱性 [38] 最佳交易建议 - 继续持有2024年10月3日以6.82%开仓的印尼1年期SRBI债券,目标收益率5.70%,止损收益率6.70%,当前收益率6.41% [47] - 继续持有2025年1月10日以42.30开仓的泰铢/韩元空头头寸,目标汇率39.0,止损汇率44.0,当前汇率42.34 [47] - 继续持有2025年2月3日以1.41开仓的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消费指数与基础设施指数的相对表现配对交易,目标比率1.70,止损比率1.25,当前比率1.28 [47] - 买入2025年3月7日以 - 0.03开仓的SFRZ5 96.25看跌期权并卖出0QZ5 96.25看跌期权(净溢价),目标0.20,止损0.06,当前价格0.12 [47] - 按贝塔加权买入2025年4月17日以 - 0.77开仓的3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与名义国债(1:0.7x),目标 - 0.97,止损 - 0.77,当前价格 - 0.84 [48] - 买入2025年4月25日以0.9282现货水平开仓的3个月挪威克朗/瑞典克朗0.9450/0.9700看涨期权价差,当前价格0.9398 [48] - 继续持有2025年5月2日以 - 0.30开仓的3年期SOFR - UST互换利差多头头寸,目标 - 0.23,止损 - 0.30,当前价格 - 0.28 [48] - 继续持有2025年5月2日以0.00开仓的3m10y美元支付方在3m 5s10s30s支付方飞鹰式期权(基点收益),目标0.10,止损 - 0.05,当前价格0.00 [48] - 继续持有2025年5月16日以0.51开仓的10年期10年英国国债与美国国债的多头头寸,目标0.10,止损0.71,当前价格0.44 [48] - 买入2025年5月20日以0%开仓的波兰、匈牙利、乌拉圭和牙买加主权美元债券等权重篮子,总回报目标3%,止损 - 1.5%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