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界银行
icon
搜索文档
解锁国家以下各级财政:克服中低收入国家市政融资障碍(英)2025
世界银行· 2025-05-06 1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MICs)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大,但当前投资流量远低于需求,需更多使用私人和可偿还融资 [13][37] - 目前L&MICs城市可偿还融资流量极低,直接私人贷款受限,公共部门贷款占主导,PPP呈停滞甚至负增长趋势 [92][95] - 制约城市可偿还融资的因素包括需求、供应和监管环境三方面,需国家和地方政府及发展伙伴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21][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引言:发展挑战 - 问题陈述和理由:L&MICs城市融资需求远超当前投资水平,总体融资短缺约占GDP的1 - 3%,需更多使用可偿还融资,其具有代际公平、社会公平等潜在好处 [37][38][39] - 目标、范围和方法:聚焦市政领域,关注直接债务融资和PPP两种可偿还融资途径,涵盖市场和低于市场条件的融资,基于现有信息源,重点分析五个国家 [43][46][49] 2. 当前状况:市政债务和PPP - 市政借款:L&MICs市政借款有限,除少数国家外,多数国家市政债务占GDP比例低,借款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且多由政府金融机构主导 [55][71][73] - 公私合营:L&MICs市政PPP活动低且呈下降趋势,按地区和部门分布不均,印度PPP活动减少,哥伦比亚经验较积极 [79][81][90] - 总结:L&MICs城市可偿还融资流量极低,过去10 - 20年总体改善不大,仅哥伦比亚市政借款有明显增长 [92][95] 3. 关键制约因素分析 - 可偿还融资需求和供应分析框架:融资量由市政有效需求、投资者供应和监管框架相互作用决定,需求受吸收能力、收入和财务数据等因素影响,供应受国内金融部门和投资者影响,监管框架包括事前和事后规则 [97][100][105] - 扩大可偿还融资的关键制约因素分析 - 需求侧制约:普遍存在,主要包括市政收入低、财务管理差和吸收能力弱,导致城市信用度低,限制融资需求 [115][116][129] - 监管制约:多数L&MICs监管环境限制市政借款和PPP,不同国家情况不同,部分国家需改革以扩大可偿还融资 [135][136][143] - 供应侧制约:增加融资供应的干预措施可能促进或制约市场增长,政府金融机构融资可能产生扭曲和财政风险,挤出私人融资 [149][151][155] 4. 应对挑战 - 总体视角:城市商业投资准备情况可从国家和市政控制因素两方面评估,多数L&MICs城市集中在光谱左下角,需改革国家制度和提高城市财政绩效 [162][168][172] - 国家和市政政府建议 - 需求侧行动:加强市政资金基础,提高财务数据质量和财务管理,扩大吸收能力 [177][178][179] - 监管行动:国家政府需改善市政借款和PPP框架,防范风险,确保公平竞争 [30] - 供应侧干预:减少私人投资风险,谨慎使用供应侧干预措施,避免扭曲和挤出私人融资 [30][32] - 市场发展:国家政府可利用召集权推动议程,传播融资机会信息,促进市场发展 [32] - 发展伙伴的作用:国际金融机构和双边援助机构可扩大对国家和市政政府的援助,提供融资支持和技术援助 [33] - 结论和展望:需国家和市政政府采取行动,解决需求、监管和供应三方面制约因素,可持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融资 [172]
印度卫生税形势诊断(英)
世界银行· 2025-05-06 1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印度烟草、酒精和含糖饮料消费带来重大公共健康和经济挑战,健康税是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财政政策工具,但印度现行间接税体系存在复杂性和不一致性,需改革以提高税收合规性并引入基于产品相对危害的新税收结构 [13] - 健康税可纠正市场失灵、减少消费、增加财政收入,且对年轻人影响更大,特定消费税比从价税更有效,能带来更好的健康结果 [28][30][40] - 印度不健康产品消费情况存在性别、地区和社会经济差异,且不同产品的消费趋势和销售情况各异,同时这些产品的消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45][59][72][8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引言 - 印度每年因酒精、烟草和含糖饮料消费导致约160万人死亡和4930万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非传染性疾病占比从1990年的35.9%升至2019年的64.9% [22] - 对烟草、酒精和含糖饮料等非必需品征税可减轻必需品和原材料的税收负担,消费税作为健康税可降低这些产品的可负担性,减少消费并增加政府收入 [23][24] - 报告旨在概述印度健康税格局,分析现行消费税体系,识别挑战和变革领域,为行政工作和政策改革提供依据 [27] 2. 为何健康税重要 2.1 扩大健康税的理由 - 非必需品市场存在负外部性和内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征税可纠正这些问题,减少消费至社会有效水平,且税收可用于医疗保健或其他发展项目 [28][30][31] - 负外部性如二手烟、酒精引发的家庭暴力和酒驾等,负内部性源于消费者对产品危害认识不足和缺乏自控力 [29] 2.2 健康税作为财政政策工具 - 不健康产品具有价格敏感性,烟草、酒精和含糖饮料的需求价格弹性表明税收可有效减少消费 [32] - 消费税是健康税的典型形式,特定消费税比从价税更有效,能更好地解决外部性和内部性问题,且对穷人可能具有累进性 [34][40][41] - 全球多个国家通过实施健康税有效控制了非必需品的危害,预计未来50年可预防超5000万例过早死亡并增加超20万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43] 3. 印度不健康产品的消费情况 3.1 烟草消费 -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烟草消费国,约2.67亿人使用烟草,消费形式多样,吸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农村和弱势群体消费率较高 [45][46] - 过去几年烟草使用流行率持续下降,2015 - 2016年至2019 - 2021年,男性和女性总体烟草使用流行率分别相对降低13%和43% [53] - 过去十年,卷烟和无烟烟草的销量持续下降,卷烟销量下降13%,无烟烟草销量下降53%,但卷烟销售价值因价格上涨而增长 [57][58] 3.2 酒精消费 - 2019年印度成年人酒精消费流行率为17.1%,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7.3%和1.6%,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消费率较高 [59] - 不同州的酒精消费流行率存在显著差异,2015 - 2016年至2019 - 2021年,男性酒精消费流行率从29.2%降至18.7%,女性从1.2%升至1.3% [63] - 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外,印度酒精饮料销量持续增长,2022年销量达62亿升,但销售价值实际下降3.5%,表明平均单价下降 [65][68] 3.3 含糖饮料消费 -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糖生产和消费国,人均年糖消费量约25.17千克,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72] - 2019 - 2021年,15.6%的女性和24.6%的男性每周至少消费一次碳酸饮料,不同州的消费流行率存在差异 [73] - 过去十年,软饮料销量增长49%,但碳酸饮料销售价值实际下降3%,果汁销售价值增长125%,与销量增长一致 [80][81] 4. 不健康产品消费相关的经济负担 - 全球因减少烟草、酒精和含糖饮料消费可预防超1100万例死亡,印度每年约160万人因这些产品消费死亡,其中77%归因于烟草,21%归因于酒精,2%归因于含糖饮料 [85][86] - 烟草消费每年导致印度约123万人死亡和3390万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经济成本达17734亿卢比,占GDP的1.04% [90][92] - 酒精消费每年导致印度34.4万人死亡和1470万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2013 - 2014年经济成本约314亿美元,占GDP的2.26% [94][96] - 含糖饮料消费每年导致印度2.5万人死亡和76.8万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与肥胖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增加有关 [98] 5. 印度的健康税情况 5.1 印度的间接税体系 - 中央政府有权对烟草和其他商品征收消费税,但酒精消费税由州政府征收,商品及服务税(GST)于2017年实施,统一了全国烟草和含糖饮料的税率,但酒精税率仍因州而异 [99][100] 5.2 不健康产品的税收情况 - **烟草税收**:GST实施前,烟草产品的消费税包括基本消费税、国家灾难应急税和健康附加税,不同州的增值税存在差异;GST实施后,烟草产品征收28%的GST和额外补偿附加税,但税收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目前卷烟、比迪烟和无烟烟草的总含税负担分别约为51%、22%和64%,低于世卫组织建议的75% [101][103][106] - **酒精税收**:州政府有权对酒精产品征收消费税和销售税/增值税,酒精不纳入GST范围,不同州的税收和监管政策差异较大,消费税是州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部分州的消费税占州自有税收收入的比例较高 [117][120][125] - **含糖饮料税收**:GST实施前,含糖饮料需缴纳中央消费税和州级增值税;GST实施后,大多数含糖饮料适用28%的最高税率,部分产品还需缴纳12%的补偿附加税,但税收与产品含糖量无关,偏离了国际最佳实践 [134][136] - **GST对不健康产品的显著特征**:GST使税收税率更加稳定,但自2017年实施以来税率未变;GST税率调整需GST委员会达成共识,难度较大;GST主要是从价税,不利于调节不健康产品的消费;GST对不健康产品的歧视性不如传统消费税,且某些不健康产品的税收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143][146][147] 6. 印度健康税的挑战与机遇 报告未提及相关内容
巴基斯坦穷人分类(英)2025
世界银行· 2025-05-06 1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贫困家庭情况各异,需了解不同类型贫困家庭的细微差别,以确定摆脱贫困的关键途径并制定针对性政策 [4] - 运用非参数层次聚类分析,将巴基斯坦消费最低的40%家庭(B40)分为五个非重叠组,为制定扶贫政策提供依据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引言 - 2001 - 2018年巴基斯坦家庭福利提升,实际消费增长60%,贫困率从64.3%降至21.9%,不平等水平相对稳定 [7] - 贫困减少面临三大挑战:地区福利差距大、女性和青年劳动力参与率低、近年多重危机使家庭困难增加 [8][9][10] - 贫困家庭特征不同,需通过聚类分析对贫困家庭进行分组,以制定差异化政策 [12][13] 2. 数据和方法论 - **数据**:使用巴基斯坦统计局的HIES 2018 - 19数据,涵盖24,809户家庭,还引入外部地理空间数据 [20][23] - **分析单位**:选择全国收入分布底部40%的家庭作为分析单位,原因包括政策干预以家庭为单位、全国分析可扩大样本且不损失粒度、考虑贫困动态性 [25] - **变量选择和预处理**:选择涵盖生产性资产所有权、人力资本等五个方面的26个聚类变量,需满足能区分潜在集群、样本量与变量数合理、变量间不高度相关等条件 [28][29][30] - **聚类程序**:采用凝聚式层次聚类程序,使用Wards链接算法,该算法能最小化集群内方差增加,还将进行稳健性检查 [34][37][38] - **相似度或相异度度量**:因输入变量包含连续和二进制变量,使用Gower相异系数,可保留连续变量信息 [42][43] - **聚类数量确定**:通过树状图和定量标准(VRC和Duda - Hart指数),确定五聚类解决方案最优,能为政策干预提供有意义的差异 [45][48][51] 3. 结果 - **聚类概况**:B40家庭分为五个互斥组,使用共享繁荣资产框架解释结果,各群特征差异明显,需不同扶贫干预措施 [56][57] - **各群特征** - **第一组**:农村偏远且易受冲击家庭,教育、资产和居住条件差,主要从事低技能佃农工作,依赖公共社会安全网,易受干旱和洪水影响 [73][74][79] - **第二组**: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村家庭,人力资本、资产和居住条件较好,主要从事自耕农业,部分家庭接收汇款和公共援助,面临农业产量低等问题 [85][86][92] - **第三组**:接收汇款但就业水平低的家庭,女性户主比例高,自雇工人比例高,主要接收内部汇款,可能有家庭成员迁移到城市 [93][94][95] - **第四组**:参与服务业机会的城市家庭,资产所有权、教育程度和基础设施水平高,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较少接受政府援助和受冲击影响 [96][97][98] - **第五组**:从事基础服务和工业职业的家庭,大部分在农村,资产和居住条件差,主要从事低技能日薪工作,部分家庭接受政府转移支付且负债,部分家庭经历中度粮食不安全 [99][100][101] 4. 结论 - 通过非参数聚类分析和资产框架,将巴基斯坦B40家庭分为五组,各群贫困情况和面临约束不同 [102] - 对贫困家庭进行分类有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后续工作将进一步明确各群约束并连接全球发展文献中的干预措施 [108]
指导说明:儿童保育机构质量的基本要素(英)2025
世界银行· 2025-05-06 1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优质育儿服务对保障儿童安全、促进儿童发展和鼓励家长使用服务至关重要,可通过关注关键原则灵活实现 [3][5] - 育儿服务质量的结构和过程要素是确保儿童获得全面、关爱式照顾的关键,应共同关注 [15] - 政府需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和相关政策,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支持,以提升育儿服务质量 [56][61] - 短期内,各国应优先投资确保儿童处于安全且有刺激的环境,满足其基本需求 [5][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优质育儿服务为何重要 - 优质育儿服务对保障儿童安全、促进儿童发展和鼓励家长使用服务至关重要 [7][12] - 儿童早期是构建基础技能的关键时期,需要良好的健康、充足的营养、安全保障、响应式照顾和玩耍学习机会 [9] - 优质育儿服务与儿童积极发展成果相关,而低质量服务可能对儿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2] - 家长更倾向于使用被认为提供优质服务的育儿机构,优质服务有助于家长参与经济活动 [12] 育儿机构优质服务的最基本要素有哪些 - 优质育儿服务可通过关注关键要素灵活实现,包括结构和过程质量 [14][15] - 结构质量包括安全的物理环境、满足基本需求的项目特征、合适的材料和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 [16] - 过程质量包括适合年龄的基于游戏的活动和教学法、对儿童健康和幸福的关注以及关怀和响应式的互动 [20] - 所有育儿机构应遵循一套质量标准,各国应制定全面、连贯且灵活的标准 [21] 参观育儿机构时应关注什么 - 参观育儿机构时,应关注结构质量和过程质量的五个关键方面 [35] - 结构质量方面,要关注机构是否安全、是否能满足儿童基本需求 [35] - 过程质量方面,要关注从业人员是否热情、是否有适合儿童操作的材料以及空间和活动是否便于玩耍和互动 [35] 提高质量并确保儿童处于安全且有刺激的环境所需的基本系统要素有哪些 - 政府应实施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相关政策,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支持 [56][61] - 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可行的质量标准、清晰的注册流程、定期监测和数据信息系统 [59][61] - 从业人员政策应吸引、培养、支持和留住员工,包括提供培训机会、合理的薪酬和工作条件 [61] 短期内应优先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质量 - 短期内,各国应优先投资确保儿童的福祉,包括可行的注册流程、安全刺激的环境和提高从业人员能力 [78][79] - 在扩大育儿服务覆盖范围之前,应优先提高现有服务的质量 [80] 实施育儿项目的组织或政府部门如何与国家系统保持一致并加强其促进质量的能力 - 跨部门确定政府利益相关者和现有政策/系统,与现有政策和系统保持一致 [83][85] - 考虑扩大项目范围以加强育儿系统,包括质量保障和从业人员发展 [86] - 若系统要素缺失,可实施项目级别的变通措施 [86] 附件1:各国质量标准示例 - 不同国家的质量标准存在差异,但基本要素趋于一致 [88] - 牙买加、印度和南非采用渐进式系统,有明确的最低和更高级标准 [88][89] - 菲律宾、哥伦比亚和英国的质量标准各有特点,涵盖结构、过程质量和质量保障等方面 [91][92]
2024年基础设施监测(英)
世界银行· 2025-05-06 1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全球基础设施一级市场私人投资名义上显著增长,主要发生在发达市场,新兴市场增长滞后,二级市场投资因利率上升下降,但2024年有反弹迹象 [9][11] - 利率上升影响收购和募资,但基础设施基金投资相对有韧性,投资者偏好低风险策略 [17][19] - 基础设施融资在宏观经济不确定下保持稳定债务权益比,债务因现金流可靠和违约率低受投资者青睐 [25] - 政策和激励变化影响投资者策略和行业优先级,可再生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受关注,绿色投资增长 [31][36] - 市场条件和政策变化使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投资差距扩大,需加强新兴市场监管框架吸引私人资本 [45][54] - 开发机构在新兴市场动员私人资本中起关键作用,混合融资和担保可弥合投资差距 [61][65] - 中低收入国家有扩大本币融资和资本市场的机会,但主要集中在大型市场 [72][8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绿地投资在发达市场持续反弹,新兴市场增长滞后 - 2023年全球基础设施一级市场私人投资名义增长10%,主要在发达市场,中低收入国家略有下降,基础设施交付成本显著增加 [9][10] - 2023年二级市场投资下降17%,主要因收购活动减少,中低收入国家份额降至约12%,2024年因利率下降有反弹迹象 [11] 利率上升影响收购和募资 - 投资者认为利率上升是获取回报的主要挑战,降低了基础设施基金回报预期 [17] - 2023年基础设施募资面临挑战,募资额降至949亿美元,2024年仍低迷,前三季度为705亿美元 [18] - 基础设施基金投资相对有韧性,2016 - 2022年平均回报率11.3%,预计2022 - 2028年降至10.9%,优于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 [19] 基础设施在宏观经济不确定下展现韧性 - 过去十年私人基础设施融资债务权益比稳定,2023年债务融资占77%,基础设施债务因现金流可靠和违约率低受投资者青睐 [25] - 合同条款和收入弹性增强基础设施债务稳定性,收入弹性基础设施贷款违约率低,但可能给政府带来财政负担 [26] 政策和激励变化影响投资者策略和行业优先级 - 2013年以来可再生能源和交通主导一级市场投资,数字基础设施近年成为关键领域,2023年可再生能源投资翻倍,氢能项目投资激增 [31] - 数字基础设施等在二级市场交易中占比大,中低收入国家趋势与全球相似,但更侧重交通,数字基础设施占比小 [32] - 绿色基础设施投资过去十年稳步增长,一级市场占比达一半,资产管理者投资决策更注重可持续性和气候风险 [36] - 投资者仍关注长期可预测机会,基础设施基金超70%资本用于低风险策略,高风险机会策略占比下降 [41] 市场条件和政策变化扩大投资差距 - 2023年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投资差距扩大,高收入国家一级市场投资增长15%,中低收入国家略有下降 [45] - 高收入国家二级市场投资增长快,中低收入国家占比从十年前30%降至不足20%,投资集中在大型中低收入国家 [46] - 募资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发达市场投资激励强,高收入国家二级市场受利率上升影响更大 [47] 加强监管框架对加速新兴市场投资至关重要 - 加强监管框架对吸引新兴市场私人资本至关重要,世界银行研究显示监管框架改善可增加约5亿美元投资 [54] - 项目开发基金与私人资本动员正相关,但在低收入国家影响较小 [55] 开发机构仍是动员新兴市场私人资本的关键 - 2023年中低收入国家一级市场63%私人投资由私人投资者提供,30%有开发机构参与,开发机构直接提供融资占10% [61] - 开发金融机构和多边开发银行在催化私人投资中起关键作用,2023年新兴市场基础设施相关私人资本动员增长23% [62] 担保和混合融资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弥合投资差距 - 混合融资和担保可弥合市场差距,约20%基础设施交易每1美元非私人资本可动员超2美元私人资本 [65] - 债券和企业投资杠杆率高,担保可增加商业债务参与度,有担保交易私人商业债务参与度达80%,低收入国家担保至关重要 [66][67] - 新冠疫情后跨境担保恢复缓慢,融资和交付成本显著增加 [68] 中低收入国家有扩大本币融资和资本市场的机会 - 2023年中低收入国家一级市场基础设施私人投资本币融资占37%,较2022年下降16个百分点,大型中低收入国家本币融资比例高 [72][73] - 新兴市场可利用资本市场,银行贷款是主要融资方式,政府和开发商越来越多地使用绿色、可持续和项目债券吸引机构投资者 [77][78]
主流多维贫困指标中固有的不正当激励的快速解决方案
世界银行· 2025-05-06 07: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主流多维贫困衡量指标中的调整后贫困发生率指数存在不当激励,政策会优先针对贫困程度最轻的个体而非最重的个体 [2][8] - 提出快速修正方案,调整调整后贫困发生率指数,消除不当激励且不影响个体未脱贫时的比较结果 [8] - 新指数除维度分解属性外,满足与调整后贫困发生率指数相同的属性,且维度分解属性在寻找最优政策和监测贫困进展时存在局限性 [9][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优先主义认为社会保护政策应优先针对贫困个体,而调整后贫困发生率指数存在不当激励,本文提出快速修正方案 [7][8] - 多维贫困衡量指标广泛应用且多基于调整后贫困发生率指数,其不当激励可能影响政策制定 [8] - 问题源于个体脱贫时贫困贡献的“跳跃”,解决方案是降低贫困个体的贫困贡献,保留Alkire - Foster贫困识别方法并调整指数 [8] 基本框架 - 引入必要符号,个体在各维度有剥夺或非剥夺状态,通过剥夺分数与贫困阈值比较识别贫困个体 [15] - 多维贫困衡量指标需贫困识别方法和贫困指数,全球MPI和世界银行的MPM基于调整后贫困发生率指数定义 [15][16] 不当激励 - 货币贫困中,优先主义贫困衡量指标应满足Pigou - Dalton转移原则,调整后贫困发生率指数在多维情况下违反强转移公理 [20] - 以全球MPI为例,说明其违反强转移公理,存在政策优先针对贫困程度最轻个体的不当激励 [21] - 头count比率也存在不当激励且程度更大,Alkire和Foster定义的Mα和Mγ类贫困指数也有类似问题 [22][25] 快速修正:调整M0 - 一种解决方案是将贫困阈值改为k′ = minj wj,但会失去Alkire - Foster识别方法得出合理贫困发生率的优势 [26] -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保留识别方法,将贫困个体的贫困贡献改为多维“贫困差距”,新指数M′0满足强转移公理 [26][32] - M′0与M0在比较具有相同识别向量的剥夺矩阵时结果相同,能避免M0的不当激励 [32] 维度分解的两个局限性 - M′0不满足维度分解属性,但该属性在寻找最小化M0的政策和监测M0进展时存在局限性 [35] - 维度分解在寻找最小化M0的政策时不直接有用,无法提供必要信息,不同剥夺矩阵的分解相同但最优政策不同 [38][42] - 维度分解在监测M0进展时可能产生误导,对各维度进展的评估与实际情况不符 [43][49] 结论 - 最优政策会优先针对贫困程度最轻的个体,提出的调整方案可消除不当激励,保留Alkire - Foster识别方法 [52] - 调整后的指数违反维度分解属性,该属性在最优政策制定中不一定有明确作用 [52]
减轻家庭征收对女性创业的影响
世界银行· 2025-05-03 07: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女性创业者获得无条件小额赠款对企业绩效改善有限,家庭内部动态影响其投资决策,赠款可能被侵占或因预期侵占而阻碍投资 [79] - 涉及夫妻共同决策的能力建设干预,能增加对女性创业的支持和储蓄,但未显著提升企业绩效 [80] - 有储蓄支持的条件赠款,对面临高侵占风险的女性创业者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可降低其脆弱性 [8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引言 - 全球女性创业增长,但企业绩效性别差距大,现金赠款对女性企业绩效影响有限 [6] - 女性创业面临的家庭内部动态受关注,一是效率考量,二是侵占压力 [7] - 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估四种支持女性小企业的方式,以揭示家庭内部动态对女性投资决策的影响 [10] 2. 数据和影响评估设计 2.1 样本选择和随机化 - 先对阿克拉10483名女企业家进行信息收集,筛选出7006名符合条件的女性,最终确定3096对夫妇参与研究 [18][22] - 随机化在枚举区域(EA)层面进行,按四个维度分层,将EA随机分配到五个组,包括控制组、两个无条件赠款组、一个联合决策培训赠款组和一个储蓄目标赠款组 [23][26] - 对不同实验组进行样本量分配,有目的地对治疗3、治疗4和对照组进行了过度抽样 [24] 2.2 描述干预措施和接受率 - 四种干预措施分别为:向女企业家提供500加纳塞地(约120美元)的无条件现金赠款;向其配偶提供相同金额的无条件现金赠款;女企业家和配偶参加家庭支持培训后获得赠款;女企业家达到160加纳塞地的储蓄目标后获得赠款 [29][33][35][37] - 各干预措施的接受率不同,T1为95%,T2为97%,T3为76%,T4为81% [32][34][36][37] 2.3 数据收集和干预的时间线 - 分析使用2016年末的基线调查、2017年末的部分随访调查和2019年初的全样本随访调查数据 [39] - 干预措施在2017年1月至10月实施,所有参与者在10月获得赠款 [39] 3. 衡量影响 3.1 估计影响 - 使用ANCOVA规范估计对个人和家庭层面结果的影响,控制随机化过程中创建的块 [45] 3.2 干预措施对受益行为、企业绩效和家庭效率的影响 - 两个条件治疗(T3和T4)分别改变了家庭资源分配和储蓄行为,增加了投资和部分利润指标,而无条件治疗(T1和T2)无此效果 [46] - 双企业家夫妇中女性对赠款的投资和利润较低,但无证据表明是效率考量所致,家庭资源分配似乎低效 [47] - 培训治疗(T3)改变了家庭资源分配,女性获得更多“chop money”,感觉丈夫更支持其创业;所有治疗组女性储蓄比例均增加,T4和T3使更多女性使用银行账户储蓄 [48][49] - 无条件现金赠款未增加女性企业家的投资或企业绩效,而条件赠款(T3和T4)对企业投资有积极影响,T4使月销售额增加15%,月利润增加10% [50][52] - 对丈夫的企业绩效,无条件赠款无显著影响,条件赠款(T3和T4)分别使丈夫总收入增加19%和13% [53] - 在双企业家家庭中,未发现无条件现金赠款对女性投资和绩效缺乏影响是由于效率考量的证据 [58][60] 4. 机制:侵占压力的作用 4.1 家庭对收入的压力证据 - 接受无条件现金转移(T1)的女性更可能报告家庭内部共享压力增加,控制组中利润增加的女性也面临类似压力 [63][65] - 男性往往低估妻子的收入,女性往往高估丈夫的收入,这与女性隐藏收入的行为一致 [66] 4.2 储蓄治疗在抵抗侵占压力中的作用 - 储蓄治疗(T4)是唯一对利润和销售有积极影响的治疗,对基线面临高家庭压力的女性尤其有效,可增加她们对原材料的支出 [68][69][71] - 储蓄治疗未改变报告的压力,但使女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 [71] 4.3 替代机制解释 - 测试了自我控制问题、流动性约束和银行储蓄渠道三种替代机制,均未发现能解释储蓄治疗积极影响的证据 [72][75][76][78] 5. 结论 - 无条件小额赠款对女性创业企业绩效改善有限,家庭内部动态影响投资决策 [79] - 涉及夫妻共同决策的能力建设干预有一定积极效果,但未显著提升企业绩效 [80] - 有储蓄支持的条件赠款对面临高侵占风险的女性创业者有积极影响,凸显家庭压力在资源分配中的重要性 [81]
泰国月度经济监测,2025年4月
世界银行· 2025-05-02 07: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月泰国经济活动信号不一,稳定的私人消费和强劲出口被私人投资急剧下降抵消,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带来风险,旅游业复苏放缓,通胀下降促使货币进一步宽松,金融市场走弱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济活动 - 2月私人消费适度扩张,受持续复苏和财政刺激支持,但高家庭债务和更严格信贷标准仍抑制支出 [2] - 商品出口保持强劲增长,连续两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2月同比增长13.9%,对美中出口加速是主要驱动力,但对日本和东盟出口开始收缩 [4][12] - 私人投资指数急剧收缩,反映出消费者信心下降和制造业产出持续疲软,缅甸和泰国北部近期地震增加了基础设施受损程度和对旅游业潜在影响的不确定性 [2] 旅游业 - 2月游客抵达人数同比下降6.9%,达到疫情前水平的87%,中国游客人数同比下降40%,仅为疫情前水平的35%,主要受农历新年时间和斋月影响,近期地震可能影响4月游客人数 [3] 通胀 - 3月通胀连续第三个月下降,降至0.8%,低于泰国央行1 - 3%的目标范围,核心通胀降至0.9%,反映国内需求疲软,能源价格通胀五个月来首次收缩,泰国央行自2024年10月以来两次下调政策利率至2.0%,并实施宽松宏观审慎政策 [14] 财政状况 - 2025财年前五个月(10月 - 2月),中央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6.7%,高于上一财年同期的4.4%,财政收入达到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但支出增长超过收入增长 [15] 金融市场 - 4月泰铢贬值,尽管经常账户盈余达到五年来最高水平,但全球市场转向避险模式,美国宣布互惠关税增加了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16] - 泰国股市指数4月第一周下跌7.2%,延续四个月的下行趋势,5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下降12个基点,外国证券投资出现股票市场净流出,部分被政府债券净流入抵消 [24] 新闻亮点与关注问题 - 第二阶段“你战斗,我们帮助”计划可能帮助170万债务人;泰国制定与美国关税谈判战略;泰国计划通过1500亿泰铢刺激措施实现超过3%的增长 [28] - 关注美国贸易政策潜在变化对泰国经济的影响、近期地震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旅游业前景的影响以及政府是否会推出剩余的1万泰铢现金补贴 [28] 经济和金融指标 - GDP增长、通胀、产出指标、劳动力市场、国际收支、中央政府预算、金融市场指标等在2024年各季度和2025年1 - 3月有不同表现和变化 [29]
当聚合出现误导时
世界银行· 2025-05-02 07: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单元情境模型在小区域贫困估计中存在偏差,主要源于无法充分捕捉区域层面的全部福利变异性,虽可能实现对均值转换福利的无偏估计,但无法复制区域内真实福利分布,导致贫困和福利估计出现偏差 [47] - 单元上下文模型解释力有限,仅依赖区域层面协变量,忽略家庭层面变异,增加协变量可能过拟合并导致进一步偏差 [48] - 单元情境模型在国家层面可匹配福利总体经验变异,但在区域层面失效,导致部分区域福利高估或低估,贫困估计出现系统性偏差 [49][51] - 贫困估计偏差程度与模型模拟的福利总体经验变异和地区真实福利变异的匹配程度直接相关,匹配度接近1的地区偏差轻微,不匹配地区偏差更大 [5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引言 - 家庭调查在衡量人口生活水平时缺乏代表性且有遗漏风险,小区域估计技术可提升估计精度,基于模型的方法利用“借用力量”概念,包括单元级模型和区域级模型 [7] - 单元级模型在调查和普查数据年份不同时存在局限,区域级模型是可行替代,单元 - 情境模型先预测福利分布再确定贫困比例,但会导致有偏估计 [8] - 单元 - 情境模型偏差与Würz等人提及的转换偏差相关,与该模型解释能力不足有关,模拟表明预测福利方差与区域真实福利方差一致的区域偏差最小 [10][11] 2 小区域估计 - 小区估计算法依赖假设模型,嵌套误差模型最初用于作物种植面积估算,在贫困与福利估算中,假设福利与特征向量呈线性关系 [13] - 模型误差服从正态分布,通过拟合观测样本数据得到参数估计量向量,进而计算经验最佳区域效应和区域效应方差 [16] - 利用模型估计参数计算家庭福利值,区域层面贫困估计偏差取决于真实方差和模拟方差的差异,单元 - 情境模型解释力低,无法正确近似区域层面经验标准差,导致模拟福利差异与真实总体不匹配 [18][22] 3 模拟数据 - 模拟数据样本量为500,000,分配在100个区域,每个区域有20个集群,每个集群250个观测值,采用简单随机样本,样本保持固定 [27] - 生成人口数据的模型包含聚类效应、区域效应和家庭特定残差,协变量由随机变量生成,单元上下文模型使用PSU级均值作为协变量 [27] - 采用包含99个贫困标准的网格,生成1,000个人口,计算每个区域的真实贫困指标、人口普查EB估计值和单位 - 上下文普查EB估计量,平均差异代表经验偏差 [29] 4 结果 - 单元上下文模型偏差存在于所有线条中,但在某些区域和百分位数上较低,解释变量真实变异范围为0.374 - 0.861,单元上下文模型范围小,平均来看因变量总经验变异与单元上下文模型匹配 [36][37][38] - 单元上下文模型存在偏差,因为假设福利不依赖单元层面特征导致模型拟合不良,绝对偏差随模型解释方差与真实方差比值接近1而减少,福利绝对偏差也有类似规律 [40][42][43] 5 结论 - 单元情境模型在小区域贫困估计中偏差源于无法捕捉区域福利变异性,虽可实现均值转换福利无偏估计,但无法复制真实福利分布 [47] - 模拟结果表明单元上下文模型解释力有限,在区域层面无法匹配福利变异,导致贫困估计偏差,偏差程度与福利变异匹配程度相关 [48][51] - 单元 - 情境模型有实际优势,但使用时应考虑其局限性,区域级模型优于单元 - 情境模型,未来可探索改进方法和开发诊断工具 [51][52]
越南宏观监测,2025年4月
世界银行· 2025-05-01 07: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越南经济活动加速,GDP增长受消费和投资驱动,但出口增速放缓,贸易顺差下降 [11] - 3月工业生产改善,PMI扩大,不过FDI新承诺下降,国内消费因工资增长而改善 [13][20] - 3月通胀上升但在目标范围内,汇率相对稳定,公共支出速度放缓 [22][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济增长 - 2025年第一季度实际GDP增长率从2024年同期5.9%升至6.9%,消费和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4%和7.2% [11] 进出口贸易 - 2025年第一季度商品出口增速放缓至10.6%,2024年同期为16.8%,进口同比增长16.9%,贸易顺差降至32亿美元 [11] 工业生产 - 2025年3月工业生产指数同比提高8.6%,得益于服装、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PMI从2月49.2升至3月50.5 [13] 外国直接投资 - FDI新承诺同比下降9.2%,从2024年第一季度48亿美元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43亿美元,拨款保持稳健 [17] 国内消费 - 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同比激增10.8%,2025年前三月平均月收入较2024年前三月上涨9.5%,实际工资增长6% [20] 通货膨胀 - 2025年3月CPI和核心通胀同比均增长3.1%,较2月上升,SBV将2025年通胀目标上调至5% [22] 汇率与外汇储备 - 越南盾兑美元汇率截至2025年3月底同比贬值3.3%,SBV上调中间汇率,外汇储备减少至782亿美元 [22] 财政收支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回收达年度计划36.7%,总支出仅比2024年第一季度高11.6%,公共投资拨付款项率为总理计划的9.5%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