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统一企业中国(00220)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果汁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前瞻网· 2025-09-12 15:19
中国果汁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处于成熟发展阶段 市场竞争充分 呈现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并存态势 [1] - 低浓度果汁为主流市场 占整体果汁市场74% 由可口可乐 康师傅 统一等主导 [1][3] - 中浓度及纯果汁领域各有代表企业 凭差异化口味 技术及渠道立足 [1] 市场集中度与排名 - 2024年果汁行业CR5达58.3% 其中可口可乐 味全 康师傅 汇源及统一五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56.20% [3][7] - 康师傅 统一 农夫山泉三大品牌合计市占率达42.7% [7] - 可口可乐以领先营收居行业前列 旗下美汁源在低浓度果汁领域占优势地位 [4] 企业布局特点 - 国产专业品牌(汇源 农夫山泉 零度果坊)主打纯果汁 NFC等中高端赛道 价格区间6-38元/升 核心卖点为健康无添加与传统工艺 [8][10] - 国产综合品牌(康师傅 统一 娃哈哈)主攻低浓度果汁饮料 价格区间2-15元/瓶 凭借全渠道覆盖与性价比优势巩固市场 [8][10] - 国际品牌(可口可乐 都乐)凭借品牌影响力与渠道优势占据低浓度市场头部 价格区间3-25元/瓶 [8][10] - 日韩品牌(乐天 三得利)以特色口味和健康概念吸引年轻群体 价格区间5-18元/瓶 但渠道受限 [8][10] 行业竞争态势 - 供应商议价能力中等 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采购和自建供应链制衡原料波动 [13] - 购买者议价能力强 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且转换成本低 [13] - 潜在进入者威胁小 渠道 品牌 技术壁垒高 [13] - 替代品威胁显著 茶饮 咖啡 鲜切水果持续分流需求 [13] - 现有竞争者竞争激烈 头部企业在大众市场拼规模 中高端赛道争差异化 [13]
【最全】2025年果汁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9-02 14:13
果汁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果汁行业是食品饮料产业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 推动果蔬深加工、冷链物流、智能包装等技术集成应用 带动产业链向绿色健康数字化升级 [2] - 上市公司数量相对有限 主要集中在浓缩果汁、饮料代工及包装环节 包括农夫山泉、康师傅控股、统一企业中国、国投中鲁、德利股份等 [2] - 产业链覆盖包装材料、加工设备、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及销售渠道环节 其中包装材料企业包括奥瑞金、嘉美包装、纷美包装等 加工设备制造商包括达意隆、新莱应材等 食品添加剂供应商包括金禾实业、保龄宝等 [3][5]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康师傅2024年营业收入达806.51亿元 为生产加工环节最高 [5] - 包装材料企业中奥瑞金营收138.6亿元 紫江企业126.5亿元 嘉美包装52.3亿元 纷美包装45.8亿元 [7] - 加工设备制造商新莱应材营收38.9亿元 上海新美星22.7亿元 达意隆15.2亿元 [7] - 食品添加剂供应商金禾实业营收112.4亿元 星湖科技48.5亿元 保龄宝36.8亿元 海升果汁29.6亿元 [7] 上市公司基本信息 - 阿里巴巴注册资本599594万美元 为行业最高 味全成立于1953年 为最早成立企业 [11][12] - 统一企业招投标信息达405条 为行业最多 [11][12] - 统一企业发明专利626条 为专利信息最多企业 京东员工总数570895人 为员工数量最多企业 [14][15] - 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台湾、广东等省份 台湾有味全、统一等代表企业 广东有奥瑞金、嘉美包装等代表企业 [8] 业务布局特点 - 农夫山泉、统一、康师傅布局最广 覆盖全国各级市场 产品涵盖全浓度果汁 [16] - 汇源专注高浓度果汁领域 2022年高浓度果汁市占率居首 现以代工维持市场份额 [16][18] - 味全聚焦冷藏果汁 依托冷链优势深耕一二线高端渠道 [16][18] - 安德利专注浓缩果汁生产 海外市场占比达80% 以出口为主 [18] - 销售渠道中阿里巴巴覆盖600多家果汁品牌 拼多多县域市场订单占比高 京东高端果汁占比高 大润发门店果汁区面积超80平方米 永辉超市设立鲜榨果汁与预包装果汁组合区 [19] 业务发展规划 - 农夫山泉计划拓展高端NFC果汁产能 强化原料基地智能化管理 目标成为全球健康果汁标杆 [19][20] - 汇源果汁聚焦高浓度果汁赛道 拟新增无菌冷灌线 计划3年内营收突破百亿 [19][20] - 康师傅将深化下沉市场渗透 探索果汁与茶饮料跨界创新 [20] - 味全加码冷链布局 计划扩大华东、华北生产基地产能 逐步渗透华南高端市场 [20] - 统一企业通过新品迭代吸引年轻客群 推出复合果汁新品 强化校园、餐饮场景份额 [20]
啤酒旺季平稳,饮料龙头势强
国盛证券· 2025-09-02 11:26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3] 核心观点 - 啤酒行业25H1收入同比略降0.5%至879.3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至152.3亿元,毛利率提升1.3个百分点至48.1%,成本红利稳定兑现[4][9] - 软饮料行业25H1收入同比增长7.5%至226.4亿元,但竞争加剧导致净利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至17.5%,龙头公司表现强劲[4][17] - 啤酒行业25Q2收入环比略降速,同比增长1.9%至214.9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6%至39.9亿元,毛利率提升1.8个百分点至48.1%[4][10] - 软饮料行业25Q2收入同比增长14.7%至107.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2%至17.6亿元,但竞争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41.7%[4][18] - H股软饮料行业25H1收入同比增长4.1%至1057.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0%至129.7亿元,毛利率提升1.8个百分点至42.2%[4][23] - 投资建议优选具备大单品、强渠道的公司,重点关注高成长龙头及α标的如华润啤酒、燕京啤酒、东鹏饮料、农夫山泉等,以及稳健高分红或低估值标的如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统一企业中国等[4][6] 啤酒行业总结 - 25H1啤酒行业营业总收入879.3亿元,同比-0.5%,归母净利润152.3亿元,同比+5.9%,毛利率48.1%(+1.3pct),净利率18.7%(+1.2pct)[4][9] - 25Q2啤酒行业营业总收入214.9亿元,同比+1.9%,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12.6%,毛利率48.1%(+1.8pct),净利率21.1%(+1.5pct)[4][10] - 个股表现分化,燕京啤酒25H1收入同比增长6.4%至85.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4%至11.0亿元;珠江啤酒收入同比增长7.1%至32.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5%至6.1亿元;华润啤酒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0%至57.9亿元;重庆啤酒收入同比-0.2%至88.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4.0%至8.6亿元;百威亚太收入同比-7.3%至224.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24.1%至29.3亿元[4][14][15][16] 软饮料行业总结 - A股软饮料25H1营业总收入226.4亿元,同比+7.5%,归母净利润39.5亿元,同比+1.7%,毛利率41.8%(+0.6pct),净利率17.5%(-1.0pct)[4][17] - A股软饮料25Q2营业总收入107.1亿元,同比+14.7%,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12.2%,毛利率41.7%(-0.7pct),净利率16.5%(-0.4pct)[4][18] - 个股表现分化,东鹏饮料25H1收入同比增长36.4%至107.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2%至23.7亿元;泉阳泉收入同比增长13.9%至6.8亿元;维维股份25Q2收入同比增长5.3%至6.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5.8%至0.5亿元;香飘飘25H1收入同比-12.2%至10.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230.1%至-1.0亿元;养元饮品收入同比-16.2%至24.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27.8%至7.4亿元[4][20][22][23] - H股软饮料25H1营业总收入1057.6亿元,同比+4.1%,归母净利润129.7亿元,同比+18.0%,毛利率42.2%(+1.8pct),净利率13.1%(+1.3pct)[4][23] - 个股表现强劲,农夫山泉25H1收入同比增长15.6%至256.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2%至76.2亿元;统一企业中国收入同比增长10.6%至170.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2%至12.9亿元;安德利果汁收入同比增长50.0%至9.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3%至2.0亿元;华润饮料收入同比-18.5%至62.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28.6%至8.1亿元[4][24][25][26]
统一企业中国(00220)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3:50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50,000,000,000股,面值0.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为500,000,000港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4,319,334,000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319,334,000股[3]
无糖茶再火,还是打不过这国民饮料
36氪· 2025-08-20 17:17
行业格局与市场规模 - 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有糖茶销售规模始终高于无糖茶近一倍,即饮茶市场有糖与无糖份额保持6:4格局 [1] - 2024年冰红茶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2025年预计增至350亿元 [6] - 有糖即饮茶中红茶品类稳居第一位,康师傅、统一等传统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1] 产品竞争与创新 - 元气森林冰茶以150%市场份额同比增速领跑新入局品牌,农夫山泉推出碳酸茶差异化产品 [1] - 冰红茶1L装凭借方柱圆角包装最大化冰柜空间利用率,形成对碳酸饮料的物理优势 [6] - 品牌推出减糖新品(如康师傅"减糖不减痛快")但风味差异显著,无糖版本被测评认为与有糖版差距巨大 [8][17] 消费者行为与价格敏感度 - 大包装(650ml-1000ml)市场份额在2025年超过400ml-650ml容量,反映性价比导向消费趋势 [13] - 康师傅2025年上半年茶饮料销售额同比下降6.3%至106.70亿元,主因1L装冰红茶涨价后销量受挫 [13] - 终端零售价从3元/瓶调至3.5元/瓶、1L装从4元调至5元,引发25%涨幅争议及消费者抵制 [11][13] 品牌竞争动态 - 康师傅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同比下降2.7%至400.92亿元,而统一同期营收同比增长10.6%至170.87亿元 [13][14] - 历史促销策略(如2009年"再来一瓶"赠送15亿瓶)曾显著提升市场份额,但当前涨价导致客户流向未跟涨品牌 [5][14] - 冰红茶核心受众从体力劳动者向白领人群过渡,产品多维度升级推动消费群体扩张 [8] 产品定位与文化现象 - 冰红茶被标签为"屌丝饮料"但消费者形成身份认同,强调务实消费而非身份象征 [3][15] - 广告宣传始终聚焦"爽"字核心诉求,去场景化、去仪式感定位形成差异化优势 [17] - 混搭饮用(兑水模仿其他茶饮)行为强化性价比认知,4-5元价格带被消费者视为心理阈值 [8][11]
统一企业中国(00220) - 致非登记持有人-通知信函及申请表
2025-08-20 16:54
报告发布 - 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通知,有中英文版本,已上传公司和联交所网站[2][8] - 报告日期为2025年8月21日[2][10] 通讯方式 - 公司按新规采用电子方式发布企业通讯,日后在公司和联交所网站提供[3][9] 股东通讯 - 非登记股东收通讯应联系中介提供邮箱,否则或需主动查网站[4][5][9] - 收印刷版需填回条交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填错等将作废[6][12] - 收网站通讯有困难可书面申请免费印刷本[7][10] 咨询方式 - 有疑问可工作日9:00 - 18:00致电股份过户处热线(852) 2862 8688[8][10] 回条说明 - 回条个人资料用于电子通讯及联络股东,公司可披露转移[12] - 寄回表格香港投寄免邮费,简便回邮号码为37[12]
统一企业中国(00220) - 致股东-通知信函及变更申请表
2025-08-20 16:51
报告发布 - 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有中英文版本,已上传公司及联交所网站[3][9] 通讯方式 - 公司采用电子方式发布企业通讯,日后中英文版将在公司和联交所网站提供,替代印刷本[4][10] 股东通知 - 建议股东扫描回条专属二维码或签署回条交回股份过户处提供电子邮箱地址[5][11] - 未收到有效邮箱地址,股东或无法收到通讯通知,需主动查看网站[6][11] - 股东希望收取印刷版,填妥回条交回股份过户处,请求有效期一年[7][11] - 收取网站通讯有困难,书面通知股份过户处,公司免费发送印刷本[8][12] 其他说明 - 对通知内容有疑问,可在工作日9:00 - 18:00致电股份过户处热线[9][12] - 企业通讯包括董事报告、年度账目等多种文件[14][15][16] - 可供采取行动的通讯指涉及股东行使权利或选择的通讯[14][15][16] - 回条未签署或填写不正确将作废,联名股东须联合签署才有效[16] - 提供多个邮箱地址时,最后提供的将被登记[16] - 在方格划「✓」将只收取印刷版通讯,公司不接受表格额外指示[16] - 回邮简便号码为37[17]
统一企业中国(0022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20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为人民币170.8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6%[24] - 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17,086.6百万元,同比增长10.6%[26]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10.6%至170.8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54.49亿元)[170] - 毛利润为人民币58.648亿元,同比增长12.2%[24] - 集团毛利润为人民币5,864.8百万元,同比增长12.2%[26] - 集团经营溢利为人民币1,648.7百万元,同比增长33.7%[25][28]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286.7百万元,同比增长33.2%[25][29] - 经营溢利同比大幅增长33.7%至16.49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2.33亿元)[170] - 净利润同比增长33.2%至12.8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9.66亿元)[170][171]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33.0%至29.79分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22.36分)[17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人民币37.728亿元,同比增加约人民币1.815亿元[24]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5.59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24] - 销售及营销费用为人民币3,772.8百万元,同比增加约人民币181.5百万元[27] - 行政费用为人民币559.2百万元,同比略有增加[27] - 毛利率为34.3%,较去年同期33.8%上升0.5个百分点[24] - 毛利率为34.3%,较去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26] - 毛利率提升1.2个百分点至34.3%(2024年同期为33.8%)[17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食品业务收益为人民币53.822亿元,同比增长8.8%,占总收益31.5%[24] - 饮料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07.881亿元,同比增长7.6%,占总收益63.1%[24] - 食品业务收入为人民币5,382.2百万元,同比增长8.8%,占总收入31.5%[26][30][32] - 饮料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0,788.1百万元,同比增长7.6%,占总收入63.1%[26] - 饮品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107.881亿元,同比增长7.6%[47] - 茶饮料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50.675亿元,同比增长9.1%[48] - 果汁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人民币18.2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62][63] - 奶茶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33.979亿元,同比增长3.5%[74] - 茄皇品牌上半年收入持续实现双位数增长[40][41] - 海之言电解质饮料2025年上半年收益持续稳定增长[65] - 统一阿萨姆奶茶在即饮奶茶市场保持领导地位,并于2025年3月推出低糖茉莉奶绿新品[74] - 元气觉醒聚焦一线城市100%纯果蔬汁赛道,通过现代渠道和电商渗透[70][71] - 咖啡业务优化雅哈冰咖啡产品力,强化烘焙香气并聚焦校园渠道渗透[81] - 希蒂CITEA牛乳茶采用12分钟慢煮工艺,结合大红袍/玫瑰普洱与进口牛奶[77][79]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2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2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统一绿茶推出无糖新品"春拂焙茶"并布局低糖/无糖双产品线[50] - 统一冰红茶推出跨界新品"统一可乐冰红茶"并冠名S+级综艺《新说唱2025》[53][54] - 统一绿茶开展第六届"为小哥清凉加分"活动覆盖5万家CVS门店[51] - 杯装酸汤馄饨和紫菜虾米馄饨以高端质价比推动即食馄饨品类增长[42][43] - 公司持续拓展餐饮/家庭/礼品/团购等多重消费场景[46] - 统一冰红茶与Bilibili合作冠名"永远22!2025毕业歌会"深化Z世代连接[53] - 统一青梅绿茶强化"梅香茶爽·中国味"品牌定位并推出非遗营销活动[53] - 茶饮料业务聚焦"性价比"与"情绪消费"双驱动策略[48] - 新推出的桃桃芭乐乌龙茶产品含有≥5%真实果汁[56][59] - 2025年3月下旬推出桃桃芭乐乌龙茶新品[56][59] - 统一果漾柚见倾心于2025年4月全新推出低糖清爽型柚子风味饮料[66] - 统一鲜橙多通过多规格礼盒拓展春节等节庆下沉市场[62][64] - 产品持续聚焦低糖配方,如果漾柚见倾心和桃桃芭乐乌龙茶[56][59][66] - 统一双萃柠檬茶以"双重茶底萃取7分钟"为独特卖点[56][58] - 通过校园形象店精准切入Z世代消费场景[66] - 借势头部平台S+级综艺节目和KOL合作触达年轻消费者[62][64][65] - 海之言电解质水通过科学配方(含钾离子、钠离子等)和场景渗透实现稳定增长[67] - 统一果漾系列针对Z世代校园消费场景,2025年4月推出低糖柚见倾心新品[68] - 统一阿萨姆奶茶春节推广"新年顺到家"主题,助推大包装渗透[76][78] - 果汁业务下半年将重点拓展即饮场景、餐饮渠道和节庆礼盒市场[72][73] - 奶茶业务通过小红书"好心情的周末"话题深化年轻客群连接[76][78] - 公司确认截至报告日期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购置计划(饮料和方便面主营业务除外)[130]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营运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人民币872.0百万元[100]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为人民币1,415.4百万元[100] - 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人民币137.2百万元[100] - 公司资本开支(含租赁使用权资产)为人民币641.8百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395.8百万元增加[100]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318.7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1,676.7百万元减少[98]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2024年末的-61.85%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55.35%[97] - 公司总权益为人民币12,836,562千元,较2024年末的13,399,110千元有所下降[97] - 净贸易应收款项增加人民币68.2百万元至人民币695.8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627.6百万元)[101][10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净减少人民币406.2百万元[10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人民币872.0百万元[10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人民币1415.4百万元[103] - 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人民币137.2百万元[103] - 资本支出(包括租赁使用权资产)为人民币641.8百万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395.8百万元)[103] - 存货余额减少人民币644.2百万元至人民币1842.9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487.1百万元)[107][108] - 应付贸易账款减少人民币49.9百万元至人民币2233.6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283.5百万元)[107][108] - 存货周转天数从41天改善至35天[109]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318.7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676.7百万元)[105] - 公司银行及手头现金为人民币9,354.6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8,577.2百万元有所增加[94] - 公司总金融负债为人民币2,249.3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290.0百万元大幅增加1,959.3百万元[9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减少净额为人民币406.2百万元[100] - 现金及银行结余同比增长24.9%至42.54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为34.07亿元)[173] - 借贷大幅增长995.3%至22.04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为2.01亿元)[174] - 合约负债同比下降64.5%至13.39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为37.77亿元)[174] - 总资产同比下降1.1%至231.20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为233.76亿元)[173] - 宣布派发2024年度股息18.49亿元人民币[176] - 公司营运活动产生净现金为人民币872,009千元,同比下降41.3%[177]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人民币1,415,402千元,同比增加45.3%[177] - 公司融资活动产生净现金为人民币137,199千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1,131,147千元[17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人民币406,194千元,同比改善34.4%[179]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03,546千元,同比下降35.1%[179] - 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人民币627,269千元,同比增长47.4%[177] - 公司购买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支出人民币800,000千元,同比下降31.0%[177] - 公司借贷所得款项为人民币8,104,088千元,同比增长9.1%[179] - 公司偿还借贷为人民币6,101,221千元,同比下降8.5%[179] - 公司向股东支付股息为人民币1,850,888千元,同比下降1.1%[17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33,652人[126][131] - 回顾期内员工福利开支总额(包括董事酬金)为人民币23.719亿元[133][137] - 董事刘新华实益持有公司31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持股比例0.007%[144] - Cayman President Holdings Ltd. 实益持有公司3,044,508,000股普通股,占公司持股比例70.49%[150] - 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3,149,742,983股普通股,占公司持股比例72.92%[150] - 董事罗智先实益持有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4,059,095股普通股,占该关联公司持股比例0.08%[146] - 罗智先配偶持有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93,402,447股普通股,占该关联公司持股比例1.64%[146] - 公司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重大或有负债[127] - 公司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无任何抵押[128] - 公司总股本为3,149,742,983股[152][153] - Cayman President Holdings Ltd.持有3,044,508,000股股份,占总股本96.66%[152][153] - President (BVI)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Holdings Ltd.持有21,834,983股股份,占总股本0.69%[152][153] - 凯友(BVI)投资有限公司持有83,400,000股股份,占总股本2.65%[152][153] - 统一企业间接持有President (BVI) 69.37%权益[152][15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披露其他主要股东持股情况[154] - 审计委员会包含5名成员,其中4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7][159] - 中期财务报告涵盖期间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6个月[162][163][169] - 中期财务报告已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并经审阅[162][163][167]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中期财务报告出具无保留结论[16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修订涉及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9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修订涉及自然能源电力相关合约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9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年度改进第11卷对多项准则修订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9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修订涉及财务报表列报与披露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19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修订涉及无公众问责子公司披露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19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涉及资产出售交易生效日期待定[195] - 公司正在评估新颁布准则及修订的全面影响[196] - 公司未提前采纳对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非强制生效的准则修订[197] - 中期财务数据编制涉及管理层重大判断和估计[198] - 公司财务风险包含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流动资金风险[199]
海 利 得(002206)8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99.1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9 22:21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6.52元,上涨0.46% [1] - 换手率5.43%,成交量49.75万手,成交金额3.21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99.11万元,占比成交额4.67% [1] - 超大单净流出1957.63万元、占成交额6.1%,大单净流入458.52万元、占成交额1.43% [1] - 中单净流出255.54万元、占成交额0.8%,小单净流入1243.57万元、占成交额3.87%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4.53亿元、同比增长5.23% [1] - 归属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86.95%,扣非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96.51% [1] - 流动比率1.487、速动比率1.102、资产负债率46.25%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嘉兴市,主要从事纺织业 [1] - 注册资本116220.722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16220.722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高王伟 [1] 公司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1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89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36条,专利信息305条,行政许可24个 [2]
2025年中国果汁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苹果汁产量稳步增长(组图)
前瞻网· 2025-08-19 16:57
中国果汁行业细分市场情况 - 橙汁以28%的占比位居首位,苹果汁(含浓缩)占比22%紧随其后,二者合计占据半壁江山 [1] - 热带水果汁(芒果、菠萝等)占比12%,展现出较好的市场潜力 [1] - 行业细分市场呈现出多品类共存且头部品类集中度较高的特点 [1] 中国苹果汁供给情况 - 2019-2024年中国苹果产量从4240万吨增长至5040万吨,同比增速稳定在3%-4.3% [2] - 原料供应高度依赖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等四大产区,陕西集中了大量浓缩苹果汁加工企业,山东凭借技术与质量优势成为重要生产基地 [2] - 苹果汁企业如安德利、国投中鲁等多布局于主产区附近,深度绑定上游原料资源 [2] 中国苹果汁产量情况 - 2019年苹果汁产量为180万吨,同比增长5% [5] - 2020年产量降至172万吨,同比下降4.4% [5] - 2021年至2024年产量稳步回升,整体展现出产业在供需动态平衡中逐步扩大产能的趋势 [5] 中国苹果汁市场规模 - 2019-2024年中国苹果汁市场规模从85亿元增至128亿元 [8] - 2020年同比降5.9%后,2021-2024年以11.3%-13.3%的增速回升 [8] - 安德利作为全球最大浓缩苹果汁生产商之一,依托10个加工基地和先进技术,与百事、可口可乐等国际品牌深度合作,出口覆盖50多个国家 [8] - 农夫山泉17.5°苹果汁依托全链条布局贡献增长 [8] 苹果汁行业发展趋势 - 市场格局持续集中,安德利、国投中鲁等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扩大份额 [9] - 成熟市场偏好高品质有机产品,新兴市场需求增速更高 [9] - 产品向高端化发展,有机及高附加值产品受青睐 [9] - 先进技术提升品质并保障供应链稳定 [9] - 头部企业加速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以增强竞争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