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
搜索文档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元灏面粉:“硬核担当”推动全链条节粮减损
中国发展网· 2025-10-29 16:01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公司于2009年11月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成立,注册资本达6000万元,现有职工100余人 [2] - 业务涵盖挂面、小麦粉的加工销售,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的销售,以及粮食的收购销售,形成完整产业链 [2] - 拥有日处理小麦360吨和600吨的加工线各一条,以及面条、面叶生产线,年加工小麦能力高达28.8万吨 [2] - 公司产品包括3大系列、多种规格的专用小麦粉及面条、面叶等,满足多样化需求 [2] 生产能力与质量认证 - 公司取得QS生产许可证,并通过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HACCP/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2] - 生产的"麦芯粉、水饺粉、特精粉、雪花粉、金牌一号粉"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2] - "元灏"牌金牌一号粉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上荣获金奖农产品 [2] 企业荣誉与品牌战略 - 公司荣获"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业""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 [3] - 公司拥有"元灏""御园雪""豪麦春秋"三个注册商标,是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 [3] - 公司秉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企业宗旨,实施科技兴企、名牌兴企战略 [3] 智能仓储与减损技术 - 引入物联网技术,安装温湿度传感器、虫害监测仪等设备,构建粮情监测系统,年减少霉变损失达50吨 [4] - 采用机械与自然通风结合技术,精准控制粮温在15℃以内,使储粮周期延长至3年 [4] - 公司日处理小麦能力达960吨,产品以"无添加、自然纯"著称,畅销华北、华东市场 [4] 生产工艺与效率提升 - 通过轻研细磨工艺将小麦破损率控制在0.3%以内,出粉率高达78%,较传统工艺提升1个百分点 [5] - 重视副产物综合利用,实现麸皮和麦胚的高值化利用,变废为宝,拓展产业链价值 [5] - 采用定制化不锈钢密封罐车运输面粉,途中损耗率从1.5%大幅降至0.2% [5] 物流优化与智能化管理 - 通过GPS定位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路线优化系统,规划最短运输路径,减少运输时间和里程 [6] - 路线优化系统根据实时路况和运输需求运作,提高了物流运输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6] 技术改造与自动化升级 - 引进国际先进制粉设备,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出粉率稳定在76.8%以上 [7] - 运用色选技术精准剔除面粉中的杂质,并利用空气净化系统构建无菌生产环境,提升产品合格率 [7] - 自主研发"六皮九心三渣两尾"制粉工艺,年节约原粮近千吨,增加效益近百万元 [7] 产研融合与产品创新 - 公司联合农科院、国家粮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 [8] - 攻克小麦副产物高值化利用难题,将麸皮中淀粉含量从12%降至8%,出粉率提升2个百分点 [8] - 开发多元专用粉、全麦粉等健康产品,满足市场对多样化、个性化食品的需求 [8]
全国功能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大会10月26日举办
陕西日报· 2025-10-21 07:15
大会基本信息 - 第三届全国功能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将于10月26日在杨凌示范区举办 [1] - 大会期间将同步举办全国功能农业与食品产业专题展 [2] 大会核心议题与驱动力 - 大会聚焦功能化、智慧化、标准化三大核心驱动力,为行业未来发展明晰路径 [1] 重要发布与报告 - 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将发布《2025中国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 [1] - 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尹雪斌将作主旨报告 [1] - 多位专家学者将作科技报告 [1] - 多家研究院将发布功能农业(食品)产业科技成果 [1] - 多个市县政府及企业将分享最新成果与发展经验 [1] 展示产品与技术 - 专题展将展示富含天然硒、锌等微量元素的功能大米 [2] - 展示以特色品种小麦为原料、富含膳食纤维和特定氨基酸的功能面粉及其制成的面条、馒头 [2] - 展示通过生物强化技术生产的富含ω-3脂肪酸、叶黄素或硒元素的功能性鸡蛋、辣椒等特色产品 [2]
上半年开63家新店,遇见小面冲刺港股“中式面馆第一股”
财经网· 2025-10-17 15:06
公司IPO进展 - 公司境外发行上市计划已获中国证监会备案,并于10月15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为今年4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再次冲刺 [1] - 公司定位为现代中式面馆经营者,起源于2014年,主打重庆小面,产品已拓展至面条、米饭、小吃和饮料 [1]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中式面馆市场总商品交易额从2020年的人民币183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9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7%,预计2029年达5100亿元 [1] - 其中,川渝风味中式面馆市场总商品交易额从2020年的人民币450亿元扩张至2024年的7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8%,预计2029年达1357亿元,2025至2029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3.2% [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4.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54亿元,同期净利润从亏损人民币0.36亿元转为盈利人民币0.6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人民币7.03亿元,同比增长33.8%,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5217.5万元,同比增长131.56%,年内净利润为人民币4183.4万元,同比增长95.77% [2] 门店网络扩张 - 公司门店数量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新开设43家、92家、120家及63家餐厅 [2] - 截至2025年10月8日,公司在营餐厅达451家,并有101家新餐厅在筹备中,有望在年内突破500家门店规模 [2] - 具体门店数变动为:期末门店数从2022年的170家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17家,并进一步增至2025年10月8日的451家 [3] 门店运营效率 - 直营餐厅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2年的人民币11881元升至2023年的13997元后,于2024年降至12410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1805元,较去年同期下滑约7% [4] - 直营餐厅整体翻座率从2023年的3.9次/天降至2024年的3.8次/天,并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3.4次/天 [5] - 直营及特许经营餐厅订单平均消费额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36.2元及36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1.8元及30.9元 [6] 成本与负债结构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从2022年的人民币1.4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55亿元,资产负债率同期从95.77%降至87.83% [6] - 2025年上半年,原材料及耗材成本为人民币2.209亿元(同比增长18.0%),员工成本为人民币1.588亿元(增长30.4%),使用权资产折旧为人民币1.097亿元(增长27.1%) [6] 公司治理事项 - 公司存在未足额为员工缴纳社保及公积金的情况,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的差额分别约为人民币1170万元、1270万元、530万元及260万元 [7]
建行枣庄分行创新“粮食收储贷”: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守护粮食安全
齐鲁晚报· 2025-10-16 10:44
产品创新与核心机制 - 中国建设银行于2024年底出台粮食收储贷业务管理办法 创新粮食质押担保方式以解决粮食收储企业担保不足的痛点[1] - 产品引入监管公司 通过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粮食动产的有效控制并加强押品管理[1] - 授信方案以企业自有粮食库存为质押物 并追加实际控制人及配偶保证[2] 首笔业务落地案例 - 建设银行枣庄分行成功为当地一家面粉公司发放首笔粮食收储贷[1] - 该客户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年产能为面粉36万吨和挂面2万吨[1] - 贷款旨在解决企业每年5月至7月集中收购低价小麦时所面临的短期资金缺口问题[1] 业务流程与风险管理 - 贷前阶段分行实地走访企业 核实粮食押品权属清晰度 费用缴清情况以及仓库产权等细节[2] - 贷款投放后监管公司配置2名现场监管人员 定期查验清点押品并记录粮食出入库情况反馈给分行[2] - 分行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贷后检查 重点检查监管公司履职情况和对押品的控制情况 并抽查监控录像与出入库凭证[2] 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 该业务成功投放为区域粮食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同时使银行抢占区域粮食收储信贷业务先机[1] - 产品有效满足企业季节性资金需求 提升金融服务粮食安全质效 实现银企双赢[2] - 中国建设银行计划积极运用粮食收储贷产品 加强银企合作并优化综合服务 以贡献民生经济发展[2]
餐饮“四大金刚”,挤满全国商场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9-19 16:33
商场餐饮业态扩张趋势 - 餐饮业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 取代服装、奢侈品和美妆柜台成为商场主力业态 [6][7] - 茶咖、烘焙、小火锅和面馆成为商场新一轮调改的重要角色 被称作"四大金刚" [8][10] - 高档商场餐饮新开店占比达30% 开关店比1.51 [9] 四大金刚业态分布特征 - 茶咖店高度密集 上海美罗城聚集20多家茶咖品牌包括喜茶、霸王茶姬、M Stand等 [11] - 烘焙店持续增加 上海长宁龙之梦商场2023年就汇聚20多家烘焙店 如今有增无减 [11] - 小火锅快速扩张 北京超级合生汇等商场已集齐呷哺呷哺、农小锅等多个品牌 [12] - 面馆品类细分 除和府捞面等老品牌外 涌现本帮面馆、杭州拌川等新品类 [14] - 低线城市同步复制 山东东营万达广场聚集12家茶咖品牌 河南平顶山中骏世界城四大品类达24家 [16] 商场空置压力与餐饮救市作用 - 购物中心空置率攀升至14.2% 三线城市部分突破22% 远超6%的警戒线 [21] - 2025年上半年27%的购物中心空铺率上升 面临存量空铺未填、增量持续涌入局面 [21][22] - 餐饮因强带客能力和高换手率成为商场填补空铺首选 年换手率超30% [22][23] - 餐饮首店数量创新高 2024年全国74城超7000家新首店中饮品、烘焙甜品占比持续上升 [25] 品牌与商场互利关系 - 茶咖门店数近90万家 烘焙达33.8万家 咖啡赛道头部27家品牌门店较2024年底增长21.64% [23] - 品牌通过商场提升势能 霸王茶姬30%门店开在商场 其中80%位于一楼 [30] - 商场提供标准化点位 助力区域品牌走向全国 加盟商要求合作伙伴具备当地商场资源 [31][32] - 四大金刚标准化程度高 无需复杂后厨配置 匹配商场快速招商需求 [34] 租金承受能力 - 上海核心商圈平均租金达1877元/月/平米 但茶饮品牌仍积极进驻一层黄金点位 [26]
贵州铜仁69亿电商奇迹背后的“网红”力量
搜狐财经· 2025-09-18 15:52
文章核心观点 - 贵州省铜仁市通过以直播电商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模式,成功推动“黔货出山”和乡村振兴,实现了网络零售额的高速增长和乡村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1] 政策支持与产业培育 - 政策导向从“撒胡椒面式”补贴转向“精准滴灌”,出台专项措施推动电商从“政府推着走”转向“市场自己跑” [2] - 累计争取电商示范项目31个,获得资金720万元,并提供参展补贴、销售额奖补、物流补贴等政策支持 [4] - 2024年培育电商示范企业23家、直播示范基地6个,通过电商带动数万人就业 [4] 供应链与物流效率提升 - 构建“1+8”电商云仓供应链体系,整合发运后整体物流成本下降38% [5] - 市级云仓发货首重1公斤1.7元、2公斤2元、3公斤2.3元,较建设前分别下降34%、24%、11% [6] - 云仓系统服务286家企业(生产基地),形成“生产-仓储-销售-区域协作”的完整供应链 [6] 直播电商与人才矩阵 - 本土网红“爱莲嬢嬢”拥有200多万粉丝,2024年通过直播实现农产品销售额1200多万元 [8] - “天生兄妹”账号粉丝超500万,年带货销售额达3000万元,其中农特产品超1000万元,带动周边4000户农户就业 [8] - 构建“头部+腰部+村播”多层次人才矩阵,2024年全市开展助农直播1200余场次,“和美乡村·数商兴农”活动在抖音曝光1.2亿人次,销售额400万余元 [9] 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 - 探索“电商+旅游”新模式,实现从“卖产品”到“卖体验”的升级,如江口县建立“网货池”和“梵净优选”小程序,入驻全县涉旅场所 [11] - 松桃自治县红星村投入2000万元改造村寨,打造“网红打卡点集群”,吸引上百名全国主播常驻,形成直播矩阵 [11] - 寨沙侗寨通过“月上寨沙”抖音号展现侗寨风情,全网活跃粉丝超50万,累计播放量1.2亿次 [12] 人才培育与体系构建 - 通过产业园区、直播基地等平台举办电商培训50余期,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 [14] - 政企校协同成为关键抓手,如万山朱砂电商产业园与铜仁学院合作,贵州佳里佳公司为300多名高校学生搭建创业平台并发放创业基金40余万元 [14] - 已成功培育1个电商示范园区、6个直播示范基地和23家示范企业,形成完整电商人才体系 [15]
第十届杭州面条节10月启幕
每日商报· 2025-09-17 10:35
活动概述 - 第十届杭州面条节定于2025年10月中旬启幕 由每日商报和潮新闻联合主办 主题为"传承匠心、共享美味" [1] - 活动包括"面匠面对面"人物专访、"来浙见一面"话题共创计划、重阳赠爱心面等多元形式 [1] - 该活动自2016年首届开办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届 成为杭州民间饮食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1] 行业影响 - 面馆作为餐饮细分行业 呈现老字号面馆的坚守传承与新兴面馆的创新突破态势 [1] - 活动通过全省十一地市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合发起"来浙见一面"话题共创计划 覆盖宁波渔港、绍兴古桥、衢州老街等浙江多地 [1] - 行业涌现出一批秉持匠心、传递正能量的面匠 通过创业艰辛与守艺执着的故事展现行业精神 [1] 社会价值 - 活动延续公益传统 在十月底重阳节期间联合定向为老年群体赠送爱心面券 [2] - 同步启动面向全体市民的公益赠面活动 具体领券及兑换方式将通过后续报道公布 [2] - 通过一碗热面承载城市记忆与温度 以十年坚守书写饮食文化传承与创新 [2]
餐饮“四大金刚”,挤满全国商场
投中网· 2025-09-14 15:04
商场业态调整趋势 - 餐饮业态在商场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 取代服装 奢侈品和美妆柜台成为新的"门面担当"[5][6] - 高档商场加大餐饮调入力度 餐饮新开店占比达30% 开关店比1.51[7] - 茶咖 烘焙 小火锅 面馆四大业态成为商场新一轮调改的重要角色 被称为"四大金刚"[6][7] 四大金刚业态分布特征 - 茶咖店高度密集 上海徐家汇美罗城聚集20多家茶咖品牌 包括喜茶 柠檬向右 K22酸奶草莓等[8] - 烘焙店持续更替 上海长宁龙之梦商场2023年有20多家烘焙店 2024年新增热氣饼店 望丘山等新品牌[8] - 小火锅品类快速扩张 北京超级合生汇 西单大悦城等商场已集齐呷哺呷哺 农小锅 一围肥牛小火锅等多个品牌[9] - 面馆品类细分化发展 除和府捞面 陈香贵等老品牌外 涌现王繁星面馆 福和面馆等特色本帮面馆[9] 低线城市扩张模式 - 山东东营万达广场聚集12家茶咖品牌 包括星巴克 库迪 喜茶等 同时布局龍歌自助小火锅等品牌[11] - 河南平顶山中骏世界城四大品类门店达24家 吸引星巴克 LINLEE林里等连锁品牌入驻[12] - 品牌通过商场点位快速下沉低线城市 甚至要求合作伙伴具备当地商场资源以加速市场铺开[25][26] 商场空置压力与招商策略 - 2025年上半年27%购物中心空铺率上升 全国重点城市空置率达14.2% 三线城市部分突破22%[17] - 服饰品类成关店重灾区 Zara中国门店从2018年183家缩减至不足80家 GAP等品牌频繁关店[15] - 商场优先选择强带客能力业态 餐饮因体验属性强 线上替代性弱成为填补空铺首选[18][19] 餐饮业态运营优势 - 茶咖赛道保持高速扩张 2025年上半年头部27家咖啡品牌门店达6.6万家 较2024年底增长21.64%[20] - 餐饮业态年换手率超30% 持续保持新鲜感 2024年全国74城超7000家新首店中餐饮占比创新高[20] - 四大金刚承租能力强 上海核心商圈平均租金1877元/月/平米 霸王茶姬等品牌仍积极进驻一楼点位[21] 品牌与商场协同效应 - 霸王茶姬30%门店开在商场 其中一楼门店占比近80% 通过核心商圈选址提升品牌曝光[24] - 商场提供标准化点位资源 助力UH佑禾 石头先生的烤炉等区域烘焙品牌走向全国[24] - 四大金刚标准化程度高 茶咖烘焙以设备化操作为主 小火锅面馆后厨配置简单 更易落地[26]
章贡高新区管委会与江西普圆食品有限公司健康轻食项目投资合作顺利签约
中国食品网· 2025-09-12 12:42
项目签约与合作 - 章贡高新区与上海普圆食品有限公司就“江西普圆食品有限公司健康轻食投资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1] - 同期举行“赣州非遗食品联合推广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由普圆食品董事长与非遗嗦粉传承人代表共同完成 [2] - 合作旨在推动非遗食品的现代工业化和市场化,目标市场包括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及家庭 [5] 公司背景与规模 - 普圆食品集团创建于2011年,是长三角地区生鲜米面生产及销售的龙头企业之一 [7] - 集团上海生产基地占地50余亩,生产厂房面积5万余平米,日产各类产品200吨 [7] - 江西普圆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是普圆食品集团全国核心战略布局的重要成果 [11] 项目产能与产品线 - 江西普圆食品产研基地有效经营面积达5000平米 [13] - 一期产线覆盖米线、河粉、面条、年糕、饺子皮等五大类生鲜轻主食 [13] -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赣州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产品最丰富的米面轻食智造基地之一 [13] 项目目标与影响 - 项目将推动赣州地区学校、医院、商超、农贸等餐食场景中“生鲜主食”的供应链全面提升 [16] - 合作旨在为章贡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并为消费者提供新的健康轻食选择 [16]
净利润降幅小于营收,克明食品回复称毛利率提升所致
犀牛财经· 2025-09-03 16: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8亿元,同比下滑10.85%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亿元,同比下滑2.34% [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303.87万元,同比下滑3.92%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1亿元,同比增长240.32% [3] - 基本每股收益0.319元/股,同比增长1.27% [3] - 总资产61.22亿元,较上年度末基本持平 [3]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分为食品和生猪两大板块 [4] - 食品业务专注于米面制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包括面条、方便食品等产品 [4] - 生猪业务于2023年新增,主营生猪养殖、销售及屠宰,产品包括商品猪、仔猪、种猪、白条猪肉和猪副产品 [4] 成本管控 - 食品业务小麦单吨采购成本同比下降,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4.35个百分点 [4] - 生猪养殖板块通过更换法系种猪、精细化管理、产能释放等措施改善养殖成本 [4] - 公司实施多渠道小麦采购策略并保持满仓库存,本年度小麦成本已基本锁定 [5] 产品销售 - 主营产品面条、面粉收入下滑主要受销量同比下降影响 [5] - 差异化产品软弹面、手擀面、荞麦面、营养强化面营收同比呈增长趋势 [5] 发展战略 - 深耕高端挂面产品,保障软弹面、手延面品质稳定并降本增效 [5] - 扩大荞麦粉、全麦粉在产品中的应用,响应健康饮食趋势 [5] - 研究面粉指标与应用关联性,提升操作性能以增强客户粘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