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信达(01359)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信达(01359)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函
2025-09-30 16:32
此乃要件 請即處理 閣下如對本通函任何方面或應採取之行動有任何疑問,應諮詢 閣下之股票經紀或其他註冊證券商、銀行 經理、律師、專業會計師或其他專業顧問。 閣下如已將名下之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全部售出或轉讓,應立即將本通函連同隨附之臨時 股東大會代理人委任表格交予買主或承讓人或經手買賣或轉讓之銀行、持牌證券商或其他代理商,以便轉 交買主或承讓人。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通函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 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通函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 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Cinda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1359及04621(優先股)) 修訂公司章程 不再設立監事會 修訂股東大會議事規則 修訂董事會議事規則 選舉宋衛剛先生擔任本公司執行董事 選舉王中澤先生擔任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及 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通告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謹訂於2025年10月22日(星期三)上午 ...
中国信达相关公司新增一项288.84万元的招标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9-30 03:05
(来源:快查一企业中标了) 快查APP显示,中国信达相关公司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29日发布一则招标信息,项 目名称为金源鑫宝分公司王家峪竖井职工宿舍楼工程-竞争性磋商公告,预算金额为288.84万元。 来源:市场资讯 快查股权穿透数据显示,该公司由中国信达持股,出资比例为3.42%。 ...
中国信达总裁、信达证券董事长,同日变更!
证券时报网· 2025-09-27 16:07
中国信达高层人事变动 - 中国信达总裁变更为宋卫刚 原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总经理[1][2] - 宋卫刚长期任职于财政部 2016年起在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担任高管职务[2] - 中国银河金融控股由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共同发起 中央汇金持股69.07%[3] 信达证券管理层调整 - 董事长艾久超因工作安排提前离任 原任期至2026年11月[1][4] - 选举林志忠为新任董事长 其8月刚加入公司担任非独立董事[1][4] - 林志忠此前担任中国金谷国际信托董事长 该公司93.75%股权由中国信达持有[4][5] 近期连续人事变动 - 8月总经理祝瑞敏因工作调整离任 由副总经理张毅代行职务[7] - 同期刘力一辞去董事职务 目前在中国信达深圳市分公司任职[7] - 林志忠与张毅在8月1日同时被提名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7] 股权结构变化 - 财政部将中国信达 中国东方资产和中国长城资产三家AMC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2] - 三大AMC已被纳入中投系管理体系[2]
中国信达总裁、信达证券董事长,同日变更!
券商中国· 2025-09-27 15:52
中国信达高层人事变动 - 中国信达总裁变更为宋卫刚 其原任中国银河金融控股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职务[1][2] - 宋卫刚长期在财政部任职 2014年后转至金融投资管理领域 2022年起担任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总经理[2] - 中国银河金融控股由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共同发起 中央汇金出资比例69.07% 业务覆盖证券、基金、保险、信托、银行投资管理[3] 信达证券管理层调整 - 董事长艾久超因工作安排提前离任 原任期至2026年11月 其同时担任中国信达董事会秘书职务[4] - 新任董事长林志忠原为中国金谷国际信托董事长 中国信达持股中国金谷国际信托93.75%[4][5] - 总经理祝瑞敏8月因工作调整离任 由副总经理张毅代行职务 张毅同时担任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6] 关联人事变动背景 - 三大AMC(中国信达、中国东方资产、中国长城资产)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 纳入中投系版图[2] - 中国信达原总裁梁强7月转任中国东方资产董事长[2] - 信达证券董事刘力一因工作安排调整离任 其在中国信达深圳市分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6]
中国信达(01359)委任宋卫刚为公司总裁
智通财经· 2025-09-26 19:45
公司人事任命 - 董事会于2025年9月26日通过三项决议 包括委任宋卫刚为公司总裁 提名其担任执行董事 以及提名王中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1] - 新任董事任期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且金融监管总局核准任职资格之日起3年 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 [1]
中国信达委任宋卫刚为公司总裁
智通财经· 2025-09-26 19:44
公司人事任命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9月26日通过三项决议 [1] - 委任宋卫刚为公司总裁并提名其担任执行董事 [1] - 提名王中泽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1] - 董事任期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且金融监管总局核准之日起3年 [1] - 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 [1]
中国信达(01359) - 董事提名及总裁委任
2025-09-26 19:33
人事变动 - 委任宋卫刚为公司总裁,提名其为执行董事,提名王中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3] - 宋先生和王先生董事任期三年,期满可连选连任[3] - 宋先生总裁任期至董事会另聘时止[3] 人员信息 - 宋先生1975年出生,有丰富履历和高学历职称[4] - 王先生1962年出生,现任多公司独董,有相关学位和资格[5] 其他事项 - 董事薪酬按规定执行,清算方案待批准[5] - 董事候选人过去三年无在其他上市公司任董事情况[6]
中国信达(01359) - 建议修订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及董事会议事规则
2025-09-26 19:29
公司治理 - 公司拟修订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及董事会议事规则[2] - 修订针对完善党建、调整治理结构等内容[2] - 2025年9月26日董事会会议通过修订议案[3] - 议案将提请股东大会审议,修订章程需总局核准生效[3] - 修订详情将在相关通函列载[4]
中国信达(01359)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结果公告
2025-09-26 19:25
会议信息 - 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9月26日在北京举行[3] 股份数据 - 公司当日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数为38,164,535,147股[4] - 出席大会股东及代理人4人,持有27,655,422,712股有表决权股份,占比72.463670%[4] 决议案情况 - 特别决议案批准2025年度对外捐赠计划,赞成股数27,653,942,712,占比99.994648%[7] - 特别决议案批准二级资本债券发行方案,赞成股数27,632,228,803,占比99.916133%[7] - 普通决议案批准2025年度资本性支出预算,赞成股数27,653,942,712,占比99.994648%[7] - 普通决议案批准2025 - 2027年资本管理规划,赞成股数27,650,717,671,占比99.982987%[7]
中国信达(0135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16:3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收入总额为343.6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50.76亿元人民币下降2.0%[8] - 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25.9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29.35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188.2%[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2280.6百万元,同比增长124.7百万元,增幅5.8%[19] - 收入总额由2024年上半年的35075.9百万元下降2.0%至34362.2百万元[20][21] - 处置子公司、联营及合营公司净收益为7.54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3.825亿元实现扭亏[44] - 税前利润从盈利29.348亿元转为亏损25.901亿元,同比下降188.3%[63] - 集团合并收入总额343.6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上年同期350.759亿元)[66] - 集团合并税前亏损25.901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利润29.348亿元)[6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达110.4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49.14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24.7%[8] - 2025年上半年成本收入比率为33.64%,较2024年同期21.15%大幅上升59.1%[12] - 信用减值损失增加65.5%,从4764.3百万元增至7885.3百万元[20] - 成本及支出总额增长10.2%至379.91亿元人民币,主要受信用减值损失(78.853亿元)和其他资产减值损失(31.592亿元)增加影响[49][51] - 信用减值损失增长65.5%至78.853亿元人民币,其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增长129.1%[57] - 其他资产减值损失激增2,011.8%至31.592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持有待售物业减值16.216亿元和持有待售资产减值9.911亿元[60] - 所得税费用从计提2.781亿元转为转回34.953亿元,主要受递延所得税费用变动影响[63] 利息收入与支出 - 2025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143.4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165.60亿元人民币下降13.4%[8] - 利息收入下降13.4%,从16559.8百万元降至14344.2百万元[20] - 公司利息收入同比减少13.4%,其中客户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减少15.5%至83.247亿元[37] - 利息支出减少11.6%至193.65亿元人民币,其中借款利息下降13.5%至84.79亿元,吸收存款利息下降20.4%至45.129亿元[54] 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 - 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大幅减少50.9%,从4948.9百万元降至2428.2百万元[20][22] - 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减少50.7%,从5353.7百万元降至2641.7百万元[20]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183.3%,从254.3百万元增至720.4百万元[20]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收购不良债权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减少52.2%[26] - 公司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减少50.7%,从2024年上半年的53.537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6.417亿元[30] - 公司未实现公允价值变动从2024年上半年的收益2.728亿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损失0.809亿元[26] - 公司已实现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减少47.6%,从2024年上半年的46.021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4.127亿元[26] - 公司其他金融工具中债转股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同比减少36.0%,从2024年上半年的7.301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669亿元[33] 不良资产业务表现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下降65.5%,从1956.1百万元降至675.7百万元[20] - 公司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收入同比减少65.5%,从2024年上半年的19.561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757亿元[35]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总额为184.911亿元人民币,占集团总收入53.8%[66][69]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税前亏损62.002亿元人民币,税前利润率-33.5%[66] - 2025年上半年不良资产经营业务计提减值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合计147.6亿元同比增加50.1亿元[113] - 2025年上半年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资产265.809亿元同比增长47.6%[115] - 2025年上半年不良债权资产收入32.62亿元同比下降53.8%[115] - 不良债权资产净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948.44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971.06亿元,主要由收购经营类资产(占比91.6%)驱动[128] - 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净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663.60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721.59亿元[133] - 2025年上半年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65.8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80.14亿元增长47.6%[128][133] - 不良债权资产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0.66亿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32.62亿元,降幅达53.8%[128] - 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净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51.09亿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25.86亿元,降幅49.4%[133] - 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净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84.85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49.48亿元[138] - 分类为次级、可疑及损失的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余额从2024年底的95.08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114.65亿元,减值比率从26.20%升至34.38%[138] - 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9.56亿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6.76亿元,月均年化收益率从6.1%降至3.9%[138] - 房地产业占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总额的71.9%,金额为239.99亿元,较2024年底的258.12亿元有所减少[142] - 环渤海地区是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最大的地区分布,2025年6月占比27.6%,金额为91.95亿元[143] - 债转股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从2024年底1029.454亿元降至2025年6月底913.971亿元,下降11.2%[147] - 以合并结构化主体及联营合营公司权益计量的债转股资产从642.59亿元降至527.668亿元,下降17.9%[147] - 债转股资产收益中其他核算方式下实现收益从16.667亿元降至11.721亿元,下降29.7%[147] 金融服务业务表现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总额为160.487亿元人民币,占集团总收入46.7%[66][69] - 金融服务业务税前利润35.177亿元人民币,税前利润率21.9%[66] - 金融服务业务税前利润351.77亿元,占整体利润比重135.8%[112] - 2025年上半年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占比46.7%(2024年同期为48.3%),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合计24.6亿元,同比减少4.4亿元[161] - 南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收入105.4亿元,税前利润20.1亿元,总资产5017.95亿元[164] - 信达证券2025年上半年收入29.5亿元,税前利润11.4亿元,总资产1214.99亿元[164] - 南商银行2025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2.77%,较2024年末2.82%下降0.05个百分点[168] - 南商银行总资本比率21.05%,一级资本比率17.71%,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15.59%[168] - 南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1.52%,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0.64%[168] - 信达证券2025年上半年收入20.3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15.96亿元增长27.7%[178] - 信达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25.0%大幅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36.5%,达7.43亿元人民币[180] - 金谷信托存续信托管理资产从2024年末4676.7亿元增至2025年6月6842.9亿元,增长46.3%[185] - 信托资产行业分布中实业占比从2024年末70.8%提升至2025年6月75.5%,达51679.38亿元[187] - 信达金租融资租赁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91亿元,较2024年同期4.40亿元增长11.6%[187] - 信达澳亚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从2024年末1530.6亿元降至2025年6月1278.9亿元,减少16.4%[183] 其他业务收入及损益 - 其他收入及净损益激增531.7%,从1259.7百万元增至7957.7百万元[20] - 其他收入及净损益大幅增长531.7%至79.577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投资联营企业收益72.273亿元[47] - 公司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6.8%,其中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收入增长24.4%至6.23亿元[40] - 公司保险经纪业务佣金收入同比增长38.8%,从2024年上半年的2.552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543亿元[40] - 房地产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7.7%至21.38亿元人民币[43] - 房地产销售毛利润同比下降65.2%至1.985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22.0%降至9.3%[43]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27.7%(2024年同期为19.1亿元)[15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达16,818.6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6,389.60亿元人民币增长2.6%[10] - 2025年6月30日借款为6,264.5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5,813.66亿元人民币增长7.8%[10] - 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为1,972.9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941.83亿元人民币增长1.6%[10] - 集团总资产16,818.60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6%[71][74] - 集团负债总额14,555.15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8%[71][74] - 集团权益总额2,263.45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4%[71][74] - 货币资金1,113.61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0%[7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从548,690.2百万元增至565,776.2百万元,增长3.1%[79][80] - 债券投资大幅增长46.9%,从28,799.9百万元增至42,301.2百万元[79][81] - 收购的不良债权增长1.7%,从241,569.7百万元增至245,777.5百万元[79][81] - 信托产品及资产管理计划大幅减少31.7%,从29,356.8百万元降至20,043.3百万元[79][81] - 理财产品规模大幅缩减54.5%,从9,311.6百万元降至4,232.7百万元[79][8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增长6.9%,从197,325.3百万元增至210,968.2百万元[86] - 权益工具投资大幅增长79.1%,从9,741.2百万元增至17,444.6百万元[86]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微降0.1%,从388,424.9百万元降至387,959.1百万元[89] - 信用贷款增长22.9%,从151,467.5百万元增至186,112.4百万元[89] - 贴现业务大幅增长125.6%,从1,876.4百万元增至4,232.7百万元[91] - 不良债权资产总额减少至320.625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8.3%[94] - 其他债权投资总额增长至513.368亿元,较2024年末微增0.9%[95] - 借款余额增长7.8%至6,264.552亿元,占负债总额45.6%[98][99] - 应付债券余额减少7.5%至2,680.062亿元,主因负债结构优化[101] - 吸收存款下降3.0%至3,593.415亿元,均为南商银行存款[102] - 活期存款增长12.8%,其中个人活期存款大幅增长24.2%[104] - 定期存款下降5.9%,个人定期存款降幅达10.4%[104] 回报率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16%,较2024年同期2.04%略有提升[12] - 2025年上半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11%,较2024年同期0.33%显著下降66.7%[12] - 年化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ROAE)为2.16%,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为0.11%[19] 其他不良资产业务及协同 - 公司其他不良资产业务投资余额从2024年底2111.2亿元降至2025年6月底2082.9亿元[152] - 其他不良资产业务新增投放从2024年上半年161.6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304.1亿元,增长88.2%[152] - 其他不良资产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40.9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17.5亿元,下降57.2%[152] - 2025年上半年新增投放中能源及基础产业结构调整占比32.7%(99.511亿元)[154] - 2025年上半年新增投放中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占比21.5%(65.308亿元)[154] - 信达香港其他不良资产业务投资余额从2024年底480.8亿元增至2025年6月底503.5亿元[155] - 信达投资其他不良资产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13.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74.1亿元,增长433%[156] - 2025年上半年信达地产新增行业风险化解面积266.3万平方米,其中协同项目管理面积236.0万平方米[158] - 2025年6月30日受托不良资产余额135.1亿元,较2024年末182.2亿元下降25.9%[160] - 南商香港2025年上半年实现协同经营收入1.5亿元[169] - 南商中国2025年上半年集团协同业务规模达214.7亿元人民币,协同收入1.5亿元人民币[173] - 金谷信托2025年上半年新增协同项目规模近300亿元,协同业务余额超800亿元[185] - 2025年上半年向集团战略客户及重要客户新增协同投放20笔,合同金额48.7亿元人民币[188] 子公司及分支机构表现 - 南商中国总资产从2024年末147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1507亿元人民币,贷款总额从804亿增至818亿元人民币[175] - 南商中国不良贷款率从2024年末1.38%升至2025年6月1.48%,拨备覆盖率从133.63%升至138.15%[175] - 专业化产品净收入525.7百万元,占净收入总额59.5%;非专业化产品净收入358.5百万元,占比40.5%[1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余额72,206.3百万元,其中制造业占比43.0%(31,033.8百万元)[19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余额10,708.3百万元,占比14.8%,较2024年末下降2.3个百分点[191] - 建筑业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余额9,323.0百万元,占比12.9%,较2024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19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21年境外优先股发行规模为85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4]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闹市口大街9号院1号楼[5] - 公司H股股份代号为01359,优先股股份代号为04621[5]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卫东[5] - 公司国际互联网地址为www.cinda.com.cn[5]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中环干诺道中1号友邦金融中心12楼[5] - 公司H股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5]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000710924945A[5] - 公司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为J0004H111000001[5] - 公司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5] 诉讼与或有事项 - 未决诉讼案件标的金额增至117.369亿元,预计负债计提增至1.361亿元[105] 人力资源与培训 - 在职员工总数13,614人,其中中国内地员工占比87.2%(11,876人),港澳员工占比12.8%(1,738人)[194] - 男性员工占比57.1%(7,763人),较2024年末上升3.3个百分点[194] - 总部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92%,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61%[194]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培训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464名,入党积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