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储银行(01658)
icon
搜索文档
中行、交行、建行、邮储银行,集体官宣!拟向财政部等募资520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3-30 17:10
国有银行资本补充计划 - 四家国有银行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募资总额分别为:建设银行不超过1050亿元、中国银行不超过1650亿元、交通银行不超过1200亿元、邮储银行不超过1300亿元 [1] -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发行对象仅为财政部,交通银行发行对象包括财政部(1124.2亿元)、中国烟草(45.7994亿元)和双维投资(30亿元),邮储银行发行对象为财政部(1175.7994亿元)、中国移动集团(78.540607亿元)和中国船舶集团(45.659993亿元) [1][2] - 此次资本补充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计划相衔接,旨在分步实施对大行的资本支持 [2]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变动 - 截至2024年末,除交通银行外,其他五大国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较2024年上半年末提升,其中建设银行增幅最高(+0.47个百分点至14.48%) [3][4] - 具体数据:工商银行14.10%(+0.26)、农业银行11.42%(+0.29)、中国银行12.20%(+0.17)、交通银行10.24%(-0.06)、邮储银行9.56%(+0.28) [4] - 六大行资本充足率均显著高于监管最低要求,建设银行超出幅度最大(超5.48个百分点) [4] 国有银行盈利与信贷投放 - 2024年六大行净利润均正增长,农业银行同比增幅最高(+4.76%至2826.71亿元),工商银行(3669.46亿元)和建设银行(3362.82亿元)净利润规模超3000亿元 [4] - 2024年六大行新增贷款合计9.61万亿元,占全行业人民币贷款增量的53.12% [5] - 资本补充将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宏观经济回升 [6]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2024年10月财政部明确通过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 - 国有大行资本内生速度可能低于未来风险加权资产增速,需提前补充资本以维持稳健经营和信贷扩张 [6] - 当前六大行主要指标处于国际最佳实践标准的"健康区间",资本补充可发挥杠杆撬动作用 [6]
银行个贷的不良爆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28 21:29
银行股表现与年报分析 - 邮储银行24年扣非后净利润增速为-0.68%,历史首次负增长,拨备覆盖率大降60%跌破300% [1] - 邮储银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从23年1.73%跳升至24年2.21%,增幅28%,不良金额增加100亿至338亿 [2] - 邮储银行个贷不良占比超75%,对公不良占比不足25%,反映个人信贷风险集中爆发 [2] 银行业个人信贷风险 - 招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从23年34.95%升至24年35.06%,次级类从74.09%升至79.04%,显示贷款质量下降 [5][6] - 工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同比增48%至1.27%,农行增50%至1.39%,建行增67%至1.59% [8] - 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税前利润腰斩,主因零售信贷风险成本增加 [10] - 个人信贷不良大增具有普遍性,与居民债务周期、地产周期相关 [14] 保险资金动向 - 新华与国寿500亿私募大基金年化收益率约6.5%,主要配置高股息A股和港股 [21][22] - 险资示范效应显著,后续千亿级资金可期 [23] - 30年国债尾盘异动或因保险机构调表需求,230023券交易激增 [25][26] 市场热点观察 - 全球风险资产普跌,日本韩国股市跌幅超过A股,黄金创历史新高 [18] - 新华保险披露500亿私募基金年末净资产527亿,收益率5.4% [20][21] - 表韭系列组合在债市和量化策略方面进行跟投,利用避险情绪布局 [31] 银行业核心问题总结 - 银行面临利差收缩和个人信贷不良压力加大的双重挑战 [13] - 对公不良增速下降可能因核销资源倾斜及地方隐性债务化解 [13] - 消费信贷政策应以纾困为主而非刺激,反映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需求 [14] - 低利率环境对债市有利但大幅降息不现实,需平衡银行息差压力 [14]
邮储银行:代理费率再次调降,拨备前利润增速达5%-20250328
国盛证券· 2025-03-28 20: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业绩表现稳定,作为“成长性”上市国有大行有较大发展空间,存贷比低未来有望提升,资产质量稳健优异领先同业,安全边际较高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2024 年邮储银行实现营收 3488 亿元,同比增长 1.83%,拨备前利润 1230 亿元,同比增长 5%,归母净利润 865 亿元,同比增长 0.24% [1] - 2024Q4 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 0.90%、286.15%,较上季度末分别提升 4bps、下降 16pc [1] - 2024 年公司以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2.616 元,全年分红比例达 30% [1] 代理费率调整 - 2024 年 9 月 30 日邮储银行根据规则调整储蓄代理费率,此次主动与邮政集团协商,再次调低三年及以下期限代理储蓄存款分档费率,为上市以来首次主动调整 [2] - 活期、三个月、半年期和一年期存款分别下调 4.9bps、2.5bps、1.6bps 和 3.6bps,2025 年 1 月 1 日后储蓄代理费按调整后分档费率结算 [2] - 以 2024 年代理储蓄存款为基础,2024 年代理费综合费率由 1.08%下降至 1.04%,下降 4bps,储蓄代理费下降 35.03 亿元 [2] 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83%、0.24%,分别较 24Q1 - Q3 提升 1.7pc、基本持平,营收增速提升得益于其他非息收入增长 [3]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 1.53%,与 24Q1 - Q3 增速基本持平,24A 净息差为 1.87%,较 24Q1 - Q3 下降 2bps,全年息差下降 14bps [3] - 资产端生息资产、贷款收益率分别为 3.32%、3.78%,分别较 24H 下降 8bps、下降 11bps,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分别下降 6bps、下降 14bps 至 3.47%、4.23% [3] - 负债端计息负债、存款成本率分别为 1.47%、1.44%,分别较 24H 下降 4bps、下降 4bps,企业存款保持在 1.32%、个人存款下降 5bps 至 1.45%,同业负债成本下降 15bps 至 1.90%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 10.51%,较 2024Q1 - Q3 降幅收窄 2pc,中收降幅逐季收敛,理财手续费同比增长 40.06%,代理业务手续费同比降幅收敛 [4]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 15.15%,较 2024Q1 - Q3 增速提升 15pc,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30.89%,较 2024Q1 - Q3 增速提升 34pc [4] 资产质量 - 24Q4 不良率 0.90%较上季度提升 4bps,关注率 0.95%、逾期率 1.19%分别环比提升 4bps、8bps,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 286.15%、2.58%,分别较上季度下降 16pc、下降 1bp [11] - 企业贷款不良率 0.54%较 24Q2 持平,企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 6 亿元,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不良率分别提升 9bps、提升 27bps [11] - 个人贷款不良率 1.28%较 24Q2 提升 14bps,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增加 76 亿元,个人小额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分别提升 33bps、提升 14bps [11] - 2024 年信用成本为 0.34%,同比下降 1bp,24A 不良生成率为 0.84%,较 23A 下降 1bp [12] - 小微领域个人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不良生成率分别较 2024H1 提升 20bps、提升 34bps,个人住房、个人非房消费贷款不良生成率亦有提升 [12] 资产负债 - 24Q4 末资产、贷款总额分别为 17.1 万亿元、8.9 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8.64%、9.38%,分别较 24Q3 下降 0.7pc、基本持平 [13] - 24Q4 单季度贷款净增加 1338 亿元,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分别净增 598 亿元、净增 472 亿元,企业贷款增加预计投向基建、制造业、房地产业,加大消费贷及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力度 [13] - 24Q4 末存款总额为 15.3 万亿元,同比增长 9.54%,24Q4 单季度存款净增 2802 亿元,主要由个人存款(+2725 亿元)贡献 [13]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2,507|348,775|356,592|365,723|377,483| |增长率 yoy(%)|2.25%|1.83%|2.24%|2.56%|3.22%| |拨备前利润(百万元)|117,770|123,037|130,175|133,608|137,925| |增长率 yoy(%)|-7.06%|4.47%|5.80%|2.64%|3.2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6,270|86,479|87,429|89,275|91,633| |增长率 yoy(%)|1.23%|0.24%|1.10%|2.11%|2.64%| |每股净收益(元)|0.87|0.87|0.88|0.90|0.92| |每股净资产(元)|7.93|8.39|9.01|9.64|10.29|[14]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包含每股指标、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数据及预测,如净利息收入、净手续费收入、营业收入等在不同年份的情况及增长率等 [15]
邮储银行(01658):代理费率再次调降,拨备前利润增速达5%
国盛证券· 2025-03-28 19: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业绩表现稳定,作为“成长性”上市国有大行有较大发展空间,存贷比低未来有望提升,资产质量稳健优异领先同业,安全边际较高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2024 年邮储银行实现营收 3488 亿元,同比增长 1.83%,拨备前利润 1230 亿元,同比增长 5%,归母净利润 865 亿元,同比增长 0.24%;2024Q4 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 0.90%、286.15%,较上季度末分别提升 4bps、下降 16pc;2024 年公司以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2.616 元,全年分红比例达 30% [1] 代理费率调整 - 2024 年 9 月 30 日邮储银行根据规则调整储蓄代理费率,此次主动与邮政集团协商,再次调低三年及以下期限代理储蓄存款分档费率,活期、三个月、半年期和一年期存款分别下调 4.9bps、2.5bps、1.6bps 和 3.6bps,2025 年 1 月 1 日后按调整后费率结算;以 2024 年代理储蓄存款为基础,代理费综合费率由 1.08%降至 1.04%,下降 4bps,储蓄代理费下降 35.03 亿元 [2] 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83%、0.24%,较 24Q1 - Q3 分别提升 1.7pc、基本持平,营收增速提升得益于其他非息收入增长 [3]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 1.53%,与 24Q1 - Q3 增速基本持平,24A 净息差为 1.87%,较 24Q1 - Q3 下降 2bps,全年息差下降 14bps;资产端生息资产、贷款收益率分别为 3.32%、3.78%,较 24H 分别下降 8bps、11bps,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分别下降 6bps、14bps 至 3.47%、4.23%;负债端计息负债、存款成本率分别为 1.47%、1.44%,较 24H 分别下降 4bps、4bps,企业存款保持在 1.32%、个人存款下降 5bps 至 1.45%,同业负债成本下降 15bps 至 1.90%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 10.51%,较 2024Q1 - Q3 降幅收窄 2pc,中收降幅逐季收敛,理财手续费同比增长 40.06%,较 24H 增速提升 19pc,代理业务手续费同比降幅收敛 [4]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 15.15%,较 2024Q1 - Q3 增速提升 15pc,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30.89%,较 2024Q1 - Q3 增速提升 34pc,得益于加快资产交易流转和加大优质资产投资 [4] 资产质量 - 24Q4 不良率 0.90%较上季度提升 4bps,关注率 0.95%、逾期率 1.19%分别环比提升 4bps、8bps,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 286.15%、2.58%,较上季度分别下降 16pc、1bp;企业贷款不良率 0.54%较 24Q2 持平,不良贷款余额增加 6 亿元,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不良率分别提升 9bps、27bps;个人贷款不良率 1.28%较 24Q2 提升 14bps,不良贷款余额增加 76 亿元,个人小额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分别提升 33bps、14bps [11] - 2024 年信用成本为 0.34%,同比下降 1bp,24A 不良生成率为 0.84%,较 23A 下降 1bp;小微领域个人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不良生成率分别较 2024H1 提升 20bps、34bps,个人住房、个人非房消费贷款不良生成率亦有提升 [12] 资产负债 - 24Q4 末资产、贷款总额分别为 17.1 万亿元、8.9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64%、9.38%,较 24Q3 分别下降 0.7pc、基本持平;24Q4 单季度贷款净增加 1338 亿元,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分别净增 598 亿元、472 亿元,企业贷款预计投向基建、制造业、房地产业,加大消费贷及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力度 [13] - 24Q4 末存款总额为 15.3 万亿元,同比增长 9.54%;24Q4 单季度存款净增 2802 亿元,主要由个人存款(+2725 亿元)贡献 [13]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2,507|348,775|356,592|365,723|377,483| |增长率 yoy(%)|2.25%|1.83%|2.24%|2.56%|3.22%| |拨备前利润(百万元)|117,770|123,037|130,175|133,608|137,925| |增长率 yoy(%)|-7.06%|4.47%|5.80%|2.64%|3.2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6,270|86,479|87,429|89,275|91,633| |增长率 yoy(%)|1.23%|0.24%|1.10%|2.11%|2.64%| |每股净收益(元)|0.87|0.87|0.88|0.90|0.92| |每股净资产(元)|7.93|8.39|9.01|9.64|10.29|[14]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包含每股指标、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预测,如净利息收入、净手续费收入、营业收入等在不同年份的情况及增长率,以及资产质量、资本状况等指标 [15]
邮储银行(0165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27 22: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末期每10股普通股派发现金股利1.139元(含税),总额约112.94亿元(含税)[4] - 2024年全年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616元(含税),总额约259.41亿元(含税)[4]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7.0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4%[32] - 2024年营业收入3491.33亿元,同比增长1.81%[32] - 2024年末客户贷款总额89132.02亿元,较2023年的81488.93亿元有所增长[37] - 2024年末负债总额16.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9%[32] - 2024年末客户存款15.29万亿元,较2023年的13.96万亿元有所增长[32] - 2024年净利润867.16亿元,归属银行股东的净利润864.79亿元[36] - 2024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5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84%[40]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90%,拨备覆盖率286.15%[42]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6%,一级资本充足率11.89%,资本充足率14.44%[42] - 2024年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率50.44%[42] - 2024年末流动性比例本外币为94.13%,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为7.98%,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为17.55%[44] - 2024年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分别为1.10%、23.69%、70.42%、70.79%[4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对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贷款余额为992.69亿元,占资本净额7.98%[44]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94.94亿元、874.25亿元、836.48亿元、885.66亿元[48]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银行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59.26亿元、228.89亿元、270.03亿元、106.61亿元[48]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251.46亿元、 - 942.14亿元、1500.57亿元、1162.87亿元[48] - 与上市前相比,公司资产规模增长134.16%,贷款总额增长260.59%,存款总额增长142.47%[51] - 公司上市以来累计为股东分红超1600亿元[51]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17.0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4%,负债总额16.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9%,资产负债规模居国有大行第5位[6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491.33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居国有大行前列[61]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864.79亿元,同比增长0.24%[61] - 2024年公司实现净息差1.87%,保持同业领先[61]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达17.0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4%;客户贷款总额8.9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38%[79] - 报告期末负债总额达16.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9%;客户存款15.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54%[79]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491.33亿元,同比增长1.81%;利息净收入2861.23亿元,同比增长1.53%;非息收入630.10亿元,同比增长3.11%[79] - 报告期内实现税前利润945.92亿元,同比增长3.27%;净利润867.16亿元,同比增长0.34%[79][80] - 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0.90%,拨备覆盖率286.15%[79]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52.82亿元,较2023年减少29.70亿元,变动 - 10.51%[82]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377.28亿元,较2023年增加48.71亿元,增长14.82%[82] - 信用减值损失284.23亿元,较2023年增加22.56亿元,增长8.62%[82] - 其他资产减值损失2200万元,较2023年增加1800万元,增长450.00%[82] - 2024年净利息收益率和净利差分别为1.87%和1.85%[83] - 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收入5082.43亿元,同比增加99.16亿元,增长1.99%[91] - 客户贷款利息收入3247.21亿元,同比增加52.08亿元,增长1.63%,其中个人贷款利息收入下降3.39%,公司贷款利息收入增长11.78%[92] - 投资利息收入1417.37亿元,同比增加26.56亿元,增长1.91%[98]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202.52亿元,同比增加2.49亿元,增长1.24%[99] - 存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215.33亿元,同比增加18.03亿元,增长9.14%[100] - 报告期内利息支出2221.20亿元,同比增加55.96亿元,增长2.58%,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47%,同比下降10个基点[101] -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2102.17亿元,同比增加75.51亿元,增长3.73%,存款平均付息率降至1.44%,同比下降9个基点[102]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58.92亿元,同比减少2.70亿元,下降4.38%[105] - 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54.71亿元,同比减少16.66亿元,下降23.34%[106] - 报告期内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52.82亿元,同比减少29.70亿元,下降10.51%[107]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07.53亿元,同比减少103.51亿元,下降20.25%[108] -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154.71亿元,同比减少73.81亿元,下降32.30%[109]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52.82亿元,同比减少29.70亿元,下降10.51%[111]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377.28亿元,同比增加48.71亿元,增长14.82%[113] - 营业支出2260.96亿元,同比增加9.54亿元,增长0.42%[117] - 信用减值损失284.23亿元,同比增加22.56亿元,增长8.62%[120] - 所得税费用78.76亿元,同比增加27.01亿元,增长52.19%,实际税率8.33%[121] - 2024年下半年人民币个人存款业务储蓄代理费综合费率1.08%,较上半年下降15个基点;全年综合费率1.15%,同比下降9个基点[117]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70,849.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582.79亿元,增长8.64%[127] - 报告期末客户贷款净额86,841.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688.99亿元,增长9.71%,占资产总额的50.83%,较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127] - 报告期末金融投资60,041.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165.39亿元,增长11.44%,占资产总额的35.14%,较上年末提高0.88个百分点[127] - 报告期末客户贷款总额89,132.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643.09亿元,增长9.38%[130] - 报告期末个人贷款总额47,715.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13.35亿元,增长6.74%[136] - 报告期末个人消费贷款29,959.9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72.58亿元,增长4.80%[136] - 报告期末个人小额贷款15,373.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51.36亿元,增长10.42%[136] - 报告期末信用卡透支及其他2,382.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9.41亿元,增长8.64%[136] - 报告期末公司贷款总额36,491.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46.92亿元,增长13.52%[139] - 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前五大行业贷款合计占公司贷款总额的63.44%,较上年末下降4.44个百分点[139] - 2024年末公司贷款总额3649.163亿元,2023年末为3214.471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最高为22.76%[141] - 截至报告期末,票据贴现4924.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2.82亿元,增长6.09%[142] - 截至报告期末,金融投资60041.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165.39亿元,增长11.44%[143] - 债券投资46379.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17.73亿元,增长13.78%;证券投资基金6587.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66.26亿元,增长26.17%[14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43065.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83.03亿元,增长7.98%[14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6688.1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52.76亿元,增长32.82%[14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0241.6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56.49亿元,增长15.27%[143] - 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23962.35亿元,其中政策性银行债券19738.65亿元,占比82.37%[155] - 2024年末债券投资中,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占比51.66%,政府债券占比43.44%,公司债券占比4.90%[151] - 按剩余期限划分,2024年末债券投资中1 - 5年占比46.89%,5年以上占比38.69%[152] - 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160,532.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832.46亿元,增长8.69%[158] - 报告期末客户存款152,875.4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315.78亿元,增长9.54%[158][160][161][164][166][167]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合计3,774.2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14.57亿元,下降12.00%[158] - 个人存款136,285.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336.82亿元,增长9.07%[161] - 公司存款16,562.4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78.10亿元,增长13.56%[161] - 报告期末公司股东权益总额10,316.4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50.33亿元,增长7.84%[168]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3,972.76亿元,同比增加1,339.39亿元[174]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4,803.99亿元,同比增加2,379.71亿元[174] - 报告期内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307.78亿元,上年为现金净流入1,922.47亿元[174] - 报告期末信贷承诺合计956,322百万元,较上年末的862,947百万元有所增加[17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绿色贷款余额7817.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55%[3] - 涉农贷款余额2.29万亿元[3]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3万亿元[3] - 个人手机银行客户规模3.78亿户[3] - 手机银行月活客户规模达8184万户[3] - 服务中老年客户超2.8亿户[3] - 金融社保卡结存超1.2亿张[3] -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9万户,融资余额突破5000亿元[3] - AUM规模达到16.69万亿元,富嘉、鼎福客户分别增长17.60%、26.91%,消费贷款逆势增长超1300亿元,房贷增量居国有大行第1位[64] - 公司主办行客户增长110.49%,公司客户超过180万户,公司金融主要指标大幅跑赢市场[64] - 高收益离岸人民币债券规模居全市场第1位,基金投资规模居国有大行第1位,同业代销基金业务规模突破2000亿元,债券做市交易量突破万亿元,中邮理财产品规模增长率居国有大行前列[64] - 「邮你同赢」平台累计交易量超5万亿元,同业生态圈影响力进一步扩大[64] - 个人银行业务营业收入242.72亿元,占比69.52%;公司银行业务68.72亿元,占比19.68%;资金业务37.15亿元,占比10.64%;其他业务0.54亿元,占比0.16%[123] - 总行营业收入7.53亿元,占比0.22%;长江三角洲58.33亿元,占比16.71%;珠江三角洲46.11亿元,占比13.21%;环渤海地区53.92亿元,占比15.44%;中部地区96.65亿元,占比27.67%;西部地区70.86亿元,占比20.30%;东北地区22.50亿元,占比6.45%[125] - 零售金融业务VIP客户数为5148
邮储银行(0165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9:37
财务报告审议与披露 - 2025年3月27日董事会审议通过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及业绩公告,应出席董事15名,亲自出席14名[4] - 2024年年度报告将适时刊载于香港交易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并寄发予H股股东[3] 财务报告审计与合规 - 公司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已审计,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和违规对外重大担保情况[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中文名称为中国邮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码601658,H股代码1658[25][26]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郑国雨,行长是刘建军[25] - 公司注册和办公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号,香港主要营业地址为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25] - 公司客服及投诉电话为86–95580[25] - 公司信息披露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25] - 国内审计师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审计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26] - 持续督导保荐机构有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持续督导期分别为2019年12月10日至2024年12月31日、2022年11月11日至2024年12月31日[26] 公司历史沿革 - 公司可追溯至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17] - 2007年3月,公司挂牌成立[17] - 2012年1月,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7] - 2016年9月,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17] - 2019年12月,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17]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战略愿景是建设客户信赖、特色鲜明等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战略目标是以金融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等[22][23][24] 公司业务发展与创新 - 2024年,公司发力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20] - 公司打造“U益创”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体系[21] - 公司推出“U享未来”个人养老金服务品牌[21] 公司荣誉与评级 - 2024年公司在品牌金融咨询公司全球银行1000强中排第106位,在《银行家》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按上一年年末一级资本排名第12位[29] - 公司获得全国专精特新大会优秀服务案例、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等众多奖项[30] - 2024年标普全球评级为A(稳定),穆迪为A1(负面),惠誉为A+(负面)等[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7.0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4%[32] - 2024年末负债总额16.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9%[33] - 2024年末客户存款15.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54%[36] - 2024年营业收入3491.33亿元,同比增长1.81%[37] - 2024年净利润867.16亿元,归属银行股东净利润864.79亿元[42] - 2024年末资本充足率14.44%,较上年末上升0.21个百分点[38] - 2024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5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84%[46]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90%,拨备覆盖率286.15%[48]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6%,一级资本充足率11.89%[48] - 2024年末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率50.44%,总权益对总资产比率6.04%[48] - 2024年流动性比例本外币为94.13%,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为7.98%,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为17.55%[50] - 2024年贷款迁徙率正常类为1.10%,关注类为23.69%,次级类为70.42%,可疑类为70.79%[50] - 2024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94.94亿元、874.25亿元、836.48亿元、885.66亿元[54] - 2024年各季度归属银行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59.26亿元、228.89亿元、270.03亿元、106.61亿元[54] - 2024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251.46亿元、 - 942.14亿元、1500.57亿元、1162.87亿元[54] - 与上市前相比,公司资产规模增长134.16%,贷款总额增长260.59%,存款总额增长142.47%[57] - 公司上市以来累计为股东分红超1600亿元[57]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17.0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4%,负债总额16.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9%,资产负债规模居国有大行第5位[6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491.33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居国有大行前列[67]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864.79亿元,同比增长0.24%[67] - 2024年公司实现净息差1.87%,保持同业领先[67]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达17.0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4%;客户贷款总额8.9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38%[84] - 报告期末负债总额达16.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9%;客户存款15.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54%[84]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491.33亿元,同比增长1.81%;利息净收入2861.23亿元,同比增长1.53%;非息收入630.10亿元,同比增长3.11%[84] - 报告期内实现税前利润945.92亿元,同比增长3.27%;净利润867.16亿元,同比增长0.34%[84][85] - 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0.90%,拨备覆盖率286.15%[8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52.82亿元,较2023年减少29.70亿元,变动-10.51%[87]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377.28亿元,较2023年增加48.71亿元,增长14.82%[87] - 信用减值损失284.23亿元,较2023年增加22.56亿元,增长8.62%[87] - 2024年客户贷款总额平均收益率3.78%,较2023年的4.13%下降[90] - 2024年客户存款平均付息率1.44%,较2023年的1.53%下降[90]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息收入5082.43亿元,同比增加99.16亿元,增长1.99%[96] - 客户贷款利息收入3247.21亿元,同比增加52.08亿元,增长1.63%,其中个人贷款利息收入下降3.39%,公司贷款利息收入增长11.78%[97] - 投资利息收入1417.37亿元,同比增加26.56亿元,增长1.91%[103]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202.52亿元,同比增加2.49亿元,增长1.24%[104] - 存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215.33亿元,同比增加18.03亿元,增长9.14%[105] - 报告期内利息支出2221.20亿元,同比增加55.96亿元,增长2.58%,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47%,同比下降10个基点[106] -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2102.17亿元,同比增加75.51亿元,增长3.73%,存款平均付息率降至1.44%,同比下降9个基点[107]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58.92亿元,同比减少2.70亿元,下降4.38%[110] - 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54.71亿元,同比减少16.66亿元,下降23.34%[11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52.82亿元,同比减少29.70亿元,下降10.51%[112]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07.53亿元,同比减少103.51亿元,下降20.25%,理财、投行等业务手续费收入有增长[113][116] -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154.71亿元,同比减少73.81亿元,下降32.30%[114][11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52.82亿元,同比减少29.70亿元,下降10.51%[116]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377.28亿元,同比增加48.71亿元,增长14.82%[118][121] - 营业支出2260.96亿元,同比增加9.54亿元,增长0.42%,储蓄代理费及其他增长,职工成本等下降[122][124] - 信用减值损失284.23亿元,同比增加22.56亿元,增长8.62%,贷款减值损失增长11.65%[125] - 所得税费用78.76亿元,同比增加27.01亿元,增长52.19%,实际税率8.33%低于法定税率[126] - 2024年下半年人民币个人存款业务储蓄代理费综合费率1.08%,较上半年下降15个基点;全年1.15%,同比下降9个基点[122]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70,849.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582.79亿元,增长8.64%[132] - 报告期末客户贷款净额86,841.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688.99亿元,增长9.71%,占资产总额的50.83%,较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132] - 报告期末金融投资60,041.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165.39亿元,增长11.44%,占资产总额的35.14%,较上年末提高0.88个百分点[132] - 报告期末客户贷款总额89,132.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643.09亿元,增长9.38%[135] - 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160,532.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832.46亿元,增长8.69%[163] - 报告期末客户存款152,875.4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315.78亿元,增长9.54%[163][165]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合计3,774.2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14.57亿元,下降12.00%[163] - 个人存款136,285.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336.82亿元,增长9.07%[166] - 公司存款16,562.4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78.10亿元,增长13.56%[166] - 报告期末公司股东权益总额10,316.4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50.33亿元,增长7.84%[173]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3,972.76亿元,同比增加1,339.39亿元[179]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4,803.99亿元,同比增加2,379.71亿元[179] - 报告期内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307.78亿元,上年为现金净流入1,922.47亿元[179] - 报告期末信贷承诺合计956,322百万元,较上年末的862,947百万元有所增加[17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个人银行业务营业收入242.72亿元,占比69.52%;公司银行业务68.72亿元,占比19.68%;资金业务37.15亿元,占比10.64%;其他业务0.54亿元,占比0.16%[128] - 总行营业收入7.53亿元,占比0.22%;长江三角洲58.33亿元,占比16.71%;珠江三角洲46.11亿元,占比13.21%等[130] - 报告期末个人贷款总额47,715.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13.35亿元,增长6.74%[141] - 报告期末个人消费贷款29,959.9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72.58亿元,增长4.80%[141] - 报告期末个人小额贷款15,373.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51.36亿元,增长10.42%[141] - 报告期末信用卡透支及其他2,382.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9.41亿元,增长8.64%[141] - 报告期末公司贷款总额36,491.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46.92亿元,增长13.52%[144] - 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前五大行业贷款合计占公司贷款总额的63.44%,较上年末下降4.44个百分点[144] - 公司贷款总额2024年末为364.92亿元,2023年末为321.45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最高,2024年为22.76%,2023年为26.72%[146] - 票据贴现截至报告期末为4924.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2.82亿元,增长6.09%[147] - 金融投资截至报告期末为60041.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165.39亿元,增长11.44%[148] - 债券投资截至报告期末为46379.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17.73亿元,增长13.78%[148][154] - 证券投资基金截至报告期末为6587.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66.26亿元,增长26.1
邮储银行总行组织架构情况
数说者· 2025-03-17 06:46
邮储银行组织架构 - 总行部门分为六大板块:个人金融板块、公司金融板块、资金资管板块、风险管理板块、信息科技板块和综合支撑板块 [2] - 截至2023年末总行共有39个部门(含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和审计局) [2] - 附有总行组织架构和内设部门图 [3] 邮储银行分支机构 - 截至2023年末境内拥有36家一级分行 [2] - 境内设有324个二级分行和2221个一级支行 [2] - 境内设有5422个二级支行 [2] - 全行共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 [2] - 目前境外尚无分支机构 [2] 邮储银行子公司情况 - 境内控股3家子公司: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中邮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2] - 中邮系统的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隶属于中国邮政集团,与邮储银行为并列单位 [2]
邮储、建行、工行集体出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0 18:26
银行大模型应用现状 - 工商银行在同业中率先完成DeepSeek最新开源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并接入"工银智涌"大模型矩阵体系,推动金融业务场景智能化升级 [2] - 目前已有超20家银行部署应用DeepSeek大模型,六大国有银行中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均已布局 [3] - 银行对DeepSeek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智能客服升级、业务流程优化、智能决策与风险管理、智能营销与客户洞察四大领域 [4] 国有大行应用案例 - 工商银行实现大模型对20多个主要业务领域的赋能,落地场景200余个,打造了ChatDealing数智对话交易产品、"工小慧"远程银行坐席助手、"工小审"授信审批风控助手等应用 [6] - 建设银行引入DeepSeek模型并定制化训练,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集团的体系化应用 [8] - 邮储银行本地部署并集成DeepSeek-V3模型和轻量DeepSeek-R1推理模型,应用于"小邮助手"增强逻辑推理功能 [9] 技术部署特点 - 大部分银行选择本地化部署,基于数据隐私和安全考虑自行搭建大模型技术体系 [10] - DeepSeek R1的私有化部署周期从6-8周缩短到2-3周,微调数据需求从百万级样本降低到十万级样本 [10] - 专家指出银行未来仍不会直接放弃自行搭建设施转而使用外部服务,数据安全和隐私是核心约束 [11] 应用效果与价值 - 邮储银行通过DeepSeek优化"小邮助手"的语义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提升远程银行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13] - 工商银行构建财报分析助手、AI财富管家等10余个典型场景,推动业务流程智能化升级 [13] - 苏商银行利用DeepSeek优化信贷风控模型,欺诈风险标签准确率提升35% [14] - 建设银行利用DeepSeek提升文生图功能,优化营销内容 [15] 未来发展方向 - DeepSeek与银行网点深度融合,推动金融服务从"信息化"向"认知化"跃迁 [16] - DeepSeek驱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或数字人可承担银行网点的第一触点服务,实现服务触达的精准分层 [17] - 在业务办理过程中,DeepSeek可依托增强现实或数字人交互界面,提供可视化的操作指引 [18] - DeepSeek的知识中枢系统能够整合行内多源信息,支持员工通过自然语言进行快速检索 [19]
险资再举牌银行H股的原因,影响几何?|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2-28 18:40
险资举牌银行H股的核心逻辑 - 平安人寿通过平安资管投资农业银行H股达到5%举牌线 这是2025年以来第三次举牌大行H股 目前持有农行H股 邮储银行H股 招行H股均超5% 平安集团还增持工商银行H股1 33亿股 持股比例升至18 08% [2] - 险资举牌本质是"资产荒"下追求稳健收益的选择 既响应政策号召 又通过银保协同提升竞争力 同时为银行板块注入流动性并强化价值投资逻辑 [1][8] 险资举牌银行H股的战略意义 - 优化资产配置:银行H股普遍具有低估值(PB低于1)和高股息率(5 5%-9 9%)特点 能缓解利率下行导致的利差损压力 [4] - 平滑财务报表波动:新会计准则下可将银行股计入FVOCI科目 避免股价波动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4] - 政策协同与业务深化:符合监管部门支持实体经济导向 银保渠道合作可加强客户资源共享 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4] 平安人寿选择三家银行的决策依据 - 高股息与低估值优势:农行H股股息率超9% 邮储和招行H股较A股折价明显 招行兼具成长性与分红稳定性 [6] - 经营稳健性:三家银行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营收 净利润双增长 不良率可控 符合险资低风险长周期偏好 [6] - H股流动性优势:港股估值具性价比 叠加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 国际资本流动提供更高配置弹性 [6] 险资举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提振市场信心:2024年A股银行板块涨幅达46 67% H股银行有超60%涨幅案例 险资"压舱石"作用或进一步催化行情 [8] - 引导长期投资理念:险资偏好高股息低波动资产 推动市场从短期博弈转向价值投资 [8]
险资扫货!银行股,频遭举牌!
券商中国· 2025-02-28 09:44
险资持续增持银行股 - 平安集团通过旗下平安人寿在2月20日增持3269.9万股农业银行H股、1308.4万股邮储银行H股、578.15万股招商银行H股,增持后持股比例分别突破8%、7%、7% [1][2] - 自去年12月中旬至今年2月20日,平安集团合计增持工行、农行、建行、邮储、招行H股耗资近170亿港元,最新持仓市值超2000亿港元 [1][3] - 平安集团对工行H股增持力度最大,持股占比从去年12月20日的15%升至今年2月14日的18%以上,期间增持26亿股耗资63.67亿港元 [3] 险资举牌潮持续 - 去年险资举牌达20次为近四年新高,今年前2个月已达6次 [5] - 新华保险1月24日以43.17亿元收购杭州银行3.3亿股股份,持股比例达5.87% [4][6] - 险资举牌主要动因包括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平滑新会计准则下报表波动、应对利率下行压力 [5] 银行股投资价值 - 银行股作为高股息资产符合险资配置需求,2023年A股银行板块累计涨幅超42%位列行业第一 [9][10] - 已披露业绩快报的16家A股上市银行多数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资产质量不断夯实 [11][12] -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中银行股占比显著,去年三季度末重仓A股银行股达15家 [8] 行业协同效应 - 新华保险表示投资杭州银行可优化资产配置、增强银保协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6] - 杭州银行2021-2023年分红总额持续提升,分别为20.76亿元、23.72亿元、30.84亿元 [6] - 中国人寿持有杭州银行16年实现超160%回报,体现长期股权投资价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