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01658)

搜索文档
国家为何4000亿驰援大型银行?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1 11:07
银行定增与资本补充 - 四家国有大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宣布定增,总规模达5000亿元,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4][7] - 定增价格普遍低于净资产(PB 0.67-0.76倍),邮储银行定增溢价最高(较收盘价+21.5%),交通银行次之(+18.3%)[7] -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定增占总股本比例最高(15.54%和18.55%),反映资本充足率压力更大 [7][24] 经营贷不良贷款风险 - 六大行2024年个人经营贷不良率同比大幅上升,建设银行(+67%至1.59%)、交通银行(+55%至1.21%)、农业银行(+50%至1.39%)增幅显著 [11][12] - 邮储银行不良率基数最高(2023年1.73%),中国银行增幅较低(+34%)但基数已达1.29% [11][13] - 不良率攀升主因疫情期经营贷抵押物(房产)价值下跌超30%,预计2025年将进入爆发高峰期 [19][20] 银行业与市场影响 - 定增打破“1倍PB以上才能融资”的行业惯例,长期利于银行补充资本但短期稀释小股东权益 [26][27] - 国债被视为受益资产,因银行资本补充可能增加对低风险资产配置 [28] - A股杠杆资金与成交额矛盾(1.9万亿杠杆 vs 1.1万亿成交),港股与美股联动性减弱,对冲交易策略或调整 [29] 市场趋势预测 - A-H溢价指数或向140%均值回归,四月A股和港股波动率可能放大,市场风格切换明显 [30]
新发展格局|国有大行注资方案出台,实现防风险促发展并举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1 08:18
国有大行注资方案 核心观点 - 四大国有银行通过定向增发A股募资5200亿元,其中财政部认购5000亿元,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 - 此次注资是2024年9月24日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重要环节,旨在防范金融风险并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3] - 注资可从中长期撬动约4.5万亿元资产投放,强化国有大行信贷主力军作用(贷款余额占比52%) [7] 事件细节 - 建设银行拟募资1050亿元,中国银行1650亿元,交通银行12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24.2亿元),邮储银行13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75.7994亿元) [2]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 历史背景 - 1998年财政部曾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资本金,当时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资金定向购买国债 [4] - 该次注资使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比提升至64%,有效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并支持经济发展 [4] 当前动因 - 2024年中报显示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1.28%-5.01%,但净息差从1.62%降至1.44%,利润增速放缓增大资本补充压力 [6]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指出需通过内外多渠道充实资本以应对息差收窄 [6] 经济影响 - 配合房地产止跌回稳政策及2万亿元地方债置换,注资释放信贷扩张信号 [7]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强调资本杠杆作用可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推动宏观经济回升 [7]
罕见,央行大动作!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3-31 18:29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超4000只个股下跌,成交量微升至1.2万亿元 港股恒生指数跌1.5%,恒科指跌3% [1] - 资本市场下跌主因海外关税风险临近,市场对4月2日关税调整存在紧张情绪 [2] 国有大行注资 - 四大行(交行、中行、建行、邮储)定向增发合计募资5200亿元,财政部包揽500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 - 历史注资背景:15年前财政部通过外汇储备向工农中建注资(150亿/190亿/225亿/225亿美元),推动股改上市 [4] - 此次注资意义:夯实资本安全垫,增强信贷投放能力以服务实体经济,配合产业政策与消费刺激 [5] - 注资有望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6] 4月投资方向 高股息板块 - 银行、电力、公用事业受机构资金青睐,电力板块4月通常有上涨波段 [8][9] - 水电龙头:长江电力、川投能源等 火电龙头: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等 核电关注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10] - 地方电力标的:粤电力A、京能电力、皖能电力等 [10] 黄金板块 - 贸易保护主义与地缘政治推升避险需求 美联储政策边际宽松及美元走弱预期支撑金价 [11][12] - 短期金价或回调,但长期上行趋势明确,建议关注黄金ETF及股票 [14] 科技与自主可控 - 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卡脖子领域突破加速 国产算力、信创、华为鸿蒙、工业母机、国防军工为长期主线 [15][16] 市场逻辑切换 - 4月市场驱动因素从流动性/政策转向基本面,需关注估值与业绩匹配度 TMT板块因高估值及业绩释放滞后需警惕风险 [7]
罕见,央行大动作!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3-31 18:29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延续跌势,超4000只个股下跌,成交量略微提升至1.2万亿左右 [1] - 港股市场同样表现不佳,恒生指数一度跌逾1.5%,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逾3% [1] 市场下跌原因 - 海外关税风险逼近,市场在4月2日关税实施前可能感到紧张 [2] 国有大行注资 - 交行、中行、建行、邮储同时发布公告,分别定向增发募资1200亿、1650亿、1050亿和1300亿,合计募资5200亿补充一级核心资本,其中财政部包揽5000亿 [2] - 历史上国有大行有三轮主要注资,上一次是15年前,财政部通过中央汇金对工农中建分别注资150亿美元、190亿美元、225亿美元、225亿美元,推动股改上市 [6] - 此次注资将有效夯实国有大行的资本"安全垫",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6] - 财政出手确保银行稳健,为产业政策+消费刺激的组合拳提供资金援助 [6] - 有望进一步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7] 4月投资方向 - 市场将从流动性、政策、风险偏好驱动的拔估值逻辑转向经济基本面驱动的看业绩逻辑,需关注估值与业绩的匹配程度 [9] - TMT板块业绩释放时点尚需等待,交易拥挤度过高,AI应用端暂未出现现象级爆款,需警惕高估值风险 [9] 高股息板块 - 预计A股高股息板块仍有持续配置价值,可关注银行、电力、公用事业等 [10] - 电力板块每年4月开始有明显上涨波段,中期趋势主要集中在央企电力 [11] - 水电装机量前五:长江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国投电力、桂冠电力 [12] - 火电装机量前五: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大唐发电、浙能电力、国电电力 [12] - 核电核心: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12] - 短期爆发性地方电力公司:粤电力A、宝新能源、京能电力、江苏国信、皖能电力、浙江新能、恒盛能源、世茂能源、通宝电力、晋控电力、建投能源、福能股份、赣能股份、川投能源、国投电力、西昌电力、广安爱众、长江电力、湖北能源、桂冠电力、广西能源 [12] 黄金板块 - 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事件增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全球避险资产需求上升 [13] - 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美国经济增速放缓预期,美联储紧缩政策边际放缓 [13] - 欧洲开启财政政策自主进程,美元走弱预期上升 [13] - 黄金价格长期仍有上行空间,可关注黄金类ETF及黄金类股票 [14][17] 科技和自主可控方向 - 我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在"卡脖子"领域不断取得进展 [18] - 科技成长有望成为2025年及更长时期的市场主线 [18] - 可关注国产算力、信创、华为鸿蒙生态、工业母机、国防军工等 [19]
A股重磅!四大利好,集体来袭!“重头戏”将撬动4万亿?
券商中国· 2025-03-31 07:40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募资,财政部现金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并包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超90%新发行股份,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 [1] - 中国银行拟发行不超过272.73亿股,每股6.05元;建设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13.27亿股,每股9.27元,财政部将分别出资1650亿元、1050亿元认购 [3] - 邮储银行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6%,注资后普通一级资本提升0.8%-1.2%,可撬动万亿级信贷增量 [3] - 中信证券测算5000多亿注资按8倍乘数效应可撬动4万亿信贷增量,有助于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4] 金融机构业绩 - 广发证券2024年净利润96.37亿元,同比增38.11%;华泰证券净利润153.51亿元,同比增20.4%;华林证券归母净利润3.5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上升84.4% [1] - 中国石油2024年营收2.94万亿元,同比降2.5%;归母净利润1646.8亿元,同比增2%,创历史新高;自由现金流1043.52亿元 [6] - 中国海油2024年营收4205.06亿元,同比增0.9%;净利润1379.36亿元,同比增11.4%;资本支出1302.2亿元 [6] - 华润医疗2024年总营收98.55亿元,同比减2.5%;归母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9.6% [6] - 海信家电2024年营收927.46亿元,同比增8.35%;归母净利润33.48亿元,同比增17.99% [6] 上市公司回购 - 美的集团拟用50-100亿元回购股份,其中70%及以上用于注销,已取得不超过90亿元贷款承诺函 [2][9] - 美的集团拟将之前用于股权激励的超过1100万股回购股份用途变更为注销 [9] - 格力电器股东京海互联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0.5亿元,不超过21亿元 [9] - 自去年9月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至今,A股已有4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贷款计划,贷款额度上限正朝1000亿元迈进 [10] 智能机器人产业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签订战略协议,宇树负责运动控制和本体,长城负责上层应用开发 [11] - 合肥市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补贴智能机器人企业研发成本 [11] - 中关村战新基金规模100亿元,聚焦投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2] 市场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核心资产已体现出极强经营韧性,左侧布局契机成熟 [13] - 配置上延续科技点火、供给侧发力和消费补短板的思路 [13]
最新解读!财政部重磅出手,5000亿注资四大国有行!
券商中国· 2025-03-30 18:06
四大行注资计划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发布公告,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股票募资,发行规模均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A股均价的80% [1] - 财政部将以现金方式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并包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超过九成的新发行股份,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 [1] - 四家国有大行合计募资规模达5200亿元,其中中国银行拟发行不超过272.73亿股(每股6.05元),建设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13.27亿股(每股9.27元),财政部分别出资1650亿元、1050亿元 [3] 战略投资者引入 - 交通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37.77亿股(每股8.71元),募资12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24.2亿元,"烟草系"(中国烟草、双维投资)合计认购75.8亿元 [4] - 邮储银行拟发行不超过205.7亿股(每股6.32元),募资13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75.8亿元,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分别认购75.84亿元、45.66亿元 [4] - 财政部将成为交通银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34.8%,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控制权不变 [5] 资本充足率与政策背景 - 截至2024年末,六大国有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工商银行14.1%、农业银行11.42%、中国银行12.20%、建设银行14.48%、交通银行10.24%、邮储银行9.56% [8]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强调大型商业银行需通过内外渠道补充资本,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9] - 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政府多次提及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最终计划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 [9][10] 历史注资与经济形势对比 - 国有大行历史上经历三轮主要注资:1998年(2700亿元)、2003-2007年(汇金注资)、2010年(配股补充资本) [12] - 此次注资与1998年不同,当前银行业经营稳健,注资旨在主动增强服务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12] - 中金公司指出,本轮注资主要应对资产与内生资本补充速度剪刀差压力,因国有大行息差和盈利承压 [12] 资金用途与业务方向 - 交通银行计划提升"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及零售贷款占比,加大对科技创新(直投、投贷联动)和居民消费(住房、汽车、家电等)的支持 [13] - 邮储银行将结合战略投资者资源,强化在数字消费等新兴领域的布局 [13]
中行、交行、建行、邮储银行,集体官宣!拟向财政部等募资520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3-30 17:10
国有银行资本补充计划 - 四家国有银行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募资总额分别为:建设银行不超过1050亿元、中国银行不超过1650亿元、交通银行不超过1200亿元、邮储银行不超过1300亿元 [1] -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发行对象仅为财政部,交通银行发行对象包括财政部(1124.2亿元)、中国烟草(45.7994亿元)和双维投资(30亿元),邮储银行发行对象为财政部(1175.7994亿元)、中国移动集团(78.540607亿元)和中国船舶集团(45.659993亿元) [1][2] - 此次资本补充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计划相衔接,旨在分步实施对大行的资本支持 [2]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变动 - 截至2024年末,除交通银行外,其他五大国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较2024年上半年末提升,其中建设银行增幅最高(+0.47个百分点至14.48%) [3][4] - 具体数据:工商银行14.10%(+0.26)、农业银行11.42%(+0.29)、中国银行12.20%(+0.17)、交通银行10.24%(-0.06)、邮储银行9.56%(+0.28) [4] - 六大行资本充足率均显著高于监管最低要求,建设银行超出幅度最大(超5.48个百分点) [4] 国有银行盈利与信贷投放 - 2024年六大行净利润均正增长,农业银行同比增幅最高(+4.76%至2826.71亿元),工商银行(3669.46亿元)和建设银行(3362.82亿元)净利润规模超3000亿元 [4] - 2024年六大行新增贷款合计9.61万亿元,占全行业人民币贷款增量的53.12% [5] - 资本补充将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宏观经济回升 [6]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2024年10月财政部明确通过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 - 国有大行资本内生速度可能低于未来风险加权资产增速,需提前补充资本以维持稳健经营和信贷扩张 [6] - 当前六大行主要指标处于国际最佳实践标准的"健康区间",资本补充可发挥杠杆撬动作用 [6]
银行个贷的不良爆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28 21:29
银行股表现与年报分析 - 邮储银行24年扣非后净利润增速为-0.68%,历史首次负增长,拨备覆盖率大降60%跌破300% [1] - 邮储银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从23年1.73%跳升至24年2.21%,增幅28%,不良金额增加100亿至338亿 [2] - 邮储银行个贷不良占比超75%,对公不良占比不足25%,反映个人信贷风险集中爆发 [2] 银行业个人信贷风险 - 招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从23年34.95%升至24年35.06%,次级类从74.09%升至79.04%,显示贷款质量下降 [5][6] - 工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同比增48%至1.27%,农行增50%至1.39%,建行增67%至1.59% [8] - 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税前利润腰斩,主因零售信贷风险成本增加 [10] - 个人信贷不良大增具有普遍性,与居民债务周期、地产周期相关 [14] 保险资金动向 - 新华与国寿500亿私募大基金年化收益率约6.5%,主要配置高股息A股和港股 [21][22] - 险资示范效应显著,后续千亿级资金可期 [23] - 30年国债尾盘异动或因保险机构调表需求,230023券交易激增 [25][26] 市场热点观察 - 全球风险资产普跌,日本韩国股市跌幅超过A股,黄金创历史新高 [18] - 新华保险披露500亿私募基金年末净资产527亿,收益率5.4% [20][21] - 表韭系列组合在债市和量化策略方面进行跟投,利用避险情绪布局 [31] 银行业核心问题总结 - 银行面临利差收缩和个人信贷不良压力加大的双重挑战 [13] - 对公不良增速下降可能因核销资源倾斜及地方隐性债务化解 [13] - 消费信贷政策应以纾困为主而非刺激,反映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需求 [14] - 低利率环境对债市有利但大幅降息不现实,需平衡银行息差压力 [14]
邮储银行:代理费率再次调降,拨备前利润增速达5%-20250328
国盛证券· 2025-03-28 20: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业绩表现稳定,作为“成长性”上市国有大行有较大发展空间,存贷比低未来有望提升,资产质量稳健优异领先同业,安全边际较高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2024 年邮储银行实现营收 3488 亿元,同比增长 1.83%,拨备前利润 1230 亿元,同比增长 5%,归母净利润 865 亿元,同比增长 0.24% [1] - 2024Q4 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 0.90%、286.15%,较上季度末分别提升 4bps、下降 16pc [1] - 2024 年公司以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2.616 元,全年分红比例达 30% [1] 代理费率调整 - 2024 年 9 月 30 日邮储银行根据规则调整储蓄代理费率,此次主动与邮政集团协商,再次调低三年及以下期限代理储蓄存款分档费率,为上市以来首次主动调整 [2] - 活期、三个月、半年期和一年期存款分别下调 4.9bps、2.5bps、1.6bps 和 3.6bps,2025 年 1 月 1 日后储蓄代理费按调整后分档费率结算 [2] - 以 2024 年代理储蓄存款为基础,2024 年代理费综合费率由 1.08%下降至 1.04%,下降 4bps,储蓄代理费下降 35.03 亿元 [2] 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83%、0.24%,分别较 24Q1 - Q3 提升 1.7pc、基本持平,营收增速提升得益于其他非息收入增长 [3]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 1.53%,与 24Q1 - Q3 增速基本持平,24A 净息差为 1.87%,较 24Q1 - Q3 下降 2bps,全年息差下降 14bps [3] - 资产端生息资产、贷款收益率分别为 3.32%、3.78%,分别较 24H 下降 8bps、下降 11bps,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分别下降 6bps、下降 14bps 至 3.47%、4.23% [3] - 负债端计息负债、存款成本率分别为 1.47%、1.44%,分别较 24H 下降 4bps、下降 4bps,企业存款保持在 1.32%、个人存款下降 5bps 至 1.45%,同业负债成本下降 15bps 至 1.90%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 10.51%,较 2024Q1 - Q3 降幅收窄 2pc,中收降幅逐季收敛,理财手续费同比增长 40.06%,代理业务手续费同比降幅收敛 [4]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 15.15%,较 2024Q1 - Q3 增速提升 15pc,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30.89%,较 2024Q1 - Q3 增速提升 34pc [4] 资产质量 - 24Q4 不良率 0.90%较上季度提升 4bps,关注率 0.95%、逾期率 1.19%分别环比提升 4bps、8bps,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 286.15%、2.58%,分别较上季度下降 16pc、下降 1bp [11] - 企业贷款不良率 0.54%较 24Q2 持平,企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 6 亿元,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不良率分别提升 9bps、提升 27bps [11] - 个人贷款不良率 1.28%较 24Q2 提升 14bps,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增加 76 亿元,个人小额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分别提升 33bps、提升 14bps [11] - 2024 年信用成本为 0.34%,同比下降 1bp,24A 不良生成率为 0.84%,较 23A 下降 1bp [12] - 小微领域个人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不良生成率分别较 2024H1 提升 20bps、提升 34bps,个人住房、个人非房消费贷款不良生成率亦有提升 [12] 资产负债 - 24Q4 末资产、贷款总额分别为 17.1 万亿元、8.9 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8.64%、9.38%,分别较 24Q3 下降 0.7pc、基本持平 [13] - 24Q4 单季度贷款净增加 1338 亿元,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分别净增 598 亿元、净增 472 亿元,企业贷款增加预计投向基建、制造业、房地产业,加大消费贷及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力度 [13] - 24Q4 末存款总额为 15.3 万亿元,同比增长 9.54%,24Q4 单季度存款净增 2802 亿元,主要由个人存款(+2725 亿元)贡献 [13]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2,507|348,775|356,592|365,723|377,483| |增长率 yoy(%)|2.25%|1.83%|2.24%|2.56%|3.22%| |拨备前利润(百万元)|117,770|123,037|130,175|133,608|137,925| |增长率 yoy(%)|-7.06%|4.47%|5.80%|2.64%|3.2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6,270|86,479|87,429|89,275|91,633| |增长率 yoy(%)|1.23%|0.24%|1.10%|2.11%|2.64%| |每股净收益(元)|0.87|0.87|0.88|0.90|0.92| |每股净资产(元)|7.93|8.39|9.01|9.64|10.29|[14]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包含每股指标、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数据及预测,如净利息收入、净手续费收入、营业收入等在不同年份的情况及增长率等 [15]
邮储银行(01658):代理费率再次调降,拨备前利润增速达5%
国盛证券· 2025-03-28 19: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业绩表现稳定,作为“成长性”上市国有大行有较大发展空间,存贷比低未来有望提升,资产质量稳健优异领先同业,安全边际较高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2024 年邮储银行实现营收 3488 亿元,同比增长 1.83%,拨备前利润 1230 亿元,同比增长 5%,归母净利润 865 亿元,同比增长 0.24%;2024Q4 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 0.90%、286.15%,较上季度末分别提升 4bps、下降 16pc;2024 年公司以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2.616 元,全年分红比例达 30% [1] 代理费率调整 - 2024 年 9 月 30 日邮储银行根据规则调整储蓄代理费率,此次主动与邮政集团协商,再次调低三年及以下期限代理储蓄存款分档费率,活期、三个月、半年期和一年期存款分别下调 4.9bps、2.5bps、1.6bps 和 3.6bps,2025 年 1 月 1 日后按调整后费率结算;以 2024 年代理储蓄存款为基础,代理费综合费率由 1.08%降至 1.04%,下降 4bps,储蓄代理费下降 35.03 亿元 [2] 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83%、0.24%,较 24Q1 - Q3 分别提升 1.7pc、基本持平,营收增速提升得益于其他非息收入增长 [3]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 1.53%,与 24Q1 - Q3 增速基本持平,24A 净息差为 1.87%,较 24Q1 - Q3 下降 2bps,全年息差下降 14bps;资产端生息资产、贷款收益率分别为 3.32%、3.78%,较 24H 分别下降 8bps、11bps,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分别下降 6bps、14bps 至 3.47%、4.23%;负债端计息负债、存款成本率分别为 1.47%、1.44%,较 24H 分别下降 4bps、4bps,企业存款保持在 1.32%、个人存款下降 5bps 至 1.45%,同业负债成本下降 15bps 至 1.90%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 10.51%,较 2024Q1 - Q3 降幅收窄 2pc,中收降幅逐季收敛,理财手续费同比增长 40.06%,较 24H 增速提升 19pc,代理业务手续费同比降幅收敛 [4]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 15.15%,较 2024Q1 - Q3 增速提升 15pc,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30.89%,较 2024Q1 - Q3 增速提升 34pc,得益于加快资产交易流转和加大优质资产投资 [4] 资产质量 - 24Q4 不良率 0.90%较上季度提升 4bps,关注率 0.95%、逾期率 1.19%分别环比提升 4bps、8bps,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 286.15%、2.58%,较上季度分别下降 16pc、1bp;企业贷款不良率 0.54%较 24Q2 持平,不良贷款余额增加 6 亿元,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不良率分别提升 9bps、27bps;个人贷款不良率 1.28%较 24Q2 提升 14bps,不良贷款余额增加 76 亿元,个人小额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分别提升 33bps、14bps [11] - 2024 年信用成本为 0.34%,同比下降 1bp,24A 不良生成率为 0.84%,较 23A 下降 1bp;小微领域个人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不良生成率分别较 2024H1 提升 20bps、34bps,个人住房、个人非房消费贷款不良生成率亦有提升 [12] 资产负债 - 24Q4 末资产、贷款总额分别为 17.1 万亿元、8.9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64%、9.38%,较 24Q3 分别下降 0.7pc、基本持平;24Q4 单季度贷款净增加 1338 亿元,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分别净增 598 亿元、472 亿元,企业贷款预计投向基建、制造业、房地产业,加大消费贷及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力度 [13] - 24Q4 末存款总额为 15.3 万亿元,同比增长 9.54%;24Q4 单季度存款净增 2802 亿元,主要由个人存款(+2725 亿元)贡献 [13]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2,507|348,775|356,592|365,723|377,483| |增长率 yoy(%)|2.25%|1.83%|2.24%|2.56%|3.22%| |拨备前利润(百万元)|117,770|123,037|130,175|133,608|137,925| |增长率 yoy(%)|-7.06%|4.47%|5.80%|2.64%|3.2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6,270|86,479|87,429|89,275|91,633| |增长率 yoy(%)|1.23%|0.24%|1.10%|2.11%|2.64%| |每股净收益(元)|0.87|0.87|0.88|0.90|0.92| |每股净资产(元)|7.93|8.39|9.01|9.64|10.29|[14]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包含每股指标、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预测,如净利息收入、净手续费收入、营业收入等在不同年份的情况及增长率,以及资产质量、资本状况等指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