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01658)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601658):2025 年三季报点评:对公贷款增长快,业务格局更均衡
国信证券· 2025-10-31 09:54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邮储银行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并维持该评级 [1][3][5] - 当前股价为5.91元,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PE)为8.9倍,市净率(PB)为0.72倍 [3][5]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6亿元、872亿元、88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2%、0.7%、1.2%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51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3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2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0.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11.5%至231亿元,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7.5%至315亿元 [2] 业务发展与资产负债 - 三季度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1.1%至1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9% [1] - 三季度末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8.3%至9.7万亿元,其中公司贷款较年初增长17.9%,个人贷款较年初增长1.9% [1] - 三季度末客户存款较年初增长6.1%至16.2万亿元 [1] - 公司加大对先进制造、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投放,零售与对公“双轮驱动”格局更加均衡 [1] 盈利能力与息差 - 前三季度日均净息差为1.68%,同比降低21个基点,三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64%,较二季度下降5个基点 [2] - 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2.1% [2] - 非息收入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投资银行、交易银行、托管、理财等业务快速发展以及债券票据买卖价差收益增加 [2]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0.94%,较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环比二季度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2] - 三季度末关注类贷款率为1.38%,较年初上升0.43个百分点,环比二季度末上升0.17个百分点 [2] - 三季度末拨备覆盖率为240%,较年初降低46个百分点,环比二季度末降低20个百分点 [2] - 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5%,较年初提升1.09个百分点,资本得到补充 [1] 未来盈利预测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3503.16亿元,同比增长0.4%,2026年及2027年增速预计提升至4.7%和6.4% [4][6] - 预测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为0.67元,2026年及2027年分别为0.67元和0.68元 [3][4] -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ROE)呈下降趋势,2025-2027年分别为9.3%、8.6%、8.2% [4][6]
金融业唯一部级科技类奖项,六大行谁更胜一筹?
新浪财经· 2025-10-31 09:04
奖项概况 - 2024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共有290个项目获奖,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03项、三等奖148项、专项奖"微创新奖"20项 [1][3] - 本届奖项评审基于对681个申报项目的定性定量评价 [3] - 本届首次出现"特等奖",由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多功能激光雕刻钞券制版系统研制"项目获得 [3] 国有大行整体表现 - 六家国有大行2024年获奖项目合计达33个,较2023年增加3个 [1][4] - 五家大行的获奖项目均超过5个 [4] - 中国银行获奖总数最多,为7个项目,较2023年增加2个 [1][4] -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各获得6个奖项 [1][4] - 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各获得5个奖项 [1][4] - 邮储银行获得4个奖项,与2023年持平 [1][5] 工商银行 - 是唯一一家有2个项目均获一等奖的机构 [1][8] - 获奖总数6个,与2023年持平,包括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4][8] - 一等奖项目为"金融行业人工智能全栈安全风险检测平台建设和应用"和"证券期货行业基础数据库(TOPS工程)" [7][8] - 二等奖项目"集团一体化智能风控体系ERM5.1建设"定位为建立集团风险管理的"中央厨房" [8] 农业银行 - 获奖总数5个,较2023年减少1个,包括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4][9] - 一等奖项目为"数智驱动的企业级业务架构建设实践",主要由该行研发中心完成 [9] 中国银行 - 获奖总数7个,为国有大行中最多,包括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 [4][10] - 一等奖项目"IT架构全面转型战略工程项目"基于企业级技术平台,打破传统"竖井模式" [10] 建设银行 - 获奖总数6个,较2023年增加1个,包括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4][11] - 一等奖项目"主机核心银行系统全面下移工程"于2024年7月全部完成 [11] - 获奖项目多次提及"AI",如"'帮得'客户经理全功能AI助理"和"AI智慧反洗钱系统" [11] 交通银行 - 获奖总数5个,较2023年增加1个,包括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4][12] - 一等奖项目"普惠金融零售业务新模式及生态体系建设"的主要完成人包括副行长周万阜、钱斌等 [12] 邮储银行 - 获奖总数4个,与2023年持平,包括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5][12] - 一等奖项目"数智驱动的大型银行分布式公司业务核心系统"的主要完成人包括行长刘建军、副行长杜春野等 [12] 其他银行机构表现 - 在一等奖18个项目中,银行机构占据五成席位 [13] - 除国有大行外,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的项目也获得一等奖 [13] - 在二等奖103个项目中,银行机构占据36个席位,包括多家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 [13][14] - 三等奖获奖银行机构类型广泛,涵盖外资行、民营银行及农村金融机构 [14] 行业技术趋势 - 获奖项目中"智能"关键词被提及接近70次,远超2023年的不足40次 [15] - "AI"出现在15个项目名称中,"大模型"出现在28个项目中,提及次数均较2023年增加 [15] - 地方银行科技赋能实力提升,创新性AI项目持续增多,如青岛银行、湖南银行、徽商银行等均有相关获奖项目 [15]
邮储银行(601658)2025年三季报点评:扩表速度稳中有进 中收保持两位数增长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30
拆分盈利同比增速结构,规模扩张、非息收入仍为主要贡献项,分别拉动业绩增速25.5、11.6pct;从边 际变化看,规模扩张拉动作用维持高位,息差负向影响略收窄,非息收入、成本管控正贡献季环比下 降,拨备负向拖累减弱。 扩表速度较上季末提升0.5pct,3Q 贷款增长主要由对公拉动。25Q3 末,邮储银行生息资产、贷款同比 增速分别为11.3%、10%,增速较2Q 末分别变动+0.5、-0.1pct,扩表保持较好势头。3Q 生息资产增量 4346 亿,其中,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分别增加1197 亿、3415 亿、-266 亿。年初以来,邮储银行 贷款投放节奏相对前置,3Q 规模增长主要由非信贷类资产带动。3Q 贷款增量中,对公贷款占比接近 94%。在有效信贷需求尤其是零售贷款需求相对不足的行业背景下,邮储银行对公贷款投放聚焦重点领 域、深挖市场缝隙,对贷款规模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存款增速保持稳定,3Q 存款增量主要为零售贡献。25Q3 末,邮储银行付息负债、存款分别同比增长 10.8%、8.1%,增速较2Q 末分别变动+0.2、-0.3pct,增速保持稳定。3Q 付息负债增量3845 亿,其中, 存款增加1 ...
六大行前三季净利超万亿 息差承压下探索突围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06:10
核心观点 - 六大国有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万亿元,呈现盈利稳健增长和资产质量改善的特征,但净息差压力依然突出 [1] - 面对净息差挑战,行业正从资产端结构优化和负债端成本压降双向发力,以探索突围路径,且息差已显现边际企稳迹象 [7][8] 盈利表现 - 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计归母净利润达1.07万亿元,所有银行归母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1][2]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3.03%领跑六大行,工商银行以2699.08亿元归母净利润的绝对额居首 [2]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69%,其跨境金融和国际结算业务表现突出,前三季度共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784.83万亿元 [2][3] 资产质量 - 截至9月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下降,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4%为六大行最优水平 [4] - 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高达295.08%居六大行之首,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较上年末提升 [5] 净息差挑战与应对 - 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去年同期下降0.12个百分点 [6] - 邮储银行净息差1.68%为六大行最高但同比明显下降,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36%和1.30% [5] - 资产端方面,银行加大对公领域精准投放,例如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9992.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2% [7] - 负债端方面,行业通过挂牌利率调降、规范定价管理等手段主动压降负债成本 [7] - 分析预计银行净息差将环比基本平稳,未来息差降幅收窄有利于净利息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8]
六大行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05:12
核心财务表现 - 工商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400.28亿元,同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为2699.08亿元,同比增长0.33% [1] - 建设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737.02亿元,同比增长0.82%,归母净利润为2573.6亿元,同比增长0.62% [1] -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归母净利润为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 [1] -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归母净利润为1776.6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邮储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650.80亿元,同比增长1.82%,归母净利润为765.62亿元,同比增长0.98% [1] - 交通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96.45亿元,同比增长1.80%,归母净利润为699.94亿元,同比增长1.90% [1] 行业增长态势 - 六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同比增幅在0.82%至2.69%之间 [1] - 六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同比增幅在0.33%至3.03%之间 [1]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03%,在六大行中表现最为突出 [1]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增速为2.69%,在六大行中位居首位 [1]
\t邮储银行(601658.SH):前三季度净利润767.94亿元,同比增长1.07%
格隆汇· 2025-10-31 03:53
格隆汇10月30日丨邮储银行(601658.SH):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650.80 亿元,同比增加47.31亿元,增长1.82%;实现净利润767.94亿元,同比增加8.11亿元,增长1.07%。年化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58%,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67%。 截至报告期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8.6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2万亿元,增长8.90%。客户贷款总额 9.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426.89亿元,增长8.33%,同比多增1122.09亿元,其中个人贷款4.86万亿 元,较上年末增加907.54亿元,增长1.90%;公司贷款4.3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535.42亿元,增长 17.91%。 截至2025年9月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10.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6.90亿元;不良贷款率0.94%, 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40.21%,较上年末下降45.94个百分点。2025年1—9月,年化 不良贷款生成率0.93%。 资本充足率方面,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65%,较上年末上升1.09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 ...
前三季度六大行营收净利双增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02:28
资产规模与市值表现 - 国有六大行前三季度资产规模保持稳健增长,工商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超8%稳居首位,农业银行与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超过10%紧随其后[1] - 农业银行凭借股价持续上涨,总市值达到2.74万亿元,超过工商银行成为市值榜首[1] 盈利表现 - 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计盈利1.07万亿元,净利润全部实现正增长,业绩有所改善[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利润增速环比二季度由负转正[1] - 具体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长率分别为:工商银行2699.08亿元(0.33%)、农业银行2208.59亿元(3.03%)、建设银行2573.60亿元(0.62%)、中国银行1776.60亿元(1.08%)、邮储银行765.62亿元(0.98%)、交通银行699.94亿元(1.9%),农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最快[2] - 中国银行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主要因信用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8.8%以及实际所得税率下降[2] - 六大行前三季度营收均实现正增长,具体为:工商银行6400.28亿元(2.17%)、农业银行5508.76亿元(1.97%)、建设银行5737.02亿元(0.82%)、中国银行4912.04亿元(2.69%)、邮储银行2650.80亿元(1.82%)、交通银行1996.45亿元(1.80%),中国银行营收增速最快[2] 净息差水平 - 六大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具体水平为:工商银行1.28%、农业银行1.30%、建设银行1.36%、中国银行1.26%、邮储银行1.68%、交通银行1.20%,邮储银行净息差最高[3] 资产质量与股东回报 - 六大行资产质量整体稳健,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改善,具体为:工商银行1.33%、农业银行1.27%、建设银行1.32%、中国银行1.24%、邮储银行0.94%、交通银行1.26%,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最优[4] - 交通银行关注类贷款率和逾期贷款率较上季末有所下降[4] - 六大行中期分红方案合计派息金额高达2046.57亿元,具体每10股派息为:工商银行1.414元、农业银行1.195元、建设银行1.858元、中国银行1.094元、邮储银行1.230元、交通银行1.563元[4]
邮储银行(601658.SH)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765.62亿元,同比增长0.98%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01:38
智通财经APP讯,邮储银行(601658.SH)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650.8亿元, 同比增长1.82%;归母净利润765.62亿元,同比增长0.98%;扣非净利润767.72亿元,同比增长1.54%;基本 每股收益0.66元。 ...
前三季度国有六大行归母净利润合计1.07万亿元
证券日报· 2025-10-31 00: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六家国有大行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万亿元 [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均超过2000亿元,分别为2699.08亿元、2573.60亿元和2208.59亿元 [1]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达3.03% [1]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规模最大,为6400.28亿元,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5737.02亿元和5508.76亿元 [1]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9%至4912.04亿元,增幅最大 [1] 资产规模与质量 - 截至9月末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位居第一,达11.83%,农业银行增速为11.33% [2]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资产总额排名前三,分别达52.81万亿元、48.14万亿元、45.37万亿元 [2] - 六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低于1.34%,其中五家较2024年末下降 [2] -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0.05个百分点至1.26%,降幅最大 [2]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94% [2] 重点领域金融服务 - 工商银行贷款投放和债券投资增加超4万亿元 [3] - 农业银行县域贷款增量突破万亿元 [3] - 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9% [3] - 建设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5万亿元 [3] - 交通银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1.75% [3] - 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47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5万亿元,年内累计投放金额均超1万亿元 [3]
六大行交出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答卷”,净息差收窄仍是核心压力
北京商报· 2025-10-30 23:55
整体业绩表现 - 六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合计营收达27205.35亿元,归母净利润合计10723.43亿元,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1][3] - 工商银行营收规模最大,为6400.28亿元,同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2699.08亿元,同比增长0.33% [3] - 建设银行营收5737.02亿元,同比增长0.82%,归母净利润2573.6亿元,同比增长0.62%;农业银行营收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归母净利润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 [3] - 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4912.04亿元、2650.8亿元、1996.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6.6亿元、765.62亿元、699.94亿元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经济稳步复苏带动银行信贷业务规模稳步扩张,为业绩增长提供基础支撑 [1][4] - 银行主动调整业务结构,积极发展财富管理等非利息业务,拓宽了业绩增长空间 [1][4] 净息差表现与压力 - 六大行净息差普遍收窄,邮储银行净息差为1.68%,同比大幅下降21个基点;交通银行净息差为1.2%,同比下降8个基点,降幅最小 [5][6][7] - 建设银行净息差为1.36%,同比下降16个基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28%、1.30%、1.26%,同比均下降15个基点 [7] - 净息差收窄主要受资产端LPR下行导致贷款收益率承压,以及负债端存款成本刚性难降的双重影响 [1][7] 净息差趋势与应对 - 净息差降幅已呈现逐步收窄趋势,存款利率下调对负债成本的降低作用正逐步显现,建设银行前三季度客户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4个基点 [1][8] - 银行通过提升定价管理水平、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措施努力使净息差保持在合理区间,预计净息差下降幅度将逐渐收窄 [8] - 净息差收窄趋势将推动银行业盈利模式从传统的“规模驱动、息差依赖”向“综合化、精细化、多元化”方向转型 [8][9] 长期转型方向与策略 - 银行需降低对传统信贷业务的盈利依赖,加速布局财富管理等非利息业务,提升轻资本业务收入占比 [8][9] - 具体策略包括积极拓展非利息收入来源、强化科创金融等新兴业务领域布局、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压降高成本负债、深化数字化转型以实现降本增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