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国际(01788)

搜索文档
港股券商走强 国泰君安国际涨超60%
快讯· 2025-06-25 09:41
港股券商表现 -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上涨65.32% [1] - 第一上海股价上涨11.76% [1] - 申万宏源香港股价上涨9.02% [1] 牌照升级 - 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证券交易牌照 [1] - 升级后牌照允许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1] - 升级后牌照允许在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基础上提供意见 [1] 业务拓展 - 客户可在国泰君安国际平台直接交易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等) [1] - 客户可在国泰君安国际平台直接交易稳定币(如泰达币等) [1]
6.25犀牛财经早报:信用债ETF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 国泰君安国际获批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犀牛财经· 2025-06-25 09:41
浮动费率基金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13只已成立 合计募集规模超126亿元 其中东方红核心价值、易方达成长进取、平安价值优享募集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上 [1] - 浮动费率基金采用分档计提规则和"奖优罚劣"机制 约束管理人业绩表现 实现投资者与机构风险共担 [1]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要求基金经理更重视回撤和波动率管理 强调自下而上寻找好公司的能力 [1] 信用债ETF - 信用债ETF总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 成为今年ETF市场增长最迅猛的细分赛道之一 [1] - 首批8只基准做市类产品集中上市后规模倍增 叠加政策支持推动市场迅速放量 [1] - 在"资产荒"背景下 信用债ETF因低波动、低成本、高流动性特性 有望成为票息投资的基础配置 [1]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开展3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实现净投放1180亿元 连续4个月超额续做 [2] - 专家预计下半年央行或持续超额续做MLF 结合买断式逆回购补充中期流动性 [2] 虚拟资产交易 - 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牌照 成为首家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中资券商 [2] - 升级后客户可直接交易比特币、以太币等加密货币及泰达币等稳定币 [2] 消费与赛事经济 - "苏超"赛事拉动周末消费 江苏商圈休闲运动团购订单环比增长225% 到店消费金额环比增长181% [3] - 南京团购到店消费环比增长21% 户外玩乐及运动用品订单环比增长超150% [3] - 常州抖音团购订单同比增长42% 餐饮订单同比增长超56% [3] A股回购 - A股666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回购增持贷款 总金额约1339.6亿元 [3] - 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高涨 注销式回购案例增多 部分公司快速完成回购目标 [3] 公司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两天减持10万股 套现近1440万美元 属既定交易计划 [4] - 泡泡玛特疑似跨界家电行业 招聘平台显示正在招聘家电行业人才 [4] - 京东物流宣布参与京东外卖配送服务 招募全职骑手强化末端履约协同效应 [4] 财报与并购 - 黑莓第一季度营收1.217亿美元超预期 预计第二季度营收1.15亿-1.25亿美元 [5] - 金融科技公司Xero将以25亿美元收购中小企业账单支付平台Melio [5] 股东变动与业绩 - 蚂蚁集团第二轮减持众安保险3375.48万股 套现6.54亿港元 持股比例降至7.37% [6] - 三花智控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8.93亿-22.72亿元 同比增长25%-50% [6] 美股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均涨超1% 纳指涨1.43% 道指涨1.19% 标普500涨1.11% [7] - 芯片股跑赢大盘 博通涨近4% 英伟达涨超2% 特斯拉逆市跌超2% [8] - 比特币涨破10.6万美元 原油跌超6%创逾两周新低 黄金跌超2% [8]
港股中资券商股盘初上扬,国泰君安国际大涨70%
快讯· 2025-06-25 09:36
无需港股通,A股账户就能T+0买港股>> 港股中资券商股盘初上扬,国泰君安国际大涨70%,弘业期货(001236)涨超10%,国泰海通、招商证 券、光大证券涨超2%。消息面上,国泰君安国际正式获批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为中资券商首家。 ...
6月23日电,利弗莫尔证券显示,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
快讯· 2025-06-23 11:30
智通财经6月23日电,利弗莫尔证券显示,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 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 ...
国泰君安国际:近一年回购超60次,近三年保持高派息率
搜狐财经· 2025-06-20 14:54
港股回购热潮 - 2024年港交所推进库存股机制改革,允许公司将购回股份以库存股形式留存,而非立即注销 [1] - 截至6月19日,年内已有199家港股上市公司累计回购股份38.64亿股,总金额超过870亿港元 [1] 国泰君安国际回购动态 - 自2024年7月以来进行了60余次回购,累计回购3650万股,回购金额超过3500万港元,回购成本在0.6港元/股至1.22港元/股 [1] - 2024年下半年回购1744.5万股,金额达1467.12万港元;2025年初至6月18日累计回购1905.5万股,金额2078.23万港元 [2] - 2025年5月单月回购数量达86.4万股,金额超940万港元,为近一年最高值 [2] - 最近一次回购发生于6月18日,回购成本为1.2港元/股 [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37%至44.22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73%至3.48亿港元 [1][10] - 2024年末总资产规模达1301.7亿港元,同比增长21%,资产负债率88.46% [10] 业务结构及增长 - 2024年收入构成中,机构投资者服务和财富管理业务各占43% [10] - 机构投资者服务收入同比上涨90%,企业融资服务收入上涨61%,投资管理服务收入上涨72%,财富管理业务收入仅上涨3% [10] - 2024年参与232笔债券发行承销,同比增长59%,发行总额约3891亿港元,同比增长85% [10] - 完成3笔IPO保荐项目,总募资17亿港元;作为配售代理主承销10笔港股再融资项目,规模65.75亿港元 [10] 母公司合并及竞争问题 - 母公司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2025年4月更名为国泰海通 [11] - 因业务重叠,国泰君安向国泰君安国际出具不竞争承诺函,承诺五年内通过资产重组或业务合并解决竞争问题 [11] 派息政策 - 自2010年起持续派发现金分红,早期股息率维持在50%左右 [14] - 2022年取消50%派息上限,当年派息率高达594%,2023年为95%,2024年达88% [11][14] - 2024年派发全年股息每股0.032港元(含中期股息0.012港元) [11]
利弗莫尔证券显示,江苏日御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证券。
快讯· 2025-05-29 22:09
公司上市申请 - 江苏日御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 - 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证券 [1]
5月26日电,利弗莫尔证券显示,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和建银国际。
快讯· 2025-05-26 22:56
智通财经5月26日电,利弗莫尔证券显示,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和建银国际。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7:4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442.1609亿千港元,较2023年的321.7372亿千港元增长37%[27] - 2024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34.7783亿千港元,较2023年的20.1261亿千港元增长73%[27] - 2024年股息30.526亿千港元,较2023年的19.1078亿千港元增长60%[27] - 2024年公司税后净利润同比大增73%,各板块收入均衡增长[29] -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上升37%至44.22亿港元,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上升73%至3.48亿港元[40] - 按收益性质划分,佣金及费用收益升26%至8.72亿港元,利息收益升28%至23.14亿港元,交易及投资净收益升72%至12.36亿港元[40] - 2024年财富管理业务佣金及费用收益达4.39亿港元,同比增长13%[42] - 2024年全年股息总额每股0.032港元,2023年为每股0.020港元[1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集团总成本同比上升34%至40.60亿港元[5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按业务分部划分,财富管理升3%至19.19亿港元,机构投资者服务升90%至19.21亿港元,企业融资服务升61%至3.19亿港元,投资管理升72%至2.64亿港元[40] - 经纪业务佣金上升17%至5.12亿港元,配售、承销及分承销佣金升80%至2.55亿港元[40] - 固定收益证券利息收益升188%至5.53亿港元[40] - 金融产品净收益升20%至9.12亿港元,交易及投资业务净收益达3.24亿港元[40] - 截至2024年底,集团资产管理规模同比飙升178%至117.7亿港元[43] - 财富管理分部收益同比上升3%至19.19亿港元(2023年:18.56亿港元)[52] - 机构投资者服务分部收益同比大幅上升90%至19.21亿港元(2023年:10.10亿港元)[52] - 企业融资服务分部收益同比大幅上升61%至3.19亿港元(2023年:1.98亿港元)[52] - 投资管理分部收益同比大幅上升72%至2.64亿港元(2023年:1.53亿港元)[5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多项职责[94][97] - 董事会负责评估及厘定集团风险偏好及容忍度,维持完善风险管理系统并定期检讨有效性[113] - 《风险管理框架》及《合规章程及框架》由董事会批核,分别涵盖风险管理及合规管理内容[113] - 董事会认为2024年股东沟通机制有效[129] - 公司目标派息比率不低于股东应占溢利的30%[12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标准普尔与穆迪连续9年分别给予公司「BBB+」、「Baa2」长期发行人评级,评级展望为「稳定」[30] - 2024年明晟公司等多家评级机构提升公司ESG评级,标准普尔上调ESG评分,领先全球约84%同行[33] - 公司连续四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下降,连续两年通过认购碳汇资产实现营运碳中和[3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新加坡及澳门共有623名雇员[63] - 公司目前女性员工占整体员工(包括高级管理人员)比例为45%[63] - 2024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原则及守则条文[67] - 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其中两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执行董事中同时担任其他上市公司董事的有2人[73] - 非执行董事年龄在41至50岁和61至70岁的各有3人[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3人[73] - 董事会成员中博士学历的有1人,硕士学历的有3人,本科学历的有4人[73] - 董事会成员中华人有8人[73] - 董事会成员服务年期在5年以下的有2人,5至10年的有3人,10年以上的有3人[73] - 董事会由超三分之一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审核委员会全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均超《上市规则》最低独立性规定[75] - 傅廷美博士服务董事会逾九年,董事会认为其仍保持独立,年内除其外无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超九年[76] - 每届股东大会须有三分之一董事(非三或三倍数时取最接近数)退任并可膺选连任[78] - 主席由阎峰博士担任,行政总裁由祁海英女士担任,职责分工明确[79]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约每季度一次,常规会议提前最少14日通知[80] - 2024年董事会会议举行9次,审核、提名、薪酬、风险、ESG委员会会议分别举行3、3、1、2、2次,股东周年大会1次,特别大会2次[81] - 喻健先生于2024年5月24日不再担任董事及提名委员会成员[81] - 胡旭鹏博士于2024年5月22日不再担任董事及风险委员会成员[82] - 谢乐斌博士于2024年7月5日获委任为董事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1月19日不再担任[81][83] - 董博阳先生和谢乐斌博士于2024年7月2日获《上市规则》第3.09D条所述法律意见,韩志达先生于11月6日获该意见[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中有2名女性董事,占比25%,高于联交所上市金融公司平均数[99] - 提名委员会目前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非执行董事[95] - 薪酬委员会目前由3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非执行董事[10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履行多项工作,包括审阅2023年全年及2024年中期业绩等[105][107] - 董事会通过风险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每年分别至少两次及三次会议检讨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108] - 公司独立内部审计队伍主管直接向审核委员会报告,所有业务单位及后勤部门至少每三年审计一次,高风险部门须年度审计[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获续聘为外聘核数师,集团已产生外聘核数师费用总计6046千港元[110] - 风险委员会由四名董事组成,职责包括监督风险管理系统建设等[111] - 年内,风险委员会与管理层讨论确保其履行设立有效风险管理系统职责[112]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就委任外聘核数师作推荐建议、监督财务资料及内部监控系统等[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通过两次风险委员会会议、三次审核委员会会议及两次ESG委员会会议,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116] - ESG委员会目前由七名成员组成,包括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公司制定《反贿赂与贪污政策》,对贿赂和贪污行为零容忍[120] - 公司采取措施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确保不违规披露[123] - 全体董事确认2024年遵守《标准守则》进行证券交易[124] - 公司秘书冯正尧女士2024年接受至少十五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26] - 2024年公司组织章程文件无变动[128] - 有关公司持份者参与活动的更多资料载于2024年ESG报告[130] - 2024年5月22日、7月5日及11月19日分别举行一次股东周年大会及两次股东特别大会[131] - 2024年公司公布业绩后召开两场线上直播分析师业绩发布会[131] - 持有公司已缴足股本不少于二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32] - 收到占全体有权投票股东全部投票权至少5%的股东要求,董事须召开股东大会[132] - 董事须在获悉要求后21日内召开会议,会议须于通告日期后28日内举行[132] - 收到占有权表决股东总表决权最少2.5%或最少50名股东发出的决议通知要求,公司须发出通知[133] - 决议通知要求须在大会举行前6个星期或发出大会通告时间前送抵公司[133] - 阎峰博士62岁,自2010年3月起出任执行董事,自2012年8月起出任主席[137] - 祁海英女士43岁,自2015年3月起出任执行董事,自2021年12月14日起出任行政总裁[138] - 祁女士曾于2004至2012年在中国证监会深圳监管局任职[138] - 虞旭平女士44岁,自2022年2月16日起出任非执行董事,在证券行业拥有超16年经验[139] - 董博阳先生52岁,自2024年7月5日起出任非执行董事,在证券行业拥有超29年经验[139] - 韩志达先生42岁,自2024年11月19日起出任非执行董事[140] - 傅廷美博士58岁,自2010年6月起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投资等方面经验广泛[141] - 陈家强教授68岁,自2018年8月起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担任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142] - 廖仲敏先生65岁,自2023年10月起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计及商业咨询服务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144] - 傅廷美博士于1993年和1989年分别获法律专业哲学博士和硕士学位[141] - 陈家强教授于1993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此前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九年[142] - 廖仲敏先生于1983年获得西澳大学商业学士学位[145] - 廖仲敏先生于2005 - 2006年曾任澳洲注册会计师公会华北区委员会主席[145] - 2024年公司慈善捐赠金额为10.8万港元[154] - 2024年公司无发行新股,购回1744.5万股股份,截至12月31日已发行95.40亿股股份[156] - 2024年公司购回股份总代价为1472.53万港元[158] - 2024年集团五大客户应占销售总额及五大供应商应占采购总额均少于集团销售及采购总额的30%[161] - 2024年5月22日胡旭鹏退任非执行董事,5月24日喻健辞任非执行董事[162] - 2024年7月5日谢乐斌和董博阳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1月19日韩志达获委任,同日谢乐斌辞任[162] - 祁海英、傅廷美和陈家强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席退任,均符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162] - 董事无订立公司不可于一年内终止(法定赔偿除外)的服务合约[167] - 国泰君安及其附属公司承诺自2025年3月14日拟议合并交割起五年内解决与公司的竞争问题[170] - 2024年12月31日,阎峰持有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总数70,846,955股,占已发行股份0.74%[173] - 2024年12月31日,祁海英持有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总数8,312,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09%[173] - 2024年12月31日,傅廷美持有公司股份1,512,096股,占已发行股份0.02%[173] - 2024年12月31日,韩志达持有国泰君安A股71,400股,占同类已发行股份约0.0010%[174] - 公司2010年6月19日采纳的购股权利计划于2020年6月19日到期,已授未行使购股权利可在授出日后10年内行使[176] - 授予任何参与人(获授购股权利当日止12个月内)因行使购股权利发行股份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177] - 授予主要股东等相关参与人(获授购股权利当日止12个月内),合计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0.1%,总值不得超500万港元[177] - 已授及拟授购股权利全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采纳购股权利计划当日已发行股份10%(即164,000,000股)[180] - 报告日期,根据购股权利计划已授未行使购股权利涉及可发行股份总数18,3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19%[1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购股权计划下董事购股权小计4600000份,雇员购股权小计14000000份,合计18600000份[181] - 2014年1月10日授出的购股,三分之一分别于2015、2016、2017年1月10日平均归属,可于2024年1月9日前行使[183] - 2017年7月13日授出的购股,三分之一分别于2018、2019、2020年7月13日平均归属,可于2027年7月12日前行使[181] - 2018年7月4日授出的购股,三分之一分别于2019、2020、2021年7月4日平均归属,可于2028年7月3日前行使[182] - 2019年9月11日授出的购股,三分之一分别于2020、2021、2022年9月11日平均归属,可于2029年9月10日前行使[182] - 2023年9月4日、2023年11月22日、2024年9月4日和2024年11月25日,公司分别与香港若干银行订立承诺循环贷款协议,金额上限分别为16亿港元、21.5亿港元、16亿港元和21.5亿港元,最后还款日期为协议签订之日起12个月当日[193][194] - 2023年9月4日订立的贷款协议于2024年9月4日届满,2023年11月22日订立的贷款协议于2024年11月22日届满[194] - 2023年11月3日
国泰君安国际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国泰金安国际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环境** - 2024年全球经济回暖,金融市场环境改善,恒生科技指数全年累计上涨18.7%,港股日均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25% [2] - 港股市场IPO集资金额回升,71家企业上市,募资总额875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近90% [2] - 债券市场中,基础货币债券发行总金额同比上升37%,美银美铃中资美元债指数显示,2024年高收益债发行价格指数较年初上涨13.21%,投资级债发行价格指数较年初上涨1.17% [2] 2. **公司整体业绩** - 2024年公司税后净利同比上升73%至3.48亿港元以上,持续保持盈利 [3] - 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港仙,连同中期股息,全年股息合共每股3.2港仙,派息率88%,上市以来平均派息率59%,累计派息61亿港元 [3][7] - 2024年末总资产1301.73亿港元,较2023年年底上升21%,金融资产余额大幅上升96%至391亿港元 [3] 3. **财务数据分析** - **收入性质方面**:债权成销、股权成销成绩优良,带动成销收入上升;港股市场回温,经纪业务佣金收入上升11%至5.12亿港元 [4] - **运营内收益方面**:同比上升28%至23.14亿港元,固定收益证券利息收益跃升188%至5.53亿港元 [4] - **交易投资净收益方面**:同比大幅增长72%至12.36亿港元,金融产品净收益同比上升20%至9.12亿港元 [4] - **业务分布方面**:佣金及手续收益19.19亿港元,同比上升3%,占总收益43%;机构金融业务收益22.39亿港元,同比上升85%,占收益总额51%,其中机构投资者分布收益同比上升90%至19.21亿港元,企业融资分布收益同比上升90%至3.19亿港元;投资管理收益2.64亿美元 [5] 4. **资产构成与流动性** - 金融资产占比31%,给予客户的贷款占6%,客户的现金占9%,资产分布以客群为主,均衡合理 [6] - 2024年末资金资源超600亿港元,达627亿港元,银行授信余额386.82亿港元,年末使用率15%,日均使用率不足30% [6] 5. **业务亮点** - 是首批跨境理财通境外服务提供商,APP上有120支基金,美元货币基金回报高,2024年年化4.57%,近两年增长翻番 [8] - 率先在香港推出虚拟资产现货ETF结构性票据,是中资券商最大的涡轮权证发行商 [8][10] - 投行业务成绩斐然,离岸主承销总排名第二,收益翻番,IPO做了三只,配售项目排名第一,项目储备丰富 [9] 6. **未来展望** - 2024年7月发布回购股份计划并已实施,持续开展市值管理工作,维持良好信用评级 [7] - 未来发展方向是打造综合服务能力,推动数字化财富、高质量机构服务、全周期企业融资、多元化产品和个性化区域联动可持续发展 [12] - 今年一二月份市场活跃,公司业务订单增多,预计香港市场有较好增长,财通等业务将大幅增加 [17] - 认为香港是配置中国资产的黄金时代,今年是牛市之年,建议投资者抓住机会 [23][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资产增加原因**:2024年末总资产上升主要是自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逐步加大高等级、高流动性固定收益证券持仓,导致金融资产余额大幅增加 [13] 2. **成本增长原因及控制措施**:成本增长主要是回购融资余额大幅增长,市场利率处于高位导致融资成本增加,人工成本增长1.1%得到有效控制;将加强资金精细化管理,优化融资渠道、品种、期限和币种结构,强化内部资金成本定价,评估投资效益 [14][15] 3. **应对美联储减息策略**:减息会使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受影响,但融资成本相应下降,有望保持逆差;高等级高流动性固定收益市场资产配置效果将更好 [19][20] 4. **财富管理业务竞争力**:通过全球金红财务系统提供多样化产品,包括代销和自制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已与一百多家香港家族办公室签约,有专门财务管理系统 [21][22]
国泰君安国际(0178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6: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0年3月8日在香港注册成立,7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9] - 公司直接控股公司为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最终控股公司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9] 财务资料编制与批准 - 财务资料以港元呈列,数值约整至最接近千位数[11] - 财务资料于2025年3月26日由董事会批准刊发[12] - 财务资料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等编制,部分按公平值计量,部分按历史成本惯例编制[13] 会计准则修订影响 - 香港会计师公会刊发光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公司重新评估负债分类,未作重新分类[14][15][1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对公司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因公司无售后租回交易[18]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对公司财务报表无影响,因公司无供应商财务安排[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入为44.22亿港元,较2023年的32.17亿港元增长37%[4] - 2024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3.48亿港元,较2023年的2.01亿港元增长73%[4] - 2024年股息为3.05亿港元,较2023年的1.91亿港元增长60%[4] - 2024年派息比率为88%,较2023年的95%下降7个百分点[4] - 2024年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3%,较2023年的1.4%提升0.9个百分点[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6港仙,较2023年的2.1港仙增长71%[4] - 2024年资产总值为1301.73亿港元,较2023年的1075.35亿港元增长21%[4] - 2024年股东权益为149.15亿港元,较2023年的148.39亿港元增长0.5%[4] - 2024年已发行股份数目为95.40亿股,较2023年的95.54亿股减少0.2%[4] - 2024年每股普通股权益值为1.56港元,较2023年的1.55港元增长0.7%[4] - 2024年公司总收入4421609千港元,较2023年的3217372千港元增长37.43%[25] - 2024年佣金及费用收益871755千港元,较2023年的689574千港元增长26.42%[25] - 2024年利息收益2314006千港元,较2023年的1810154千港元增长27.83%[25] - 2024年交易及投资净收益1235848千港元,较2023年的717644千港元增长72.21%[25] - 2024年员工成本794802千港元,较2023年的781340千港元增长1.72%[26] - 2024年融资成本2430107千港元,较2023年的1495006千港元增长62.55%[26] - 2024年除税前溢利366631千港元,较2023年的191416千港元增长91.53%[23][24] - 2024年所得税开支15934千港元,2023年所得税抵免14689千港元[23][24][28] - 2024年拟派股息305260千港元,2023年已派股息191078千港元[28]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2023年和2024年保持一致[27]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3.47783亿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95.48061374亿股计算,2023年对应数据为2.01261亿港元和95.53994707亿股[30] -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上升37%至44.22亿港元,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上升73%至3.48亿港元[45] - 按收益性质划分,佣金及费用收益升26%至8.72亿港元,利息收益升28%至23.14亿港元,交易及投资净收益升72%至12.36亿港元[45] - 公司总资产较2023年年底上升21%至1301.7亿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等余额较2023年年底上升96%[48] - 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2港元,全年股息总额每股0.032港元,派息比率达88%[48] - 金融产品净收入同比上升20%至9.12亿港元[50] - 2024年参与232笔债券发行承销,同比增长59%,发行总额约3891亿港元,同比增长85%[51] - 完成78笔ESG债券发行项目,同比跃升123%,发行规模近1636亿港元,同比跃升125%[53] - 佣金及费用收益同比上升26%至8.72亿港元,配售、承销及分承销佣金收益大幅上升80%至2.55亿港元,经纪业务佣金上升17%至5.12亿港元[54] - 利息类收益同比上升28%至23.14亿港元,来自固定收益证券的利息收益跃升188%至5.53亿港元[54] - 交易及投资净收益大幅上升72%至12.36亿港元,固定收益等交易转亏为盈,净收益达3.24亿港元[55] - 2024年底集团总资产为1301.7亿港元,较2023年底增加21%,总负债为1151.5亿港元,较2023年底增加24%,权益总额为150.2亿港元,较2023年底上升0.4%[5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较2023年年底增加21%至1301.7亿港元[5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较2023年年底增加24%至1151.5亿港元[5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名义杠杆比率为7.77倍(2023年年底:6.39倍),剔除代客金融资产后杠杆比率为5.09倍(2023年年底:3.14倍)[5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权益比率为1.10倍(2023年年底:1.06倍),流动比率为1.15倍(2023年年底:1.15倍)[5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235.5亿港元,较2023年年底上升38%[61] - 2024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72.04亿港元(2023年年底:74.08亿港元),净现金流出为2.04亿港元(2023年:流出3.49亿港元)[61] - 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且未偿还的中期票据及结构性票据分别为112亿港元(2023年年底:79亿港元)及52亿美元(2023年年底:60亿美元)[61]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20港元,全年股息总额合共每股0.032港元(2023年:每股0.020港元)[69] 各业务线应收应付款项数据变化 - 2024年孖展贷款为96.28032亿港元,2023年为76.31029亿港元;2024年给予客户的定期贷款为2.35365亿港元,与2023年持平[32] - 2024年给予客户的贷款及垫款预期信用损失拨备为2.116996亿港元,2023年为2.1048亿港元[32] - 2024年经纪业务应收款项中现金及托管客户为5.58174亿港元,2023年为1537.8万港元;联交所及其他结算所为22.96273亿港元,2023年为11.3543亿港元;经纪及交易商为70.52717亿港元,2023年为66.60076亿港元[33] - 2024年证券借贷业务应收款项中经纪及交易商为10.98216亿港元,2023年为1.49641亿港元[33] - 2024年企业融资等业务应收款项中企业客户等为1.6708亿港元,2023年为5.00826亿港元[33] - 2024年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7609万港元,2023年为6987.6万港元[33] - 2024年经纪业务应付款项中客户为134.2999亿港元,2023年为119.87595亿港元;经纪及交易商为45.44838亿港元,2023年为45.24821亿港元;联交所及其他结算所为8.02238亿港元,2023年为3.18581亿港元[35] - 2024年计息借款总额为59.568亿港元,2023年为99.39421亿港元[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认为财富管理等业务为独立可呈报分部[20] - 公司各经营分部包括财富管理、机构投资者服务等,各有不同服务内容[22] - 按业务分部划分,财富管理升3%至19.19亿港元,机构投资者服务升90%至19.21亿港元,企业融资服务升61%至3.19亿港元,投资管理升72%至2.64亿港元[46] - 2024年财富管理业务佣金及费用收益达4.39亿港元,同比增长13%[47] - 财富管理分部收益同比上升3%至19.19亿港元[55] - 机构投资者服务分部收益同比大幅上升90%至19.21亿港元[56] - 企业融资服务分部收益同比大幅上升61%至3.19亿港元[56] 公司业务发展与资本承担 - 公司就升级系统及物业装修作出资本承担约644.5万港元,2023年为1161.4万港元[38] - 公司全资附属国泰君安证券(香港)完成认购国泰君安证券(越南)3535万股供股股份,总代价3926.85亿越南盾(约1.2亿港元),持股由50.97%增至67.38%[40] - 2024年公司获许可开展虚拟资产介绍经纪业务,入选首批“跨境理财通”境外证券公司名单[49] - 2024年公司推出国泰君安投资级债券基金,截至年底资产管理规模同比飙升178%至117.7亿港元[49] 股份购回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于联交所购回17445000股股份,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为9539503707股[65] - 年内公司于联交所购回17,445,000股股份,总代价14,725,267港元,其中14,491,000股年内注销,2,954,000股于2025年1月注销[71] - 2024年7月购回6,019,000股,每股支付价格最高0.63港元、最低0.60港元,总代价3,718,780港元[72] - 2024年8月购回1,860,000股,每股支付价格最高0.64港元、最低0.62港元,总代价1,171,008港元[72] - 2024年9月购回1,996,000股,每股支付价格最高0.63港元、最低0.61港元,总代价1,245,036港元[72] - 2024年10月购回4,616,000股,每股支付价格最高1.19港元、最低1.05港元,总代价5,276,925港元[72] - 2024年11月购回1,000,000股,每股支付价格最高1.08港元、最低1.03港元,总代价1,060,871港元[72] - 2024年12月购回1,954,000股,每股支付价格最高1.22港元、最低1.11港元,总代价2,252,647港元[72] 公司合规与公告 - 公司2024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和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3][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业绩公告已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年报将适时寄发并刊登[79] 股份过户与股息相关安排 - 公司于2025年5月19 - 2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确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及投票权,于5月30日暂停办理确定股东收取建议末期股息权利[70] 非调整事项说明 - 股份认购及拟议合并属非调整事项,不会对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作调整[41] 或然负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或然负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