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体育(02020)
搜索文档
安踏体育(02020.HK)9月23日耗资2亿港元回购212万股

格隆汇· 2025-09-23 21:30
公司回购动态 - 安踏体育于9月23日耗资2亿港元回购212万股股份 [1] - 公司于9月22日同样耗资2亿港元完成212万股回购 [1]
安踏体育(02020)9月23日斥资2亿港元回购212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23 21:09
公司回购行动 - 安踏体育于2025年9月23日斥资2亿港元进行股份回购 [1] - 回购股份数量为212万股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93.25-95.90港元 [1]
美妆品牌如何避开“升龙”式雷区?
FBeauty未来迹· 2025-09-23 20:59
事件概述 - 户外品牌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地区举办烟花秀活动 与艺术家蔡国强合作 引发公众对高原生态破坏的质疑[3][4] - 活动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关联公司安踏体育单日市值蒸发77亿港元 新华社 人民日报等央媒密集评论强调商业营销不能破坏自然[4] - 事件反映品牌在艺术跨界营销 环保伦理和公众沟通三个维度的挑战[4] 环保伦理争议 - 喜马拉雅高海拔地带生态系统脆弱 土壤恢复慢 植被生长周期长 野生动植物对噪声 化学物质和气候变化敏感[7] - 烟花可能通过烟雾残留 金属碎片 噪音 光污染和震动造成损害 即使使用环保或可降解物料也可能存在残留风险[7] -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顾垒比喻:香蕉皮在热带森林一天降解 但在5000米高山可能第二年仍存在[9] - 喜马拉雅地区对藏区居民具有宗教和文化神圣意义 烟花爆炸和噪音可能被视为对神圣空间的不敬[9] 品牌价值观与公众预期 - 始祖鸟长期以"高性能" "尊重自然" "环保"为核心价值 但烟花秀行为与品牌形象形成强烈冲突[10] - 公众认为品牌"言行不一" 卖装备用于保护自然却在自然中实施可能破坏环境的营销活动[10] - 道歉声明被部分公众认为偏重形象维稳而非实质性责任承诺 要求更透明的实证和长期责任[10] 营销与艺术合作的边界 - 营销专家杨正华指出 艺术家和品牌在活动中ego过大 为实现在标志性地标创作"不朽"作品而忽略公众感受和环保底线[11] - 当代艺术虽具有引发争论的特性 但品牌合作应追求建设性讨论而非负面破坏性争议[12] - 品牌需考量活动对周遭人事物的潜在损害 包括环境生态破坏和装置拆除后的循环利用问题[12][13] 危机管理与公众期望 - 公众不仅关注品牌是否出事 更关注出事后的处理方式 要求快速反应 真诚道歉 公开行动计划和后续追踪[13] - 危机响应能力成为品牌可持续的一部分 需要公关 公益 产品 研发等多部门合力[13] 美妆行业的借鉴案例 - 自然堂自16年前开始与喜马拉雅地区绑定 推出"雪域系列" 并非一次性蹭热点而是长期投入[16] - 2016年发起"自然堂喜马拉雅环保公益基金" 在日喀则地区种植666万平方米绿麦草 2024年岗西村获得纯收入超95万元 惠及155户706人[18] - 2024年升级为"喜马拉雅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列入集团2030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目标[19] - 通过人工驯化高原植物代替野生开采 举办越野跑和桃花节 设立美妆空间培训化妆师等方式落实"取之自然 回馈自然"[19] 外资美妆的可持续实践 - 欧莱雅集团15年前开始在中国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1600种产品原料来源于350种植物 遵循"避免 减少 恢复和再生"原则[22] - 2019年中国所有运营设施达成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目标[22] - 开发"产品环境影响五色盘" 从14个方面衡量产品生命周期对地球的影响[22] - 欧舒丹2022年启动"百万植树计划" 在宁夏白芨滩种植53万棵灌木 改善生态环境并创造可持续生计来源[23] 消费者心智变化 - 环保 透明和价值认同越来越成为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14] - 年轻消费者更看重品牌的实际行动 持续时间和对社会的真实贡献 而非艺术装置和大词套路[14] - 企业需从开始就带着责任思维做营销 避免价值观与行为脱节[15]
安踏体育(02020)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23 20:51
股份数据 - 2025年9月22 - 23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均为2,807,213,100,库存股份为0[3] - 2025年9月22 - 23日分别购回拟注销股份2,120,000,占比0.0755%[4] - 2025年9月23日购回股份2,120,000,最高95.9 HKD,最低93.25 HKD,总额199,639,764 HKD[10] - 合共购回股份2,120,000,总额199,639,764 HKD[10] - 购回授权可购回股份总数280,721,310[10] - 根据购回授权已购回4,240,000,占比0.151%[10] 规则相关 - 购回授权决议通过日期为2025年5月7日[10] - 需注明购回股份方式[11] - 购回后30天内不得发行新股等及公布计划[11] - 出售库存股份须按规则披露并填妥第三章节[12] 其他 - 呈交者为谢建聪,职衔是公司秘书[12]
纺织服装行业周报:潮宏基计划赴港上市,雪中飞提出“品牌向上,创新突破”战略主张-20250923
山西证券· 2025-09-23 19:19
行业投资评级 - 纺织服装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A"且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潮宏基计划赴港上市 其珠宝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39.24亿元 同比增长21.2% 加盟渠道表现突出 营收22.19亿元 增长37.6% [2][3][17] - 雪中飞提出"品牌向上 创新突破"战略 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 定位中国冰雪羽绒服第一品牌 [6][68] - 斯凯奇完成私有化退市 交易金额超90亿美元 2024年销售额达89.7亿美元 [6][67] - VF集团以6亿美元出售Dickies品牌 该品牌2025财年销售额5.421亿美元 同比下降12.3% [7][72] 本周观察:潮宏基上市计划 - 潮宏基递交港交所主板申请 主营CHJ潮宏基、Soufflé、CHJ‧ZHEN三大珠宝品牌及FION包袋品牌 [2][17] - 2025年上半年珠宝业务营收占比96.6% 包袋业务占比3.0% [3][17] - 珠宝业务门店达1542家 其中加盟门店1337家 自营门店201家 [3][17] - 2025年上半年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26.5% 加盟门店同店销售增32.0% [4][18] - 包袋业务门店数量持续收缩 从2022年319家降至2025年上半年219家 [4][18] 行业动态与并购事件 - 斯凯奇被3G Capital私有化 为全球第三大鞋履公司 [6][67] - 雪中飞推出SNFL-TEX冰雪科技系统 聚焦年轻消费者冰雪生活场景 [69][70] - VF集团出售Dickies予Bluestar Alliance 专注The North Face、Vans、Timberland三大核心品牌 [7][73] 板块行情表现 - SW纺织服饰板块周跌0.26% 跑赢沪深300指数0.19个百分点 [8][19] - 子板块分化:纺织制造涨0.76% 服装家纺涨0.66% 饰品跌3.78% [8][19] - 家居用品板块涨0.84% 造纸跌0.15% 文娱用品跌1.68% [19] 板块估值水平 - SW纺织制造PE-TTM 22.20倍 处于近三年68.75%分位 [8][25] - SW服装家纺PE-TTM 30.80倍 处于近三年100%分位 [8][25] - SW饰品PE-TTM 30.76倍 处于近三年90.79%分位 [8][25] - SW家居用品PE-TTM 26.16倍 处于近三年82.24%分位 [8][25] 个股涨跌排行 - 纺织服饰涨幅前五:泰慕士(+61.05%)、红豆股份(+26.14%)、报喜鸟(+22.51%)、兴业科技(+19.9%)、新华锦(+10.39%) [28][29] - 纺织服饰跌幅前五:曼卡龙(-10.8%)、莱绅通灵(-8.78%)、美邦服饰(-7.48%)、明牌珠宝(-7.35%)、迪阿股份(-7.05%) [28][29] - 家居用品涨幅前五:蒙娜丽莎(+21.22%)、玉马科技(+17.04%)、*ST亚振(+15.14%)、天振股份(+14.7%)、美克家居(+11.47%) [30][32] 行业数据跟踪 - 原材料价格:棉花328指数15283元/吨周涨0.2% 金价826.71元/克周跌0.4% 羊毛指数1319澳分/公斤周涨2.2% [33] - 出口数据:2025年1-8月纺织品出口945.13亿美元增1.6% 服装出口1027.61亿美元降1.7% 家具出口424.71亿美元降5.39% [48] - 社零数据:2025年8月社零总额3.97万亿元增3.4% 金银珠宝类增16.8% 体育娱乐用品增16.9% [55][56] - 房地产数据:30大中城市商品房周成交面积150.45万平方米 环比增9.75% 2025年累计成交面积6230.63万平方米降5.3% [62]
东亚证券:料安踏体育估值存在上调空间 目标价114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3 11:33
公司财务预测 - 2025年每股盈利预测为4.85人民币 [1] - 目标市盈率21.8倍对应目标价114港元 [1] - 目标价较当前股价存在20.4%潜在升幅 [1]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受益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 [1] - 消费潜力释放为行业带来长期增长动力 [1] 公司竞争优势 - 多品牌策略通过收购持续注入新增长动能 [1] - 产品创新优势推动产品组合优化 [1] - 预计将维持高于同业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水平 [1]
东亚证券:料安踏体育(02020)估值存在上调空间 目标价114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1:32
投资评级与目标 - 东亚证券给予安踏体育买入评级 目标价114港元 潜在升幅20.4% [1] - 基于2025年每股盈利预测4.85人民币 目标市盈率21.8倍 [1] 公司竞争优势 - 安踏在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具有领先地位 [1] - 多品牌策略及产品创新具优势 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和收购品牌注入新增长动能 [1] - 未来可望维持高于同业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 [1] 行业趋势 - 受益于国策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及消费潜力释放的大趋势 [1]
始祖鸟跌落神坛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11:28
事件概述 - 始祖鸟赞助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完成烟花表演《升龙》 活动视频发布后引发公众对高原生态环境破坏的担忧 公司及艺术家均道歉但公众未接受 [1] - 海外与国内道歉声明内容存在差异 海外版本未强调生态环境复核补救措施 且提及"与中国团队沟通调整工作方式"被质疑推卸责任 [1] - 行业专家称烟花秀为"极具侵入性的行为" 青藏高原低温少雨环境使外来物质分解缓慢 声光刺激可能影响动物生活节奏和繁殖周期 [1] 品牌与运营影响 - 事件暴露品牌营销边界把控问题 与公司倡导的"敬畏自然""可持续"理念形成冲突 [2] - 事件导致母公司安踏体育股价盘中一度下跌7.28% [2] - 资本市场担忧品牌价值受损对业绩的影响 且因安踏旗下多品牌定位户外领域 事件影响可能上升至集团层面 [2] 公司财务表现 - 安踏体育2019年联合财团以46亿欧元收购亚玛芬体育57.95%股权 该标的2018年净亏损1.2亿欧元 [2] - 收购后亚玛芬亏损收窄 2020年净亏损0.8亿欧元 2021年降至0.3亿欧元 2022年首次实现盈利 [2] - 2020至2024年亚玛芬大中华区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61% [3] - 2025年上半年亚玛芬大中华区营收增长42% [4] - 2025年第二季度始祖鸟营收5.09亿美元 占亚玛芬总营收41.2% 鞋履品类增速最快 女性品类全区域两位数增长 [4] 增长趋势与竞争环境 - 始祖鸟增长呈现放缓迹象 所在部门2023年季度增速分别为44%/79%/69%/26% 2024年季度增速为44%/34%/34%/33% [4] - 2024年至今至少10个国际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包括瑞士X-Biotic/韩国Discovery Expedition/加拿大Norda等 [4] - 国内品牌凯乐石从"平替"定位向独立品牌转型 通过价格带下围向上攻击 [5] 消费者反应与品牌挑战 - 部分消费者表示因事件失望并可能不再购买 强调"人为理念选择付费" [5] - 部分消费者保持理性购买态度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 [6] - 事件反映国际品牌在跨文化营销中的挑战 需重视中国市场消费者情感和文化语境 [6] 管理变动与未来挑战 - 2025年6月马磊接替姚剑任亚玛芬体育大中华区总裁 姚剑调任狼爪品牌总裁 [7] - 新任总裁面临修复品牌形象/平衡专业户外与奢侈定位矛盾/保持竞争增长势头三重挑战 [7] - 公司考验可能刚刚开始 [8]
建银国际:内地国庆黄金周将推动短期零售销售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0:38
核心观点 - 国庆黄金周短期消费助推力 尤其利好旅游 餐饮 饮料 户外运动及黄金板块 [1] - 中秋节与国庆节叠加 预计带动国内旅游及消费大幅攀升 [1] - 全国性服务消费提振政策及区域性举措助力延长假期期间消费增长 [1] 受益板块 - 旅游业 酒店业 零售业 餐饮业 黄金珠宝业 现制饮品业及户外运动业 [1] - 板块增长源于大众对服务 文化体验及休闲活动需求的提升 [1] 受益企业 - 中国中免(01880) 海底捞(06862) 百胜中国(09987) [1] - 蜜雪集团(02097) 农夫山泉(09633) 安踏体育(02020) [1]
28家港股公司出手回购(9月22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9:47
港股市场股份回购概况 - 9月22日共28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1663.95万股 总金额达9.26亿港元 [1] 重点公司单日回购表现 - 腾讯控股单日回购86.20万股 金额5.50亿港元 价格区间635.000-643.000港元 [1][2] - 安踏体育单日回购212.00万股 金额1.99亿港元 价格区间92.700-95.150港元 [1][2] - 快手-W单日回购100.00万股 金额7379.98万港元 价格区间73.450-74.300港元 [1][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单日回购541.00万股 为当日回购数量最高企业 [1] - 恒生银行单日回购20.00万股 金额2349.06万港元 [2] 年内累计回购金额排名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543.59亿港元 显著领先其他企业 [1][2] - 中国宏桥年内累计回购金额54.99亿港元 位列第二 [2] - 快手-W年内累计回购金额20.74亿港元 [1][2] - 安踏体育年内累计回购金额8.97亿港元 [1][2] - 海尔智家年内累计回购金额10.11亿港元 [2] 其他企业回购情况 - 美高梅中国单日回购120.00万股 金额1937.11万港元 [2] - 蒙牛乳业单日回购20.00万股 金额300.39万港元 [2] - 联易融科技-W单日回购85.75万股 金额294.89万港元 [2] - 津上机床中国单日回购10.00万股 金额325.85万港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