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体育(02020)
搜索文档
安踏体育(02020)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29 19:48
股份数量 - 2025年9月26日和29日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2,807,213,100[3]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总数为280,721,310股[10] 股份购回 - 2025年9月22 - 29日多次购回拟注销股份[4] - 2025年9月29日购回1,083,800股,付出99,874,120.84港元[10] - 已购回股份占授权通过日已发行股份0.3379%[10] 其他信息 - 购回授权决议通过日期为2025年5月7日[10] - 股份购回后暂停期截至2025年10月29日[10]
运动鞋服:国内外行业深度复盘,探寻本土运动公司增长关键
国盛证券· 2025-09-29 18:12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运动鞋服行业在经济波动中展现需求韧性 国内外市场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产品力和品牌价值是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 [1][2][3] - 中国运动鞋服市场由跑步和户外细分品类驱动 正向更专业、细分、多元的成熟阶段发展 本土品牌竞争焦点转向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 [3][13] - 国际品牌Nike和adidas通过产品策略调整实现复苏 本土品牌安踏体育、李宁等凭借研发投入和集团化运营展现增长潜力 [2][3][4] 行业分析:美国与日本市场 - 美国运动鞋服需求稳健 2022年健身俱乐部会员数量增长3.7%至6890万人 2023年户外活动参与人数增长4.1% [1][13] - 日本运动鞋服支出保持稳定增长 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为行业提供动力 低成本运动如跑步参与度提升 [1][13][20] - 体育赛事和政府政策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经济波动未显著影响运动参与热情 [1][13] 企业竞争要素:国际品牌 - Nike和adidas以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为核心 渠道策略依托零售商与DTC结合 Nike目前处于去库阶段 [2][32][39] - adidas通过产品策略优化 成功推出Samba、Gazelle等经典鞋款 推动全球业绩复苏 [2][39][85] - 品牌建设贯穿发展始终 专业性与潮流跨界并重 渠道优化与电商建设同步推进 [32][39][43] 行业分析:中国市场 - 跑步和户外品类快速增长 2024~2029年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复合增速预计为16% [3][89] - 居民健康意识提升驱动参与度 2024年全国路跑赛事规模达704.86万人次 同比增长100万人次 [3][89] - 行业向专业化、细分化、多元化发展 新兴品类和女性消费成为增长动力 [3][89][95] 企业竞争要素:本土品牌 - 本土品牌研发费用率保持在2-3%之间 安踏、李宁等均设有先进研发设施 推出如氮科技、䨻等核心技术 [3][106][107] - 品牌通过赞助专业赛事和运动员提升形象 特步特跑族会员数量持续增长 [3][40][112] - 渠道运营注重零售效率提升 电商业务成为重要增长驱动力 2025H1安踏、李宁电商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3][103][105] 投资建议与标的分析 - 运动鞋服板块表现优于纺服大盘 库销比维持在4-5的健康水平 重点推荐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等 [4][138] - 安踏体育集团化运营卓越 其他品牌分部增速优异 2025年PE为18倍 [4][8][130] - 李宁长期业绩弹性较大 2025年PE为17倍 特步国际跑步赛道领先 2025年PE为11倍 [4][8] - 361度和滔搏为关注标的 估值相对较低 具备增长空间 [4][8]
32家港股公司出手回购(9月26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9:40
港股市场回购活动 - 9月26日共有32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1893.25万股 总金额达7.87亿港元 [1] 重点公司回购情况 - 腾讯控股单日回购85万股 金额5.50亿港元 价格区间640-652.5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565.60亿港元 [1][2] - 安踏体育单日回购109.38万股 金额9986.57万港元 价格区间90.2-92.55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4.85亿港元 [1][2] - 恒生银行单日回购20万股 金额2332.24万港元 价格区间113.6-122.8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9.34亿港元 [1][2] 回购金额排名 - 按金额统计:腾讯控股(5.50亿港元) 安踏体育(9986.57万港元) 恒生银行(2332.24万港元) 海尔智家(2003.07万港元) [1][2] - 按数量统计:中国石油化工股份(453万股) 联易融科技-W(223万股) 四环医药(150万股) [1] 特殊回购案例 - 医渡科技本次为年内首次回购 回购35.3万股 金额199.92万港元 [2][3] - 腾讯控股年内进行多次回购 累计金额达565.60亿港元 [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海尔智家回购80万股 金额2003.07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0.57亿港元 [2] - 中国宏桥回购50万股 金额1247.59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55.57亿港元 [2] - 百胜中国回购1.86万股 金额625.75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5.54亿港元 [2]
安踏体育(02020.HK):于9月26日斥资9986.57万港元回购109.38万股

格隆汇· 2025-09-28 18:36
公司回购动态 - 安踏体育于2025年9月26日斥资9986.57万港元进行股份回购 [1] - 公司此次回购股份数量为109.38万股 [1]
安踏体育9月26日斥资9986.57万港元回购109.38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28 18:31
公司回购动态 - 安踏体育于2025年9月26日斥资9986.57万港元进行股份回购 [1] - 公司回购股份数量为109.38万股 [1]
安踏体育(02020)9月26日斥资9986.57万港元回购109.38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8 18:31
公司回购 - 安踏体育于2025年9月26日斥资9986.57万港元回购109.38万股 [1]
安踏体育(02020)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28 18:22
股份数量 - 2025年9月25 - 26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807,213,100[3] 股份购回 - 2025年9月22 - 26日每日购回股份及占比、价格[4] - 2025年9月26日购回1,093,800股,付出99,865,690.08港元[10] - 合共购回1,093,800股,付出99,865,690.08港元[10] 购回授权 - 购回授权决议2025年5月7日获通过[10] - 可购回股份总数280,721,310股[10] - 交易所购回8,401,800股[10] - 已购回占比0.2993%[10] 暂止期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等暂止期至2025年10月26日[10]
周专题:Zara母公司Inditex发布FY2025H1半年报,经营表现稳健
国盛证券· 2025-09-28 16: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纺织服饰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报告核心观点 - 服装家纺板块Q3消费环境延续波动复苏态势 运动鞋服板块表现预计优于纺服大盘 库销比维持在4-5的健康水平[3] - 黄金珠宝板块中长期竞争力取决于产品与渠道力提升 具有明确产品差异性和强品牌力的公司有望跑赢行业[4] - 服饰制造板块受东南亚关税政策影响 短期利润分配变化可能影响2025-2026年盈利预期 中长期具备一体化和国际化产业链的龙头公司预计享受份额提升[8] - 运动鞋服板块重点推荐业绩确定性较强的龙头公司 包括安踏体育(2025年PE 17倍)、李宁(2025年PE 17倍)、特步国际(2025年PE 11倍)[7] - 品牌服饰推荐新业务拓展顺利的海澜之家(2025年PE 13倍)[7] - 纺织制造推荐对美业务占比较小、盈利表现稳健的申洲国际(2025年PE 13倍)[8] - 黄金珠宝推荐产品力及渠道效率不断提升的周大福(FY2026PE 20倍)和潮宏基(2025年PE 27倍)[4] 行业专题分析 - Zara母公司Inditex FY2025H1营收184亿欧元 同比增长1.6% 货币中性基础上增长5.1%[1] - Inditex FY2025H1毛利率58.3% 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毛利107亿欧元 同比增长1.5%[1] - Inditex FY2025H1净利润28亿欧元 同比增长0.8%[1] - 2025年8月1日至9月8日Inditex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9%[1] - 截至2025年7月末Inditex库存金额34.66亿欧元 同比增长3.1% FY2023以来库存水平基本保持在35亿欧元左右[1] - Inditex预计2025-2026年总销售面积同比增长5% 但预计FY2025营收下降4%左右[2] 细分板块表现 - H股运动鞋服板块2025H1重点公司营收659亿元 同比增长9.1% 归母净利润105.4亿元 增长8.2%[9] - A股品牌服饰板块2025H1收入同比-0.1% 归母净利润同比-17.5%[9] - 服饰制造板块2025H1重点公司收入同比+2.7% 归母净利润同比-9.8%[10] - 成衣制造龙头公司表现优于板块整体 申洲国际/华利集团/晶苑国际2025H1收入同比分别+15%/+10%/+11%[10] - 黄金珠宝板块2025H1金饰消费量显著下滑 Q1/Q2同比分别-27%/-24%[10] - 黄金珠宝个股业绩分化明显 老凤祥/周大生2025H1利润同比-13.1%/-1.3% 老铺黄金/潮宏基利润同比+285.8%/+44.3%[10] 市场行情表现 - 沪深300指数期间上涨1.07% 纺织制造板块下跌2.23% 品牌服饰板块下跌2.76%[28] - A股周涨幅前三:七匹狼(+14.71%)、ST起步(+6.56%)、联发股份(+4.65%)[28] - A股周跌幅前三:美邦服饰(-12.87%)、报喜鸟(-11.11%)、开润股份(-7.77%)[28] - H股周涨幅前三:滔搏(+3.58%)、维珍妮(+0.47%)、361度(-0.7%)[28] - H股周跌幅前三:晶苑国际(-7.53%)、天虹国际集团(-7.27%)、安踏体育(-6.1%)[28] 原材料价格走势 - 截至2025年9月23日国棉237价格21820元/吨 同比下降11%[42] - 截至2025年9月26日长绒棉328价格15043元/吨 同比下降2%[42] - 截至2025年9月26日内棉价格高于人民币计价的外棉价格1759元/吨[42]
7大福建服饰巨头集体开挂,上半年业绩狂飙
36氪· 2025-09-27 12:24
福建服饰产业发展背景 - 上世纪80年代福建凭借毗邻港澳台及东南亚区位优势成为“三来一补”重要基地 [1] - 侨胞带来海外订单资金设备及服装样品信息催生首批家庭作坊式工厂 [2] - 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浪潮中完成资本技术积累从OEM代工起步建立成熟供应链体系 [2] - 安踏特步361度等七大品牌从地方品牌迅速崛起为全国性品牌 [2] 行业赛道分化与业绩表现 - 福建服饰企业分化为运动鞋服和传统男女装两大赛道 [3] - 安踏跻身千亿俱乐部业绩创新高九牧王欣贺股份净利润暴涨超两倍 [4] - 七大上市企业共同擦亮“运动品牌之都”“中国鞋都”等地域标签 [4] 福建七大上市服饰企业品牌矩阵 - 安踏体育旗下覆盖专业运动时尚运动户外赛道含FILADESCENTE等12个子品牌 [5] - 361度主品牌聚焦跑步篮球儿童线定位青少年运动专家 [6] - 特步国际以主品牌+Saucony等专业跑鞋品牌构建跑步生态 [6] - 九牧王专注男裤业务旗下含ZIOZIAFUN等品牌 [6] - 利郎拥有LILANZLESSISMORE及高尔夫品牌MUNSINGWEAR [6] - 七匹狼以主品牌+KarlLagerfeld轻奢品牌双线运营 [6] - 欣贺股份形成JORYA为核心的中高端女装品牌矩阵覆盖多元场景 [6] 运动品牌三巨头业绩与战略 - 安踏361度特步上半年净利润总和超88亿元占运动四巨头总利润超80% [9] - 安踏集团连续12年业绩正增长上半年营收超耐克中国与阿迪中国总和 [10] - 通过收购JACKWOLFSKIN合作MUSINSA实现多品牌协同迪桑特现亿元店可隆月店效超200万 [12] - 全球化布局加速北美首店落地并推进东南亚千店计划 [14] - 特步专注跑步赛道剥离时尚业务后净利润创新高 [15] - 主品牌DTC转型+索康尼攻占高线城市马拉松穿着率超30%+儿童线升级追高市场 [15] - 361度主攻下沉市场门店超七成在三线以下城市 [16] - 儿童业务双位数增长国际业务跨境电商销售额增94%覆盖超60个国家 [16][18] - 篮球赛事IP出海签约约基奇曝光量达66亿超品店年销目标千万级 [17][18] 男女装企业业绩与转型 - 九牧王上半年净利润大增24854%至174亿元毛利率6573% [20] - 推出五裤系列覆盖多元场景科技空调裤4个月销售超9万条 [20] - 40岁以下客群占比从6%提升至46% [22] - 利郎上半年营收1727亿元增79%毛利率超50% [24] - 轻商务系列LESSISMORE业绩大涨318%至537亿元营收占比首超30% [25] - 海外首店落地马来西亚收购MUNSINGWEAR进军高尔夫服饰 [27] - 七匹狼上半年净利润160亿元资产处置收益增14160% [28] - 聚焦夹克品类联合杰尼亚开发科技面料六登米兰时装周 [28] - 收购KarlLagerfeld中国运营权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29] - 欣贺股份净利润暴涨21492%毛利率达6986% [30] - 重组三大事业部聚焦JORYA高端线开设全球旗舰店增强客户粘性 [31] 行业发展趋势 - DTC模式多品牌协同国际化布局业务专精成主流趋势 [33] - 功能化场景化重构行业增长格局 [33] - 安踏模式构建全场景品牌军团与特步九牧王模式专注细分赛道并形成双发展路径 [33]
冰雪运动行业全景图
2025-09-26 10:2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中国冰雪运动及冰雪经济产业[1] * 纪要提及的公司包括安踏体育、波司登、三夫户外等[3][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冰雪经济产业规模从2020年的5,00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900亿元,年复合增速达21.19%[1][4] * 国务院提出到2030年实现整体规模达到1.2万亿元的目标[3][10] * 2023-2024年冬季,冰雪相关消费规模超1,500亿元[6] 场地设施与供给 * 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2,847个冰雪场地,同比增长16.1%[1][4] * 滑雪场地占比32.84%,滑冰场地占比67.16%,表明滑雪场地仍有较大发展空间[1][4] 用户参与与消费趋势 * 第十届大众评审季参与人数已超1.8亿人次,全国参与各类体育项目的人数达5,735万人[1][6] * 北京冬奥会后,72.73%的受访者有冰雪相关消费,但40%的人群花费在500元以下,花费2000元以上的人群占比仅2.43%,消费潜力有待挖掘[3][9] * 全国成年人以上居民中,民俗活动参与率为17.73%,具体项目参与率为6.05%[1][8] 政策支持与发展策略 * 国家政策对冰雪经济给予大力支持,自2021年以来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 * 后奥运时代发展策略聚焦于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速智能研发和数字技术在冰雪场馆的应用,并扶持虚拟冰雪体育发展[1][5] * 通过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推动全国普及与发展[3][10] 投资机会与建议 * 冰雪经济涵盖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及冰雪文化等较长产业链条,导流效应显著[2][13] * 投资建议关注优质核心资产,如安踏体育、波司登、三夫户外等业绩确定性强、股息率较高的白马股[3][14] * 安踏体育作为本土冰雪运动品牌先行者,市场份额有较大提升空间[14] * 波司登布局高端滑雪运动品牌,有利于进入高端羽绒服行业并进军海外市场[14] * 三夫户外以优质高端户外品牌打造新的增长曲线[14][15] 其他重要内容 区域分布特点 * 华北地区,特别是河北省,在冰雪消费方面表现突出,山东、江苏、新疆等处于全国第二梯队[3][9] 潜在风险 * 行业面临消费者偏好变化、渗透率提升空间不确定、季节波动性等风险[16] * 低温环境和季节性限制了部分群体参与度,整体经济和消费偏好不确定性也需关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