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平安(02318)
icon
搜索文档
盘点上市险企负债端:银保、分红险撑起增长,新能源车险进入盈利区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3 22:44
寿险新业务价值表现 - 五家A股上市险企上半年寿险新业务价值共计754亿元 同比增长超30% [1] - 银保渠道新单保费达1525.47亿元 同比高增76.19% [2] - 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同比增幅分别达150.3%和111.1% 中国太保增长95.6% [2] - 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占所有渠道比重达41.38% 同比提升13.24个百分点 [3] - 中国平安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9.7个百分点至28.6% [4] - 上市险企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占比平均为38.9% 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 [4] 银保渠道发展驱动因素 - 银保渠道爆发受"报行合一"政策导致2024年上半年基数较低影响 [2] - 渠道费用率下降及银保网点合作数量限制放开推动业务扩张 [2] - 银行在净息差收窄背景下重视保险中间业务收入 [3] - 险企个险改革推动多元化渠道转型 银行渠道成为理财型产品主推阵地 [3] 分红险转型进展 - 上市险企产品结构向分红险转型初显成效 [5] - 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个险渠道分红险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 [6] - 平安人寿分红险占个险新单比例提升至40%左右 [6] - 新华保险分红险长期险首年保费从去年同期200万元增至46.27亿元 [6] - 中国太平分红险占比达29% 为同业最高 [6] - 行业预计全年分红险占比将进一步上升 [7] 产险综合成本率优化 - 三家上市险企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0.8至2.6个百分点 [8] - 中国平安和中国人保综合成本率优化至95.2%-95.3% 中国太保为96.3% [8] 新能源车险经营改善 - 中国平安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增长46% 承保利润转正 [9] - 中国太保新能源车险原保费收入105.96亿元 占车险保费比例从14.1%升至19.8% [9] - 新能源车险服务车辆数超536万辆 已进入盈利空间 [9] - 家用车综合成本率相对理想 商用车综合成本率仍超100% [9] - 险企通过强化与主机厂合作及大数据分析优化风控 [10]
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阅兵观礼 从钢铁方阵激发风险守护共鸣
中金在线· 2025-09-03 20:38
公司活动与员工反响 - 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观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直播 现场多次自发响起掌声 [1][3] - 90后员工代表施丽敏表示通过阅兵感受到国家强大和当代责任 强调守护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3] - 00后员工代表孙浩天从阅兵中理解团队精神 认为保险服务需前后线配合才能打好攻坚战 [3] 企业文化与使命连接 - 员工通过阅兵将抗战精神与保险服务相连接 强化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 [3] - 车险部党员代表叶力华认为抗战老兵用生命守护国家 保险人的使命是用专业守护千家万户平安 责任相通 [3] - 公司党委书记曹旭指出抗战精神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以专业创造价值并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 [3] 科技赋能与服务优化 - 团体事业群党员代表陈建军从新型装备方队坚定科技赋能保险信念 提及公司使用鹰眼系统通过数值模拟和机器学习预测自然灾害 实践科技强险 [3] - 理赔条线党员代表赵佳明受阅兵精准无误启示 提出理赔服务需追求标准化专业化 快速响应精准服务守护客户信任 [3] - 阅兵观礼后员工更坚定职业使命 在无硝烟战场上对客户需求响应更迅速 服务更真诚 抗战精神在日常服务中绽放新光芒 [5]
73家人身险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榜出炉!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3 20:38
行业整体盈利表现 - 73家人身险公司上半年合计净利润1858.05亿元 同比上升25% [1] - 52家险企实现盈利 合计盈利1900.77亿元 盈利家数较去年同期增加 [1] - 21家险企出现亏损 亏损额合计42.72亿元 [1] 头部公司盈利格局 - 平安人寿以506.02亿元净利润位列行业第一 [3] - 中国人寿以403.30亿元净利润排名第二 [3] - 太保寿险(206.58亿元)、泰康人寿(159.98亿元)、新华保险(143.34亿元)分列三至五名 [3] - 11家险企净利润超过10亿元 36家险企净利润低于10亿元 [3] 盈利驱动因素分析 - 保险公司通过下调产品预定利率和推动分红型产品转型降低刚性负债成本 [9] - 资本市场回暖带动投资收益改善 利率下行推升固收资产估值 [9] - 业务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如人保寿险首年期交规模保费同比增长25.5% [10] - 降本增效措施落地 包括压降费用成本和严格落实"报行合一"政策 [10] 行业未来展望 - 新单保费自2023年起持续高增长 保险产品消费需求预计逐步复苏 [10] - 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缓解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 [10] - 长债利率上行趋势下 负债端和投资端预计同步改善 [10]
保险业2025年中报综述:利润同比提升,资负驱动显弹性
国信证券· 2025-09-03 19:51
行业投资评级 - 保险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6] 核心观点 - 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放大投资收益波动 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 [1][13] - 行业持续推进产品结构转型 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提升推动NBV大幅增长 [2][22] - 险资持续加大FVOCI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 高分红股票配置比例同比大幅提升 [4][53] - 财产险承保利润显著优化 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1.5-2.6个百分点 [3][46] - 监管政策调整提升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 最高档比例提升至总资产的50% [55][58] 财务表现 - 营收表现分化:新华保险同比增长26.0% 中国人保增长10.8% 中国太保增长3.0% 中国平安增长2.1% 中国人寿增长1.0% [1][13] - 归母净利润表现:新华保险同比+33.5% 中国人保+16.9% 中国太保+11.0% 中国平安+6.9% 中国人寿-8.8% [1][13] - 5家上市险企保险服务收入达8315.21亿元 同比增长3.5% [2][22] - 承保利润贡献率平均为62% 投资利润贡献率平均为54% [20][21] 寿险业务 - NBV显著增长:新华保险同比增长58.4% 中国平安增长39.8% 中国太保增长32.3% 中国人保增长26.7% 中国人寿增长20.3% [2][22] - 银保渠道保费收入2549.9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6.9% [2][25] - 具体公司银保渠道表现:中国太保同比增长82.6% 新华保险增长65.1% 中国人寿增长45.7% 中国平安增长37.5% 中国人保增长24.1% [28] 财产险业务 - 三大财险公司保费收入6078.99亿元 同比增长4.1% [3][36] - 车险业务同比增长3.3% 非车险业务同比增长4.8% [3][36] - 中国财险家自车业务占比提升至73.4% 中国太保家庭自用车占比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3][40] - 综合成本率优化:人保财险95.3%同比下降1.5pt 平安财险95.2%同比下降2.6pt 太保财险96.3%同比下降0.8pt [3][46] 投资表现 - 总投资收益率分化:新华保险5.9%同比+1.1% 中国人保5.1%同比+1.0% 中国人寿3.3%同比-0.3% 中国太保2.3%同比-0.4% [4][49] - FVOCI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中国人保10% 中国平安7% 中国太保6% 中国人寿4% 新华保险3% [4][5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平均29% 其他债权投资占比平均53% [5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商业模式具备护城河优势的中国财险 及估值相对偏低的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 [4][59] - 中国财险总市值4102亿元 2025年预测EPS 1.55元 [5][60] - 中国平安总市值10448亿元 2025年预测EPS 3.83元 [5][60] - 中国太保总市值3722亿元 2025年预测EPS 8.28元 [5][60]
中国平安(601318) - 中国平安H股公告
2025-09-03 19:15
FF305 FF305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3日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A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否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601318 | 說明 |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 事件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 ...
频繁举牌银行股中国平安学聪明了
新浪财经· 2025-09-03 18:39
公司投资动态 - 平安人寿于8月26日通过平安资管投资农业银行H股 持股比例达到15% 触发举牌[1] - 2024年2月增持农业银行H股4772.3万股 持股比例突破5% 5月增持1.47亿股 持股比例达10% 8月13日再买入2651.5万股[1] - 农业银行H股年内涨幅25.65% A股涨幅39.65% H股股价5.29港元 A股股价突破7元人民币[1] - 1月8日举牌邮储银行H股 持股达5% 5月9日耗资1.12亿港元增持2329万股 持股比例突破10%[2] - 1月10日与3月13日分别举牌招商银行H股 持股比例先后突破5%和10% 6月17日增持629.55万股后持股达15%[2] - 8月11日举牌中国太保H股 8月12日举牌中国人寿H股[3] - 2024年1月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工商银行H股 至2024年底持股达15%[6] - 上次举牌公告为2019年对中国金茂持股15.22% 2024年前已多年未发布举牌公告[7] 投资战略转变 - 频繁举牌银行股及保险股同行 反映投资战略向稳健领域转向[5] - 国有大行具备低波动、高分红、高股息特性 平均股息率超5% 较2%-2.5%保证利率存在利差[8] - 投资资产总额6.2万亿元 股票投资账面价值6493亿元 权益型基金1291亿元 净投资收益928亿元 总投资收益962亿元[8] 历史投资案例 - 2007年投资富通集团超200亿元 成为其单一第一大股东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亏损超220亿元[3][4] - 2018年以137.7亿元入股华夏幸福成为第二大股东 后续持续加码 平安系合计持股7.58亿股[4] - 2021年华夏幸福债务危机 公司计提减值损失359亿元 净利润下滑15% 截至2024年末风险敞口累计约540亿元 已计提减值约432亿元[4] 管理层变动 - 集团首席投资官邓斌于2024年12月离职 职务已空缺半年 现由投资委员会主任郭世邦接替[3] - 邓斌2022年1月接替陈德贤出任首席投资执行官 离职后加盟永明金融[3] - 陈德贤2012年接替皮尔斯出任首席投资官 曾主导投资富通集团[3]
中国平安(02318)9月3日注销1.03亿股已回购A股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18:31
股份注销 - 中国平安于2025年9月3日注销1.03亿股已回购A股股份 [1]
中国平安(02318)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03 18:18
股份数据 - 2025年8月31日开始时,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0,660,065,083,库存股份102,592,612,总数10,762,657,695[3] - 2025年9月3日注销库存股份 -102,592,612[3] - 2025年9月3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0,660,065,083,库存股份0,总数10,660,065,083[3] 其他信息 - 公司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 - 呈交日期为2025年9月3日[2]
港股3日跌0.6% 收报25343.43点
新华网· 2025-09-03 17:21
市场整体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53.12点至25343.43点 跌幅0.6% [1] - 主板成交额2676.47亿港元 [1] - 国企指数下跌58.1点至9050.02点 跌幅0.64%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44.72点至5683.74点 跌幅0.78% [1] 蓝筹股表现 - 腾讯控股下跌0.33%至598.5港元 [1] - 香港交易所下跌1.35%至437.6港元 [1] - 中国移动上涨0.12%至85.7港元 [1] - 汇丰控股下跌0.6%至99.15港元 [1] 香港本地地产股表现 - 长实集团下跌1.41%至36.42港元 [1] - 新鸿基地产下跌1.66%至92.1港元 [1] - 恒基地产下跌1.35%至26.3港元 [1] 中资金融股表现 - 中国银行下跌0.92%至4.31港元 [1] - 建设银行下跌0.91%至7.63港元 [1] - 工商银行下跌1.2%至5.74港元 [1] - 中国平安上涨0.09%至56.5港元 [1] - 中国人寿下跌0.77%至23.16港元 [1] 石油石化股表现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下跌0.92%至4.29港元 [1] - 中国石油股份上涨0.91%至7.74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下跌0.95%至19.87港元 [1]
“反内卷”初见成效!车险业务受益
券商中国· 2025-09-03 17:10
行业承保效益显著提升 - 财险行业"反内卷"已取得初步成效 带动业务质量和承保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3] - 三大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显著下降 其中车险费用率下降明显 [2][4] - 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5.3% 为近十年最好水平 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4] - 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5.2% 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5] - 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6.3%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6] 车险业务表现突出 - 人保财险车险综合成本率94.2% 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7] - 平安产险车险综合成本率95.5% 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6] - 太保产险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5.3% 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7] - 车险费用率下降主要得益于"报行合一"改革 人保财险车险费用率较2020年末下降18.2个百分点 [6][7] 非车险监管政策推进 -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正在酝酿 预计2025年3月开始实施 [8] - 政策要求明确列示附加费率 平均手续费率和逐单手续费率上限 [9] - 严格执行备案保险条款和费率 禁止通过特别约定等方式改变保险责任 [9] - 预计政策四季度落地 对2025年非车险经营业绩有正向影响 2026年将有明显改善 [9] 公司具体业绩表现 - 人保财险实现承保利润116.99亿元 同比增长53.5% [4] - 平安产险实现承保利润79.78亿元 同比增长125.9% [5] - 太保产险实现承保利润35.5亿元 同比增长30.9% [6] - 人保财险法人业务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9] 技术应用与行业影响 - 科技和AI在核保、理赔、定损的应用为成本率优化提供基础 [6] - "反内卷"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产品、服务和技术创新转变 [10] - 非车险"报行合一"有助于行业回归保险本源 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