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信托
搜索文档
一线传音 | 中建投信托发布《中国信托行业研究报告(2025)》
北京商报· 2025-10-30 21:38
报告概况 - 报告名称为《中国信托行业研究报告(2025)》由中建投信托发布 [1] - 该报告是行业内历史最久覆盖最广的年度智库成果之一已连续发布十三年 [1] - 报告已正式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智库系列" [3] 报告内容与重点领域 - 报告系统梳理了2024年中国信托行业发展脉络并分析信托业务固有业务风险管理与监管环境等重点领域 [3] - 报告聚焦信托行业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使命探讨多个前沿议题 [3] - 前沿议题包括科技信托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绿色金融理念下的信托产品创新普惠信托在基层治理中的功能实现 [3] - 前沿议题还包括养老服务信托的商业模式探索以及数字化浪潮中信托公司转型路径 [3] 行业现状与未来展望 - 信托行业正处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交汇点 [3] - 未来五年是行业深化改革防控风险回归本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 [3] - 在监管完善风险出清与结构优化推动下行业正构建"风险收敛主体分化功能重塑"的新发展格局 [3] 公司未来计划 - 公司将围绕国家战略与行业趋势推动信托业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功能重塑与价值提升 [3] - 公司将持续深化对科技金融绿色信托普惠服务养老信托等关键领域的探索 [3][4] - 公司将积极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促进监管市场与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 [4]
农业银行唱响“农银养老之歌”
新华网· 2025-10-29 21:21
公司养老金融品牌活动 - 公司在重阳节推出“金色岁月 农情相伴”养老金融主题服务活动,活动时间从即日起至年末 [3][4] - 活动通过AI数字人员工“一明”演绎歌曲《金色岁月 农情相伴》,传递对老年客户的节日祝福 [1] - 活动涵盖十大主题,旨在服务客户养老资产保值增值及生活需求,具体内容以各地分行实际活动为准 [4] 个人养老金融服务 - 公司为个人客户提供养老财富管理服务,包括开展“农银养老”财富沙龙、解读养老政策、分享实用策略及提供个性化养老财富管理建议 [6] - 公司私人银行为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富传承、公益慈善、养老服务信托等专项养老金融服务 [8] - 公司信用卡服务覆盖商超购物、文旅出行、养生体检、家居换新等消费场景,为老年客户提供实惠与便利 [9] 养老产业金融服务 - 公司致力于打造多元化养老产业金融解决方案,为企业客户提供集“贷、债、基、股、顾、租”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 [7] - 公司通过遍布全国的网点,支持客户体验康养旅居、“候鸟”旅居等养老新生活方式 [14] 养老生活支持与非金融服务 - 公司携手政府与社区,支持社区及居家养老,提供就医、问诊、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多项服务 [11] - 公司组织国画书法、茶道香道、国风服饰等传统文化活动,以及非遗手作、戏剧表演、亲子运动会等家庭活动,提升客户生活品质 [12][15] - 公司帮助老年客户适应数字化时代,提供智能手机、掌上银行使用指导,以及医院挂号、打车、外卖等生活技巧教学 [17] - 公司开展金融安全教育,帮助老年客户提高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的风险意识,守护资金安全 [18]
4亿老人如何养?
36氪· 2025-10-16 08:18
养老市场需求与规模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人,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2] - 2020年中国空巢老人规模近1.5亿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达772万人,2021年老年人中独居的占14.2%[2] - 随着60后和70后步入退休年龄,这部分人群持有的储蓄、理财、基金、保险四大类金融资产合计达120万亿元,未来十年将进入"银龄财富时代"[3] 养老服务模式与供给 - 中国形成"9073"养老格局,即90%左右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入住机构养老[10] - 截至2024年末,中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6万个,养老床位合计799.3万张[11] - 高端养老社区如椿萱茂·和园提供CLRC模式,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372套房已入住155位老人,月租费用在8000元至1.4万元之间[6][8] - 险资主导的养老项目如中国太平的"玉兰人家"总建筑面积17.7万平方米,规划房间1387间,可容纳超2200人[12] 养老金融与支付能力 - 中国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规模达7.82万亿元,但未来替代率可能降至30%-40%,难以维持高质量养老水平[17][19] -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规模仅300亿元,参保人数覆盖7000多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低[17] - 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在国内保险行业保费占比不到10%,"80后""90后"普遍缺乏养老储备意识[20] - 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但住房占比近七成,实物资产为主流动性较差[16] 养老服务人力资源 - 中国养老护理员供给缺口达550万人,新增养老护理员的流失率高达40%至50%[22] -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护理员到手月薪多在6000元-8000元,对年轻人吸引力较小[23] - 中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500万人,需要专业护理人员1000万人以上,照护力量严重不足[24] 养老产业创新与趋势 - 养老服务信托开始试点,昆仑信托已成立15单业务,尝试解决支付安全与服务对接问题[30] - 社区养老支持服务发展,如北京康养集团上线"北康养e家平台",提供158项上门服务[27] - 中国60岁-69岁低龄老年人中有45%有就业意愿,老年人被视为可以创造价值的社会资本[33] - 复旦大学预测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达19.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9.6%,2050年规模将增至49.9万亿元[32]
股份行私人银行业务稳健增长:客户数与资产管理规模双升
中国经营报· 2025-09-11 16:14
私行业务增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多家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理规模AUM及客户数相比2024年底增长均超10% [1] - 披露数据的5家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私行客户AUM合计达4.65万亿元,较2024年底4.45万亿元增长4.49%,客户数达31.57万户,较2024年底增长7.53% [2] - 民生银行私行客户AUM增长11.79%,客户数增长12.84%;浙商银行私行客户AUM增长13.26%,客户数增长15.52% [2] 私行业务发展举措 - 浙商银行私行业务通过完善体系建设、拓展客群渠道、推动家族办公室业务及扩充产品货架实现快速发展 [2][3] - 具体措施包括搭建六大维度服务体系、开展银发客群活动、公私联动营销、异业联盟合作及跨境服务场景构建 [2][3] - 家族办公室业务在考核、资源配置及营销赋能方面加大投入,股权信托和债权信托取得突破进展 [3] - 产品方面增加多策略固收+、美元理财及海外类产品线,提升客户资产配置达标率 [3] 家族信托与养老服务布局 - 股份行积极布局家族信托和家族办公室业务,如中信银行聚焦"金融+法律+代际"服务闭环 [4] - 浙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全国签约家族信托692单,新增规模56亿元,在浙江地区形成特色品牌 [5] - 养老服务信托落地62单,规模达1.77亿元,标志业务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5] - 家族办公室业务依托全流程线上化管理系统,在公私联动、银发经济及超高净值客户服务方面提升效率 [4][5]
从特殊关怀到品质养老 信托业“普惠化”加速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7-04 09:31
信托业普惠金融创新举措 - 上海信托2024年11月落地上海辖内首单特殊需要信托 为残障群体 失能老人等民事行为能力瑕疵群体提供综合服务 通过"一个特殊需要信托账户"整合多元资产 汇聚社会资源 链接生活照料 财产管理 养老服务等场景及服务提供方 实现专款专用与资金闭环 [3] - 探索"特殊需要信托+"模式 与慈善信托嫁接支持公益用途 与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结合规范服务支付 与监护人责任险联动缓释履职风险 构建"无障碍金融"服务环境 [3] - 2024年8月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家建设条例》将不动产和股权信托纳入 上海信托作为唯一一家信托公司参与立法征询 在市委金融办和上海金融监管局牵头下 成功出台上海版本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 [4] - 2024年6月9日落地全国首单"现金+不动产"的家庭服务信托 [4] - 2024年6月落地独具信托服务特色的安养服务信托账户 通过信托制度解决老年人在财富传承 失能失智下的照护等方面问题 实现信托账户普惠化 服务品质养老需要 [4] - 2024年6月26日落地全国首单公司化运营知识产权服务信托(临床传化) 与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合作 开创市级医院临床创新成果公司化运营全新路径 [4] 未来普惠信托发展规划 - 大力发展信托数智化建设 为信托服务插上数据和智能化翅膀 更高质量 广维度服务广大社会群体 [5] - 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信托等财富管理服务信托 让财富信托走进"千家万户" 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信托账户 [5] - 大力发展预付资金信托 让信托制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治理 为促消费 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信托特色方案 [5] -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 为养老金融大文章和共同富裕贡献信托力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