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02601)

搜索文档
总规模500亿元!头部险企出手!
证券日报· 2025-06-03 21:44
基金发布 - 中国太保正式发布总规模500亿元的两只基金 包括300亿元战新并购基金和2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2] - 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 首期规模100亿元 聚焦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 - 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响应国家扩大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改革试点号召 [2] 行业动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 将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 [4]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完成备案 总规模200亿元 [4] - 泰康稳行完成备案 首期投资规模预计120亿元 [4] - 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 首期规模300亿元 [4] 公司战略 - 中国太保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 普惠保险覆盖超2亿人次 绿色保险保障总额超360万亿元 绿色投资规模超2600亿元 [3] - 公司重点布局医疗健康 先进制造 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服务企业超1万家 科技投资规模突破千亿元 [3] - 持续完善对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及科技型企业的保险服务供给 [3]
险资私募基金扩容!千亿级“长钱”锚定高股息+硬科技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6-03 18:01
险资入市加速 - 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 成为全国第三家险资私募证券管理人 [2]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规模将增加至2220亿元 其中500亿元已投资落地 1720亿元正在准备入市 [2][3] - 2025年5月中国太保、泰康资产、阳光保险等险企接连成立私募基金 [2] 试点规模与进度 - 首批试点2023年10月获批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发起规模500亿元的证券投资基金 [3] - 第二批试点2025年1月和3月获批 总规模1120亿元 涉及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8家险企 [4] - 第三批试点2025年5月启动 拟批复600亿元 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已获批参与100亿元 [5] 政策支持 - 监管部门提高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5% 调整考核机制和资本约束规则 [6] - 对国有保险公司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净资产收益率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 [6]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6] 私募基金成立动态 - 泰康稳行私募基金5月26日完成登记备案 由泰康资产发起设立 [6] - 太保致远私募基金5月21日成立 由太平洋资产100%控股 [6] - 阳光资管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发起200亿元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7] 投资方向 - 险企重仓股涉及738家上市公司 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占比最高 [8] - 中国人寿鸿鹄基金聚焦大市值、流动性好的优质上市公司和高股息大盘蓝筹股 [9] - 新华保险鸿鹄基金投资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阳光保险聚焦沪深300和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 [9] - 泰康稳行精选境内外优质上市公司 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9] 投资案例与策略 - 鸿鹄基金出现在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和中国电信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仓市值125.74亿元 [10] - 险资通过权益市场优化资产配置 提升权益投资比例 分散风险并获取长期收益 [11] - 低利率背景下 保险公司将增配高股息权益资产 预计未来三年每年增配3000-4000亿元 [11]
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发挥保险专业优势,筑牢气候风险防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30 22:37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作为国内保险业头部机构,高度重视气候风险应对,从战略层面推动气候风险应对体系建设,创新巨灾保险产品,完善风险减量管理体系 [3] - 公司积极践行绿色金融战略,自2020年起成立绿色保险专门研究部门,建立董事会至执行团队的一体化运行机制,联合高校及国际再保公司探索战略合作 [2] - 公司提出保险业在气候风险应对中具有"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强调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1] 绿色保险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绿色保险保费收入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16.5%,占整体业务比例30.4%,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二 [2] - 公司在绿色保险领域实现多个"首创":制定行业分类标准、开发34款重点领域产品(业内最多)、创建"全面风险保障+碳中和"会展模式、构建"实物+财务+碳排放"低碳运行体系 [2] - 公司首创"大型活动绿色办会模式",成为进博会、服贸会等国家平台的标配服务 [2] 气候保险创新实践 - 公司在上海探索"巨灾保险+气象预警"模式,联合气象局绘制黄浦区气候灾害风险地图,近五年持续提供气象监测预警 [3] - 在河北首创县域巨灾指数保险"安惠保",运用专业模型和气象数据提供精细化保障;在宁波开发面向中小微企业、公路等多样化巨灾产品 [3] - 自主研发"风险雷达"智能风控平台,为60万企业客户提供定向气象预警,组建2000人风险工程师团队,台风相关减损成效累计超5亿元 [4] 国际合作与科技赋能 - 公司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再保公司、高校等建立合作,共享气候风险研究成果,率先引入中长期气候情景研究优化巨灾评估模型 [4][5] - 通过"一带一路"智慧云平台融合"卫星+安防"技术,监测海外项目运营并预警灾害风险 [7] - 累计为3.6万笔中欧班列订单提供5300亿元风险保障,2023年起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提供234亿元一揽子保障 [6] 服务国家战略布局 - 公司累计为"一带一路"提供境外财产类风险保障超3万亿元,人身类保障超30万人次,承保重大项目1300个覆盖160个国家,中资企业业务占比66% [6] - 未来将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陆海新通道等推出跨区域创新产品,构建跨境风险保障网络,强化海外项目科技监测能力 [7]
利好,300亿长期资金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5-30 18:43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 首期规模300亿元 重点布局符合政策导向的优质上市公司 [1] - 恒毅持盈将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注册资本3亿元 法定代表人窦泽云 [1] - 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允许保险公司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 平安人寿为5家首批试点之一 [1] 试点政策意义与投资策略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打通险资入市卡点 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资金供给结构 支持实体经济获取"耐心资本" [2] - 险资通过权益投资获取高收益资产可提升收益水平 缓解长期利率下行压力 投资策略兼顾高股息股与成长股平衡 [2] - 试点实施过程中将进行压力测试 控制资产价格波动对偿付能力的影响 确保风险可控 [2] 试点批次与规模 - 首批试点:2023年10月获批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500亿元鸿鹄基金 2024年3月完成全额投资 [4] - 第二批试点:8家机构合计1120亿元 包括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520亿元及人保寿险/平安人寿等600亿元 [4] - 第三批试点:中邮保险等机构获批100亿元 鸿鹄基金三期规模400亿元 意向出资方含中小险企 [6] - 三批试点总规模将达2220亿元(含待批复的600亿元) [8] 具体机构动态 - 泰康资产已获批设立泰康稳行私募基金 完成基金业协会备案 [4] - 中国太保拟设立"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5] - 阳光保险子公司阳光资管将设立阳光和远私募基金 阳光人寿出资200亿元 [5] - 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参与鸿鹄基金二期 总规模200亿元 [5] - 国寿资产推进鸿鹄基金三期落地 计划实现资金尽早入市 [6] 行业影响 - 试点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权益投资占比 缓解利润波动 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8] - 促进险资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多家中小保险公司(资产超千亿)有意参与后续试点 [6][9]
太保家园苏州社区开业、大理社区二期投入运营 “十园十美”构画银发经济新风景线
和讯· 2025-05-29 17:33
公司动态 - 中国太保旗下第十家高品质养老社区"太保家园·苏州国际颐养社区"正式投入运营,同日大理国际乐养社区二期亮相,构建全龄大康养生态圈 [1] - 苏州社区聚焦护理刚需,融合江南园林元素与专业照护,打造江南养老新标杆,集医疗护理、康复保健、中医调理、生活照料于一体 [2][3] - 苏州社区试运营一个月期间已有70位长住老人正式签约入住,并接待近2000人次保险客户参观体验 [3] - 太保蓝公益基金向苏州市吴中区慈善总会捐赠50万元,专项用于老年认知障碍关爱项目 [5] - 大理国际乐养社区一期自2021年10月开业后已接待短住体验客户超过6万间夜,参观体验客户超过15万人次 [7] - 太保家园第四届客户服务节启幕,以"茶韵悠长处 颐养驻韶华"为主题,将茶文化深度融入养老服务体验 [8][9] - 目前太保家园已在全国13个城市落地15个养老社区项目,其中10个社区已开业运营 [12] 行业趋势 - 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银发经济蓬勃发展 [7] - 认知症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2024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 [5] - 与传统老年消费市场不同,如今的老年人更加注重健康、品质和体验 [7] 产品与服务 - 苏州社区设有康复门诊和护理院,引进先进诊疗设备,汇聚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团队,为失能、半失能长者及术后康复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3] - 苏州社区在护理楼内专门设置两层"乐忆家"认知症照护专区,制定涵盖认知训练、行为干预、生活照料的全周期照护方案 [5] - 大理社区二期产品业态更加丰富多样,包括乐养公寓、听海小院、苍山平院等,能够满足全龄人群的旅居健身、康复疗愈、养老养生需求 [7] - 2024年以来中国太保和上海交响乐团创新开启"音乐疗愈合作计划",将古典音乐应用到对认知症长者的照护中 [11] 文化体验 - 苏州社区与吴文化博物馆进行"吴文化传承实践基地"共建签约,未来将推出更多特色项目让旅居长者感受吴地风情 [7] - 大理社区举办"愈见大理·落日音乐会",上海交响乐团东海岸重奏组带来《云南民歌五首》等特别编排曲目 [10][11] - 客服节期间各地太保家园社区将联动开展茶艺展示、茶品鉴会、茶文化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主题活动 [12]
金改前沿|气候保险发展还差哪些火候?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8 21:34
极端天气对保险业的影响 - 5月份北京市因冰雹导致各险种报案超4万件,估损金额达3亿元 [1] - 湖北强降雨引发次生灾害,险企接到报案超4000笔、报损金额超3300万元 [1] - 2024年上海遭遇"双台风",某主题公园通过热带气旋指数保险获赔超3000万元 [1] 气候保险的区域实践与创新 - 四川建立巨灾保险共同体,累计承保城乡居民1300多万户,提供风险保障超3500亿元 [2] - 河北、湖北2024年率先落地全灾因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覆盖"人身+住房+室内财产"三层保障 [2] - 山东日照推出海洋牧场巨灾保险,提供风险保障2600万元 [2] - 中国太保在河北首创县域巨灾指数保险,在宁波开发多样化巨灾产品 [3] 保险保障缺口与行业挑战 - 全球自然灾害损失达3200亿美元,保险赔偿占比仅10%,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5] - 汶川地震保险赔付占实际损失不到1%,河南暴雨赔付比例略有提升但仍偏低 [6] - 居民个人投保率低,产品同质化严重,间接损失难以覆盖 [6][9] 技术与政策协同进展 - 保险公司应用无人机、卫星遥感和AI技术提升灾害风险评估与理赔能力 [9] - 2024年12月中国气象局联合金融监管总局推进金融气象数据协同机制 [9] - 中国太保通过政府协同将金融工具转化为社会基础设施,强化防赔结合解决方案 [9][10]
中国太保傅帆:保险业在气候风险应对中扮演重要角色,希望建立多方合作平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20:06
西博会概况 - 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于5月25日至29日在成都举行,主题为"深化改革增动能扩大开放促发展" [2] - 本届西博会吸引境内外3000余家企业参展 [2] 中国太保参展情况 - 中国太保首次亮相西博会,并主办"气候保险的实践与探索研讨会" [2] - 公司作为连续七届进博会保险服务商,此次活动是其浦江汇客厅系列活动之一 [2] 气候变化影响 -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和强度上升,过去三年相关自然灾害年均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且持续上升 [2] - 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2] 保险业作用 - 保险业具有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属性,在气候风险应对和防灾减灾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2] - 与传统灾害应急管理相比,保险价值体现在灾后经济补偿和通过创新产品服务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2] - 保险业可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2] 中国太保战略 - 公司从战略层面持续推动气候风险应对体系建设,创新巨灾保险产品,完善风险减量管理体系 [3] - 面对202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公司将巨灾保险作为重点战略领域,打造覆盖灾前、灾中和灾后的完整解决方案 [3] 跨领域合作 - 应对气候风险需要集结社会各方力量,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 [4] - 建议由政府牵头建立气象、应急、自然资源、高校和保险机构合作平台,实现信息互联共享 [4] - 合作旨在完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各环节的支持环境 [4]
一二把手全换,三季度净利下滑超20%,中国太保迎来“巨变”
格隆汇· 2025-05-28 09:33
管理层变动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选举傅帆为董事长,傅帆在资管、保险等金融领域经验丰富,曾参与公司"大健康"、"大区域"、"大数据"三大战略 [2][5] - 聘任赵永刚为总裁,赵永刚曾任太保寿险多个分公司总经理及海通证券监事会副主席 [6] - 原董事长孔庆伟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党委书记 [2] - 此前公司解聘首席风险官孙培坚,独立董事陈继忠辞职 [7] 股东减持与业绩表现 - Schroders PLC减持570.02万股,每股作价14.8751港元,总金额8479.10万港元,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13.98% [4]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59.26亿元,同比微增不足1%,净利润231.4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4.39% [4]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54.3%至48.17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4.4% [11] - 保险服务收入2047.75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寿险下降5.2%,产险增长13.9% [8] 投资与资产配置 - 截至9月末投资资产21726.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 [9] - 前三季度净投资收益率3.0%,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2.4%,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9] - 公司延展资产久期,灵活进行战术资产配置,主动管理权益类资产 [9] 业绩下滑原因 - 资本市场变动导致投资收益低于去年同期 [12] - 新会计准则切换使资本市场波动完全体现在净利润中 [12] - 三季度受台风等大灾影响赔付支出上升,而2022年赔付支出低于正常水平 [12] 战略与未来方向 - 公司近年推动产险保费创新高,寿险率先转型成效显著 [13] - 大健康战略已形成清晰路线图,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获监管肯定 [13] - 新领导班子或将继续聚焦寿险、产险、健康险、养老建投等主业 [14]
90亿!险资出资成立并购基金
FOFWEEKLY· 2025-05-27 18:31
太保战新并购基金成立 - 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在上海登记成立 出资额为90亿元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太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由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9.9999% 太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0.0001% [1] - 基金成立背景与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相关 新规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等方面做出配套规定 [1] - 基金或将有助于中国太保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业务 [1] 行业动态 - 近期并购基金呈现井喷态势 行业巨头纷纷加大并购投资力度 [3] - 2024年LP出资活跃度受到关注 相关全景报告已发布 [3] - 中国CVC影响力报告指出 到2025年将形成"新双轮驱动"模式 [3]
2.5%预定利率产品退场倒计时 保险公司加大浮动收益型产品供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21:19
利率下调与保险产品调整 -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跌破1% 银行存款利率全面下调 其中活期存款下调5BP 三个月至二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调15BP 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均下调25BP [1][2] - 2.5%预定利率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已步入倒计时 最快可能在今年9月迎来新一轮下调 [1][5][6] - 预定利率调整机制要求连续两个季度高于研究值25个基点以上可能触发调整 一季度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 首次低于2.25%水平 [5][6] 保险产品结构变化 - 今年新上340款人寿保险产品中 分红型、万能型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接近五成 达157款 [1][8] - 年金保险新产品中 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超四成 在248款新产品中有102款 [8] - 增额终身寿险吸引力下降 3.5%预定利率产品第10年实际收益率约3% 2.5%预定利率产品第10年实际收益率仅约1.5% [6] 保险公司战略调整 - 头部寿险公司将分红险转型提升至战略高度 中国人寿一季度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比达51.72% 同比大幅提升 [7] - 中国太保一季度新保规模保费中分红险占比18.2% 同比提升16.1个百分点 [7] - 新华保险计划二季度加大分红险销售力度 确保转型成功 [7] 行业发展趋势 - 分红险"锁定保底2.0%+浮动"的长期收益优势在利率下行背景下显现 [6] - 预计2025-2027年分红险新单增速分别为230%、47%和38% 规模将达4028亿元、5908亿元和8123亿元 合计增量18058亿元 [8] - 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提升有助于压降刚性负债成本 改善利差损风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