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鑫集团(02858)

搜索文档
稳定币概念牛股频现,警惕炒作风险
第一财经· 2025-07-29 13:33
稳定币概念股市场表现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实施,数字货币概念股集体暴涨,中国三三传媒(08087 HK)和加幂科技(08172 HK)年内涨幅超1000%,耀才证券(01428 HK)、欧科云链(01499 HK)、云锋金融(00376 HK)、易鑫集团(02858 HK)等年内累计涨幅均超100% [1] - A股市场涌现稳定币概念热潮,东信和平(002017 SZ)、四方精创(300468 SZ)、金证股份(600446 SH)等通过披露相关业务合作或战略布局,股价应声上涨 [1]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 HK)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开展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后,股价单日暴涨198%,半个月内从3 7港元飙升至7 07港元,累计涨幅达91% [4] 个股案例与涨幅分析 - 中国三三传媒公告申请稳定币牌照筹备工作后,股价从1港元以下飙升至6 4港元/股,年内累计涨幅达1839% [5] - 加幂科技宣布进军稳定币赛道后,股价从3 5港元攀升至4 28港元,区间涨幅22%,年内累计涨幅1612% [5] - 东信和平股价从14 25元飙升至27 26元,涨幅近翻倍,公司计划推进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行及跨境结算应用 [7][8] - 四方精创股价从45 1元上涨至52元,区间涨幅超15%,其FINNOSafe平台支持稳定币业务发展 [6] 市场炒作与风险警示 - 多数概念股稳定币业务处于早期布局阶段,未产生实际业绩,华峰超纤、四方精创、电科网安等公司澄清相关业务贡献有限或暂无收入 [10]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指出,市场存在过度亢奋情绪,部分公司仅凭概念炒作股价,实际应用场景和可行方案缺乏 [11] - 部分概念股股东逢高减持,如四方精创董事减持0 05%股份,金证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 87%股份 [12][13] 行业监管与牌照动态 - 香港金管局表示初期仅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且牌照对公司短期盈利贡献存在不确定性 [1] - 数十家机构接触香港金管局,部分缺乏实际应用场景或风险管控能力,仅停留在概念阶段 [11]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在即,十倍概念牛股频现,警惕炒作风险
第一财经· 2025-07-28 20:51
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与市场反应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 资本市场迅速反应 数字货币概念股迎来集体暴涨 [1] - 中国三三传媒(08087 HK)和加幂科技(08172 HK)年内涨幅超1000% 耀才证券(01428 HK)、欧科云链(01499 HK)、云锋金融(00376 HK)、易鑫集团(02858 HK)等稳定币概念股今年累计涨幅均超过100% [1] - A股市场涌现稳定币概念热潮 东信和平(002017 SZ)、四方精创(300468 SZ)、金证股份(600446 SH)等上市公司仅通过披露稳定币相关业务合作或战略布局 股价便应声上涨 [1] 稳定币概念股表现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 HK)在香港证监会批准其开展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后 股价单日暴涨198% 创下港股金融科技板块最大单日涨幅纪录 在短短半个月内(6月25日至7月11日)从3 7港元飙升至7 07港元 累计涨幅达91% [3] - 中国三三传媒公告开展申请稳定币牌照的筹备工作后 股价从长期处于1港元以下的"仙股"状态飙升至6 4港元/股 年内累计涨幅高达1839% [4] - 加幂科技公告将进军稳定币赛道后 股价从7月22日的3 5港元快速攀升至28日的4 28港元 区间涨幅达22% 年内累计涨幅更达到1612% [4] 市场炒作与风险 -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指出 市场出现了过度亢奋的情绪 一些上市公司只要宣称有意开拓稳定币业务即"点石成金" 股价即应声上涨 [5] - 绝大多数概念股在稳定币领域尚未形成实质性收入 多家被热炒的上市公司已通过公告紧急"灭火" 明确澄清相关业务贡献微乎其微 [8] - 已有不少概念股股东正在逢高减持 如四方精创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陈荣发累计减持27 63万股 金证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770万股 [9][10] 行业现状与监管态度 - 多数企业的稳定币相关业务仍处于早期布局阶段 并未产生实际业绩 稳定币牌照的申请也并非易事 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在初阶段充其量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 [1]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强调应防范稳定币过度概念化的风险 指出很多机构只停留在概念阶段 缺乏实际的应用场景和具体方案 [9] - 即使取得牌照 基于监管希望稳步发展的考虑 加上初期所需要的资源投入 对公司短期盈利的贡献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1][9]
易鑫首度亮相WAIC,汽车金融首个Agentic大模型已进入攻坚阶段
新浪证券· 2025-07-27 17:06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概况 - 大会于7月26日至29日在上海举行 由外交部 国家发改委等10个部委和机构共同主办[1][3] - 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 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 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3] - 参会嘉宾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得主 80余位中外院士[3] 易鑫AI技术发展历程 - 2018年起持续推进AI技术在风控与业务中的应用 构建决策流平台 模型平台与多代机器人平台[4] - 2023年全面布局大模型与多模态技术 推动智能化产品与业务的深度融合[4] - 2024年"智鑫多维"多模态大模型成为中国汽车金融领域首个通过生成式AI大模型备案的产品[6] - 2025年3月开源业内首个高性能推理模型 以11%参数量实现千亿级模型DeepSeek-R1的推理效果[6] Agentic大模型技术突破 - 当前研发已进入攻坚阶段 测试显示可实现动态决策突破 业务处理时效进入"秒级时代"[8] - 模型包含三大智能助手:沟通助手了解需求 资料助手收集材料 评估助手完成预审[8] - 通过自主决策智能体与汽车金融场景深度结合 解决行业效率瓶颈和痛点[6][8] 行业影响与战略布局 - 技术路径紧扣汽车金融产业特性 从通用能力竞赛转向垂直场景深挖[10] - 将通过SaaS服务赋能上下游合作伙伴 带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10] - 目标不仅是夯实市场地位 更要引领汽车金融行业智能化发展[10] 公司参展成果 - 首次亮相WAIC 集中展示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及在汽车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1][4] - 依托服务全球超千万汽车金融用户的经验 已创造多个行业"第一"[6] - 计划年内推出汽车金融行业首个Agentic大模型[6][8]
南方基金旗下南方港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QDII)A二季度末规模0.49亿元,环比增加2.24%
金融界· 2025-07-21 19:55
基金概况 - 南方港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QDII)A(019265)期末净资产0.49亿元 较上期增长2.24% [1] - 基金经理熊潇雅于2025年3月7日开始管理该基金 具有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金融学硕士背景及10年从业经验 [1] 业绩表现 - 近3个月收益率达18.16% 近一年收益率49.93%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68.16% [2] - 股票持仓前十大集中度达51.53% 主要配置腾讯控股、泡泡玛特、赤子城科技等港股科技及消费企业 [2] 规模变动 - 2025年二季度期间赎回0.01亿份 期末总份额降至0.02亿份 [2] - 2024年四季度出现47.96%的净资产大幅下滑 当季赎回份额达0.02亿份 [2] 公司背景 - 南方基金成立于1998年3月 注册资本3.6172亿元 法定代表人周易 [2] - 公司注册地位于深圳市 主要从事商务服务业 [2]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6: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18日收盘,共有160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中国新经济投资(00080)以288.89%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440港元,最高价0.700港元 [1][2] - 澳亚集团股权(02905)和中安控股集团(08462)分别以55.28%和50.00%的创高率位列第二、三位 [1][2] - 创高率超过30%的股票还包括华联国际(00969)40.13%、中科生物(01237)37.25%、万马控股(06928)30.43% [2] 52周新高股票列表 - 乐普生物-B(02157)收盘价7.940港元,创高率24.54% [2] - 指尖悦动(06860)收盘价0.238港元,创高率17.14% [2] - 中国金典集团(08281)收盘价0.090港元,创高率17.12% [2] - 富誉控股(08269)收盘价0.540港元,创高率16.07% [2] - 加科思-B(01167)收盘价6.700港元,创高率15.31%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XI二南CO-U(09311)以-16.10%的创低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930港元,最低价0.896港元 [6] - XI二南CO(07311)创低率-12.62%,收盘价7.360港元,最低价7.025港元 [6] - 昊天国际建投(01341)创低率-5.70%,收盘价0.228港元,最低价0.182港元 [6] - 协同通信(01613)创低率-4.00%,收盘价0.242港元,最低价0.240港元 [6] - 新达控股(08471)创低率-3.45%,收盘价0.086港元,最低价0.084港元 [6]

易鑫集团20250709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金融、二手车 - 公司:易鑫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易鑫集团战略转向二手车业务 - 核心观点:战略重心转向二手车业务带来长期成长性和股东回报 - 论据:2024 年中国二手车总交易量 1961 万辆,同比增长 6%,优于新车市场;2023 年中国二手车金融渗透率 38%,低于新车的 50.5%,有较大增长空间;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6%,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二手车融资规模占比达 60% [2][5] 易鑫集团业务表现与财务情况 - 核心观点:业务展现高成长性和高股东回报,财务状况良好 - 论据:业务模式分交易平台和自营融资两类;2024 年末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340 多个城市,合作经销商超 3.8 万家;2024 年公司营收与净利润从 21 年至 24 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41%与 200%;交易平台业务收入占比 2024 年底达 80%,其中贷款促成服务占 40%以上,SaaS 服务收入 18 亿元,占比 18%;2024 年股息率达 14.6%,发放末期股息加特别派息每股 0.12 元 [2][3][8][9][11] 易鑫集团金融科技应用 - 核心观点:金融科技提升风控和获客能力 - 论据:推出业内领先大模型“智心多维”,2024 年通过该平台促成融资交易规模达 211 亿元,同比增长 106%;AI 技术赋能全场景,预审环节自动通过率提升至 65%,180 天以上逾期率从 2022 年的 1.49%降至 2024 年的 1.39% [3][4][21] 易鑫集团管理层激励 - 核心观点:股权激励计划彰显管理层对未来业绩的信心 - 论据:2025 年提出第五次激励计划,涉及 216 人,若达成行权条件,2024 年至 2029 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需达 23% [7] 汽车金融市场情况 - 核心观点: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增长,各参与主体有不同特点 - 论据:2018 年汽车金融市场规模约 1.8 万亿元,预计 2025 年突破 3.5 万亿元;2023 年底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市占率分别为 46%、39%和 15%;银行资金成本低、服务能力强占主导,汽车金融公司靠主机厂合作但受其影响,融资租赁及第三方机构产品灵活、门槛低 [13][14] 二手车市场情况 - 核心观点:二手车市场有增长空间,政策利好 - 论据:2012 - 2024 年二手车年复合增长率达 12%,2023 年底金融渗透率 38%,低于新车的 51%;2023 年以来发改委和财政部多次发文支持汽车以旧换新和二手车交易优化 [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易鑫集团发展历程:前身是 2013 年易车汽车融资事业部,2014 年成立易鑫融资租赁公司,2016 年获腾讯、京东等轮融资,2017 年在港交所上市 [6] - 易鑫集团股权结构:截至 2024 年底,控股股东腾讯持股 53.88%,为公司提供大数据、媒体资源及征信数据支持 [6] - 易鑫集团渠道覆盖优势:线上通过官网及互联网合作伙伴获客,线下销售人员超 3000 人,与超 40 家主流主机厂总对总合作,经销商合作伙伴超 3.8 万家 [16] - 易鑫集团 SaaS 业务:24 年促成融资规模超 1 亿元客户数达 17 家,每名客户平均贡献收入 1 亿元;22 - 24 年 SaaS 融资额从 15 亿元增至 211 亿元,25Q1 同比增长 57%至 61 亿元;22 - 24 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超 280%,24 年收入达 18 亿元 [19][20] - 易鑫集团融资渠道和资金成本:截至 2024 年末,与超 100 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合作,银行借款占融资渠道比例从 2021 年的 40%提升到 2024 年的 68%;平均资金成本由 2023 年的 4.9%降至 2024 年的 4.5%,预计未来继续下行 [23] - 易鑫集团估值:选取齐富科技、百融云及盛业作为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约 15 倍,公司目前 PE 低于可比公司估值,具有较高成长潜力 [25]
高盛:预计美联储年内降息三次…康耐特、易鑫集团等调研纪要
智通财经· 2025-07-02 13:38
美联储利率预测调整 - 高盛将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测上调至三次(此前为一次),预计9月、10月、12月各降息一次,2026年再降息两次,终端利率下调至3%-3.25%(原3.5%-3.75%)[1] - 降息时间提前因夏季关税对通胀影响低于预期,且劳动力市场短期面临下行风险(移民政策变化、季节性因素)[1] 标普500历史表现 - 7月是标普500指数历史表现最强月份(1928年以来数据),平均回报率达1.67%[4] 中国制造业PMI数据 - 6月财新制造业PMI从48.3升至50.4,超出预期,主要因产出分项指数从47.5跃升至52.1,新订单分项指数从47.4升至50.2[6] - 外部需求疲软导致新出口订单连续三个月收缩(6月49.4 vs 5月46.2),通缩压力持续(产出价格指数微降至48.5)[7] - 财新PMI与国家统计局PMI差异反映覆盖范围不同(财新侧重出口导向型行业,统计局侧重上游行业)[7] 康耐特光学业务进展 - 公司从传统镜片拓展至AI/AR眼镜镜片市场,1.74高折射率镜片比1.50材料厚度减少43%、重量减轻32%,平均售价更高[8][9] - 已与全球科技公司合作研发,3天内可交付定制镜片,泰国工厂2026年投产以扩大产能[9][15] - 预计中国AI/AR眼镜出货量2024-2030年CAGR达56%,2030年达700万台[8] - 2024年收入结构:标准化镜片44%、功能型镜片37%、定制化镜片19%(毛利率更高)[15] 易鑫集团战略规划 - 业务聚焦二手车(收益率是新车4倍)和金融科技,2025年金融科技GMV目标300-350亿元(占总GMV750亿元的40%)[20][23] - 汽车金融市场中第三方份额20%,公司在第三方占比10%-15%(整体市场2%-3%),依托3000-3500名直销人员和千万级数据点强化风控[21][22] - 政策利好:国有银行高利率限制促进行业合作,新能源车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发展[26][27] - 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覆盖率200%),股息政策维持50%基本支付率[16][29]
创新科技大咖说|专访易鑫集团首席AI科学家、高级副总裁张磊:垂直领域AI技术应用开发需注意透明度与“数据不出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21:12
行业趋势与挑战 - AI与汽车金融深度融合 数据积累 场景理解与算法创新成为行业破局关键[1] - 行业面临"数据不出域"合规要求与决策透明度双重挑战 推动联邦机器学习 数据脱敏等技术方案探索[1][4] - 垂直领域AI应用需兼顾高质量效果与决策透明性 在强监管环境下实现理想效果存在挑战[5] 技术应用与创新 - 联邦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多方协同训练模型而不共享原始数据 数据脱敏与严格审批制度保障隐私安全[4] - 汽车金融领域AI大模型需依托领域数据积累 业务场景理解及算法工程创新 实现低成本高效能[7] - 公司开源YiXin-Distill-Qwen-72B推理大模型 为汽车金融行业首个开源大尺寸推理模型 性能对标DeepSeek-r1[7] 公司战略与优势 - 公司AI智能体产品聚焦复杂场景判断与长链路决策 目标实现汽车金融全自动化流程[8] - AI全面重塑业务模式 资管智能体大模型使逾期修复率提升一倍[8] - 核心优势包括垂直领域数据资产 AI技术深耕经验 以及人才-算力-数据三要素完备体系[8] 市场机遇与区域角色 - 未来3-5年机遇在于AI赋能汽车金融科技及服务出海企业 跨境数据治理标准建设成重点[6] - 香港凭借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望成为跨境数据治理标准建设的关键节点[1][6]
易鑫集团25Q1点评:高利润二手车业务增长超预期,金科业务高增
中泰证券· 2025-05-16 21: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易鑫集团25年一季报体现出公司二手车的规模化、金融科技的高增长性、新能源的战略前瞻性 考虑到高利润的二手车业务占比超预期提升 上调公司2025 - 2027年净利润至11.4亿元、14.4亿元、17.9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41.2%、26.2%、24.3% 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状况 - 总股本6757.68百万股 流通股本6757.68百万股 市价2.22港元 市值15002.05百万港元 流通市值15002.05百万港元 [1]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685.97|9887.73|11475.40|12979.49|14547.06| |增长率yoy%|28.5%|47.9%|16.1%|13.1%|12.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54.96|809.94|1143.99|1443.70|1794.39| |增长率yoy%|49.7%|45.9%|41.2%|26.2%|24.3%| |每股收益(元)|0.08|0.12|0.17|0.21|0.27| |P/E|24.95|17.09|12.10|9.59|7.72| |P/B|0.88|0.84|0.79|0.73|0.66| [4] 业务结构优化 - 2025年一季度 易鑫汽车融资交易总量保持稳定 为172千笔 同比+0.5% 其中二手车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交易笔数同比大增31.9%至104千笔 占总交易量比例提升至60.5% 2024年同期为46.2% 预计二手车业务的持续增长得益于易鑫通过金融科技优化风控模型 从而提升下沉市场渗透 [6] 金融科技(SaaS)业务 - 金融科技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 促成融资额61亿元 同比+56.5% 占融资总额比重提升至39.9% 2024年同期为24.3% 该业务通过深化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 扩大资金渠道 并依托SaaS系统为中小汽车经销商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持续提升客户粘性 2025年一季度新增4个合作项目上线 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地位 [6]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汽车融资中 二手电动车交易占比从2024年的12.5%提升至23.2% 2025年一季度电池GAP交易达13千笔 同比+38.0% 成为新能源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6]
易鑫集团(02858.HK)1Q25运营资料点评:二手车销量承压拖累融资额表现 金科业务快速增长
格隆汇· 2025-05-15 18:08
总量表现 - 1Q25易鑫集团总融资交易量17.2万笔/yoy+0.5%,融资总额153亿元/yoy-5.0% [1] - 行业新车及二手车总销量yoy+7.5%,但公司融资额增速弱于行业,主因二手车销量增速放缓(1Q25全国二手车交易量460.7万辆/yoy+0.15%)及单均融资额下降 [1] - 单均融资金额下降推测因二手车业务首付比例较高且二手车融资额占比提升 [1] 业务结构 - 1Q25二手车融资交易量10.4万笔/yoy+31.9%,占比60.5%/yoy+14.3pct,反映策略向高利润二手车倾斜 [2] - 二手电车融资交易量9000笔,占新能源车融资交易量的23.2%/yoy+10.7pct [2] - 金融科技平台促成融资总额61亿元/yoy+56.5%,占比39.9%/yoy+15.6pct,显示金科业务快速扩张 [2] 战略合作 - 1Q25新增4个汽车金融产业链合作项目,深化与国有大行(如工行)合作以扩大业务规模 [2] 财务预期 - 2025-2027E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0.9亿元/yoy+34%、13.0亿元/yoy+20%、14.9亿元/yoy+14% [2] - 动态PE估值25-27E为12.1x、10.1x、8.8x [2] - 24年派息0.13港币,分红率超100%,对应25/5/14股息率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