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科技(03800)
搜索文档
协鑫科技(3800.HK):Q3光伏业务扭亏为盈 反内卷持续发力
格隆汇· 2025-10-24 13:07
公司业绩表现 - 25Q3公司光伏材料业务预计利润约为人民币9.6亿元,其中包括出售一家联营公司之税后出售收益约为6.4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25Q3公司光伏材料业务未经审核经调整EBITDA约为人民币14.1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预计公司25-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1亿元、13.17亿元、20.55亿元,EPS分别为-0.05元/股、0.04元/股、0.07元/股 [1] 多晶硅业务状况 - 25Q3公司颗粒硅平均售价(含税)为42.12元/kg,环比提升9.2元/kg [2] - 截至10月15日颗粒硅均价达到50元/kg(假设税率13%,不含税价格为44.25元/kg),较25Q3公司均价仍有上行空间 [2] - 25Q3颗粒硅的平均生产现金成本为24.16元/kg(含研发),环比下降1.15元/kg [2] - 颗粒硅产能在能耗上的优势领先,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委发布的《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能耗新标准 [2]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反内卷驱动下头部公司有望率先穿越周期 [1] - 展望25Q4和26年,多晶硅价格有望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带动公司多晶硅业务的盈利环比持续提升 [2] - 公司计划用认购事项所得的部分款项进行合并及收购,以收购中国大陆境内的目标公司或资产以增加多晶硅产能 [2] - 行业整合有利于供需实现平衡,进一步促进价格的企稳回升 [2]
协鑫科技(03800):Q3 光伏业务扭亏为盈,反内卷持续发力:协鑫科技(3800)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23 18:31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协鑫科技维持"增持"评级,并给予2026年1.2倍市净率,目标价为1.59元人民币(按汇率换算)[10] - 报告核心观点为:公司25年第三季度光伏材料业务实现扭亏为盈,在行业反内卷驱动下,头部公司有望率先穿越周期[2][10] 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5年第三季度,公司光伏材料业务利润约为9.6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出售一家联营公司之税后出售收益约6.4亿元人民币,同比实现扭亏为盈[10] - 25年第三季度,公司未经审核经调整EBITDA约为14.1亿元人民币,同比实现扭亏为盈[10] 产品价格与成本 - 25年第三季度,公司颗粒硅平均售价(含税)为42.12元/公斤,环比提升9.2元/公斤[10] - 根据行业数据,10月15日颗粒硅均价达到50元/公斤(不含税价格为44.25元/公斤),较公司25年第三季度均价仍有上行空间[10] - 25年第三季度,颗粒硅的平均生产现金成本为24.16元/公斤(含研发),环比下降1.15元/公斤[10] - 公司颗粒硅产能的能耗优势领先,完全符合国家新发布的能耗标准[10] 公司战略与行业展望 - 公司计划利用部分认购事项所得款项进行合并及收购,以增加多晶硅产能,行业整合有利于供需平衡和价格企稳回升[10] - 展望25年第四季度和26年,报告预计多晶硅价格有望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带动公司多晶硅业务盈利环比持续提升[10] 财务预测摘要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81亿元、13.17亿元和20.55亿元[10]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05元、0.04元和0.07元[10]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06亿元、162.94亿元和195.25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20%、35%和20%[4] - 报告预测公司2026年营业收入将恢复增长,增幅达35%[4]
国泰海通:维持协鑫科技“增持”评级 反内卷持续发力
智通财经· 2025-10-23 14:27
公司财务与业绩预测 - 国泰海通维持协鑫科技增持评级 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每股账面价值分别为1.17元 1.22元和1.28元 [1] - 基于2026年1.2倍市净率 目标价设定为1.59元 [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光伏材料业务利润约为人民币9.6亿元 其中包括出售一家联营公司之税后出售收益约6.4亿元 [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未经审核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约为人民币14.1亿元 [1] 多晶硅业务表现与成本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颗粒硅平均含税售价为42.12元/公斤 环比提升9.2元/公斤 [1] - 截至10月15日 颗粒硅含税均价达50元/公斤 不含税价格为44.25元/公斤 较公司第三季度均价仍有上行空间 [1] - 2025年第三季度颗粒硅平均生产现金成本为24.16元/公斤 环比下降1.15元/公斤 [2] - 颗粒硅产能的能耗优势领先 完全符合国家新发布的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2]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多晶硅价格回暖 行业反内卷初见成效 [1]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价格有望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带动公司多晶硅业务盈利环比持续提升 [1] - 公司计划利用部分认购事项所得款项进行合并及收购 以增加在中国大陆的多晶硅产能 [2] - 行业整合有利于供需实现平衡 进一步促进价格企稳回升 [2]
国泰海通:维持协鑫科技(03800)“增持”评级 反内卷持续发力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4:14
投资评级与财务预测 - 国泰海通维持协鑫科技“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BPS分别为1.17元/股、1.22元/股、1.28元/股 [1] - 基于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6年1.2倍市净率,目标价为1.59元 [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光伏材料业务利润约为人民币9.6亿元,其中包括出售一家联营公司的税后出售收益约6.4亿元 [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未经审核经调整EBITDA约为人民币14.1亿元 [1] 多晶硅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颗粒硅平均售价(含税)为42.12元/公斤,环比提升9.2元/公斤 [1] - 根据行业数据,10月15日颗粒硅均价达到50元/公斤(不含税价格44.25元/公斤),较公司第三季度均价仍有上行空间 [1] - 展望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多晶硅价格预计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带动公司该业务盈利持续环比提升 [1] 成本控制与技术优势 - 2025年第三季度颗粒硅的平均生产现金成本(含研发)为24.16元/公斤,环比下降1.15元/公斤 [2] - 颗粒硅产能在能耗上的优势领先,完全符合国家新发布的《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能耗新标准 [2] 产能扩张与行业整合 - 公司计划利用部分认购事项所得款项进行合并及收购,以收购中国大陆境内的目标公司或资产来增加多晶硅产能 [2] - 行业整合有利于供需实现平衡,进一步促进价格的企稳回升 [2]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10月2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08:32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以98.84亿股的持股数量位居港股通持股比例榜首,持股比例达71.22% [1] - 中远海能和绿色动力环保分别以70.13%和69.57%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和第三名 [1] - 前20名持股比例榜单中,持股比例均高于57%,涵盖电信、能源、环保、金融及生物科技等多个行业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中国移动获得最大增持,持股额增加19.29亿元,持股数增加2284.27万股 [1] - 盈富基金和映恩生物-B紧随其后,持股额分别增加18.97亿元和17.51亿元 [1] - 南方恒生科技在增持额排名前10的标的中,出现了最大的持股数量增长,增加23843.80万股 [1]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阿里巴巴-W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遭遇最大幅度减持,持股额减少32.54亿元,持股数减少2009.69万股 [2] - 中芯国际持股额减少23.30亿元,减持幅度位居第二 [2] - 老铺黄金位列减持榜第三,持股额减少8.55亿元 [2]
协鑫科技(03800.HK):2025年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引入战略资本
格隆汇· 2025-10-22 21:06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约为9.6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光伏分部利润约9.6亿元,其中包含出售联营公司利润6.4亿元 [1] - 公司在连续亏损5个季度后,首次实现单季度利润转正 [1] 成本与盈利能力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颗粒硅平均生产现金成本为24.2元/千克,环比下降1.2元/千克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颗粒硅平均售价为37.3元/千克,环比上涨8.1元/千克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平均生产现金利润为13.1元/千克,环比大幅扩大9.3元/千克,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 行业环境与市场地位 - 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硅料价格触底反弹 [1][2] - 硅料价格已跌破大部分企业现金成本线,导致高成本和落后产能停产或出清 [2] - 公司硅料市占率从2024年的14.58%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4.32% [2] - 随着无效产能加速出清,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 战略发展与资本结构 - 公司与无极资本达成战略融资协议,通过定向增发募资约54.46亿港元 [2] - 募资主要用于行业产能结构性调整的资金储备、推进硅烷气产能以及优化资本结构 [2] - 部分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和偿还贷款,增强了公司的财务稳健性 [2] 未来展望 - 公司作为全球光伏硅料龙头,颗粒硅技术具备长期成本及低碳优势 [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0亿元、21.4亿元、40.2亿元 [3] - 预计2026年、2027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6.9倍和9.0倍 [3]
瑞达期货多晶硅产业日报-20251022
瑞达期货· 2025-10-22 17: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供应端整体规模大,部分企业减产幅度不及预期,社会库存累积,在产企业数量增加加剧供应压力;需求端疲软,下游光伏产业链需求不振,组件招标价格走低致集中式项目延期,硅片对多晶硅需求缩减,普通料价格逼近成本线,行业整体毛利率收窄;国际上欧洲市场库存高压制进口需求,美国关税政策松动带动储能系统出口增长但难抵消欧洲负面影响,新兴市场需求激增缓冲需求下滑;若供应压力持续增加,高库存对下周价格形成较大下行压力,月度会议结束后多晶硅处于平台震荡预计将持续,操作建议逢低布局多单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主力收盘价多晶硅为50310元/吨,环比-405;主力持仓量多晶硅为49016手,环比-3221;多晶硅11 - 12价差为-2360,环比130;多晶硅 - 工业硅价差为41825元/吨,环比-385 [3] 现货市场 - 品种现货价多晶硅为53000元/吨,环比200;基差多晶硅为2285元/吨,环比-175;光伏级多晶硅周平均价为6.53美元/千克,环比-0.01;多晶硅(菜花料)平均价为30元/千克,环比0;多晶硅(致密料)平均价为36元/千克;多晶硅(复投料)平均价为34.8元/千克,环比0 [3] 上游情况 - 主力合约收盘价工业硅为8485元/吨,环比-20;品种现货价工业硅为9350元/吨,环比0;出口数量工业硅为76642.01吨,环比2635.83;进口数量工业硅为1337.59吨,环比1220.14;工业硅产量为402800吨,环比36000;工业硅社会库存总计为55.2万吨,环比1 [3] 产业情况 - 多晶硅产量当月值为13万吨,环比0.5;进口数量多晶硅当月值为1292吨,环比286;中国进口多晶硅料现货价为6.9美元/千克,环比0.01;中国进口均价多晶硅为2.62美元/吨,环比-0.25 [3] 下游情况 - 太阳能电池产量为6985.7万千瓦,环比347.5;平均价太阳能电池片为0.82元/W,环比0.01;光伏组件出口数量当月值为129531.29万个,环比-19491.37;光伏组件进口数量当月值为14733.77万个,环比-6706.52;光伏组件进口均价当月值为0.3美元/个,环比0.06;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SPI)多晶硅为32.82,环比0 [3] 行业消息 - 协鑫科技光伏材料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扭亏为盈,录得利润约9.6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8.1亿元,期内利润含出售联营公司税后收益约6.4亿元,剔除后仍实现经营利润 [3]
交银国际:维持协鑫科技(03800)评级“买入” 多晶硅价格显著上涨推动扭亏
智通财经· 2025-10-21 15:3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光伏材料业务分部利润为9.6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 [1] - 分部利润中包含出售联营公司鑫华半导体的税后利润6.4亿元 [1] - 交银国际上调公司净利润预测 [1] 行业与市场动态 - 多晶硅价格自7月下旬以来显著上涨 [1] - 颗粒硅吨含税价格由最低3.4万元上涨至目前的5万元 [1] - 价格上涨得益于不得低于成本销售的反内卷政策推动 [1] 公司运营与成本 - 开工率环比上升显著摊薄单位折旧和费用 [1] - 开工率提升与价格上涨共同推动颗粒硅业务扭亏 [1] 投资评级与目标 - 交银国际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1] - 基于2026年市盈率16倍,目标价微调至1.54港元 [1]
交银国际:维持协鑫科技评级“买入” 多晶硅价格显著上涨推动扭亏
智通财经· 2025-10-21 15:26
公司业绩表现 - 协鑫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光伏材料业务分部利润为9.6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 [1] - 分部利润中包含出售联营公司鑫华半导体的税后利润6.4亿元 [1] - 交银国际上调协鑫科技净利润预测 [1] 公司业务运营 - 颗粒硅业务实现扭亏,主要得益于开工率环比上升显著摊薄单位折旧和费用 [1] - 颗粒硅吨含税价格由最低3.4万元上涨至目前的5万元 [1]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在不得低于成本销售的反内卷政策推动下,多晶硅价格自7月下旬以来显著上涨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交银国际基于2026年市盈率16倍,将协鑫科技目标价微调至1.54港元 [1] - 交银国际维持对协鑫科技的“买入”评级 [1]
协鑫科技(03800):2025年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引入战略资本
国信证券· 2025-10-21 13:23
投资评级 - 对协鑫科技(03800 HK)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5][17]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作为全球光伏硅料龙头,其颗粒硅技术具备长期成本及低碳优势,考虑到光伏“反内卷”政策持续推动供需格局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迎来拐点 [17] - 报告预计公司将在2025年完成业绩筑底,并预测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0/21.4/40.2亿元,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03/0.07/0.13元 [3][17] - 基于盈利预测,报告计算出公司2026-2027年的动态市盈率(PE)分别为16.9倍和9.0倍 [3][17]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约9.6亿元,实现大幅扭亏为盈,这是在连续亏损5个季度后首次迎来单季度利润转正 [1][8] - 2025年第三季度的利润中包含出售联营公司利润6.4亿元 [1][8] - 业绩改善得益于光伏反内卷政策推进、硅料价格触底反弹以及公司持续提效降本 [1][8] 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 - 公司持续优化生产成本,2025年第三季度颗粒硅平均生产现金成本(含研发)为24.2元/公斤,环比下降1.2元/公斤 [1][16] - 同期,公司颗粒硅平均售价(不含税)为37.3元/公斤,环比上涨8.1元/公斤 [1][16] - 成本下降与售价上涨共同推动2025年第三季度平均生产现金利润达到13.1元/公斤,环比显著扩大9.3元/公斤,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16]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经历2024年深度调整后,硅料价格已跌破大部分企业现金成本线,导致大量高成本产能和落后产能被迫停产或出清 [2][13] - 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公司硅料市占率从2024年的14.58%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4.32% [2][13] - 2025年7月,国家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对规范光伏行业价格秩序具有指引作用,硅料价格出现温和回升 [2][13] - 随着反内卷进程推进,行业有望通过能效标准、技术规范等市场化手段重塑格局,无效产能加速出清,公司市占率或有望进一步提升 [2][13] 资本运作与财务状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宣布与无极资本达成战略融资协议,通过定向增发募资约54.46亿港元(约合49.8亿元人民币) [2][16] - 此次募资主要用于行业产能结构性调整的资金储备、推进硅烷气产能以及优化资本结构,显示公司在行业底部进行逆周期布局的决心 [2][16] - 剩余资金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和偿还贷款,以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财务稳健性 [2][16] 历史业绩与财务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3亿元,同比下降35%,归母净利润为净亏损17.8亿元,同比亏损扩大 [8] - 根据盈利预测,公司营业收入预计将从2025年(预测)的143.82亿元增长至2027年(预测)的218.06亿元 [4] - 净利润预计将从2025年(预测)的亏损9.01亿元转为2026年(预测)盈利21.38亿元,并在2027年(预测)进一步增长至40.19亿元 [4] - 多项关键财务指标预计显著改善,例如EBIT Margin预计从2025年(预测)的-6.6%改善至2027年(预测)的26.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