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鑫科技(03800)
icon
搜索文档
协鑫科技-多晶硅业务 2025 年第三季度扭亏为盈,是 “反内卷” 的里程碑
2025-10-21 09:5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太阳能行业,特别是多晶硅细分领域 [1] * 公司:GCL Technology Holdings Ltd (GCL Technology, 3800 HK) [1]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业绩显著改善 * 公司太阳能材料业务(包括颗粒硅、硅片和工业硅)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未经审计利润9.6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18.1亿元人民币 [1][2] * 剔除约6.4亿元人民币的税后联营公司处置收益后,该业务分部未经审计利润约为3.2亿元人民币 [1][2] * 太阳能材料业务未经审计的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14.1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负5.71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 [1][2] * 预计公司整体层面(包括太阳能电站运营)在2025年第三季度也能实现盈利 [2] 盈利能力改善的驱动因素 * 平均销售价格大幅提升:2025年第三季度颗粒硅平均外部销售价格(含13%增值税)为42.12元人民币/公斤,环比增长27.9%(相较于2025年第二季度的32.93元人民币/公斤),同比增长28.6%(相较于2024年第三季度的32.75元人民币/公斤) [1][7] * 生产成本持续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平均生产现金成本(包括研发成本)为24.16元人民币/公斤,环比下降4.5%(相较于2025年第二季度的25.31元人民币/公斤),同比下降27.2%(相较于2024年第三季度的33.18元人民币/公斤) [1][7] * 价格回升归因于多晶硅行业的反内卷行动以及执行《价格法》以阻止低于成本价销售 [7] 行业地位与前景展望 * 公司被视为多晶硅行业的成本领导者,其盈利转正被认为是中国太阳能行业反内卷行动的一个里程碑 [1] * 预计盈利能力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得以维持 [1] * 多晶硅产能整合基金的进展可能在十月份成为积极的催化剂 [1] 投资建议与估值 * 重申买入评级,目标股价为1.72港元,较当前股价有24.6%的上涨空间 [1][3] * 目标价基于贴现现金流估值法得出,假设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9.6% [10] * 在该目标价下,公司估值对应2026年预期市净率1.2倍,较其10年历史平均水平有20%的溢价 [10]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提示 * 量化模型将公司股票评为高风险,主要因其股价波动性 [11] * 下行风险包括:多晶硅产能削减速度慢于预期、多晶硅需求低于预期、电力成本高于预期 [11] * 历史及预测财务数据显示,公司预计在2024年和2025年录得净亏损,到2026年恢复小幅盈利 [5] 免责声明与关联关系 * 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做市商 [16] * 花旗环球金融公司或其关联方有益持有公司1%或以上某类普通股 [16]
协鑫科技(3800.HK):多晶硅价格显著上涨推动扭亏 增发募资用于产能收储等多种用途
格隆汇· 2025-10-21 05:04
公司三季度业绩 - 公司3Q25光伏材料业务分部利润(含少数股东损益)为9.6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 [1] - 利润中包含出售联营公司鑫华半导体的税后利润6.4亿元 [1] - 颗粒硅业务吨不含税平均售价环比上涨0.81万元至3.73万元,吨生产现金成本环比下降0.12万元至2.42万元,吨生产现金利润环比扩大0.93万元至1.31万元 [1] - 硅片业务由2Q25的严重亏损转为微利,存货减值因产品价格上涨而有所冲回 [1] 多晶硅市场与价格 - 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多晶硅价格自7月下旬以来显著上涨,颗粒硅吨含税价格由最低3.4万元涨至目前的5万元 [1] - 开工率环比上升显著摊薄单位折旧和费用,共同推动颗粒硅业务扭亏 [1]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以每股1.15港元向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增发47.4亿股,占发行前股本16.6%,净募资53.92亿港元 [2] - 募资用途包括:18亿港元用于多晶硅产能结构调整(产能收储);9.05亿港元用于强化硅烷气及相关材料研发和产能;8亿港元用于增加对多晶硅子公司的持股比例;4亿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4.87亿港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2] 行业政策与产能 - 《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大幅收紧,中国内地多晶硅有效产能将因此降至约240万吨,相比已建成产能350万吨大幅减少31.4% [2] - 新国标下,产能仍超出2026年预计需求150万吨约60%,但产能过剩程度将大幅降低 [2]
协鑫科技(03800):成本下降+价格上行,Q3扭亏为盈
民生证券· 2025-10-20 22:45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7] 核心观点 - 公司光伏业务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9.6亿元,扣除出售联营公司收益后为3.2亿元,较去年同期及上半年显著改善 [1] - 公司产品售价显著提升且成本持续下降,25Q3颗粒硅含税售价为42.12元/kg,环比上涨28%,平均生产现金成本为24.16元/kg,延续逐季下行态势 [2] - 公司通过募资及业务拓展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2025年9月募资约54.46亿港元,其中约35.05亿港元用于多晶硅供给侧改革及硅烷气业务,硅烷气产能全球领先 [3] - 随着光伏行业产能出清及公司成本优势显现,预计公司盈利将修复且市占率有望提升 [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第三季度光伏业务分部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3.2亿元(扣除一次性收益后)[1] - 盈利预测显示,公司营收预计从2025年的129.97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195.13亿元,净利润从2025年亏损9.50亿元转为2026年盈利15.30亿元和2027年盈利23.93亿元 [4][6] - 预计每股收益(EPS)从2025年的-0.03元改善至2027年的0.08元,对应2026年和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4倍和15倍 [4][6] - 毛利率预计显著改善,从2024年的-16.63%提升至2027年的32.76% [11] 业务运营分析 - 公司颗粒硅产品在25Q3售价大幅提升至42.12元/kg,环比涨幅达28%,主要受益于光伏行业“反内卷”举措 [2] - 生产成本控制成效显著,25Q3平均生产现金成本为24.16元/kg,保持逐季下降趋势 [2] - 公司近期完成募资约54.46亿港元,资金将重点用于多晶硅供给侧改革储备及发展硅烷气业务,后者在全球拥有领先的产能和产量 [3] - 硅烷气业务被视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有望在半导体、光伏、固态电池等领域的需求增长中增厚盈利 [3]
研报掘金丨华泰证券:看好国内光伏反内卷稳步推进 维持协鑫科技“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10-20 13:59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三季光伏材料业务EBITDA约14.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9.6亿元人民币,均实现扭亏为盈 [1] - 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包括联营公司转让收益约6.4亿元、硅料业务经营改善,以及存货跌价损失冲回 [1] 公司业务优势与前景 - 公司颗粒硅能耗优势显著 [1] - 硅烷气等业务打造第二成长极,盈利弹性较大 [1] - 给予2026年48倍市盈率,目标价维持为2.2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1] 行业趋势 - 国内光伏反内卷稳步推进,或驱动行业供需格局重塑 [1]
大储电芯价格持续上涨,海风高景气度延续
华安证券· 2025-10-20 13:4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 [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围绕电力设备行业多个细分领域的积极进展展开,重点包括大储电芯价格持续上涨验证下游需求旺盛、国内海上风电项目高景气度延续、以及AI发展驱动下电网设备技术革新等 [1][3][4][5] 细分领域总结 光伏 - 产业链价格持稳,硅片、电池片价格继续上行,组件价格保持稳定 [3] - 海外市场需求强劲,对电池片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3] - 青海省启动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机制电量总规模22.41亿千瓦时,其中光伏16.08亿千瓦时,竞价上限为0.24元/千瓦时,下限为0.18元/千瓦时,执行期限12年 [14] - 协鑫科技三季度光伏材料业务录得利润约9.6亿元,颗粒硅平均外部含税售价为42.12元/公斤,较第二季度的32.93元/公斤显著上升 [16] - 投资建议关注BC技术产业趋势及相关标的 [19] 风电 - 国内海上风电进展高景气延续,海南东方CZ8场址500MW项目开建,阳江500MW项目获得用海前公示 [4][20] - 中天科技及东方电缆中标浙江海风某项目±500kV直流海陆缆,每个标段海缆约110km [20] - 华电阳江三山岛六海上风电场项目规划装机容量500兆瓦,拟布置31台单机容量16.2兆瓦风电机组 [20] - 龙源电力海南东方CZ8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500兆瓦,拟安装42台海上风电机组 [21] - 投资建议关注低估值、海风及主机毛利率修复标的 [21] 储能 - 大储电芯价格延续上涨,314Ah储能电芯均价为0.308元/Wh,环比上涨0.001元/Wh [25] - 9月储能电池出口量实现环比19%增长,国内市场9月新型储能新增装机3.08GW/9.17GWh,同比增长205%(功率)/171%(容量) [25][26] - 美国PJM电网未来7至15年需部署16-23GW储能以应对30GW负荷缺口,未部署储能可能导致用户用电成本上涨30% [27][29] - 投资建议关注大储及海外户储预期修复 [30] 氢能 - 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项目将获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支持比例为核定总投资的20% [31][32] - 三一氢能2025年累计中标容量达149MW [35] - 中石化启动首个绿氢合成氨项目,制氢能力2万吨/年、制氨能力不少于10万吨/年 [36] - 佛燃能源布局20万吨/年绿色甲醇项目 [37] -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制氢、储运以及氢能应用等环节 [39] 电网设备 - 英伟达发布800V直流白皮书,旨在构建高效、可扩展的AI工厂供电生态系统 [5][40] - AI数据中心功率密度和负载波动率提升,推动高压直流供电方案发展,单GPU功耗增加75%,单机柜功率提升3.4倍 [40] - 投资建议关注特高压、一次升压设备及配网电表环节相关标的 [41] 电动车 - 多部委联合印发充电设施"三年倍增"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全国充电设施达2800万个,公共充电容量超3亿千瓦 [45] - 9月重卡销量超10万台,同比增近80% [45] - 六氟磷酸锂行业自律会议召开,散单价站上8万元/吨 [42] - 投资建议配置盈利稳定的电池和结构件环节,长期关注固态电池产业链 [46] 人形机器人 - 兆丰股份与德国Neura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探讨成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及本体代工商 [47] - 智元机器人G2发布,并启动向均胜电子超亿元订单的首批交付 [49] - 投资建议关注有新技术和新订单催化的标的,以及执行器、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 [50] 产业链价格观察 - 碳酸锂价格持稳,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30万元/吨 [55] - 三元前驱体价格在硫酸钴价格上涨带动下延续上行趋势 [56] - 磷酸铁锂材料10月需求向好,增速有望维持5%以上 [57] - 隔膜市场供需紧张,头部企业产能接近饱和,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60] - 电解液成本承压,后续有提价预期 [61] - 储能直流侧电池舱价格整体波动较小,5MWh直流侧平均价格为0.423元/Wh [61]
协鑫科技(03800):多晶硅价格显著上涨推动扭亏,增发募资用于产能收储等多种用途
交银国际· 2025-10-20 11:0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协鑫科技(3800 HK)的个股评级为“买入” [2] - 目标价为1.54港元,较当前收盘价1.29港元存在+19.4%的潜在上涨空间 [1] 核心观点 - 多晶硅价格显著上涨推动公司3Q25扭亏为盈,光伏材料业务分部利润(含少数股东损益)达到9.6亿元人民币 [7] - 公司完成增发募资,净募集53.92亿港元,资金将用于多晶硅产能结构调整(产能收储)、研发、增加子公司持股、营运资金及偿还贷款 [7] - 多晶硅能耗新国标拟大幅收紧,预计将促使落后产能出清,中国内地多晶硅有效产能可能从350万吨降至约240万吨,减少31.4% [7] - 报告上调了净利润预测,但由于增发摊薄,将2026/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下调3%和6% [7] 财务数据与预测 - 收入预测:2025E为150.01亿人民币(同比-0.6%),2026E为223.92亿人民币(同比+49.3%),2027E为255.64亿人民币(同比+14.2%)[6] - 净利润预测:2025E为亏损7.77亿人民币,2026E转为盈利29.18亿人民币,2027E盈利41.05亿人民币 [6] - 多晶硅业务预测:2026E单吨毛利预计为1.7万元,毛利率为33.4%;2027E单吨毛利为1.8万元,毛利率为35.4% [8] - 估值指标:基于16倍2026年市盈率得出目标价 [7];2026E市盈率为13.4倍,2027E为9.5倍 [6] 业务运营分析 - 3Q25颗粒硅吨不含税平均售价为3.73万元,环比上涨0.81万元;吨生产现金成本为2.42万元,环比下降0.12万元;吨生产现金利润为1.31万元,环比扩大0.93万元 [7] - 硅片业务从2Q25的严重亏损转为微利,存货减值因产品价格上涨而有所冲回 [7] - 多晶硅出货量预测:2025E为282,000吨,2026E为352,000吨,2027E为416,000吨 [8]
从巨亏18亿到盈利超9亿,又一家光伏企业强势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9 20:15
公司业绩表现 - 协鑫科技光伏材料业务在2025年第三季度扭亏为盈,录得利润约9.6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8.1亿元 [1][3] - 扭亏因素包括出售一家联营公司获得税后收益约6.4亿元,但剔除该非经常性收益后,业务仍实现经营利润 [4] - 该业务分部2025年第三季度EBITDA约为14.1亿元,较去年同期经调整LBITDA亏损约5.7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4] 公司产品运营数据 - 2025年第三季度颗粒硅平均外部含税售价为42.12元/公斤,较第二季度的32.93元/公斤显著上升 [2][6] - 2025年第三季度颗粒硅平均生产现金成本(含研发成本)下降至24.16元/公斤,较第二季度的25.31元/公斤继续优化 [2][5] - 公司持续推进颗粒硅产品的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并降低碳排放 [5] 行业市场状况 - 多晶硅产业链价格稳定运行,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5.32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5.05万元/吨,环比均持平 [6] - 行业面临“内卷式”恶性竞争,但光伏主材环节出现盈利拐点期待,部分企业上半年已出现亏损收窄或扭亏 [6] - 今年前9个月国内多晶硅行业累计去库约1.2万吨,但10月份预计维持小幅累库,去库存仍是当前硅料行业主要任务 [7][8]
从巨亏18亿到盈利超9亿,又一家光伏企业强势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9 20:04
公司业绩表现 - 协鑫科技光伏材料业务在2025年第三季度扭亏为盈,录得利润约9.6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8.1亿元 [1][3] - 扭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出售一家联营公司获得税后收益约6.4亿元 [3] - 剔除上述非经常性收益后,光伏材料业务仍实现经营利润,分部EBITDA约14.1亿元,较去年同期经调整LBITDA亏损约5.7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公司产品运营数据 - 2025年第三季度颗粒硅平均外部含税售价为42.12元/公斤,较第二季度的32.93元/公斤显著上升 [2][4] - 2025年第三季度颗粒硅平均生产现金成本(含研发成本)为24.16元/公斤,较第二季度的25.31元/公斤继续优化 [2][3] - 公司自剥离棒状硅业务后,持续推进颗粒硅产品的成本优化、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 [3] 行业整体状况 - 在行业面临“内卷式”恶性竞争的背景下,光伏主材环节期待盈利拐点 [4] - 2025年上半年,47家A股光伏公司陷入亏损,较去年同期的39家有所增加,但已有包括隆基绿能等在内的多家亏损企业同比减亏 [4] - 多晶硅产业链价格趋于稳定,例如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5.32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5.05万元/吨,环比均持平 [4] 行业供需与库存 - 2025年前9个月,国内多晶硅行业累计去库约1.2万吨(含进出口) [5] - 根据10月份排产计划,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在13万吨左右,环比增幅收窄,同期需求相对稳定,10月份预计维持小幅累库 [5] - 去库存仍是当前硅料行业的主要任务 [5]
工业硅关注成本底,多晶硅消息扰动大
东证期货· 2025-10-19 16: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工业硅:震荡;多晶硅:震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基本面走弱叠加宏观情绪不佳致本周盘面走弱 ,成本底探明后价格下限更明确 ,策略上逢低做多更具性价比 [3][17] - 维持对 10 月多晶硅现货不跌的判断 ,当前对政策增量博弈性价比降低 ,策略上不建议追多 ,单边考虑盘面回调至贴水现货时逢低做多 ,套利关注 PS2511 - PS2512 反套机会 [3][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工业硅/多晶硅产业链价格 - 本周工业硅 Si2511 合约环比 - 255 元/吨至 8430 元/吨 ,SMM 现货华东通氧 553环比 - 100 元/吨至 9350 元/吨 ,新疆 99环比 - 100 元/吨至 8750 元/吨 [9] - 多晶硅 PS2511 合约环比 + 3375 元/吨至 52340 元/吨 ,本周多晶硅 N 型复投料成交均价 53200 元/吨 [9] 2、工业硅关注成本底,多晶硅消息扰动大 工业硅 - 本周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震荡偏弱 ,新疆增开 7 台 ,云南减少 4 台 ,四川减少 1 台 ,甘肃减少 2 台 ,北方大厂复工复产 ,南方个别硅厂提前减产 ,预计 10 月底减量明显 [1][11] - SMM 工业硅社会库存环比节前 + 1.7 万吨 ,样本工厂库存环比节前 + 0.01 万吨 ,下游刚需采买 [1][11] - 预计 11 月工业硅难去库 ,12 月去库 1.5 万吨 [1][11] 有机硅 - 本周有机硅价格小幅上行 ,江西星火等多家装置检修或停车 ,企业总体开工率 69.99% ,周产量 4.63 万吨 ,环比 - 2.73% ,库存 4.18 万吨 ,环比 - 2.56% [11][12] - 预计有机硅价格震荡偏强运行 [12] 多晶硅 - 本周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上涨 ,一线厂家致密料现货报价 55 元/千克 ,二三线厂家 52 - 53 元/千克 ,颗粒料新单报价 51 元/千克 [2][13] - 节后硅料现货成交少 ,下游拉晶厂观望 ,当前执行发货多为九月下旬签单 ,一线致密料成交 51 - 52 元/千克 ,少量 53 元/千克 ,颗粒料 50 - 51 元/千克 [2][13] - 10 月多晶硅排产预计 13.8 万吨 ,11 - 12 月因枯水期来临排产将明显下降 [2][13] - 截至 10 月 16 日 ,多晶硅企业工厂库存 25.3 万吨 ,环比 + 1.3 万吨 ,主要在龙头企业手中 ,截至 9 月 30 日 ,硅片企业多晶硅库存 22.2 万吨 ,环比 + 1.4 万吨 ,达 2 - 2.5 个月水平 [2][13] - 虽限产未落实但限销执行 ,单月供需或更趋紧 ,预计多晶硅现货价格持平运行 [2][13] 硅片 - 本周硅片部分型号价格略跌 ,M10/G12 型号主流成交价格持稳 ,G12R 型号部分低价成交下探至 1.33 - 1.35 元/片 [14] - 10 月硅片排产 55.68GW ,实际产量或高于预期 ,截至 10 月 16 日 ,硅片厂库存 17.31GW ,环比 + 0.53GW [14] - M10 和 G12 型号分别受益于海外和国内集中式需求 ,G12R 型号供给过剩、库存压力大 ,成交走弱 [14] - 行业召开自律会议但 10 月排产高、需求走弱、电池片压价 ,硅片价格承压 ,需减产支撑价格 [14] 电池片 - 本周电池片价格走势分化 ,M10/G12 型号主流成交价格持平 ,G12R 型号下滑至 0.285 元/瓦 [15] - 部分电池厂商将 G12 型号报价上调至 0.32 元/W 并部分成交 [15] - 截至 10 月 13 日 ,中国光伏电池外销厂库存 6.63GW ,环比 + 0.66GW ,10 月境内排产 58.65GW ,环比 - 1.5GW [15] - 印度支撑 M10 型号需求 ,关注 10 月下旬订单情况 ,G12 型号价格有支撑 ,G12R 型号不乐观 ,电池厂因银浆价格暴涨成本压力提升 [15] 组件 - 本周组件价格基本稳定 ,集中式组件执行前期订单 ,主流交付价格 0.64 - 0.70 元/瓦 ,分布式项目大客户交付价格 0.66 - 0.70 元/瓦 [16] - 部分集采项目对 700W 以上高功率组件有需求 ,头部组件厂报价调涨至 0.72 - 0.75 元/瓦 [16] - 截至 10 月 13 日 ,中国光伏组件成品库存 34.2GW ,环比 + 0.6GW ,10 月境内排产 45.66GW ,环比 - 2.1GW [16] - 11 - 12 月组件需求或不乐观 ,组件受主材和辅材成本上涨压力 ,叠加政策托底价格终将上涨 ,但终端需求不乐观 ,预计短期震荡运行 ,关注需求侧政策 [16] 3、投资建议 - 工业硅逢低做多更具性价比 [3][17] - 多晶硅不建议追多 ,单边考虑盘面回调至贴水现货时逢低做多 ,套利关注 - 2000 元/吨左右 PS2511 - PS2512 反套机会 [3][17] 4、热点资讯整理 - 协鑫科技 2025 年第三季度光伏材料业务扭亏为盈 ,录得利润约 9.6 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 18.1 亿元 ,包含出售联营公司税后收益约 6.4 亿元 ,颗粒硅平均外部含税售价上升 ,平均生产现金成本下降 [18] - 10 月 16 日甘肃机制电价公示 ,机制电量规模 8.3 亿千瓦时 ,风电、光伏项目机制电价均为 0.1954 元/千瓦时 ,共 61 个项目中标 ,2025 年分两批次组织新能源同权竞价 [18] - 10 月 15 日新疆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公示 ,风电 36 个项目 ,机制电量 185 亿度 ,电价 0.252 元/度 ,光伏 31 个项目 ,机制电量 36 亿度 ,电价 0.235 元/度 [19]
协鑫科技第三季度光伏材料业务同比扭亏
北京商报· 2025-10-19 10:1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光伏材料业务未经审核利润约为9.6亿元,去年同期亏损约为18.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利润中包含出售一家联营公司之税后出售收益约为6.4亿元 [1] 产品价格与成本 - 2025年第三季度颗粒硅平均外部售价(含税)为42.12元/公斤,较第二季度的32.93元/公斤有所上升 [1] - 2025年第三季度颗粒硅的平均生产现金成本(含研发成本)为24.16元/公斤,较第二季度的25.31元/公斤有所下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