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鑫科技(03800)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上游“深蹲起跳”:硅料和玻璃价格双双大涨,自律限产打出盈利底?
华尔街见闻· 2025-09-01 19:59
多晶硅价格走势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PS2511于9月1日大涨6.03%至52285元/吨,成交额达802.51亿元,持仓量150409手 [2] - 头部企业现货报价同步上调,棒状硅主流报价升至55元/千克,颗粒硅报价49元/千克 [3] - 行业自律公约推动价格反弹,协鑫科技预计多晶硅价格将在6-8万元/吨区间运行 [3] 光伏玻璃市场动态 - 2.0mm单层镀膜光伏玻璃9月新单基准价升至13元/平方米,较7月价格上调2元/平方米 [4] - 截至8月下旬行业库存降至24.02天,环比继续下降至健康水平 [4] - 头部厂商在当前价格水平下已可实现盈利,二三线厂商接近盈亏平衡点 [4] 行业供需格局变化 - 下游硅片企业开工率回升,三季度光伏装机旺季带动需求增长 [5] - 多晶硅新产能投放速度放缓导致短期供应趋紧,库存消耗加速 [5] - 行业自律和去产能政策预期增强,市场对收储等政策落地持乐观态度 [5] 企业盈利修复预期 - 协鑫科技表示在颗粒硅售价维持4万余元/吨情况下,8月底至9月有望恢复盈利 [5] - 二季度光伏装机爆发带动交付均价提升,制造企业毛利率和净利率环比修复 [5] - 行业自2023年四季度起已连续7个季度亏损,当前处于盈利修复初期阶段 [5]
多晶硅异动,原因找到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9-01 18:36
多晶硅期货价格表现 - 广期所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PS2511收盘涨幅达6.03% [1] - PS2510合约收盘涨幅达5.69% [1] - 多晶硅主连最新价22586元/吨 较前结算价上涨2975元/吨 [2] - 多晶硅2511合约成交量53.61万手 成交额802.51亿元 [2] - 多晶硅2510合约成交量1.46万手 成交额21.98亿元 [2] 行业并购重组进展 - 协鑫科技披露多晶硅企业并购重组计划取得新进展 [3] - 公司需先确定并购重组方案中承担的资本开支 再决定回购方案 [3] - 此举旨在总体管控公司现金流 [3] 多晶硅价格预期 - 协鑫科技预期未来多晶硅价格将在6万元/吨至8万元/吨区间运行 [4] - 7月以来监管严抓不低于成本价销售 推动价格快速修复至行业平均成本线之上 [4] - 行业库存预计逐步下降 价格将继续小幅上升 [4] - 颗粒硅保持4万余元/吨售价情况下 公司8月底至9月可恢复报表层面盈利 [4]
多晶硅异动 原因找到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9-01 18:17
多晶硅期货市场表现 - 多晶硅主力合约(代码psm)最新价62285元,上涨2975元,涨幅6.03%,成交额802.51亿元,成交量53.61万手 [1] - 多晶硅2511合约(代码ps2511)最新价52285元,上涨2975元,涨幅6.03%,成交额802.51亿元 [2] - 多晶硅2510合约(代码ps2510)最新价52360元,上涨2820元,涨幅5.69%,成交额21.98亿元 [3] - 多晶硅2603合约(代码ps2603)最新价54810元,上涨2910元,涨幅5.61%,成交额7079.26万元 [4] - 多晶硅次主力合约(代码pss)最新价54600元,上涨2720元,涨幅5.24%,成交额93.89亿元 [5] 企业战略与行业动态 - 协鑫科技披露多晶硅企业并购重组计划进展,预计很快将有更明确信息 [3] - 公司需先确定并购重组方案中承担的资本开支,再决定回购方案以管控现金流 [3] - 行业监管严抓不低于成本价销售,推动多晶硅价格快速修复至行业平均成本线之上 [3] - 管理层预期多晶硅价格将在6万元/吨至8万元/吨区间运行 [3] - 行业库存预计逐步下降,价格继续小幅上升 [3] - 协鑫科技颗粒硅售价保持4万余元/吨,预计8月底至9月左右恢复报表层面盈利 [3]
协鑫科技(03800):2025年半年报点评:颗粒硅降本增效持续推进,钙钛矿产业化进程加速
民生证券· 2025-09-01 15:12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8]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有望触底反弹 25H1收入57.35亿元同比-36.84% 净利润-17.76亿元 主要因产业链供需错配和价格竞争导致 但国家"反内卷"政策和行业自律已显成效 预计供给侧改革将推动业绩修复 [2] - 颗粒硅业务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25H1平均生产现金成本26.22元/kg 其中25Q2降至25.31元/kg 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产品品质大幅提升 25Q2满足"18元素总金属杂质≤1ppbw"标准比例达91.8% 浊度≤70NTU产品比例从24年9月25%提升至25Q2的57.4% 市占率24.32% 较24年提升9.74个百分点 [3] - 钙钛矿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 GW级产线于6月正式投产 创下全球最大单结与叠层组件、最高大尺寸组件效率、最大规划产能等纪录 并率先通过德国TÜV莱茵3倍IEC稳定测试 采用AI高通量设备研发 标志钙钛矿技术进入商业化量产新阶段 [4] - 盈利预测显示强劲复苏态势 预计25-27年营收125.94/213.09/243.98亿元 净利润-23.75/8.38/21.89亿元 26-27年PE为39x/15x 营收增长率预计从25年-16.6%转为26年69.2%和27年14.5% 净利润增长率从25年50%提升至26年135.3%和27年161.2% [5][7] 财务表现 - 25H1收入57.35亿元同比-36.84% 净利润-17.76亿元 [2] - 预计25年营收125.94亿元(-16.6%) 26年213.09亿元(+69.2%) 27年243.98亿元(+14.5%) [5][7] - 预计25年净利润-23.75亿元(+50%) 26年8.38亿元(+135.3%) 27年21.89亿元(+161.2%) [5][7] - 毛利率从25年1.35%改善至26年23.6%和27年28.54% 净利率从25年-18.86%转为26年3.93%和27年8.97% [7] - ROE从25年-6.82%提升至26年2.35%和27年5.79% ROIC从25年-3.66%转为26年2.78%和27年5.25% [7] 业务进展 - 颗粒硅成本持续优化 25Q2现金成本25.31元/kg 较25H1平均26.22元/kg进一步下降 [3] - 颗粒硅品质指标显著提升 浊度≤100NTU已基本全面实现 ≤70NTU比例从24年9月25%升至25Q257.4% [3] - 钙钛矿技术全球领先 具备最大组件、最高效率、最大产能等优势 并实现AI化研发创新 [4]
协鑫科技兰天石:未来多晶硅价格大概率在6万—8万元/吨,主要受全行业生产成本上升影响
经济观察网· 2025-08-31 20:41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57.35亿元 毛亏7亿元 净亏损17.76亿元 [2] - 颗粒硅业务亏损13亿元 硅片业务亏损3亿元 [3] - EBITDA为3.8亿元 同比增长325.8% [3] - 预计8月底至9月可实现全公司盈利 [1] 行业供需状况 - 全行业硅料库存35-40万吨 产能规模远高于下游需求 [3] - 上半年全行业开工率约34% [1] - 近两个月价格回升带动开工率提升 [3] 价格走势分析 - 当前硅料现货价格稳定在4.3万-4.8万元/吨 [1] - 7月初开始价格上涨 8月趋于稳定 [1] - 多晶硅期货价格8月底跌破5万元/吨 与现货基本持平 [1] - 未来价格可能在6万-8万元/吨区间 [1] 成本与产能结构 - 低开工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1] - 固定资产折旧和研发费用导致成本增加超10元/公斤 [3] - 能耗指标和固定资产折旧要求日趋收紧 [1] - 即便价格升至5-6万元/吨 也不会出现新建产能 [3] 行业政策与竞争 - 正在落实节能排查工作 新考核指标有望今年出台 [1] - 新考核指标将提高行业门槛 [1] - 未来行业竞争核心是提升硅料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 [3] - 针对已有产能的收储方案尚未有定论 [3]
多晶硅巨头最新研判:将恢复盈利
上海证券报· 2025-08-31 20:16
公司近期业绩与盈利预测 - 公司预计8月底至9月左右恢复报表层面盈利 前提是保持颗粒硅售价4万余元/吨 [1] - 上半年光伏材料业务收入56.65亿元 同比减少35.4% 该业务亏损19.68亿元 [2] - 多晶硅价格7月起快速修复 目前已升至行业平均成本线之上 [2] 多晶硅行业现状与价格走势 - 上半年行业产能利用率约34% 价格处于L形走势底部 [2] - 当前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4.79万元/吨 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4.70万元/吨 周环比上涨2.17% [4] - 行业库存高达35万-40万吨 但公司库存仅1万吨左右 相当于7天备货量 [7] - 未来多晶硅价格预计在6万-8万元/吨区间运行 [1] 颗粒硅技术优势与成本控制 - 颗粒硅产量市占率达24.32% [5] - 二季度颗粒硅平均生产现金成本降至25.31元/公斤 较一季度降低6.5% 保持行业最优水平 [5] - 2024年四季度至今颗粒硅含税售价持续高于现金成本 [5] - 2025年7月颗粒硅成交价首次超过传统N型致密块料 [5] 钙钛矿业务进展与规划 - 协鑫光电GW级产线一期500MW已于8月投产 预计11月完成首片下线 [7][8] - 计划2026年实现钙钛矿晶硅叠层组件量产效率26% 销售目标100MW [1] - 预计2026-2028年行业出货规模分别为百MW级、GW级、3GW-5GW级 [1][8] - 百兆瓦产线钙钛矿电池成本为晶硅电池2-3倍 数GW规模时成本将具竞争力 [9] 财务与运营效率提升 - 上半年销售开支减少21.2% 行政开支减少8.5% 融资成本减少10.5% [7] - 资产负债率降至38.45% [7]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工信部要求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结果报送 [4] - 多晶硅企业能耗排查预计2026年1月前完成 公司将推行差异化考核指标 [4] - 监管严抓不低于成本价销售 促进行业有序竞争 [2]
刘涛:技术创新是ESG建设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7:26
核心观点 - 协鑫科技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绿色转型、ESG建设与短期经营矛盾的统一性问题 [1][2] 技术创新战略 - 设立中央研究院作为统一平台协调短期与中长期技术创新矛盾 [2] - 通过高校招聘和子公司专家收集进行减碳领域战略性人才布局 [2] - 全球硅基材料研究总院配置约140人团队 其中20人负责国外运营 其余专注国内上游材料市场 [2] 技术创新成果 - 实现成本控制、质量提升和碳减排的长期协同发展 [1] - 技术创新在ESG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形成统一体系 [1] - 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的实践为企业短期生存和长期理念统一提供解决方案 [1]
协鑫科技发布中期业绩 收入57.35亿元 市占率显著提升
智通财经· 2025-08-29 22:36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收入达57.35亿元人民币 [1] - 研发费用为3.53亿元人民币 [1] 技术优势 - 公司凭借颗粒硅技术拥有核心竞争力并在行业中展现显著生存优势 [1] - 通过工艺优化、技术提升及材料迭代使颗粒硅质量稳中有升并不断解码极限 [1] - 基于颗粒硅产品纯度的优异性和稳定性 客户粘附力不断增强且合作关系更紧密稳固 [1] 市场地位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市占率达到24.32% 较2024年约14.58%显著提升 [1] - 2025年7月颗粒硅成交价格首次超过传统N型緻密块料 [1] 发展态势 - 公司产品力持续提升且客户粘性不断加强 迎来发展新阶段 [1]
协鑫科技(0380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21:3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35.3%至人民币57.35亿元(2024年同期:88.63亿元)[3][4] - 公司光伏材料业务总收入同比下降35.4%,从87.675亿人民币降至56.646亿人民币[20][21] - 光伏材料业务外部收入同比下降35.4%至人民币56.65亿元[66]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35.3%至人民币57.35亿元,毛亏扩大至人民币7亿元[50][7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增加20.0%至人民币17.76亿元(2024年同期:14.80亿元)[3][5] - 公司期内总亏损为2,056,680千元[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同比扩大至人民币17.76亿元[5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扩大至1,776百万元,上年同期为1,480百万元[81] - 公司税前亏损扩大,折旧及摊销总额增加6.7%至21.479亿人民币[25] - 公司所有者应占期内亏损增加20%至17.761亿人民币[27]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6.35分(2024年同期:5.60分)[3][5] - 每股基本亏损从0.056人民币增至0.064人民币(基于27.965亿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7][2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亏损扩大26.7%至人民币7.00亿元(2024年同期:5.53亿元)[3][4] - 研发费用大幅减少50.8%至人民币3.53亿元(2024年同期:7.18亿元)[4]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增长34.5%至人民币2.64亿元(2024年同期:1.96亿元)[4] - 毛亏损同比扩大至人民币700百万元,上年同期为553百万元[72]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8.5%至625百万元,融资成本同比下降10.5%至273百万元[75][78]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增至264百万元,上年同期为196百万元[76] - 递延税项收益大幅减少,从2.239亿人民币降至5309万人民币[24] - 其他收益净额改善,从亏损2455万人民币转为收益926万人民币[23] - 总员工成本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969百万元减少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708百万元[10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光伏材料业务分部收入为5,664,645千元,占总收入98.8%[16] - 光伏电站业务分部收入为70,015千元,占总收入1.2%[16] - 光伏材料业务分部亏损为1,967,606千元[16] - 光伏电站业务分部亏损为73,918千元[16] - 多晶硅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8.5%,从48.618亿人民币降至39.645亿人民币[20][21] - 硅片销售收入大幅下降66.8%,从23.421亿人民币降至7.782亿人民币[20][21] - 光伏电站业务收入下降26.6%,从9533万人民币降至7002万人民币[20][21] - 光伏电站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至人民币0.7亿元,海外及中国售电量分别为12,846兆瓦时和92,551兆瓦时[69]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负12.2%,光伏材料业务毛利率为负12.7%,主要因产品平均售价下降[72] - 颗粒硅年产能达48万公吨,平均不含税销售价格为每公斤30.17元人民币[55][56] - 颗粒硅平均生产现金成本(未含税)为每公斤26.22元人民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58] - 单晶拉晶年产能10吉瓦,硅片年产能35吉瓦[60] - 颗粒硅市占率从14.58%显著提升至24.32%[62]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入下降35.5%,从88.117亿人民币降至56.876亿人民币[2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1~6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几乎与2023年全年新增装机量持平[45] - 完成配售15.6亿股股份,净筹资约15.3亿港元,60%用于光伏业务资本开支[51][52] - 已动用配售款项8.2亿港元(5.5亿用于光伏资本开支,2.7亿用于营运资金),剩余7.1亿港元预计2028年底前动用[53] - 公司批准三年期股份回购注销或分红派息计划,2024年度回购金额不低于人民币6.8亿元[111] - 2025年上半年未进行股份回购注销及分红派息[111] - 公司于2025年1月3日完成配售15.6亿股股份[1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1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及子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买卖[112] - 外部审计师及审核委员会对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无异议[114] - 公司成立独立委员会开展内部控制审查[113] - 公司将制定加强董事证券交易披露责任的内部监察程序[110] - 公司将安排法律顾问对董事进行证券条例专项培训[113] - 2025年中期报告将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披露[115] 其他重要内容 - 应收前联营公司新疆戈恩斯股息总额44.73亿元,第一期支付10.90亿元,第二期账面值22.81亿元[31] - 应收前联营公司股息第一期未偿还余额9.04亿元,第二期应收股息现值22.81亿元[31] - 出售联营公司徐州基金应收代价余额14.90亿元,账面值13.51亿元[31] - 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总额68.61亿元,其中应收票据58.02亿元[33] - 其他应收款项总额41.04亿元,包括可退增值税8.18亿元及预付款11.24亿元[33] - 向第三方提供建设电厂垫付款4.48亿元,用于抵销未来电费[32] - 向第三方提供短期贷款1.64亿元,年利率按LPR上浮50%[32] - 应付款项总额99.77亿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17.89亿元[39] - 应收贸易款项账龄分析显示六个月以上逾期金额2.68亿元[35] - 质押给银行的应收票据金额28亿元[35] - 应收关联公司贸易款项余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56,458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61,093千元,降幅为37.2%[42] - 应收关联公司非贸易款项余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35,033千元微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531,989千元,降幅为0.6%[42] - 应收关联公司总余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91,491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693,082千元,降幅为12.4%[42] - 账龄3个月内的应收贸易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46,884千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39,020千元,降幅为73.4%[42] - 账龄6个月以上的应收贸易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01,663千元微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03,714千元,增幅为2.0%[42] - 应付关联公司贸易款项余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95,639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248,866千元,降幅为15.8%[44] - 应付关联公司非贸易款项余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6,103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7,706千元,增幅为10.0%[44] - 账龄3个月内的应付贸易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12,704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47,283千元,降幅为30.8%[44] - 账龄6个月以上的应付贸易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1,601千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98,673千元,增幅为91.2%[44] - 总资产由人民币748.36亿元下降至716.94亿元,减少4.2%[6][7] - 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12.6%至人民币45.20亿元(2024年末:51.74亿元)[6]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人民币175.79亿元(2024年末:189.88亿元)[7] - 权益总额下降1.9%至人民币414.80亿元(2024年末:422.93亿元)[7] - 公司分部资产总额为69,073,409千元,较2024年末减少3,694,031千元[19] - 光伏材料业务分部资产为67,615,024千元,较2024年末减少3,607,420千元[19] - 光伏电站业务分部资产为1,458,385千元,较2024年末减少86,611千元[19] - 公司综合资产为71,494,310千元,较2024年末减少3,379,847千元[19] - 公司综合负债为30,014,638千元,较2024年末减少2,566,581千元[19] - 总债务减少至17,680百万元,净债务为8,805百万元[91] - 联营公司权益减少至5,226百万元,主要因应占联营公司亏损250百万元[83][80]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至33,254百万元,主要因计提折旧[82]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与受限制存款合计89亿元,总资产710亿元[89] - 有抵押债务占比52.3%达9,238百万元,无抵押债务为8,442百万元[92] - 流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7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9[93] - 速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8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0[93] - 净债务对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的比率为24.0%,较2024年12月31日的24.7%略有改善[93] - 已质押或受限制银行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7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4亿元[102]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80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0亿元[102] - 应收贸易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9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0亿元[102]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889百万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33百万元[100] - 向投资注入股本的其他承担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68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55百万元[100] - 雇员人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9,305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8,536名[106]
港股异动 | 光伏股盘中走高 9月光伏玻璃新单报价拟上调 市场关注上游涨价传导情况
智通财经· 2025-08-29 11:45
光伏股表现 - 信义光能股价上涨5.03%至3.34港元 [1] - 协鑫科技股价上涨2.52%至1.22港元 [1] - 新特能源股价上涨1.34%至6.8港元 [1] - 福莱特玻璃股价上涨0.87%至10.47港元 [1] 光伏玻璃价格动态 - 2.0mm单层镀膜面板基准价企业报价上调至13元/平方米 [1] - 较7月新单价格上调2元/平方米 [1] - 光伏玻璃报价实行一月一议机制 9月新单报价尚在商议中 [1] 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部署规范竞争秩序工作 [1] - 会议重点提及产能、价格、质量等监管内容 [1] - 华润3GW及华电20GW开标价格均高于前期市场价 [1] 产业链供需状况 - 全行业硅料库存量约50万吨 且处于持续累库过程中 [1] - 下游组件价格涨幅依然较弱 [1] - 需持续关注各环节涨价及成交情况传导效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