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06688)
搜索文档
双向奔赴!强强联手!超威集团与蚂蚁集团开启战略合作
新京报· 2025-09-28 10:47
会后,在周明明董事长和张爱娟总裁的见证下,双方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此次与蚂蚁集团合作,标志着超威 在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阔步走向科技赋能超威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基于本次合作,超威将借助蚂蚁集团的技术与科技优势,积极打造全域资金运营与管理方案,提升生态资金运营 能力和数字化能力。同时双方将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通过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推动绿色回收,积极响应国 家绿色低碳号召,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共同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日前,蚂蚁集团副总裁兼支付事业群联席总裁张爱娟女士一行到访超威集团。超威集团董事长周明明、副总裁李 小心及相关管理干部陪同出席双方交流会议。 周明明董事长阐述了集团未来发展战略即超威将深耕绿色能源领域,按移动能源和固定能源两条发展路径持续前 进。集团规划和布局了多个高安全的绿色能源产业。他表示超威不仅要做好绿色能源产品,更将以产品作为连接 点为用户提供一流的服务,希望通过与蚂蚁集团的合作,以数字赋能强化超威的服务能力,用互联网科技开拓更 多应用领域,并以此为起点逐步深化运用,为用户提供更绿色、更智能的使用体验。 张爱娟介绍了蚂蚁集团在数字支付、金融、区块链技术等领域的产品及能力。她 ...
对话蚂蚁集团CSO彭翼捷:碳中和还面临哪些挑战? | 财之道
新浪财经· 2025-09-28 10:01
AI与数字化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 - AI和数字化正成为全球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技术赋能成为共识 [2] - AI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会带来新的能源需求,多数创新技术面临规模化难题 [2][5] - 公司认为AI的潜力不仅在于算力提升,更在于重塑工作方式和社会运作效率,对未来ToC应用潜力持乐观态度 [11] 公司的碳中和战略与数据中心减碳 - 公司连续三年开展范围三碳排查,并将数据中心作为减碳重点 [2][5] - 公司与阿里云合作,设定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30%的目标 [2][5] - 通过绿色计算技术推动能效优化,目标是同样算力消耗更少能源、同样业务消耗更少算力 [2][6] - 自2017年以来,公司CPU效率已翻了5倍,依靠算力调度和峰谷管理等专利技术创新 [2][6] 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 - 公司强调国际标准制定亟须企业视角,将贡献实践案例以推动务实交流 [2][7] - 公司考虑搭建绿色创新平台,汇聚全球前沿技术 [2][7] - 通过蚂蚁森林等项目进行模式输出,例如菲律宾GCash已推出GForest,未来希望输出技术和方法论 [2][8] 普惠支付与国际业务战略 - 公司在国际市场的战略核心是普惠支付,旨在提升发展中国家交易效率和透明度,并促进经济发展 [3][9] - 公司追求双价值一体创造,即所有业务需同时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3][9] 数字医疗与AI应用 - 公司探索将AI融入基层医疗,例如在新疆阿克苏推出AI医生帮助村医提高诊断准确率 [3][9][10] - AI系统为村医提供辅助诊断,旨在提升效率并避免误诊延误 [9][10]
蚂蚁集团金晓龙:AI将重塑普惠金融 促进金融健康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15:26
AI推动普惠金融范式变革 - 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推动普惠金融从解决服务覆盖问题向提升服务体验升级 [1] - AI展现出深度理解与生成、复杂推理与规划、多模态融合与执行三大核心能力,具备类似人类专家的认知与执行能力 [2] - 从数字时代迈向AI时代,许多过去普惠金融未能彻底解决的难题将迎刃而解 [2] 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现状 - 央行数据显示全国超三分之一经营主体获得普惠小微贷款支持 [2] - 网商银行累计为超过6800万小微经营者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每年新增用户近80%为首贷户 [2] - 蚂蚁消金的花呗服务超4亿消费者,其中1.27亿为新市民 [2] AI在信贷领域的应用成效 - 针对中小微企业50万-300万中高额度数字信贷服务稳定性不足的痛点,网商银行为每个小微企业配备AI信贷专家 [3] - AI信贷专家与人工审批一致性在五个月内从39%大幅提升至90% [3] - 通过AI实现一人一策的精准营销触达 [4] AI在理财与消费金融领域的应用 - 智能运筹引擎预测用户资金需求变化,帮助投资经理进行资产配置 [3] - AI理财已合作14家机构,二季度合作产品收益率波动比市场平均低5BP [3] - 账单助手工具将消费额度管理权交还用户,用户账单金额降低约10%,但2.7亿使用者的不良率较整体低8% [5] AI风控与金融健康管理 - 小红花风控系统支持1000种职业证书等进行提额,参与用户违约率降至大盘一半 [5] - 基于金融健康理念帮助用户提升额度或管理消费,实现良性循环 [5] - AI不仅让金融服务更普惠,也让用户实现更健康的金融生活 [1] 智能金融生态建设展望 - 网商银行和花呗的AI应用仍在探索阶段,但方向已经越来越清晰 [6] - 呼吁同业加强在技术探索、标准制定和治理机制等方面的合作 [6] - 随着AI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金融服务正迎来从追求覆盖广度到提升服务质量的转变 [6]
蚂蚁集团在广州成立信息技术新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0:47
公司新设实体 -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成立新公司蚂蚁逸智(广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柴东凯,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 [1]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大数据服务及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等 [1]
快讯 | 6万枚比特币案主犯钱志敏将被审判;蚂蚁集团CEO:坚决不发虚拟币;香港正落实稳定币发行人制度
搜狐财经· 2025-09-21 19:59
公司战略与合规声明 - 蚂蚁集团坚决不发行虚拟币且不参与任何形式炒作 强调合规是创新生命线 专注于技术服务实体产业和风险防控[2] 虚拟货币司法案件进展 - 6万枚比特币案主犯钱志敏将于9月29日在伦敦南华克刑事法庭受审 中国受害者需在英国民事追缴程序中自行维权[3] - 上海法院首次采用"境内委托 境外处置 闭环回流"方式成功变价处置9万余枚FIL币 系刑事案件虚拟货币处置规范指引下的实践[4] 区块链慈善与资金动向 - 赵长鹏及币安慈善基金会累计捐出超4000万美元 自2018年以来惠及约380万人 通过区块链实现公益透明化[5] 传统资产代币化合作 - 赢家时尚与德林控股达成RWA战略合作 涉及代币化计划及认购股份投资协议[6] - 云锋金融成功发行首个RWA项目 将其子公司投资的FOF份额实物资产代币化 推动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融合[8][9] 地区政策与金融创新 - 香港正落实稳定币发行人制度 金管局将推动商业银行推出代币化存款及真实代币化资产交易 包括代币化债券发行常态化[7]
硅基流动上线蚂蚁集团Ling-flash-2模型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51
产品发布 - 硅基流动大模型服务平台首发上线蚂蚁集团百灵团队最新开源的Ling-flash-2 [1] 技术规格 - Ling-flash-2支持128K最大上下文长度 [1] 定价策略 - 价格为输入1元每百万Tokens [1] - 输出价格为4元每百万Tokens [1]
蚂蚁集团首批参与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业务试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1:22
行业动态 -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业务试点启动 首批参与机构包括支付宝和蚂蚁国际 [1] - 试点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指导下开展 [1] - 新合作预计很快落地 将帮助海外商旅人士实现"一个钱包游遍中国" [1] 业务进展 - 支付宝平台已支持7大品牌国际银行卡在华使用 [1] - 平台覆盖12个国家和地区共31个电子钱包 近期新增钱包主要来自印尼、乌兹别克斯坦和泰国 [1] - 业务发展旨在繁荣旅游经济并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1]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创新互联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6:18
核心观点 - 移动支付行业正迈入以AI技术驱动的新一轮创新周期 通过硬件升级和场景拓展降低支付门槛 激活增量市场并形成飞轮效应[1] - 公司通过"碰一下""看一下""AI支付"等创新方案布局NFC设备、智能眼镜和AI智能体等新兴入口 推动支付体验自然化与生态协同发展[2][3] - 跨境支付服务成为战略重点 已实现7大国际银行卡品牌和12个国家地区31个电子钱包的入境支付覆盖 并配套推出退税等增值服务[3] 支付创新周期演进 - 2004年PC普及期:网络支付通过担保支付和快捷支付降低交易信任门槛 推动电商产业繁荣[2] - 2011年智能机普及期:条码支付与刷脸支付简化移动支付流程 使中国移动支付覆盖率升至86%位居全球第一[2] - 2024年AI硬件爆发期:NFC手机/智能座舱/智能眼镜驱动"碰一下""看一下""AI支付"创新 适配老年人/视障人群等特殊需求[2][3] 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 - "碰一下"支付基于NFC技术 近4个月新增1亿用户达总量超2亿 实现手机触碰收款设备即完成支付[2] - "看一下"支付支持智能眼镜设备 通过语音确认金额解决双手不便场景的支付需求[3] - AI支付体系包含支付MCP服务、AI打赏服务和AI付方案 满足智能体服务等新场景支付需求[3] 生态建设与安全保障 - 形成硬件供应链-智能终端-服务商-商家的完整生态链 通过多维技术保障支付安全[3] - 采用7*24小时金融级智能风控、新设备可信认证和多模态核身技术 维持"敢付敢赔"责任兜底承诺[3] 跨境支付布局 - 入境服务推出"外卡内绑""外包内用"双方案 覆盖7大国际银行卡品牌及12个国家地区31个电子钱包[3] - 出境服务集成扫码支付、打车、购票、共享单车及闸机开通等全方位生活场景[4]
2025国家网络安全周在昆明开幕 蚂蚁集团gPass等多款安全可信AI技术亮相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7:52
公司技术展示 - 公司以安全可信让AI用得放心为主题参与网安周活动 展示AI安全 数据保护 网络安全和智能风控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实践 [1] - 公司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首次亮相 展示以人为本智能交互基础设施上的安全技术突破 [1] - 公司集中展示多项前沿安全技术与系统级解决方案 包括智能体安全 大模型安全 深度伪造防御及数据与隐私安全 [3] gPass技术框架 - gPass以安全 交互 连接三大核心能力为支撑 为AI眼镜与智能体之间搭建可信即时无缝的信息桥梁 [1] - 在安全方面借助可信身份流通 端到端加密 设备认证等技术确保设备是本人 构建信息传输安全屏障 [2] - 在交互方面融合声纹 虹膜 指纹等无感核身技术实现本人操作的流畅安全认证 [2] - 在连接方面基于用户时间与场景需求自动调度多智能体间即时安全的消息交互 提升体验连贯性 [2] - 已完成与Rokid 小米 夸克 雷鸟等品牌眼镜合作 在看一下支付场景中率先落地 [2] - 未来计划扩展至医疗 文旅 出行等更多生活场景 提供无感可信全程伴随的智能服务 [2] 行业背景 - AI眼镜行业处于发展初期 存在生态碎片化 应用场景有限 跨端协同能力弱等挑战 [1] - 硬件算力 系统分裂以及开发门槛高等因素制约从功能机向智能体的演进 [1] 智能体安全技术 - IIFAA工作组推出的ASL保障各个智能体协作中在权限 数据 隐私等方面的安全 [3] - 为Agent互连提供安全可信的协作保障 [3] 大模型安全技术 - 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蚁天鉴新增智能体安全扫描 MCP安全检测功能 [3] - 形成包含AIGC滥用检测 证照伪造检测 智能体零信任防御在内的完整技术链条 [3] - 构建覆盖生成预防 内容检测 行为调控为一体的可信AI治理体系 [4] 深度伪造防御技术 - ZOLOZ Deeper依托端云一体生物识别与动态攻防测演应对伪造人脸 语音合成等安全威胁 [3] 数据与隐私安全技术 - 密态可信数据空间基于全栈自研密态计算技术体系 [3] - 为数据融合利用加工提供高性能 低成本和全链路安全的密态化保障 [3] - 覆盖数据融合 研发和产品交付等关键环节 支撑企业 行业及城市等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3] 风控能力 - 通过多模态感知与大小模型协同精准识别假章假证 合成语音等造假行为 [4] - 虚假证件识别准确率达98% 语音伪造检测覆盖50余种合成方式 [4] - 2024年以来已联合司法机关查处12家非法金融中介 涉案人员超过200人 [4] 公司战略 - 安全科技是公司的立身之本和发展基石 [4] - 将持续强化AI安全可信能力 通过金融级网络安全防护 负责任的隐私保护与全生命周期AI治理 [4] - 致力于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构建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科技底座 [4] 技术认可 - 安全科技在业务安全 AI安全 内容安全等方向的研发和应用屡获奖项 [5] - 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5]
2025国家网络安全周在昆明开幕,蚂蚁集团gPass等多款安全可信AI技术亮相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7:03
公司技术展示 - 蚂蚁集团以安全可信AI为主题参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展示AI安全 数据保护 网络安全和智能风控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实践[1] - 公司首次亮相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 聚焦构建以人为本的智能交互基础设施安全技术突破[1] - 公司集中展示多项前沿安全技术与系统级解决方案 包括智能体安全 大模型安全 深度伪造防御及数据隐私安全等领域[3] 行业背景与挑战 - AI眼镜行业处于发展初期 存在生态碎片化 应用场景有限 跨端协同能力弱等挑战[1] - 硬件算力 系统分裂和开发门槛高制约行业从功能机向智能体演进[1] gPass技术框架 - gPass以安全 交互 连接三大核心能力为支撑 为AI眼镜与智能体搭建可信即时无缝的信息桥梁[1] - 安全方面借助可信身份流通 端到端加密和设备认证技术确保设备是本人 构建信息传输安全屏障[2] - 交互方面融合声纹 虹膜 指纹等无感核身技术实现本人操作的流畅安全认证[2] - 连接方面基于用户时间与场景需求自动调度多智能体间即时安全的消息交互[2] - 已完成与Rokid 小米 夸克 雷鸟等品牌眼镜合作 在看了一下支付场景中率先落地[2] - 未来计划扩展至医疗 文旅 出行等更多生活场景[2] 安全技术体系 - IIFAA工作组推出ASL保障智能体协作中权限 数据和隐私安全 为Agent互连提供安全可信协作保障[3] - 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蚁天鉴新增智能体安全扫描和MCP安全检测功能 形成AIGC滥用检测 证照伪造检测和智能体零信任防御等技术链条[3] - ZOLOZ Deeper依托端云一体生物识别与动态攻防测演应对伪造人脸和语音合成等安全威胁[3] - 密态可信数据空间基于全栈自研密态计算技术体系 为数据融合利用加工提供高性能低成本全链路安全密态化保障[3] 风控能力 - 蚂蚁消金通过多模态感知与大小模型协同精准识别假章假证和合成语音等造假行为[4] - 虚假证件识别准确率达98% 语音伪造检测覆盖50余种合成方式[4] - 2024年以来联合司法机关查处12家非法金融中介 涉案人员超过200人[4] AI治理体系 - 公司依托蚁天鉴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构建生成预防 内容检测和行为调控为一体的可信AI治理体系[4] - 致力于确保AI真实性 可靠性及智能体行为安全可控[4] 公司战略与荣誉 - 安全科技是公司立身之本和发展基石 将持续强化AI安全可信能力[4] - 通过金融级网络安全防护 负责任隐私保护与全生命周期AI治理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安全可靠科技底座[4] - 安全科技在业务安全 AI安全和内容安全等方向研发应用屡获奖项 包括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