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服务
搜索文档
进博会观察:链接全球健康产业,京东激活健康消费新势能
新华网· 2025-11-11 21:57
本届进博会期间,京东健康凭借数智化全渠道医药供应链、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成为打通全球健 康资源与中国健康消费市场的重要纽带。一方面,京东健康聚焦国内民众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升级需 求,将全球前沿的创新医药产品、科学营养方案、医疗器械产品高效精准送达千家万户,通过共建行业 标准、优化服务闭环,让消费者能够更便捷地触达、更安心地选择健康资源,持续激活国内健康消费需 求。另一方面,为全球健康品牌搭建起低壁垒、高效率的入市通路,助力海外企业快速对接中国市场需 求,推动全球健康要素与国内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大健康产业开放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进博会上,京东健康通过开放数智化供应链、医疗服务能力和以AI产品为代表的技术应用,让跨国 企业看到了中国健康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与开放活力。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当前,大健康产业正迎来"全球资源整合"与"国内需 求升级"的双重机遇。未来,随着与全球品牌合作的持续深化、服务生态的不断完善,京东健康将面向 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民众健康福祉的方向持续发力,为全球健康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中国 创新与中国智慧。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1 ...
蚂蚁集团宣布架构调整:健康板块升格为事业群,成“第五大支柱”
凤凰网· 2025-11-07 19:26
凤凰网科技讯 11月7日,蚂蚁集团今日通过CEO韩歆毅发布的全员信,宣布了一项关键的组织架构升 级。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升格为"健康事业群",此举旨在加速该板块的发展,并将其提升至集 团的战略支柱地位。 根据公开信息,此次调整被视为蚂蚁集团近年在组织架构上的一次重要动作。调整后,蚂蚁集团形成了 新的业务矩阵。除了保持独立公司运营的蚂蚁国际、蚂蚁数字科技和OceanBase外,集团核心业务现由 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业群以及新成立的健康事业群五大板块构 成。 在任命方面,张俊杰(花名:伟鹤)将出任新成立的健康事业群总裁,并直接向CEO韩歆毅汇报。 韩歆毅在全员信中还披露了蚂蚁在AI医疗领域的若干进展。信中提到,蚂蚁自6月推出的AI健康管家应 用(AQ)用户增长较快,月活跃用户已突破千万。同时,其医疗大模型在多项行业评测中也获得了积 极反馈。 蚂蚁集团表示,在AI时代将聚焦于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和医疗健康服务三大领域。此次组织升级,结 合其在医保码服务超8亿用户的既有基础上,凸显了蚂蚁正将AI技术视为破解医疗健康行业痛点的关键 路径,并计划在该领域持续投入。 以下为全员信全文: ...
蚂蚁集团成立健康事业群,张俊杰出任总裁
搜狐财经· 2025-11-07 17:57
红星资本局11月7日消息 今日,红星资本局获悉,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发布全员信,宣布升级组织架构,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升级为"健康事业 群",加速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蚂蚁的战略支柱板块。 蚂蚁集团 图据视觉中国 据了解,此次组织架构升级后,除蚂蚁国际、蚂蚁数字科技、OceanBase保持独立公司运营外,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 业群与新成立的健康事业群,共同构成蚂蚁五大核心业务板块。 在全员信中,韩歆毅还宣布了新的高管任命——张俊杰将出任健康事业群总裁。张俊杰2014年加入蚂蚁集团,是支付宝医疗业务的首批员工之一,参与主导 了线上挂号缴费、电子医保码、健康管家AQ等业务。 蚂蚁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可追溯到11年前:从2014年中国第一笔线上挂号缴费开始,2019年推出中国首张电子医保码,2024年收购国内最大的线上问 诊平台好大夫在线,同年AI健康管家AQ试运行。目前,医保商保支付服务、数字化就医服务、AI医疗健康服务,共同构成了蚂蚁健康的三大核心业务。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李海颜 ...
蚂蚁集团架构调整,新设“健康事业群”,CEO发全员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16:56
11月7日,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发布全员信,宣布升级组织架构,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升级 为"健康事业群",并将加速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战略支柱板块。 各位蚂蚁同学: 向大家同步两个新进展:自6月推出独立app后,AI健康管家AQ用户正快速增长,已成为中国首个月活 突破千万的行业AI专业级应用,并升至中国AI原生应用榜第7位;蚂蚁医疗大模型在HealthBench、 MedBench等国内外多个权威医疗评测中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医学视觉和报告解析等领域也刷新行业 基准。 在AI时代,蚂蚁聚焦应用,锚定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服务三大服务业。为加速蚂蚁在医疗 健康领域的发展,使其尽快成为蚂蚁的战略支柱板块,我代表公司管理层宣布以下组织决定和任命:即 日起,「蚂蚁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升级为「蚂蚁健康事业群」,任命张俊杰(伟鹤)担任事业群总裁 并向我汇报。 过去11年,从第一笔手机挂号缴费,到医保码服务超8亿用户,蚂蚁始终坚持以技术驱动解决社会问题 的初心。 面向未来,AI为破解社会医疗健康痛点提供了关键路径,我们也将笃定方向、全力以赴。 这是蚂蚁集团近年来颇为关键的一次组织架构升级。目前,除蚂蚁国际、蚂 ...
蚂蚁集团,架构调整!
券商中国· 2025-11-07 15:25
组织架构升级 - 蚂蚁集团将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升级为“健康事业群”,以加速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公司的战略支柱板块 [1] - 升级后,健康事业群与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业群共同构成公司五大核心业务板块 [2] - 此次组织架构调整是公司近年来颇为关键的一次升级 [2] 战略布局与业务重点 - 公司完成了对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服务三大领域的AI战略布局 [2] - AI+医疗健康被明确为公司的战略重点,旨在用技术解决社会医疗健康痛点 [3] - 公司聚焦应用,锚定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服务三大服务业 [4]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蚂蚁健康平台累计服务用户近9亿 [2] - 医保商保支付服务、数字化就医服务、AI医疗健康服务共同构成了蚂蚁健康的三大核心业务 [2] - AI健康管家AQ已成为中国首个月活突破千万的行业AI专业级应用,并升至中国AI原生应用榜第7位 [4] 技术发展与里程碑 - 蚂蚁医疗大模型在HealthBench、MedBench等国内外多个权威医疗评测中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在医学视觉和报告解析等领域刷新行业基准 [4] - 公司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可追溯至11年前,关键里程碑包括:2014年推出中国第一笔线上挂号缴费、2019年推出中国首张电子医保码、2024年收购国内最大线上问诊平台好大夫在线并试运行AI健康管家AQ [2] - 医保码服务已覆盖超8亿用户 [5] 人事任命与团队背景 - 任命张俊杰(伟鹤)为健康事业群总裁,其于2014年加入公司,是支付宝医疗业务首批员工之一,参与主导了线上挂号缴费、电子医保码、健康管家AQ等多项核心业务 [2][4]
蚂蚁集团升级组织架构:成立“健康事业群” 战略布局AI+医疗健康
智通财经网· 2025-11-07 15:17
组织架构升级 - 蚂蚁集团于11月7日宣布将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升级为健康事业群 [1] - 此次调整是公司近年来最关键的一次组织架构升级 [1] - 调整后形成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业群与健康事业群五大核心业务板块 [1] 战略方向 - 公司加速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战略支柱板块 [1] - 重投大健康赛道标志着公司对新增长曲线的探索 [1] - 公司已完成对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健康服务三大关键领域的AI战略布局 [1] 业务与技术进展 - AI健康管家AQ应用自6月推出独立app后用户正快速增长 已成为中国首个月活突破千万的行业AI专业级应用 [1] - AI健康管家AQ应用升至中国AI原生应用榜第7位 [1] - 蚂蚁医疗大模型在HealthBench、MedBench等国内外多个权威医疗评测中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1] - 蚂蚁医疗大模型在医学视觉和报告解析等领域刷新行业基准 [1] 人事任命 - 张俊杰出任新成立的健康事业群总裁 [2] - 张俊杰2014年加入蚂蚁集团 是支付宝医疗业务首批员工之一 [2] - 张俊杰参与主导了在线挂号缴费、电子医保码、健康管家AQ等多项核心业务 [2]
蚂蚁集团成立“健康事业群”, 张俊杰任事业群总裁
北京商报· 2025-11-07 15:13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寅浩 宋雨盈)11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发布全员信并 宣布升级组织架构,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升级为"健康事业群",并将加速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 为蚂蚁的战略支柱板块。 据悉,这是蚂蚁集团近年来最关键的一次组织架构升级,调整后,除蚂蚁国际、蚂蚁数字科技、 OceanBase保持独立公司运营外,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业群与新 成立的健康事业群,共同构成蚂蚁5大核心业务板块。至此其完成了对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健康服务 三大关键领域的AI战略布局。 全员信披露,张俊杰将出任健康事业群总裁。据了解,他是支付宝医疗业务的首批员工之一,参与主导 了线上挂号缴费、电子医保码、健康管家AQ等多项核心业务。 蚂蚁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可追溯到11年前。从2014年中国第一笔线上挂号缴费开始,2019年推出中国 首张电子医保码、2024年收购国内最大的线上问诊平台好大夫在线、同年AI健康管家AQ试运行……目 前,医保商保支付服务、数字化就医服务、AI医疗健康服务,共同构成了蚂蚁健康的三大核心业务。 数据显示,其健康平台累计服务用户近9亿。 作为当下蚂蚁 ...
蚂蚁集团升级组织架构 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战略支柱板块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11-07 12:45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发布全员信宣布升级组织架构[2] - 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升级为健康事业群[2] - 此次升级是蚂蚁集团近年来最关键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2] 公司业务板块构成 - 调整后形成更完整的业务矩阵包含5大核心业务板块[2] - 5大核心业务板块为支付宝事业群 数字支付事业群 财富保险事业群 信贷事业群与新成立的健康事业群[2] - 蚂蚁国际 蚂蚁数字科技 OceanBase保持独立公司运营[2]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加速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战略支柱板块[2] - 健康事业群的成立旨在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战略支柱[2]
外滩年会聚焦需求不足难题 CF40支招消费投资提振路径
搜狐财经· 2025-10-27 00:40
工业化国家储蓄投资再平衡经验 - 尽管存在收入分配恶化、市场集中度提高等不利因素,工业化国家通过四股关键力量实现了意愿储蓄与计划投资的动态平衡 [1] - 家庭金融财富快速增长,美国家庭平均金融资产达37万美元,欧洲10万美元,日本12万美元,远超GDP和可支配收入增长,有力支撑消费 [2][3] - 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资产替代效应降低私人储蓄,失业保险缓解收入冲击,社会实物转移降低居民支出压力,共同保障消费 [2][3] - 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投资占比上升,信息技术、知识产权产品等新投资机会支撑了投资需求 [3] - 真实利率从80年代较高水平持续下降至金融危机后普遍低于1%,通过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和消费,缩小储蓄投资缺口 [4] - 有效的逆周期管理政策避免短期问题长期化,美国和欧元区政策坚决快速修复金融市场,日本则为反面案例 [4][5] 对中国经济的启示与建议 - 中国消费比重偏低原因复杂,包括房地产调整、通胀走低等周期性原因和二元经济等结构性原因,公共和私人部门储蓄率相对更高 [6] - 短期内提振消费最有效方式是逆周期政策,通过大幅降低政策利率降低真实利率,并实施更积极财政政策提高短期名义GDP [6] - 长期需完善社会保障,发展医疗健康、教育、体育文娱等服务业以改善消费状况,这些是消费升级最愿意花钱的领域 [7] - 在需求不足情况下,提高总需求主要依靠投资,私人部门投资受限,需通过大量公共投资带动全社会支出水平 [7] - 公共投资应聚焦城市更新改造、都市圈建设等仍有很大欠账的领域,充分利用劳动力、设备等闲置资源,应对老龄化趋势 [8] - 财政政策需进一步提高支出力度,使财政名义支出增速不低于合意GDP增速,货币政策需更勇敢调整政策利率以降低融资成本 [8][9]
外滩年会聚焦需求不足难题,CF40支招消费投资提振路径
第一财经· 2025-10-26 20:04
工业化国家储蓄投资再平衡的核心力量 - 尽管存在收入分配恶化、市场集中度提高、产业结构转型等不利因素,但通过家庭财富积累、社会保障制度、新投资机会开拓、真实利率调整以及有效的宏观调控,意愿储蓄与计划投资之间可以实现动态平衡 [1] - 家庭金融财富快速增长、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有力支撑了消费水平,样本经济体的消费率和平均消费倾向保持稳定甚至有所上升 [3] - 新投资机会的出现支撑了投资需求,样本经济体在人均收入和资本存量达到较高水平后,固定资产投资率并未持续下降,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投资占比明显上升 [3][4] - 真实利率的持续下降平衡了储蓄与投资,样本经济体的真实利率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较高水平持续下降到2008年后普遍低于1%的水平,很多年份进入负值区间 [5] - 有效的逆周期管理政策避免了短期问题的长期化,美国和欧元区在应对储蓄投资缺口时政策力度更大,在较短时间内修复了金融市场、扩大了支出水平 [5] 工业化国家消费稳定的具体支撑因素 - 家庭金融资产增长远超GDP和可支配收入增长,对消费有显著促进作用,美国家庭平均金融资产达37万美元,欧洲约10万美元,日本约12万美元 [3][4] - 社会保障通过资产替代效应降低了私人储蓄,失业保险等项目有效缓解了收入冲击,实现了消费平滑 [4] - 社会实物转移和公共社会支出降低了居民在相应领域的支出压力,提高了持久收入水平 [4] 对中国经济的启示与政策建议 - 中国消费比重偏低的原因包括周期性原因(房地产市场调整、通胀水平走低、财政支出下降)和结构性原因(公共部门和企业、家庭部门储蓄率较高) [6] - 短期内实现消费增长最有效的方式是逆周期政策,通过较大力度降低政策利率进而降低真实利率,同时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短期名义GDP [7] - 长期来看,可通过发展服务业(如医疗健康、教育、体育、文娱)改善中长期消费状况 [7] - 在需求不足状况下,提高总需求水平主要依靠投资,特别是公共投资,应聚焦于城市更新改造、都市圈建设等仍有很大欠账的领域 [8] - 财政政策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提高支出力度,政策利率虽处历史低位但真实利率水平依然较高,需要有进一步的、更勇敢的政策利率调整 [9] - 财政名义支出增速不应低于合意GDP增速,货币政策可能需要更多想象力,包括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 [9]